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让孩子有尊严——素质教育怎么办》读后感
读《让孩子有尊严——素质教育怎么办》读后感
尊重是教育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重教育的要旨就是为了使每个人生活得更有尊严。而要生活得更有尊严,一方面要自尊;另一方面要尊重别人。“尊重教育”正是一种培养孩子的自尊和尊重别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斯基说过:“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练细腻的感性的砺石。”尊严不能靠别人的恐惧之心获取,只能靠自身的品德与才华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对你的尊重,这也就是你的尊严。因此,要引导学生自尊,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正确的荣辱观,坚持对自己的信心。特别要善于从失败中寻找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将每一次挫折作为新的起点,挫折与失败并没有失去尊严,而自暴自弃才丧失尊严。让孩子们不依靠乞求,不依靠讨好,更不依靠投机取巧来换取一时表面的荣誉,而永远以自身的正直、诚实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说,“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所以,自尊也是尊重别人的前提。
要使学生有尊严,关键在于必须尊重学生,使学生产生“尊严感”。而尊重学生的前提是平等地看待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个人的尊严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为基础。尊严就是每一个人的权力都被尊重。因此,尊重教育的首要原则是师生平等。长期以来,我们所倡导的师道尊严,常常是以践踏学生的权力为代价的,因此,学生在教室面前也就失去了尊严。轻则学生不能质疑教师的言行,不能对教师的不公正的行为表示不满;重则教师使用侮辱性的语言,甚至
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尊严就是获得别人的尊重,尊严天然地和平等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常常使学生失去“尊严感”,久而久之,也就会丧失自尊。
在“尊重课题”结题以前,我一直是其中的会员。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也使我深感尊重学生,让孩子有尊严,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哪怕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很难考虑周全,顾全到每一个孩子。尤其是从去年来到我们学校,一个班近50名学生,有时我很想深入地和每个孩子谈谈心,在孩子们遇到各种问题时我发现自己想事无巨细地关注到他们时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而对个别孩子投入稍多的关注也会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甚至是想法,尊重孩子是需要方法的。要抓住主要矛盾,要做好各种平衡,我要学的很多,要尝试的很多,也特别感谢学校提供的《让孩子有尊严——素质教育怎么办》这本书,通过读书我再次认识到了尊重孩子的重要性,也反思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教育公平首先是机会公平,也就是使不同的孩子都有平等入学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只能结构,有不同的性格、志趣、爱好,教育平等在教育过程中就表现为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结果。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要树立“每个孩子都重要”的理念,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教师关爱的目光里,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自身的尊严。
教师的道德倾向和行为习惯常常是学生价值取向的标准。所以,教师的自尊,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与公正,正是培养学生自尊、维护学生尊严的重要途径。
上个学期我有幸地读到了一本好书,那就是《让孩子有尊严——素质教育怎么办》。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一些动摇自信心的类似经验,自卑感有时会不期而
至,尤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每一个失败,每一次错误,每一次说错话,每一次没有被选入某个团队,每一次被别人羞辱取笑„„这些都会在他的记忆里留下痕迹,当孩子进入一个明确的需要自我衡定的青春期之后,这些负面的失败性记忆就会变成一种影响自信心生成的阴影,强烈损害孩子的自我肯定性价值。一个不能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孩子,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孩子,一个从没有体验过成功感觉的孩子,肯定是一个自卑的孩子,肯定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
要解决孩子将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孩子所面临的处境,若父母和老师能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并能体会他们的感受,对帮助下孩子建立自尊心、自信心,必有很大好处。不要在意一个孩子的外表美丑与否,不要在意一个智商高低与否,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受到的平等对待。鉴于此,教师不能希望自己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天才,不要要求学生是全面优秀的和完美的,要正视孩子身上的差异性,不仅如此,更要看到不同的孩子成长历程中所享有环境的差异,更要知道,不论你面前的这个孩子怎样肮脏,怎样粗鲁,怎样愚笨,怎样任性,怎样调皮,他都是无辜的,因为作为一个孩子他是一个被塑造者。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的庇护所和成长的乐园,但是孩子受到的最大伤害往往是无意间在家中和亲人朋友中间造成的。所以父母和老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抬头挺胸,充满自信和倍感安全,每一个父母、每一位老师要能爱自己孩子的一切,包括缺陷。我们要爱孩子,同时也要尊重孩子。因为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一个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正如《最好的未来》这首歌中所说:“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这就是最好的未来。”这就是对每个孩子尊严最好的诠释,也是对人的尊严的最好的捍卫。
