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及问题5篇

时间:2019-05-12 03:0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家庭教育及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家庭教育及问题》。

第一篇:浅谈家庭教育及问题

浅谈家庭教育及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一个孩子从呱呱落地起,在求学阶段,他就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一个学生现在,更多是今后的学习、成长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我不得不说,家庭教育在整个过程占据主导地位。从孩子出生后,他第一眼见到的是父母、亲戚。在那个时候,孩子对于父母的信赖感就开始建立起来。也就是说父母在他们目前是最值得信赖、最能依赖和最具榜样的人。所以,孩子以后对待事物的看法,包括自身的成长,这样都是最原始的阶段,也就是最核心的阶段。这种影响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些都能在以后学习成长中体现出来。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见证过很多学校的孩子,也跟各个学校的校长、各个年级主任交流过一些观点。省实验、实验寄宿、光谷二高等等的学生过来辅导,很多家长都无一例外的提及到孩子家庭教育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等。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影响孩子成绩提高的包括兴趣、习惯、态度、方法、家庭教育。

其实,我觉得家长教育孩子的初衷及目的是正确的,但是执行的方法除了一些偏差。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问题刚开始时,家长都不着急。等到升学时,家长开始寻求各种补习班,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此。孰不知,自己才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

2、平时不管孩子的学习,或者没时间顾及,等到考完试,我们开始把压力强加给孩子。比如,孩子的问题有没有找出来?家长自身有没有问题?这些我们很难会注意。

3、孩子不学习,我也没办法。孩子是因为没兴趣,是因为不会,他才不想学习。如果他有兴趣,肯定会学习的。

4、孩子学习没方法、目标。试问各个家长,这个问题脱了多长时间了?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没有解决?各个学科的方法我们自己可以提醒孩子总结,可以询问老师;孩子从小培养他的目标感,或者从现在开始询问孩子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长期、短期的目标。

5、孩子逆反,没办法沟通。每个孩子孩子从初中开始进入青春期,它的表现为逆反、厌学、早恋等等。这些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是否了解这些信息,又如何解决?并且,孩子成绩下滑,家长无休止的唠叨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厌学。

6、重要的事情,我们一直强调。尤其是对于学习,孩子心理都明白,根本不用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找对时机,我们强调一次就可以了。不要因为我们自己着急,就没有方法的唠叨下去。

7、很多家长跟孩子是纯粹的朋友,没有一定的威信。跟孩子做朋友,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如果不树立威信,在关键的时候孩子根本不会听从我们的建议。我的建议是,平时多关注孩子,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我们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会信服我们。

8、家长一味用自己以为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很多家长都明白孩子的问题,也做出了努力,效果不好。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方式有误!很有可能加重孩子的问题或者导致孩子的依赖。厚文教育老师宣

第二篇: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应对方式

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应对方式

做父母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在竭尽全力地为孩子好,结果却常常大相径庭。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应对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一、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待过高

我们都知道,人的智商有差异,按照正态分布规律,人群中只有大约1%-3%的高智者,1%-2%的弱智者,90%以上是正常智商的人。学校也有差异,最好的那几所我们称之为名校。

问题来了,虽然名校每年招生就那么多,但几乎所有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进名校,或者考得尽量好一些。

通常,家长会给孩子一个较高的目标,用邻家孩子的考试“成就”或媒体宣传的榜样去激励孩子,要求孩子倾其所有时间去拼。结果呢?失望者居多。

问题的症结,就是家长们普遍缺失人类学的知识,缺乏对自己遗传基因的审视,盲目地对孩子高期待。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孩子天生是有智能差异的。加德纳认为人基本具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每个孩子可能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智能上很强,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智能上较弱。表现在学习上,有的孩子学有余力,科科优异,有的孩子十分努力,仍旧偏科;表现在成绩上,在一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从高到低的排列。有人将原因归结于非智力因素差异,这也只是外部因素,关键还是智能这个内因。拼命努力,也只会提高一定的成绩,所谓勤能补拙,但不能补智。

