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六大基地 提升旅游品位
建设六大基地 提升旅游品位
宁海全力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宁海县将依托丰富的山海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今后几年,宁海将以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重点优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功能布局,加快基地建设,至2015年形成“一纵二横五区块六大基地”的目的地产品体系。
据了解,“六大基地”包括:滨海休闲基地。以宁海湾和三门湾北岸等区域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滨海休闲基地。未来几年,使宁海湾旅游度假区初具规模,宁海湾游艇俱乐部对外营业,完善海岛观光休闲设施,把宁海湾建成省级乃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成三门湾北岸的蛇蟠涂现代农业园区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完善伍山石窟旅游度假区的配套功能;启动胡陈港度假区的规划和招商工作。
温泉度假基地。基本完成温泉四期及深甽镇配套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区观光设施,提升休闲娱乐功能,使温泉成为集会议、度假、高尔夫、SPA、温泉美食、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整合西溪水库、龙宫生态沟、雁苍山等区域的旅游资源,启动梅湖度假村的招商和开发建设,做大温泉旅游产品。
森林养生基地。以浙东大峡谷、东海云顶等旅游产品为重点,拓展空间,完善度假功能,加快推进传统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型升级,形成天河度假中心、野鹤湫、东海云顶、梁皇山等观光休闲基地;开展西部森林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和策划,打造浙东大峡谷森林公园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做大宁海森林旅游品牌。
文化体验基地。加快文化旅游的结合,形成前童古镇旅游区、十里红妆旅游区、徐霞客开篇古道、许家山石头村等特色明显、配套齐全的文化体验产品;提升宗教文化休闲旅游,完善广德寺和慈云佛学院的旅游配套功能建设,推出宗教文化休闲旅游产品;编排一场展示宁海整体文化旅游资源或是一期一主题的定位于普通游客、市民的演出,推出耍牙等具有宁海民间文艺特色的节目,在实现动态文化演出和静态旅游资源的巧妙嫁接中,促进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之间的融合与互动。
乡村旅游基地。结合宁波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基本构建全县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呈现“全县有重点、区域有特点、乡镇有亮点、各村有卖点”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宁海特色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农业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依托景区的乡村旅游点,依托特色村落的乡村旅游点,依托森林资源的乡村旅游点,依托海洋资源的乡村旅游点等。
户外拓展基地。整合开发与休闲运动相关的系列体育休闲旅游产品,推进全国森林户外拓展基地、自驾游营地、宁海湾海钓基地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第二篇:实施六大战略 提升办学品位
实施六大战略,提升办学品位
——吉大师院附小2007工作总结
本,我校的教育工作在州教育局的领导和关心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紧紧围绕依法治教,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了科研兴校战略,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主线,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动力,全方位地打造育人平台,以先进的文化育人理念,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现将我校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战略,使学校工作高速运转
1、细化学校日常工作。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与之相应的学校领导班子则为这所学校成功的基石。为了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校对各项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1)加强管理,明确分工。学校工作要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各部门之间协作高效。我们尤其注重抓好中层管理人员,让管理团队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富于创新是我们的追求。其次,为了保证常规工作的有序落实,我们注意时刻把握学校的总体情况和真实状况。我们的做法:巡视,座谈。(2)保障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延续性,每周的学校工作中,我们有“五个一”工作基本上是按部就班,雷打不动的。它们分别是:一次晨会布置本周工作;一份学校周工作计划;一次集体备课;一次全教研组会议;一次主题班会教育学生。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使学校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3)建立精细化管理网络。我校建立了“校长——德育处——班主任,少先队大队部——班干部——学生”的网络管理体制。各级管理到位、具体到人。
2、学校严格执行工作计划,细化检查落实。有了计划落不到实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避免这些弊端,学校采取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学校工作的圆满完成,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学校对各项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对不足之处及时整改。(1)狠抓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搞好教学的基本保障。学校领导无数次深入各年级组、班级检查上课、备课、作业批改。一年来,学校对教师的教案分期进行检查,本期发现了弊端,校长王中华在校务会上进行指出,要求教师及时改进;(2)在学校扎实推进“推门听课制”,采取不打招呼直接进课堂听课。本期为了真实反映艺体常识课的课堂情况,校长王中华、教导主任杨劲松、主抓教学副校长李昌斌深入课堂,听了艺体常识课100多节次,把艺术、体育和综合教师的上课情况掌握得十分详细。
