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剑河县工业强县战略和园区及比较优势
一、工业的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县确立了“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将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招大企业引领,上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发展的思路,通过全县上下真抓实干、群策群力的努力下,有效促进工业规模化扩张,总量聚集,结构优化,层次提升。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产业链条衔接完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以林产品及林化工、特色食品、电力能源、建材等重点资源性特色产业得到做强,以鞋、服装、小五金和节能灯具等非资源性产业得到大幅突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1年,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0家,其中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5332.2万元,同比增长318.5%;工业增加值10900.3万元,同比增长170.3%;税金完成2886.8万元,同比增长104%。工业经济增速位列全州第一,全省第二。
二、园区的建设。我县抓住省、州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机遇,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思路,遵循“产业集聚、节约用地、突出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目前我县工业园分为一园两区,即:屯州工业集聚区和南明工业集聚区,规划总面积为11.56平方公里。
一是屯州工业规划区的规划建设。屯州工业规划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平方公里,位于剑河县岑松镇内。2004年 1
以来,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屯州工业聚集区12000平方米主次干道水泥道路硬化、35KV变电站、库容6.8万m水库、600m的高位水池、1500平方米标准厂房及园区污水、雨水网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五通一平”。主要吸纳以当地资源为原料的森工、食品、林化、中药材、旅游商品以及轻纺、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轻工项目。目前有宏大木业公司、欧泰林化公司、荣达木业公司、剑白香猪食厂、绿野活性炭厂、老蔡牛肉食品加工厂、剑河蛇类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高选矿厂、闽鑫木业公司、天利达鞋业公司、鑫丰顺鞋业、旺达砖厂、剑河县仙桌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园方公司、贵州生源开发公司等15户企业入驻园区,其中13户建成投产,2户正在建设中,园内有8户为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
二是南明工业聚集区的的规划建设情况。南明镇工业聚集区位于南明镇南部,总规划面积为9.56平方公里。主要吸纳建材、石材、装备制造、矿产加工以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重工业为主。已完成《剑河南明工业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有剑河忠信建材公司、鑫鑫木业有限公司、砖厂等4户企业入驻。其中一户为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
三、发挥比较优势。我县将抓住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国发2号文件精神,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突出重点抓好“工业强县”战略。充分用足国家政策,早行动、快出手、落措施、出效果,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型企业,发挥我县优势资源。突出加大我县特色食品优势产
3业、轻工产业、木业精深加工等企业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力度,推进工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提升竞争力,不断推进特色食品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大突破。
(一)特色食品产业。充分发挥我县特色资源优势,依托资源、整合资源、转化资源,做好资源与知名企业和品牌的结合。强力推进以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作为发展县域工业经济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进一步扩大老蔡牛肉制品厂、剑白香猪食品厂等现有特色食品企业生产能力,做大做强投资8500万元的天源特色食品产业,并唱响“剑白”这一地方品牌。同时,瞄准东部和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承接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发年产1000吨以上鱼类食品、年产2000吨以上牛羊肉干加工、年产3000山野菜网箱鱼加工等特色食品。全力培育食品工业企业的壮大发展。把我县打造成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
(二)特色轻工产业。依托现有非资源的鞋、帽、服装、新型节能灯具及小五金为主的产业支撑,打造兼融我县民族服饰(红绣、锡绣)、银饰及农民画、民族雕刻等民族工艺品为特色轻工产业城。按照“非禁即准”的原则,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央企扩张发展等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扩大非资源性轻工产业总量,引进新型企业开发本地民族工艺品,加强民族轻工产品品牌建设;大力提升朵堞朵阿有限责任公司的民族工艺品生产能力,多举措培育朵堞朵阿
为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以龙头产业拉动我县民族旅游工艺品产业化开发、规模化发展,拉动全县民族文化产品繁荣发展,不断增强全县工业综合竞争力,有效促进我县轻工产品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把我县打造成全省特色轻工产业城。
(三)木业精深加工产业。依托我县丰富的森林资源,按照“大资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木材加工的综合利用水平。一是督促做好活性碳厂技改升级,培育为2000万以上规模企业。二是强力推进40万立方米综合开发项目的场地平整及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跟踪服务项目建设,帮助项目建设解决困难和问题,缩短工期提早投产达产,实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作用。三是加强服务促进章氏仿古家具企业提前投产达产,推进木业精深加工深入发展。四是引进木制办公用品、现代木质家俱和木制智力玩具等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精细林木加工及林化工产业,不断延伸森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将我县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精细林木加工及林化工产业基地。
第二篇:做强园区经济建设工业强县