由此,每个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内在发展条件、学习能力和某一突出智能的成长需求。家长的高期许往往超越了孩子自身发展的可能,牺牲大量时间进行知识复习,不但没有实现预期,甚至还耽搁了孩子身上最突出的那个智能的挖掘,结果家长和孩子双败双输。

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就会让孩子总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孩子痛苦,家长也痛苦。

其实,父母过高的期许还是缘于没有把选择权交给自己的孩子,把孩子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安排孩子的生活和梦想。

二、家长没有理解教育的本真目的我一直跟家长讲,教育的目的是让人过上美好的生活。既然是要过美好的生活,就不能剥夺孩子们童真时期的天然快乐,年少时期的素质成长,成人以后终身热爱学习的习惯。

如果我们把更多的学业负担压在孩子身上,使他们求学的这段时期成为最不快乐的时光,当这段经历过去以后,我们会获得怎样的结果?很可能是过度的学业压力导致孩子们终身厌学,那些毕业后撕书、烧书的现象并不少见,毕业以后不愿意学习、不愿意阅读的问题也很普遍。

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愿望被断送了,发展从何谈起?学校的学习毕竟有限,未来的发展终究要靠自己终身不断地学习。

我看到有关统计,中国人的年阅读量在世界上排序非常靠后,接近最低,这是十分悲哀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看,家长一定要想明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好分数,一个好大学——好分数未必有促进未来发展的好素质,上了好大学未必就能找到好工作,找到了好工作也未必能幸福。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好的素质对个人发展很重要,素质好的人幸福感才会高。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考得好,分数高,要过幸福的生活;考得不好,分数不高,也要过幸福的生活,这是天赋的权利。幸福和分数无关,和名校无关,和别人无关,但是和今后自己以良好的素质努力成长有关。

幸福是什么?所谓幸福,就是家长给孩子一种温和的、宽容的教育,让孩子能够做一个常态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享受很常态的生活,不会因为所谓的不成功而痛苦,也不会因为很平凡而难过,因为生活就是这么自然而美好,让人回到恬淡平和的状态。

三、家长自觉不自觉地与孩子对抗

家长千万不要和孩子对抗,对抗的结果必然是双输。

家长跟孩子对抗的结果之一是导致孩子很叛逆,结果之二是导致孩子很懦弱。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这个理论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适用的。比如孩子犯了一个小错误,知道回家要批评、挨骂甚至挨一顿打,就选择了不回家,家长找了一天一夜终于找回来了,觉得孩子能找回来就谢天谢地了,从此不敢再批评他的一些小错误,担心一批评,孩子又会离家出走。

有的孩子就会利用这种心理,为了不让你批评我的小错误,我要犯一个大错误,我用离家出走这种更危险的事情来吓唬你。

这种对抗的结果,如果家长赢了孩子,孩子可能变得越来越懦弱,可能变得越来越自闭,也可能变得越来越叛逆,甚至有少数孩子做出很极端的事,这些都有案例,是惨痛的教训;如果孩子赢了家长,可能就会更加滋生这种“拆屋”心理,直到被宠坏。所以无论是谁“赢”,结果都是输。

很多最后出问题的孩子都是这样,一点点地对抗,家长一点点地屈服,不断对抗,不断屈服……所以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产生对抗的机会。

家长跟孩子对抗的本质是: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总是想要征服孩子。要想杜绝对抗,家长就要从内心尊重孩子,认真听取孩子的解释,严格教育,宽容对待。家长也有少不更事,渴望父母理解和宽容的幼年时代,一长大就全忘了,这叫缺乏“同理心”。

四、慈父严母教育容易出问题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常常是“严父慈母”格局,现在的家庭大多是“虎妈猫爸”。事实上,这种教育方式是不适合儿童成长的,慈父严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在视野、胸怀、理性和交往上多多少少会有问题。

为什么“严父慈母”比“慈父严母”更好?因为父亲的严格是有理性的,注重抓重点问题,点到为止,给孩子留下思考和改过的空间。母亲的严格中感性的成分更多,大多数母亲严格起来,语言往往会超越理性的范畴,给孩子带来伤害,分不清孩子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又把孩子放回自己“肚子”里去了。这不适合人的成长。

