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管理办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孵化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促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完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与成长,加快实现开发区高端产业聚集的目标,参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是开发区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开发区科技部门是本办法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本办法的具体实施。
第四条本办法支持资金由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列支。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五条孵化器应具备的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区内(含一区六园)注册、经/ 6
营、纳税且运营1年以上。
(二)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在孵企业使用的场地(含公共服务场地)原则上占70%以上。
可自主支配场地是指具有自主产权或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房产。公共服务场地是指孵化器提供给在孵企业共享的活动场所。
(三)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达10家以上。
(四)以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为宗旨,具有明确的主要方向,且符合区域的重点发展领域。孵化器主要专业领域中,在孵企业所占比例应为60%以上。年度毕业企业数与在孵企业总数之比在5%以上。
(五)具备专业服务的能力,能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及综合商务服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机构在科研仪器、设备、人才、数据等科技资源方面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能利用合作机构的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
(六)有孵化资金,并对在孵企业进行直接投资或提供融资担保。
(七)按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团队有较丰富的专业领域经验,具有较强的人才、技术、管理、市场
等服务能力。有专职的创业服务人员。90%以上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第六条 国家、北京市科技部门已经认定的孵化器可直接享受本办法的政策支持,无需重新认定。
第七条 在孵企业的标准
(一)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在本孵化器场所内注册、经营、纳税。
(二)符合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自有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企业有稳定的技术经营队伍,80%以上人员有大学以上学历。
第八条孵化器毕业企业是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
(一)按照国科发火〔2008〕172号文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在孵化器内有两年以上的运营期,经营状况良好,主导产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年度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第三章支持措施
第九条鼓励各孵化器之间,孵化器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风险投资等机构之间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服务。项目合作成功的,以年度按照为企业提供服务投入的3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30万元。
第十条鼓励孵化器开展创业咨询、市场策划、市场信息、市场开拓、专业管理咨询、政策资金申请、中介代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增值服务。孵化器对95%以上的在孵企业提供上述服务的,给予其年度增值服务投入经费3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30万元。
第十一条鼓励孵化器组织在孵企业参加国际、国内行业展览会议、学术交流等活动。对组织的上述交流活动,每年给予相关支出费用5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十二条鼓励孵化器积极申报国家级、北京市级孵化器的认定。对获得国家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资格认定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资金支持。累计最高支持100万元。
第十三条鼓励孵化器对在孵企业进行投资。对孵化器投资的项目申请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的,给予优先支持;申报科技部、北京市等科技项目的,给予优先推荐。
第十四条鼓励孵化器吸引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园区转化落地并给予特殊支持。该项支持将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一企一策”。
第十五条鼓励孵化器做强做大。孵化器经过复核仍符合本
办法规定的认定条件,并为在孵企业提供多功能、全过程、专业化服务表现突出的,在购置土地用于扩大孵化器建设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第四章申报受理
第十六条开发区科技部门负责受理孵化器认定及相关支持措施的落实。依照定期受理,集中审批,统一拨付的原则办理。一般程序为:
(一)企业按要求提供相关申报材料。
(二)科技部门受理申报材料并进行初审,需要评审的,由科技部门组织专家统一评审。
(三)科技部门根据初审或评审意见提出审核意见。
(四)审核意见经主管领导核定后,报管委会主任办公会审议批准。
第十七条孵化器认定、复核及孵化器发展资金申报等事项的时间安排为:
(一)每年7月1日至31日为孵化器认定、复核及孵化器发展资金申报时间。
(二)每年8月1日至31日为孵化器认定、复核申报资料审查、评审和审批时间。其中8月最后一周为孵化器认定和复审通过的孵化器公示时间。
(三)每年8月1日至11月31日为孵化器发展资金申报资料审查、审批时间,12月1日至31日为最后核准时间,次年第一季度为资金拨付时间。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科技部门负责对孵化器及支持资金的日常管理和验收工作。财政部门安排资金拨付,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负责支持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孵化器应按照专业领域开展工作。每年年初向开发区科技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孵化经营情况。每两年开发区科技部门对已认定的孵化器进行复核。
第二十条孵化器应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资金用途,将支持的资金用于孵化器建设和在孵企业的项目支持。
第二十一条对于提供虚假材料、骗取专项资金、未按规定使用支持资金或资金用途与本办法规定的支持方向不符的,收回专项资金,且5年内不得申报项目资助。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开发区科技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开始施行。
第二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办法(试行)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孵化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促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完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与成长,加快实现开发区高端产业聚集的目标,参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是开发区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开发区科技部门是本办法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本办法的具体实施。
