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死亡医生影评
论安乐死的合法化
------看《死亡医生》有感
抛开主演,更想谈的是这部片子的主人公,以及这部片子所包含的内容:安乐死。
“安乐死”
打出这三个字的时候,感觉并不陌生。因为这样的事情全世界都在争论,这样的想法也曾出现在每个人的脑袋里。
我们没法选择我们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如何离去。
问一个问题:当你身患不治之症,忍受病痛的折磨痛不欲生的时候,你是想苟延残喘继续忍受着生命的痛苦,还是选择幸福无痛苦的离去?
我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
但是如果是我,我肯定会选择后者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同时我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担负着这个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法理学领域有一个经典的诘问,当我们的法律为恶法的时候,我们应不应该去遵守。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对法律这个概念的不同解释而改变。自然法学派会认为,法律为天地间自然的真理,我们只是将之文字化了而已,所以当法为恶法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去遵守。而有些法学派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有些认为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去遵循哪怕是恶法的法律。循着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更加终极的疑问:谁,来判断何为良法,何为恶法?
杰克医生认为自己可以,他认为不将安乐死合法化的法律是恶法,是需要被挑战的。于是他上场。初时他尚有所顾忌,由病人自行进行,这样帮助他逃过了四次指控。而当他发现人们越来越站在他的对立面的时候他选择了由他来结束一个病人的生命,而这一举动,将他送进了监狱。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无痛苦的死或安详的死。《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对安乐死的解释是:对于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近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
在文明社会,当人的生命产生之后,即被赋予不可剥夺的权利,甚至包括这个生命的拥有者。但是我有我的自主选择权,我有我想要的生活方式,不论以何种方式来结束都是我要走的路,我活我的我死我的,又关你什么事。对于一个陷入生存绝境的人,你不知道,活着对于他们有多辛苦,因为你有健康,你有明天,你有希望,你说你能够将心比心,你能好好照顾这些人支撑到自然死亡那一天,而他们这样艰辛的苟延残喘的活着又何尝不是为了满足世人的虚荣的良心。对于安乐死的坏处所谓有志之士可以林林总总的列出一堆,却没有人能为绝望的患者做出最好的决定。我无法选择何时、何种方式来到世界,但我愿能平静而有尊严地在我需要的时候离开,这应该是生命权利的一部分。你凭什么干涉。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就有人开始在法律上确认安乐死,为推动安乐死合法化而开展运动。2001后4月10日,荷兰上下两院以绝对优势通过了安乐死合法化的法案,成为当今世界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荷兰安乐死法案的主要内容有:
1、患者身患不治之症在考虑成熟后,可以在自愿的原则下提出以“安乐死”的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
2、当患者提出安乐死申请后,主治医生必须就患者的要求至少征询另一位同行意见,并同患者讨论除安乐死之外挽救其生命的其他方法,当一切努力均不可能时,方可为患者实施安乐死。
3、实施“安乐死”的手段必须属于医学方法,由主治医生向患者发放药物由患者自己服食中止生命,或由主治医生使用药物帮助病人结束生命。荷兰安乐死法案,是世界上较早的且行之有效的安乐死成文立法之一。
几十年来,理论界赞成安乐死观点的呈现了一个上升趋势,然而,反对安乐死的观点也是大有人在,双方针对安乐死本身展开多次交锋,其各自观点主要针对人的权利,公众道德,医生职责等多方面展开讨论。笔者在此限于篇幅不再对此展开。
我认为,支持安乐死比反对派更为合法合理,反对派认为安乐死是不尊重生命权,安乐死合法化是对生命权的滥用。其实不然,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本身
有意义,应是一个安逸、舒适而又有所收益的状态,绝不是病痛无限期的纠缠与折磨。反而,这是对生命权不折不扣的亵渎与不尊重,我认为安乐死有其不可忽略的价值,安乐死应合法化。
