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琳在全国“安康杯”暨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04:5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骆琳在全国“安康杯”暨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骆琳在全国“安康杯”暨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骆琳在全国“安康杯”暨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骆琳在全国“安康杯”暨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7月6日)

这次会议隆重表彰了在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优胜企业、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总结交流职工群众参与和监督安全生产的好经验、好做法,是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次重要推动。我代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安全生产工作,为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而付出不懈努力、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总工会以及地方和行业企业各级工会组织和国家及地方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是组织职工群众参与监督安全生产的得力措施和有效载体,是工会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机结合和良好互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总工会的高度重视、有力指导和地方各级工会的积极努力、扎实工作下,这项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自1999年在全国范围开展以来,内容日趋丰富,形式不断创新,成效越来越显著,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实践中探索和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推动了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减少(全国事故死亡人数2008年降到10万人以下,2009年又降到了9万人以下),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反映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水平的四项相对指标(即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大幅下降。这是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方方面面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艰苦努力分不开的。

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高危行业(领域)和社会公共安全基础比较薄弱等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安全诚信缺失,存在着非法违法、违规违章和损害职工群众安全健康权益的现象;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不到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安全发展任重而道远。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事业,也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一方面,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职工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权益,始终作为安全生产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必须自觉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广泛调动、充分依靠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企业、行业、地区和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建立在广大职工群众广泛支持、共同参与、有效监督的可靠基础上。基于这一认识,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更加重视发挥职工群众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和依靠各级工会组织,加强配合协作,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进一步拓宽职工群众参与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途径,增进“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的效果,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关于下一步的“安康杯”竞赛和职工群众参与监督安全生产的有关工作,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乔传秀同志将做出全面的安排部署。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参与、监督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并确立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安全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曾经严肃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党中央、国务院从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出发,把安全生产作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能否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发展提高到“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的高度,在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高危行业结构调整、经济政策扶持引导、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职工群众最大利益、根本利益所在。在今年4月29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从而生活得更有尊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安全健康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安全健康权益是劳动者最重要的权益。只有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身体健康不受损害,才能使职工群众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只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才能调动和保护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步发展壮大;只有自觉遵循“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进一步降低事故总量,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尽快改变我国安全生产的相对落后面貌,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安全健康权益,是各级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广大职工群众自身的愿望和合法权益。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职工是安全生产的行为主体。三个主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职工的安全生产行为主体尤为重要。政府加强安全监管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具体要求,说到底都要落实到职工身上,体现为职工的行为。没有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自觉行动和有效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就没有可靠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和事业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和根本好转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大量事实表明,凡是重视发挥职工群众和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比较活跃,群防群治工作比较扎实的企业,各类事故就能够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状况就比较稳定;而那些安全生产工作被动的企业,往往忽视职工群众的作用,培训教育、现场管理、群众监督等基础工作薄弱。一些企业无视政府监管指令,无视职工生命安全,见利忘义,铤而走险,非法违法组织生产;一些企业违规违章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趋于群体化、经常化、习惯化;一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淡漠,对重大隐患熟视无睹,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事故频发多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也干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我们必须深刻

吸取教训,自觉从大局高度和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参与监督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和事业中来,做安全发展的自觉奉献者和有力促进者。

二、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强化群众监督,扎实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针对目前部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高危行业(领域)事故多发、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现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组织职工群众参与和监督安全生产工作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总工会的具体部署和要求,从安全生产领域和行业企业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持续深入地开展“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安康杯”竞赛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涵,创新活动的方法途径,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增进活动的效果。要把“安康杯”竞赛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继续深入开展;与深化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教“三项行动”,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监队伍“三项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与贯彻“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企业责任主体和政府监管落实到位,在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上见到更大成效。

二是要加强群众监督,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通过工会、职代会等途径,采取审议、质询、建议、意见、监督检查等多种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要监督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建立在安全状况不断改善、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上;监督企业严格按照核定能力正常生产,严防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忽视安全生产,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监督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考核奖惩,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监督企业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大力提升职工安全技能,确保达到本岗位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的要求;监督企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投入,在年度财务计划中确定安全生产资金数额,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做到专款专用;监督企业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为从根本上提升高危行业(领域)防范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下一步我们要在煤矿和其他地下矿山企业,推行有害气体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6大系统;同时大型尾矿库要实施在线监控,运送危险品的车辆和客运车辆要安装道路行驶监控记录仪,渔业船舶要安装避撞系统,等等。这些先进适用安全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靠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性推行;同时也要依靠企业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通过把相关工作、重点项目纳入职代会的重点议题和群众监督的重要内容,促使企业加快淘汰落后,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三是要加强班组建设,搞好现场管理。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按照全国总工会

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去年11月在郑州联合召开的会议部署,深入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在全国特别是高危行业(领域),建设一大批作风优良、技能过硬、管理严格、生产安全、团队和谐的先进班组。同时,严格执行企业干部现场带班制度,矿山企业干部和有关负责人要切实做到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坚决扭转一些企业存在的非法承包、以包代管,劳动组织混乱、现场管理松弛、违规违章严重等现象,把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现场和岗位,夯实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要组织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企业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事故源于隐患。隐患不除,事故难免。职工群众对存在的隐患最清楚,如何治理也最有发言权。企业在排查治理隐患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使隐患无可藏匿,难以继续存在。广大职工群众要认清安全隐患的潜在威胁和严重后果,对各类危及安全的问题和行为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要及时有效地反映和排除隐患;同时要自觉杜绝违规、违章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和不被别人所伤害,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确保安全生产。

三、充分依靠和发挥各级工会的重要作用,更加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安全健康权益

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言人,是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己任,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动员组织广大职工参与和监督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显著的成效。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赋予职工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权利,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知情权、批评权和检举权,在危及安全情况下停止作业权,发生事故后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等。规定职工在享有这些权利的同时,必须遵章守纪,服从管理,接受安全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从法律实施情况看,尽管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落实不够的问题,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职工安全权利得不到切实保障,侵犯甚至剥夺职工安全生产权力和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时有发生。在履行义务方面即便存在一些差距,其主要责任也不在于职工,而在于企业,主要是由于企业教育不够、管理不严、工作不细不实所造成的。下一步,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工会的配合协作,认真履行职责,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权益。