所以,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观点要保持高度一致,不能有分歧,有了分歧时,不妨先冷静下来寻求统一再面对孩子。在承担的教育任务上,要有明确的分工。帮助孩子确定人生的规则,界定价值观,指出问题所在和改进策略等大方向的事情,应该是父亲的责任;母亲的责任则是尽量温婉平和,给孩子生活上的滋养,精神上的鼓励,信心上的培育,用自己的知性美去影响孩子。这样的孩子,将来不但会成大事,而且还会经营小家,培育出更优秀的下一代。

总之,母亲要做一个知性而平和的母亲,父亲做一个理性而严格的父亲。

五、唠叨的父母教育效能低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很好,热血沸腾,打算捐款5美金;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美元。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超限效应”,过犹不及,效果是一样的。

家长们总以为重要的话要多说几遍,孩子就会按照自己所期待的要求去做。其实,在唠叨过程中,很多孩子已经产生了逆反心理,如果是经常唠叨,你讲什么话孩子都不想听了!甚至当父母讲的是对的,他们也不愿意接受。家长不妨试试看,同一句话要求三遍,看看有哪个家长不嫌烦?

通常,家长和孩子的矛盾是在玩耍和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孩子心仪玩耍,家长揪心成绩,这时对孩子提要求,说一遍就可以。孩子不自觉,没按要求来,不要急,反正你已经知道了,多说几遍情况更糟。

好的做法是:

1.给孩子的要求要十分清楚;

2.要有一个玩耍和学习的时间约定;

3.多听听孩子在校的故事,多鼓励孩子;

4.陪伴学习,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障碍。

只做题目的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玩耍有学问,也是一种成长,沟通是技能,也是一种成长,陪伴更有助于孩子成长,可惜家长们常常忽略这些行为。

我和孩子说话只说一遍。比如我告诉孩子:“我们七点出发。”到了七点钟,我说:“七点了!”孩子就会说:“爸,走吧。”

六、不要哄孩子,要讲道理

中国人往往都是哄孩子、骂孩子、管孩子、训孩子,但就是缺少一点:跟孩子讲道理。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批评他,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就可以了。

孩子天生不懂事,所以才有学校。既然孩子不懂事,他犯的错误都可以原谅,我们没有必要生气,去批评他。因为孩子天生就是来犯错误的,而每一次错误都是成长的机会。

他不犯错误,我们怎么知道他这个地方不懂呢?他犯了错误,我们就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

七、家长的示范超过一切教育

这一点最重要,家长的示范作用超过一切教育的价值。

这句话应该怎么来理解呢?

老师们常常说,同学要互相关心哪,要宽容相对呀,我听完很不满意。孩子应该要在被宽容中学会宽容,在被同情中学会同情,在被关心中学会关心。

教育中有两个词语叫做“经历”和“体验”。大人都知道,有被关心的经历和体验,才知道被关心是多么的快乐,所以也才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关心别人。孩子也是如此,只有有了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才能学会真正对待别人的方法。

我们教育的问题就是说教太盛,而经历和体验不足。

要让孩子有经历和体验,不光是需要孩子去做,还需要我们成人的努力。家长希望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品格,就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体会和感受到这种品格。知行合一很重要,在孩子面前,家长千万不要做“两面人”,他们往往会在我们身上学会“两面性”,说一套做一套。

第三篇:家庭教育的十个两难问题

家庭教育的十个两难问题

1.穷孩子(让孩子过节俭的生活)还是富孩子(让孩子过富裕的生活)?

第一,穷孩子。相关的说法是:让孩子过穷日子;再富不能富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轻易给孩子钱,让孩子通过劳动挣自己的零花钱。

第二,富有孩子。穷人的孩子没志气(人穷志短);警惕贫穷出身的人,因为他们有复仇心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零花钱,让孩子在同伴面前有自信心。

2.管(严厉管教)还是不管(宽松教育)?

