第一篇:劳动力就业问题:某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就业问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因此,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对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一、当前就业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开始衰退,GDp由1999年的5.0%降至2000年的4.0%。特别是美国的“9.11”事件后,全球经济更是大幅下滑,世界GDp2001年降至2.2%,目前一直在3%以下波动。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世界各国的失业率也日益上升。如总量占世界GDp达65%的三个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其2002年的失业率已分别达到6%、7.6%和5.3%,均创九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的失业率较2000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日本的失业率比1997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据2002年6月第九届国际劳工组织年度报告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已有约10亿多人失业或就业不足。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国内方面,我国目前有约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1460万城镇下岗职工,城乡每年还有约800—12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大军。再考虑目前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深化改革,以及加入WTO后国外的冲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大军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1996年上升了整整1个百分点,且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的速度在逐年加快。排除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年龄、户口以及不包括下岗职工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测算,目前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其中男性为7.7%,女性为9.0%。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GDp增长速度由1995年的17.4%下降到2002年的8%,预计今年的GDp增长速度大概只有7%左右,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约为0.1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只有800万个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目前##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人口情况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县户籍人口71.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0.27%,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5位,比1990年“四普”增加35304人,平均每年增加341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9‰。户籍人口中,常住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67.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4%;外出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4.5万人,占总人口的6.29%,其中:离开本县半年以上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常住本地户口待定人口491人,占总人口的0.07%。##县常住人口68.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6%,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6位,其中非农人口6.7万人,占总人口的9.79%。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7.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5位,占总人口的25.01%,比重超出全市1.11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2位,仅次于邵阳县;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46.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67.27%,比重低于全市1.47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阳县高0.93个百分点,低于邵东、隆回1.6和1.8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排在倒数第2位;65岁及以上的人口5.3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7.72%,比重超出全市0.36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3位,仅次于武冈市和新宁县。人口总抚养比(即0—14岁以及65岁以上的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居全市第二位,仅次于邵阳县,劳动适龄人口生活负担重。
(二)就业现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县现有各类从业人员391241人,占总人口的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列第9位,在各县(市)中排在倒数第1位。各类从业人员中,男性211150人,占54%,女性180091人,占46%。按行业分组,农林牧渔业320177人,采掘业3327人,制造业19475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04人,建筑业10379人,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114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5598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3116人,金融保险业954人,房地产业125人,社会服务业2646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862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450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45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3747人,其他行业1522人。其中,第一产业32017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84%;第二产业3388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66%;第三产业3717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50%。从业人员中,15—19岁的22087人,占5.65%;20—24岁的29332人,占7.50%;25—29岁的45616人,占11.66%;30—34岁的57903人,占14.80%;35—39岁的52146人,占13.33%;40—44岁的36668人,占9.37%;45—49岁的44288人,占11.32%;50—54岁的34828人,占8.90%;55—59岁的23472人,占6.0%;60—64岁的20770人,占5.31%;65岁及以上的24131人,占6.16%。未工作人口11.16万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22.19%,占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的24.15%。未工作人口中,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
口5485人,占5%,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口3225人,占3%。据2002年度统计,2002年末##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共计20036人。其中:企业7744人,事业8763人,机关3529人,分别占38.65%、43.74%和17.61%。第一产业634人,占3.17%,第二产业4761人,占23.76%,第三产业14641人,占73.07%。2002年末农村劳动者33.11万人,其中农业劳动者22.29万人,占67.32%,非农业劳动者10.82万人,占32.68%。
(三)主要问题
