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在平时,常有一些家长、朋友和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认为小学前(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饮食、礼仪、游戏中学习),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中学阶段(初中、高中)主要抓好孩子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孩子长大后老师、家长都省心,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好的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比赛。
下面,我从家庭角度,谈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些体会,把它概括为“四个关注”和“四个要”。
1、关注孩子上课听讲的习惯。
孩子是否专心听讲,最直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联系老师,从老师那里直接了解情况。一种就是经常问孩子,今天上课学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回答了几个问题?如果孩子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那孩子肯定是有问题了。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之余让孩子说说语文学的那一课,哪些内容感兴趣。数学什么地方难?什么地方容易?久而久之就促进了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2、关注孩子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或从来都不问问题-1-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让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也愿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
3、关注孩子读书的习惯。
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去补课,也不是去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孩子较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从漂亮的幼儿画报,到少儿儿童文学、意林等读物,随处都有她看的书,有时她读书比较专注,自己一会哭一会笑,吃饭时叫她几声都听不见。加上平时老师也经常把读一篇小故事,查一点小资料作为课下作业,孩子阅读的兴致就更高了。因为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变得轻松了,这也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关注孩子作业的习惯。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有不少家长,包括我自己都有过这样一个感觉,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感到高兴,而不管她在干什么。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作家长的要从自身孩子实际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规定作业时间。不要让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习惯。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还应做到“四个要”
1、要有坚定的态度。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孩子已经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的时候,家长坚定的态度就更加重要。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不是从自身找问题,总是埋怨孩子、老师、学校、社会风气不正等问题,甚至一些家长对待孩子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是打就是骂,有些干脆放任自流。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家长在百忙之中一定抽出一点时间一要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二要及时和学校老师进行联系,三要耐住性子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挺有意思的话,他说:“习惯就是习惯,任何人都不能把它从窗口扔出去,只有哄着它从楼梯下去,而且每次只能走一层。”
2、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在看电视,却让孩子做作业,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作为家长平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最好和孩子一起寻找学习的乐趣。
3、要赏识孩子,要善于发现他(她)们的闪光点。
俗话说的好“数落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做错的事,还不如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来鼓掌喝彩。我坚信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
4、要以普通家长身份教育子女。
孩子的成长既需要学校的环境,也需要家庭氛围,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学校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孩子在紧张之余需要休息和放松,需要与家长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交往和各种感性活动。家庭正是具有这种优势,可以弥补学校的不足,才使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下和家长交流思想,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学习与人交往,学会做人做事。而我们父母如果居高临下对待孩子,就会淡化与子女的那种天然、亲密的关系,孩子的思想、感情就不能自在表达,他(她)会感到紧张、拘束、压抑进而厌恶、反感我们,产生不满和对抗情绪。因此我们在教育子女时要进行角色转换,改变教育方式,以一名普通家长的身份出现,最好是知心朋友身份出现。另外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是教师,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是最优秀的,这对你的孩子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智力、爱好,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抱负志向,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积极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挥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充满自信。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而不是去做别人的复制品。同时,我们要善于把孩子的昨天和今天相比,只要有进步,孩子就是优秀的。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则是孩子一生一世的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永远是父母心中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家长的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孩子明亮纯洁的眼睛,所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家长的行为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最后,我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孩子能那么快适应学校生活,而且能学好知识,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也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培育,家校携手才能为孩子的美好未来作好奠基。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也是我的粗浅看法,一孔之见,仅供各位家长参考,不当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二篇:浅谈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家长课程教案