第一,管。禁止是必要的;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学习是需要刻苦的事情;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二,不管。宽松的家庭才可能培育民主的人格;和谐的性格源于宽松的家教。严厉的教育职能训练人的奴性。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有效的学习是玩中学。

3.游戏(让孩子做游戏)还是知识(让孩子学知识)?

第一,游戏是幸福人生的基本形式,没有游戏的人生是不幸的。

第二,知识比游戏更重要;应尽早让孩子为学校生活做准备,尽早让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

4.爱还是不爱?

第一,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爱孩子包括不求报酬地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

第二,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不独立。警惕父母以爱的名义干涉孩子的自由成长;做父母的人应该残忍一些,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5.学习性知识还是顺其自然?

第一,教给孩子必要的性知识;性教育越早越好;鼓励孩子与异性交往。

第二,直接地教性知识是干涉孩子的成长并破坏性生理的美感;让孩子自己从交往中获得性知识;反对孩子“早恋”。

6.鼓励孩子玩电脑游戏还是禁止孩子上网?

第一,让孩子适应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

第二,为了不让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禁止孩子上网。

7.禁止还是容忍让孩子“吃甜品”?

第一,不应该剥夺孩子在吃甜品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

第二,吃甜品会破坏孩子的饮食习惯,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吃甜品的孩子牙齿不好;吃甜品的孩子肠胃不好。

8.禁止还是鼓励孩子看动画片?

第一,孩子能从动画片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富有想像力的动画片能够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第二,迷恋动画片的孩子会耽搁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感受;过多观看影视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9.早教还是延长童年?

第一,知识学习越早越好,错过了关键年龄,知识学习(比如语言学习)就比较困难。第二,没有丰富的童年是不幸的。不宜过早地学习某些知识,某些知识的学习需要有足够的年龄。

10.礼貌还是活力。

第一,礼貌是对他人的尊重,尤其要有等级观念。没礼貌的人意味着没修养。

第二,活力比礼貌更重要。看重礼貌会导致孩子胆小、拘谨。

第四篇: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偏差。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仍然比较陈旧、落后。这主要表现在家长的养育观、教子观和成才观上。一些家长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教育子女的工作当作家庭私事,把教子成才仅仅与孩子个人前途、家庭荣誉、幸福联系在一起,为国教子观念不强,为社会育才的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父母由于育人观念的陈旧,缺少正确的方法,对孩子由“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逐渐演变为“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使孩子变成家长手里的“面团”,或者成为家长的“隶属”和“附庸”。过去,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般是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孩子们一出现问题,我们习惯地去批评孩子,似乎要把责任都推卸到孩子身上,我们往往很少去找老师、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家庭教育严重滞后。几年来,全区的经济发展保持着高速度发展,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均保持在年均30%以上,加之人口的大量导入,使闵行成为上海市城市化进程最快、最典型的城区。经济的起飞对支撑她原动力的高素质人口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形成比较鲜明对照的是相当一部分家长教育子女的素质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水平上,全社会育人水平的提高还远不适应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面临巨大难题。目前,全区有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在校生多达3万名左右,几乎要占全区公办学校三成左右。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还存在比较突出问题:一是居住条件较差,缺乏必备的生活设施和学习条件;二是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缺少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条件,难于指导孩子成长;三是居住环境比较复杂,缺乏读书学习的氛围;四是家长劳动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缺少时间和精神指导孩子学习和成长;五是相当一部分孩子还要帮助家长承担一些家务活。总之,流动人口家庭的现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流动人口家庭育人环境令人担忧。

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村在同年段人口中的单亲家庭所占比例竟高达50%左右,严重地影响了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不利的影响,难免会产生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由于孩子们的心理受到创伤,更加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造成这类孩子缺乏上进心和责任心。据有关方面论证,造成后进生的一个相当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因家庭结构发生裂变。在孩子的原有家庭结构发生裂变后,学校教育如何跟进,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个案指导与跟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隔代教育受到普遍关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或在教育上出现了偏差。外来或出外经商、务工的人数逐年增加,教育和看护孩子的义务落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祖孙两代年龄差太大,且大部分祖辈的文化素质偏低,这就使家庭教育存在更多的问题与困难,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推进学校和社区家庭教育现代化工作来加以解决