第四条本办法支持资金由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列支。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五条孵化器应具备的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区内(含一区六园)注册、经营、纳税且运营1年以上。/ 6
(二)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在孵企业使用的场地(含公共服务场地)原则上占70%以上。
可自主支配场地是指具有自主产权或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房产。公共服务场地是指孵化器提供给在孵企业共享的活动场所。
(三)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达10家以上。
(四)以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为宗旨,具有明确的主要方向,且符合区域的重点发展领域。孵化器主要专业领域中,在孵企业所占比例应为60%以上。毕业企业数与在孵企业总数之比在5%以上。
(五)具备专业服务的能力,能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及综合商务服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机构在科研仪器、设备、人才、数据等科技资源方面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能利用合作机构的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
(六)有孵化资金,并对在孵企业进行直接投资或提供融资担保。
(七)按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团队有较丰富的专业领域经验,具有较强的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服务能力。有专职的创业服务人员。90%以上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第六条 国家、北京市科技部门已经认定的孵化器可直接享受
本办法的政策支持,无需重新认定。
第七条 在孵企业的标准
(一)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在本孵化器场所内注册、经营、纳税。
(二)符合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自有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企业有稳定的技术经营队伍,80%以上人员有大学以上学历。
第八条孵化器毕业企业是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
(一)按照国科发火„2008‟172号文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在孵化器内有两年以上的运营期,经营状况良好,主导产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第三章支持措施
第九条鼓励各孵化器之间,孵化器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风险投资等机构之间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服务。项目合作成功的,以按照为企业提供服务投入的3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30万元。
第十条鼓励孵化器开展创业咨询、市场策划、市场信息、市场开拓、专业管理咨询、政策资金申请、中介代理和知识产权
保护等增值服务。孵化器对95%以上的在孵企业提供上述服务的,给予其增值服务投入经费3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30万元。
第十一条鼓励孵化器组织在孵企业参加国际、国内行业展览会议、学术交流等活动。对组织的上述交流活动,每年给予相关支出费用5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十二条鼓励孵化器积极申报国家级、北京市级孵化器的认定。对获得国家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资格认定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资金支持。累计最高支持100万元。
第十三条鼓励孵化器对在孵企业进行投资。对孵化器投资的项目申请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的,给予优先支持;申报科技部、北京市等科技项目的,给予优先推荐。
第十四条鼓励孵化器吸引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园区转化落地并给予特殊支持。该项支持将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一企一策”。
第十五条鼓励孵化器做强做大。孵化器经过复核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认定条件,并为在孵企业提供多功能、全过程、专业化服务表现突出的,在购置土地用于扩大孵化器建设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第四章申报受理
第十六条开发区科技部门负责受理孵化器认定及相关支持措施的落实。依照定期受理,集中审批,统一拨付的原则办理。
一般程序为:
(一)企业按要求提供相关申报材料。
(二)科技部门受理申报材料并进行初审,需要评审的,由科技部门组织专家统一评审。
(三)科技部门根据初审或评审意见提出审核意见。
(四)审核意见经主管领导核定后,报管委会主任办公会审议批准。
第十七条孵化器认定、复核及孵化器发展资金申报等事项的时间安排为:
(一)每年7月1日至31日为孵化器认定、复核及孵化器发展资金申报时间。
(二)每年8月1日至31日为孵化器认定、复核申报资料审查、评审和审批时间。其中8月最后一周为孵化器认定和复审通过的孵化器公示时间。
(三)每年8月1日至11月31日为孵化器发展资金申报资料审查、审批时间,12月1日至31日为最后核准时间,次年第一季度为资金拨付时间。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科技部门负责对孵化器及支持资金的日常管理和验收工作。财政部门安排资金拨付,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负责支持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孵化器应按照专业领域开展工作。每年年初向开发区科技部门报送上一孵化经营情况。每两年开发区科技部门对已认定的孵化器进行复核。
第二十条孵化器应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资金用途,将支持的资金用于孵化器建设和在孵企业的项目支持。
第二十一条对于提供虚假材料、骗取专项资金、未按规定使用支持资金或资金用途与本办法规定的支持方向不符的,收回专项资金,且5年内不得申报项目资助。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开发区科技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开始施行。
第三篇: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附件:
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的精神,重点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跃升”和“孵鹰”两大计划,构建新型孵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水平与创业孵化能力,规范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省有关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负责市级孵化器的认定和管理工作,推进以孵化器为核心的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创新创业人才特别集聚区)(以下简称“创业特区”)的建设与发展,组织实施“跃升”、“孵鹰”两大计划,并依照有关规定审核、推荐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的申报。
第三条
各区县、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孵化器的具体业务指导与服务工作,在落实创业特区建设计划中,加强孵化器的规划和培育,做好相关加速器的衔接,科学建设配套设施。
第四条