一、安乐死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否定犯罪的社会政治评价,而安乐死只是改变了患者继续遭受因患病产生的无法忍受而又无谓的痛苦的命运,人为地将濒危的病人无法挽回的,由疾病导致的必死的结局,稍稍提前一点,而并未改变患者将死的命运。因而是一种仁慈的行为,是对患者选择死亡方式和时间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对病人本身来说,有利无害;对病人家属来说,能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解脱出来;对医生来说,可以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更有生命意义和生存可能的病人身上;对社会来说,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药物消耗,将其用于急需的地方,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安乐死不具备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这是安乐死区别于故意杀人行为的最本质的特征。
二、安乐死于社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安乐死体现了对生命尊严的维护和对生命权的尊重
安乐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体现了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人并不是仅仅是一个生物人,更重要的是他是社会人。生命既是神圣的,同时生命更是有质量和价值的。人类生命的尊严就体现在生命的质量和价值上。因身患绝症而没有任何生存的希望,且处于巨大的身心痛苦之中的病患,其生命已无质量可言,对他们来说,维护其生命意味着承受无尽的痛苦,病人的生命尊严在无尽的痛苦中丧失殆尽,更不用说生命的价值了。死亡对于这些病患来说已不是正常人所感受的可怕和悲哀,而是一种快乐和解脱,此时,允许病患以安乐死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有利于从精神和生理上解除患者的痛苦,维护其生命的尊严,符合人类道德的要求,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必然选择。
2、安乐死有助于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属的负担
身患绝症的病患遭受着病痛的煎熬,可安乐死的反对者们还在高喊着不能施予安乐死,要继续这种生命的延续,再苦再累,再痛再难受也要延续,患者们能看到和感受到的也只是这种无尽的痛苦与煎熬,也是“欲罢而不能”,而我们早期唯物主义者培根曾说过:“医生的职责是不但要治愈病人,而且还要减轻他的痛苦和悲伤,这样做,不但会有利于他健康的恢复,而且也可能当他需要时使他安逸地死去。”而安乐死正是帮助解除病患痛苦的最佳方法,也是医生职责的所在之处,不对安乐死予以肯定和认可,这对于患者和家属是多大的一种残忍。
患者在忍受自身痛苦的同时,还要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对于患者家属来说,在承受精神痛苦的同时,将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家属对家庭成员有照料的义务,但是为了一个无意义的生命去消耗有意义的生命,是过分的要求,对于上述种类的病人(指脑死或不可逆昏迷或死亡不可避免的病人)家属已承受极大的感情和经济压力,他们处于十分为难的处境。安乐死或把他们从这种压力和为难境下解脱出来。”
因此,无论是从刑法本身出发,还是从我们社会的仁义道德出发,从情理出发,安乐死本身都在不违法的同时又能对病人本身以及其家属,以及社会资源配置各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积极性和必要性。
结语
这个世界对于安乐死和协助死亡太过伪善,安乐死有他的规范和限制。我们鼓励坚强的生者,但我们并不应该排斥安乐的死去。不是要我们要轻生,而是痛苦的无法生活。Jack Kevorkian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医生,他站在病人的一边看到了他们的痛苦与艰辛,他做了这些人不敢做的事和不敢开的先河,或许那句生不逢时真是说对了,可是我相信,很多个很多个明天,当社会进步到那个阶段时,安乐死一定能通过法律合法化。
第二篇:《死亡实验》影评
《死亡实验》——隐藏的你
我在写这篇影评之前,看了美版和德版两个版本的《死亡实验》,这两部电影虽然在风格和结局上有很大不同,但都是根据一个真正的心理学实验改编而来。就是说这个电影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它的故事的发生发展是建立在有科学依据的实验上的。这个实验对人的角色认知能力做出了一定解释,也证明了从众以及服从的令人惊讶的力量,还有人具有侵犯的本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影片内容,在徳版的电影中,主人公以及另外13个人被高额酬劳的实验被试的工作所吸引,来到心理学教授模拟的监狱并进行为期两周的角色扮演游戏,6个人扮演狱警,其余8个人扮演囚犯。在这之前这14个人都进行了严格的医学和心理学测试保证都是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情绪稳定的年轻人。但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扮演狱警的人在第二天就开始惩罚囚犯,到第五天已经不断地对囚犯侮辱和施暴。囚犯们采取反抗会得到更严重的惩罚,如果隐忍就便丧失尊严。在教授第六天的赶回来时,囚犯们开始越狱,造成了两人死亡,连教授的助手也被狱警关到监狱中并对其进行性侵。最后当这些年轻人明白这只是一场模拟游戏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当然真正的实验,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对象是大学生,期限也是两周。和电影中一样对报名的人做出筛选,最后得到24个人,随机分成三组:9名犯人,9名看守,6名候补。实验最后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是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异。
