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书推荐之一育儿教子类
好书推荐之一育儿教子类
1.《爱和自由》(推荐0-3岁孩子的父母看)
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她将蒙特梭利育儿早教经验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自己创办了蒙特梭利幼儿园,尊重儿童的发展,用简捷有效的蒙氏方法去引导儿童天性,并讲述了问题儿童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对中国式的老派育儿思想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这本书让人反思自己和父辈以前的育儿早教的错误观念,书中例子较多,也有理论描述,语言平实可读性强。
2.《捕捉儿童敏感期》(推荐0-6岁孩子的父母看)
是孙瑞雪又一力作,两本书思想都是贯彻蒙特梭利教育,但与《爱和自由》不重复。本书以一个个具体的实例描述儿童在0-6岁各时段都有不同的敏感期,并呼吁家长们重视敏感期和及时引导,如果对之横加拦阻则会导致孩子天性在成长发展的缺失。
3.《聪儿爷爷的博客·冯德全新编0岁方案》(推荐0-3岁孩子的父母看)
节选自聪儿爷爷从聪儿出生到3岁写的部分博客,每篇日志后面都有详细的专家注解和建议,内有儿童各时期的训练要点和特点,比较实用。
4.《3岁看大》(推荐0-3岁孩子的父母看)
美国的伯顿.L.怀特著,是大量观察和研究0-3岁幼儿的特性而总结的书,提醒家长避免使自己的孩子在3岁时成为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3岁之前各时段就需要注意的细节与有效的处理方法。里面理论较多但不深奥难懂,有实例参照,虽然是美国人著作,但他的理论绝大部分可由中国人吸收使用。
5.《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推荐1-18岁孩子的父母看)
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著作,内容有大量实例,还添加了浅显易懂的漫画,没有枯燥的说理。尽管是美国作者写的,但里面提倡的鼓励和欣赏教育和语言技巧同样也适合于中国早教。
6.《来吧孩子》(推荐1-18岁孩子的母亲看)
此书不是专业的育儿早教书,只是从一个普通的母亲角度叙述怎么将女儿在中国教育大环境中一步步成长为性格温和善良学习优秀品格高贵的少女。虽然不能作为实用育儿范本来模仿,但是在教育子女的思想上有启发。
第二篇:怎么教好书
怎么教好书
怎么教好书。杜殿坤教授说:一个师德高尚,学养丰富而又善于表达的教师,怎么教都能教好,哪怕是满堂灌。
那么现在我们教师缺什么呢,缺的是学养。缺的是表达。现在我们好些教师基本不读书,或者少读书,即使读也是读得消遣书。街谈巷议,逸闻轶事。铁凝说:读书不能功利,非功利的读书才能让人有绵密的思绪,柔软的感情,淡定的心态。非功利的读书才能让人有高于生活得思考的感悟。那么读消遣书算是非功利吗,不算。并不是所有文字都是能让人有正确的积极的有利的感悟的。比如说,现在好多官场小说,网络小说反应的男人要提“钱”进步,女人要“日”后提拔的主题意指对阅读者有非功利目的吗,没有。也许恰恰相反是有了功利。
功利是一种目的,非功利是一种梦想,人是需要梦想的。一个人的目的大多会达到,梦想却大多可能达不到,但人为了梦想而进行的努力,并由努力而形成的读书,思考,甚而动笔记录的习惯却会伴随人的终身,这些习惯的价值不在于是否于吃喝玩乐一样都是美好的享受,而在于他让我们感到了自己不是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可以说,习惯无好坏,但有成就人生的价值。想教好书就要形成教书需要的习惯,学养靠读书,表达靠记录。经常读、写就一定能教好书。[莲山课~件 ]
要想教好书必须要会读书,一般来说,每一个读书的人都是能读懂文章的内容,哪怕是粗枝大叶。但教师读书要读懂文章表达的情感,读懂文章的表达方式,读懂文章遣词造句的妙处。我们这些要求看似只有语文老师才会注意的问题,那么其他老师也要这样读书吗,是的。比如数学,我们读书要解决他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学了他能怎样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好多老师在教学中有一些疑问,工程问题中注水,出水的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日常生活中鸡和兔怎么会圈在一起,怎么会有又注水又出水,这是不是有病,再比如圆是周对称图形,他沿着直径对折,两边重合,为什么说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就是错误的。比如为什么铁的四边形稳固,具有稳定性的螺母接口的四边组成的三角形反而容易变形。其实前面的不理解是不理解这种问题只是数学的一个模式。并非实际现象本身,比如与注水出水问题相同的现象有家庭的支出和收入,草场生长和收割,人体的新陈代谢等等,后一个问题是,数学概念要来源于实际,但要高于实际。它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些疑惑都是能够通过后期的再阅读获得解答的,