第五篇:浅谈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最初接受的基础教育。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大于其他教育的原因就是对孩子性格,基本认知,思维习惯,生活习惯的定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往往被忽视或者被扭曲,父母认为学习是孩子的全部,忽视孩子独立性人格塑造和培养,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及塑造完整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教育状态有三种,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是学校教育,最后是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混合起来产生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然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贯穿于孩子成长的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对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教育

父母是自己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肩负着对孩子教育的重任。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兴趣、爱好、习惯等个性特征,都将给孩子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有的甚至成为孩子终生效仿的榜样。尤其是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处世方法和处世原则,长期对孩子的耳熏目染,一旦被孩子认可或接受,是很难改变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子女一生的成长。有人说,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前途的收获。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教子成才,但是如何对孩子施行家庭教育却知之甚少、方法不多,亟待提高其作为家庭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与教育能力。

(二)家庭教育贯穿于孩子成长始终

人生的开始要经过四个时期,第一是幼儿时期;第二是童年时期;第三是青春活力期;第四是青年成长期。这四个时期都始终贯穿着家

庭教育。在幼儿时期,家庭和睦,夫妻间没有争吵,对孩子没有溺爱,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贪玩是孩子的本性,到童年时期,作为父母需要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一切的事情都可以坐下来商量讨论,这个时候的孩子比较懂事,他的记忆从这个时候开始加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娱乐结合的方式实施家庭教育。当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就要和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人格。到了青年期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心理非常重要。

(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必要补充

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学校都要以特有的模式,按既定目标,去进行有计划的、统一的再造性“加工”。有的顺理成章,显得较为容易,有的则需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才能有所成就。因为有的孩子在家里已养成自私、任性、粗鲁、骄横、好吃懒做等坏的习惯和不良品质,入学以后由于教育适时、得法、外加集体影响和约束,他们原来的不良习惯和品质会得到改造或抑制。如果积习不深,这些毛病能够在集体中得以矫正。反之,比较困难。这时,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做好工作,或者采取偏袒、放纵态度的话,不仅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而且极容易挫伤老师施教的积极性。如果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中还掺有个人主义观念,或者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功利观念的话,学校教育成效必将受到阻滞和削弱。实践也证明: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其教育效果很难巩固和发展。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不仅是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内部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能够自律自行。但一些家长的想法,却过于单一或片面。简单的想法、固执的思维代替了系统教育的培养属性,进而破坏了孩子独立学习、思想的意识,最后的结果往往导致叛逆或依赖性加剧,无法适应社会。

(一)学习成为家庭教育的全部

把学习好当成生活的全部,这是许多父母望子成龙的通病。不否认学习好的学生事业成功的机会大一些,但是也不能说学习不好的学生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他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们说,他也是成功的。有的家长不切全实际地让孩子在班里成绩拔尖,结果孩子精神负担过重,抑郁、还带有书呆子气。这样的孩子即使学习好,将来恐怕也不会有未来。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要有正确的定位,正确地把握培养学习兴趣的尺度,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结果不要过于苛求。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让孩子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努力,这样才是学习带给我们的最有意义的感受。这样,孩子即使在班里成绩不理想,但在这个好心态的影响下,在社会上终会找到合适的位臵。

(二)许多父母自以为是行事武断

有的父母自身比较固执,行事武断,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强迫孩子遵照执行。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不走弯路,但即使走错了,那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需的教育,挫折更能促进孩子的学习提高,家长不能单独隔断这种尝试。可以提出自己的分析,让孩子参考,如果孩子的想法还要尝试,那么即使不对,家长也要减少干预,但可以让孩子尝试的过程中,通报自己的情况,做到问题的发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做的结果,与你武断的要求的结果可能是一致的。但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却学会了独立。