1、就业水平低。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县虽然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实际就业水平很低。首先,人口就业率不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县总人口就业率仅为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居邵阳市九县(市)中倒数第1位。其次,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较低。根据2002年度统计资料,2002年末我县从业人员为35.41万人,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即从业人员占劳动力资源总量比例)为68.76%,而国家、省、市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分别为74.82%、73.22%和76.80%,高出我县6.06、4.46和8.04个百分点。再次,未工作人口比重高。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县未工作人口有11.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22%,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县每5个劳动力资源中就有1个未工作。另外,根据2002年的最新统计结果,我县2002年末城镇人口有100684人,而城镇从业人员只有23016人,城镇未工作人口比重高达77.14%,这就是说,##县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城镇人口处于无业或待业状态。这个比例超出全市水平6.39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东、邵阳和隆回分别高27.1、9.34和26.73个百分点,居全市九县(市)首位,参见表二。超出2001年全国50.19%的比例26.95个百分点和全省63.02%的比例14.12个百分点。
2、就业结构严重落后。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县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81.84:8.66:9.50,就业结构严重落后,仍停留在农业经济时代。不仅远远落后于国家50.1:23.0:26.9的产业就业结构,与我省60.4:14.6:25.0的就业结构仍有相当差距。就业结构的落后,一方面与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经济仍是主导经济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县近年来工业萎缩,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是一个不断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由农业为主导、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逐渐向非农业为主导、非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二、三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主导产业。譬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劳工统计年鉴》提供的数字,美国1998年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2.67:23.86:73.47,日本为5.27:32.04:62.69,德国为2.86:33.83:63.31,经济与就业结构都处于发达的高级阶段。国内,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市如江苏江阴和常熟,其三产业就业结构比分别为19.31:52.19:28.50和24.6:47.3:28.1,也已进入经济发展与就业的中级阶段。比较之下,我县的就业结构显然还处在相当落后的初级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职工日趋增多。2002年末我县实有耕地面积411704亩,乡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仅1.24亩,相当于湖南平均水平1.41亩的87.9%和全国平均水平2.77亩的44.8%,人多地少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如果按全国通用标准,农村劳动力人均耕作4亩地,我县只需农业劳动力10.29万人。这样,我县农村约有22.82万人需转移就业,除去已经转移到非农行业的10.82万人,还有12万人将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而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退耕还林力度的加大,以及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这些剩余劳动力继续留在土地上的边际收益为零,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土地去非农行业就业,另谋生路。与此同时,随着近年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其他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的下岗职工也日益增多。2002年末我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达到9195人,其中下岗职工8410人,分别比1998年增加1614人和1838人,增长21.29%和27.97%。下岗职工和内退职工与在岗职工之比达到1:2.07,就是说,我县已累计有三分之一的职工下岗。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只有26.2%,且继续呈下降趋势。因此,绝大部分下岗职工仍将处于失业状态。
4、劳动力人口素质偏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县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1.28%,接受中专和高中教育的占9.69%,接受初中教育的占36.08%,接受小学教育的占44.83%。其中,受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全市低0.57、1.06和2.1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84、2.15和1.87个百分点。与我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沙县比,我县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比其低1.89个百分点,受高中(中专)教育的比例比其低2.93个百分点,受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其低5.65个百分点。与沿海经济发达县市的差距更大,全国百强县排名首位的广东顺德,其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我县分别高2.19、6.33和7.91个百分点。此外,我县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8.71%,而全市为7.29%,全省为5.99%,全国为6.72%,分别比我县低1.42、2.72和1.99个百分点。长沙县的文盲率更低,仅为2.03%,比我县低6.6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县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在,沿海经济发达县市也只有40%左右,我县2002年为37%,第三产业发展都不充分,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第三产业是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当前,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小,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日渐减弱;而二产业我县已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具比较优势,无法与之竞争,更无法赶超沿海发达县市;只有第三产业,在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为落后地区找准突破口,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印度,其九十年代以前经济还相当落后,工业也极不发达,但九十年代以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IT产业,从而一跃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之一,其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出口综合指数(包括出口规模、质量等)更居世界第一位。第四,我县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我县境内有佛教圣地“白云岩”、历史知名文物“大名禅院”和“文仙观”,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洞”、省级森林公园“龙山”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加上我县毗邻邵阳市区,交通极为便利的区域位置,这对我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极为有利。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产业”,其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前面的“表一”我们可以看出,我市旅游业发展较好的新宁、城步、武冈和隆回,其人口就业率也是最高的,垄断了我市前四位。
