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子教育从“听话”到沟通
亲子教育从“听话”到沟通
如果整个教育的过程是0 到100 的话,最重要的是0 到1,这个从0 到1 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沟通才是教育真正的开始。陪伴孩子,直到找到你们之间沟通的密码,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带着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往往是“听话”。但孩子们为什么就是不听我们的?同一件事讲了多次他都不听,或者是错误的行为一再发生,这些让我们在沟通中失去耐心。之所以我们常对孩子缺少耐心,是因为觉得孩子的某些行为举动毫无意义。正是这样的假设,让我们不能真正和孩子沟通,而只是单方向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因此,沟通的前提是父母要能够从孩子角度来想,来观察、思考孩子这么做是为什么。当你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他的举动是无意义的,就能跟他很好地沟通了。
话题一:让马通人性还是人去通马性 ——让孩子来听我们,还是我们去听孩子短片:Monty Roberts的驯马奇迹
从小生活在马场的Monty Roberts 认为维持了数千年的驯马方式需要改变,他认为传统的粗暴的驯马方式不仅耗时很长,同时对人与马的感情造成伤害。他尝试用与马沟通的方式来驯服野马,把传统的一个月的时间缩短为一周,被人们誉为“马语者”。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个方法的科学性,他在62 岁时决定到自然环境中找野马做实验,英国BBC 全程跟踪拍摄。Monty Roberts 说驯马时最开始的接近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他跟踪了这匹野马一天一夜,直到它对他放松了戒备,愿意靠近。这时,Monty Roberts 不时地抚摩它,安慰它,给它适应的过程,终于把马鞍放在了它的背上,驯服了这匹桀骜不逊的野马。
讨论:“愿意”的过程非常重要
短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Monty Roberts 驾着自己的马跟随着那匹野马,不离不弃,直到野马自己慢下来,他才试探着靠近,交流,他的每一步都没有强迫的成分,但最后他却达到了驾驭的目的。人们说他驯的马通人性,其实是他主动去通马性。教育孩子和驯马道理相似,就像“马语者”对待野马的耐心,我们也要跟随孩子的方向,关注他,观察他,给孩子接受的时间和空间,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开始沟通。让他解除戒备,愿意接受你的要求。这个“愿意”的过程非常重要。就像Monty 后来所有沟通技巧的应用,都是建立在他和马最初那一天一夜的陪伴过程中。但我们的家长有时则缺少这种耐心,只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观念灌给孩子,却不考虑自己与孩子之间是不是已经建立了这个让孩子愿意听的信任基础。
话题二:蒙不住孩子的眼睛——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孩子最早学会的沟通样本
案例:我是不是妈妈的乖宝宝?
有一对夫妇的感情不好,本来要离婚的,却发现妻子已经怀孕了,于是就决定不离了。孩子生下之后,夫妻都很爱她,尽量在孩子面前隐藏两个人的矛盾。他们经常会问孩子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妈妈的乖宝宝?”孩子回答是。“你是不是爸爸的乖宝宝?”孩子也说是。
但在孩子2 岁的时候,有天爸爸又问她:“你是不是爸爸的乖宝宝?”孩子却不回答,而是拉着他的手来到妈妈身边,问妈妈:“我是不是妈妈的乖宝宝?”妈妈说“当然是了”,孩子这时才对爸爸说“我也是爸爸的乖宝宝。”
讨论:从改善夫妻沟通开始改善亲子沟通
孩子的爸爸非常不理解孩子为什么有这种举动,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已经觉察出爸爸妈妈之间的矛盾,她之所以不直接回答是因为怕说是爸爸的乖宝宝,就不是妈妈的乖宝宝了,因为孩子已经敏锐地发现了父母的不合。
有的夫妇说两个人闹矛盾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以为孩子不知道,其实是错的。孩子的敏感和领悟力往往出乎大人的预料。所以,不是在孩子面前伪装成相爱,而是把抚养孩子的过程当作一个改善关系的好机会。孩子是父母重新学习爱的最好的教科书,你也许不会为了爱人、父母舍弃你非常重视的东西,改变自己的个性,但为了孩子却可以改变,所以要掌握彼此愿意改变的机会,重修你们的关系,让孩子在幼小时潜移默化地学到爱与支持,这种精神力量比任何教育都重要。而且父母之间的爱会让孩子的心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更有利于他把精力用于其他的心智的发展。话题三:每一朵乌云都镶着金边——从孩子的撒谎中发现沟通的契机
案例:“我答应了同学要去的”
一天中午,扬扬告诉妈妈下午要去少年宫画画,但妈妈偶然得知那天下午少年宫根本就不开门。晚上,在父母的再三追问下,扬扬才告知实情,原来他和班上的几个男同学相约到新建成的江滨广场玩了。于是爸爸非常生气,妈妈非常伤心。在咨询过程中,问起撒谎的原因,扬扬说:“我上午就答应了同学要去的。”原来父母的要求比较严格,扬扬意识到如果直说,很可能被父母拒绝,这样他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和信誉。
讨论:谎言背后没有错的初衷
扬扬的错在于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法去达到合理的要求;而爸爸的错误呢,为什么孩子有这样合理的要求却不敢直说?是不是因为平时的要求太严格,常常粗暴简单地拒绝自己认为不合适的要求,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尊严和感受?