二、实施以德立校战略,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为此我们学校从以下方面提升师德水平。
1、狠抓教师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为了提升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素质,学校加强了政治学习。教职员工认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保质保量完成政治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特别是党十七大召开以来,学校领导、教师通过电视直播、党报、网络等媒体学习十七大精神,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这期间学校实施“六个一”和“三个一”工程,即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完成五大政治学习任务:写一份学习笔记、写一篇心得、谈一次学习体会、认真学习一次党章、听一次十七大理论讲座、参加一次十七大理论考试;给普通教师的是三个任务:写一份学习笔记、写一篇心得、参加一次十七大理论考试。学校先后组织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十七大精神;请州委讲师团姚本润主任宣讲十七大理论,使广大党员、积极分子深受鼓舞;组织教师学习十七大精神,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谈收获。
2、师德师风建设有声有色。为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办社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学校继续坚持每周五定时间、定内容、定目标、定场所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按制度、计划、组织教师开展以践行师德师风学习。为了加强师德建设,我校3月份启动了为期三个月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先后开展了师德调查问卷活动、学习《胡锦涛给孟二冬教授女儿的回信》、观看电教片《师德启示录》、进行师德师风演讲和师德理论考试等活动,使教师的师德素质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6月22日,在校长王中华的带领下,我校118名教师在《吉大师院附小教师师德承诺书》中承诺人一栏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承诺树立高尚的师德,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在上期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三年级组数学老师朱冬英,身体不太好,心脏曾动过三次大手术,身体不太好的朱老师工作上却不打一点儿折扣,凡事都以身作则,走在最前面。师德学习活动中涌现了朱冬英等一批师德先进个人。由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州师德建设的典型,被团结报以《为了孩子,我承诺!》为题的长篇通讯推介典型。在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中,全校老师共撰写学习笔记579篇,共5077996字;工作心得体会578篇。共615148字。
3、将师德教育作为长期系统工程来抓。师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长抓不懈。为了巩固上学期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取得的成果,本期以来,学校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注重铸造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本期开学初期,组织了全校教职工学习《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校100多名老师认真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并组织党员教师谈学习《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观看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受到他们的熏陶。
三、实施安全第一战略,创建平安校园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学校对安全生产,警钟长鸣,时刻不能松懈。为了构建平安校园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强化安全生产的领导,健全制度。我校成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设立平安创建办公室。学校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健全了安全工作制度,如《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饮食卫生制度》、《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校分时段、分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建立了上学值班制度,安排学校班子成员在上学时值班,确保学生上学入校的安全。学校将教师安全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化。学校进行了以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了安全意识。
2、安全生产工作有特色。学校还定期开展安全专题教育和心里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本来,学校每期开学前后,举行了多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本期开学前后进行了2次“地毯式”排查安全隐患,对学生寝室、教室、食堂、各功能室、办公室进行大排查,发现安全隐患迅速排除,确保正常开学。同时请消防协会教官给分别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灭火演练知识讲座等。
3、强化安全教育。学校为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每次会上必讲安全生产。学校以晨夕会、主题班会为主阵地,采用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为渠道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强化学习《礼仪安全教育读本》,使安全意识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抓”的意识。