一是通过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和充分发挥工会作用,落实职工群众安全生产知情权、批评权和监督权。工会建在基层,建到班组,既是《工会法》的要求,也是制衡协调安全生产领域的劳资关系、干群关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约束促进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需要。要把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等是否重视发挥工会组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纳入安全监管监察的内容。在调查处理企业事故时,认真听取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在总结安全生产工作时,注意发现、总结和推广职工群众参与监督安全生产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通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把职工群众安全生产知情权、批评权和检举权进一步落到实处。

二是提高决策指挥效率,落实职工危及安全情况下的拒绝生产权。一个时期来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表明,在工作现场出现险情、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危急情况下,仅仅拒绝生产是不够的,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决断,立即撤离所有人员。在矿山企业等高危行业,为了缩短逐级请示过程,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应当把有关企业临机处置的权力和责任,直接赋予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因下达停产撤人命令不果断、撤离不及时,导致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要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才能落实职工在危及安全情况下的拒绝生产权,有效保证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企业工会组织在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也有权提出建议,要求组织从业人员尽快撤离危险场所。为落实这一条,应当探索建立企业工会与职工群众、工会机关与作业现场的热线联系,重视发挥班组工会小组的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提出建议。

三是加大事故查处力度,严肃惩处侵害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行为。对所有事故以及侵害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问题,都要认真进行调查处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进一步推动提高事故死亡赔偿抚恤标准,合理体现劳动者的生命价值,增加企业的事故成本,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安监人员要主动征求、充分尊重工会的意见建议,积极支持工会履行职责,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繁重。由衷希望各级工会组织、广大工会干部继续本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对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和事业负责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广泛监督安全生产工作。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有力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拼搏进取、发奋苦干,努力推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骆琳在2012年全国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骆琳在2012年全国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同志们:在昨天下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张德江副总理充分肯定了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面临的严峻形势,对2012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总局党组集体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2011〕11号),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格局之中。国务院制定下发了《意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重申了“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障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的总体要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排查和消除交通、煤矿、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城市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温家宝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以交通、煤矿、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部署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审议通过《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听取“7•23”甬温线铁路交通等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情况汇报。

张德江副总理年初主持召开国务院安委会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就统筹安排“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和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下半年又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分析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突出矛盾问题,部署有关重点工作,有力地指导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单位共同努力,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总体上实现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开局。

——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据安监总局调度统计:2011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347728起,死亡75572人,同比分别下降减少15655起、3980人,4.3%和5%。工矿商贸领域事故死亡人数首次降到1万人以下,其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首次降到2000人以下。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取得明显成效。全国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同比减少98起、403人,分别下降5.7%和5.9%。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同比减少13起、325人,分别下降15.3%和22.6%;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同比减少7起、251人,分别下降63.6%和61.2%。通过有效防范和全力救援,全国没有发生一次死亡50人以上的事故。

——反映安全发展水平的各项主要指标进一步趋好。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其中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0.201降到0.173,降幅13.9%;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由 2.13降到1.88,降幅11.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3.2降到2.8,降幅12.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0.749降到0.564,降幅24.7%。

——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普遍改善。工矿商贸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3%和8.6%,其中煤矿分别下降14.4%和18.9%,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分别下降13.7%和16.6%,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人数下降5.2%,烟花爆竹分别下降12.9%和22.6%,建筑施工分别下降4.5%和4.9%,冶金机械建材等工商贸其它分别下降4.8%和1.3%。

道路交通分别下降4%和4.4%,水上交通分别下降10%和11.6%,铁路交通分别下降5.7%和4.2%,消防火灾分别下降5.4%和8.2%。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0.1%,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7%。民航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

——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有24个单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21个单位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或持平,其中内蒙古、安徽、青海、新疆兵团4个单位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广东、海南、西藏、宁夏12个单位的工矿商贸领域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情况良好。指标实施进度低于控制目标4个百分点。工矿商贸领域的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以及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消防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事故死亡人数,均在控制目标以内。

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事故死亡人数均在控制考核指标之内。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三深化、三推进”的总体要求,突出抓了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把安全生产纳入社会管理总体布局,在安排部署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工作时,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部署。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建立了党政领导班子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制并深入推进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活动。河南省颁布了“安全河南”创建纲要。江苏省积极开展安全监控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网、监督网和保障网“三网”建设。广东、山东、山西、四川等省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重特大事故一票否决。第10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地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安全社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诚信企业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国已有1280个街道和乡镇启动了安全社区建设工程,229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85家企业被命名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二)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简称《通知》)精神。交通、建设、工信、铁道、水利、农业、电力、民航等国家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就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做出了具体规定。

上海市建立健全了国有企业领导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制度。安徽省将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中的安全生产权重提高到50%。吉林、江西、陕西等省建立健全了企业安全生产警示约谈、黄牌警告等制度。河北省坚持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新疆自治区探索建立安监、工商、信贷、保险等相关部门参加的企业安全诚信约束联动机制。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和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分级属地监管的意见》,切实加强对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在地方所属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国务院安委会和安委办先后组织开展了5次全国范围的检查督查,向事故多发、问题突出的地区和企业发出了210份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函和78份警示通报。

总局继续实施安全生产情况日报告、周调度、月通报、季发布、年考核制度,加强调度运行调节,先后约谈了13个地方政府和7个大型企业负责人,共同研究加强和改进安全防范的措施。各类企业尤其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有新的提高。

(三)深化依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明确了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依法打击的重点。

贵州省将区域内非法违法行为细化为90小项,分别明确了97项依法惩处的办法措施。湖南省针对烟花爆竹生产转包分包等典型非法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黑龙江省把煤矿安全执法向依法惩治习惯性违法违章行为拓展延伸。内蒙古、云南、甘肃等省(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联合执法机制,依法加大打击力度。

全国查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共计455.97万起,其中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和建设48.43万起。因非法违法所造成的重特大事故比例由上年的72%,下降到61%。健全完善、认真执行事故查处督办制度。国务院安委会和地方各级安委会层层挂牌督办,依法严格事故查处,并及时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国务院安委办在做好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的同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对非法违法较大事故、瞒报谎报事故查处实行跟踪督办的办法。该项制度建立以来共督办非法违法较大事故35起。

总局共接到事故举报4444件,其中核查证实的占42.9%,并对谎报瞒报事故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予以了严惩。北京、吉林、湖北、湖南、江苏、山东等省市对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的查处事项严肃认真负责,及时沟通反馈并发布公告。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2011年查处了13起特别重大事故(包括2010年发生的9起和2011年发生的4起),目前已办理结案9起,共有107名涉嫌犯罪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17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受到撤销职务以上处分的70人。