其实孩子的谎言背后总有一些并没有错的初衷,父母需要用发现的眼睛给予肯定,比如说扬扬谎言的背后是一份诚信,因为他答应了同学,如果被父母拒绝而出不去会失去自己的面子和同学的信任,要从这一点的肯定打开与孩子交流的渠道。如果父母对孩子身上的这一点积极面进行肯定,并且从自己的沟通方式中找出孩子为什么不敢说的原因,那么可以预见,以后的亲子沟通就会有所改善。
第二篇:亲子教育贵在沟通
家庭教育体验点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永远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这一点,我总是想法与女儿多交流,多沟通,下面就我自身的一些方法作一小结,希望能与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一、身教重于言教
我是一名师范教师,我们学校的校训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深的懂得身教重与言教的道理,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也时常注意这一点。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孩子才能更加信任你,更加尊重你,也才更愿意与你交流!试想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他的孩子可能爱学习吗?一个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的家长,也不可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孩子;一个不孝敬老人的家长当然也不会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的。
我身边有位同事,夫妻俩都很爱打麻将,每次都是把孩子带到茶楼去,自己玩儿自己的,也不管孩子,最后孩子瞌睡了就自己把茶楼上的沙发拼起来在上面睡,由于作息时间不规律,早上常常起不来,最后也就经常迟到,学习成绩自然上不去。另外与父母交流少了,很多是非观念不明确,现在女孩不像个女孩,常常玩刀弄枪的,见人也不爱打招呼,成天就爱玩游戏。试想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她将会成为怎样的人呢?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实例一:女儿每次上新课前老师都会让孩子预习,现在的作业量本来就有些大,每次做完其它书面作业的时候,孩子已经很疲倦了。这时再让她预习效果却实不会太好,我常常会让孩子先吃饭,再休息一会儿,然后培孩子一起预习,我喜欢让她先把生字圈出来,再注上音,然后自己先读给孩子听一遍,边读边把那些她不懂的意思解释给她听,然后再让她自己读,由于她已对课文的意思有了一定的了解,读起来也就会有兴趣一些。当她读到第三遍时,我常常会根据课文的意思编成一些动作,我们一人背,一人表演,女儿兴趣可大了,每次还要求多来几遍。我发现这样一来,每次她都很喜欢预习新课文,也很喜欢背诵和表演。同时也让我们母女的感情得到了加深!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其实我也见过很多父母为了生计确实很忙,孩子是让老人在带,这种孩子性格大多不太开郎,而且与父母的感情也很疏远。有一次听一个朋友说,国庆节放假,她回老家去看孩子,孩子竟问她婆婆这个阿姨怎么还不走,也不要她抱,她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后来她毅然决定把孩子带在身边,虽然很辛苦,但她觉得很快乐!可是有的父母有机会天天与孩子在一起,却偏偏要每天与麻将在一起,想想真替这些人感到可惜!