浅谈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的到来!感谢各位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同时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学校新生入学家长会。
我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学习机会,与各位家长朋友共同交流探讨如何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道德品质。围绕以下五个问题与大家共勉。
一、关于前海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二、学生现状的分析。
三、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重要性
四、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几个误区。
五、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相配合的具体方法。
下面就以上五个问题具体谈谈我的看法。
一、前海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确定了我们全体师生学习、教育的目标,即塑造“虚、勤、思、博、约前海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教育者和榜样者,又要以“虚、勤、思、博、约”作为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虚心之人,勤勉之人,思想之人,博学之人,约理之人”,学校教育工作以“虚、勤、思、博、约”的培养目标为中心,开展一些列教育活动,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优秀的社会公民。
二、学生现状分析。
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三年级新生,学校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们带着新奇走进课堂,但是三的知识量比一二年级要大,知识难,科目多,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生活,感受到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压力。
表现出以下问题:
1、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无法团结协作。
2、吃苦精神缺乏,自立能力较差。
3、学习自觉性不够,上进心不强。
4、劳动意识差,责任意识薄弱。
5、情绪不稳定,叛逆心较强。三年级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学校和家长就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学生加强引导和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终身。
三、下面我就谈谈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少年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朋友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从教育的角度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孩子不论向哪个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 ,理论性强家庭环境则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学校的教育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如果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积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
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
2、家校联系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既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
3、家校联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有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有人成熟得早,有人成熟得迟;有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人兴趣比较专一。这些差别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因为性格心理等原因,未必会在学校流露出学习与生活中由于某些不便导致的情绪,但家庭对他而言是不设防的,细心的家长较之学校更易发现学生各个时期异常心理的流露。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不足,哪方面有优势,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一一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家校联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果。俗话说环境塑造人”。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能使人产生积极健教育环境的建设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四、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1、教育责任的转移
第一个误区也就是孩子一旦上了学,家长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有些家长认为,做家长的只要保证孩子吃好、穿好、供他完成学业,就尽到父母的责任了。在家长会上经常有家长跟我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您了,您打也行骂也行,只要能教成人,什么方式您说了算!”认为只要管住孩子,教育就成功了。在严厉管教下的孩子一般自控力差,当着家长的面老老实实,一离开父母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第二个误区也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也就是不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家长们虽然重视子女的教育,却不甚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往往得不偿失。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便不惜重金为其请家教,甚至专人辅导。家教确实会使某些孩子成绩提高很快,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这是家长们万万没想到的。学生因晚上家教时间占用过多,老师布置的任务只有拖到很晚才能完成,因而睡眠不足,上课打瞌睡,没有听懂,再请家教补,造成一种恶性循环。适当补缺补差是可行的,但如果长时间地请家教,只会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上课不用认真听讲了,反正有家教辅导。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些误区,相信你也曾经踏入过。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家长该如何配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家长们可能要说了,如果要配合学校的话,最重要的应该是跟老师沟通吧?
1、要先了解学校、班级对学生的要求
只有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架好沟通的桥梁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到正确配合老师的工作,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家长应把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及在家的表现告诉带班老师,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同时也加强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交流。在交流的同时,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时间等,当有孩子在场时,家长的言谈举止等等都需要格外注意,要让孩子感觉到你不是在 跟老师告状,所有说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另外,家长配合教育要有信心和耐心。家长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习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孩子教育的心得。