由于我校的安全生产和平安创建工作成绩突出,今年我校被吉首市评为“平安创建先进单位”。
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提高办学品位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全教会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潜能挖掘的关系,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工作,学生的过重负担得到有效控制,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十分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做到“减负增效”。
2、学校校长继续担负起课改“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组织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切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教研活动。(1)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推进。学校《湘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组,先后组织了4堂观摩课、民族民间文化故事大赛等活动,有力地推动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2)同时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理念和远程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先后组织教师按要求完成综合素质培训学习、写报告册等,组织教师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并组织教师参加考试。(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先进经验和理念。本期请州教科院滕九文教授为老师们辅导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老师们受益匪浅。学校先后派出两批教师分赴常德、长沙听课和听专家讲座,增长见识。我校派出张珂老师代表学校在全州“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习作观摩研讨活动”上习作课。派出胡小衡、孙娟等4位教师赴江西赣州进行学习交流。
3、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注重管理实效。坚决执行课程计划,规范教学行为,扎实教学工作,确保课程计划的落实。自上期以来,我校为全体教师配备手提电脑,实现了教学的网络化,使得学校跨上“信息高速路”。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对老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等,定期进行检查,学校校长主任负责抽查。学校建立推门听课制,学校领导采取不打招呼随机进课堂听课,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使老师规范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4、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在州教科院的正确引导下,我们积组织教育教学,教师们极参与研究,并将课题研究和常规性研究有机地结合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把实践课作为进行研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阵地。本学期语文“十一五”规划课题组成员中有四位教师开展了“湘西民族文化与语文教学”研讨课:这些教师都能将湘西民族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并能运用实践成果来指引研究方向,热情鼓励每位学生,实实在在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气氛,努力创设让学生亲自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教研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对自主性学习有了充分的认识,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成果可喜。
一年来,教育科研结出累累硕果。教师的46篇论文在省、州获奖,4位教师上课获国家级二等奖,学生作文38人在全州获奖,182人在全州数学竞赛获奖。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儿童手工实验课程》获全国地方优秀课程奖。课题研究专题片《寻找记忆的家园》荣获全国一等奖。校长王中华荣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总课题组“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胡小衡、孙娟老师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制作二等奖、杨玉湖、肖雪峰分别获评课、上课二等奖。
五、实施德育为先战略,达到润物无声效果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我校始终把教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求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实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和网络,积极探索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重点进行了学生养成教育。抓“四好教育”,即在校做好主人、在课堂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抓好“五个习惯” 养成,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遵守纪律习惯。加强了少先队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1)抓常规教育。每期开学后,少先队、德育处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涉及卫生保持、两操、文明礼貌晨读等。为了巩固养成教育成果,少先队大队部利用周五班队课组织全校学生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安全教育读本》,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搞好卫生保持工作,学校采取强有力措施,德育处牵头由学校班子成员组成的检查组对乱扔垃圾现象进行重拳出击,并给班子成员下达指标,对完不成任务者公示。(2)爱心教育。少先队成立红领巾爱心基金会,并首次捐款三万多元,救助贫困山乡的小伙伴。为四(1)班身患尿毒症的皱凯同学的父亲捐款,奉献少先队员的爱心。(3)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少先队开展系列活动。请老红军向熙义爷爷给少先队员们讲革命故事,使2900多学生受到深刻革命传统教育。在罗盛教像前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等活动。(4)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学生积极配合团州委、州委宣传部开展“热爱家乡、祝福家乡”万人签名活动启动仪式等活动,为湘西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献礼。以活动为载体,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
