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时间:2019-05-12 04:1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入世十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入世十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篇:入世十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入世十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中国企业整体在国际舞台上越舞越热之时,不同行业却在经历着冰火不同天的考验。人民币升值、劳动力短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共同考验着中国企业,得到的答卷却并不相同。其中,服装行业则是一波三折。2011年的这个时候谈论世贸组织,至少在服装行业中不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当企业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生产经营已经习惯成自然,并将种种规则内化为企业日常标准时,服装行业在一波三折中画出了一道起伏的上升曲线。

以宁波服装为例,2011年10月2 3日,宁波服装节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服装是宁波最大的名片,几乎任何服装这里都有生产,从加入世贸组织到现在,宁波的服装行业已经适应了国际市场的竞争。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时,服装行业被认为将是中国获益最大的行业之一。十年之后,变化正在不经意间发生。十年前的时候,大家都关心这件事,谈论这件事,现在很多企业都快把这件事情忘记了,宁波服装行业已经融入了世贸组织体系,习惯了在这个框架内的运作,当世贸组织规则不再成为关注对象的时候,证明企业已经适应了。

无论是宁波还是其他中国服装出口地,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出口配额曾经是多数企业跨不过去的槛,而之后,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设立的各种反倾销调查杂音不绝,生命力强盛的服装产业逶迤前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出口配额没有了是最重要的,23类纺织产品,之前一般都是要配额的,没有配额限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变得公平。

反倾销不可怕,练好内功才是关键,这是宁波服装行业共识。纺织服装行业可以说是最能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在国际上影响力是最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提高最快的,服装是最后产品,优势是上游行业逐渐积累起来的。

事实上从整个纺织服装行业来讲,针对中国企业的众多反倾销调查主要目标是化纤行业,而不是成衣制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界需要中国的服装而不是中国的化工产品,涤纶是流水线生产的,工业化程度高得多,而生产服装最主要的是熟练工人,这是中国服装行业未来几年最大的优势。

加入世贸组织,放开出口配额限制,曾经让宁波服装行业欣喜。这种状态并没有保持很久,十年之间一波三折。2004年,宁波服装业出口交货值58.91亿元,比上年减少一半,宁波服装行业遇到第一次冷风。人民币升值、棉花价格上涨这些都会对服装出口产生很大影响,宁波服装行业出口曲线与棉花价格基本成正比,显示出原材料的重要性。但是短时震荡后,马上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订货单会短时间撤离中国,但是不久又会回来的。

对规格的认识和适应才是最重要的。快速适应国际标准,按照国际标准生产的,内销对这些方面要求简单,即使是内销产品,很多企业也按照出口产品标准生产,这样才能站住脚。日方对中国产服装实施件件检验制度,为了确保安全,每件衣服都要经过红外线机检验,只要发现一根遗留在服装上的针就要我们赔偿300万日元。

2008年,第二波危机袭来,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宁波服装企业面临又一次严峻考验。当年年底,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亏损面达到了1/4,企业减产、停产、关闭,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出口服装总体上价格在逐渐上涨,但是我们的整合竞争力还是要比其他国家强,订单流失一段时间后,又会回来。东南亚国家正在逐渐带来压力,人力成本、土地成本,都比中国低得多,现在我们的优势主要是人工效率高,行业配套好。

再来看看天津是怎么做的,在过去十年里,天津纺织业走出了一条不断调整、不断提高,同时又适应自身发展的道路。主要做法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顺势发展,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入世后,面对日益复杂的纺织服装出口市场,在认真总结出口工作和分析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在出口地区上向远洋地区、非配额地区、高价位地区调整;在出口产品上向高附加值、最终产品上调整;在出口渠道上减少中间环节,向终端客户上调整;在出口方式上向一般贸易方式上调整”的“四个调整”战略思想。