3、配合学校,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老师是学生最尊敬、最崇拜的人。老师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是最完美的,他们听老师的话,模仿老师的言行,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关键时期。这时学生的情感不稳定,如果破坏了老师的形象,降低了老师的威信,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还能再听谁的话,还能崇拜谁呢?正确的做法是: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特别是老师的不足,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老师,要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把老师的优点放大再放大,缺点缩小再缩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的缺点还要指出来,要讲究方法,这就是最好的配合,不给老师树立威信,再好的配合也无从谈起。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哪一点做的不到位,不要把责任都一股脑的推向老师,应该与老师一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应该与老师做个换位思考,应该想到班上还有其他的孩子,要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更何况,老师面对您的孩子只有几年,而您的孩子一旦教育失败,您也将面对孩子一生。
4、关心孩子的学习。
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家长什么都不关心,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虽然这只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不过也确实很有道理。作为新时期的家长,我们不能让孩子还停留在填鸭式的学习中,而是指导孩子科学的学习。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督促检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间的时候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督促孩子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如发现孩子欠有作业,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完成,孩子学习中有不懂的问题,家长不会回答的,应该及时督促孩子问老师。
5、家长们还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般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渡过。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必须的。如,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房间,有名人名言、名人像、小书橱等,引导孩子阅读积极健康、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这种氛围一定能够激起孩子 的学习欲望。
6、关心和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参加活动会影响学习,因而会采取制止的措施。其实,孩子参加这些活动会锻炼到许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家长们应该尽量支持。
7、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觉性强的孩子,家长可以“遥控”督促;好动,自觉性差的孩子,对学生学习上的督促,要落在实处,不能只过问一下,认为完成得不好,老师会有办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不但搞不上去,反而养成好多坏习惯,在家中养成的坏习惯又会带到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在孩子的学习、劳动中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从小养成善始善终、坚持到底的优良品格。
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父母榜样的力量。整天忙于经营,忙于工作,忙于社交的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和学校密切联系,积极配合。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在孩子身上舍得花一些时间。特别是平时与孩子接触少的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又不知道孩子在变化的事实,因为这世界上没有比与孩子成才更重要的事情了。家长朋友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表率。在学校里,老师都是非
常注重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老师给孩子讲了一些思想培养方面的大道理和故事,可是当孩子回到家,看到和听到的与老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他们会觉得大人都是虚伪的,这边这样说,那边却那样做。如果他连大人都不信任了,又怎么能听话呢?对于这一点,家长们可以
经常跟孩子沟通,问问最近在学校里又有什么收获啊,然后好好想想,该怎样在行为上跟学校教育相配合,让孩觉得家长和老师在行为上是一致的。
7、要配合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学生的安全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我们学校安全教育是高度重视、高度落实的。为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家长有责任必须积极配合。
孩子有什么身体特殊情况,要及时告诉老师。对孩子加强交通、行走、饮食、用火用电、防
坏人,校内的、校外的等各方面安全教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和做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经常联系,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只要学校家长一条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让我们用真诚架起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加强家校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
第三篇:家长如何配合幼儿教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家长如何配合幼儿教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段明琮家长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头脑聪明,多才多艺,学有所成,出人头地。然而,一个孩子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因素能够完成的,除了孩子先天所固有的因素外,在孩子后天成长过程中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在孩子后天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又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因此,学校和家庭也就必然成为孩子后天成长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融洽与配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也就成为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那么,作为孩子的家长,特别是孩子正处在幼儿时期的家长怎样才能配合好幼儿教师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怎样才能让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呢?