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齐河县华店乡实验小学马丽娜2013年7月23日 15:27浏览:3评论:0
做好孩子的引导者
班杜拉的观察实验告诉我们成年人对孩子的不同引导,会对孩子的模仿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面对的孩子已不是幼儿,但是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孩子也同样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思想上,我们都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在学习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为了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磨练意志,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思想方面,要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要多鼓励纵向比较,强化他们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说明教师对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具有一颗童心,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做孩子真正的朋友,我们还必须具备一颗真诚的爱心、千百倍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创新,做好孩子的领路人,才能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业绩来!
第二篇:《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5月精品反思之《21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孛罗营小学 张江秀
《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第五单元的5篇课文是以“科学精神”为主题编排的。在前四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对科学精神和四篇课文的写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作为这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主要就是继续引导学生自主理解科学精神的含义,比较理解本篇课文的写法。这是教学本篇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略读课文,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也是我本节课着重尝试的内容。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先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入题,将学生带进课文。在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以后,我引导学生就“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展开了重点内容的突破。学生自然谈到了科学课上发生的事情。我顺势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面对这种种出人意料的举动,你会怎么想?哪些词语才足以表达你当时的心情?然后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产生内心真实呐喊:算哪门子老师?在这基础之上,让学生探讨怀特森老师的做法对学生带来的好处,使学生从内心感受,这是最好的老师;经过抓住“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教学的结尾,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说说你的看法。从学生上交的练笔作业来看,学生都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不喜欢的同学认为这样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喜欢的同学则认为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很刺激,很具挑战性,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不管是哪个观点,学生都能从不同方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有的甚至还引经据典呢!这是颇让我感到意外,同时也感到相当欣慰。
教学中有成功,就会有遗憾。
本节课中我觉得最让我遗憾的是,我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语言还是过于多,不能很好地体现语文略读课的特点。今后,我还要在这方面多注意,想办法。
2015.5
第三篇:做好教师课题研究的引导者
做好老师课题研究的引导者
罗汉小学 黄皓
回想我担任学校教科研主任工作,已经有近3年的光景了。这段时光里,在专家的科学引领下,校领导的耐心指导下,我与同事们逐渐成长,教育科研逐渐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更深远地思考问题,科学严谨地谋划工作。我们也因从事教育科研工作收获着自己的甜蜜。
一、正确认识,努力学习,积蓄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学校科研工作,自己得先有清醒的认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这样你才能为做好教科研工作积蓄力量,带动大家向前迈进。
记得刚为教科研主任,我校詹校长对我说:“我校的‘十二五’市级课题要着手开题工作,准备准备。”听到这话,我顿时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虽然之前我对对教研工作有一些了解,但觉得课题这项教育科研工作是专家的事,从哪着手我也不知道,研究有意义,但意义在哪也说不清楚。詹校长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笑说:“近两天你就看看我的学习笔记,然后回答我为什么老师要进行课题研究。”说完就把她早已准备好的一本笔记递给我,并告诉我,自己找答案。我打开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字迹布满在一页又一页的纸张上。我认真地翻阅着。直到晚饭后,我终于找到了这样几句话“课题研究就是把日常工作科研化,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审视、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同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更有效的过程。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的过程。” 看到这里,什么是课题研究?为什么要研究?我心中的明亮了许多。