至2010年末,通过推行“四个调整”战略,天津纺织业一般贸易出口额自2002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于近几年来稳定在80%以上;在出口产品结构上,至2010年全系统非纺织类产品出口2.56亿美元,占整体出口额的1/3以上,比入世初期增长2倍。既达到整体出口规模的稳定,又实现了出口产品结构性的转

变。

二是紧跟形势,走出去找市场。自2001年入世以来,每年都由天津纺织集团控股公司牵头,组织系统内各进出口企业参加境外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专业展览会,并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走向国际市场,推出产品、广交客户、了解市场信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三是借势发展,稳定扩大进出口贸易。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外贸订单下降20%-30%以上,出口贸易风险骤然加大。针对这种局面,天津纺织集团控股公司与中信保天津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抵抗贸易风险的能力。2010年整体参保额达到2.18亿美元,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2亿美元。通过两年来与中信保的合作,使企业在日益困难的外部贸易环境中,实现了进出口额稳步提升。

四是进出口贸易相结合,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提前安排早动手,积极调整经营方式,利用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原料的差价,扩大进口。于秀艳介绍,进入2011年,天津纺织集团控股公司历史性的把进口贸易作为一项经济指标下达给各进出口企业进行考核。运行至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1-9月份,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7.1%,全年预计进出口额将实现11.2亿美元,使全系统进出口工作又跨上一个新的历史平台。

另外,针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积极与各有关金融机构加强沟通,研究、探讨选用适合企业情况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水平。采用各种措施,加强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规避了汇率风险,同时还提高了效益水平。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展这些业务,加强了资金的运作,使企业的经营向金融化更高级发展,为企业增加了新的盈利手段和盈利方式。

五是注重专业队伍建设,强化进出口贸易基础管理工作。发展外向型经济,人才是关键,管理是基础。天津纺织集团控股公司在协调、指导企业进出口工作中,始终强调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求进出口企业注重内部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各项进出口业务流程。目前,全系统各进出口企业还普遍均采用了ERP电子商务等科学管理手段。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使天津纺织业进出口额在入世十年中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外,还打造了一支外贸进出口业务骨干队伍。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约为一成六,2009年占全球出口约为三成二,2010年则达到三成三。入世十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十年累计增长近3倍,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的比重高达三成以上。中国已当之无愧地成全球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2065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了268.75%,连年攀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出口国,主要得益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欧美等国逐年取消了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配额限制,使得中国纺织服装生产的能力得到充分释放。

随着中国国内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成本的不断上涨,及国外诸多不确定贸易因素的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低成本、高成长”时代已成为过去时。当前,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在规模上已达顶峰、并开始出现拐点,今后全行业将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生死抉择。提高科技贡献率与品牌贡献率才能消化各种不利因素,今后纺织业要以创新驱动,抓住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惟有这样,中国才能从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大国一跃成为出口强国。

第二篇:入世十年我国纺织品贸易发展

入世十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十年,人们都在讨论入世对中国贸易带来的影响,不得不提的便是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纺织服装业是一个具有世界规模与影响的重要传统工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深受配额之苦的纺织品服装业外贸出口得到改观,成为发展最快收益最大的行业之一。中国纺织服装生产的能力得到充分释放,并成为了目前全球第一大纺织出口国。

在入市之前,纺织业被认为有可能会是获利最大的行业,而如今,纺织品服装也的确成为我国出口换汇的第一商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纺织业带来了产值上的飞跃,但伴随着众多机遇而来的也有挑战。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欧美市场萎缩,国内外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过低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倒逼着中国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未来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目前中国政府以及各纺织企业和服装工厂在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1.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现状分析

1.1 入世后中国纺织业发展增幅迅速

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入世十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幅度,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仅占全球出口份额一成多,而到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值突破了4万亿元规模,十年间出口额累计增长了292.1%,就业人数仍然保持在2000万人口之上,纺织品出口量占到全球出口份额的三成以上。2009年占全球出口约为三成二,2010年则达到三成三。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2065亿美元。不仅如此,整个“十一五”期间,出口数量对纺织业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占到44.5%,价值增长的贡献率占55.5%。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业飞速发展,美国欧洲经过产业调整,把国内的中低端纺织业基本上都淘汰了,从而给予了中国很大的欧美市场刚性需求,美国欧洲最热销的品牌服饰几乎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中国制造”无处不在。

