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教学反思——给孩子们一个机会
看了李镇西老师写的《愧在初为人师》,在他身上发生的类似的故事在我身上也发生过,教育教学反思——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如何教育“差生”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面对老师的教育,学生一脸的不屑与不服;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屡屡不认真完成;上课交头接耳,无论我怎么暗示,总是视若无睹……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一开始还很有耐心的去说服,去教育,当看到学生屡教不改时,难免会火冒三丈。有时一时控制不住自己打他们两下,甚至还偶尔在班上用挖苦之语来冷嘲热讽。但是每次对学生进行过这样的惩罚之后,心里不但没有舒服些,反而还常常后悔:打了他们,他们会不会以后不喜欢我了?他们会不会以后对语文更加不感兴趣,破罐子破摔?……这样的疑问常常让我苦恼不已,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反思——给孩子们一个机会》。
从李镇西老师这里,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的心结一下子揭开了。跟孩子们硬碰硬,不但不会改观,反而会适得其反。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教师内心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博大的胸襟,要理解孩子,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和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善待学生的缺点,给孩子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在“爱”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在“爱”中真正爱上学习。
第二篇:给学生一个机会
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奇迹
--赴杜郎口中学学习感想
2012年6月26日至30日极乐乡中心学校一行22名教师在主管教学的杨顺元校长带领下远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进行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多:
一、以人为本,充分相信学生
学生课堂上真正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杜郎口学校的课堂,从时间上看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从空间上来看,学生在上课时可以走向教室的任何地方去学习,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
二、赏识教育推动了课改的发展
课堂上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讨论,尽量给更多的孩子以表现的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和学困生,为此课堂上它限制优秀学生发言的机会每人每节课最多两次,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就有了热情,有了热情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上来了。
三、教师精心备课,使学生们的课堂真正达到了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统一。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真正正的还给了学生。老师轻松了吗?不是的。因为“功夫在课外”,老师的任务更重了。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翻看他们老师的备课用的是8K 的活页纸,书写工整,项目全,且都用红蓝两色笔作了标记。预习提纲包括:预习目标、预习重点难点、预习过程、预习方法、拓展提升、学生突发问题的设想等由于教师备课充分自觉地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想学、能学、抢着学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们不但能积极参与课堂并且能有效地参与课堂。
孩子们是一片宽阔的原野,你可以在上面任意栽植所有的花草,你可以在原野上放一把野火,透过这团野火,孩子的世界会变得更精彩,更有生命力!
第三篇:改变,给自己一个机会
一个希望自己改变,跟上时代步伐,努力实现梦想的人一定会注意到:最近宣传最多的是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互联网金融、社区银行;马云说2015年最赚钱的是金融;总理视察前海微众银行。从社会到互联网大咖到总理都在关注小微金融,我们何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改变现在的自己。1月24日“使命与梦想---普惠金融与人才培养论坛”,央行领导,金融大碗,银行家,媒体巨头,顶尖学府教授聚首北京:解读发展政策,探讨发展方式,分享发展经验,培养金融人才!来吧,给自己一个机会,别人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会议议程
上半场:9:00—12:30 会议主持:陆 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会议致辞:邢早忠——金融时报社社长
一、会议议题: 1、2015年中国金融改革之展望;
2、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3、未雨绸缪:风险变革与人才培养
4、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
5、金融变革和互联网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管理的影响
6、移动互联时代金融教育培训的新平台
7、银行转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
二、演讲嘉宾:
李
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夏
斌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 盛松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陆
磊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邢早忠
金融时报社社长
王
君
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金融专家
沈炳熙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初本德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聂风华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黄
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人 易欢欢
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
下半场:14:00-17:30
14:00-14:10(10 14:10-15:10(60
分钟)主持人介绍嘉宾 分钟)主题演讲
1、《小微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
——演讲嘉宾:毛妮妮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培训部主任
2、《大资管时代下的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
——演讲嘉宾:许玉道 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办公室主任
3、《大数据时代的信贷人才培养趋势》
——演讲嘉宾:伍伟烨 中国银行总行授信评审委员会,专职评委
15:10-15:55(4
5分钟)高端对话
话题1:在这个金融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时代,如何培养和 挖掘复合型人才?
话题2:在这个风险与创新同在的年代,稀缺的风控人才与金融工程人才是“抢好”,还是自己“养好”?
——对话主持人:孙 方 交通银行培训中心总经理 ——对话嘉宾:(拟邀)
高兆刚
中国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王云桂
中国工商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薛胜利
中国建设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李
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穆
林
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
盛
健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晏维龙
南京审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吕忠梅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 陈尊厚
河北金融学院院长
15:55-16:05(10 16:05-16:50(4
5分钟)茶歇 分钟)高端对话
话题1:在金融行业越来越国际化的当下,如何造就一批国际化 视野的金融人才?
话题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对金融人才的管理 和培养有什么样的要求?