2、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谐统一,营造大德育环境。学校加强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家庭联系工作,还建立了家校联系卡。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并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达到了共同育人的目的。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学校定期举行家长会,协调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并发放问卷调查,敞开大门请家长“挑刺”。问卷调查表涉及家长对孩子所在班级的评价、孩子喜欢的教师、孩子喜欢的科目、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了解、对校长说句心里话以及对教师、学校的建议等内容。同时学校温馨地向家长提示: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促进孩子健康活泼地发展。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效能,创设优美和悦的校园环境。学校立足实际,整治校园环境,加大改造力度。宽敞、洁净的校园,得体醒目的标语布置,各班进行了班级主题文化建设。如班级黑板报、表扬栏等。又如开学摆放400多盆鲜花迎接学生入学,学校举行“校园之星”、“班级之星”,校园群星灿烂。这一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四(5)班的“班级之星”评比比较有特色,调动了学生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形成了较好的班风。结合文明班级评比,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和礼仪优化教育,促进了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六、实施宣传战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及时总结宣传学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成果和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弘扬正气,鼓舞人心,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我校此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被《团结报》作为全州的师德学习活动的典型以《为了孩子,我承诺!》为题的长篇通讯进行推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2、强化宣传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为了加强学校的宣传工作,我们加强对外联系,扩大对外宣传,充分发挥校内宣传阵地的作用。继续办好了校园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为了办好校园电视台,学校举行了首届校园网版主培训学习,全校10余名版主参加会议。
3、多渠道展开宣传,效果显著。建立学校网站发布学校信息,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向全社会展示我校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促进校内外互动交流,提高了学校的吸引力,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加强了对学校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利用网站的动态管理优势,发挥了网站与校内其它宣传阵地的联动作用,做到了图文并茂,及时更新,积极上传学校各项活动的图片、视频资料,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网站的点击率和影响力。同时加强了学校外宣工作,2007年9月以来,学校先后在湖南日报上稿2条、湖南再线科教新报上稿5条、湖南教育网上稿12条,团结报上稿14条,边城报上稿4条,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得我校的教育宣传工作走在全州各校的前列。
一年来,我校的各项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有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学生养成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学校活动场地不足,学生活动空间显得太小;
3、学生人数多,学生住宿比较拥挤。
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州教育局、师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构建和谐附小,提高附小办学品位而努力奋斗。
2007年12月15日 吉大师院附小办公室
(撰稿 彭彪)
第三篇:深挖关东文化旅游“金矿” 提升文化品位
深挖关东文化旅游“金矿” 提升文化品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如何通过文化提升旅游的品位和档次,通过旅游扩大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一直是旅游从业者不断探索的课题。近日,走进长春关东文化园,解读其在文化和旅游共赢发展中作出的有益尝试。
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使旅游更具吸引力从古色古香的满族四合院,到古朴神秘的鄂伦春寨子,再到逼真传神的民族文化石雕,文化园以关东文化气息,打造自身气质。走入其中就犹如捧起一本载满关东历史的神奇画卷,每一页都记载着关东文化的精髓。
自2009年建园以来,关东文化园准确抓住了“关东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群众根基,在城西镇跃进村废弃砖厂的土地上,建成绿树成荫、环境幽静的长春市的西部花园——关东文化园。