第三篇:教好书就是好老师(范文模版)
教好书就是好老师
——读《教师先得教好书》有感
教师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称谓:老师,先生,人类灵魂工程师,园丁,慈母……今天,我看了教师报第445期的一篇文章——《教师先得教好书》,我对教师的职业又获得一个新的词——“至高荣耀”。这个词是2012年教师节晚会的主题,也是201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称号。
什么叫至高荣耀?雷振海老师说,教师这份职业是“至高荣耀”,是因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所以这份职业自然神圣,自然崇高。这些获得至高荣耀称号的老师有用生命捍卫学生的女教师张丽莉,让残缺的生命绽放色彩的体育教师代建荣,扎根凉山的乡村女教师马剑霞……他们不仅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老师赢得这么高的荣誉,更是诠释了教师职业的伟大和无私。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但不可能每个老师都会有感动天感动地感人事迹,我们的温总理说,“教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只有教好书,才能育好人。”
是啊,只有教好书,才能育好人。教书是一个老师的职责,要教好书,老师必须去研究自己,更要去研究儿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他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锐意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他不仅要兢兢业业,还要充满智慧,懂得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让自己的工作充满创造性。一件富有创造力的工作,教师怎么会厌倦这样的工作?老师的全身心地教好书,学生又怎么会对课堂丧失了兴趣,对学习失去了动力?学生爱上了学习,那么教师的干劲不是更大了吗? 九十六岁高龄的叶笃正老师说的真好,“我的学生要比我好,一代不如一代就完了。”他的学生评价他,“严格要求,求真务实,反对崇拜权威。如果总是是的,是的,叶老师就不高兴了。”叶老师在耄耋
之年,还给他的学生们——快退休的气象科学院的院士——出了道“人类的有序”的作业,对于这样会教书的老师,他的学生们的能力和人品还会差吗?
“新的时代,有新的学生,同样也在呼唤新的教师。我们不能一味抱怨、发牢骚,更应该行动起来,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发展学生。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也是对教师职业的负责,对国家和民族的负责。”陶行知老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教师要先教好书。
教好书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那么怎样才算教好书呢?
我认为教好书就要多读书。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是这样。我们只有读好书才能教好书。
一个爱读书的老师,他的课余时间可能几乎沐浴在书的海洋里。在新世纪新思维的素质教育年代,作为一名好老师,如果你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幽默的语言,机智的谈吐,透彻的讲解,就无不让人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你的讲课能达到无人挑剔的境界,那就证明你有博古通今、满腹经纶的深厚功底。
其次教师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爱上学习。
读书后还要写。写作能让人对所读的书作彻底的思考,进一步梳理思绪,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如果说读书是选择吸收知识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接纳和消化的过程,并且还能帮助我们贮存资料,便于以后查询。
只有多读书,才会教好书;只有教好书了,才能育好人。我相信:一个能教好书的老师,一定会是个好老师!