然而,中国纺织业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初入世时,中国面临着关贸总协定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规则》限制的出口份额的挑战,较多出口配额都掌握在产值大、贸易能力强的大型国营企业手中,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受限,举步维艰。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

被全部取消后,一季度出口至欧美同比增长3%到4%,配额虽消失,但欧美采取各种保障性措施,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这预示着国内出口价格竞争将更激烈。产品价格低和廉价劳动力成为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根源,欧美国家常常以倾销、人权保护主义等理由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进行限制与打击。因为中国在纺织品行业极强的竞争力,美国和欧洲提出让中国再接受5年配额限制,中国遭到歧视性待遇,坚决反对,最终在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协议,享受同样待遇,中国纺织业正式迎来“无配额时代”。

在“无配额时代”前后,中国纺织业出现了井喷。2003年全国新增5000家纺织企业;仅2004年第一季度,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144%。而在配额取消的200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150.3亿美元,增长20.9%。对美国出口186.4亿美元,增长70.5%,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16.2%;对欧盟出口183.2亿美元,增长56.9%,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15.9%。大型国营公司的保护垄断地位被打破,而民营企业可以不通过贸易公司直接出口,纷纷摩拳擦掌,积极扩大产能,提高自动化水平。中国纺织业在此时创造了历史新高。

尽管在自由贸易中中国的纺织业发展迅速,但还是面临着中欧贸易争端、各国铺天盖地的反倾销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中国纺织业在赢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压缩利润空间,并存在着环境污染、附加值低等问题。尤其2011年以来,纺织业面临的挑战比往年更为严峻。

1.2 2011年以来中国纺织业增幅下降面临巨大压力

2011年7月以来,东莞制造业出现企业倒闭潮的消息引发了全国的关注,而纺织业是首当其冲的行业之一。数据显示,8月份纺织品服装单月出口额环比下降6.51%,8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单月出口额同比增长25.53%,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6.51%。2011下半年纺织业的增幅下降,给整个纺织业带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造成增幅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内因素和外部经济环境。下面主要分析几种重要因素:

一、劳动力成本上涨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一直以价格优势作为出口竞争的强有力手段,压缩利润空间以求薄利多销。然而目前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廉价劳动力加工市场的优势也在渐渐丧失。全国企业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枯燥廉价的加工工作,而农民工也倾向于选择家乡的工厂导致劳动力缺乏,用工成本高涨。2008年,新《劳动法》出台后,企业的用工成本普遍增加了10%-20%,再加上“用工荒”,企业压力陡增。

二、纺织产业向东南亚、非洲地区转移

在劳动力成本高涨的情况下,中国纺织业还面临着新兴国家的挑战。目前,东南亚、越南、孟加拉、柬埔寨、土耳其等国家的成本远比中国低廉。这些国家的报价有些可以比中国低10%,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的用工成本甚至仅为中国的38%,原材料成本也比中国低30%,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东南亚以及非洲国家的低廉价格优势使得中国纺织企业面临着内外夹击的局面,从而不得不因为过低的平均利润率而放弃大量订单,降低了中国的出口数量,外贸形势非常严峻。

三、国内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原材料价格也在大幅地波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棉花价格在2010年涨至15年最高价,而在2011年下半年又开始下跌。棉花价格的上涨导致许多小规模的工厂因为订单量不足而关门歇业。另外,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会直接体现在服装市场的零售价格上。2011年以来,消费者可以明显感受到服装的零售价格相较之前有明显的上涨。

四、人民币汇率上涨

人民币升值无疑给中国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汇率的上涨削弱了中国的价格优势,使得不少中小型纺织企业不得不减少订单、压缩成本来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大型企业也选择以购买中远期外汇的方式来消抵汇率上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欧美市场大幅缩减