我和老公喜欢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儿,有时是去爬山,有时是去野炊,有时是回老家看老人,有时也会就在体育馆附近放风筝等。通个全家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既增强了家人的感情,在玩儿的时候也会培养孩子许多品质。例如:在爬山时可以锻炼孩子的毅力,也可以锻炼她的身体;在爬的过程中,我们还会让她学会观察,学习关于大自然的许多知识;现在她会认好些植物,也知道一些简单的地理知识;同时也会通过交流增强彼此的了解;每次回来还会让她写日记,培养她的写作能力。在与朋友一起野炊的时候,既可以锻炼孩子的野外的生存能力,也可以培养与别人相处的协作能力;常回家看老人,让她从小懂得孝敬老人。。。当
然我也会尽可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不管是曾经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还是六一的庆祝活动,或是每一次的家长会,哪怕请假我也会尽量参与,让孩子觉得你的爱不是仅仅说在口头上的,而是有实际行动的。让自己的亲子教育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极大好处的。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女儿准备上一年级前,特意带她选了一套学习专用的升降课桌椅,为的是让她感觉学习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而且高度很合适,孩子做作业久了才不会显得更累,也不会驼背等。我们家还有一个无形中的规定,只要女儿在做作业,家人就一定不会开电视,就算上网也不开音乐,好让她集中精力做作业,不被打饶。有时候为了让她看课外书,我们也会拿着书看,让家里形成一种大家学习的氛围。为了孩子读书节约路上折腾的时间,我们特意搬到了离学校很近的地方住,虽然现在的房子没我们以前的好,但孩子放学几分钟就到家了,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这样她做作业的时间就充分多了,也会有较宽裕的休息时间。也因为有了孩子我才更加理解了以前的孟母三迁!
四、孩子教育上,父母意见要统一
很多时候,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如果家长哄的时间久了,孩子还是不停地哭闹,可能就会让其中一方失去耐心,开始体罚或者责骂孩子。当然,这个时候另一方就会心疼孩子,抱着孩子百般哄劝,表现出非常疼爱孩子的一面。骂也骂了,哄了哄了,这样孩子就变乖了吗?恐怕结果不会像父母希望的那样。这样父母意见的不统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衍生出许多不好的问题。
在教养孩子的时候,眼光应该放得远一些,不要因为一时的心急,噼里啪啦就给孩子一顿训,然后觉得愧疚再加倍补偿孩子,这样的“冰火相融”的教养方法,恐怕不是孩子所能接受的。家长在教养孩子的时候,教养方式一定要一致,采取相同的原则,这样才不会有双重的标准,让孩子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果孩子过于调皮不听话,或是做了让家长很生气的事情,当爸爸忍不住出声予以指责时,孩子当时一定会感到惧怕,这个时候妈妈可不能为了心疼孩子和爸爸闹翻。妈妈可以用温柔但坚定的声音告诉孩子:“因为你做错了,所以爸爸才会骂你,以后不要再犯就好了。”妈妈这样告诉孩子的时候,孩子心里会记得,知道是因为自己刚刚做错了事情,所以爸爸才这么生气,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会克制自己不要再犯,而不是犯了错就去找妈妈做“避风”的港湾。
有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去年三月份,女儿还在读幼儿园。我们住的小区连停了几天水,那天上班到太晚,我和她爸决定去小区门口的消防栓那儿提水。女儿不敢一人在家,就带着她去了,路上她要拿手电,她爸没同意,也给她讲了道理,可她就一直在那儿闹。我看不下去了,就说等她拿嘛!老公扭不过我,也就拿给了女儿,结果不一会就被她弄坏了,外面的玻璃片也不见了。回到家老公发现了,很生气,抓过女儿就是两巴掌,还要求她不找回镜片不许睡觉!看着女儿求助的眼神,很痛又不敢哭的样子,我的心都快碎了,心理很想给老公发火,可我也知道这时候如果我这样做了,老公的火会更大,而且女儿以后也不会认识到自己错了!冷静了一下,我抱过女儿,对女儿说,爸爸生气是因为你不听大人的话,硬要玩儿,你看这本来也不是玩具,如果不修好下次停电多不方便呀!你不是最怕黑吗?妈妈陪你去找好不好?她流着泪点头,就这样我带着女儿出去找了十多分钟才把镜片找回来安好!她爸也终于发现自己是太过火了,可能也是最近本来心情不太好吧!他很后悔的样子,心疼的抱过女儿,看打过的地方,又给她擦药。他们父女终于又”合好”了,可我知道女儿心理对老公的恐惧却很难彻底消除了。后来的很多事,女儿都不愿意找她爸,因为她怕。所以做为父母的我们一定也不要冲动,有些事是没有后悔药卖的!