孵化器“跃升”计划,主要围绕孵化器服务功能与服务水平的拓展与提升,通过引导与支持孵化器与高校院所结盟、与金融风(创)投机构结盟、与中介服务组织结盟,着力转变孵化器链接与整合社会资源能力不足、整体服务水准及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缺乏的现状。
第五条
孵化器“孵鹰”计划,主要围绕新型孵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通过提高科技企业初创成功率和成长速度,孵化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科技创业企业,着力转变孵化器孵化成功
率、成长速度、自主知识产权产出和品牌效应不高的现状。
第六条
各类孵化器,尤其是创业特区都应建有完备的专业技术支撑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组建“精干、高效、国际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中心,具体承办创业孵化服务。
第二章
孵化器的认定
第七条
孵化器是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以下简称在孵企业)为服务对象,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包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生创业园,以及国际企业孵化器等,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两类。
第八条
申请认定市级孵化器应具备下列条件:
1、有明确的发展规划,符合本办法第七条所规定的类别,且符合南京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要求;
2、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配有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内部机构设臵合理,管理制度健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应占总人数70%,接受孵化器专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25%以上,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3、拥有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其中,提供在孵企业使用的场地(含公共服务场地)占65%以上。公共服务场地是指孵化器提供给在孵企业共享的活动场所,包括技术检测、会议、展示等非盈利性配套服务设施;
4、综合型市级孵化器凡科技型企业均可入住,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
5、专业型市级孵化器应明确主导产业类型,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不少于6000平方米,具有专业技术领域的公共平台或中试平台,具备专业化的技术咨询和服务能力,入驻企业的主营业务
与孵化器的专业定位一致,主导产业的企业数及占用面积不低于70%;
6、孵化器正式运营不少于半年,运营状况良好,入孵企业不少于10家,获得民营科技企业资质的占50%以上;
7、孵化器中在孵企业应有5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8、孵化器自有孵化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与金融、风(创)投机构、贷款担保公司等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联系,有条件的建立创业种子基金,共同扶持在孵企业的发展;
9、孵化器应建立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创业咨询、辅导,以及技术、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服务;
10、专业型孵化器应具备或与高校院所联合具备专业领域的公共技术平台或中试平台,并具有专业化的公共技术服务。
第九条
孵化器在孵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注册地和主要研发、办公场所须在孵化器场地内,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自主经营、产权明晰,有与其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本;
2、企业以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为主,并符合我市鼓励发展的产业门类,企业从事研发、生产的主营项目(产品),应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导向,并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
3、在孵企业开发的项目(产品),技术水平较高,知识产权界定清晰,无纠纷,商品化、产业化前景较好,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4、申请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成立时间一般不超过24个月,在孵时限一般不超过42个月(纳入中央“千人计划”、“南京321计划”的人才或从事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特殊领域的创业企业,一般不超过60个月);
5、单一在孵企业入驻时使用的孵化场地面积,一般不大于1000
平方米;
6、在孵企业的负责人应熟悉本企业产品研发,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比例达到30%以上;企业团队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对技术、市场、经营和管理有一定驾驭能力。留学生和大学生企业的团队主要管理者或技术带头人,由其本人担任。
第十条
孵化器毕业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中至少二条:
1、经营状况良好,连续2年营业收入累计超过1000万元,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
2、研究开发的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主导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3、被兼并、收购或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第十一条
市级孵化器的认定,实行常年受理申报、分批认定的方法。
第十二条
申请认定市级孵化器的,由申报主体经所在区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向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推荐意见。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评估、答辩,并形成专家评估意见。
第十三条
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专家评估意见,进行研究审批。对符合本办法认定条件的孵化器认定为“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器相应须在建筑物显著位臵设臵孵化器图文标识。
第三章
孵化器的管理
第十四条
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孵化器实行统计、审核和动态管理,定期对孵化器的工作进行考评。各孵化器应按要求定期向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工作计划、总结和统计报表。
第十五条
各区县、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区)要把孵化器发展作为引进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
升级的中心环节。坚持正确导向、强化目标管理、推动体制创新、促进健康发展。
第十六条
各类孵化器要建立创业培训、咨询和辅导的预孵化制度,坚持“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创业投资”的孵化模式,探索和推动持股孵化及市场化运行机制。
第十七条
孵化器应完善对在孵企业的问诊、巡访和毕业企业跟踪制度;配合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建立全市孵化器创业导师专家库,参加创业指导培训服务和组织在孵、毕业企业的评价服务。
第十八条
孵化器应提高在孵企业毕业率,对毕业企业或到期尚未毕业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办理迁出孵化器的有关法律和约定手续,并积极协调企业安臵,做好延伸服务。
第十九条
孵化器应对毕业企业统一制作和颁发《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毕业企业证书》,并建立毕业企业的登记和跟踪制度,报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备案确认;同时结合工作总结,定期开展孵化企业的毕业典礼和证书颁发活动。