欧盟与美国是中国的出口大国,而近年来的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使得欧美经济疲软,降低了欧美国家的购买力水平,欧美市场极具缩水,给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冲击。欧美客大减,使得中国企业的传统市场大幅缩减。

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复杂的国内因素以及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叠加因素使得纺织品出口量缩减,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纺织业增幅下降。尤其对于中小型纺织企业来说,出口形势格外严峻,若接订单,无利润,而不接订单又有失去市场的危险,即使接订单,也是中短单占的比重高,长单比重仍偏低,许多小型企业都面临亏损倒闭的危险。

中国纺织业的产量和加工能力是最强的,但始终都摆脱不了附加值低,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是中国纺织企业摆脱目前不利现状的关键。

2.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发展前景

2.1 缓解目前中国纺织业严峻形势的建议

目前中国纺织业较大的问题便在于盈利能力低,附加值低,处于贸易食物链的最底端——廉价加工市场使得中国始终无法走出发达国家对价格的控制。在盈利V型曲线中,两端的创新研发和销售是盈利最大的,而最低端的加工则是盈利最低,中国便处于这中间,纺织业中的尖端技术主要还是掌握在世界上一些500强企业中。因此,转型升级成为中国纺织企业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而除了转型升级,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缓解目前的现状。首先便是开拓新兴市场。欧美传统市场的日益饱和与新兴国家购买力的持续增强,使得我国的纺织出口企业开始考虑拓展新兴市场,同时扩大内需。目前,中国纺织品贸易与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成交量有所增长,在非洲、亚洲、拉美等潜力市场的成交率也增长了39%,这都说明中国的纺织品在新兴市场还是有销路的。另外,也可以向其他国家进口部分材料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了出口减少。另外,还可以提高工厂机械化程度,进行改制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将先进技术投入产业化应用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升中国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拥有自己的品牌来开拓新的增长点。

2.2 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转型升级

在加入WTO之后,中国可以越来越好地利用WTO规则来发展自己,入世后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和大量的订单,而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和产业升级也倒逼着中国的纺织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如今,欧美国家通过技术创新来抢占市场份额,东南亚和非洲国家靠廉价成本争夺市场,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两头夹击,加快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如今的中国纺织业依然是OEM的加工市场占绝大多数,也有不少企业不惜重金聘请国外优秀设计师来设计自己的品牌服装,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提升综合实力,提高利润空间。但从OEM转型为ODM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建立成功的品牌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就拿上海丝绸为例,上海丝绸在入世之前是上海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公司,手中握有大量的出口配额,但是入世后,配额取消了,公司的垄断地位随之消失,真正成为了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市场机制倒逼上海丝绸在一步步地转型升级。最近几年,上海丝绸除了斥资上亿元在山东、安徽等地建成了现代化工厂,而且在全新培育自己的品牌。加工贸易利润太低,只有靠品牌来生存。但转型升级投入较大,品牌建立十分不易,在设计研发的初期,有整整七、八年的时间上海丝绸是不盈利的,直到近几年才打开品牌的市场,回报率有所上升。虽然纺织企业转型需要较大的时间和资本的投入,但这是解决目前中国纺织业困境的最有效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产品创新,是没有前途的,中国纺织品不能仅仅靠价格优势来竞争。

对于不同规模的纺织类企业来说,有不同的转型措施。大型企业应该致力于品牌自主化、产品多元化、经营国际化,围绕着目标市场,研究设计开发、市场营销和信息化管理。中型企业应在现有加工能力、经营基础上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不能永远贴牌生产。服装产品个性化、定制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小型企业则可以发挥灵活迅速的特点,主动顺应国际纺织服装业小批量订单的发展趋势。