(四)积极发展劳务输出目前我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在当前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不快的情况下,要就地消化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显然困难较大,因此,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不失为当前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劳务输出对落后地区来说,既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增加地方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一项一举两得、两利双收的事业。据省统计局组织的有关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高的年份,GDp增长也较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低,甚至还出现一定程度回流的年份,GDp增长也较慢。另据有关部门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约有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功不可没。墨西哥是一个由政府出面,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的国家,据墨西哥政府公布的数字,墨西哥总人口约8000万人,其中在国外务工的人数每年达800万人,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比例高居世界各国首位,这些国外务工人员每年为墨西哥挣回至少160亿美元。可见,劳务输出是一项双利的事业。目前我县的劳务输出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不大,且多属自发性,缺乏组织。据2000年人口普查,我县常年(6个月以上)在外务工和创业的人口为3.5万人,仅占总人口的5%。2002年出国务工的人数也只有30—40人,都属自发组织。因此,建议政府成立一个专门的劳务输出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劳务输出。
(五)鼓励发展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就是指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就业等等。在当前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正日益减少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将从制度上为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和其它行业劳动者一样,享受社会保障等各项合法权益。目前,我县的非正规就业刚开始起步,2002年7月我县成立的首家家政中心——福利家政中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至今已有54个下岗失业人员在福利家政中心实现了就业,其业务亦开展得红红火火。
(六)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劳动者素质是就业之本,世界各国政府都把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促进就业战略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县的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盲人口。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全县全面彻底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推广十二年教育,提高我县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我县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再次,鼓励发展社会培训事业,积极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对返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培训以及对自主创业小业主的市场培训。
劳动力就业问题:某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出路(第4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劳动力就业问题:某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就业问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因此,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对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一、当前就业的国际国内形
势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开始衰退,GDP由1999年的5.0降至2000年的4.0。特别是美国的“9.11”事件后,全球经济更是大幅下滑,世界GDP2001年降至2.2,目前一直在3以下波动。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世界各国的失业率也日益上升。如总量占世界GDP达65的三个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其2002年的失业率已分别达到6、7.6和5.3,均创九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的失业率较2000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日本的失业率比1997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据2002年6月第九届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已有约10亿多人失业或就业不足。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国内方面,我国目前有约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1460万城镇下岗职工,城乡每年还有约800—12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大军。再考虑目前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深化改革,以及加入WTO后国外的冲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大军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1996年上升了整整1个百分点,且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的速度在逐年加快。排除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年龄、户口以及不包括下岗职工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测算,目前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其中男性为7.7,女性为9.0。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GDP增长速度由1995年的17.4下降到2002年的8,预计今年的GDP增长速度大概只有7左右,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约为0.1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只有800万个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目前##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人口情况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县户籍人口71.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0.27,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5位,比1990年“四普”增加35304人,平均每年增加341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9‰。户籍人口中,常住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67.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4;外出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4.5万人,占总人口的6.29,其中:离开本县半年以上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常住本地户口待定人口491人,占总人口的0.07。##县常住人口68.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6,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6位,其中非农人口6.7万人,占总人口的9.79。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7.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5位,占总人口的25.01,比重超出全市1.11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2位,仅次于邵阳县;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46.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67.27,比重低于全市1.47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阳县高0.93个百分点,低于邵东、隆回1.6和1.8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排在倒数第2位;65岁及以上的人口5.3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7.72,比重超出全市0.36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3位,仅次于武冈市和新宁县。人口总抚养比(即0—14岁以及65岁以上的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居全市第二位,仅次于邵阳县,劳动适龄人口生活负担重。