严格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扎实深入开展了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全文公布了事故调查报告。2011年全国事故查处结案率94.1%,累计追究处理4799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80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991人。

(四)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排查治理隐患。各地区、各重点煤炭企业认真贯彻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电视电话会和现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全面落实瓦斯抽采利用各项政策措施。

2011年全国煤矿瓦斯抽采量同比提高22.7%,利用量同比提高32.5%,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7.9%和14.7%。煤矿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周期年内延长至390天,创出1988年以来最好记录。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查处无证勘探开采等非法违法行为6200多起,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点6500多处。

各地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力度。对安全防护距离不够的1057户化工企业进行了搬迁,基本完成了危险工艺自动化控制改造。全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由约7000户减少到5000户,礼花弹生产企业由300户减少到95户,现存企业全部完成了改造提升。开展了冶金煤气、有限空间作业和工业粉尘等专项整治。联合组织开展了职业病防治督查和专项整治。

各级安监机构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筑施工、农机、渔船、消防等行业领域,以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电梯和承压设备、校舍校车、京沪高铁沿线等方面安全隐患的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的要求,从7月下旬开始,我们部署在以铁路、公路、桥梁为重点的交通运输领域,以煤矿为重点的矿山领域,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工业领域,以在建住房项目为重点的建筑领域,全面组织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

天津等省(区市)对排查的隐患进行清理分类,严格执行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广西自治区制定出台了隐患排查治理条例等地方法规。总局及时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了北京顺义等地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推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信息化的经验做法。

2011年总局共接到群众举报安全隐患13835件,其中核查证实7779件,查实率58.9%。全国工矿、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共排查出安全隐患881.28万项,其中重大隐患16630项,已整改销号14951项,整改率89.9%;已列入治理计划的1601项,落实治理资金约55.98亿元。

(五)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组织开展了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评审,评选出一批安全生产优秀科研成果、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广应用矿山井下救生舱等安全避险设施,目前全国已建成429处“六大系统”示范矿井。浙江省采取资金扶持政策,鼓励化工企业自动化改造、尾矿库在线等监控技术推广。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国家投入2055万元,带动地方投入67亿元,目前全国“两客一危”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达到90%;将水上交通动态监管试点范围扩大到沿海15省(区市),海洋运输船舶和60马力以上机动渔船防撞自动识别系统安装率分别达到60%和40%。加快安全生产“金安”信息化工程建设,启动了安全生产远程监管监察和事故处置系统建设试点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列入统计的所有中央企业(54户)和占87%的市(290个)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4亿元,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和基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14个区域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内设立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资金,2011年安排9.55亿元,用于14家中央企业所属15家应急救援队伍、11个培训演练基地建设。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论坛及展览会。

2011年全国矿山、危化、消防、水上等应急救援队伍共参与事故救援41万余起,抢救遇险被困人员近12万人,119635人。通过及时救援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近10起。

(六)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分行业制定了实施方案。2011年总局制定颁布了153项安全生产和煤炭行业安全标准、40项安全达标评定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体系。

总局会同全总、团中央联合部署开展群众性岗位达标活动,组织开展了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总结推广了有关地区、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举办了38期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企业标准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福建省自我加压,将企业达标时限提前了一年。辽宁等省市将达标创建活动与行政许可等挂钩。各中央企业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基础建设方面的优势,率先做好达标创建工作。

全年全国各类培训机构累计培训高危行业“三项岗位”人员561.6万人次,班组长178万人次,农民工1322.2万人次,进一步夯实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印发了《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已列为工学门类一级学科。

落实对口单招政策,2011年煤矿主体专业招生人数同比增加45%。加强安全生产职业资格工作,全国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人数达16.9万人,取得安全评价师执业资格人数达1.77万人。

(七)大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做好安全规划、法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工作。国务院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总局就“十二五”时期的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科技、应急管理、尾矿库治理、中央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等,制定和编制了12部专项规划。

各地重视抓好区域安全生产规划工作,有20个区域规划被列为省级重点专项规划。各部门和各中央企业也都在行业企业发展规划中设置了安全生产专篇专章。《安全生产法》的修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修订后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已经发布施行。总局制定出台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34个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煤层气抽采利用、购置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安全风险抵押和责任保险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社会应急救援补偿等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央财政对煤矿整顿关闭、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中央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继续给予资金扶持。

(八)大力推进安监队伍建设,深化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五型机关”,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以及评选表彰先进、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等,把以“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推向深入。人社部与总局部署开展了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监管监察业务培训,运用视频系统对县级安监局长进行了集中培训。建立了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评选制度,在各地、各单位上报的120多个项目中,有30项成果获得首届安全生产理论和实践应用创新奖。

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坚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周”制度,在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领域开展了“深化执政为民教育、规范安全执法行为、整治突出问题”活动,促进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科学执法和廉洁执法。

长期以来,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己任,忠于职守、勤于事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付出了艰辛努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次会议上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是安监队伍和安全生产工作战线的优秀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里,我代表总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并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以及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总结一个时期来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践,我们感到以下5条,是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把握和自觉坚持的:一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增强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必须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持之以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三是必须切实加强法制建设,依靠严密有效的法规制度和严格执法,把安全生产进一步纳入规范有序高效进行的轨道;四是必须树立和强化创新意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和事业的创新发展;五是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坚忍不拔、坚定不移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在形势相对稳定的时候,要看到差距和问题,认清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在出现暂时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认清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坚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相继发生了4起特别重大事故和68起重大事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全国32个统计单位中有6个单位事故总量同比有所上升,11个单位重特大事故起数同比上升。

全年工作起伏波动较大。一二季度相对稳定,三季度交通运输重特大事故多发,进入四季度后工矿商贸、交通运输、消防火灾、校车等事故集中反弹。10月份发生重特大事故14起,为2008年以来重特大事故发生最多的月份。

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原因,指出主要是安全发展理念尚未牢固树立,没有做到发展以安全为前提和基础;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一些地方和单位“打非”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安全管理和监督存在漏洞;隐患治理整顿和应急处置不力等;职业危害防治相对薄弱。张德江副总理的分析符合实际,切中要害,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意见》,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011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这是继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简称《决定》)、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之后,以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要文件。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是当前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深刻认识《意见》的出台背景和重大意义。《意见》是在“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安全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出台的。