在关东文化园里,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雕塑、布景墙,成为游客见识、了解民族风情的体验场和实物教科书;努尔哈赤、杨靖宇、张学良等十余位曾叱咤在关东土地上的人物以雕塑的方式“复活”,在园内与游人不期而遇;蒙古包里激越的马头琴声,朝鲜族村落上升起的袅袅炊烟,都用最生动的方式诠释了关东文化。来自台湾的游客张女士说:“来到关东文化园,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关东人民生生不息、开拓进取的人文精神,使这次的旅游体验更加生动丰富。”
浓缩关东文化精髓,为关东文化提供展示的窗口
巍峨的长白山,蜿蜒的松花江,白山松水名满天下,而其文化却如散落的珍珠。如何把博大精深的关东文化浓缩起来,集中展现在文化园内,是关东文化园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滕氏布糊画、敦化刀画、齐白石艺术中心等关东文化企业进驻园区,文化园一方面给这些文化企业提供了集中展示的窗口,另一方面也使远道而来的游客能够一次性欣赏到众多代表关东风土人情的文化产品。
为更好地挖掘、展示关东文化,目前,一条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关东文化街已在规划当中。除了滕氏布糊画、敦化刀画已落户在园区内,东丰年画、满族剪纸、古城木艺、柳河柳编等一批关东民间工艺品也即将落户园区,项目建成后将打造长春市最大的关东民间工艺品生产销售基地,以“前店后厂”的模式为吉林特色文化企业提供了展销一体场所。
届时,不仅可以近距离地体验关东文化,还可以带走积淀着典型关东文化符号的艺术品。吉林的特色民间工艺品如宝凤剪纸、宇平工艺人偶、郭丽布鞋,还有工艺鸟、根雕、刀画、松花石等,在现场制作完成后,就可以在商业街进行交易、交流、传承。
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拓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空间
虽然关东文化园在文旅结合上已作出不少探索实践,但其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尚处在初级阶段,需深度开发挖掘,进一步拓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
此外,随着广西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的“梦·云南”、陕西的“长恨歌”等一批旅游演出活动成功投放市场,旅游演艺成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型旅游产品。一方面,演艺使旅游文化的概念从单纯的寻访名山、名水、名胜古迹演变成一种欣赏感悟的过程,凭借着文化的魅力吸引和打动着游客心灵;另一方面,旅游演艺的进入,能极大丰富旅游目的地的内涵,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勇先创景旅游规划视点:“印象·刘三姐”景区规划,北京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智造首个国家级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示范点,在项目规划中,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加深文化挖掘力度,打造文化亮点,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辐射和吸引力,为其成功申请国家扶持资金1.75亿元。
第四篇:建设学校文化 提升办学品位
建设学校文化 提升办学品位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民族,没有科技,一打就倒;没有文化,不打即倒。
学校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学校发展的主题,是学校奔腾不息的生命力。一所学校如果缺乏文化,没有精神,就会成为毫无生命的楼房和建筑物的集合。如果学校具有鲜明的文化、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就会处处感受到这种文化精神的存在。
学校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必须倡导某种文化,与办学特色相辉映。在学习、研究、践行生命文化过程中,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品牌。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制度、物质、行为方式,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成员的活动方式和精神面貌。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1.学校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
2.学校文化要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
3.学校办学特色要体现学校文化内涵
4.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式,是一种精神力量。
21世纪的学校,必须有文化,没有文化的学校,只能侥幸发展,决不会有长久生命力。一个学校只注重硬件建设,只会有表面的实力,1
但没有魅力;如果能加强文化建设,以深厚的主题文化为底蕴,打造办学特色,才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形象,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走出表面,走向升华。
二、学校文化的内容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1、物质文化,(也就是校园文化)包括标识文化、景点文化、办公文化等;比如,学校的校舍(楼房、建筑)、设施、环境、走廊,班级、办公室、功能教室,名人墙、名人碑、英雄谱、传统美德宣传长廊等学校物质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优良的学校物质文化既是学校教育得以进行,又是学校特色形成的物质基础。
例如,北京二中的进楼大厅有一组玻璃展台,展出的是“五谷杂粮”,主要介绍粮食的名称、产地、营养成分、成熟周期等等,有的还介绍结这种粮食的植物名称、照片,象稻穗、麦穗、高粱、玉米、黄豆等等,因为学生们都长在城市,没有去过农村,不知道这些粮食的农作物长的什么样,真可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把课本的知识学“活”了。
展台的内容二周换一次。大厅墙面贴满知识性与趣味性与一体的各种墙报。有介绍(1)恐龙灭绝的足迹(2)神奇的水世界和水生命,(3)昆虫世界(4)蝴蝶世界(5)蘑菇家庭等等。
用学校的文化来约束学生,用文化来熏陶学生,用文化来感染学生,以达到“空气育人,空气启人,空气养人”的最佳效果。
22、行为文化(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包括态度、礼仪、言行、服饰等。学校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渗透着学校的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文化在领导、师生身上的体现。是学校三种文化的外显。
比如某校接电话8个规定,渗透着学校的文化(说话行为)。