实验结果让我们不禁想,为什么一群心理健康又遵纪守法的人到最后变成了这样呢?津巴多做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角色认知理论,但到最后没想到所有人都进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在每一次高度结构化的社会互动中,社会都为其提供一个‘剧本’,用以指导分配给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角色的扮演。尽管津巴多这位狱长对被分配为狱警的人进行暗示,要对囚犯严加看管,不能让他们破坏规则,必要时候可以适当惩罚,但是强调了不能使用暴力。狱警们在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狱警,还能把自己定位为一名实验参与者。但是在监狱这种特殊环境下,他们做的监督囚犯的工作,他们穿的狱警的衣服,他们被津巴多赋予的可以惩罚囚犯的权利逐渐让他们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身份,他们完全把自己当成了狱警,并开始运用自己的权利随意对囚犯的反抗进行施暴。囚犯们被要求服从狱警的指挥,遵守规则,一开始他们是反抗的,可是经历了无数次打压和精神折磨之后他们也逐渐把自己当成了低人一等的真正的囚犯,第三天之后就开始任由狱警摆布。不得不说,狱警和囚犯都开始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真实践了。
无论在电影中还是真是实验中,监狱中的暴力事件都是惊人的。实验者对被试都进行了严格的医学和心理学测试,留下的都是无暴力倾向的人,可是为什么还是出现了令实验者本身都没有预料到的可怕的暴力侵犯行为呢?这只能由本能论来解释了。弗洛伊德说人天生就有的死本能让人具有攻击自己和毁灭自己的本能,当生本能占上风时不能表现出来,而且生本能会让死本能的攻击倾向转到外界去。习性学说在进化中利于种族生存的行为都会被保留,攻击就是一种原始的优势力量。但是狱警的暴力行为也不能全由本能论来解释,也有受到情景暗示的原因,他们以为自己就是正义的可以执法的力量,而面对本来就犯有重罪的囚犯自然不用手下留情。
我们不敢再模仿津巴多的监狱实验,因为我们的内心可能都隐藏着黑暗的另一面。在中国古代有性善说和性恶说,这个实验证明的是性恶说,无疑是对世人的警醒,我们应该有品德的教育,应该要让人知道抛弃恶而表达善。善和恶都是存在于内心的,只是我们追求利于社会发展、利于和平稳定的那一个面。
第三篇:死亡实验_影评
《死亡实验》影评
电影中的男主角法赫德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报纸上的心理实验招聘广告并前往应征。并且收受其曾经就职过的传媒公司1万美金试图拍摄实验内容作为价值新闻。实验共录取20人,其中,8人被选为狱卒,其余12人为犯人。只要完成为期两星期的实验,每人可收到4000美元作为酬金。若有人在此次实验中使用暴力则会立即被取消资格。
开始时所有人相安无事,有说有笑。之后在法赫德为赚取新闻不断挑衅狱卒伯瑞斯,致使情况逐渐失控,担任狱卒的角色开始动刑虐待犯人。当该实验的女助理发觉情况不妥时劝告主管该实验的杜恩教授终止该实验却没有得到同意。其中一名狱卒巴什因不愿同流合污而被其他狱卒打伤并且一并关入牢房,甚至把研究员和女助理通通囚禁起来还在打伤一名囚犯后上时间不去医治导致该囚犯死亡。杜恩教授接到电话赶回医学院却不幸被一名失控的罪犯枪击。最后众人逃脱,但是两死三伤。而,实验才仅仅进行了第六天......这个电影几乎没有离开牢房的场景,但是间接交叉一段法赫德与一个女人的感情戏,让整个影片有节奏,有停顿,张弛有力。
作为剧情大片,该电影显然在形式上、题材上以及镜头语言上几乎是平平无奇,摄法也是中规中距没有什么创新,比起同等的监狱题材的影视剧,它引人入胜的地方不是紧张的节奏、扣人心弦的音乐音效,也不是目不暇接的特写镜头营造的暴力氛围,而是它的主题。
关于它的主题其实并没有一个完备的答案,只不过,基于这个电影的前身是根据1971年的真人真事改编(即美国心理学家Philip G.Zimbardo领导的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描述德国某研究院进行模拟的监狱实验),并且还曾一度被誉为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之一。
一群在现实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人,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短的几天单一的空间内就会变的面目全非?是角色和环境改变了人的性格还是人性本身的不稳定会在特定环境下展现不同的形态?当人所承担的角色的权力超越了可以改变其所处环境的规则的能力时,还会有多少人能够继续维持整个社会正常的秩序而不会滥用权力飞扬跋扈?
