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党小组:明圆小学支教之行

时间:2019-05-12 04:0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先锋”党小组:明圆小学支教之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先锋”党小组:明圆小学支教之行》。

第一篇:“先锋”党小组:明圆小学支教之行

“先锋”党小组:明圆小学支教之行

2011年11月16日,在两位辅导员及商院青协教育部领队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先锋党小组全体组员来到位于北京海淀区的打工子弟校明圆小学支教。

到达明圆小学时,还未到上课时间,分散在操场各处的孩子们看到我们来到就“呼啦”一下围到支教队伍旁边,热情地和前来支教的大哥哥大姐姐打招呼,非常有礼貌。并且好奇地询问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带他们的“老师”。经过简短的介绍,各个组员找到了各自支教的班级。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簇拥着他们的“小老师”走进教室。

面对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而渴求知识的脸庞,组员们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为孩子们讲授他们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有的组员教会孩子们用耳朵捕捉美丽的音符,有的则用意蕴隽永的古诗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有的向孩子们传达环保理念,教他们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有的组员教孩子们如何保护眼睛......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课前还为“新老师”表演唱歌等。不过有时气氛也会过于活跃,年纪小的孩子们一玩开就“刹不住车”,但是他们天真烂漫的脸庞着实招人喜欢。组员们开动脑筋,想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Hold住了场面。两节课上完,组员们带着深深的感触走出了明圆学校。回望那低矮的校舍,和斑驳的旧铁门,脑海中浮现的是孩子们灿烂的笑颜。这次支教活动不仅锻炼了各位预备党员的能力,更让我们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打工子弟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生活也许不好,但是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求,他们有自己的快乐与倔强。我们感受到未来祖国将会交给的重担,更深刻的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决心尽自己的所能来帮助这些孩子,尽自己所能来为社会做更多志愿活动。

第二篇:先锋敬老院之行有感

124/17/2013

先锋敬老院之行有感

从大一到大三,总计自己去先锋敬老院次数不少于五了。虽然对那里比较熟悉了,也和敬老院的一些老人成为了朋友,但每次迈进那道门时,我心里总有些沉重。这可能是因为面对那些孤独的老人,看着他们空洞的眼神让我畏惧。他们给人的感觉像一群被丢弃的孩子,渴望回家,却不知道怎么回家。每次去看望那些老人时,他们总是面朝大门坐着,用一种期待的神情望着紧锁的大门,期许着什么。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族形式的瓦解,使得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现代社会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年轻一代工作压力又大,使得许多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敬老院、养老院本应该是应运时代发展需求产生的一种社会服务性的非营利组织的,力求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方便,但现在中国的养老院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社会关注不够。养老问题本身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

在中国现在,社会对敬老院、养老院的关注远远不够。政府对其支持和投入少之又少,基本上是任其发展,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这些养老院。许多养老院沦为一种私人营利的机构,其安全性和规范性都得不到保障。不利于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也就必然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和谐。社会其他组织如社会企业等,对养老院的关注也不够,捐赠和帮助都十分少,尤其是社会对老人的关爱很缺乏,一般只是在三月文明礼貌月才做一点点形象事迹。先锋敬老院是附近一些大学的爱心基地,得到的关注还比较多,但听老人家讲学生每次去的时间都很短,很多也流于形式,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其他的敬老院得到的帮助就更少了。记得在我家的镇上也有一个敬老院,本来敬老院是我们乡镇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可随着乡镇企业的没落,乡镇财政出现了困难,敬老院也就被政府荒废了,后来还被租赁给一个私人企业做加工厂。住在敬老院的一些五保户老人只得靠自己去捡垃圾维持基本生活。镇里没有高中也没有大学,公共性的组织也极少,老人们得到的社会关注极少。

二,中国社会义工服务体系没形成。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推行一种记时义工服务累积法。

如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做一定的义务工作比如帮助老人、去社区养老院服务等,记录她的服务时长,作为她的一种服务资源存储。等到她老了或者需要服务时,可以向社区申请相应时长的免费服务。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励年轻人参加义务劳动,长期来看也是解决养老等问题的一个好方法。但这种方法的推行需要一个很好的组织来管理记录,并形