中国纺织业一直以来都以低价优势成为“世界服装加工厂”,世界纺织第一大国非中国莫属,然而这都是用低成本、低利润和高能耗换来的。在当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这些劣势成为限制还处在微笑曲线最低端的中国成为纺织强国的一道难关。中国的纺织企业都在谋求产业调整,改变目前这种盈利空间小,订单量下降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纺织工业

“十二五”规划的定位是,坚持转型升级、强化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节能减排,为中国成为纺织强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2、温耀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夏晴,《“无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1月第5卷第1期。

3、靳云鹏,《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第7期总第169期。

4、新华08网,《新行标——入世十周年:纺织出口企业亟待转型》,2011年11月29日。

(数据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官方数据、中国统计局网站)

第三篇:入世十年农业贸易发展实践与探索

《入世十年农业贸易发展实践与探索》正式出版

2012年01月06日 10:39来源:农业部热点专题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为了纪念中国农业入世10周年,由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序、副部长牛盾主编的《入世十年农业贸易发展实践与探索》于近日出版。该书共八章,57万字。

第一章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发展

入世10年,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技术品种引进和外资进入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农业发展整体保持良好势头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开放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因素,也得益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需求快速增加的宏观环境,更得益于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大幅增加农业国内支持等政策保障。

入世推动了市场取向的农业农村改革,加快了农业贸易发展,对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减缓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口的过快增长和外资对特定产业的过度进入,给我国小规模生产农业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

入世10年我国农业发展经验是:必须以理论创新带动政策创新,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用开放的办法解决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用世界的眼光全球的视角统筹谋划农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WTO规则,在开放中切实加强对农业的合理保护。

第二章农业贸易政策选择

我国是13亿人口大国,人均农业资源不足。我国大宗农产品供给必须立足国内生产实现基本自给,同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显著,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难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农产品贸易不能单纯地基于比较优势原则,必须充分考虑粮食安全、农民生计和农村就业等非贸易关注。

由小规模生产特性决定,我国农业与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相比存在着难以改变的竞争力差距,必须在开放和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切实加强对我国农业的支持和合理保护,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必须强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统筹,确保我国大宗农产品基本供给保障能力不会削弱;必须着眼长远在多边和双边谈判中重视和加强对有限政策空间的保护。

在我国大幅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同时,国际市场的高保护依然存在,必须加大农产品贸易促进力度,有效发挥农业品牌展会的集聚和整合作用,加快优势农产品出口,推进公平贸易。

第三章 WTO农业谈判

立足国内农业产业政策和发展实际,积极参与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努力争取有利于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游戏规则”,大力推动农产品公平贸易,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

我国在入世过程中做出了远远超过乌拉圭回合要求的农业承诺,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成员,由于农业关系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进一步减让承诺的余地非常有限。

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应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消除各方特别是发达成员的贸易壁垒,减少扭曲贸易的农业支持,提高发展中成员的市场准入机会,促进农产品公平贸易;应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农业发展实际和需要,通过设定特殊产品和建立特殊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关注,保证谈判结果在体现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总体平衡。新一轮谈判还应充分考虑新加入成员为多边贸易体制所做的贡献,对新成员提供充分有效的灵活性待遇。

第四章自由贸易区农业谈判

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多边和双边贸易自由化进程明显加快,在WTO多哈回合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自贸区建设受到了更加特别的关注。我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果,先后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开展与澳大利亚、冰岛、海湾国家、韩国、挪威及瑞士的自贸区谈判,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与印度、韩国及日韩两国的可行性研究。

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从出口利益考量还是从进口利益考量,农业都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在自贸区建设中,各国在充分考量农业竞争力相互情况的基础上给予农业不同程度的灵活性待遇,对重点关注产品实施完全例外、暂时搁置、部分削减等特殊处理方式。

自由贸易区建设中,考虑地缘政治和外交需要是必然的,但就本质而言,自贸区建设是一种经济合作方式,经济上的互利互惠互补是其最核心的特征。我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必须坚持利益平衡的原则,必须在深入分析各自竞争力基础上处理好敏感产业和重要产业的攻防利益,必须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施品牌战略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相结合。