电影没有完全解释清楚这些心理学、社会学等的问题。但是却在很多方面带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法赫德是电影中的主角,他是一个有着童年阴影的人。同时,他也是电影的主线,随着他的行动展开这个看似平常的实验。而他的心理变化也影响着整个影片的进程。从起初的新奇,到挑衅狱卒时的兴奋,再到被狱卒集体施暴后的短暂平静和最后的反抗。这些心理的变化预示了环境对人心理的微妙改变和作用。在强压下,人会随着压力的方向改变自己的个性,这是本能的适应环境,而当压力超过某一限度,达到最大承受度,这个压力就会受到一个反作用力,就同弹簧的弹性函数是一个道理。最后爆发出来,好在法瑞德是整个片子中意识最明确也是最清醒的人物,因为他始终
在告诉自己这只是个游戏,因此他的爆发也是有条有理,从头到尾都在自己的极限之内,没有越步。而与他同寝的一直沉默隐忍的38号,当狱友舒特死亡后终于愤怒起来,在其片尾和伯瑞斯的打斗中可以看出来,这个爆发如果不是有法赫德劝阻,伯瑞斯几乎毙命。其次,一直胆小懦弱但是有同情心的狱卒巴什,在最后被同伴追逐中也由于过度紧张,用消防栓狠狠砸倒了同伴。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伯瑞斯,在现实生活中他在航空公司上班,并且七年内从未迟到过,来参加这个实验也只是想敞开心扉体验一下全新的生活,并且获得这对于他来说的一大笔钱。从他对自己的阐述上看,这个人物应该是一个严于律己恪守陈规的一个人,还有一个快12岁的女儿,也可以说他的家庭生活看上去也还算美满幸福。这样一个平凡,守规矩的人当他的尊严被侵犯、他的权限逐渐变大时,他的爆发格外可怕。他变成了代表狱卒集团的领袖人物,开始进行对囚犯们的暴力袭击,并且还软禁了研究员和女助理,当观众几乎觉得这个人已经完全癫狂的时候,他又在同伴试图对女助理进行“性骚扰”的时候前来阻止,这说明他的理智还有完全泯灭?还是他整个行为都在他的道德范围内被自己默认为遵守“规则”,只不过“性骚扰”恰好不是规则中的一条所以才来阻止?可以说在狱卒与囚犯双方矛盾激化之后,我们看到的伯瑞斯应该是一个残忍变态的形象,但是故事的最后,在他看到法赫德手上的鲜血的时候又在求饶般的说:这是你先挑起的。他的神态和语言都似乎还原他最初的模样,所有的一切也似乎真的只是遵守“规则”以及“执行任务”一样单纯。但是事实显然已经无法还原所有人的初衷,不仅实验失败,这些只是想拿到一笔横财的普通人们,生活也将会从此改变。
片子的最后,一条长长空空荡荡的房间,两边有抱头痛苦的狱卒,也有四处张望的囚徒,还有远远走过来互相搀扶的狱卒和囚徒,所有人都站在两边,看着遥远的前方,眼神茫然而疲惫。
一切都结束了。
最后的最后,法赫德和女友坐在海边,镜头的前景是窗台上的早餐,两个人平静的看着大海,这时候法赫德突然笑了,然后女友也跟着微笑,故事结束......留给我们长长的思索,对于这些测试者未来的生活,除了这释然一笑,也许还有更多的问题要去面对......