224/17/2013

成一个长期的系统的管理体系才能行之有效。在中国应该大力加快这种方法的推行。三,大力在社会提倡爱老敬老风尚。通过在敬老院和老人们交谈,我们发现老人最渴望的还是关爱,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远胜过物质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就现在看来,社会上的敬老意识越来越淡薄。小孩子被当作宝贝,而老人却常常被当作麻烦。很多住在养老院的老人都有一种被儿女抛弃的伤感,他们的子女对他们的关爱有时只限于为他们交住宿费。所以社会应该积极提倡一种爱老敬老的风气,使更多的人关爱老人关心老人,让他们在晚年感受到社会及家的温暖。

四,关注养老院的管理与发展。通过这么多次的敬老院之行,我发现在敬老院自身管理

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敬老院的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先锋敬老院的住宿环境相对还是可以,但它地方小,老人的室外活动空间不知,没有一定的健身区域和健身器材。敬老院的室内活动点也没有,遇到下雨天老人们只能自己待在各自的房间内。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其次,敬老院的服务人员很少,更本不能很好的照顾到每位老人,老人遇到困难了只能自己解决,只有吃饭是有食堂工作人员管理。再次,先锋敬老院的老人普遍感觉精神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敬老院里基本上没有组织过活动。这一部分原因是管理组织人员不够,令一部分原因也是敬老院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的保障养老院的运行发展,这也很不利于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从以上这几点可以看出我国要发展养老事业,还有许多路要走。从政府到社会再到养老院本身,我们需要投入更多,也急需更多的专业的人士进入这个领域。只有社会都协调起来,我们才能把养老这个问题真正的较好的处理。养老不光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第三篇:圆明圆