第二十条
孵化器应按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划布局,对接科技企业加速器和产业园,构建“创业特区”配套服务链,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为孵化毕业企业提供可持续高速成长的条件与环境。
第二十一条
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和完善孵化器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星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标识形象,根据孵化器的级别、组织体系、创业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投融资服务、企业成长及日常工作等方面综合情况,对辖区内国家、省和市级孵化器进行指标评价和星级评定,每2年评定1次,并对获得3—5星级评价的孵化器,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二十二条
对连续2年指标审核不合格或3次未按期上报统计数据的,取消其市级孵化器资格。凡不合格或运营未满一年的孵化器,将不予推荐申报上一级孵化器资质,并不得参加星级评定。
第二十三条
孵化器建设与发展工作列入各区县、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区)主要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科技工作考核内容,按时序进度分级考核。
第四章
扶持措施
第二十四条
对纳入孵化器“跃升”计划的各类孵化器,通过与高校院所、金融风(创)投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结盟,实现专业技术支撑、金融服务、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按建设水平与服务质量,每个平台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第二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级孵化器创建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对新评为国家、省级孵化器的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
第二十六条
对经星级评定获得3—5星级的孵化器,给予孵化器运营管理单位50—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创业特区内经认定的市级以上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三年内其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市区两级专项资金予以补贴。
第二十八条
对纳入孵化器“孵鹰”计划的各类孵化器,在孵企业于在孵期间或毕业后1年内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每认定1家,一次性奖励孵化器运营管理单位10—20万元(培育单个企业不重复奖励)。
第二十九条
市科技创业种子(天使)投资专项资金重点资助孵化器内创业企业;优先支持孵化器内在孵化企业申报国家、省和市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第三十条
对现有孵化器和新建孵化器内孵化毕业,并跨区域迁移的企业,财税分成兼顾双方利益,以鼓励孵化器的建设与布局。
第三十一条
在政府主导规划下,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和区县政府、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区)联合共建孵化器;鼓励各类非
政府组织、企业和自然人利用社会资金和闲臵房屋等参与孵化器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工业企业“优二进三”搬迁后,将一部分存量资产用于孵化器建设。
第三十二条
上述各项扶持措施,向创业特区重点倾斜、优先安排,并在各奖励扶持的基础上,再增加20%额度。同一主体,不重复享受,以最高标准为限。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各区县、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4日起施行,原《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宁科〔2008〕205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宝鸡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宝鸡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引导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提升其管理水平与创业孵化服务能力,进一步营造科技型企业良好成长环境,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参照中省有关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企业家、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孵化器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培育新经济的动力源。
第三条 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孵化器发展的规划、认定、管理和业务指导。各县(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辖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四条 孵化器的主要任务:
1.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和高成长企业,促进新技术、新服务、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2.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投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搭建技术检测、成果交易、信息共享等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3.培养科技创业人才,构建并完善创业服务网络,持续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领军人才,吸引海内外科技创业者服务于宝鸡建设。
第五条 大力发展内部创业、衍生创业,鼓励内生孵化;支持各类科技园区、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专业孵化器,围绕特定技术领域,在孵化对象、服务内容、运行模式和技术平台上实现专业化服务,形成专业技术、项目、人才和服务资源的集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行业竞争力。
第三章 市级孵化器认定
第六条 申请认定市级孵化器,应具备下列条件: 1.发展方向明确,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
2.领导团队得力,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0%以上,接受孵化器专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20%以上。
3.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在孵企业使用的场地(含公共服务场地)占70%以上。孵化场地面积的扩大,依据可自主支配性和在孵企业使用性的原则确定。
公共服务场地是指孵化器提供给在孵企业共享的活动场所,包括公共餐厅和接待室、会议室、展示室、活动室、咖啡厅、技术检测室等非盈利性配套服务场地。
4.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达10家以上。5.累计毕业企业达到5家以上。毕业企业和在孵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100个。
6.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应有20%以上已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登记。
7.在孵企业中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应占企业总人数的70%以上。
8.孵化器拥有自有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或与创业投资、银行、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业务联系,能够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投融资服务。