第四篇: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主持稿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本次图书馆观影活动的主持人,非常欢迎大家参加本次图书馆放映电影活动,本次电影的名字是《春风化雨》,又名《死亡诗社》。死亡诗社这个名字听起来是有些恐怖的,但是实际上它的确更加符合本片的内涵,一部非常有深意的、关于“诗”的校园影片。
“树林里有两条岔路,而我选比较人少走过的那条路,那里有天壤之别” 这是著名诗人劳勃佛洛斯的诗,用来代表这部影片再好不过了。
一群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和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之间究竟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学生们在无助的情况下所做的决定又是什么?《死亡诗社》为我们回答了这样一个命题。那是一个扼杀个性的年代,当然也许我们今天仍处在这个时代中。在校庆典礼上,学生们穿着一样的校服,异口同声的说着校训,学校礼堂里庄严并且死气沉沉。。但是,接下来他们的船长出现了,从正门走了进来哼着《扬基进行曲》的口哨,把孩子从后门带了出去。就这样另一条道路被打开了。。(坚持自己是条被少数人选择的路,而选择这条路是要付出代价的。这里不是天堂,它从未离开过现实世界。)
一所历史悠久、升学率高的学校对于大人来说,称得上是孩子的天堂。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里只能称之为地狱罢了。大人总是想把孩子们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给予他们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却从来不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用他们所选择的的方式让孩子们去适应于社会,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呢?不错,这世界本就没有公平可言。可是,谁来为我们的激情负责?谁来为我们的青春买单?如果青春只有所谓的成绩好坏的话,那么只有激情、叛逆、个性、奋发存在的生命才成其为生命,校园才成其为校园!
我们不可否认,这个学校就好像是整个中国教育制度环境的缩影。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古板的教书先生,可以看到望子成龙几近病态的家长,可以看到桀骜不羁的学生,可以看到在中国几乎不存在的梦想引路人。我不会过度评论,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它是一种社会现状的体现。
现在的小学生的压力是我上学的时候难以想象的,姑且不说教育本身,现在教育在国内的初衷就已经扭曲。相信周围的你看过这部电影以后会像我一样被它感召,追求我们那不曾实现的梦。我见到的一些人,十几年的寒窗过后已经忘记了什么叫做思考,甚至是我们学习的本质。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禁锢在了这个流水线一样的国度,我常常讲,一人一个活法,可你又可曾了解我的无奈。现实仍然是残酷的,多少聪明勤劳的炎黄子孙还在重复着这个“生产过程”,忘记思考。人是要活在虚无的梦想之上的,它给予我们力量,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没有梦想的人终会有梦想,但是请不要让我们的年轻一代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这是最最可悲的。
现在,我们进了大学,成长本应该是充满快乐和幸福的,但现实的残酷总会无情的折断我们梦想高飞的翅膀。高墙围建的学校,没有体温的家庭温暖,折磨人的社会环境,一浪接一浪得将我们逼向痛苦的深渊,陪伴我们的只有黑暗的白昼,没有曙光的太阳,寒冷的空气,和压在身上的大山。
作为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机构,它的职能是教书育人,而不是模子造人。传统在学校的字典里永远是圣经般的不可侵犯,硬套的校训,死
板的形式。在掌控教鞭的老师那里没有比这些更让他们感到自豪,而他们奉承出的经典就是要努力制造出言听计从,本本分分,刻苦认真的“乖孩子“。不准,不准,不准——从不受到怀疑的教育准则,一个精良别致的框架,把学生们放到里面,排码的整整齐齐严丝合缝,老师们从中取悦的是舒服和欣慰,看到的是死水一样的平静,然后他们会“春风得意“的说:“还有比这样的学生更完美的嘛?“。
学生最好的朋友是谁,难道不是我们的老师吗? 可我们的老师中又有几个是在跟学生交朋友。点名查到,荒谬作业,照本宣科,作为一个老牌的教师这些优势教学方式是他们一贯秉承的指挥棒。站在讲台前的和坐在教室里的似乎是化不开的冤家,解决敌意的矛盾被当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事实真的是那么的难吗?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 他们不需要按部就班的照着书本讲内容,因为那不是我们想要的,而所要做的是教会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心灵感受学科中的奇妙,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推开心门走向多彩的未来。这些难吗?