《意见》的制定和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的高度负责,通篇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崇高执政理念,是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丰富实践的科学总结与概括,是与国务院2004年《决定》相继承,与2010年《通知》相补充,与《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相配套,从全局和整体上推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规范性文件。

(二)切实理解把握《意见》的丰富内涵。《意见》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述了近年来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大政方针和主要举措,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系统提出了加强和创新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意见》充分体现了“五个统一”:

一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既重申了国务院2004年《决定》、2010年《通知》的基本精神,又适应新形势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深刻阐述了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意义,丰富了安全生产理论;又针对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提出了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切实管用的对策办法。三是近期与长远的统一。既指出了各行业领域近期必须切实抓好的重点工作,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中长期任务和奋斗目标,对“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四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既有宏观战略和总体思路的要求,又强调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责任落实、基础管理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工作。

五是治标与治本的统一。既重视解决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管不严、执法治理不力、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等矛盾问题,又注重把加强安全生产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致力于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

(三)充分认识《意见》在安全生产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发展。《意见》深刻阐述了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丰富内涵、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强调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安全真正作为地方和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努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强调要把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和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使之成为衡量各行业领域、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标准,有助于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意见》在强调落实以往各项行之有效对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加强安全生产的新制度、新举措。包括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度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前置制度,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制度。

加强公路客运特别是卧铺客车、校车安全监管制度,非煤矿山主要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制度,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政府引导带动、各方共同承担的安全生产投入制度,企业安全生产失信惩戒制度,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奖惩制度,把安全生产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之中的相关工作制度,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和接受监督制度等。

同时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长远意义的安全生产重点建设和发展任务,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专业化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安全产业发展等。所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紧紧抓住《意见》主题,在推动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上做出切实努力。

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一定要紧紧抓住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这个主题和基本精神,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更加旗帜鲜明地坚持安全发展、喊响安全发展,推进安全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总体带动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要自觉遵循安全发展原则,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谋划发展思路时,尊重发展规律,把是否能够保障安全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是否真正转变到位的主要标准;在制定发展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因素,不以牺牲安全谋求发展,把安全生产作为考核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明建设成效的硬性指标;

在推进发展进程中,要始终强调安全这一发展前提,充分运用安全生产严把准入、严格监管、严肃责任追究所形成的“倒逼”机制,自觉调整和改革经济运行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是要促进地方各级领导统筹好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动落实安全发展规划。按照《意见》精神和《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要求,把安全发展真正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改革发展的规划,抓紧分解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加快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教培训等“六大体系”建设,把发展真正建立在企业和全社会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

三是要研究完善安全生产策略举措,努力解决影响制约安全发展的各种矛盾问题。针对目前高危行业和社会公共安全基础薄弱、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屡禁不止、违规违章等隐患严重,以及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相对粗放、高危行业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安全生产领域官商勾结和腐败现象多发等深层次矛盾问题,探索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要围绕《意见》明确提出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贯彻落实,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

四是要更加自觉地争做安全发展的忠诚卫士和有力促进者。维护和推动安全发展,是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和安全生产工作战线的职责所在。全系统、全战线各级领导同志和广大干部职工,要认清肩负的神圣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树立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观念,戒骄戒躁、从零起步,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抓好2012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意见》和《通知》,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关键之年。

新的一年里,安全生产工作既要面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大型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条件下高危行业安全准入、高速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监控等方面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又要切实解决好长期以来存在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工矿企业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速等突出问题,以及结构性、区域性矛盾问题,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同时更要看到做好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全系统全战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年”活动,不断深化、拓展和落实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就一定能够夺取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

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总要求,以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载体,以预防为主、落实责任、依法治理、应急处置、科技支撑、基础建设为主要措施,以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加大落实力度,把各项责任落到实处,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以安全生产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已经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研究确定。主要指标包括: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幅度不低于2.1%;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幅度不低于2.6%,其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幅度不低于2.6%;较大事故起数下降幅度不低于3.2%,重大事故起数下降幅度不低于5%,特别重大事故起数实行零控制。工作会议之后将以国务院安委会文件下达。各地要尽快把相关指标分解落实下去。

按照张德江副总理重要讲话的要求,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围绕“一个树立、三个坚持、三个强化”来进行,在加大各项责任和政策措施力度上狠下功夫,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着力凝聚共识,推动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利用各种方法途径,大力宣传贯彻国务院《意见》、《通知》和《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好全国第11个“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人心。继续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活动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搞好换届改选后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和安监系统主要领导干部安全培训,使之成为践行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带头人。认真实施全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12部专项规划及相关行业规划,推动实现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排查治理隐患,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整治。把排查治理隐患作为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防范遏制事故的治本之策,毫不放松地抓下去。

要把煤矿安全始终摆在重中之重位置上。认真贯彻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现场会精神,严格执行瓦斯防治“十条禁令”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十项要求”,强力推行抽采达标,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开展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依法整顿关闭不具备瓦斯防治能力的矿井,严肃查处瓦斯和粉尘超限等违规违章现象。加强兼并重组、整合技改矿井安全监管。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督察。继续抓好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加快小煤矿机械化改造。推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认真推广有关地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提升煤矿安全整体水平。

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推动长途客运、危化品运输、校车等车辆全面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动态监管平台。继续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继续严厉整治超速、超载、超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非营运车辆载人等非法违法行为。

切实抓好其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以治理井下工程非法外包、以采代探等严重隐患问题为重点,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继续实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监测监控、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尾矿库在线监控等科技示范工程建设。

加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安全管理,健全完善、严格执行相关规程标准,严防井喷失控、硫化氢中毒、海上溢油及输送管网泄露燃烧等事故。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突出抓好重点监管品种、重点危险工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将安全生产作为危险化学品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控制危化建设项目。

组织开展地下危化品输送管道设施安全整治,抓紧解决城区内危化企业的搬迁转产或关闭问题。深化烟花爆竹“三超一改”、违法分包转包、违规使用氯酸钾和礼花弹专项整治。加强冶金机械建材等工商贸企业的安全监管,开展冶金煤气、受限空间作业、高温液态金属吊运等安全专项整治。

加强安监机构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深化建筑施工安全整治,认真整治借用资质和挂靠、违法分包转包、以包代管,以及严重忽视安全生产、赶工期抢进度等突出问题。深入排查治理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隐患。深化渡口渡船、渔业船舶、农业机械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实施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深化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整治,严防拥挤踩踏事故。

