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阅读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习惯
让阅读成为伴随孩子终身的习惯
一(4)班王陆凝家长 陆少燕
书籍是孩子们童年的快乐伙伴,他们从书中感知世界,认识和了解生活,并受书本的影响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专家认为,阅读是相伴人一生的行为,早期阅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发生在儿童早期的阅读,不仅能影响未来的阅读,而且会影响今后的人生之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因此,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用阅读替代枯燥的说教,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太贪玩,书本对他没有吸引力,其实,孩子的阅读能力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结合自身家庭教育实际谈一点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方面体会。
一、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喜欢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时的鼓励、表扬、赞许以及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产生兴趣的源泉。由于孩子识字量少,速度慢,而无法及时体验到阅读给人们带来的喜悦,造成他们只愿听、不愿读的现状,影响对阅读的兴趣,这就需要家长注意培养、引导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加上适时的鼓励评价,让孩子及时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喜悦感,从而调动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在我女儿才三个月的时候,我们就给她订了《启蒙》、《婴儿画报》等杂志,虽然她不识字,但书上漂亮的图画使她很感兴趣,我们经常便指着图,给她讲故事,女儿
大了一点以后,被书中有趣的故事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我们便因势利导,鼓励她自己读,于是女儿开始按照我们讲的故事情节,根据图画,连蒙带猜读下面的文字,开始了她的阅读之旅。我们还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女儿读书,小孩子总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象“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啦”之类的,对此,我们能回答的就回答,同时告诉她爸爸妈妈是看了书才知道答案的,不能回答的,就鼓励女儿自己到书中找答案,每当女儿从书中找到答案时,我们就及时鼓励她,表扬她,激发她阅读的积极性,让她在阅读中体验成功,产生自信。小孩子本来就是喜欢戴“高帽子”的,受到表扬的女儿读书的热情更高了。日复一日,女儿从阅读中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到了书本为她展开的一个广博而神奇的世界,她对阅读的兴趣更浓了。
二、给孩子多买书,买好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家长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一进超市,就给孩子买形形色色的零食,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我一直认为,给孩子买零食,只能满足他一时的欲望,而如果给孩子买一本好书,则可能使孩子受益终身。女儿从小到大,我们基本没给她买过什么零食,而是把钱省下来给女儿订杂志,买书。从她出生几个月到现在,每年都为她订阅几种杂志,平时带女儿上街,大商场可以不去,新华书店必去,到外地出差,也总要去当地新华书店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书,女儿的生日礼物、新年礼物也往往是书,女儿书架上的书一天天多起来,书的内容也日渐丰富,从起初的带插图的婴幼儿读物,到带注音的儿童读物,直至现在的不带拼音书籍,女儿的阅读能力一天天增强了。给孩子买书,还应注意买适合孩子的书,所谓适合,首先要让孩子爱