【1】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2】此园原为雍正皇帝为皇子时的赐园,待其即皇位以后扩建为离宫,乾隆二年(1737年)再次扩建,乾隆十六年(1751年)和三十七年(1772年)先后又附建长春园和绮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它坐落在西郊海淀镇之北,周围泉眼丛聚,草丰树茂,是绝好的造园之地。三园共占地350余公顷。园内成组的建筑群有一百二十三处,被誉为“万园之园”。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圆明园三园地势平坦,所以造景大部分是聚水而成景、因水而成趣的水景园。具体讲,圆明园有三大景区。即中部的前湖后湖景区,包括正大光明殿所在的宫廷区以及前湖、后湖沿岸的九岛。每个岛都有一组标题的景点,最大的一处称“九洲清晏”,即取“禹贡九洲”的含意,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环绕后湖的东、西、北三面,形成一圈外围景区,在这区里布置了小园林集群,如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中央景区。外围景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有祭祖的安佑宫、城堡式佛寺舍卫城、模仿商业活动的买卖街、藏书的文源阁、听戏的同乐园、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仿绍兴兰亭的“坐石临流”、仿庐山的“西峰秀色”等。第三景区为东部的福海景区,即以福海的大水面为中心,湖中有三个岛屿鼎列,以象征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湖岸布置了与水有关的二十处景点。此外,在圆明园的北宫墙外,尚有后来增建的一条狭长的景区,主要表现水村野居的风光。长春园是圆明园的附园,在圆明园的东侧。此园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南区以淳化轩一组为主体建筑,周围湖岛布置了十个景点,皆因地制宜,因水成景,如茹园、鉴园、狮子林、海岳开襟、玉玲珑馆等。北区为一横长地区,区内布置了六幢欧洲18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名为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俗称西洋楼。这些建筑的体形及立面上的柱式、檐口基座、门窗细部俱为欧式建筑作法,但细部雕饰也掺杂了中国式的纹样。建筑前还配有人工喷泉。西洋楼建筑是欧洲建筑文化第一次传入中国的完整作品,也是欧洲与中国两大园林体系首次结合的创造性尝试。绮春园也是圆明园的一个附园,是多座私家小园合并扩建而成的,共计三十景。总体布局不拘泥一定章法,但更富于自然情调。景与景之间疏密相间,水系也比较错综复杂,形成小巧玲珑的格局。综观圆明三园可知其造园之骨架在于理水,通过人工巧构,安排出大、中、小的湖泊群,同时互相串通,形成水系。水系之外又配以陆地游览线,再加上假山土阜的障景作用,把全园分划成山复水转、层层叠叠近百处的自然空间,为开拓各类园林意匠构思创造了条件。建筑群体组合都以组景为目的,每一景点皆为一个小型园林,因此形成“集锦式”的规划形制。圆明园的单体建筑设计打破了传统官式的束缚,广征博采地方民居形式及刻意求新的体型,小巧素雅,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圆明园中还选用大量花木植物,移植驯化一部分南方植物,花季搭配,造成繁花似锦、四季如春的生态环境。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海淀区颐和园东,海淀镇北,原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与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占地约345公顷。目前园中西半部沿未开发,主要开放了东部园景,开放面积200多公顷。残存的大水法是圆明园遗址的标志。此处原是闻名遐迩的“西洋楼”——园林化的欧式宫苑,将中国园林艺术与西式建筑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遗憾的是,西样楼以木结构为主,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罪恶之火中焚烧殆尽,唯一残存的大水法因其为石制而得以幸存。这两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经苍桑,岿然不支,令人感慨万千。园内还有介绍圆明园历史的图文资料展室;按原貌复制而成的“圆明园”微缩的模型;以及曾是皇家娱乐处——迷宫。据说当的迷宫的游戏规则是:皇上坐在迷宫中心,众宫女从周边打着灯往前跑,谁最先跑到皇上身边谁就能得赏。现在游人的兴趣则在:从入口进,七拐八绕,终于找到出口。曾经笑傲万园的璨灿的圆明园建筑已经万劫不复,所剩的除了残碑伤石,更多的是对往昔的沉思,各永远不会飞烟尽的自然山水。这是圆明园遗址最独特的风格:洗尽铅华,凝重质朴,笑看山水,淡以致远。圆明园遗址仍保持水景园特色,园内遍布水域,大小河道把大面积的“福海”和规模稍逊的“后湖”,以及众多小块面联结成完整的河湖水系,衬以聚土而成的山岗、岛堤和荒石,别有秀色,仍是今人所爱之园。特别是附近清华、北大等高校名府中的莘莘学子,课余经常骑车到此,观水赏月,体味园中不尽的底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圆明园遗址 “假若你能幻想神仙也和常人一般大小,此处就可算做仙宫乐园了。”1860年10月,一个英国随军牧师跟着英法联军踏进北京圆明园时,情不自禁地惊叹,“我从未见过一个景色,合于理想的仙境,今日方算 开阔眼界。”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是燕人游览之地。辽代以后,皇室和达官贵人纷纷在此占地造园,作为避暑游憩之所。1684 年,康熙命叶陶在清华园旧址上建“畅春园”,作为“避喧听政”之所,1709年又开始营建圆明园,作为皇四子胤祯的赐园。“圆明”乃“圆 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而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取恪守圆通中庸,聪明睿智之意。胤祯继位后,于1725年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增 修亭榭楼宇,引水架桥,凿池造山,使其成为兼有“宫”和“苑”双重功 能的离宫型皇家园林。自雍正始,园居成为一种宫庭风尚,皇帝年初朝贺一过就移居园宫,直到冬至天坛祭天前才回大内,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园中度过。园中由雍正题署的建筑群有28处,其中长春仙馆是皇太子弘 历读书习文的地方。弘历即位后,圆明园扩建进入全盛时期,在他主持下,圆明园东北建“长春园”、东南建“绮春园”,三园共建景点100余 处,因三园均由圆明园总管大臣管辖,故此三园后来通称圆明园。圆明三园成倒品字型鼎立,总面积350公顷,内有桥梁百余座,风 景群100多处,楼台殿阁等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多 1万平方米。三园外围约10公里,围墙约2万延和(因多为双层围墙),规模极大,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从始建到被毁历五世150年的修筑,成为三山五园之首。这个被乾隆誉之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的园林杰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都不愧 变一颗璀灿的明珠。就是这么一座美丽如仙境的大型皇家园林,历史上的某一天却化为废 墟……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愤慨地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 个抢东西,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856年10月,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 日,法军攻占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自杀,次日,英军到。在圆明园无数珍宝面前,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目光迅速变得贪婪无比。于是,对园内珍宝开始了明火执仗的疫狂抢劫,据《泰晤士报》随军记者 报道:他们“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瓶因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他们的营帐里堆满了抢劫来的珍宝,这些珍宝有的被现场拍卖,有的则被作为礼品献给英国国王和法国皇帝。现在,英法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文物有许多就掠自圆明园,如英国“大英博物馆”里的晋代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唐人摹本、法国 “国家图书馆”藏的沈源、唐岱的《圆明园四十景图》等等。为掩盖劫掠 罪行,10月18日,3500多名英国士兵在圆明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一直烧到19日,熊熊火光染红了北京城的上空。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空前 的浩劫。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圆明园又一次遭到浩劫,强盗们四处搜寻残存的珍宝,最后又是一把大火。圆明园,这座世界园林艺术的绝作,终于轰然倒塌,沦为一片废墟,只剩些残坦断壁兀立遗址,野蒿荒草随风摇晃,似乎是在向前来“凭吊”的后人们诉说着侵 略者的罪行。