(三)坚持落实责任,着力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加强政府安全监管。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通过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严格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实施分类指导重点监管、跟踪落实整改措施,以及警示约谈、黄牌警告、责任追究等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促使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的监督考核。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尽快建立与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挂钩的企业安全生产失信惩戒制度。

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完善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分级属地管理制度,总结推广各地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健全完善煤矿整顿关闭、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道路交通安全、职业病防治、重特大事故责任追究沟通协调等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协商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更好地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指导等职责。继续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以及通报、发布、考核制度,每季度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公告各省(区市)控制指标实施情况,并向省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通报沟通。

(四)坚持依法治理,着力打击非法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建设秩序。加快修订《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宣传,增强企业和社会公众安全生产法律意识。针对无照无证和证照不全进行生产、已关闭小矿小厂死灰复燃、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等典型违法行为,继续集中开展“打非”专项行动。

搞好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健全完善联合执法。在坚持和完善区域内、行业内联合执法机制的同时,针对危化品运输、长途客运安全监管等难点,探索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打非”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依法处罚和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四个一律”措施。鼓励媒体和群众举报非法违法问题。抓紧建立非法违法企业、重特大事故企业在媒体公示的黑名单制度,逐步建立全国安全生产信息联网查询系统。

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和要求,严肃认真做好事故调查工作,主动公开事故调查有关事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和非法违法、瞒报谎报事故查处跟踪督办制度,严肃安全生产党纪国法。结合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深挖非法违法行为背后的腐败行为和“保护伞”,改善安全生产执法环境。

(五)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做好百项先进适用技术、千项新型适用产品的推广应用工作,继续抓好矿山井下安全避险、煤矿瓦斯高效抽采与利用、尾矿库在线监测监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等安全技术示范工程。加大安全生产科研攻关力度,突出抓好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尽快在事故预防预警、防治控制、抢险处置和执法监管等方面,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整合优化安全科研资源,尽快建成一批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安全科研重点实验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体系。

继续发布相关行业领域落后安全技术装备淘汰目录。抓紧出台实施关于促进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安全生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在继续对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尾矿库治理等实行扶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安全费用制度,扩大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范围,发挥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六)强化应急处置,着力加强队伍和装备建设,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省、市、重点县三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加快建立协同应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救援效率。抓紧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和区域性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2012年要能够承担起服务区域内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的应急救援任务。

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各类预案之间的衔接,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指导督促高危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中小学校等,定期开展预案演练,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认真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分级分类、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加快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重大危险源动态数据库和分级监管系统。进一步加强安监机构与气象、地震、海洋等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建立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协调联动和预警机制。

(七)强化基础建设,着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达标创建,搞好安全培训工作。加强监督指导,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确保各行业达标创建工作按计划推进。坚持从基础环节抓起,推广煤炭等行业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经验,明确班组和岗位安全规范,搞好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落实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等制度,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结合安全监管信息化“金安”工程二期建设,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各地基本建立能够适时反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状况、便于实施政府动态监管的综合信息网络。进一步加强高危行业“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农民工安全培训。严肃查处特殊工种岗位无证上岗、农民工未经培训就下井进厂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办好安全工程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抓紧建设一批中小学安全基础教育示范基地。

(八)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着力落实监管职责,把职业卫生工作纳入依法进行的轨道。认真贯彻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按照中编办104号文件规定,积极划转、理顺和落实职业卫生监管职责,抓紧建立专业监管队伍和技术支撑机构。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卫生许可、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等规章制度,完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加大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力度。继续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煤炭、石棉、石英砂、金矿、木制家具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进一步密切安监机构与卫生、社保、工会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全面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协作机制。

(九)加强安监队伍建设,着力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提升监管监察能力。健全完善安全监管和执法体系,尤其加强县级和乡镇安全监管力量建设,完善委托执法制度。以打造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精通、严格执法、廉洁奉公的安监队伍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向先进模范学习活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利用离岗学习、选送参训、委托培养、视频讲座、岗位练兵等多种方法途径,开展安全监管监察业务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搞好巡视督导和执法监督,维护安监队伍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积极推广首届安全生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实施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规划,启动重点建设项目,争取2012年中央投资5亿元,带动地方相同额度投资,支持1000个重点县级安监机构的装备和能力建设。继续申报和争取安全监管监察特殊岗位津贴,努力改善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坚持把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们这支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今年“双节”同在元月,节日安全防范任务相对集中。一季度全国和各地都要召开“两会”。我们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节日和重点时段安全防范工作做扎实。全系统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精心组织、严密实施,确保今年工作良好开局。

二要突出重点、严密防范。紧紧盯住煤矿、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化工等重点行业,紧紧盯住可能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场所,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要派出专人现场盯守,务必把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三要完善预案,加强值班值守。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24小时有领导带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立即启动预案,严防事故损失扩大。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让全国人民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新春佳节,确保新的一年工作良好开局。

同志们,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安全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继续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全系统和全战线所有同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和职业病危害,全力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以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骆琳在2011全国安全生产会议的讲话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在全

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讲话

2011年1月1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作了题为《加强安全监管 推动责任落实 努力实现“十二五”安全生产的良好开局》的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 “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把事故预防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主攻方向,把规范生产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把科技进步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管,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减少职业危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遵循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和国务院即将提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从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和实际出发,按照主要控制指标不低于《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奋斗目标。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一是相对指标:主要是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36%以上,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下降26%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2%以上。二是绝对指标:共计26项,包括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8.1%以上,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等。三是较大以上事故下降指标:各类较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重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特别重大事故起数下降50%以上。四是职业健康工作目标:要求 1

达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规定的目标。五是煤矿瓦斯抽采量,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达标率等预期性指标。

2011年1月1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作了题为《加强安全监管 推动责任落实 努力实现“十二五”安全生产的良好开局》的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

2011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以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通知》和各地实施意见为有效抓手,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一是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组织开展第1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各级安监机构要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结合《通知》下发以来贯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宣讲,解疑释惑、破解难题,推动《通知》各项政策规定的全面贯彻实行。二是认真落实《通知》关于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的规定,落实安监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切实加强对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指导。各地要对照《通知》规定,对企业安全发展规划、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投入和隐患治理、领导人员现场带班、班组安全建设等进行全面检查,指导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三是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履行到位。认真执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落实督办责任,提高督办效率。对瞒报、谎报、迟报事故以及事故后逃逸等行为,要依法从重从快查处。对一周内发生三次较大以上事故的省份要发出警示通报,发生重大以上事故的要采取约谈、通报和召开现场会等,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力度。所有较大以上事故查处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告,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在事故查处过程中更加注重分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提高事故调查工作的质量和调查报告的说服力;更加注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和结案效率;更加注重总结各类事故中的共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亡羊补牢、举一反三,有效避免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更加注重查处重特大责任事故涉及的失职渎职和腐败