记得在有一天,办公室里讨论着一线教师有没有参与课题研究的必要?其中一位老师的观点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认可,老师每天都要备课、上课,课上完后又要批改大量作业,哪有时间去课题研究啊,再说我们的知识水平有限,花了力气不见得有效果。当时我也只是听着,不知如何回答。不过今天发现的这段话令我喜出望外“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相对于专家、专门的科研人员,一线的教师更有研究的优势。研究并不是学者们的‘专利’,最贴近教育实际、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无疑是我们这些天天泡在课堂上、天天与孩子们打交道的教师,我们工作在第一线,有着丰富的经验,有着第一手翔实的材料(这些正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源头活水)。我们的针对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研究更具有实际价值。”是啊,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笔记本里还夹着2013年区各学校的课题交流材料,这是一份丰富的精神大餐,给人带来诸多启迪。两天后,我将这一惊喜发现告诉了詹校长,她笑着说:“好,今天下午就开全体教师会,你来现身说法,将你搜集的资料整理,他校获得的如此成功的经验,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也算是一次动员会,让思想先动起来,然后把区教科室发的‘教育信息’资料每组发几份,大家传阅,让大家熟悉一些相关理论,接下来着手尝试的准备。”会议时间不长,效果还是较明显的,同事们都在向我要资料,我当然心中高兴。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一)建立健全教科研组织机构,为科研工作高效运作保驾护航
“十二五”之初,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我们完善了教科研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学校——科研处(教导处、教科室、政教处)—课题组——教师”四级教科研工作管理系统,校长为组长,全面负责本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优先为教师提供和创造课题研究和外出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副组长由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担任,具体负责本校课题研究的指导、组织与实施,协调参研人员开展好课题研究。学校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科研处,科研处有科研主任与学校科研骨干教师、校课题组成员组成。定期组织开展科研活动,督促课题组成员实施科研计划、协助课题负责人做好课题参研人员的考核工作。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定向;以科研主任为主的科研处具体实施指导教科研工作,负责定标;以各课题组组长为主的课题组具体落实教科研工作,负责定位。这样层层负责,责任到人,使我校教科研工作逐步入轨运行。
(二)完善教科研制度,为学校教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学校为了完善教科研制度,先后修改完善了《教育科研主任职责》、《教师教育科研培训制度》、《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制度》、《承担课题研究组工作职责》、《教育科研工作奖惩制度》等,做到每位教师都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三)有效指导,注重过程管理,追求课题研究质量
1、专家引领,拓宽视野,把好课题申报立项和开题关,认准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管理中,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教师出外学习,请专家到校指导。一年来,我校已派出教师赴上海、山东等地学习,共有6人次。与此同时,我校十分重视专家在课题研究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我们积极邀请市、区级专家到我校进行专题问诊、答疑解难,让课题组老师和他们面对面、零距离交流。2013年,我校就先后邀请市、区级专家到我校指导工作有四次。2013年12月,在区教科室领导的安排下,特邀请了市教科院专家叶显发教授为全校教师如何做个人课题做了具体的指导。2014,我校教科室组织了三次全体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要求每位教师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培训主题有: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教师心理健康意义;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表现及原因;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记得其中一次区专家来校指导,当时很多教师都想参与课题研究,有的要加入学校申报的市级《农村小学培养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的想就本班的实际问题进行一些小范围研究,这令人很欣慰。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从选题开始,老师不知道从哪些方面选题更为恰当有利于研究,几位主任指点:“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关键要把好课题立项关,看这项课题是否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符合教师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鼓励教师开展自己的小课题研究,教师个人课题的选题要立足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价值的具体问题,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选题要‘真’、‘实’、‘小’„„”
期中易雄老师的小课题《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策略研究》,我就根据区教科室领导指点的“利用教师的特长进行拟题”的方法,给他提了一点建议:“你的音乐才华是大家无比赞赏的,何不将题目改为‘利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策略研究’,这样范围锁定更准,也更好操作些。”听完他也觉得有道理。比如夏琳老师的课题《语文学习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我根据“题目小一点”的方法,建议她将题目改为“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她的认同。
选题之后就是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如何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更是需要专家的精心指导,例如“课题的提出”这部分要写什么,用哪些理论做支撑,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怎样确定等等。
“十二五”期间,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在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部门立项的课题有一项,此外还有一项国家级课题是作为试验基地在本校开展研究。小课题十一项。除此之外,学校教科室还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征文等竞赛活动,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做好课题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区教科室要求,积极引领教师树立“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教科研工作理念,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力求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到实处。(1)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 为了使教师们更清楚每个课题在一个阶段中都需要做哪些工作积累哪些材料,坚持开展课题研究“五个一”工程:即开学初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研究和计划;每学期上好一节课题研讨课;每学期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反思;每学期上交一篇关于课题研究的随笔或案例;每学期要完成一份高质量的阶段总结。交代清楚每个学期要归档的课题研究材料和学校要开展的主题活动。目标确定了,教师在平时的研究中就能按部就班的开展研究,避免了以往的盲目性,使课题研究更加规范化。