读,也就是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迎合孩子的兴趣,可以让孩子自己到书店挑选爱读的书;其次是内容适合,要让孩子开卷有益。像让小学生废寝忘食的郑渊洁的童话、《草房子》,还有《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而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类的经典童话,更应该全面地读,多多益善。给孩子买书还要注意不能仅局限于买参考书、童话书、故事书,要让孩子博览群书,儿童科普读物以及指导孩子做手工的书等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益处的。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早期阅读始于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性格爱好直接取决于他早期的家庭氛围与教育。身教胜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容易仿效的榜样,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兴趣爱好。有些父母虽然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却认为自已读书的时代已经过去,对读书、学知识不感兴趣,那么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读书的积极性。我很欣赏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一句话:“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为了在家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我和她爸爸一起自学第二专业,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充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女儿作一个榜样,用自己对书本的热爱来感染孩子,影响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她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在家很少看电视、娱乐,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阅读中度过,父母的好学深深感染了孩子,女儿在我们的带动下,也越来越喜欢看书了。休息日,我们经常全家上图书馆读书,一读就是半天,特别是女儿,每次总是流连往返,恨不得把图书馆的书一口气全看完,临走总要借两本回家细读。
四、与孩子共读,交流感受。阅读,不仅仅是读读、看看,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一本书,使孩子受到启发,得到教育,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在孩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不应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也不是权威的讲述者和评判者,而是平等的参与者,每个父母都能、也必须承担起辅助孩子阅读的责任。因此,虽然我们工作都很忙,自学的功课也很紧张,但我们总是尽量挤出时间和女儿共读一本书,然后与她交流读后感,引导她理解、掌握书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如读了《聊斋故事》与她一起探讨作者写作的目的,读了《皇帝的新装》告诉她做人要诚实,虚假的东西是靠不住的。但要注意与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决不能变味成“智力测验”,一味地问孩子一些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问题,这会极大挫伤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创造条件,精心引导,让孩子喜欢阅读、善于阅读,让阅读成为伴随孩子终身的习惯。
第二篇:让阅读伴随孩子一生
让阅读伴随孩子一生
题记: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泰戈尔
每个孩子都需要阅读,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我一直都在想怎样让孩子的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伴随其一生,让他享受阅读、快乐生活。所以,每当孩子在阅读上兴趣有所转移、精力有所分散,我都会担忧而尽快找到原因,帮助其重回阅读。
一、阅读需要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一直坚持,孩子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所有的书,只要孩子愿意去读,都不是闲书。即使闲也只不过闲在这一刻,它将来有没有用,谁都不敢说。读书不是一种负担,而应该像盐溶化在水里一样,浸润到我们整个生命当中。而什么是盐?有时,闲书才是盐。只要孩子愿意读,开卷有益,从不干涉。一段时间,他迷恋上春秋战国的人物传,每次阅读都要找几本不同的版本一起读,而且比较归纳哪几种说法有问题,每每都问得我直冒汗,我只能鼓励他继续查资料,私下里认为那些东西他不会看出什么道道。直到有一天,他考我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人的姓名、著作、主要观点时,我才觉得读到深处啦。甚至当他小提琴考级时,四级合格、六级良好、八级优秀,一年一个台阶时,我问他是何原因时,他居然念念有词“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怡然自得,胸有成竹。