这是所有家长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做为家长,今天我们有机会在班上各位老师搭建的平台上来做交流。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和表扬,我们家长要正确对待。其实有些时候,老师比家长还要关心孩子们,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不论他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不论他们学习好与不好,只要是个老师,肯定都会一视同仁。即使有些差生,学习起来特别费劲,家长们都放弃了,可是作为老师还是认为孩子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不肯放弃。有时恨铁不成钢会批评孩子,我是家长的同时也是老师,说句实话,我也打过学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老师与孩子们无冤无仇,他为何会这样?那是因为爱。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数落老师,以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反之你在孩子面前表示出对老师的尊敬,孩子就会特别喜欢尊敬老师。我家孩子经常回家对我说:“我们老师头发好看,指甲好看,说话好听等等。”虽然有些醋意,但也得释然,因为在孩子眼中,我的确没有老师好看。所以在这方面,我在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其实说白了我们还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当然老师的表扬,我们更应该第一时间让孩子知道,前几天,王老师不是把孩子们画的作品放在智慧树上吗?当时我们看到有点晚,大概是晚上已经快10点了,可是琮琮看到以后,非要让我们给他拿纸和笔并且趴在床上又画了起来,还要我也把她的作品放在智慧树平台上让老师看,当时考虑到时间不早,就没有发。但对她说让老师看了,并且不忘鼓励孩子以后还要好好表现,多让老师表扬。
说起家庭教育,我们都有很多误区,有时害怕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其实,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正常的孩子都是玩着长大的,家长不能像练兵一样的,要求孩子一是一、二是二,有时候,孩子的“玩”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他只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表现而已。因此,家长不要害怕孩子把一切都搞乱了,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小空间给孩子尽量的玩。脏了乱了可以重新打扫。当然平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而且小孩子在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家长害怕脏乱,所以坚持要自己喂孩子,从而剥削了孩子学习进食的一个好机会。其实脏了乱了都可以收拾的,就餐前给孩子穿上一件吃饭衣不就搞定了么?但是,在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的敏感时期,家长不给孩子这个机会去学习,以后孩子就会习惯性依赖父母喂食了,所以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差。在这方面我就做得很好,我对孩子基本上属于“放养”,很多事情只要在她能力范围之内,我从来不帮她做。做的好坏,那是她自己的事,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为此,她爸爸也很不高兴,认为我就是一个懒妈妈。事实上我就是一个懒妈妈,想培养一个能自食其力的孩子。
我们家长自己有的坏习惯,千万别在孩子面前做,这样孩子也会学习到这种坏习惯。我在前一段时间特别爱看《奔跑吧,兄弟》,结果影响到了孩子,每天晚上孩子都要看一段时间才睡。这样既耽误孩子休息,又影响了孩子的视力,真划不来!真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我们都希望孩子以后会是个好孩子,因此,大家都想办法努力让孩子去做一个好孩子。可是,要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那可真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啊。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说哪个家长教育的好,哪个家长不好,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方法,而且也要看每个孩子的性格。所以今天我在这里有“班门弄斧”之嫌,希望家长们多批评指正。
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好孩子,环境很重要,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很重要,我们也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较乖巧懂事,就认定了自己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这些之间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可是对于好孩子究竟是怎么定义的呢?其实,这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父母的标准也是不同的。适当地约束孩子和自己,有利于把孩子教育好。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家长的期盼,是父母的希望。孩子的教育成长需要学校和社会来努力,更需要每一位家长来携手,实现社会、家庭、学校及每一个社会单元的和谐统一,共同完成。我们每一位幼儿家长,都要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同时也重视对别人孩子的影响,与幼儿园及幼儿老师密切配合,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让每一位孩子都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骄傲!
第四篇:初中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初中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初中几年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期间文化知识打基础,生长发育最迅速,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同时,又是情绪变化较大,看问题处理问题比较简单、思想较单纯的时期。所以家长要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特点,通过校访、师访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思想状况,紧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帮助孩子走好人生关键步。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段,几年的初中生活是人的生理变化最大的几年,是学习成绩最易分化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家长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做到与学校积极配合,适时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发展,是所有家长殷切盼望的,那么如何做到呢?笔者认为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视孩子初中阶段的家教
观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是托儿所的家长强于小学的家长,小学的家长强于初中的家长。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初中,年龄大了,知道学习了,不用操心了。多年来,我遇到许多家长,当孩子在学习、行为方面出了问题时,讲“我交着学费,教育孩子就是你学校的事情,孩子出了问题就应该由学校来负责”。这不是简单的责任推卸,而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了问题。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也是子女的终身老师,我国古代有很多典籍记载,当子女长大成人甚至为官一方后,父母仍坚持对子女教育、引导的责任,如东晋陶侃做了太守,当其利用职权派人将官家鱼塘的鱼送给家中的老母时,老母生气之余,将鱼原封不动退回,并写信给以严厉地批评;“梁朝王僧辨,‘年逾四十,为三千人将’,其母魏夫人还是严加管教,‘稍不如意,犹锤挞之’”。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是非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加强。