9.孵化器的正式运营时间一般应在6个月以上,并按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及时上报相关统计数据,且数据齐全、真实。
10.形成了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辅导和技术、金融、管理、商务、市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11.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基地优先作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对象。12.山区县的孵化器,上述条件可适当放宽。第七条 在孵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1.企业注册地和主要研发、办公场所须在本孵化器场地内。
2.申请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成立时间一般不超过24个月。(医药、农业、军民融合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延长到36个月)
3.属迁入的企业,其产品(或服务)尚处于研发或试销阶段,上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4.在孵时限一般不超过48个月。(纳入“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人才或从事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现代农业等特殊领域的创业企业,一般不超过60个月)。
5.单一在孵企业入驻时使用的孵化场地面积,一般不大于1000平方米(从事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的在孵企业,一般不大于3000平方米)。
6.在孵企业从事研发、生产的主营项目(产品),应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并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
7.在孵企业开发的项目(产品),知识产权界定清晰,无纠纷。
8.在孵企业团队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对技术、市场、经营和管理有一定驾驭能力。企业负责人是本企业主营项目(产品)的主要研究开发人员。
第八条
市级孵化器每年认定1次。由孵化器提出申请,经所在县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审核,于每年6月底前上报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
第九条
对同时符合本办法第六条与第七条要求的孵化器,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其申请进行认定,认定通过后,由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授予“宝鸡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牌子,并予以公布。
第十条 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可参照国家级、省级孵化器的有关标准,自行制定其毕业企业的条件,促进更多的在孵企业发展壮大。
第四章 孵化器管理
第十一条 被认定的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当按向市科技局报送统计数据和工作总结,市科技局将以此为依据按照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情况、孵化绩效等进行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对运行绩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连续2年不合格的,取消其市级孵化器资格。
第十二条 市级孵化器按照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相关科技计划中安排经费给予支持。各县(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新区管委会应安排一 定经费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支持。
第十三条 对运行高效、发展良好的市级孵化器,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孵化器。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级孵化器的,按照省上和国家政策文件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四条 鼓励各县(区)、国家与省级高新区相关部门把孵化器发展作为推动创新创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引导本区域内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创办企业科技园、国际创业园等多种形式的孵化器,并按市场化方向积极探索孵化器管理体制创新。
第十五条 鼓励各设县(区)、国家与省级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在孵化器的发展规划、用地、财政、金融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第十六条 各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应把发展孵化器事业作为创新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坚持“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探索和推动持股孵化及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引领全市孵化器的创新发展。
第十七条 鼓励有条件的县(区)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建立适合于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孵化器,提升基层科技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鼓励设立“异地孵化器”,实现科技资源富集区与当地产业经济的对接。
第十八条 鼓励各孵化器坚持“服务为主”的方针,将 做好企业服务、创造社会效益作为业务工作的基础,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完善服务功能,重点加强对孵化企业的投融资服务与技术公共服务,促进孵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十九条 鼓励各孵化器建立创业培训、咨询和辅导的预孵化体系,完善企业成长加速机制,推动孵化器由物理空间、战略规划和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深层服务构成的企业加速器建设,提高创业企业的存活率,满足毕业企业的高成长发展需求。
第二十条 鼓励各类孵化器围绕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工作,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形成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关系,营造创业环境、完善孵化功能,吸引大学生回籍创业就业,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十一条 孵化器应加强科技创业服务品牌建设,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完善对在孵企业的问诊、巡访和毕业企业的典礼、跟踪制度,延伸服务范围,拓展孵化功能和空间。
第二十二条 鼓励市级孵化器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段提升开放水平,加强区域内和跨区域孵化器的交流合作。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8年5月20日起实施。
第五篇: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试行)