第四篇:记首次支教之行采访稿

记首次支教之行

三月十九号下午,作为随行记者,我陪同自强社爱心支教活动第一批同学,踏上了去北京郊区明圆小学的支教之行。

这不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支教活动,因为我们是到离人大比较近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学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条件还比真正的贫困地区的孩子好很多。去往的路上,我首先采访了几个同学。其中一个在上学期有过支教经历的女生对我说:“现实和理想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往往是怀着一种想要真正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和教授给他们知识的想法去的,可首先面对的便是纪律问题。孩子们总是无法安静下来,你的声音永远压不过他们,这让教学很难进行下去.”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原本进六年级的教室是想采访一下孩子们,恰巧他们的老师没有来上课,我只能临时代替老师讲课。最头疼的确实是自己的声音连自己都听不见,后面的男孩子们一直在高声地开玩笑。我观察了一下班上的孩子们,发现他们要么是在看漫画,要么是在下五子棋,要么是在玩卡片,要么在是闲谈。我想给他们上英语课,可是他们不愿意,我说上数学课他们也不愿意,最后我只能无奈地选择了语文课。我开始讲解七步诗,一个女孩子问我:“老师,三国魏是什么意思?”在黑板上写下了魏蜀吴三国,给他们简单的讲了一下它们的关系,但是几乎没有人听,而那个小女孩也根本听不见我在讲什么。这时候我才体会到之前那位女同学所说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而另外几个支教的同学,觉得这是一种社会实践的体验,能够帮助孩子们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支教结束后我采访她们,我问其中一个教授昆虫学知识的同学:“这次爱心支教结束后你有没有什么感受呢?”她回答道:“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孩子们太吵了,很难进行正常的教学,自己设想的美好心愿变成现实很难。”我又问另一个教音乐的同学,她说:“我还好,因为班上只有五个人,所以纪律还能控制,只是孩子们的乐理知识一点基础也没有,我只能是教他们唱歌,一句一句的教。”

在四年级的教室里,穿着军装的四个国防生在给孩子讲国防知识。大家很安静地在听,充满了新奇感。下了课,我问孩子们:“大家希望下节课姐姐哥哥们讲什么呢?”孩子们齐声回答:“国防教育。”我又问:“还有其他想知道的知识吗?孩子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比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星星为什么会在天空中,恐龙蛋的事,人类的进化史,翼龙为什么会有翅膀....课后我采访这节课讲课的同学,他笑着说:“下次只能是带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来了,孩子们求知欲很强,却对课本上枯燥的东西不太感兴趣。”

第一节课结束后我采访学校校长,问道:“老师,您对大学生支教有什么看法呢?”她说:“我们还是很希望大学生来支教的,整个学校只有四个老师,每个老师一节课要看上两个班的课,对孩子们的管理难免有不到位的时候。大学生来了之后能帮助我们,至少可以保证每个班每节课都有老师。但是由于每次支教的大学生都是不同的,所以孩子们很难和大学生有深入的交流,觉得只是很新奇很好玩。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们也抽不出这么多时间长期支教。无论如何还是很感谢你们。”我又问:“老师,您觉得孩子们现在最缺少什么呢?学校老师工作认真吗?有没有相关政策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呢?”她说:“孩子们就是自控力太差了,我一走就没人能管住他们。为了让他们好好学习我还专门在教室后面贴了评比表。学校的老师们都是很用心的,就算不是正式的教师,领着微薄的薪水,但他们确实爱着孩子们。只是有时候确实是无能为力。政府没有相关的政策,至少目前没有听说过,这所学校这学期完后就要拆掉了,这些孩子们还不知道下学期到哪儿上学呢。”