2、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当孩子进入初三阶段,由于临近中考,大多数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老师和家长也抓得更紧。这个阶段,多数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少数基础差的同学,则表现出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弃。由于进入青春期,性机能日趋成熟,对异性由好奇而渴望接触,甚至恋慕。因此,这一年段的家长,要多进行人生观、成绩观、就业观的教育和引导,调节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关键期。
3、要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
家长在了解了孩子初中各阶段的特点后,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光这些是不够的,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孩子个体差异千差万别,而良好的家教环境却有共性,并且家庭教育所特有的天然性、较强的针对性、伦理的权威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情感的感染性以及言行举止上的潜移默化作用等都是共有的。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家长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作为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正直,奉公守法,积极进取。一个满口粗语,开口骂人的家长,孩子讲话肯定也不文明,只有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起到榜样的作用。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洛克,特别重视榜样在教育中作用,他说:“最简单、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榜样放在他们在眼前”,好的榜样可以催人上进,反面榜样可以将人托下水。如一个14岁的中学生在劳教所里谈到他失足的原因时,说:“平时爱看一些黄色的书刊,而这些书刊都是父母带回家的”。可见父母平时行为漫不经心的随意,都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影响。家长对事业要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信心,要尊重知识,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样对教育子女
更有利。当然,如果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一定在语言、行为方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3.2、家庭成员和睦,邻里友好相处父母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待人接物,都将影响到子女。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已经具有成人感,家长对他们要平等相待,家里的一些事情可以同他们商量。家长如有不当之处,应作自我批评。如果家长在这些问题上处理不当,就将影响自己的威信,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有一个初一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每当她听到父母因一些小事而吵闹不休时,自己就像亲临一场战争,恨不得马上离家远走,再不愿进这个家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环境的不满,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和心理肯定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3.3、注重家庭环境的育人氛围家庭布置既要舒适,富于美感,又要考虑到子女正在学习时期的特点,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具应安排得整齐清洁以外,还应体现出高尚的情趣,有条件的给孩子单独留出一个房间,作为其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引导孩子在房间内张挂一些格调高雅的图画,或者勉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名人名言,帮助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4家庭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做好孩子的生活保障 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应该在作息时间上照顾孩子,根据孩子上学的时间,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如孩子在家学习时间尽量不要约朋友来家玩,看电视要控制音量,早上要早起且给孩子准备早餐等等,这些看似小事,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4、要主动与老师联系并支持学校的工作
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家长或光靠教师都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有些家长特别是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家长,很不愿意见老师,这是不对的。一方面由于自己不够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对子女教育就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对孩子在心理上将是一次打击,认为家长都看我不行了我肯定是不行了。所以,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配合学校的教育,同时也使家教更加有的放矢。
4.1、做老师的帮手孩子上学回家后往往和家长谈起某某老师怎么样,同学们怎样议论某某老师,说起某某老师的一些缺点。这时家长不要盲目顺从,而应该讲一些自己所知道的这位老师的优点,帮助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威信,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孩子信服老师才愿意听他的课,进而学好他所教的学科。当然对某某老师确实存在的缺点,也要经过正当的渠道帮助其改正,如通过信件交流、请学校的老师或领导转达沟通等等。
4.2支持学校的工作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参加一些集体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不太支持,认为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参加社团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是锻炼、提高能力的重要机会,只要将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有机的安排开,就会互不耽误,并且会互相促进,家长在这方面应该给以支持。
4.3主动进行校访、师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就要积极主动地去访问学校、访问老师。这样做,可使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与老师就教育子女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交流。校访时,既要访班主任,也要访科任老师;如果能事先同老师取得联系则更好。应当注意的是,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要在上课时到教室里找正在教学的老师,以免冲击教学。
4.4鼓励老师上门家访对老师家访要热情欢迎,在家访谈话时,孩子是否可以在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则应让孩子离开。家长应当认真倾听老师的介绍、要求和建议,不要轻易打断老师的话,更不要一听到孩子的缺点就感到脸上挂不住,或急忙辩护,或当场打骂孩子。家长还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既不要为了给老师留下一个对孩子的好印象而光谈优点,也不要为了说明自己严于