①通电话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词,如“您好”、“请”、“谢 谢”、“麻烦您”等等。
②电话铃响两遍就接,不要拖时间。拿起呼筒问“您好”。
③挂电话前,向对方说声:“请您多多指教”、“抱歉,在百忙中打扰您”等等,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④打、接电话时,如果对方没有离开,不要和他人谈笑,也不要用手后住听筒与他人谈话。
⑤打电话时,应礼貌地询问:“现在说话方便吗”?要考虑对方的时间
⑥要学会配合别人谈话。我们接电话时为了表示认真听对方说
话,应不断地说:“是,是”、“好,好吧”等,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否则会适得其反。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年龄、场合等具体情况,应付方式各异。
⑦对方要找的人不在时,要记下其电话、姓名、以回电话。
⑧在办公室里接私人电话时,要尽量缩短时间,以免影响其他人工作。
3、学校制度文化:包括制度条例、岗位职责、守则公约等;在由外化向内化的过程中,制度文化是一种基本力量。科学完善的管理
3常规是办好一所学校,形成特色风格的保证。
但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把它写在纸上,订在墙上,说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是不会起到作用的。
中国不缺少雄才大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关键是把规章制度落实到行动上。
学校之间的差别就是行动的差别。
4、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团队心理等;
是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是一条流淌的长河,一个强大的磁场。成为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也会成为一个学校区别于其它学校之所在。
清华和北大,就是具有不同的学校文化,这两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有不同的风格。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学校文化,就培养了严谨、扎实、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学有所成的学生,所以,清华的学生善于搞科研,搞发明创造。清华大学的学生都会认真听讲,做笔记,仔细揣摸所讲的思想内容。
北大鼓励学生思想自由、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所以北大培养的学生思维活跃,有独到见解,对问题的看法与众不同,百花齐放。北大学生听讲学,没等专家讲完,下面不同意见的条子就递上去了,我对你论证的这个观点有意见,哪个观点有看法,如果你不给解答,等你讲完后北大学生就会说,总是要挑出点问题来。所以“五四”运
4动是从北大开始的。学生们有思想,有建树。
这就是不同学校的文化培养了不同风格的学生
三、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
力,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凡是加入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它不仅具有强大的同化功能,而且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进取的源泉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会告诉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该怎么做,这是一种无声的潜意识的教育,维护它、爱护它、发扬光大它,就会受到全体成员的尊敬和爱戴,违反它、破坏它就会受到大家的鄙视和反对,所以它有一种使每一个 成员自觉接受的约束力。
四、如何建设学校文化
1、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明确学校的定位,并根据这个定位制定学校短期和中长期规划,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教风、校风、管理行为、环境建设等。
2、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坚持继承—扬弃—创新的思想,从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形成学校特色。创新建立学校新的文化。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可借鉴先进学校文化,但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
4、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常规,形成有力的制度文化。为了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可将学校常规和制度建设作为切入口,要通过对学校全部工作的分解,形成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如环境常规、教师常规、学生常规、教学常规、管理常规等,同时要通过对常规制度的宣传、教育、训练、示范、检查,使制度文化落到实处。
5.学校文化建设要彰显办学特色
第五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李宏伟 王方中
2010年第7期 ——文化建设
近几年来,钟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着力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注重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有效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一
钟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也是中国长寿之乡。悠久灿烂的历史,古朴的民风民俗,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钟祥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是历史遗存众多。钟祥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3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馆藏文物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35(套)件、三级文物280(套)件。同时,还有以明显陵为主体,以元佑宫、文峰塔、兴王府、范氏一品夫人墓、郢靖王墓、梁庄王墓、郢中楚踪遗址为代表的具有钟祥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群体。