五、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
自从女儿上一年级,我发现她养成了一种坏习惯。每天下午放学她都会和其它孩子一样跑到校门口的玩具和零食店,要求给她买东西。尽管这些东西都不贵,一般也就五毛、一元,可我发现次数多了以后,她常常买过的玩具又重复买,买了也不怎么玩儿,好像就要到那儿去过一下隐才高兴似的!有一次也听另一位家长抱怨说,天天都买,干脆把你送给老板得了!后来我和老公商量想出了一种办法,告诉女儿,每周给她十元零花钱,如果不用她可以存在存钱罐里,以后多了也可以存到银行里。而且每周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或出色的表现赚得额外的零花钱,例如,找一次地五毛,拖一次地一元,洗一次碗五毛等。如要每次要买玩具就用自己的零花钱,学习上,生活上就爸爸妈妈买!她可高兴了,从那天宣布了这项规定后,她就不再天天要去玩具店了,而且还争着洗碗、扫地,我给她画了一个表,写上日期,每次劳动完,她会自己去把钱加上,每周日她会结算自己本周的“工资”,然后写上领条我就发给她。每次看她领到钱那种满足感,那是你给她买再多玩具都无法换来的!当然洗碗也只是象征性的,还得把热水盆子等给她放在地上,因为她太矮了!事后要收拾很久,老公说不如自己洗还轻松些,可我认为让她体验劳动的艰辛,她才会更加懂得珍惜!我妈听说后大骂了我一顿,说这么小的孩子让人家洗碗,你有多少碗洗不完,我来给你洗,你看那洗洁精把孩子的皮肤都弄破了。。。我想给她解释可我知道她不能接受我的观念。现在如果遇到她确实很想要的东西,我就会找机会奖励给她,例如她得了小红花,或是考试考得好,或是做了好人好事等。如太过于节制,她看见别人有而自己没有又会有一种自卑感和失落感。可怎样找到这中间的平衡点也正是我在积极探寻的。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作为我们家长的我们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交流,就少一分误解。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的我们,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这可以帮助我们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第三篇:【第九期】 《亲子沟通从说话开始》
【第九期】 《亲子沟通从说话开始》
四月份看到一个消息:“现在的中小学有90%的孩子会觉得跟自己父母交流有问题、有障碍,会觉得情感上的沟通不够”。听到这个数字确实挺惊人的,难道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竟然这么普遍吗?其实,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从小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从每天的交流中开始的。我们每一天都要跟孩子讲话,进行交流、互通情感、解决问题,但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话不起作用?孩子怎么就是不听话?产生了很多对孩子的否定和抱怨,觉得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懂事,其实,这都与我们跟孩子的语言交流方式有关,与孩子讲话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
与孩子说话,是父母每天都在做的事,看似简单,但真正能将与孩子的对话变为教育的一部分,让父母的话“言之有效”,这其中包含了一些科学的、有效的育儿方法,例如:嘴巴软,行为硬;描述性表扬;重复性回应;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选择的权力;多说肯定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等等,下面我们通过各种具体事例来了解这些方法:
一、多说肯定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试想一下,“当孩子想买玩具,可是父母已经明确了一定不给他买”的时候,你会怎么样跟孩子说?