(三)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时他们往往会到父母那里寻求一个证实或者一些安慰。然而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失败表现的是失望,不是希望,是责骂而不是鼓励。父母在看到孩子短处时,更应该看到孩子的长处。就学习而言,就是年龄相同的孩子,天赋也不同,而且性格等诸多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也不会相同。所以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一样是不现实的。当然,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但观念要正确,要始终克服急躁情绪,要始终承认孩子间的不同,不要以偏盖全,放松心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三、家庭教育弊病的对策

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对父母而言,就是要有教育的出发点,培养什么,树立什么,坚持什么,杜绝什么,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家庭教育中要理出头绪。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目的培养教育孩子其实就是培养其具备生存的能力,适应社会良好,能够独挡一面,能够独自解决问题,能够较好的运用社会资源。所以,父母应该把培养孩子独立性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在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在日常生活中,常以简单的命令来要求。当孩子出现不同意见时,应俯下身子,认真听取他们的心声。即使想法简单稚嫩,也应该认真对待,让孩子从潜意识中感知到,自已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进而会形成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思想。对以后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尤为关键。

(二)科学的教育态度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有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切合孩子的实际,对孩子的教育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不给孩子提出超出孩子智力和能力的要求,不给孩子定过高的目标,不凭自己的惯性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制孩子。对孩子期望太高,无节制地增加孩子的负担;对孩子施行武断强制,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或对孩子溺爱娇宠、放任自流等等,都是不理性的教育态度。教育管理孩子的理性态度应该是,对孩子成长目标抱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和希望,不逼孩子,不苛求孩子达到什么目的。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要客观的找原因,不凭单方的认识去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父母还应保持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应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避免对孩子进行拔苗助长的错误教育。应该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三)把学做人贯穿始终

做事先做人,做好人方能做好事。如果人都做不好,那肯定做不好事,也很难做好事。所以父母在孩子认知的过程中,必须把做人的道理贯穿始终。首先,父母要做好表率。因为孩子就在父母的身边,无形中影响就比较大。父母孝顺,爱护亲朋,那么孩子就学会了爱。父母热爱事业,用心工作。那么孩子就学会了认真对待自己的事情。其次,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生活中,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当孩子产生善举时,要及时表扬,让孩子对做好事,产生自豪感。再次,培养孩子的鉴别能力。当然生活中不免也会有假恶丑,有些事也很难做出对与错的直接判断。所以,听取不同的意见与建议,增加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学做人在家庭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份教育应该贯穿家庭教育的始终。

总之,《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认知孩子成长的过程如果缺乏思考,就失去了认知的意义。同样地,家庭教育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本身,只追求一种表面化的统一标准,还要通过各种鲜活的形式,直达孩子们理智和心灵的最深处,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家长应当努力使子女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合格公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梅建伟.对家庭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与对策[J].中国教育,20l0(4)

【2】 张云裳.尊重理解互动——美国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北京教育,2006(2)

【3】 陈慧敏.素质教育要从家庭教育开始[J].上海教育,2005(12)

【4】 童一.把孩子培养成现实生活中的获胜者[J].少年儿童研究,2003(5)

【5】

【6】

【7】

【8】丁刚.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4(1)刘慧.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1)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

下载浅谈家庭教育及问题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家庭教育及问题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庭教育中常见五大问题

    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1.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些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家庭如农民、农民工、未就业人员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低下,有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留守儿童......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人才竞争激烈。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教育。而当前中国独生子女已经进入生育高峰,......

    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隔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任何一种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和引发的问题往往是在受教育者的身上体现出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更多的也还是体现......

    现代家庭教育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现代家庭教育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在家庭已经不是四代同堂或者子女结伴的模式,大多是三口之家。当代我国最多的家庭类型是“独子家庭”:只一......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合集五篇)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中国有句俗话“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由此可知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希望有所帮......

    家庭教育的十个主要问题(五篇范例)

    家庭教育的十个主要问题在所有的优秀孩子身上,几乎都有他们父母的烙印。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也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有了问题怪学校是不对的,有了成绩和功劳全归到学校......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五大问题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五大问题 1.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些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家庭如农民、农民工、未就业人员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低下,有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张玉洁 摘 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