二是人文资源聚集。郢中兰台培育了楚辞名家宋玉。楚襄王在郢中称王理政期间,常与宋玉谈笑于兰台宫。宋玉借物讽谏,挥就了著名的“风之赋”、“对楚王问”等名篇佳作,也因此才有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典故传世;驰名千载的楚国歌女莫愁女,就出生在郢中城西汉水岸边的莫愁村;自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欧阳修、郑板桥等著名历史文人,都在钟祥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钟祥还是明代的封王置府之地。自明太祖朱元璋将其第23子郢靖王封藩钟祥开始,先后有梁庄王、兴献王在钟祥称王。明嘉靖皇帝出生、发迹于钟祥,并以“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赐名家乡为钟祥,升钟祥为承天府,与北京顺天府、南京应天府并称全国三大直辖府,盛极一时。三是民间文化丰富。民间故事传说不穷,民歌民谣浩如烟海。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梁山调》传承至今,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寿文化、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尤其是本地著名特产“盘龙菜”的传说,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影响广泛。
二
钟祥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打造品牌文化为支撑,以发展旅游文化为平台,不断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文化园区品位。钟祥在整合文化资源上,规划建设了三大园区,即以明显陵、博物馆新馆为主体的历史文化研究、文物展览展示、文物旅游观光园区;以休闲广场、门球场、游泳馆、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主体的体育、休闲、娱乐园区;以文化馆、大礼堂、图书馆、电影公司、阳春广场为主体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培训、文艺展示园区。通过文化园区建设,大大增强了旅游文化的聚集效应。同时,钟祥始终坚持“设施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对明显陵主题公园、长寿文化展示园等文化设施进行了高品位设计,把历史文化与建筑风格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文化建筑设施的文化品位和旅游文化的吸引力。
二是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为充分挖掘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钟祥着力打造了四大文化品牌。着力打造明代文化品牌。钟祥明代皇家宫苑、祭祀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且自成体系,具有代表性。兴王府、元佑宫、明显陵、郢靖王墓、梁庄王墓、范氏一品夫人墓规制较高,为研究明代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形成了帝陵、王墓、王府、家庙、藩王地宫等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展示地。对此,钟祥以市博物馆新馆建设为契机,与武汉大学合作建设实验基地,倾力打造中南地区明文化研究和展示中心。着力打造庙会文化品牌。长期以来,钟祥居民在“三月三”、“九月九”有到明显陵、元佑宫、文峰塔祭拜的习俗,并逐步形成了庙会文化。对此,钟祥因势利导,改造接待设施,丰富庙会内涵,使庙会规模逐步扩大,影响日趋深远。目前,两大节日庙会接待规模已达10万余人,其影响已波及武汉及周边县市。着力打造长寿文化品牌。钟祥自古多长寿,现有百岁老人77名,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长寿饮食、长寿秘诀、长寿生态已成为游客寻访的重点。对此,钟祥积极开展长寿文化研究、长寿食品开发和长寿生态旅游等一系列研究开发工作。同时,市里每两年还举办一届“中国·钟祥长寿文化旅游节”,以节会形式宣传长寿文化,不断扩大长寿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叫响钟祥长寿文化品牌。着力打造演艺文化品牌。钟祥投资300万元精心打造大型音画乐舞《钟聚祥瑞》,效果显著,现已累计演出30余场。与此同时,市里还根据钟祥历史文化特性,组织编演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大王雄风》、《莫愁谣》等名篇名曲,推出一系列大型实景演出剧目,使上述演艺成为钟祥市一大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维修历史文物遗产,提升旅游景点吸引力。近年来,为推动传统文物景点提档升级,恢复文物景点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增加新的文物景观,钟祥投资对明显陵九曲河、双莹城、大碑楼、陵寝门、陵恩门等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维修改造,对境内古街区进行了复修,对兴王府进行了维修和布展,对文峰塔山体进行了护坡加固,引资启动建设大明承天府。此外,钟祥还配合上级文物部门,对梁庄王墓、郢靖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6000余件,为发展旅游文化增添了新的载体。
四是依托历史文化形态,开发旅游产品。在符合文物保护法规定并履行相关手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复(仿)制品,让游客触摸历史,感悟历史。开发旅游纪念品。钟祥根据各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发出了《阳春白雪》碑拓片、镀金铜龙,印有显陵主要景点的金箔画、旅游伞、旅游帽、旅游背包以及具有地方风味的盘龙菜、橡子粉、熏腊肉、石牌豆腐、客店葛粉等文化旅游产品,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发以特色文化为主体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在历史文化领域,出版发行大型画册《世界文化遗产地——明显陵》和《走进显陵》、《明显陵探微》、《明显陵80问》、《嘉靖皇帝》等书籍,筹拍电视连续剧《嘉靖皇帝》。同时,以钟祥长寿文化、重点文物为主体的邮政首日封也已列入国家邮政发行计划。在民间文化领域,出版发行了《钟祥民间文学作品选集·故事分册》、《钟祥民间文学作品选集·歌谣分册》、《梁山调》等专辑,使钟祥一大批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得以完整传承。此外,钟祥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高腔、梁山调、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自然风光制作成挂历、磁带、光碟等推向市场,大大提升了钟祥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作者单位:中共钟祥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