教子而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家访后,家长应同孩子谈话,把老师家访时所讲的孩子的优点,可以扩大化地告诉孩子,这样可以融洽师生关系,鼓励孩子上进;同时,把老师的要求同家长的要求统一起来,给孩子提些希望、建议。千万不要出现老师家访,孩子挨打的现象,以免使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4.5了解、参与班级管理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会,非不得已不要缺席或请家中其他人代为出席。不要迟到或早退,以体现对学校、对老师的支持和尊重。会上发言不要太长,有些想法如在会上不便谈,可在会后与老师个别交换意见。家长会结束后,要向爱人传达会议内容,以求统一认识,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总之,初中阶段是孩子从童年走向成人的第一步,这个阶段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非常关键。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就等于孩子有了人生的一个美好开端。
第五篇: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中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1、要重视孩子中学阶段的家教
观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是托儿所的家长强于小学的家长,小学的家长强于中学的家长。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 了中学,年龄大了,知道学习了,不用操心了。多年来,我遇到许多家长,当孩子在学习、行为方面出了问题时,讲“我交着学费,教育孩子就是你学校的事情,孩 子出了问题就应该由学校来负责”。这不是简单的责任推卸,而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了问题。父母是子女的首 任 老师也是子女的 终身 老师,我国古代 有很多典籍记载,当子女长大成人甚至为官一方后,父母仍坚持对子女教育、引导的责任,如东晋陶侃做了太守,当其利用职权派人将官家鱼塘的鱼送给家中的老母 时,老母生气之余,将鱼原封不动退回,并写信给以严厉地批评;“梁朝王僧辨,‘年逾四十,为三千人将’,其母 魏 夫人还是严加管教,‘稍不如意,犹锤挞 之’”。中学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是非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加强。
2、要了解孩子中学阶段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中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中学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进入中学他们首先有一种新鲜感,他们怀着兴奋、自豪的心情跨进中学的校门,看到的是新的校园,结识的是新同学,讲课的是新老师,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无不充满新鲜感。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充满新的希望,他们普遍怀有对未来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进步向上的愿望,渴望给新老师 和新同学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即使在小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行为表现也不太好的同学,也往往暗下决心从新开始。因此,对初一新生家长要给他们以热情的鼓励 和期望。对原来就比较好的同学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在同一起跑线上跟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对原来成绩欠佳,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从头做起,千 万不要当老师或同学的面揭原来的“老底”,以免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当然,家长有必要将子女的情况(包括缺点和错误)如实地跟老师交底,但要讲究方法,避免 在公共场合给孩子造成难看。
孩子进入中学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比中学增加了许多学科如英语、政治、历史、地 理、生物等,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跟的较 紧,讲的很细,很明白;进入中学后,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老师盯的又没有小学那么紧,所以许多同学课堂学习的知识慢慢出现不够系统,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甚至出现不愿意做作业的现象,时间长了成绩就受到影响。三是知识特点上的困难,中学的知识较小学要抽象一些,如数学、地理,若光靠死记硬背不足以解决问题 了,学生感到不适应,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四是受中招考试的影响,中学的学习时间抓的比较紧,考试的频率较大,有时学生感到心理有压力。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 进入中学后易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经 常与 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进入中学的适应情况,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在中学起好步。
初二学段的学生既不像初一时那样有新鲜感、有理想、有激情,也不像初三那样面临毕业,思想和学业上感到有压力。所 以,孩子在初二学段是最关键的时段。首先是学习上的分化。初二年级的知识承前启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些同学适应了,有些同学感觉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劲,对这些同学来说,咬咬牙多用些精力学习就跟上了。反之,思想一松劲成绩上就变为差生,既原先成绩相差无几的同学,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第二是 思想上的变化。表现好的同学思想更加成熟,他们积极靠拢共青团组织,争取进步,在班上 成了 老师的得力助手;而有少数同学则往往由于学业跟不上而丧失进 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如果此时没有及时的帮助,或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引诱,行为就可能越变越坏,甚至走向犯罪。第三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初二学生年龄多 在14岁上下,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迅速生长,第二性特征出现。男生表现在逞强好胜,容易冲动,他们崇拜英雄,崇尚江湖义气,爱在女生面 前表现自己;女生则爱漂亮,讲究打扮,多愁善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于是思想和行为上总想独立,但又缺乏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 不良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喝酒、吸烟、早恋、出走、轻微犯罪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而一般家长则认为这一阶段孩子已开始懂事了,可以放手不管了。但事实是 “多事之秋”,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细心观察,耐心交流,同时与学校积极沟通、携手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疏导工作。
当孩子进入初三阶段,由于临近中考,大多数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老师和家长也抓得更紧。这个阶段,多数学生都 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少数基础差的同学,则表现出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弃。由于进入青春期,性机能日趋成熟,对异性由好奇而渴望接触,甚至恋慕。因此,这 一年段的家长,要多进行人生观、成绩观、就业观的教育和引导,调节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关键期。
3、要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