江西省横峰县二小 周丽珍
第四篇:备好课,教好书
备 好 课,教 好 书
怎样备课,用八句话来概括,即: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通俗易懂、系统条理、融会贯通。
老师们,在教学改革上有一句老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可循,不能无法可依,无法就会乱套,跟着感觉走,必然摔跟斗!然而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学确又无定法,事实上也难以定法。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地域的差异,教学对象素质的不同等等,决定了我们不能仅用一个万古不变的模式去套用。况且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很难完全与你备课时所设想的理论轨迹相吻合,千篇一律、千师一面、千课一法的定法在教学上鲜有作为的。可见无法与定法同样有害无益。法随事变,法因人变,才是教法改革的希望之所在。
教学有法是走向教学无定法的前提,教学无定法是对有法的升华,从无法到有法这是进步;从有法到无定法这是突破;从无定法到创新法,贵在得法,这是飞跃。变无定法为有法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劳动;使有法为无定法,需要我们抛洒辛勤的汗水;化有定法为创新法,更需要我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前提。然而要备好一节成功的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就怎样备好课?备什么?应考虑些什么问题?注意哪些环节,作一简单谈述,也许它对老师们备课有所帮助。
一、备课首先要端正思想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而备好课才是优化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备课是熟悉教学对象和教材,弄清学生的知识底子和教材的重点、教材的思路。如果照抄教案让其搬家,什么重点、难点、方法、步骤,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样,这样的备课没有什么价值,这绝对不是备课。
教师的人生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准备的教案,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剧本”,编写教案则是教师对知识的整合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构思,就像电影一样在我们头脑中一一展现,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备课不是背课,也不是摘抄课文要点,照抄参考教案,更不是为了供学校检查当作差事,只图有个备课本,这种思想必须纠正。
备课备得好不好,检验的唯一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用教学目标体系来指导备课。从而把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作为我们备课的指导思想。
二、备课要有明确的要求
备课需要备什么?不需要备什么?教师的心中都应该有数。通常备课应备六个方面,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反思,而这六个方面又是把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作为重点。备课要备出深度,就是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的摸不着的深层次含义挖掘出来;备课要备出梯度,就是把梯度大的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备课要备出新意,就是能够使学生获得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和观念。同时备课中还要正确处理好钻研教材与写教案的关系,钻研教材与看教参的关系,钻研教材与研究学生的关系,钻研教材与研究教法的关系。备课既要“胸中有书”,更重要的是“目中有人”,既要备教师怎么教,又要备学生怎么学。要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都要考虑,尽可能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取得最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备课就必须认真研究备课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深钻教材,研究教材,掌握教材,这才是备好课的关键所在。我们说课堂教学过程是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探索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前后之间的联系,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思想结构,从而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的步骤、板书的设计、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都要周密地考虑,去备课,去处理教材。
三、备课要选择最佳方式
由于教师各自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差异,所以备课的方式也不能强求统一,特别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各有所异,但最基本的备课方式不能少。备课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总备、分备、课时备。
1、总备:就是对全册教材进行总的分析。主要是根据大纲要求,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掌握整个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总体目标、时间进度安排、知识要点。再对本教材进行整体分析,搞清全教材的总体结构和框架,以及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系、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的关系,搞清各单元、各章节的内在联系,以及先后顺序的衔接,全面掌握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2、分备(备单元或章节):主要是对各章节或各单元知识内容的掌握,明确本单元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它在本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要弄清它在本教材中承上启下的关系,也就是它在本单元与单元、章节与章节之间的传递,弄清学生在本单元、本章节中应掌握的知识、重点,教师用什么方法来传授给学生,并运用哪些辅助手段帮助理解以及实验器材等的准备。
3、课时备课,也就是每天要写的课时教案
①备课要先备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它规范着教学方向和应达到的教学质量标准,并指导教学全课程,调节全部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更明确更有效,所以目标的确定必须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实效性。一节课教学目标定多少?定什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从教材内容的要求出发,只有每堂课真正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才会最终实现总目标。
②备课要先备问题。这是因为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对问题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想法和疑问,都要在备课前了解清楚,然后把一些普遍而又典型的问题列为教案的主要内容,问题设臵要科学、巧妙、新颖,要有目的性,一堂课问什么?如何问?什么时候问?先问什么?后问什么?都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去精心设计。设问难易要适度,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或答疑解难,或组织讨论,或设臵情景。运用一定的设问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且使问题得到解决。