第二篇:《让孩子心悦诚服》读后感
看完这本杨杰老师的《让孩子心悦诚服》。我们几个女同事很晚都没有回家,在一起讨论:成长与教育,家庭与命运。
本书作者不愧是教育中的——实力派与实战派。她一眼就发现了问题的根源,例如有的家长在外人看来,看似不管教孩子,但人家私下用的心不少。而且关于究竟该如何正确的教育,书中的方法实用、精准。家长会沟通,孩子才会听。家长懂得多,孩子不受苦。自己小时候受的委屈真不少,当然,内心知道父母不容易,但是内心总有遗憾。每个人各有遗憾。因为大多数的父母,还没有学习如何做父母,就已经开始做父母了~ 我们应该尽早学习,不要让自己的后代有伤。
我们懂得越多,孩子的世界就越幸福~~
第三篇:《让孩子自己做主》读后感
《让孩子自己做主》读后感
一个幸运的机会,让我接触了《让孩子自己做主》这部幼教书籍,我看了这本书后觉得收获很大。我喜欢这本书并希望有更多的幼儿老师和家长们能和我一起阅读和分享这本书。
希望这本书能给老师及家长们带来启发与帮助。这是一项帮助您的孩子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麻烦 以及如何与其他人融洽相处的计划。作者是[美]墨纳。舒尔,本书主要介绍抚养小孩的方法——但它并不是告诉你你的孩子该做什么或者该怎样表现。
事实上,本书是要告诉你如何通过不断地鼓励小孩来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本书主要介绍了一项被称做“我能解决问题”的计划,简称“ICpS”。总体来说,学会怎样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去面对人生。ICpS会帮助你:
1、更加意识到孩子的观点跟你的观点有差异;
2、从长远的意义上讲,引导孩子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比直接告诉她该做什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3、给孩子做好示范,启发你的孩子去思考问题;ICpS会帮助你的孩子:
1、当与别人之间出现麻烦时,思考该做什么;
2、思考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
3、思考他们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判断一种方法是否可行;
5、意识到别人也是有感觉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感受。
这本书以大量有趣真实的事例,除了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早教理念之外,最可贵之处在于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相当具操作性的能够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方法。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是极好的促进,让新入园的家长能少走一些弯路。给孩子一点自主权,在许可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爱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是我们全社会的幸福。
第四篇:《让孩子自己做主》读后感
一直困惑,一直无奈不知道如何教育好家里的孩子,还有学校里的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主》读后感。所以每次去新华书店接儿子,时间还早我就去寻找教育方面的书。有幸看到了《让孩子自己做主》一书,这本书是哈佛素质教育经典丛书。共九章。单看这九章题目就觉得很实用。“千万别管孩子”“重新认识道德商数”“打造孩子的性格”“自主之路:情感智商”“安好孩子情绪的阀门”“有能力走遍天下”“处理与孩子对抗的阴影”“自主教育从语言开始”“孩子管理与自主教育”。
在接孩子的那段时间里,有时间我便找来看一点。每次都有一定的收获。
今天读到《理智地对待孩子的挑衅》。先讲一个当妈妈常遇到的一件事。如果是自己该怎样处理呢?
戴尔已经4岁了,在厨房里和哥哥比尔一起吃母亲做的苹果饼,一不小心把喝着的果汁碰翻了,洒了自己一身,读后感《《让孩子自己做主》读后感》。母亲闻声赶到,看见这一桌一地的脏乱情景,十分生气,可是母亲并没说什么,只是对戴尔说:“来,亲爱的,我们去洗一洗,换身衣服。”
戴尔跟着母亲来到洗手间,等母亲放好了水,给他准备好了衣服后,戴尔却改变了主意,开始,躲来躲去,不洗也不换。母亲给他讲了一会道理,还是不管用,生气中的母亲按捺不住了,上去紧紧地抓住戴尔,把他放进澡盆里,戴尔还在里面挣扎,母亲就用力按住他,把他的胳膊抓出了一条红印。
在这一过程中,戴尔不停地哭闹,母亲就想尽一切办法驯服他。等一切弄好以后,戴尔哭着把自己关在房中,仿佛受到莫大的伤害。母亲也一肚子气。
怎么办?当戴尔拒绝换洗的时候,母亲应该平静地对他说:“这么脏,自己身上会很不舒服,也会把其它东西弄脏的。”如果戴尔还是拒绝,母亲可以走开,去做自己的事,戴尔身上确实不舒服了,就会回来找母亲的。
在多数这类冲突中,作为家长我们应很熟练地从冲突中撤退出来,孩子的反应是可以预料的,也是比较有趣的。
我们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时候,他们有时不想后果,做出比较极端的行为,给老师下不来台或两个同学发生争吵的情况,这时不妨从冲突中退出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的撤离,留给孩子一种孤独的感觉,这样的局面是他们不喜欢的。他们会很快认识到,只有改善自己的行为才能避免这种局面。
第五篇:让孩子做主读后感三
只听真理不“听话”
传统教育思想中,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让孩子做主读后感三。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听话,你不听话,就不要你了。”“乖乖,听话,妈妈爱你”。
面对孩子经常做出于大人意志的事情,我们经常会以听话阻止孩子,而不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原因,很少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读后感《让孩子做主读后感三》。
明智的父母会理智而冷静的地接受孩子提出的不同意见,哪怕就是一个小小的“不”字。孩子将来怎样跟他人平等相处,怎样提出不同意见,怎样协商,谈判,讨价还价,怎样辩解,让步,两全其美,都首先在童年时期,在跟父母的相处中得到培训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