家长在了解了孩子中学各阶段的特点后,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光这些是不够的,构建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孩子个体差异千差万别,而良好的家教环境却有共性,并且家庭教育所特有的天然性、较强的针对性、伦 理的权威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情感的感染性以及言行举止上的潜移默化作用等都是共有的。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家长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作为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正直,奉公守法,积极进取。一个满口粗语,开口骂 人的家长,孩子讲话肯定也不文明,只有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起到榜样的作用。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洛克,特别重视榜样 在教育中作用,他说:“最简单、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榜样放在他们在眼前”,好的榜样可以催人上进,反面榜样可以将人托下水。如一个14岁的中学生 在劳教所里谈到他失足的原因时,说:“平时爱看一些黄色的书刊,而这些书刊都是父母带回家的”。可见父母平时行为漫不经心的随意,都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影 响。家长对事业要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信心,要尊重知识,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样对教育子女更有利。当然,如果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也不 要紧,要紧的是一定在语言、行为方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3.2、家庭成员和睦,邻里友好相处父母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待人接物,都将影响到子女。特别是孩 子进入中学以后,已经具有成人感,家长对他们要平等相待,家里的一些事情可以同他们商量。家长如有不当之处,应作自我批评。如果家长在这些问题上处理不 当,就将影响自己的威信,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有一个初一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每当她听到父母因一些小事而吵闹不休时,自己就像亲临一场战争,恨不得马上离家远走,再不愿进这个家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环境的不满,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和心理肯定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3.3、注重家庭环境的育人氛围家庭布置既要舒适,富于美感,又要考虑到子女正在学习时期的特点,除了必要的生活用 具应安排得整齐清洁以外,还应体现出高尚的情趣,有条件的给孩子单独留出一个房间,作为其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引导孩子在房间内张挂一些格调高雅的图画,或 者勉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名人名言,帮助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4家庭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做好孩子的生活保障 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应该在作息时间上照顾孩子,根据孩子上 学的时间,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如孩子在家学习时间尽量不要约朋友来家玩,看电视要控制音量,早上要早起且给孩子准备早餐等等,这些看似小事,却对孩 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4、要主动与老师联系并支持学校的工作
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家长或光靠教师都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 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有些家长特别是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家长,很不愿意见老师,这是 不对的。一方面由于自己不够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对子女教育就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对孩子在心理上将是一次打击,认为家长都看我不行了我肯定是不行 了。所以,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 和 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配合学校的教育,同时也使家教更加有的放矢。
4.1、做老师的帮手孩子上学回家后往往和家长谈起某某老师怎么样,同学们怎样议论某某老师,说起某某老师的一些缺 点。这时家长不要盲目顺从,而应该讲一些自己所知道的这位老师的优点,帮助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威信,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孩子信服老师才愿意 听他的课,进而学好他所教的学科。当然对某某老师确实存在的缺点,也要经过正当的渠道帮助其改正,如通过信件交流、请学校的老师或领导转达沟通等等。
4.2支持学校的工作有些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参加一些集体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不太支持,认为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是错 误的,孩子参加社团组织或担任学生干部是锻炼、提高能力的重要机会,只要将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有机的安排开,就会互不耽误,并且会互相促进,家长在这方面 应该给以支持。
4.3主动进行校访、师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就要积极主动地去访问学校、访问老师。这样做,可使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处 在比较主动的地位,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与老师就教育子女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交流。校访时,既要访班主任,也要访科 任 老师;如果能事先同老 师取得联系则更好。应当注意的是,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要在上课时到教室里找正在教学的老师,以免冲击教学。
4.4鼓励老师上门 家访对 老师家访要热情欢迎,在家访谈话时,孩子是否可以在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 家长 和 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则应让孩子离开。家长应当认真倾听老师的介绍、要求和建议,不要轻 易打断 老师的话,更不要一听到孩子的缺点 就感到脸上挂不住,或急忙辩护,或当场打骂孩子。家长还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既不要为了给老师留下一个对孩子的好印象而光谈优点,也不要为 了说明自己严于教子而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家访后,家长应同孩子谈话,把老师家访时所讲的孩子的优点,可以扩大化地告诉孩子,这样可以融洽师生关系,鼓励 孩子上进;同时,把老师的要求同家长的要求统一起来,给孩子提些希望、建议。千万不要出现老师家访,孩子挨打的现象,以免使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4.5了解、参与班级管理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会,非不得已不要缺席或请家中其他人代为出席。不要迟到或早退,以体现 对学校、对老师的支持和尊重。会上发言不要太长,有些想法如在会上不便谈,可在会 后与 老师个别交换意见。家长会结束后,要向爱人传达会议内容,以求统 一认识,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总之,中学阶段是孩子从童年走向成人的第一步,这个阶段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非常关键。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就等于孩子有了人生的一个美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