浓烈的生命质感和灵魂光华,让《死亡诗社》在上映的当年荣获了奥斯卡、金球、英国学院、法国恺撒等多项大奖。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造成这个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中国的教育使得学生从小就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的权利,或者已经养成了大事都由老师或者家长做主的可悲习惯。而老师真正应该教授的,正是此道:培养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剧中的John keating叫学生们勇于尝试,勇于突破,有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的爱好。这些正是学生所缺的,谁能说这是错误的人生观?难道平庸,人云亦云才是正确的?
有人说我们是缺少信仰、理想和激情的迷茫的一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关心的只是一味地读好书、作个大人看来引以为豪的孩子,考出优异的成绩,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以后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再在以后等我们有了孩子,也要这样循环往复地教导培养下一代,读好书、作好孩子等等……
不免有个问题开始终日萦绕在我思绪中: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想从哲学问题去考虑这问题,那是学者的工作。对于普通的我来说,一直一直以来,我只是认为生活只是顺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就像小溪的清水至上而下流畅般自然,没有为什么是从高到低的疑问,也没有为什么要有小溪和溪水的问题。“就这样”便是我的答案!
看了《死亡诗社》后,我懂得了意义存在的价值。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个舞台,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舞台上选择并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内容:戏剧、诗歌、悲剧、话剧、哑剧、歌剧……,什么都可以,哪怕乱七八糟,浑浑噩噩都可以,但原则是:你自己选择的并乐意用一生去努力追求。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好像《麦田的守望者》中有这么一句:当年轻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光荣的死,当年长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卑贱的活。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守望者,守望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理想,以防它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坠落和被自己遗忘。在平庸的活着和无悔的死去这两者之间,我义无返顾地选择后者。因为“人因梦想而伟大”。
理论上说,教育是要把我们培育成改造世界的人,也就是Keating这样的人物。和老同学联系,他们不是问我在哪里高就,而问我在哪里改变这个世界(So, you are out there changing the world?)还有的同学说,等我长大了(毕业了的隐晦说法),我会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某某领域(Once I grow up, I am going to take … by storm.)
有时候这是玩笑或自嘲,可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浪漫,没有这种冲劲,而只是想着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那田鼠和蝼蚁一样的人生,是何等绝望?就如同这电影一开始说的,人到最后,其实会被黄土埋掉,成为虫子的食物,这白驹过隙的一生,怎么着都是一遭,现实的生活只是一种必需,然而从今天活到明天,只关注物质所需,没有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就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排队站到灰色的大多数里面,“默默地过着绝望的生活”。如果你偶尔看到这句话,请你反省一下,你现在过的是这种生活吗?如果是,如果你有所不满,是否得像“船长”老师号召的那样,站到桌子上,换个角度去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世界或许和你平时看的不一样。