做强园区经济 建设工业强县 ——关于凤翔县工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工业向园区集中是世界通用的办法。近年来,凤翔县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初步形成了“一区七园”的格局。今后五年,凤翔县工业经济将重点建设“四个百亿、四个十亿”和20个亿元企业。进一步规划完善“一区七园”,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奋力打造工业经济强县,是当前凤翔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课题。
回顾过去:强劲态势令人振奋
凤翔县紧紧围绕撤县建市、跨入西部百强县、建设关中明星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推进四化建设四县,构建绿色和谐新凤翔”的战略部署,把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作为率先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以电力能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建材造纸、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七大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狠抓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长青、柳林、长虹、陈村、县城新区和六营六大工(产)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川口河建材工业园正在建设之中,七大园区框架基本形成,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园区环境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工业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经济核心区地位已经凸显,实现了以工业为龙头带动整体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历史性跨越。“七大园区”累计占地面积44.25平方公里,园区内拥有各类企业230户,其中东岭、国电宝二电等规模以上企业21户,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园区总投资突破2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82亿元。投资46亿元的国电宝二电二期、投资64亿元的甲醇、投资10亿元的75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长青,投资16亿元的宝平高速和投资24亿元的麟北运煤专线项目已列入规划。长青工业园成为全省最大的煤电化循环经济发展园区,进入全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点产业园和率先突破的园区。总投资10亿元、一期投资4.7亿元的天柱水泥项目成功落户建材工业园,实现了凤翔干部群众振兴水泥产业的夙愿。柳林园区恢复酒厂14户,地方白酒年产量达到9000吨,与1988年酒业鼎盛时期持平,省市期望,全县期待的白酒产业振兴重现新机。
2007年,七大工(产)业园区新增投资18亿元,新上项目9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户,实现产值78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80%以上,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80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78%以上,形成了工业主导型、企业园区化的经济格局,园区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最大引擎和增长极。
冷静分析:困难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规划滞后于建设。从凤翔县七大园区现状看,除长青、陈村工业园区外,其它五个园区的总体规划,控制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尚未出台,个别园区规划范围界定不够明确,布局分散,入园企业多按先后次序安排地块,存在乱布局、乱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失衡、个别项目建设存在盲目性等现象,入园企业不能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效应,更难形成特色产业链,制约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二是瓶颈制约仍较明显。其一,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园区融资困难。由于凤翔县财政经费拮据,企业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普遍紧缺,融资渠道狭窄,民间和外来投资不够活跃,多元化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加之园区自主经营乏力,自身造血功能欠缺,园区建设初期资金缺口很大,致使支撑园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产业没有相应发展,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其二,土地指标难求,园区用地趋紧。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规划用地与土地指标之间缺口较大,园区土地征用吃紧。如长青园区由于地势限制,发展空间已十分狭窄,其它六个园区项目用地指标也很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引进和建设速度。
三是产业集聚效应不强。凤翔县工(产)业园区中虽然企业集聚,但真正聚焦于产业链的企业不多,行业集中度差,产业分工协作不够紧密,集群化程度低,密集性竞争与合作机制尚未形成,还没有一个园区真正形成比较完整的集群发展局面。多数园区缺乏能起核心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联系松散甚至毫无产业关联的中小型企业占了多数,“星多月暗”的现象比较突出。
四是管理和运行体制不顺。从管理体制看,目前七大园区除长青工业园被市上批准成立了园区管委会外,其它六个园区的开发管理机构为园区所在乡镇,县上未赋予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因此乡镇在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协调指导等方面力不从心,致使园区运转不畅,效率不高。从运行机制看,七大园区开发直接为政府行为,市场运作、自主经营和滚动开发机制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开发的速度和质量。
展望未来:科学发展实现跨越
(一)高起点超前修编园区建设规划,做强区域特色。现代化工业园区应该是功能完备,分区合理、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详实的远景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在规划建设上,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严格做到“两个结合”,即把园区规划与城市化功能提升结合起来,把园区产业规划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发展的趋势和培养产业特色结合起来,以大手笔、大开发的思维和举措,按照“大规划、小开发”的原则,科学定位、统一风格、超前规划、坚持执行。长青工业园要盯死看牢现有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拉开长(青)陈(村)一体的园区骨架,努力形成超百亿的企业集群,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循环经济创新之园,节能减排典范之园;柳林园区发展以西凤为龙头,中小酒厂为依托的市场合作化模式,打造中国历史名酒城;县城新区要加快项目入驻和选商引资力度,配套城市功能建设,尽早建成人文新区、生态新区;长虹产业园要加快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设西北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六营民俗产业园要大打文化品牌,打造地区精品游园。