我的孩子喜欢看央视《百家讲坛》,他的阅读兴趣和方向受《百家讲坛》影响较大,如《弟子规》、《明史》、《解放战争史》等,很多时候、很多问题都能与我讨论、交流。他的兴趣转移也很快,有一次看《解放战争史》,他突然想到要查查新中国有几位国家主席、几位军委主席,即使有网络,也不能解释他的很多问题,如刘少奇是怎么死的?当时化名是什么?什么是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我很想对他说,孩子呀,很多东西书上找不到答案,你也不能理解呀。
我知道,阅读需要经典。但在经典与兴趣无法统一时,我只能选择兴趣,现在这个时代,尊重孩子兴趣的机会太少啦,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尊重他,否则无法培养其自信与阳光的品质。
二、阅读需要坚持
阅读要成为习惯,仅有兴趣是不够的。对于每个人来说,有益的阅读和学习都是甜美的苦役,他需要阅读者拥有坚强的意志,需要抵制来自诸方面的诱惑。对于小孩,爱玩是天性,玩绝对不是坏事,孩童时代就应充分享受内心的自由腾跃与丰盈,但只有阅读才会真正指引他到达内心深处的精神绿洲。
平时我都会给孩子规定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有时功课多了,挤掉读书的时间,都会利用周末、假期来补充。我会安排孩子根据阅读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一个可行的阅读计划。每读完一篇文章,我会叫他总结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总结如何将一件事说明白、将一个人写生动、将一道理说透彻等。对于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我会叫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版、老版《三国》我和他一节不拉地看下来,青少版《三国》他也翻得滚瓜烂熟,人名、地名、战争名、计策名他都能信手拈来。新《三国》里,有一个镜头让他感触特深,刘备、孙权结盟后,在一块大青石前,孙权心念“我若能如愿取回荆州,一剑下石立断”,刘备心念“我若能保住荆州,一剑下石立断”,言不由衷,表里不一。那一刻,孩子好像顿悟了什么是策略、心计,对大人世界有一种朦胧的认识,以后无论在文学作品中、生活中,他多少能揣摩点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有一段时间,他放学回家总说中午教室里太吵,无法安心作业或读书,我给他讲对立的环境无处不在,这不是坏事,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我给他介绍毛泽东在闹市中读书培养定力,介绍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民族街头、地铁口随处可见读书的人。没有规定读书必须在什么地方、必须在什么时候,我甚至从网上搜了南非世界杯期间一个球迷站在足球上读书的图片,我说那也许才是真正的酷爱读书的人。后来,孩子终于形成了在喧闹的环境中旁若无人地读书的定力,如果我带他去参加宴会、活动时,他都会准备一本书打发闲暇的时光。当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时,孩子就拥有了一双属于自己的搏击人生的“隐形翅膀”。
三、阅读需要成功
成功的体验是使阅读成为习惯的恒久动力,我特别注意捕捉机会让其体验阅读带来成功的快乐。
2010年语文高考刚结束,两个考生为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美人鱼”是安徒生哪部作品的主人翁争得面红耳赤时,我立即拿起手机与孩子通话,问他同样问题时,他脱口而出《海的女儿》!我问他是什么时候读的?是幼儿园时看的图文结合的《安徒生童话选》!后来,我告诉他这是今年高考的一道题目,你答对啦,可许多大哥哥、大姐姐都答不出,他很兴奋地给我讲“美人鱼”的学名、习性等,纠缠着我给他看看高考试卷。当时,我内心一直在呼唤:孩子,读书可不是为了考试,读书改变命运是非常狭隘和功利的。但我至今都没有对他讲,我又怎么能讲清呢?
为了让孩子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有时需要我的精心“设计”。如知道他马上学习什么课文,提前将相关资料安排其阅读,知道他马上学习《简·爱》,提前让他阅读青少版《简·爱》。因为孩子的成功感更多来自他的老师、小伙伴,提前且有准备的阅读会让他在小伙伴面前很露脸。我有时也自责,这种行为是不是玷污了孩子纯真的心灵,但愿他不要有所察觉。但孩子需要成功不断地激励。
写作,也是体验成功的快乐的途径之一。将身边的人、物、事,将自己的领悟、感受,我手写我事、写我心。在写作的过程中,阅读积累的素材、学习的方法会跃然纸上,真正体会到阅读的神奇。
交流,也是阅读中必不可少的。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一个善良悲情的人物,一幅意味深长的图片,会经常让我们一家眼角湿润,此时此刻,我会去掉成人的矜持,让心灵多愁善感,让眼泪肆意流淌。眼泪让孩子心灵澄澈,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柔软与美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让阅读伴随孩子穿过空间的樊篱和时光的阻隔,开始孩子人生的“寻梦”吧,他一定会“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定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际斑斓里放歌”!