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领导和管理,促进科技孵化产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政策,参照国家科技部《关于“十五”期间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意见》(国科发高字[2001]240号)和《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五”期间发展纲要》(国科发字[2001]237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系指由区、县(市)、市直有关部门,各科技园区、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投资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独资或合资兴办的,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以中小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为入孵的科技型创业企业提供系统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多渠道的支持,以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果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体、经济性质不限。
第三条 科技企业孵化器按其功能分为综合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政府积极倡导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和国际化。重点支持电 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我市重点发展领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
第四条 科技企业孵化器由市科技局归口指导和管理。
第二章 认
定
第五条 孵化器设立必须具备下列各项条件:
1、注册资金不少于500万元、具备建筑面积不少于6000平方米的可孵化场地。
2、应有机构名称、工商注册登记,经营范围必须注明“企业孵化”或“从事孵化服务”的内容,注册登记时须提供主管机关的资格认定证书或批文。
3、从业人员是通过创业服务专门训练的高素质专职人员,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70%以上。
4、有明确的章程,严格的技术、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5、具备专业部门和人员从事孵化企业所必需的商务、资金、信息、咨询、培训、技术开发与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服务。第六条 入驻孵化器企业的条件:
1、入驻企业的经营项目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或自主的知识产权,项目或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高新技术范围。入驻企业须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知识产权明晰,其产品与服务应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生产工艺符合环保要求。
2、入驻企业须落实项目投产所需的自由资金,仪器设备,并有 由投资者、经营管理和技术开发人员组成良好的创业团队。
3、企业处于创业起步阶段,其注册资金:生产型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少于10万元。
4、企业的注册地址及主要生产经营场地、财务核算在孵化器内。第七条 孵化器的认定程序:
5、各孵化器按第八条的要求,将材料报送市科技局╳╳处。
6、市科技局对各上报材料进行初审,自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十个工作日内对符合要求的进行现场考察。
7、通过考察后,由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在十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评审,专家评审小组由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至七人组成。
8、专家评审后七个工作日对通过评审的企业给予核准,并报市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
9、核准后五个工作日内颁发《科技企业孵化器证书》、批文及牌匾。
第八条 孵化器的认定由法人自愿申请,并应如实提供下列材料:
10、填写“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申请书“;
11、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证明书;
12、企业情况(硬、软件环境)
13、注册会计事务所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第九条 经认定的孵化器享受规定的优惠待遇。同时由市人民政 府颁发《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证书》和牌匾。
第十条 孵化器变更经营范围、企事性质、产权、地点、场地面积等须及时向市科技局备案,并向工商、税务等部门办理相应的登记。
第三章
考
核
第十一条 市科技局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行动态管理,依据《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指标体系》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年审考核。已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在每年1月15日前向市科技局报送《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表》、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财务审计报告、入孵企业、毕业企业、淘汰企业名录、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情况总结。每半年向市科技局报送统计报表。
第十二条 考核程序
(一)每年年底各孵化器根据《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情况及有关证明材料报送市科技局。
(二)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依据《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孵化器自我评价材料,进行现场调查并考评打分。
(三)现场考评后,将考核情况汇总综合评定,确定考核等级。第十三条 孵化器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第十四条 对在考核中获得优秀、良好、合格等级的孵化器,按照《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兑现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对在考核中获得合格等级以上的孵化器经营机构,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
(一)对获得优秀等级的孵化器,由市科技局给予孵化器经营机构领导班子10000元奖励,并允许孵化器经营机构自筹资金按人均3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二)对获得良好等级的孵化器,允许孵化器经营机构自筹资金按人均1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三)对获得合格等级的孵化器,允许孵化器经营机构自筹资金按人均1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第十六条 对在考核中合格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证书》上加盖合格印鉴。不合格的孵化器,给予孵化器经营机构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在《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证书》上加盖整改印鉴。对连续2年在考核中不合格的孵化器,取消孵化资格,收回《长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证书》和认定时所颁发的牌匾,不再享有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优惠政策。每年考核结果由市科技局报告市政府并抄送市政府有关部门。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通过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享受《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决定》中的优惠补贴政策。
第十八条 本办法适应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办的孵化器。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