(二)市场化运作,突破资金、土地瓶颈。如何解决资金难题?一是成立投资建设公司。受全县园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行政领导,与园区管委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作为投资主体,用企业行为全额融资,资金封闭运行,自求平衡,实行企业化运行。二是企业主办园区。安徽省巢湖富煌工业园就是成功范例,企业主办,政府扶持,自我约束,滚动发展。三是引进外资,推行股份制。用招商引资的办法,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四是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项目如平整土地、道路设施、绿化景观等可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分期付款。五是政府支持。政府适当给予启动资金,并对企业税收,分在一定期限内全额返还,让利于园,用于园区还贷或滚动开发,为园区不断注入生机活力。
科学谋划,集约土地资源。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适度膨胀集约土地。加大对园区闲臵土地的清理力度,合理臵换土地用途,分、分步骤施工,逐步扩张拓展;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园区企业把单层厂房改建成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单位土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做好村庄整体规划,出台优惠政策,由企业出资进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小村并大村的方式,集约土地,臵换用地指标,或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合资、合作投资项目建设,解决园区建设用地的“瓶颈”制约。
(三)集群化促进产业集聚。项目和产业是立园之本,而产业的集群化程度决定着园区对项目吸引力的大小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因此,要把打造产业集群作为加快园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按照“大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依托现有龙头企业,以延伸产业链、促进项目集聚为重点,大中小并举,高中低并重,近中远兼顾,加快构建以大项目为核心,大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有序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产业集群的重要手段,在招商引资上,要由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由单纯注重引进大项目向引进大项目和配套项目并重转变。围绕龙头企业搞好配套,要充分利用大项目和领导企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加强对上下游产品和产业的跟踪研究,围绕中间企业“前推后拉”,靠终端企业派生项目,靠市场需求吸引配套企业,逐步形成产业群,建成产业基地。今后,凡引进的项目,要积极鼓励投资商按产业分类入园落户建设,县内企业的投资扩建也要鼓励向园区相对集中,不断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能力,提升园区竞争力。
(四)创新园区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成立由科技、发展计划、国土、建设、交通、水利、环保、电力等部门和相关乡镇为成员的凤翔县园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园区开发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管理工作。总结长青工业园区管理经验,制订全县园区管理办法和管理细则,按照责、权、利统一原则,赋予各园区管委会、投资建设公司相应的管理职权,明确与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实行园区有限“自治”,防止相互“越位”、“错位”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能。二是创新开发模式。积极探索园区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投资建设公司,采取“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方式,对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进行建设运营,将园区开发由政府行为逐步转化为企业行为。三是创新行政服务和管理方式。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目标要求,县园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在规模以上的工业园区,成立专门的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受领导小组、园区管委会和投资建设公司的双重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对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限时代办所有须由企业到行政执法部门办理的事项,接待行政执法部门对企业的检查等事项,企业只须提供相应的书面材料即可,让企业一门心思谋发展,同时有效遏制乱检查、乱收费。鉴于企业负责人学习研究不能保证,研发中心负责跟踪市场行情、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手段等信息,遇有重大变化随即通报县领导小组和有关企业负责人,并建立园区教育培训网络,定期举行形势报告会、培训会,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树立企业家意识,促进企业家群体形成,最终实现园区的市场运作、自主主营和滚动发展,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和跨越发展。
第三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张洪江谈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2011年10月11日 22:16:17 来源:本站原创 手机看商都 【洪江,工业】 分享好友 “市委书记段喜中在市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到,‘工业是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濮阳才会有更宽更广的出路’。作为全市工业主管部门,我们深切感受到我们所承担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市工信部门将紧紧围绕‘二三五’赶超目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快的节奏,唱响工业强市主旋律,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力争在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19月23日,市工信局局长张洪江表示。张洪江说,为把工业强市的主旋律唱得更响,市工信局要做好三方面的具体工作。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标准谋划工业发展。为促进濮阳市工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意见》,只有做大做强工业,才能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发展后劲,反哺农业、改善民生、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把工业化做为“三化”的重中之重,在全市上下形成工业强市的强烈共识,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工业、服务工业、保护工业,千方百计推动工业发展的浓厚氛围。结合濮阳市工业发展实际,市工信局确定了四个战略举措:一是依托大企业带动工业经济发展。二是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做强地方工业。三是强化产业招商、工业项目谋划和建设。四是努力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本报记者段利梅用新政策、新机制和新作风推动工业发展。积极发挥工业经济发展合力团、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重点工业项目领导分包和责任推进机制等机构和制度的作用,督促推动企业加快发展。坚持以“工业强市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以现有企业改造提升和承接产业转移为途径,以实施“六大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工业加快转型,加快提升。
