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村”实践报告

时间:2019-05-12 04:1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空心村”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空心村”实践报告》。

第一篇:农村“空心村”实践报告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

——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的调查报告 农村建设上,在农民新建住宅的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农村居民点用地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经济上,空心村是指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涌入城市打工,除出过年的十几天,其它的时间均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因此,使得留在农村的人口都是老弱病残的现象。因其农村常住人口有如大树之空心,故名之空心村。如何治理改造“空心村”已经成为当前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农村土地闲置、房屋闲置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钳制了本就薄弱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阻碍了村庄的治理与发展,严重迟滞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引发宅基纠纷,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影响村容村貌的整洁。如何加快解决农村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最近对青龙县全县25个乡镇的“空心村”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全县396个行政村、1249个自然村村庄占地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全县农村总人口为482424人、150165户,村庄占地总面积3510平方公里,人均0.74亩,户均2.76亩,大大超出当前通行的户均0.3—0.5亩的标准。

一 调研内容及结果

通过对青龙县“空心村”现象的调查走访,通过对各个乡镇的村官和村民的座谈了解,我们发现了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1.农村基层政府没有规划意识。各地普遍存在规划意识淡薄情况,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村镇规划建设所有的名存实亡,有的与土管所两所合一各唱一台戏,有的干脆撤销机构分流人员。有些乡村干部随意批宅基地,对于得到新宅基地的农民又没有按照规定收回他们的旧宅基地;有些农民只要给村里和乡镇交一定数量的钱,或者同相关干部拉拉关系走走后门,就可以自己选择新的宅基地,并且他们所选择的宅基地一般都选在村边靠路、风景好、有商业价值的地方。还有些地方将建房指标分割减小面积或干脆作废,变相纵容、故意怂恿农民超面积建房和未批先建,从而达到“创收”目的。

2.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因为土地是集体所有,而集体又缺乏管理和规划。农民的原则是能占就占,哪怕占有的土地常年闲置。如果有新户要建房子,只能在自己老宅基地上建,老宅基地不够的农民,如果建房只能建在自己家的耕地上。这也是中国农村很奇怪的一个现象,耕地里违法建了不少房子,而村庄里面很多闲置的旧宅基地。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约束了农村宅基地的开发和流转利用。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这完全是一句空话。宅基地的流转,是需要支付流转费用的。但这宅基地是集体的土地,让集体内部的农民利用集体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而支付费用给那些长期霸占集体宅基地的农民。建房农民不愿意,只好在自己家的耕地上建房。如果让那些拥有大量旧宅基

地的农民无偿交出旧宅基地给集体使用,这些农民又不愿意,因为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是占用了大量的旧宅基地,集体凭什么让我一户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而不是所有农民都上交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这就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弊端,集体的土地,宁可闲置也不愿意让别的农民使用。

3.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老村庄因无统一规划, 宅基布局乱, 房屋间隙小, 出路狭窄。而许多农民相信“出门冲墙, 心灰意凉”;“厕所对厨房, 倒霉不吉

祥”等封建信条, 尊奉“树挪死, 人挪活”的古训,或听信风水先生“宅大进财, 路宽出官”的胡言乱语, 纷纷向村外寻求“ 风水宝地”。以前由于不富裕, 无力重建新房,只能囚居于老屋。一旦富裕起来后, 为求“风水”, 就舍弃老宅破屋, 在村外或公路边修建新房, 以满足自己占风水、摆阔气、高人一等或“想致富, 临公路”的狭隘心理, 纷纷在村庄道路出口旁修房, 导致东边六七家, 西边八九户, 村中空闲一大片的现象。

4.农民传统的宅基地私有观念浓厚。许多农民认为,宅基地是私有的,占着了就是自己的,所以千方百计批地建新房,新屋建成后不拆旧房;二是有的农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老房子是祖业,再穷也不能拆祖屋,阻碍了拆旧建新的实施;三是有的农民认为拆旧建新不划算,新房建起后自己住新房,父母老人住老房子,怕“老”人在新房有霉气,并且旧房还可以用来堆放杂物及圈养禽畜;四是有的老房子是几兄弟或几户几姓共有,由于经济条件不一样,有的建新房走了,有的还住在老房子,或者全部建新房搬走了,但由于先前居住产生的矛盾、隔阂以及补偿等问题导致房屋所有人间无法就老房子权属及拆建达成一致,导致无法拆除旧房。