我女儿叶童6岁的时候,有一天要买一条公主裙,价格不菲,我的想法是不给她买。
叶童哭着说:“我本来以为你是很爱我的!” 我说:“妈妈是很爱你的。”
叶童:“可是你都不给我买那个。”
我说:“妈妈爱你和给你买公主裙是两回事。”
叶童:“不对,就是一回事。”
通常排除价格因素以外,我们可能还会不给孩子买一些东西,我建议用的方法是:即使已经明确不会立刻给孩子买,也要先说三句肯定的话。如,第一句“这个玩具真漂亮!” 第二句“宝宝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知道了。”第三句“妈妈知道宝宝真的很想买”。然后再讲明不买的原因或设定以后买的条件,如“明年宝宝生日的时候再给宝宝买吧”、“宝宝做完某某事或完成某某任务时我们再买吧”,并记得履行自己的承诺。先说几句肯定的话,然后再说出大人的态度和想法,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决定。
我们建议对4岁半或5岁之前的孩子进行指导,尽量只说肯定句,不说或者少说否定句。如,孩子在吃饭时可能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我们本能的反应第一句话可能就是“别弄得到处都是”、“你别在那里玩”„„这些都是否定句。那么,这时父母应该怎么说呢?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吃,把饭放到嘴巴里;把菜夹到盘子里;把汤盛碗里„„”妈妈说的全都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说的都是肯定句,都是具体的做法,能帮助孩子迅速完成大人想要的状态。
再例如,当父母心情不太好,很难跟孩子心平气和地讲话时,会用非常简单的一两句话想把孩子打发掉,“我不是已经告诉过你了吗?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这都是我们发泄情绪的方式。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时该怎么办?要想到“应该如何做才不至于伤害到孩子”,没想到好办法之前,起码可以告诉孩子“宝宝,现在妈妈想静一静”、“妈妈想一个人呆着,你可以到哪里去做什么事情,多长时间之后再来找妈妈„„”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他,而不是应付或指责孩子。在说话过程中不用否定句是一种艺术,需要每个人认真思考。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在跟孩子说每一句话之前要先思考几秒钟才能说,对于父母来说是很高的要求,但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应该可以做到。
二、不用命令口吻,让孩子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
有一种情况:可能很多爸爸妈妈会想“孩子不听话,我还好好跟他说,当我是神仙吗?”记得有一次做电台节目时有个爸爸说:“我不打他,我都觉得我很了不起,我的忍耐度很强„„我真是佩服自己,当时都没打他。”其实就是因为家长用尽了方法,无计可施,才只有使出自己认为最狠的一招。成人往往会认为打孩子是最有效的,因为“打”的方式当时就能制止孩子的“不得当”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有一种方法,就是让孩子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不能说“你现在去某某地方,你必须去某某地方,你现在要„„”,而是给他一定的范围内的选择,让他有选择权利,但是都是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内。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要出去玩。”但是已经晚上8点钟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记得我们先说肯定句:“哦,宝宝想要出去玩,妈妈知道了。”然后孩子说:“妈妈,我现在就去玩。”妈妈:“宝宝明天下午可以去玩”。如果孩子说:“不行,就要现在出去。”妈妈应该回答,“妈妈知道你想要出去玩,但现在太晚了,你可以选择明天上午或者下午出去玩„„我们“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或者“阻止孩子做一件事情”时都可以把否定句放后面,先说几句肯定句话,这样孩子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建议。这种“有限范围内的选择”也是转移孩子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如果我们长时期、经常性地用否定的态度和方式来回应孩子,而不是想办法、多思考、先接纳孩子的情感再回应,随着时间推移,就会没有办法与孩子相互沟通,逐渐产生代沟。所以,我们应该明确爸爸妈妈在孩子生活中的角色是什么。很多父母认为 “我就是你爸爸妈妈,他就是我的孩子,还有什么要明确的?”但实际上爸爸妈妈的角色应该是——“孩子心中很温暖的影子”。也就是说, 孩子走到哪里都知道“在外面受了伤、受了委屈,遇到困难,感觉很痛苦时,回到家里妈妈爸爸永远支持他,永远都会理解他、鼓励他,而且能够在爸妈那里得到帮助„„”。作为爸爸妈妈来说,我们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感觉是这样的人呢?除了“多说肯定句”、“不用命令的口吻”之外,还有另外一些简单又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与大家分享。
三、嘴巴软,行为硬