行为,有力推动安全责任落实。四是加大宣教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完善“面向基层、贴近实际、题材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继续实施“三项岗位”和企业全员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诚信企业、安全社区、安全保障型城市、安全文化教育基地等创建工作。扶持发展安全文化产业,繁荣安全文化市场。

(二)以“打非治违”为有效手段,深化依法监管。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进行生产经营和建设、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擅自生产、关闭取缔后擅自恢复生产等非法违法行为,严肃纠正“三超”(工业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交通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等违规违章现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打非”专项行动的成果。要按照张德江副总理提出的“四个一律”的要求,严惩非法违法行为,敢于碰硬,绝不手软。要着力强化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的“打非”责任,发现一起严肃查处并公告一起。对因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而导致事故的要加大处罚力度,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背后的“保护伞”、“黑势力”。进一步加强安监机构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强化执法责任、完善执法手段、落实执法措施,认真研究解决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应对安全生产执法环境的深刻变化和严峻挑战,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

深刻吸取一个时期来整合技改煤矿事故多发的教训,严厉打击和认真治理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非法违法与违规违章行为,督促指导地方明确兼并重组产权主体转移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主体,严格按照规划和方案组织实施,确保安全主体责任不缺位,坚决杜绝一些整合技改煤矿假整合真生产、边技改边生产现象;认真治理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违章现象,严防违章开挖、野蛮施工等导致管网泄漏燃烧等事故发生;严厉打击工程招投标、转包、分包等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认真治理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与运行中的违规违章现象。

(三)以治理隐患、解决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煤矿要认真落实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强力推进瓦斯先抽后采和综合治理,切实抓好水害防治和井下防灾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提升防范抵御瓦斯、水灾等事故灾害的能力;非煤矿山要加快淘汰落后,2011年要再关闭整合一批隐患严重的小型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再治理1000余座危、险、病尾矿库;危险化学品要集中治理危及公众安全的重大隐患,2011年所有安全防护距离不够的化工企业都要制定搬迁或关停计划并抓紧落实,继续健全完善苏浙沪、环渤海地区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区域联合监控机制;烟花爆竹要加快推行工厂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冶金企业要继续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开展高温液体安全隐患治理。道路交通要继续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尤其要认真整顿交通运输企业,健全和落实运输安全责任制,同时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力度,深化平安畅通县区创建、交通秩序示范公路创建、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整治等活动。针对存在的隐患和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建筑施工、铁路交通、水上交通、渔业船舶、农业机械、消防等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各级安监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与卫生、社保、工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切实履行调整后的职责职能,建立监管队伍,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职业健康培训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危害治理。

(四)以先进适用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在矿山企业强制推行井下防灾避险“六大系统”,在非煤矿山推广机械通风、中深孔爆破、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等技术和装备。在冶金机械制造企业推广行车定位、冲压机防坠落装臵。在道路运输领域推广卫星定位动态监控和联网联控,所有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都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臵。渔船要推广安装防撞自动识别系统。在三等以上尾矿库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大型起重机械要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等。加强基础研究和开发,抓紧矿山重大

事故预防预警与控制、化学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控一体化、烟花爆竹自动化制装药、粉尘与高毒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事故快速抢险及应急处臵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制定实施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能力建设规划,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监管监察能力。加快建立完善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作用,把安全生产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可靠基础上。完善和规范对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管办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五)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为有效载体,全面推进企业安全达标。从2011年起,在全国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企业普遍开展以“企业达标升级”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认真贯彻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促进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班组建设作为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从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这个基点抓起,推动专业和企业达标,把企业安全生产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夯实筑牢企业安全生产根基。危化品企业必须在2012年底前,煤矿等其它高危行业企业必须在2011年底前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重点企业要达到一级标准。冶金机械等其他企业必须制定达标规划,确保三年内全部达标,逾期不达标的要依法停产整顿直至依法关闭。各级安监机构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综合监管、监督管理和行业指导。要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健全完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要分行业制定达标规划,实施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要注意抓典型,先在本行业(领域)选树若干个达标示范企业,发挥典型的引路作用,逐步扩大覆盖面;要把达标创建活动与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基础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完善自我约束、持续改进、不断加强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上见到实效。

(六)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继续抓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支持和促进地方立法,建立完善“规范完备、门类齐全、针对性强”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标本兼治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高危

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安全风险抵押、责任保险等制度,从规定之日起各地必须严格执行新的工亡职工赔偿标准。研究扩大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范围,为矿山井下防灾避险六大系统建设、道路交通动态监控等争取税收优惠。认真落实国务院《通知》明确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责,公安、交通、国土资源、建设、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工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指导职责,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监管” 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继续推动建立基层安全生产执法队伍,推广乡镇街道建立安监站(所)、实行委托执法的经验。建立完善“覆盖全面、监管到位、监督有力”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着力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

(七)以先期建设的国家矿山救援队为契机,加快建设高效实用的应急救援体系。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和政企结合、条块结合的原则,抓紧建立完善“反应迅速、机动灵活、处臵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着力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臵能力。重点抓好先期建设的河北开滦、山西大同、黑龙江鹤岗、安徽淮南、河南平顶山、四川芙蓉、甘肃靖远等7个国家矿山救援队建设。依托大型企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建设国家(区域)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田应急救援队。继续加强公安消防、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水上搜救、船舶溢油、民用航空、电力等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对应急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加强政府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和政府对事故灾难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臵机制。规范和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监控工作,加强预案管理,搞好应急演练。办好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大会暨第三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

(八)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继续加强安监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学监管能力。在全系统继续深入开展以“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通过表彰先进、选树榜样、多方激励等方法途径,尤其要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带头表率作

用,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今年下半年要启动五年一届的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明年工作会召开之时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表彰。

第四篇: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

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

中新网12月1日电 国务院今日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部署近三年的学前教育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以下为讲话全文:

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今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专列一章,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学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时,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突破口,首先解决入园难问题。温家宝总理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总书记、总理的指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刚才,河北、大连、宁波等地的同志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讲得都很好。多年来,各地积极探索,锐意改革,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广大幼儿教师为学前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以无限的爱心和责任感,精心呵护和培育祖国的花朵,做出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所有默默奉献在学前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200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8万所,在园儿童265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1%,是1980年的三倍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目前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还不适应人民群众期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是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入园难矛盾突出,尤其是入公办园难已成为社会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农村入园率低于城市近30个百分点。三是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待遇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四是收费不规范,有些幼儿园收费过高,群众意见很大。五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办园体制、投入体制需进一步理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发展学前教育事关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促进人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是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这一阶段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形成强健的体魄,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的健康、学习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终身可持续的影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为儿童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第二,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直接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我国有一亿多学龄前儿童,规模世界第一,学前教育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向早期教育延伸,学前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诉求,成为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人口流动带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大幅度增加,学前教育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寄托着几代人的期盼,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孩子享有公平的机会,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三,发展学前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今日之儿童,明日之栋梁。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重基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无论美、英等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都把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了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国家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普及,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

当新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这是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影响未来综合国力的大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学前教育事业承载的重要使命,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这件大事办好。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快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教育规划纲要和《若干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的关键是突出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为方向,注重保基本、广覆盖、多形式,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落实各级政府在规划、投入、监管和保障公平等方面的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探索科学保教方法,一切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快乐成长为重。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让群众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扩大资源,增加供给。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一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要在城乡公办资源短缺的地区尽快制定和落实发展规划,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也要优先用于改扩建幼儿园,促进公办幼儿园合理布局。鼓励优质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的幼儿园,面向社区、面向社会,承担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二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为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引导其提供普惠性服务,让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三要建好、用好和管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区配套幼儿园既是配臵和增加城市学前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手段。

各地要把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扩大资源和规范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小区规划、审批和验收等各个环节落实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确保小区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各地要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规范整顿,对改变性质和用途的要加快整改,予以纠正。

四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乡村幼儿园建设,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使农村适龄儿童能够享有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

第二,科学保教,提高质量。这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实现每个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成人化”倾向。要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积极交往中,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童年,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二要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和科研工作,积极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特点的儿童保教方法。三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第三,充实师资,提升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幼儿教师是孩子进入集体教育机构的第一任老师,思想品德要求高、专业性强,工作很辛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们有重要影响。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有限的资源要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当前要下决心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严格准入,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幼儿教师有其特殊要求,既要具备专业素养,更要富有爱心、耐心、细心,善于与孩子互动交流,要把热爱这一岗位、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拔到幼教队伍中来。二是核定编制,根据国家规定逐步配齐教职工,多渠道补充合格教师,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三是落实待遇,切实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保障合法权益,消除后顾之忧,让广大幼儿教师心情舒畅搞教学。四是加强培养,做好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办好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

这次我们提出初中毕业后五年制的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这是考虑到我国幼儿师范专业特点和学前教育师资现状提出来的,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园长和教师的培训要纳入继续教育计划,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注重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远程教育平台,创新培训模式,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四,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是保障。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各级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投入责任,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各地要认真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要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改变一些地方对学前教育不投入、少投入的现状,不断提高财政投入水平。

公共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重点资助。办好学前教育,需要最大幅度增加政府投入,但也不能像义务教育那样完全由政府包下来,要形成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第五,加强监管,规范办园。幼儿园遍布城乡社区,量大面广,办园主体多元化,办园水平参差不齐,规范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区县一级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实管理力量,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切实履行好职责。要加强对幼儿园准入、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对教师资质、人员流动、工资待遇、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实行动态监管,规范办园行为,不断提高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切实加强全覆盖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当前,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指示精神,把贯彻《若干意见》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实施纲要的起步之举和重点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努力开创学前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切实把发展学前教育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臵。地方各级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要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当前改善民生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摆上重要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化解突出矛盾,解决重点问题。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源调度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要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把政策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能否有效缓解入园难,作为检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对于那些举措不实、力度不够、效果不好的地区,要加强指导和问责。有关部门要开展专项检查,推广先进经验,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既要解决一些地方重视不够、不愿投入的问题,也要防止不顾条件、大干快上,采取运动式方法提高入园率,忽视了质量和安全。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努力做到速度与质量、规模与内涵相统一,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第二,抓紧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各地正在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抓紧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抓住这一时机,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编制好当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2011年3月底前完成编制工作并组织实施。行动计划要重在行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对于发展学前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要有解决之策,对于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明确路径,对于三年内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这里我特别强调四点: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从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合理安排学前教育的规划与布局,不强求整齐划一,不追求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二是确定目标,明确任务。要着眼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测算不同年份的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合理确定三年发展目标,并逐年落实。

三是制定政策,强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对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所需的财政投入要有适当的分担比例,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考虑幼儿园运行和教职工工资、社保等问题,努力提高投入水平。四是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省区市编制的计划要以县为单位,主要措施要落实到县,建设规划要落实到点。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发展学前教育的工程项目,并纳入当地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重点保障。要建立责任制,落实责任目标、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第三,认真做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改革试点工作已于近期启动。各地要结合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针对办园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工作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障碍,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拿出解决办法和有效措施。特别是承担相关国家试点任务的地区,要按照细化实化和方便操作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重点难点问题上率先突破。

比如,如何确保政府责任不缺位、社会参与有动力,大力发展“广覆盖、保基本”的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如何落实小区配套建园,为居民提供就近方便、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解决好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问题;如何协调不同所有制幼儿园教师的待遇问题,避免形成和累积新的矛盾;如何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解决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等等。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试点地区的工作,在政策、资金和指导力量上给以倾斜,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第四,精心组织实施农村学前教育项目。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项目已于近期启动。今年国家先期在中西部10个省区进行乡村幼儿园建设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年起逐步推开。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今年已经开始安排,3年内将培训1万名。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要将其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与本地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安排。

一要确保建设好,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监理,确保质量,做到安全、适用。二要确保正常运转,注重做好教师的招聘和园长配备工作,园长和教师培训要向农村倾斜,以保证新建幼儿园能迅速投入使用和正常运转。东部地区的项目实施由当地政府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安排,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当地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同志们,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民心民意做出的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重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2