5.旧宅基地纠纷多。一些农民的旧宅基地,或是祖传下来的,或是与人串换的,大都很不规则,因采光、通风、排水、出路等实际问题,很容易与左邻右舍发生矛盾,造成人际关系难以相处。翻建新房时,高了惹人闲言,遭人忌恨;低了对己不利,心里别扭。倒不如弃旧图新,在村外找处新宅基地建房,省心省,悠闲自得。

6.农民缺乏土地法制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土地观念,认为我自己的责任田,我自己负责税费,盖个房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这样责任田或自留地就变成了宅基地,村里的老房子空下来闲置、倒塌。还有一些农民互相调换责任田建设新房,罚款就让他罚吧,反正也不在乎这几个钱。

7.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些农民通过经商等手段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城市购买了商品房,还有些农民在城里打工站稳了脚跟,并落了户籍。这些人由于政策允许他们保留原来在农村的宅基地和责任田,所以他们的宅基地并没有上交,形成了空置。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通过考学、当兵等方式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不愿将父母接走或父母不愿入城仍住在乡下,怕人说闲话,就通过关系批地建房供养老人,因而将老房子闲置。在一些地方还新建宗祠等形成大量房屋闲置。

8.自然条件的原因。有些老村庄自然条件并不算好,比如地势低洼、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等,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注重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有条件的人首先选择离开原来的旧宅,另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建新村,原来的旧宅也就成为了“空心村”。

“空心村”改造已成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并在一些乡镇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以下诸多问题和困难,使“空心村”改造举步维艰:

1.部分乡镇、村委会不够重视,规划意识淡薄,管理力量不足,服务不到位。“空心村”改造首先要考虑的是拆旧建新还是整村搬迁、旧宅返耕问题,还要考虑道路、排水和关牛、养猪等实际问题,这就要规划,就要拆旧房,就要考虑新建住宅面积的大小、结构、朝向等问题,而这些都是一家一户无法全盘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这就要靠乡镇和村委去帮助,但由于乡镇和村委重视不足,力量薄弱,服务不到位,现在大多数自然村尚无规划。改造工作也进展缓慢。

2.部分乡镇、村委会和土管、规划部门执法不严。建房审批未严格按村庄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办事,建了新房不拆旧房的也未采取相应的行政、经济等手段去做工作,去收回宅基地,导致“空心村”现象越来越严重。

3.资金缺乏或者不足。空心村改造,农民要搬迁,搬迁就需要新建房子。虽然目前很多农民有经济实力建新房搬迁,但还是有部分农民没有能力建房搬迁。

4.老房拆除难。农民“宅基地私有的”陈旧观念和“老房是祖宗家业不能拆”的封建思想还比较严重,加上老宅养猪、关牛、堆放杂物等实际需要,造成村庄规划难、老房拆除难,特别是要腾出自己的旧房宅基给别人建新房或建设公共设施就更难,致使“一户两宅”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5.是法律和现实的冲突。法律在农村来说,如同一张废纸。多部法律强调,不允许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而在空心村的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违反了这些法律。是按法律来收回这些宅基地,还是尊重现实,承认农民拥有这些宅基地的权利。这种冲突需要寻找一个解决方案。