(2)做好课题负责人的专项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制约着课题研究的质量,所以,对课题负责人的培训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区教科研群中所共享的培训的内容贴近于老师们的工作的需要,从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到关键环节的处理,包括方案的撰写、开题报告的撰写、怎样填写申报表,一个学期都要收集哪些归档材料、归档材料的题头怎样写、要开展哪些活动,活动中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比如方案的撰写、活动过程的指导、包括影像材料的积累都要告诉老师,帮助他们协调。
在对课题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之外,积极创新培训形式,组织课题负责人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把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梳理出来由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和指导。这样一来,既强化了课题负责人的作用,提高了负责人的威望,又督促课题负责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根本上提高了课题负责人的能力和水平,为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搭建活动平台,开展主题活动,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为了提高课题研究实效,学校教科室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主题研讨活动。这样的主题活动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活动前,课题组教师要召开课题组例会,讨论本次主题活动的主题,制定主题活动方案,科研处做好主题活动的跟踪和指导。例如对汪玲老师个人课题里的一篇案例跟踪大家进行集体交流,“孙捷展,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父亲先是一位泥瓦匠,但他非常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建筑行业工程师,收入较高。母亲在家照顾孙捷展的生活。孙捷展的智力水平属于中等,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在班里还属于中等,但进入中高年级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多次测验中两门主课 很少及格。他的性格比较外向,嘴很甜,人乖巧,有人缘,除学习外的事他还是很自信,但对学习没多大兴趣,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或走神。”汪玲老师提出来两个原因,1.学生自身原因(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对学习之外的事情还是很积极、自信的。但在学习上由于“掉远了”,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逐渐自我放弃,对学习的兴趣逐渐被磨灭。)2.家庭教育原因(孙捷展的厌学症与家庭不良因素影响很有关系。较为成功的父亲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努力学习就有前途,你看爸爸现在的收入算是高收入了,就算你妈妈不工作,我们一家人也衣食无忧。”这样看似鼓励的话,却给孩子一个暗示:就算我将来没有好工作,我爸一个人赚的钱也足够我们一家人的开销了。所以,孩子的学习动机就不明确了。)我们讨论着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老师的原因,在班级中,教师的目光容易集中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对这群学生老师也容易产生偏爱心理。这对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如果教师对像孙捷展这样后进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成绩自然也越来越不理想。
如何帮他在学习外的自信与学习的无趣间搭建一座桥梁呢?经讨论我们决定从这几方面进行尝试。
1、厌学的倾向表现在孙捷展身上,但其重要原因却在于家长的“模型示范”和放纵自流。因此,我们同家长取得联系,全面介绍和分析学生近来的学习变化,充分肯定其优点和长处,委婉地指出由于家庭的影响而导致孩子厌学的情况,晓之以理,融之以情,力求引起家长的重视和警惕。
2、我抓住孙捷展这一典型事例在全班进行教育,以少先队队会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围绕“重钱轻学”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大家明确少先队员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学不学无所谓,有钱吃喝自在就行?这不仅对孙捷展是一种教育,而且对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动机也有积极意义。
3、适当组织几名学习好的同学或班干部定时定点帮助他补习功课。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给孙捷展以具体的帮助和监督,另一方面也是对家长的暗中提醒和促进。在采取这种措施之前,我们事先征得家长的同意,如果他的家长不同意这样做,则不勉强。
4、作为教师要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大力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对学习的吸引力。这种课内外学习气氛的不断改善和活跃,对于调动孙捷展的学习热情,克服厌学情绪,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教师多关注学生并设立阶段目标。我经常与他聊天,聊聊生活,走进他是内心世界,课余时间和他一起打打乒乓球。最近由于天气较冷,他的手冻伤了,我的左耳也冻伤了,在交流防治心得时,我发现他是一个很乐观的孩子,把积极性也发挥在学习中也不是不可能。于是我给他设立了阶段目标,如听写字词要求过关,听写诗句要求过关,小测验争取及格等。
经一段时间的辅导,孙捷展学习态度较以往认真些,逐渐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家长也较为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此外,科研处也从学校层面积极组织各项科研活动,开展成果汇报,进行优秀课题组评选等等,为课题组教师们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4)精心提炼研究成果,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课题管理过程中,发现教师们缺少提炼课题研究成果的意识和能力,只是一味的低头研究,不善于总结和提炼。针对这一问题,科研处组织教师们培训学习,提高成果总结能力,及时总结提炼课题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总结提炼成果的过程也是研究工作继续深化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科研理论和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在课题研究工作后期的研究成效的总结,一是要求课题负责人要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二是鼓励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问题,经常撰写研究论文、案例反思,向刊物投稿。近年来,教科院、区教科室举办的科研赛课论文评比活动,我校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三、努力克服三种不良心态