——对话主持人:毛妮妮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培训部主任 ——对话嘉宾:(拟邀)
张
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孙岳峰
中国进出口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助理 边肖洲
华夏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培训中心主任 曹艳红
北京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白雪梅 民生银行培训部总经理
史秀旺 天津滨海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李
霞
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执行董事 郑
巍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员工培训与发展部总经理,高级副总裁
吴晓峰 华龙证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戴 涛 兴业证券培训学院院长
16:50-17:30(40
分钟)项目答疑
备注:演讲和对话嘉宾以会议当天出席人员为准
第四篇:请给员工一个机会
请给员工一个机会
在给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培训调研的时候,我的命题是发生在公司最感动的事情。一位中层经理给我讲了一个值得分享的感动故事。这是发生在一次到北京周边一位客户那里收费的经历。因为客户位于北京周边河北地界,所以这位客户经理是当天去当天回。可是由于客户离北京较远,这位经理回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接近深夜12点了。但是同事们没有一个放弃,一直在公司等他回来再下班。这位经理很感动。听到这个故事你也许也会感到一丝温暖。但是我却充满了疑问。为什么这位经理不派其他的人去呢?他给我的回答是;这活,别人干不了。我很惊讶,为什么在一个部门里只有经理才能干这活别人不能去?如果企业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如何能发展呢?
强大的企业是靠强大的员工支撑着,不是靠几个人的英雄气节就可以完成强大的使命。作为中层经理不是做一名业务高手,而中层的目标就是使本部员工逐渐的成长起来并且变得强大。如果一个中层就是简单地靠业务能力管理部门的话,那一定不称职。不能为了业绩而什么都自己干。要有战略意识,舍去短暂利益换来一支强大的团队是值得的,战略性增长远比苦苦支撑强。作为老板也是如此。
请给员工一个机会。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干。即使他们弄得一塌糊涂,即使他们让你等的着急,甚至他们让你难堪。因为用这样的代价换来的是团队的未来。就像当初的你从什么都不会到业务精通也需要一个过程。即使放开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成长起来。况且,没有机会的话员工就更难成长起来。如果,哪天员工离开你或者代替你的话,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是你让他们成长起来了。假如,你手里经常出比尔·盖茨的话,那么你就是最伟大的导师。还用担心学会徒弟饿死师傅么?还用担心没饭碗么?还用担心赚不到钱吗?所以,员工必须成长,你必须让员工成长。
摘自:《易友》
摘录:万东亮
第五篇:给自己一个机会故事
我的朋友伟是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经他手选聘的人才有一百多人,谈起应聘的话题,他简直是滔滔不绝。
他说他见到的最多的是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虽然很多人怀揣本科甚至是硕士文凭、学位,但是在他这个业余大学毕业的考官面前,总是露出一种底气不足或者太嫩的样子,许多机会不是他不愿给,而是他们自己放弃了。
有一次,一位本科生到伟那里应聘,伟看了他的简历后,对他很感兴趣,在心里已经给他打了70分了,只是接下来的谈话出了问题。
伟很随意地问他:“对这份工作喜不喜爱?”
他犹豫了一下说:“我会慢慢喜欢上这份工作的。”
伟警觉起来,追问道:“这么说,这份工作对你来说并不是太理想?”
他点了点头说:“没办法,我学的专业面太窄,不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你知道,所学非所用是件令人痛苦的事。”
伟想,你这是拿我们公司作跳板呀,有了理想的工作你马上跳槽。伟想放弃他,但是,伟从他的简历中看到他来自一个
极贫困的山区,一个穷山僻壤的小山村能出这么一个人才实属不易,他还是决定再给那个青年一个机会。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说:“你先回去好吗?一周内我们会做出决定,你可以打电话来问结果。”
那个青年站起来,向门口走去。
伟见他竟没向自己要电话号码,有些失望。当那个青年将要走出门去时,伟终于忍不住叫住他,把电话号码抄给他说:“你可以打这个电话,我随时都在。”
那个青年接过纸条看也没看,塞进口袋,转身默默地走了。
伟想,只要他打电话来,我就录用他。但是,结果是那个青年自己放弃了。
我没有机会采访到那个有着本科学历的青年,无法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是他没有打电话的那1元钱?还是他对这份工作已经失望?或者是他找到了更理想的工作?如果他后来知道伟已经打算录用他了,他会不会后悔?
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正处在择业中的青年听时,他们无不惊讶地瞪大眼睛说:“那个青年怎么这么迟钝!”
我问他们:“想一想,在你们的应聘过程中,说没说过这种很蠢的话?有没有忽略过人事主管或考官的这种暗示?”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低下了头。
有时候,不是别人要放弃你,而是你自己放弃了自己。很多机会都是自己给予的,向前走一步,就可以撞个花香满怀,这一步,你为何不走?你连试试的勇气都没有,那你怎么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