面对这些困难,更需要好的建议和大家真正的努力才能克服。

二 实践调研建议

(一)高点定位,做好村庄详规。首先,科学规划是做好“空心村”改造,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必须高点定位,与未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相适应;必须科学规划,与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环境相和谐;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与各村实际相结合,不能标新立异、贪大求洋,搞短平快、一刀切。其次,规划要由政府主导,政府出资,责成相关单位站在城乡一体化的高度完成新农村规划的调研与设计;责成相关职能部门严格监管,确保规划设计的质量。再次,规划一旦确立,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就要严格按规划操作。这就要求国土、城乡建设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禁乱搭乱建,不折不扣地按法律办事,让群众坚定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打消违章建设的念头。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规划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二)深入宣传,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首先,让农民群众切实认识到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是为他们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一项为民、惠民工程。要利用县内外先进典型,让他们现身说法,从群众最关心的医学水电路等衣食住行用的生活细节入手,向他们详细宣传 “空心村”改造的诸多好处,使他们了解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其次,让农民群众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律。让他们明确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全方位支持的总的政策导向,坚定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向他们讲解国家有关的土地法律法规,让他们切实认识到宅基地是集体的,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按规划进行“空心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合法行为,是一项为农民造福、为民服务的工作,任何人都不应该也不得干扰和阻挠。

(三)利用政策,争取国家财政支持。200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坚持做到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增加扶贫开发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最近国家为拉动内需,重点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县乡财政、农业等部门要积极研究这些政策,利用这些政策,千方百计为“空心村”改造争取政策资金,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

(四)因地制宜,灵活筹集改造资金。一是互助合作进行“空心村”改造建设。就是各农户采取多家自愿联合,排出建设时间顺序,先集中借款支援一家建房,然后再按约定顺序依次支援其他居户建房,逐年达到全部完成改造建设的任务。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家庭有较固定收入,能很快归还建房债务的村民,如外出务工工资较高或者做生意比较兴隆的农户。其缺点是当前这类村民还不占多数,难以作为主要的改造建设方式。二是股份合作进行“空心村”改造建设。就是村民以宅基地入股,房地产开发商以资金入股合作建房,村民除免费回迁外还可以与开发商共同分享出售多余房产的收益。这种方式适合于城市郊区区位优势较好、商业价值比较高的农村,象我们县城周围或乡镇的村庄改造。其缺点是具有这种优势的村庄不占多数,难以作为大多数村庄主要的改造建设方式。目前,成武镇的贾河、老城街、南隅居委会和县工业园区的秦庄行政村正在进行这种方式的“空心村”改造建设或准备工作。三是向金融机构贷取资金进行“空心村”改造建设。就是村民以整合出的多余土地或耕地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换取改造建设资金,在村民还贷的同时,支出贷款的金融机构可以在村民抵押的土地上从事经营获取土地收益,直至还清贷款为止。这种方式可以减轻村民还贷的压力,适合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大多数农村。缺点是现在国家对这方面还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政策,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不高,建议国家抓紧出台相关详细的政策法规。四是以土地经营权换取住房回迁权的“空心村”改造建设方式。就是村民将整合出的宅基地或部分耕地交由开发商经营若干年,经营收益全部归开发商所有,农民获取免费回迁住房的权利。这种方式也适合大多数经济条件差的农村进行“空

心村”改造建设。缺点是由于当前农业产化程度不高,农村经济不发达,土地的商业价值不太高,开发商参与开发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县九女镇的潘楼村正在积极对这种“空心村”改造建设方式进行试点。

(五)积极试点,稳妥扎实推进。“空心村”改造是在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一项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各乡镇(区)要针对上面提到的四种“空心村”改造建设的融资方式,采取积极稳妥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因情制宜,积极引导,分别选择一到两个村进行试点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务求稳妥,扎扎实实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依靠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农民是农村各项工作的主体,“空心村”改造建设必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发挥其主体作用。上面提到的几种融资方式都是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到的经验,所以,在实际工作当中,一要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鼓励他们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经验做法;二要阳光操作,充分发扬民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让他们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相信只要我们宣传工作到位了,群众切身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好处,就一定会全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

“空心村”改造还只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的第一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将进入第二步:农村的社区化,然后再逐步实现第三步:社区的城镇化或城市化,最终告别几千年来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身份,彻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做好“空心村”改造工作,为实现第二步、第三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调研感悟