③备课要备学生。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要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就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法,并能以学法为依据,调整教法。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一个班的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各有所异,在教学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并要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还要通过家访、个别交谈、作业分析、试卷评价等多种渠道,尽快掌握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而通盘考虑、分类指导。在编写教案中要注意面向多数,兼顾两头,让优等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让成绩差的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这是教学中对待学生的关键。备课要因材施教,不仅要考虑到优、中、差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还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如对习惯记忆的学生则重于调动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对好动脑筋、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防止其忽视对基础知识储存的倾向,引导他们运用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对成绩差的学生先给他们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从获得简单知识中增强学习的信心,然后再逐渐加大知识的难度,并根据实际,通过学习或思考来进行指导,让他们得到乐趣,奋发向上,象滚雪球式的越滚越大。
④备课要深钻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深钻教材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教材分析,确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明晰教材的知识和能力目标;统一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确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统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深钻教材要在“精”字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备“四精”,即备“精华”部分,备“精要”方面,备“精辟”之点,备“精炼”语句。在写教案时,要留有余地,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有一个反复思考认真推敲的过程。因此,课前修改、调整,课后反思完善是不可缺少的。钻研教材的关键是要理解掌握教材,也就是要深挖教材,对教材理解透了,可以使书变薄,教学时才会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纲目分明、重点突出;否则就会把书变厚,教学时就会繁冗累赘,枝节交错,漫无中心。教师要把教材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意图清楚,这样运用才能自如。
⑤备课要“吃透”教材。一是要从教材的前后联系中弄清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来龙去脉,它和哪些教材内容处于从属关系,又和哪些知识处于并列或者交错之中,它是旧知识的延续,还是新知识的开始。要将知识纳入结构系统来看待。二要细致分析本教材的难点,从而找出难点与旧知识的关系,这样新知识就可以用旧知识去化解,“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重点和难点有时可以重合,又可不重合,要抓住重点、分散难点。三要弄清楚本教材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材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实际需要对本门学科的深度与范围做了适当的处理的,任课教师要 把握所教内容,涉及到多大范围,理论深度限制在什么程度,而不能随意扩大和加深,或者缩小或者变浅,依纲达标。总之要达到能够掌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深度与广度、重点与难点。把教材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再深入浅出地讲出来,犹如就是自己编写的教材,把教材变成自己的内容,这才算理解透了。
⑥备课要备出最佳教法。研究教法,编写好教案,钻研教材之后,必须确定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如何分配课时,每一课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和要求,要教哪些内容,进行什么训练,分别要采取什么方法,怎样进行指导,编写的教案要把备课中所研究的全部问题加以整理,用文字表达出来。我们说教有定则,教无定法却有法,关键是用好方法,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去筛选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或者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自己的教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去筛选自己一些不合格的教法,从而更好地去改进教法,我们说只有不合格的教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常言道:教学生学会了是低层次的教学水平,教学生会学了才是高档次的教学艺术。
⑦备课要有预见性。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问题要有充分地估量,并设计不同的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预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实属正常。所以课堂意外发生时,教师不能回避,或者不假思索、急忙答复,而是要将这种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之中,并且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变为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僵局。课堂上教师紧张,或备课不充分,常会出现漏缺现象,如说漏了话,或一时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疑难,板书出现了错字、错句等,很容易使教师处于尴尬的境地。而此时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及时准确地将意外纳入预设的教学之中,教师不动声色伺机巧妙地补上。这样教师既摆脱了僵局,又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又不至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一时不便寻机纠错,教师必须实事求是、心胸坦诚、总结教训、巧妙补正。
4、怎样才能使教案变活。写好教案是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是上好课的蓝本,所以要反复思考,认真推敲、琢磨,把教案写活。怎样才能把教案写活?