(二)就业现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县现有各类从业人员391241人,占总人口的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列第9位,在各县(市)中排在倒数第1位。各类从业人员中,男性211150人,占54,女性180091人,占46。按行业分组,农林牧渔业320177人,采掘业3327人,制造业19475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04人,建筑业10379人,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114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5598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3116人,金融保险业954人,房地产业125人,社会服务业2646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862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450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45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3747人,其他行业1522人。其中,第一产业32017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84;第二产业3388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66;第三产业3717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50。从业人员中,15—19岁的22087人,占5.65;20—
第三篇:劳动力就业问题:某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就业问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因此,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对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一、当前就业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开始衰退,GDp由1999年的5.0%降至2000年的4.0%。特别是美国的“9.11”事件后,全球经济更是大幅下滑,世界GDp2001年降至2.2%,目前一直在3%以下波动。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世界各国的失业率也日益上升。如总量占世界GDp达65%的三个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其2002年的失业率已分别达到6%、7.6%和5.3%,均创九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的失业率较2000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日本的失业率比1997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据2002年6月第九届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已有约10亿多人失业或就业不足。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国内方面,我国目前有约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1460万城镇下岗职工,城乡每年还有约800—12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大军。再考虑目前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深化改革,以及加入WTO后国外的冲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大军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1996年上升了整整1个百分点,且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的速度在逐年加快。排除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年龄、户口以及不包括下岗职工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测算,目前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其中男性为7.7%,女性为9.0%。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GDp增长速度由1995年的17.4%下降到2002年的8%,预计今年的GDp增长速度大概只有7%左右,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约为0.1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只有800万个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目前##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人口情况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县户籍人口71.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0.27%,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5位,比1990年“四普”增加35304人,平均每年增加341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9‰。户籍人口中,常住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67.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4%;外出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4.5万人,占总人口的6.29%,其中:离开本县半年以上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常住本地户口待定人口491人,占总人口的0.07%。##县常住人口68.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6%,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6位,其中非农人口6.7万人,占总人口的9.79%。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7.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5位,占总人口的25.01%,比重超出全市1.11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2位,仅次于邵阳县;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46.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67.27%,比重低于全市1.47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阳县高0.93个百分点,低于邵东、隆回1.6和1.8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排在倒数第2位;65岁及以上的人口5.3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7.72%,比重超出全市0.36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3位,仅次于武冈市和新宁县。人口总抚养比(即0—14岁以及65岁以上的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居全市第二位,仅次于邵阳县,劳动适龄人口生活负担重。