农村“空心村”问题,随着经济社会飞速的变化由来已久。需要靠国家,领导部门,村民三方面共同的协调与努力。在理论的基础上,实践探究出一条真正合适有效的解决方案。按照新农村建设三步走的步伐,做好“空心村”改造工作,逐渐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第二篇: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XX年10月25日 星期日 12:18

调研对象: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

一:说明

二:调研内容

1:空心村现状

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3:空心村改造的前景

4:空心村改造的困境

5:空心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6:空心村改造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7:空心村改造与相关涉农法律的关系

三:建议

对空心村改造的建议

名词解释

空心村:顾名思义,一个农村村庄,住的农民很少,占用的土地很多,大面积范围是浪费和空置状态。

宅基地:宅基地就是农民能够建房子的土地。从法律上来说,宅基地应该是政府部门规划出来的,但实际上中国农村的宅基地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历史以来农民自己占有 的,谁占有谁拥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时间更早,中国农村逐步形成的村庄模式,所占有的土地数量在四亿亩左右,中国农民人均住宅面积为0.5亩。这四亿亩村庄用地,用法律的话语叫宅基地,而实际情况是因为缺乏规划管理,一直是处于浪费和闲置多于利用的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这些以农村宅基地的名义存在而浪费和闲置的土地状况需要得到改善。

中心村:中国大多数农村,都是有近十个左右的村小组组成,在这近十个村小组周围范围,有一些交通便利,或者靠工业和商业网点便利的地方。农民处于交通或者商业便利的考虑,大多自发地在附近建了不少房子,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中心村。有些中心村是政府规划出来的,有些是自然形成的。

土地价值: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土地不可以买卖,只有政府才有权力征收,征收也就是实际上的买卖。这种只有政府才有权力买卖土地的现象是一种垄断行为。土地买卖的垄断,造成了土地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土地的实际价格。有失地农民说,失去了土地,以后子孙后代吃什么?按照这种观点来分析,凡是在中国没有种地的人只有被饿死的份了。土地的价值是可以永久地生产粮食,就像母鸡会永久地孵化小鸡一样。土地永久地生产粮食是需要不停地投资和劳动的,母鸡不停地孵化小鸡是需要不停喂养的。一只母鸡能卖 多少钱,是看它的肉质和下蛋功能;一亩土地能卖多少钱,是看它的年产量和地理位置。如果单从土地的粮食生产功能来说,中国所有的土地价格都在每亩十万元以下。因为中国土地的粮食产量收入每年最多都维持在一千元以下,而十万元的一年定期银行利息也要高于这一千元,这种银行利息的收入,还可以避免了土地投资和劳动的辛苦。比较偏远和质量稍差的土地,它的价值也就每亩地一万元左右,因为每亩地的出租收入就 一百元,也就相当一万元的银行定期存款利息。

一:说明

一:说明,本调研报告以一个普通农村村庄为例子,对空心村的现状,形成原因,改善前景与困境做一些分析。期望调研报告能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用法律和行政力量来推进空心村的改善。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土地,为农民居住改善条件。

二:调研内容

1:空心村现状

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村小组人数在180人,户数为40户,整个村小组所占宅基地面积是 100亩土地。户均宅基地为2.5亩,人均宅基地为0.5亩。村小组内的老房子是没有规划的,一些近十年左右新建的房子的规划是:一处宅基地的面积是0.36亩。因为农民建房子都 是利用自己的旧宅基地,旧宅基地有多大,按规划后新建的房子和院子所占的面积就多大。宅基地严重超面积现象,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

在这100亩面积的宅基地上,有30亩左右是建了房子或者修了 院子的,院子的面积是根据自己的旧宅基地,能修多大尽量修多大;在40亩左右的荒宅基地上,村民根据历史以来谁占有谁拥有的土地,种了一些树木;另有 25亩左右的土地,是常年长满荒草或者一些废弃的水池;还有5亩左右的土地,因为周围没有房子和树根,就自己加工成了耕地。这100亩土地的利用比例基本上是,百分之三十的是 房子和院子;百分之四十的是种树,百分之二十五的是闲置和浪费,百分之五的是农民自己开发成了耕地。