回学校的路上,我采访了这次爱心支教活动的负责人刘博师兄。我问:“师兄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在负责支教活动,带了这么多同学去支教,有什么想法吗?”师兄很认真地回答:“大学生支教,特别是这种只进行一两节课的支教,会使教学断断续续,无法像传统老师那样布置作业,监督孩子们完成作业,批改作业,更不用说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我越来越明白,大学生支教,如果不是长期的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同吃同住,似乎并不会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他们看见一批批大学生来了又走,又怎么能全心全意的相信我们呢?但是我们有时候也是力不从心,只能是靠一批批有着爱心的大学生,不断地重复,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孩子们的将来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又问师兄:“对于孩子们的处境,师兄是怎么看的呢?对他们的未来师兄的感想是什么呢?”师兄回答:“我想在北京都是这样的教学环境,那么在其他城市的子弟学校又该是怎样的呢?孩子们进城究竟是好是坏?在他们的家乡,是否比这儿还要不如所以爸爸妈妈带他们来呢?今天我们快要回去的时候,几个小女孩叫我等他们扫完地一起回家。在路上和孩子们交谈时,才知道这些爸爸妈妈会带到打工地点的孩子,大多是因为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不在了亦或是对孩子太不好了。看着这些年幼的孩子,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虽不算富有,但是相比他们还是过得很幸福。我在想等待这些孩子的未来会是怎样呢?他们是否会重复自己父母的路,早早辍学,走上早熟打工之路呢?他们是否还会像我们这样能在大学校园里徜徉呢?但是我不敢想,也不愿意想。看着这些纯真的笑脸,听着他们的欢笑声,我不忍心去展望他们的未来。还很年幼的他们,还不知道人间疾苦,还不会对比自己与城里的孩子,他们也很快乐的生活着,我又怎能过早替他们伤心呢?现实很残忍,我们能做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去是它变得好一点。”

正如师兄所言,爱心支教活动的意义便在于用自己的爱去帮助和感化孩子们。至此,随着第一次支教的结束,这学期的爱心支教活动开始步入正轨,带着它的使命,带着一批批有爱心的青年,传播着爱和知识的种子,渴望它们能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第五篇:管理系青志爱心支教小学之行总结报告

管理系青志爱心支教小学之行总结报告

经过两次的堂下小学支教活动,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支教风格(主题演讲)。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得到了小学学校领导及老师的高度认可,为此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但我们不会骄傲,更不会安于现状,我们会再接再厉,把爱心支教的宗旨“用爱温暖他人”继续发扬光大。

新的喜庆之际,我们在寒假就准备了再一次的支教。虽然我们队员们在全国各地,但我们还是精心准备了很久。一开学我们就全面的按计划进行,我们把时间定在了我们把时间定在了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八)。

(分管副主席唐建和爱心支教队队长刘思琪同时前往)

本次活动由陈玉剑副部负责。

一、前期的准备

1、上学期的思想准备,提前告知此次的支教信息;

2、寒假的安排工作,确定主题,安排人员,队员准备教案;

3、队员在家里的网上学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支教;

4、开学与校长的多次沟通,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及具体的支教时间;

5、与信息部进行交流,安排随行人员,更好的记录我们的工作过程;

6、登门拜访校长,就支教主题和小学的上课安排在一次的再一次进行协调(确定了“学习雷锋”的泛主题)。

二、各年级的具体情况和评论

1、六年级:蒋帆支教

蒋帆的主题是“自信,一战到底!”她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始课程。这比较新颖,学生们很活跃,这样有利于学生们提高接受能力。这样的课堂方式,引得了校长的驻足欣赏。虽然刚开始纪律很难维持,但是我们的队友笔锋一转,转为严肃的主题。让孩子们感觉到了课堂的严肃性,于是开始了自己准备已久的教案。总体感觉良好。

缺点

开始课堂较乱

注意因材施教

优点

课堂开始方式新颖

纪律整体把握良好

评论:

2、五年级:田阳军支教

田阳君的主题是“好习惯受益一生,树立目标”,田阳君的风格较为沉稳,没有疯狂的游戏,但并不是说死气沉沉。把握住了一个场面,校长在门口观看时,点了点头,也是满意的。一节沉稳的课,让五年级小朋友感受到了一个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一个学生说。

缺点

上课表演艺术有待提高

没有实现支教的课堂氛围

优点

课堂沉稳安静

与学生沟通较好

评论

3、四年级:冯喜斌支教

冯喜斌的主题是“好习惯受益一生,树立目标”,虽然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临时因为可能是老师的疏忽让他讲数学课。本着为学校服务的原则,我们的队友按老师的指导支教,虽然冯喜斌没有将他准备的主题,但是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

缺点

没有很好的与老师沟通

对自己的准备不够自信

优点

能够及时的随机应变

能够把握住课堂气氛

评论

4、三年级:林倩支教

林倩的主题是“好习惯受益一生,树立目标”。有着独特的与小朋友打交道能力的她最好的与三年级小朋友进行了互动。从讲卫生到爱护动植物,这些都是在三年级小朋友能理解和能做到的,在难度上没有障碍。而且还和小朋友们产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气氛很高,纪律也非常好。

评论

缺点

校长检课时有些怯场

优点

能很好地与小朋友沟通

授课的方式比较适合三年级

5、二年级:刘成成支教

刘成成的主题是“爱护环境”。爱护环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话题,凡事从娃娃抓起,这个课题十分有必要。刘成成的授课方式较为直白,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从保护周围环境小动物做起。较为适合二年级学生的上课方式,而且相对来说,课堂纪律把握的还好!