第五章农业产业安全与健康发展

产业安全概念与市场开放密切相关。我国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关系数亿农民就业增收,而且关系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的保障。开放条件下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必须统筹考虑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民有效就业和增收能力、农业产业控制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入世以来,我国农业总体保持了较高的产业安全水平,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产业安全水平得到了有效保障。但部分竞争力弱、开放度相对较高的产业,包括大豆和油籽、大麦、细羊毛,其产业安全受到了严重挑战,大豆和植物油自给水平大幅下降,农民收益减少,产业发展缺乏动力。棉花、乳制品产业安全也受到明显影响。产业损害主要表现:生产受到过度挤压、价格受到过度抑制、中小企业被过度挤出、产业控制力和定价话语权受到明显削弱。

在开放的形势下确保我国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必须从保护、调控、监管、救济、促进五个方

面着手,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与支持,加强产业政策衔接与宏观调控,健全对外资的监管,有效运用贸易救济、产业损害补偿等手段维护国内农业产业和农民利益。

第六章国际农产品市场趋势研究

近年来,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质能源快速发展以及农产品资本化,全球粮食供需呈趋紧态势,粮食库存下降,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走高,区域间和地区间不平衡加剧,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有所增加。就全球耕地和水资源而言,农业生产仍有一定潜力,但能否变为现实生产力取决于政策、投入、科技和稳定的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2008年粮食危机和2010年下半年以来粮食价格再次快速上涨,一定程度预着示全球将进入高粮价、高波动时代。

与人口增长和饮食改善对需求影响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不同,液态生物质能源、气候变化、金融投机资本第三大非传统因素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将加剧世界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一方面大幅度增加了对玉米、油籽和甘蔗等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农产品价格与生物能源价格互动更加密切。目前液态生物质能源在全球总能耗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但所消耗的农产品占比显著,其对保障能源安全作用有限,对农产品市场影响巨大。生物质能源使美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掌控力将进一步增强。

第七章国外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比较

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工农、城乡关系各不相同,出台的农业发展政策措施也因此各不相同。但是,其中又有一些共性的经验值得参考与借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各国的普遍做法。即使在贸易自由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市场开放与产业保护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关系,恰恰相反,越是开放越需要加强产业保护。

在WTO规则下,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都十分重视农业产业的有效保护,综合应用国内支持、关税保护、出口竞争、技术性壁垒等措施,以实现加强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各国均将农业支持保护作为农业政策基础,十分注重以立法形式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根据发展阶段和农产品供需状况适时调整政策目标,注重国内支持与边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注重生产性支持与收入性支持、即效支持政策与长效支持政策的有机结合,在有效使用黄箱政策的同时强化增加绿箱补贴,突出重点支持产品,注重保留政策空间和使用技术性壁垒手段。建立和强化我国农业产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体系,须在支持、保护、调控、促进四方面着力,形成总量增长、重点突出、体系健全、措施有力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第八章农业贸易促进

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开展农业贸易促进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加强农业贸易促进、开拓国外农产品市场,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和行动。我国农业贸易促进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体系不健全、手段不充

分,缺乏统一规划及配套法规。应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小规模、小批量、多品种特点,从市场、企业、产品三个层面,切实加强农业贸易促进工作,强化农产品对外营销促销公共服务。

我国在蔬菜、水果、茶叶、小杂粮豆、水产品等劳动集约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出口备受质量安全问题、行业内无序竞争、国外贸易壁垒等诸多因素困扰,应着眼重点环节推动优势农产品出口。

农业会展作为最直接和有效的贸易和交流平台,在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农业会展行业管理,提升会展运营水平,是从企业和市场层面促进农业贸易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渠道。

第四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六十年发展历程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六十年发展历程

2011年11月18日15:23 来源:人民网-银行频道 手机看新闻

  字号

六十年激情岁月,一甲子光辉篇章。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浓缩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探索进程,记录了合作金融成长的艰难蜕变。