很多爸爸妈妈管教孩子的方式是“只要我说什么你听就行了”,觉得打骂是最好的管教方式。有一部新加坡的电影叫《小孩不乖》,很让人感动。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故事中讲了两个家庭。两个家庭中的孩子都是典型的父母认为不乖的孩子,打架斗殴,惹事生非,学习不好,屡犯校规。其中有一个孩子的家长是公务员,每天忙于公务;另一个是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这两个孩子都感觉家庭对他而言无非是吃饭、睡觉的地方,没有温暖、没有父母的关怀。后来家长通过孩子网上聊天记录看到孩子的心里话,他们知道原来自己跟孩子的沟通真的是太少了,而且他们的教导就是打、骂、漠不关心。有一次,爸爸的电脑坏了,第二天到公司没有办法参加跟客户的见面会,非常着急。而他的孩子是电脑高手,发现爸爸的笔记本坏了之后,就把笔记电脑本修好了。然后给爸爸送去了,但耽误了上学。结果爸爸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为什么不去上学?你又逃学了,又迟到了„„”孩子觉得非常委屈,想跟他解释一下,爸爸又说“干脆什么都不要说了,你还是上学要紧”,就把他撵走了。孩子觉得非常委屈,心想为什么我有优点,但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欣赏我的优点,他们只看到我的缺点。这就是父母们常常不自觉的一种错误——“嘴巴硬,行为软”。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嘴巴软,行为硬”。就是什么事情都要好好的讲,孩子不好好吃饭,就态度好好地对他说:“现在是吃饭时间,吃饭时间过了,饿了也没饭吃了,宝宝要照顾好自己的肚子。”吃饭时间过了,孩子真的饿了,家长也不要堵气地对孩子说:“早告诉过你,你看现在饿了吧„„”而应该用平和的语气说:“宝宝饿了,爸爸(妈妈)也好伤心、好心疼,但我们家没有饭吃了。”这时孩子也许会哭闹,哭闹也没什么,而是告诉他:“如果心里难过就哭一哭吧,哭一哭心情就会好些了,记得吃饭的时候吃饱肚子才不会饿到;宝宝,饿了可以多喝点水,早早睡,明天早上好好吃„„”不给吃就是不给吃,这就是“嘴巴软,行为硬”。
(四)描述性表扬
说到欣赏和表扬,我们也不希望由“从来都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优势”,转到另外一个极端——“我的孩子什么都好,我的孩子没缺点”,表扬时也需要表扬得适当和到位。有个词叫“描述性表扬”,其含义如:你不能只是跟孩子说“宝贝,你长的真漂亮!”因为“长的漂亮”跟他“努不努力”是没有关系的。成人只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漂亮,潜意识传给孩子的价值观就是——只要漂亮,不用努力也会得到别人赞扬的。那么孩子会不会对不漂亮的人产生歧视?如果今后并没有人表扬自己“漂亮”,孩子会不会认为自己没有可以被赞扬的地方呢?所以表扬也要表扬到点子上,“宝宝,我看到你今天的嘴巴红红的、湿湿的,我想一定是宝宝喝了很多水,这样身体很健康,你的嘴巴很漂亮”“宝宝,我看到你今天很有精神,一定是昨天晚上睡得很好,我们睡眠充足,人就显得很有精神、很漂亮”。如果说“宝宝的衣服很整洁”保持衣服整洁就是宝宝的事情了;但如果说“你的衣服很干净”,衣服干净是爸爸妈妈洗的,跟他也没关系。所以说“你的衣服很干净”也是没有表扬到点子上,不如这样说:“你今天能够保持衣服很整洁,妈妈觉得你今天做的很好”。“衣服干净”和“保持衣服整洁”只差几个字,但意义有很大的不同。以上这些都是描述性表扬,不只是告诉孩子“好”,要记得说清楚“哪里好、哪里被欣赏、被赞扬”,孩子会更加明确以后该怎么做。这就是爸爸妈妈在与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掌握的——运用描述性表扬。
五、重复性回应
很多时候孩子会跟你讲“老师今天没有提问我”、“某某小朋友不跟我玩”、“我不想去幼儿园”等。其实,作为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有能力适应环境和解决这类问题的,父母完全不要因为他说了这句话而做很多无用功,这样反倒把事情弄的更糟。父母只需要重复性回应:“哦,妈妈知道了,宝宝想要„„”,他的话通过你的嘴巴说出来,就会让他真实感受到“妈妈了解我,因为我想说的妈妈都说出来了”。
重复性回应就是——你在情感上支持他、帮助他,可事情还是要他自己做。爸爸妈妈永远都是这样的角色,因为生活是要孩子自己过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父母今天帮他解决“有人不跟他玩的”烦恼,将来孩子走到社会上,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情况,那么谁去解决呢?当然是孩子!所以爸爸妈妈这个“温暖的影子”应该是在心理上的支持和理解。
说到“重复性的回应”,有位朋友对我说“我觉得应该跟孩子有更多、更深的沟通。前两天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这个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大班,那天我们聚会时孩子瞅了个机会跟她讲:“妈妈,今天我们班在选值日生班长„„”反正是一个小官,妈妈说:“哦,我知道了”。又忙着跟我们说话,不太理孩子,那个孩子特别落寞跑到一边玩去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再跟他多沟通一下,比如你可以再多了解一下值日生班长的职责,问一下孩子真实的想法,有什么样的感觉,多跟他沟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他多聊一聊,他会感觉到你更关心他。
朋友所说到的这个例子,也涉及到亲子时间分配上的问题,如果我们这个时候真的需要跟朋友沟通,可以回家再跟女儿沟通,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哦,妈妈知道了,妈妈现在怎么怎么样,妈妈真的很想听,我们回去再说可以吗?”一句话就交代清楚了,不至于让孩子有受冷落的感觉。朋友说:“小朋友跟她说完以后,她只说‘哦,我知道了’,感觉小朋友好可怜。”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话多说一句,可能效果会很不一样。重复性的回应其实并不像很多家长所认为的那样“与孩子的交流不够深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时候,重复性的回应就已经够了。
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有太多的技巧需要家长、老师去了解,如果我们不知道的话会无意中造成对孩子的伤害。父母可能会想不通:“宝宝以前那么爱我,现在怎么不爱我了?”其实在生活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我们每一句不得当的话积累下来,已经使我们变得不可爱了。三十年后,或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的代沟,可能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当中促成了。电影《小孩不乖》中的孩子说“做父母的应尽量跟孩子用赞赏或肯定的语言说话,尽量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所以,在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掌握的“科学的、有效的”育儿方法。它们是:
1、多说肯定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2、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选择的权力
3、嘴巴软行为硬
4、描述性表扬
5、重复性回应
„„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认真思考“如何与宝宝说话吧”——良好的亲子情感,从说话开始。
第四篇: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 一. 亲子沟通的概念。
亲子沟通是指发生在父母与子女间知觉到的所有沟通行为,而经由这些沟通行为交互传递了父母与子女间的认知、态度、情感与行为等层面的所有讯息,并将亲子之间予以连结在一起,所以亲子沟通是发展、维系亲子和谐及成长的重要因素。二. 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教育对于孩子未来人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有:(1)比较早的懂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早期的沟通教育,沟通有效性的实践使孩子比较早的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孩子通过交往享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东西,享受和满足家庭成员、同学、师生之间等情感需要,理解爱的真正意义。(2)懂事早了
通过沟通教育,使孩子明白和谐的意义,说话做事懂得替别人着想,从小懂得如何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慢慢地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笔者在沟通教育过程中,春节回去孩子变化很大,家长反馈回来的消息说,“孩子一下就懂事了,这是什么课程呀,这么神奇?”(3)成为人们喜欢的孩子
因为良好沟通的过程就是树立自我形象的过程,懂得做事、做人的道理,懂得了沟通的理念和技巧,说话做事懂得尊重他人,替他人着想,还能站在大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等,为此,就深受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4)比较早的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沟通教育实质上也是人生教育,孩子从小就接触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能比较早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研究证明,人生目标明确,年龄结构越小,成功几率就越大。因此及早在沟通教育中进行人生目标的学习对于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重要性的总结:沟通人生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孩子沟通教育的同时,对家长进行沟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这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携手并进,就能够事半功倍,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三. 沟通方法
1.关心的眼神: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着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以适时给予辅导与协助,这也能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
2.多使用短句:和孩子说话时,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让孩子能听明白。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并且要重复自己所说的话,直到孩子了解为止。
3.语调有变化: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话的语调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更能吸引孩子来注意倾听。
4.内容要具体: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是说现在的事,否则孩子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来交流。
5.语气要温柔: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不然,你说说看„„”“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样一来沟通的气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
6.要面带微笑:当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时,请您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这样孩子才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千万不要边做其他事边听孩子说话,那样孩子今后可能就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了。7.能发现优点:父母应该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要知道,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而且亲子关系也不至于太紧张。