第二,科学保教,提高质量。这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实现每个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成人化”倾向。要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积极交往中,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童年,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二要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和科研工作,积极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特点的儿童保教方法。三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第三,充实师资,提升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幼儿教师是孩子进入集体教育机构的第一任老师,思想品德要求高、专业性强,工作很辛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们有重要影响。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有限的资源要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当前要下决心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严格准入,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幼儿教师有其特殊要求,既要具备专业素养,更要富有爱心、耐心、细心,善于与孩子互动交流,要把热爱这一岗位、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拔到幼教队伍中来。二是核定编制,根据国家规定逐步配齐教职工,多渠道补充合格教师,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三是落实待遇,切实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保障合法权益,消除后顾之忧,让广大幼儿教师心情舒畅搞教学。四是加强培养,做好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办好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

这次我们提出初中毕业后五年制的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这是考虑到我国幼儿师范专业特点和学前教育师资现状提出来的,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园长和教师的培训要纳入继续教育计划,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注重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远程教育平台,创新培训模式,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四,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是保障。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各级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投入责任,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各地要认真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要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改变一些地方对学前教育不投入、少投入的现状,不断提高财政投入水平。

公共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重点资助。办好学前教育,需要最大幅度增加政府投入,但也不能像义务教育那样完全由政府包下来,要形成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第五,加强监管,规范办园。幼儿园遍布城乡社区,量大面广,办园主体多元化,办园水平参差不齐,规范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区县一级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实管理力量,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切实履行好职责。要加强对幼儿园准入、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对教师资质、人员流动、工资待遇、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实行动态监管,规范办园行为,不断提高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切实加强全覆盖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当前,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指示精神,把贯彻《若干意见》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实施纲要的起步之举和重点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努力开创学前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切实把发展学前教育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臵。地方各级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要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当前改善民生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摆上重要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化解突出矛盾,解决重点问题。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源调度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要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把政策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能否有效缓解入园难,作为检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对于那些举措不实、力度不够、效果不好的地区,要加强指导和问责。有关部门要开展专项检查,推广先进经验,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既要解决一些地方重视不够、不愿投入的问题,也要防止不顾条件、大干快上,采取运动式方法提高入园率,忽视了质量和安全。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努力做到速度与质量、规模与内涵相统一,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第二,抓紧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各地正在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抓紧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抓住这一时机,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编制好当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2011年3月底前完成编制工作并组织实施。行动计划要重在行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对于发展学前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要有解决之策,对于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明确路径,对于三年内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这里我特别强调四点: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从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合理安排学前教育的规划与布局,不强求整齐划一,不追求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二是确定目标,明确任务。要着眼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测算不同年份的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合理确定三年发展目标,并逐年落实。

三是制定政策,强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对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所需的财政投入要有适当的分担比例,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考虑幼儿园运行和教职工工资、社保等问题,努力提高投入水平。四是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省区市编制的计划要以县为单位,主要措施要落实到县,建设规划要落实到点。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发展学前教育的工程项目,并纳入当地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重点保障。要建立责任制,落实责任目标、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第三,认真做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改革试点工作已于近期启动。各地要结合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针对办园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工作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障碍,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拿出解决办法和有效措施。特别是承担相关国家试点任务的地区,要按照细化实化和方便操作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重点难点问题上率先突破。

比如,如何确保政府责任不缺位、社会参与有动力,大力发展“广覆盖、保基本”的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如何落实小区配套建园,为居民提供就近方便、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解决好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问题;如何协调不同所有制幼儿园教师的待遇问题,避免形成和累积新的矛盾;如何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解决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等等。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试点地区的工作,在政策、资金和指导力量上给以倾斜,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第四,精心组织实施农村学前教育项目。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项目已于近期启动。今年国家先期在中西部10个省区进行乡村幼儿园建设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年起逐步推开。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今年已经开始安排,3年内将培训1万名。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要将其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与本地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安排。

一要确保建设好,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监理,确保质量,做到安全、适用。二要确保正常运转,注重做好教师的招聘和园长配备工作,园长和教师培训要向农村倾斜,以保证新建幼儿园能迅速投入使用和正常运转。东部地区的项目实施由当地政府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安排,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当地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同志们,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民心民意做出的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重点。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张德江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

张德江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国务院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张德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基础建设,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安全监管,狠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张德江指出,“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的不懈努力,全国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及主要安全生产相对指标均实现了显著下降。其中,全国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9.4%、37.4%,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6.6%、52.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下降71%、45%、58%和73%。但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安全基础不牢固、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比较突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张德江强调,要统筹规划好“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把事故预防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主攻方向,把规范生产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把科技进步作为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技术装备安全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及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张德江要求,2011年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核心,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重点抓好“三深化”、“三推进”。一要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二要深化依法监管,持续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三要深化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工矿商贸其他及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四要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安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应用和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五要推进安全达标,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安全基层基础。六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制定“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构建安全防范体系。

张德江最后强调,要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加强对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大型集会活动,以及烟花爆竹经营、燃放的安全管理,严防事故发生,确保人员安全出行,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幸福、和谐、安康的节日。

2月11日,集团公司2011年第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在本部召开。会议传达和学习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张德江副总理讲话精神以及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研究和部署了全年安全生产工作。

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陈进行主持会议并讲话。

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琳、蔡哲夫、邹嘉华,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胡绳木,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森,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熊皓,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金耀华,总经济师吴静出席会议。

陈进行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0年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陈进行指出,2010年,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系统各企业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双增双节,盈利攻坚”活动的各项措施,扎实有序地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大量配煤掺烧的情况下,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盈利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陈进行在讲话中就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维护安全生产稳定局面。二要围绕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工作,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三要实现安全生产全覆盖,不留死角。要健全各级安全组织,并确保发挥作用。建立多元化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非电产业安全生产体制机制,高度重视煤矿、煤化工安全生产工作,以适应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需要。四要继续保持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五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确保科技投入和资金保障。要处理好安全生产与各项工作,特别是与效益的关系。同时以信息化为手段,建设安全生产管控平台,适应集团化管控的要求。

会上,王琳、蔡哲夫、邹嘉华、胡绳木、王森、熊皓、金耀华分别就如何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金耀华还传达了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工程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在会上分别汇报了2010年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总体情况以及工程建设、多种经营的安全生产情况,2011年安全生产、基建安全管理以及多种经营安全工作重点任务。据了解,2010年,集团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没有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设备损坏事故。

下载骆琳在全国“安康杯”暨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骆琳在全国“安康杯”暨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