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打好攻坚战。
对于濮阳市出台的新政策、新机制,市工信局将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在促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促企业资本规模提升、为企业搞好优质服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好企业家和工信部门两支队伍的素质提升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真正为实现濮阳工业经济的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扛起发展之旗,恪尽职责之能,奠定良好基矗
第四篇: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马在学
2008年第9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鄂州市鄂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为着力点,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壮大工业经济板块。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1亿元,利润898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9%、53.2%、20.9%,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0668万元,80%来源于支柱产业,还有一大批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和签约。今年,全区支柱产业的生产能力可望突破38 亿元,财政收入可望突破4亿元。
着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推进产业形成特色、集中发展,形成了矿产冶金、建筑建材、金属制品、机械制造、食品轻工等五大支柱产业。
——依托国家政策,做强矿产冶金业。重点放在矿业链条的加粗延伸上,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使其形成梯级分布、品种齐全、门类众多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采选炼轧一条龙的产业模式,促使矿产业向大采矿、大选厂、大球团、大轧钢方向发展,促企业上规模、产品上质量、技术上水平,发展上台阶。重点发展磨石山铁矿、巷子口铁矿、德胜钢铁二期、杨叶特钢工业园等龙头企业。
——依托传统企业,做强机械制造业。充分发挥机械制造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以华中重机、长江压力容器、永宏粮机、华阳重工、江燕船厂等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目前,全区机械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相关企业达29家,总规模已超过10亿元。
——依托品牌优势,做强金属制品业。为了聚集金刚石刀具企业形成规模效应,打造金刚石刀具产业群,我们在“中国金刚石刀具第一镇”燕矶镇,投资3亿元兴建了一个集金刚石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民营金刚石刀具产业园。目前,产业园辐射拉动园内外相关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16000多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并远销日本、韩国。2007年,金刚石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达10800万克拉,金刚石锯片产量2400万片,被评为全省52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
——依托龙头企业,做强建筑建材业。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有限公司在2004年是仅有一条日产1000吨水泥生产线的小型旋窑企业,经过我们的大力扶持,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三条先进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公司。目前全区建筑建材业在以世纪新峰的带动下,规模逐步壮大,该产业产值在1—2年内可突破50亿元。
——依托农产品资源,做强食品轻工业。我们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着力发展壮大食品轻工业。近年,全区共扶持发展食品加工企业20家,总规模达6亿元。
着力整合各种资源要素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我们着力加强要素整合,推动要素向特色支柱产业集中,不断优化建设环境,培植骨干企业,推进工业企业快速发展。
——大力培植骨干企业。我们始终把建设大项目、发展大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在用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予以倾斜,并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做到一个项目一个专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的开工率、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10个,签约过亿元项目10个,跟踪过亿元项目10个。2007年,全区税收过1000万元的骨干企业达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骨干企业达25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开放经营”的理念,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花湖经济开发区、城东港口经济区、杜山工业园等三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把三大园区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全区用于三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2亿元。二是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到目前,三大园区已入驻企业166 家,总投资达58亿元,到位41亿元,2007年实现税收2680万元。三是构建特色鲜明的乡镇工业园。突出各地产业特色,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园。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一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大力推行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挂点制度、企业行政执法告知制度、规模企业“一卡式”收费制度、项目服务代理制度、违规执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等,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二是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积极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不断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环境。三是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扎实开展“平安鄂城”创建活动,大力进行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治理,重点打击强讨恶要、强装强卸、阻碍进场、强揽工程、断水断电、堵门堵路等破环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着力优化企业投资环境。