——从建国初期到1958年大跃进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普及和大发展时期。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提出首先在华北试办信用社(部)。1951年5月,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人行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等。1955年人行又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新的政策环境下,一场合作金融发展热潮在全国迅速掀起。到1957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达88368个,存款20.6亿元,社员股金3.1亿元。

——从1958年大跃进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是农村信用社的跌宕波折时期。在这段特殊的历史年代,信用合作事业受到“左”的思想严重干扰,先后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又交由贫下中农管理,最后来交由国家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害。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发展策略的频繁调整、管理主体的几经更迭,使得刚刚步入正轨的农村信用社在历史的折腾中走上了“官”办道路。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行社脱钩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84年,国务院转发《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决定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农村信用社向着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合作金融组织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从1996年行社脱钩到2003年深化改革试点前,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对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然后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农村信用社进入了自我管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经国务院同意,人行在江苏省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并在常熟、江阴、张家港三地组建了股份制农商行。同时,全国还试点组建了京、沪、渝、津、宁5家省级联社,创建了浙、川、闽、黑、陕5个省级协会,组建了65家地市级联合社。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行了全方位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是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试点推进时期。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思路,在浙、鲁等八省市改革率先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4年8月扩大至除藏、琼以外的29个省;2007年海南省联社正式挂牌成立。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产权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财政、货币和税收政策的综合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彻底摆脱了发展缓慢,连年亏损的不利局面,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回首过去,光荣与艰辛同在;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一甲子的光荣铸就了历史的辉煌,六十载的积蓄迸发出崭新的希望。农信人将铭记发展历程的艰辛与辉煌,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第五篇:关于中国入世十年经济贸易发展的总结和未来经济发展

关于中国入世十年经济贸易发展的总结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讨论 十年前,伴随卡塔尔多哈世贸部长会议上的一声槌响,世界贸易组织向中国敞开了大门,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今天我们在中国入世十周年之际,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深思过去的十年,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使中国1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让中国与世界实现更好的共赢。

我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经历了十五年的谈判。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十年,国家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加入世贸组织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间,中国成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第二大商品进口国。纺织、家电、电子等传统优势产业潜能得以释放,汽车、船舶、铁路机车等制造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经受了考验,并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1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在国家领导人级高层讨论的同时,也引起全国人的关注和讨论。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认真履行承诺,充分享受权利,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入世十年,是一段艰辛而辉煌的旅程。十年间,中国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发生重大变化。入世十年,更是崭新的起点、奋进的号角。在交融和分享中,中国和世界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开放才能发展,互利才能共赢。自信而从容的中国必将更加坚定改革开放的步伐。

这是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在开放中抢抓机遇、趋利避害,中国经济赢得了空间,提升了整体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仅是企业

家,整个中国也在那一刻开启了机遇之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全面享受世贸组织成员各项基本权利,获得了稳定、透明、可预见、非歧视的多边贸易机制保障。紧紧抓住有利条件,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得中国企业有了更高、更广的视野,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间。

数字,清晰地显示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十年间,中国货物贸易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出口跃居第一位,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当年已达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900多种“中国制造”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中国企业,从2001年的12家增加到2010年的54家。产业竞争力、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机遇交织着挑战,既要抢抓机遇,又要趋利避害。十年间,中国经济时刻都在应对“入世大考”。

负责任的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世界也从中国发展中分享越来越多的机遇。随着中国入世完全到位和经济发展,中国在未来世界经济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将越来越大。入世给了中国全面拥抱世界的机会,世界也从中国分享到发展的机遇。十年间,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十年来,中国市场新增34.7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大批跨国公司将全球或亚太区总部迁到中国。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由于进口中国商品,美国消费者过去十年共节省开支6000多亿美元,欧盟每个家庭每年可以节省开支300欧元。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为国外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中国为维护体系的持续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一点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表现尤为明显。