(二)就业现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县现有各类从业人员391241人,占总人口的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列第9位,在各县(市)中排在倒数第1位。各类从业人员中,男性211150人,占54%,女性180091人,占46%。按行业分组,农林牧渔业320177人,采掘业3327人,制造业19475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04人,建筑业10379人,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114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5598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3116人,金融保险业954人,房地产业125人,社会服务业2646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862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450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45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3747人,其他行业1522人。其中,第一产业32017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84%;第二产业3388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66%;第三产业3717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50%。从业人员中,15—19岁的22087人,占5.65%;20—24岁的29332人,占7.50%;25—29岁的45616人,占11.66%;30—34岁的57903人,占14.80%;35—39岁的52146人,占13.33%;40—44岁的36668人,占9.37%;45—49岁的44288人,占11.32%;50—54岁的34828人,占8.90%;55—59岁的23472人,占6.0%;60—64岁的20770人,占5.31%;65岁及以上的24131人,占6.16%。未工作人口11.16万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22.19%,占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的24.15%。未工作人口中,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口5485人,占5%,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口3225人,占3%。据2002统计,2002年末##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共计20036人。其中:企业7744人,事业8763人,机关3529人,分别占38.65%、43.74%和17.61%。第一产业634人,占3.17%,第二产业4761人,占23.76%,第三产业14641人,占73.07%。2002年末农村劳动者33.11万人,其中农业劳动者22.29万人,占67.32%,非农业劳动者10.82万人,占32.68%。
(三)主要问题
1、就业水平低。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县虽然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实际就业水平很低。首先,人口就业率不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县总人口就业率仅为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居邵阳市九县(市)中倒数第1位。其次,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较低。根据2002统计资料,2002年末我县从业人员为35.41万人,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即从业人员占劳动力资源总量比例)为68.76%,而国家、省、市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分别为74.82%、73.22%和76.80%,高出我县6.06、4.46和8.04个百分点。再次,未工作人口比重高。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县未工作人口有11.2万人,占劳动力资
源总数的22%,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县每5个劳动力资源中就有1个未工作。另外,根据2002年的最新统计结果,我县2002年末城镇人口有100684人,而城镇从业人员只有23016人,城镇未工作人口比重高达77.14%,这就是说,##县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城镇人口处于无业或待业状态。这个比例超出全市水平6.39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东、邵阳和隆回分别高27.1、9.34和26.73个百分点,居全市九县(市)首位,参见表二。超出2001年全国50.19%的比例26.95个百分点和全省63.02%的比例14.12个百分点。
2、就业结构严重落后。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县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81.84:8.66:9.50,就业结构严重落后,仍停留在农业经济时代。不仅远远落后于国家50.1:23.0:26.9的产业就业结构,与我省60.4:14.6:25.0的就业结构仍有相当差距。就业结构的落后,一方面与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经济仍是主导经济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县近年来工业萎缩,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是一个不断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由农业为主导、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逐渐向非农业为主导、非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二、三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主导产业。譬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劳工统计年鉴》提供的数字,美国1998年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2.67:23.86:73.47,日本为5.27:32.04:62.69,德国为2.86:33.83:63.31,经济与就业结构都处于发达的高级阶段。国内,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市如江苏江阴和常熟,其三产业就业结构比分别为19.31:52.19:28.50和24.6:47.3:28.1,也已进入经济发展与就业的中级阶段。比较之下,我县的就业结构显然还处在相当落后的初级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职工日趋增多。2002年末我县实有耕地面积411704亩,乡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仅1.24亩,相当于湖南平均水平1.41亩的87.9%和全国平均水平2.77亩的44.8%,人多地少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如果按全国通用标准,农村劳动力人均耕作4亩地,我县只需农业劳动力10.29万人。这样,我县农村约有22.82万人需转移就业,除去已经转移到非农行业的10.82万人,还有12万人将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而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退耕还林力度的加大,以及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这些剩余劳动力继续留在土地上的边际收益为零,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土地去非农行业就业,另谋生路。与此同时,随着近年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其他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的下岗职工也日益增多。2002年末我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达到9195人,其中下岗职工8410人,分别比1998年增加1614人和1838人,增长21.29%和27.97%。下岗职工和内退职工与在岗职工之比达到1:2.07,就是说,我县已累计有三分之一的职工下岗。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只有26.2%,且继续呈下降趋势。因此,绝大部分下岗职工仍将处于失业状态。