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我们坚持抓工业从科技进步入手,抓科技进步从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着眼,建立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全区支柱产业逐步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提质扩容为目标,以资金嫁接为手段,鼓励现有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提升企业科技水平。近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推行行业标准,并在金刚石刀具、机械制造、轻纺化工等行业,制订出了2个行业标准和1个国家标准,采用高新技术68项、专利技术11项。2007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打造精品名牌,提高竞争能力。加大精品名牌战略实施力度,鼓励企业申请专利,争创“中国名牌”、“湖北名牌”和著名商标,争取一批产品跻身省级和国家级名牌。近年来,全区共培育知名品牌12个,年创产值4.6亿元。例如,“雷山牌”水泥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和湖北名牌产品,“昌利牌”金刚石刀具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名牌产品,“信源牌”面粉被评为国家级“放心面粉”,“洋澜牌”保健米和高档精米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聚集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近年来,全区共投入科技资金9760万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96名,吸纳培训科技人员5900名,开展校企定向交流 280场次,组织编印科技资料3000多册,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火炬星火计划2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和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项。2007年,我区通过了国家县(市、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光荣称号,并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区”。■
(作者系中共鄂城区委书记)
第五篇:2017年武进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2017年武进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加快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扶持政策绿色经济类申报细则
一、支持内容
1、对当年通过市级认定的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市级考评达标的能源审计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奖励。
2、对当年按计划完成淘汰落后设备(各级政府强制淘汰类的除外),经专家评审合格,按淘汰设备原值排位前十名的企业,给予前5位10万元、后5位5万元的奖励。
二、申报范围
(一)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项目。
重点支持冶金、化工、纺织(印染)、电力、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淘汰落后的专用设备,电机、风机、水泵、空压机等通用设备。
(二)2017年开展清洁生产、能源审计工作并通过验收或评审合格的企业。
三、申报条件
(一)重点用能企业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项目。2017年以来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设备原值100万元以上,已取得明显节能效果(由专家认定)。
(二)列入计划的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并于当年验收合格。列入计划的能源审计的企业并于当年评审合格。
四、支持方式
1、淘汰落后设备项目。所在镇经发科、财政分局或开发区经发局、财政局对材料初审并汇总后,报送区经信局、财政局。区经信局、财政局对申报情况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经专家评审合格后,按淘汰设备原值排位前十名的企业,给予前5位10万元、后5位5万元的奖励。(列入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的设备不予支持)
2、清洁生产、能源审计项目。对当年通过市级认定的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市级考评达标的能源审计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奖励。
五、申报要求
(一)申报材料
1、申请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项目补助的企业,需提供以下材料:
(1)资金申请报告。包括项目申报单位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主要产品、生产工艺、能源资源消耗等基本情况,主要用能设备及原有落后用能设备用能情况,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实施情况及节能效果计算;
(2)武进区淘汰落后设备项目申请表(见附件1);(3)淘汰及更新设备明细表(见附件2);
(4)有关证明材料:新旧设备照片,旧设备去向,旧设备回收单位资质,处理旧设备发票及清单,自行回收处理的设备需破损照片;旧设备原值发票、购置新设备发票。
2、申报清洁生产、能源审计。符合条件的企业2017年武
进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扶持政策认定奖励类项目申请表,经乡镇(开发区)向区经信局申报,由区经信局核实名单与认定文件。
以上材料按照申请报告、申报表格、附件材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的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三份,交所在镇经发科、开发区经发局统一汇总后报区经信局节能科。附件:
1:武进区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资金申请表.xls 2: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明细表.xls
常州市武进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8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