电影中的老师教授诗歌的时候,将现实主义的诗歌大部分跳过去不教,而侧重于浪漫派诗歌,如惠特曼那种气贯长虹的诗歌。对于除了荷尔蒙一无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其实这未尝有什么错误,因为你怎能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那么现实,连一点梦想都没有了呢?有这么一个突破口,有个死亡诗社这样的组织,宣泄一下,或许可以避开更多的问题。至于尼尔的自杀,其实是和老师的教学方法
和培育方法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有梦想的人,其实也可以不脱离现实。我对那老师跳过现实主义部分的做法也有异议,因为人是可以既现实也有梦想的。这种人才是高人,他有巨人般的身材,头在云端,脚踏大地。
当然,现实中的教育,尤其在工业化革命之后,往往是要把我们塑造成符合现实所用的人,学生不过是送进来,流水线加工后再送出去的产品。这样的教育不是要让我们去改造世界,而是要教我们习惯了被世界改造。已故笑星卡林说过一句话,说把人教聪明,不符合美国统治者的利益。在中国更是这样,把人教蠢,教到只会ABCD打勾选择,是符合当权者利益的。大部分时候,一个新人跑过来,满怀激情地要改变现状,最后往往会被同化掉,或者排挤走,因为大部分体系,都倾向于维持现状。人思想上排斥革新,就像其身体会排斥新药一样。对于大部分资质平平的人来说,那没有办法,只有缩到那灰色的大多数里,还落个平安。如果你够强大的话,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够,那么世界一般来说会把你给改造过来。当然这未必是坏事。资质欠缺的人在这个世界里安分守己,是他也是他人的福气,因为平庸加激情只会等于折腾。唯有才能和激情加到一起的时候,才有产生积极改变的可能。
但凡有能力去改变的人,最好还是去试它一试。千万别以为循规蹈矩一点,“现实一点”,你就会承受地土,得到这个世界。改变是一种冒险,可是将你绑在火刑柱上烧死的时代过去了,如同Outlier一书所示的那样,而今真正改变世界的人,真正的成功者,并非那处在常态分布内的灰色大多数,而是那一个个不愿意默默地、绝望地生活着,而纵身一跳,站到桌子上头,去另眼看世界的人。
他们的名字叫异数。
第五篇:《死亡笔记》影评
死亡笔记
说起《死亡笔记》,我随即就会想到一个词——神作。确实呢,一开始看的时候,真的停不下来,本来说只看一集的,后来看完一集又一集,再一集,还一集,最后就这么默默地把第一部看完了。不过也仅限于第一部,到第二部的时候,我真的是本着对神作的尊重看完的。
这部动漫有点像高智商动漫,很多地方看起来都很不可思议,但仔细斟酌一下,又觉得在理,所以说是神作嘛。不过说起来,我真的不喜欢主人公——夜神月啊。一开始还好,后来就各种猥琐,各种坑爹啊,恐怕在他的心中,亲人,朋友,爱人,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吧,如果没有了利用价值,那让她死又何妨。抱着这种想法,他利用了两个爱她的女人,利用了他的家人,更利用了他的父亲,到最后,搞得众叛亲离,不得不说,他真够冷血的。虽说我不怎么喜欢他这个人,但不得不说,他做的事情,也不见得就是错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显然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些犯了法却还逍遥法外的人,死光了是最好的,对于国家来说,这些人死不死确实也没啥损失,说不定某些领导人还要笑呢,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处置这些逍遥法外的人,有了KIRO的帮忙,确实治安可以得到维护。但是对于警察来说买这显然就是抢他们饭碗的事情,而且这是典型的以暴制暴,他们同意才怪呢。这么说的话,大家都没做错什么,观念不同而已。就像夜神月说的那样:我赢了,那我现在做的一切就是正义,我输了,那我现在做的一切就是邪恶的。我觉得,这句话用中国的成王败寇来解释也是一样的。
不管怎么说,在第一部里,夜神月和L都是很犀利的,他们之间的对决也是很精彩的。但是到了第二部,当L的继承人N和夜神月对决时,貌似就没那么好看了,反正当时我看的是稀里糊涂的,就是最后,N抓住了夜神月的一个漏洞,并默默地把夜神月搞死的时候,我才觉得,N貌似也蛮厉害的。网上有人说这一段比较坑爹,他们觉得无论是月还是魅上照都是聪明人,怎么可能会犯如此明显的错误,更何况当时夜神月早已掌握了主动权,怎么可能如此轻松的就被杀掉了,因此,他们得出结论,是作者想让月死掉。其实我个人认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难得有一次失误也正常,虽然这失误是致命的。但至少月在有了死亡笔记以后,不再那么无聊了,我想,他也应该满足了。
还有一点,最后月死前的那段挣扎,看得我蛋都裂了,他一点骨气都没有,那还算是一个男人啊。本来就不喜欢他的我,现在更鄙视他了。好了,就说到这里吧,我叫乘风,请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