第三篇:让师德伴随一生
教育立国,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关键在教师。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很显然,在总书记对教师的要求中,其核心是师德。可以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你是一本书,我愿用一生来读。
你是一株参天的树,永远牵着我的路。
美好心愿的全部,是燃烧生命的红烛。
人们是这样赞美教师的,我也是一名老师,虽然我面对的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但我也需要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因为在他们的面前,我是老师也是妈妈。老师可以教给他们知识,妈妈则要用爱心来包容他们,爱护他们。
观看《师德启思录》后,我想了很久,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是很不容易的。这使我想到了在我小学时的一位语文老师,现在想起她来,满脑子都是她的好,她慈祥的目光,她对我们的爱,那无私的爱。因为当时年纪小,会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或毛病,但是老师却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循循善诱地给我讲道理。显然这样的老师是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喜欢的,每每想到她,心中便会有一股暖流。
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师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与上一位老师相比,我又遇到另一位老师,说起她来,心里便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甚至在街上看到她后都会躲得远远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不愿看到她罢了。想想她以前对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再和《师德启思录》里介绍的老师相比较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清楚的知道,她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把我们当作她的学生,她一点也不爱我们,只是把知识一股脑的灌输给我们。遇到学生犯错误,不是批评就是挖苦,甚至还讽刺,再急就开始动手了。总之她给我的印象简直坏透了,想到她就会浑身不舒服。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就是履行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困难,我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因为这种爱在本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进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教师的心灵是由爱筑起的一道独特“风景”我想,在多年以后,孩子们想到我的时候,可能不会记得我的名和姓,但是看到我不会躲得远远的,在他们的心中我还算是个爱他们的好老师就足够了。
第四篇: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课后复习。“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目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复习其实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巩固所学知识。
3、独立解决问题。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帮助时,家长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热情地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也不能包办,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让孩子在家长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只要尝到胜利的喜悦,孩子便会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挑战。
4、认真书写。书写并非只是形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书写认真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5、记笔记并事后整理。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有效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6、主动学习。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练习本、试卷上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题汇编、错别字举例的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同类错误。
7、积极阅读、写作。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阅读,广泛吸收课外知识。家长可以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为孩子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记得让孩子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要勤于写作,写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之类。这个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
8、有条理。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同理,如果做作业时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肯定就高不了。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订要求订计划,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
第五篇:有关《习惯左右孩子一生》读后感
读书笔记是大家平时在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或者读后感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精美语句,语段,词语。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笔记摘抄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习惯”这个词,我们天天会挂在嘴边。习惯就像一把钥匙,人的一生都会随身携带,好习惯可以开启成功和幸福之门,带领你走出扑朔迷离的大海,为你的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坏习惯则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功之门,把你带到堕落和颓废的路上去。因而“习惯”越来越被家长所重视,看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这本书,我突然觉得小班年龄的孩子习惯培养是那么的至关重要。是的,现在有很多成人就是因为小时候习惯没有培养好而造成了许多的累赘和陋习。
记得在这本书中一位记者采访一位中国名人时,记者这么问:请问您的成功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呢?这位中国名人说:我最想感谢的人是我年幼时刚踏进园地的老师和我的父亲。记者觉得很奇怪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呢?他笑着回答:因为是幼儿时的老师她教育我东西哪里拿的就要放到那里去;吃饭之前要洗手;伙伴之间要友好交往;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认真的注视对方;而我的父亲同样也在我年幼时就告诉我,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回家,不该说的话不能乱说;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在场的所有记者都被他的回答所打动。是的,一个好的习惯如果在你年幼时没有形成,那么它将影响你的一生。所以幼儿时,作为一名教师,你的行为习惯对身边的孩子是影响一生和至关重要的。
记得我在带小班时,我常把教育孩子注意卫生,爱护自己的教室挂在嘴边,但直到进入中班我还是不能改变孩子们随地扔垃圾的习惯。一次,小胖把一张吃好的早餐垃圾随手扔在了走道上,但小胖似乎又意识到了什么,回头看了看,乘这一个契机,我并没有给与批评,而是自己走过去捡起了这个垃圾,也许是我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小胖带动了别的孩子,他走进了教室对别的小伙伴说:我把垃圾丢外面了,是老师帮我捡的!于是我笑着说:这是我们中二班的教室和走道,我可不想让它变脏哦,我爱我的孩子们,还有这个教室!然后我自信的走开了。从那后,孩子们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也许,这样的习惯只要成人的一句话和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但它确实那么的重要。所以,教师你的形象和行为习惯对孩子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有很多的教师和家长总觉得孩子坏习惯总那么难改,不知道大家自己意识到了没有,其实改变孩子们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在他身边那位最重要,最模范的你。也许你也会把垃圾随手一丢,也许你和朋友交流时也会随口一句脏话;也许你把用好的东西也会随手一放,但你的孩子就是把你当做模仿对象,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他们的世界里都影响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