8.会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
第五篇: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技巧
一、沟通的重要性:
社会就是一个由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共同体,沟通对一个人的生命来说无论怎样形容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先有关系后的教育,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是否能够有很好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矛盾往往是在沟通过程中被制造出来。
二、沟通现状: 调查:
点评:如今社会竞争加上知识爆炸,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困难,主要来自于,父母工作和事业的压力,来自己孩子与父母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甚至是没有共同语言,人们都很浮躁,每个人都带着情绪带着压力根本就无法达到一致性的沟通。
三、沟通好坏的标准:有没有效果
在沟通中要看是否能给双方带来良好的感觉,有效的沟通传递的是爱,对方收到的是被关怀,被接纳,被尊重,自由,(举例:学员上课前后的不同方式)一个无效的沟通传递的是控制,对方收到的是:被强迫,不被尊重,不被接纳,没有自由;矛盾误会往往就是在无效沟通的过程中制造出来的,沟通的有无效的原因:是否开清了沟通的结构 有效沟通传递的是爱,无效沟通传递的是“碍”
四、有效沟通需要了解沟通的内在系统结构,掌握沟通的技巧。沟通的管道:脑
心
脑的沟通是制造冲突根源,我们做生意,在外打拼需要用我们的头脑,而我们教育孩子过程中与孩子沟通如果停留在大脑的层面就会出问题,脑与脑的沟通传递的是对错,是道理。很少有人是听了父母的道理而成功和成才,成就一番事业的,„„
心的沟通:心中有的是感受,心与心的沟通传递的是平静与爱,士为知已者死,所谓知已就是了解他人喜怒哀惧的人,懂得他人内心世界的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用心多一些,而父母用脑沟通多一些,双方是错位的,所以往往孩子说父母不理解他,怎么能够理解,从来那个都没有一道沟来通向双方的内心,因为我们大多父母的心已变得非常的坚硬,我们心中感受被我们越来越多的压抑了起来,我们变得越来越封闭,因为我们要在外打拼,因为我们要所谓的成功,这些曾一度让我们有了自己的成就,可在孩子教育方面需要我们软化我们的心,开放我们的心,„„
灵魂的沟通: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此处的灵魂指的是那个能够在别人不作任何暗示都能够心领神会的东西,或许有一天我们感觉那朵花很美,美的我们用语言已不能完全表达,那个能感受到美的就是你的灵,灵性,当然如果我们能与孩子有这样的沟通品质,我想孩子教育就会变得轻松容易
沟通的层次:检视我们与孩子的沟品质,第一种:行同陌路不沟通,冷漠。第二种:沟通观点,对错,道理一般同事,朋友。这也是中国大多数家庭采用的方式,可孩子不是我们的一般同事,不是我们的下属,不是我们的一般朋友,孩子需要父母源源不断的爱来滋养他的心灵,„„举例
第三种:沟通感受,可以换来知心的感觉,人是感情动物,我们要深知这一点,我们会关注到孩子的感受,知已会被创造出来,士为知已者死,„„第四种:沟通我是
三大原理: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每一位父母,包括专家在听到这三大原理都觉得很好,这是我们的创始人大杨老师用十年的时间,总结出来的,可是如何做到?是每一个人的疑问 沟通的前提:在一个平静接纳的状态,同在,开放。
重要提示:核对、通情达理。需要我们用心能感受到那个生命,当然第一步就是打开我们的心,睁开我们的眼睛。九:八大技巧:
1、选定适当的环境
2、寻找合适的时间
3、传递关注的眼神
4、付出专注的聆听
5、接纳孩子的情绪
6、表达自己的感受
7、给予适合的回应
8、肯定本次沟通
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改变,只会因我们的调整而改变!爱是一切的答案!和孩子一同成长,让爱滋养孩子的心灵
关良老师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企业员工EAP教练 亲子关系指导师 婚姻家庭指导师
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资深训练专家
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长期至力于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自我关系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演讲特点通俗浅易而又蕴含哲理;轻松幽默又发人深思,若和风细雨,像行云流水;滋润人的心田,激发情感,增长智慧。让我们对教育和人生有更深的体察和感悟。近年来,在杭州、昆明、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武汉、桂林、福建、重庆等地举行大型演讲及小型训练坊近百场,让上千个家庭受益匪浅。
关良老师的精品课程: 演讲类:
《做父母的智慧24堂必修课》 《职场减压—启动心的力量》 《成功从优秀员工做起》 《和谐家庭 快乐人生》 《催眠式销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体验式工作坊: 《青少年未来领袖潜能训练营》 《智慧父母训练工作坊》上、下篇《卓越员工素质提升训练工作坊》《亲密关系体验式工作坊 》 《婚姻亲子沟通工作坊》 《团队高效沟通技巧》
(三天或五天)(3+4天)(三天)三天)二天)
(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