①备课时要反复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能吸引学生,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要边推敲边修改,力求准确符合实际。
②备课时要仔细考虑如何把教案上的文字变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语言,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课堂教学就不是有骨有肉,而是干干巴巴、生硬死板、照本宣科。要注意锤炼教学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③备课要反复揣摩学生的心理,要考虑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绪和班级的不同特点。只有如此讲课才能有的放矢,要善于抓住学生,做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④要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留有余地,必要时要多准备一些材料,多考虑几种方法,多想几种讲授的思路,以便见缝插针,活跃课堂气氛。
⑤要反复熟悉教案,从重点内容的讲述、难点的分散,课堂设疑提问,到板书布局,字字句句要烂熟于心,要力求张口成诵,做到“背讲”,“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千万不能拿着课本讲,看着教案写。
⑥及时做好总结,写好课后反思,这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每上完一堂课走出教室总有种种感受,不管是成功,或是失败,或是一般,都要及时把自己的经验体会记录下来,教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都要整理前面零散的札记,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写出单元或章节的教学小结。写课后反思开始阶段总觉得有些麻烦之感,甚至怀疑是否真有价值,但一定要坚持信念,长期坚持下去,它不仅能帮我们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还能有助于培养严谨的治学精神。要与听课想结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既总结自己的经验,又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积少成多,系统整理,就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5、运用是教案的生命。教师要凭借教案上好课,就要把教案写具体实际,切实可行,教案的编写要有祥有略,教案是备忘录,有些教材早已熟悉,不必写得过于详细,但需要祥讲的疑难之处,不妨多用一点笔墨。
①教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是要根据教师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实际;二是要根据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实际;三是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目标要求结合生活的实际。没有针对性就谈不上实用性,一味照参考书来设计教案只能是一厢情愿。
②编写教案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要重视信息反馈。编写教案不仅要了解教材外的新鲜信息,还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新信息。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来进行教案设计。如对调皮学生要“引”,对智力强的要“促”,对智力弱的要“帮”,对反应慢的要求“快”,对聪明灵活的要求“准”,这些都应该在教案中的教法中有所体现。
④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努力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要把“三维”教学目标落实在备课讲课的整个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做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导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法。
⑤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如何教,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所以我们教师备课在年级组要互相探讨、相互合作、相互借鉴,集思广益地备好课、上好课。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应以学生为主,体现“三维教学目标”,重点做到备知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反思,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活动,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⑥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困难,若用常规的教学手段,不容易向学生讲清楚,而恰当地设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具体的演示,才能把一些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能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全面落实新课程目标下的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推进,要从学生、教材、教法等方面去研究,从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去优化。做到课前求精,课中求活,课后求新。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会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多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勤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力争引导学生做到观察事物有目的,比较事物有标准,归纳小结会举例,概括知识会分层,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
第五篇:教好书_育好人
教好书,育好人
我很幸运能参加国培学习,它让我受益匪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专家们对我思想上的洗礼,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讲座,作为教师,不得不让我重新思考我的教师成长过程,思考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而无数的正反事实也告诉我们,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恰是教师不断提高全面素质的最佳途径。
修师德、勤于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趣、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的火花。”可见,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多强的感召力呀!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好青年一代的崇高使命,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楷模。教师能否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必须有崇高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严以律已的精神,否则,很难做好教育工作。
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 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需要爱,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一个能对学生嘘寒问暖,面对学生的偶然犯错甚至是冒犯自己,能够宽容地就势引导的老师,必定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练师功、精于教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可见,作为教师必须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既要精通学科知识,又要博采相关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有关本领。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
最后,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与大家共勉,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同时通过这次师德师风建设会议,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平凡而又神圣的使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化信念为行动,教好书,育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