优点

课前准备充分

授课的内容和方式适合缺点

与学生的互动较少

校长的检课有些紧张

评论

6、一年级:李灿支教

李灿的主题是“爱护环境”。用样的,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李灿通过身边的例子,让孩子们懂的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了使孩子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的队友言传身教,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优点

课前准备充分

能偶控制住情绪,不紧张

缺点

语言沟通不畅

与学生互动有待提高

评论

7、学前班:陈午乾

对于学前班,我们没有固定的主题。结合实际考虑我们,因为学前班的接受能力和方法有很大很多的差别,但又因为公平的原因,所以我们采取自由的方式。陈午乾在面对众多调皮的孩子面前,没能控制得住场面,一直到下课。

优点

坚持了一节课的时间

缺点

与小孩语言不通

孩子太顽皮,控制不住

评论

三、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尽了最大的努力。收获了很多,但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我们归纳:

(不足)如下:

1、寒假开学支教较为匆忙,在安排和实践方面产生了冲突(离校远不能及时归校);

2、与信息部交流不足,导致在现场取点拍摄过程中未能游刃有余,有些不知所措;

3、在与校方沟通交流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语言沟通和距离小学的较远导致);

4、我们都是大一,虽然进行过两次支教,但是还是显得经验不足(会紧张、缺少互动);

5、孩子们的顽皮,影响支教的正常进行,加上队友的有些怯场所以降低了预期的效果;

6、在低年级的课堂上,甚至和老师的交流中,语言的理解问题还未能完全得到克服。

附言:

我们的活动整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会反思、改正、吸取教训。每一次的支教活动,我们都把自己的一份知识传给了需要知识的人,虽然我们没有能力让他们如沐春风,但至少能够让他们明白一定的道理。同样的,每一次的支教活动,都是在磨练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可以在支教中要学会去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别人更容易的明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总结,只有这样你才真正的在这样的队伍里学到了真东西!

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心,我们的步伐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我相信:爱教人,一起成长的道路一定会辉煌;爱教人,一起留下的足迹一定会珍贵;爱教人,一起展开的翅膀一定会展开、高飞、翱翔!

加油,每一个爱教人!

下载“先锋”党小组:明圆小学支教之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先锋”党小组:明圆小学支教之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 票 证 明(全文5篇)

    圆 票 证 明 襄阳市地税局: 兹有襄阳嘉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在我单位承接劳务,需圆票金额 ,现由 该公司 前来办理原票手续,请贵局给予办理为谢! 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圆明圆读后感七年级[五篇范文]

    《圆明园的毁灭》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圆明圆读后......

    支教队员总结:都良田支教之行

    支教队员总结:都良田支教之行 ——黄丽 这次凤凰都良田支教之行让我收获很多。在这次的活动中,所有队员大体分成了支教组与调研组。我主要是作为支教组的一员,但是根据时间上的......

    先锋小学

    创建文明校园 争做儒雅少年 ------先锋小学“文明校园”自查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圆明圆的毁灭》说课稿

    小学集体备课说课材料时间科目语文年级五单元四课题圆明园的毁灭撰写人主题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深度融合探究说教材、学情分析、说目标、说重点、说难点、说教法、说教学流......

    云岭先锋先进材料(尹相明)

    “云岭先锋”工程的先进材料 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鲜红”本色 ——崇仁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尹相明尹相明,男,白族,1953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2000年进入村委会,现任老窝白族......

    读《圆明圆的毁灭》有感

    自从我读了《圆明圆的毁灭》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为圆明圆感到惋惜,为英法联军感到愤怒,我想:为什么圆明圆会被英法联军毁掉?不就是当时中国不发达,外国人认为我们中国好欺侮,就来抢......

    读《圆明圆的毁灭》有感

    读《圆明圆的毁灭》有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的痛恨英法联军这帮强盗。 就在1860年10月6日,可恶的英法联军把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能拿走的拿走,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