4、劳动力人口素质偏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县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1.28%,接受中专和高中教育的占9.69%,接受初中教育的占36.08%,接受小学教育的占44.83%。其中,受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全市低0.57、1.06和2.1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84、2.15和1.87个百分点。与我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沙县比,我县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比其低1.89个百分点,受高中(中专)教育的比例比其低2.93个百分点,受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其低5.65个百分点。与沿海经济发达县市的差距更大,全国百强县排名首位的广东顺德,其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我县分别高2.19、6.33和7.91个百分点。此外,我县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8.71%,而全市为7.29%,全省为5.99%,全国为6.72%,分别比我县低1.42、2.72和1.99个百分点。长沙县的文盲率更低,仅为2.03%,比我县低6.6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县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在邵阳、全省和全国都处于落后位置,而与经济发达县市的差距更大。
三、解决我县劳动力就业的出路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外就业形势和我县的落后现状,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县的就业问题,我们认为:
(一)转变战略思想,实行就业优先的战略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就业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失业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国际货币收支并列为衡量经济发展与运行状况的四大主要指标,成为国民对政府政绩的主要考核与评价指标。为了重视就业问题,美国于1946年专门制定了《就业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必须争取“最大的就业、产出和购买力水平”。随后,承诺将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和挪威等国。我国由于建国后长时期实行低收入、高就业的计划经济,就业问题因此一直不是各级政府的调控、施政与考核指标。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尤其是经济转轨时期,下岗失业人员日益增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转变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的战略思想,实行就业优先的战略,对于进一步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业增长,在信息革命席卷全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资本与技术、资本与信息、资本与知识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经济日益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与信息密集的方向发展,高增长高失业率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存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经济转型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也并不一定同步,例如爱沙尼亚,其1996年的失业率上升了0.3个百分点,但GDp仍然增长了3.9%。因此,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就业增长,相反,就业增长却往往能促进经济增长。事实上,稳定的就业率与低失业率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通常是消费者信心的基础与源泉。只有维持稳定的就业率、不断降低失业率,才能确保市场需求的旺盛与平稳发展,扩大
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也才能得以奏效。
(二)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工业企业,具有投资少、吸纳劳动力多、就业弹性系数大的特点。虽然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在面对国外冲击时竞争力不强,其对GDp的贡献也显然没有大型企业和规模企业明显,但其经营上较强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却让中小企业更具有生存性与生命力。对政府而言,发展中小企业从短期来看,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似乎没有大企业明显和迅速,但在遭受来自外部的竞争与冲击时,其对地方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影响显然也比大企业要小得多。如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同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所受的影响要小,而韩国则深受其害,失业率巨增,经济大幅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台湾经济以中小企业为支撑,而韩国则以大型企业集团为经济命脉。因此,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从国家层面上看,虽然需要一些大型企业和高精尖的世界一流企业来增强国际竞争力,抵抗外部冲击。但对于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而言,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还是从促进就业的角度,从长远来看,大型企业与规模企业不是首要的选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更能促进就业与经济的协调、稳定增长,也更符合我县这样落后地区的实际。当前世界制造中心正在逐渐向中国转移,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这种大环境对我县大力发展民营工业是一个极好的契机。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工业结构正在快速升级、换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加工业开始向内地转移。在这种形势下,我县应像江西一样,充分发挥毗邻广东的二线梯级地理位置,抓住机遇,利用本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加工制造工业。这既是解决我县就业问题的一大举措,同时也是我县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县的民营企业数量较少,据工商部门统计,2002年末我县私营企业才103家,吸纳从业人员2609人,注册资金仅4631万元。而相邻的邵东县2001年末私营企业有353家,吸纳从业人员6195人,注册资金30584万元,分别是我县的3.43、2.37和6.6倍。沿海经济发达县市如广东顺德,其民营企业达12000多家,江苏江阴,其民营企业有10145家,分别是我县的116.5倍和98.5倍。因此,我县须积极努力,加大力度,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在解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促进我县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途径,同时也是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产业就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县的城镇化水平比较低,2001年我县的城镇化水平为8.87%,居全市倒数第一。2002年我县的城镇人口有所增加,达10.07万人,占总人口的13.82%,但与我省的经济强县长沙县比,城镇化水平仍低16.21个百分点。而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市,如广东南海和顺德,其城镇化水平已分别达到71.84%和69.38%,高出我县58.02和55.5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落后,是影响我县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县城镇从业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5%,远远低于全省19.62%和全国29.77%的水平。因此,目前我县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只有在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是解决我县劳动力就业的根本出路。这是因为:第一,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0.34,第三产业为0.57,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据有关专家测算,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在相同的投入下,第二产业安置一个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可以安置2—3个劳动力。因此,发展第三产业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就业吸纳力,增加就业岗位。第二,第三产业最具发展潜力。西方发达国家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60—75%,从业人员占总数的60—80%。