这是中国人视野和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十年。经历开放洗礼,规则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增强了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加开放的市场,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商场、超市里汇集了世界各国商品,来自国外的金融、文化、娱乐服务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十年前,汽车还很难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达60辆,迈入“汽车社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入世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服务、更新的理念。入世给普通中国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阔、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也许,放在中国六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去看,入世十年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正如拉米曾指出的,这十年,延续了中国飞速发展的进程,巩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然而,十年来,世贸组织的“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等原则开始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使其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而规则意识、市场意识、契约精神、法治精神等,如同奔涌的大潮冲击着中国人的观念和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激荡融合。,“双赢’、‘透明度’这些词汇,伴随入世大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深入人心。

正如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指出:中国入世十年,学会按照国际惯例,调整、改革自己的制度使自己的行为“合拍”,并想尽各种方法灵活应对这些挑战,使自己在国际舞台上提升竞争力和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

这是对未来的昭示: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开放水平,是把握机遇、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年入世,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加深,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是举足轻重。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

站在入世十年的门槛上,我们有理由自豪,但更需要警醒。因为,挑战就在眼前。以代表性产业——汽车为例,入世十年,带来了十年爆发式的增长周期,然而这一趋势在今年开始放缓。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结构呈“金字塔”型,上端是进口豪华车,中端是合资品牌,大量国产品牌处于中低端;但从利润分配看却呈“倒金字塔”型,市场绝大部分利润都被进口车及合资品牌拿走,众多国产品牌还处于利益链低端。汽车产业只是一个缩影。审视国内——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国内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环顾国际——欧美国家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中国过去较多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如何平衡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成为必须破解的难题。站在入世十年的门槛上,我们更加清醒:入世十年,绝不是终点,而是改革开放新的起点。

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中国人民作出的自主抉择。经过入世十年的洗礼,今天的中国,扩大开放的基础更加牢固,条件更加成熟,人民群众的意愿更加强烈。

随着“后入世时代”的到来,摆在中国面前的,是如何进一步延续和扩大这一“入世效应”。入世十年,中国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道路,这一历程仍将继续。当前,利益关系调整已成为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需要全社会提高改革的共识,坚定改革的信心与勇气,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中国应推进以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二次转型与改革,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使多数人能够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使市场保持充分的活力和效率,使资源环境可持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只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开放水平,一定能够把握战略机遇,赢得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载入世十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入世十年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年服装行业经验自我评价

    1.有十年左右的服装生产及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对服装生产流程与查货标准相当熟悉,熟知国际ISO查货标准(包括欧美标准)尤其熟悉日本客人的质量标准及验货标准;2.有丰富的现场查货经验,......

    中国农业机械化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慧聪五金网】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六十年的发展,波澜壮阔,极不平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战胜各种困难挫折,探索前进,开拓创新,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对中国入世十年的总结

    对中国入世十年的总结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已有十年,回顾这十年来,我国经济变化的步伐是如此巨大。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中国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经济体快速成长为第二大经济......

    我国网购十年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2

    我国网购十年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网络购物实现了近乎100%的年增速,网络购物成为了人们新的消费习惯,冲击着传统的零售市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科院预测,2010年中国的......

    总结P2P理财发展十年历程(共5篇)

    专业投资理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总结P2P理财发展十年历程 2016是P2P网贷行业监管元年,这一年P2P网贷行业政策相继出台,从监管方法到网贷整治方案,从银行存管要求到P2P网......

    新疆吐哈油田中小学教育十年发展历程

    在探索中发展 在创新中提高—新疆吐哈油田中小学教育十年发展历程吐哈油田教育培训中心 2008年11月20日 2005年以来,吐哈教育事业捷报频传,被人称为“井喷”现象,高考在普及高......

    发展历程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 1986年,审计署制定并颁布《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推动了离任审计的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

    发展历程

    2014年3月 “星艺装饰”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2月 2月10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星艺艺术院的春节大型艺术设计特训活动(庐山特训营)进行了报道。3月 3月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