教育科研工作需要我们常常晚上加班,需要冥思苦想,搜集文献,前后推敲,撰写课题相关资料,可是,不见得我们的工作一下子有了起色,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也不会一下子就会有显著的变化,很多成果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变化的。正是这样,我们的心态也在渐渐改变,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克服以下三种不良心态:
1、拖。对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安排的工作不立即去办,二是等最后截止期到来时再匆匆应对,效果可想而知。
2、等。工作不主动,等领导来“点拨”,来安排任务,然后再被动应付,这样下去对自己的发展极为不利。
3、“动”。“听听很激动,做做难行动”,各种培训,在转变教师观念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难持久。逐渐形成了“听听很激动,做做难行动”的局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成为他们幸福的生活,使一节节课不至于成为教师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把教师们引到从事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来。”幸福是美好的理想,是需要付出的甜蜜,愿所有的教师都能踏上一条辛苦而又甜蜜的道路。
第四篇:做学生健康心灵的引导者
做学生健康心灵的引导者
各位老师:您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学生健康心灵的引导者。
2004年2月,在云南大学的校园内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在马加爵被捕后的一项心理调查表明: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原因是他在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强烈的、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同时,网络上报导的学生杀害老师的事件也频有发生。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些事件给我带来强烈的刺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职责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几是培养学生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三维健康观,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列为单独的学习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那就是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等。
我知道,要想做学生健康心灵的引导者,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炽热之心和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在这一动力的驱使下,我参加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与考试,并取得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资格,接着又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自学考试,并顺利毕业。另外,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其次,要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第一,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理论课的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利用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放松的方法。第二,在实践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把团体游戏渗透于体育游戏教学中,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中的相互交往与合作,培养学生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我参加了徐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与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值班,借助这样的平台继续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指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当时针停留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的时刻,四川的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数万同胞已长眠于废墟之下,逝者已去,但悲伤留给了那些失去亲人仍然活着的人们。我义无返顾的报名参加了徐州市团市委组织的汶川地震志愿者服务队,为在地震中受伤转入徐州医院进行治疗的伤者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伤者中有一位13岁的小男孩,父母在地震中遇难,至今我依然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景,他那无助、无奈、悲伤、忧郁和茫然的眼神深深的刺痛着我。我在照顾他起居生活的同时,陪他聊天、散布、游戏,用我的言行感染着他,帮助他从悲痛中慢慢走出来,帮助他树立面对生活的勇气和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当他要离开与他告别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轻轻的微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塑造人的心灵任重而道远,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就象是一盏灯,为学生指引前面的路,在这条路上有喜亦有悲,无论怎样,在我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依然会践行自己的诺言:做学生健康心灵的引导者。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第五篇: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在新的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具体变现在:(1)引导。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3)辅导。对学生进行课内或课外学习的帮助。(4)教导。教育学生怎样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