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34%,沿海经济发达县市也只有40%左右,我县2002年为37%,第三产业发展都不充分,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第三产业是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当前,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小,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日渐减弱;而二产业我县已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具比较优势,无法与之竞争,更无法赶超沿海发达县市;只有第三产业,在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为落后地区找准突破口,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印度,其九十年代以前经济还相当落后,工业也极不发达,但九十年代以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IT产业,从而一跃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之一,其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出口综合指数(包括出口规模、质量等)更居世界第一位。第四,我县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我县境内有佛教圣地“白云岩”、历史知名文物“大名禅院”和“文仙观”,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洞”、省级森林公园“龙山”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加上我县毗邻邵阳市区,交通极为便利的区域位置,这对我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极为有利。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产业”,其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前面的“表一”我们可以看出,我市旅游业发展较好的新宁、城步、武冈和隆回,其人口就业率也是最高的,垄断了我市前四位。
(四)积极发展劳务输出目前我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在当前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不快的情况下,要就地消化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显然困难较大,因此,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不失为当前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劳务输出对落后地区来说,既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增加地方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一项一举两得、两利双收的事业。据省统计局组织的有关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高的年份,GDp增长也较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低,甚至还出现一定程度回流的年份,GDp增长也较慢。另据有关部门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约有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功不可没。墨西哥是一个由政府出面,大力发展劳务输
第四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出路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出路
农民增收致富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而大量涌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与相对狭小的就业空间形成了鲜明对照,大量农村劳动力或从事一产或闲置在家,从事二、三产业的相对较少,致使农民增收致富乏力,就业工作压力仍很大,劳动力供求矛盾依然暂时不会改变。
主要问题:富余劳动力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力偏低、文化基础较差,所以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是主要矛盾,也是就业服务工作遇到的最大难点。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能够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不愿到较远的地方工作,大部分想就近就业。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够高,就业较为困难。农村年轻劳动力转移,农村老龄化严重。
解决对策:一是农村劳动力大都诚实肯干,能吃苦耐劳,遵规守纪,对工作认真负责,较容易适应各种工作;二是增加农民工学习适合市场需求的工种,我认为定岗培训针对性较强应对农民工多进行定岗培训;三是农民工制定优惠政策,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四是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部分以初中学历为主,学有一技之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
第五篇: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研究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问题研究
金星彤
2012-9-27 21:19:56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5期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的差异性特征显著,导致劳动力流动性较大、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规模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基于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以及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关系的分析,研究如何通过有效措施促使劳动力流动发生对就业实现的积极作用,最终推动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特征,就业,对策
图1 2000、2010年全国各地人口比重对比
一、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分析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者因职业特点和要求而发生的工作变换,从而在组织内部和外部产生的空间上的迁移。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可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具体包括:一是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产业结构失衡造成析出人口的转移压力;三是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差异产生的优势吸引等。但究其动力源之根本,最终归因于最大化剩余利益的索取。劳动者在做出迁移决策之前,要进行得失损益的比较,只有当因流动而产生的效用损失得到全面且充分的弥补时,即剩余利益的实现程度极大时,流动决策实施的几率才会提高。
二、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我国在2010年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这一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由此可见,我国10年间劳动力的流动性日趋加强。具体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地域流向特征
1.劳动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第六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说明伴随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正继续向城市发生转移。
2.劳动力流势自西向东。2010年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其他三个区域人口比重都在下降,中部地区下降1.08%;东北地区下降0.22%,西部地区下降1.11%,幅度是最大的,如图1所示,说明我国人口流动依然保持由西向东流的态势。
造成我国人口流动趋势的原因何在?研究者分析了相关经济因素。下面以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五省为例来加以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以上五省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五位的省区,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人口迁入区。其中,东部省份广东、山东和江苏是主要的人口迁入省;西部省份四川和中部省份河南是劳动力迁出区。如表1所示,可发现收入、失业率、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因子直接影响人口迁出或迁入。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地域不平衡,劳动力迁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劳动人口跨地区流动之所以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部分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失业率低、城市化水平高、就业环境良好,对劳动力具有吸引力;而迁出大省通常是经济欠发达、农业人口比重高、教育水平低、失业率高、就业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这促使该地区劳动者为改变自己或家庭的境况而离开家乡。
(二)经济收入特征
研究发现,城镇本地劳动者与外来劳动者在失业率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别,城镇本地劳动者的失业率高,而外来劳动者的失业率低,其中农村流动劳动者的失业率最低。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在于保留工资,即劳动者能够认可并接受的最低工资标准。处于不同行业、职业或工作时间不同的劳动者,其保留工资并不相同。城镇本地劳动者虽然在人力资本水平上较为接近市场所需的条件,但因其保留工资高,故而主动离职率高,他们总是期望在流动中能得到更多的提薪机会,因此流动倾向明显;相反,低保留工资的外来劳动者倾向于稳定,除非被动离职,否则一般会选择在一家企业长期工作。
(三)职业分层特征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还存在另一特征,即在城镇就业中,本地和外来劳动者在初始工作选择上存在职业分层。由于劳动者在择业时要考虑自身的人力资本状况和保留工资的水平,本地劳动者由于具有本土优势,因而主要进入劳动条件好、收入水平较高的部门。从行业结构看,更多地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卫生、体育、金融、房地产等政府垄断性部门。相应地,城镇外来劳动者由于缺乏“先天优势”,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
三、劳动力合理流动与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改革户籍制度,破除行政壁垒和地区樊篱,积极支持、鼓励、组织劳动力跨地区合理、有序地流动
基于我国二元劳动力结构的特点,使得劳动力身份在诸如农民工、城市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机关干部之间存在认知差别,这种劳动力“身份”本身不应带有任何歧视,也不应该成为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但现实中的职业歧视和劳动力流动障碍普遍存在。政府在出台新政时,应剥离附着于身份之上的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弱化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二元差别,改革现有劳动就业制度,统一城乡就业政策,保障劳动力工资收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平等性,积极支持劳动力跨地区流动,鼓励劳动力主动投入到自主择业、市场择业的竞争中去。
表1 五省部分经济指标一览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
1年版。
(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Thurow等人提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必然使市场间的劳动力难以流动。因此,打破劳动力市场主要与次要之分,是实现市场内自由流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先决条件。政府应不断调整政策措施,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制定和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二级市场的管理规范化,创造便于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的基础条件,切实保护二级市场中劳动者的正当合法权益,逐步建立统一的、现代的市场服务体系,促进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真正形成和高效运作。另外,为了创造更多、更广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还应从战略高度积极把握时机,不能囿于某一地域,要有组织地扩大劳动力跨地区、跨国界流动,扩大境外劳务输出,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三)实行趋于一致的社会化福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在社会化福利普惠的地区,人们选择迁移的机会成本比较低,做出流动选择决策相对容易。如果能提供保障制度完善、福利水平趋于一致的环境,在职或正在寻职的劳动者便不必担心已有或者可能获得的保障优势丧失,可以完全依照“人职匹配、发展自我”的原则做出职业选择。基于此,各地应积极完善社会化福利设施,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各方面的保障,使之成为正向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重要环境因素。
(四)加强法制化建设,赋予个人人力资本所有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劳动者都是独立的主体,不受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人身束缚。既然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那么对内含于自身、不断累积的人力资本自然享有所有权,任何组织不能以任何名义剥夺这种权利,进而限制个体——人力资本载体的自由流动。虽然人员流出对其原属组织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看,这正是劳动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因此,应加强法制建设,强化企业的法制观念,严格遵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和有效合同约束各方,保证企业方能够实现自主用工,也要维护劳动者自由择业的权利。
(五)增加政策性补贴,清除决策障碍
迁移尤其跨地区迁移,经常会遇到信息不对称,语言、生活习俗差异,宗教、文化传统冲突等问题。由于直接与间接迁移成本、风险加大,使得劳动者在选择是否迁移时遇到相当大的决策困难。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为缩小差距、发展西部,需要有效的人才供给。但从整体上看,人才引进十分困难,主要是由于补偿剩余利益而增加的成本无人愿意负担。人才从东部迁移到西部,会提高西部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这种社会受益的个人行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应提供补贴,鼓励人才西迁。
(六)合理引导农民工流动,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中国农村劳动力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到了21世纪初,却出现了“民工荒”,而且自2009年以来这一现象日益普遍。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作为农民工的主要接纳地,出现了严重的用工缺口现象。这是不是说明我国劳动力不足了呢?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5周岁到60周岁的劳动人口9.2亿人,比2000年的8.25亿增加了将近1亿人。9亿人的适龄劳动力资源是能够满足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应需要的,而且十分充裕,但为何沿海地区出现了缺工现象?首先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企业粗放式经营,无论沿海还是内地企业,都在走低端制造业之路,单纯依赖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各地都在大抢民工,尤其电子、鞋类等工厂普工的招用争夺十分激烈。对劳动力需求激增是造成“民工荒”的主要市场原因。虽然东部省区在薪酬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内地许多城市积极采取加薪等措施,以求留住本地工人。东部地区与内地工资水平仅有200至500元的优势,而高生活成本、低优势的工资待遇,致使农民工跨省域流动的动力减弱;在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县通过积极组织劳务供需洽谈会,把工人留在自家门口,农民工就近转移的流动特征明显,使东部地区用工紧张。因此,解决“民工荒”,应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再一味依赖劳动力数量取胜,而应看重劳动力质量,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才是解决用工紧张的最佳对策。
作者简介:金星彤,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军.劳动力流动动力问题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3):61-63.[2]刘俊英.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增长的路径研究[J].经济导刊,2008,(1):100-101.[3]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4]尹晓峰.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