另外,还有一个常年闲置的小型水库,常年长满水草,所占面积有十几亩土地,这十几亩土地也有其他村小组的部分。这十几亩水库面积没有在我测量的一百亩宅基地之内。

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有人分析,空心村形成的原因是很多农民离开了农村,到城市发展,而造成农村村庄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其实,这种原因是有,但所占的成分非常少。

空心村形成的第一个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时间更早,农民在农村居住,从事农业生产。因为是手工农业时代,很多农业作业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的,如家家户户 曾经需要的打小麦或晒稻子的麦场,每个打麦场占用土地将近一亩左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到来,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农村的那些麦场已经没有作用了。村里一百亩的宅基地,这些曾经的麦场所占比例有30亩左右。

空心村形成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因为土地是集体所有,而集体又缺乏管理和规划。农民的原则是能占就占,哪怕占有的土地常年闲置。如果有新户要建房子,只能在自己老宅基地上建,老宅基地不够的农民,如果建房只能建在自己家的耕地上。这也是中国农村很奇怪的一个现象,耕地里违法建了不少房子,而村庄里面很多闲置的旧宅基地。

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约束了农村宅基地的开发和流转利用。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这完全是一句空话。宅基地的流转,是需要支付流转费用的。但这宅基地是集体的土地,让集体内部的农民利用集体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而支付费用给那些长期霸占集体宅基地的农民。建房农民不愿意,只好在自己家的耕地上建房。如果让那些拥有大量旧宅基地的农民无偿交出旧宅基地给集体使用,这些农民又不愿意,因为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是占用了大量的旧宅基地,集体凭什么让我一户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而不是所有农民都上交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这就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弊端,集体的土地,宁可闲置也不愿意让别 的农民使用。

空心村形成的第三个主要原因,是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从法律上来分析,集体经济组织完全可以依照法律,对农户没有使用的闲置宅基地进行统一回收,要么给新增加人口建房使用,要么加工成耕地分配给村民种地。因为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没有进行宅基地规划,农民这近二十年来建房是东一座西一座,而中间确有很多空地。这些在房子之间的小面积空地,集体回收上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很难加工成耕地,加工成耕地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为例,来分析基层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本村小组是有三部分组成:岗上 岗下 中间 部分。岗上部分有二十亩土地,三十年前左右的时间,是以前的老村。而政府规划要求全部搬迁到中间地带,包括岗下农户也要求搬到中间。在这些搬迁过程中,有一部分农户搬迁到了中间地带;有一些农户自始始终都没有搬迁;有一些农户因为中间农户占用的闲置宅基地不让利用而无法搬迁。所以,目前的局面是,岗上有四五户居民,是三十年前老村一直未搬迁的农户,后来都在原地建了新房子;岗下有十几户农民,也大多都修建了房子,中间部分住了二十多户。

根据对农民的调查了解,农户真正想建房的地点还是以前的老村庄位置,即岗上。在很早以前,附近有两个深水井,吃水方便,而目前只有这个位置的地下水井的水好,怎么用也用不完;还有一个因素是岗上位置的交通方便,靠我们村小组的主路。目前很多村民想在这个位置建房子,但因为旧的闲置宅基地是有实际归属的,周围又都是耕地。基层政府以保护耕地的借口不允许建,如果要建房,一百平方米的面积要给村集体交一万元费用,而农民又不愿意交这么多费用。很多想建房的农民都没有地方建。

3:空心村改造的前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的曾加,粮食安全的因素,土地成为日益紧张的话题和课题。政府对土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保护耕地,整合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根据对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的宅基地利用状况的调查,以及对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其他十二个村小组的宅基地利用观察,宅基地闲置和浪费的比例都相当高。十三个村小组所占的宅基地面积在八百亩到一千亩左右。如果进行中心村建设,那么,总的宅基地需要在两百亩左右。也就是可以整合出不低于五百亩左右的土地资源。陈堰村的总人数是一千八百人左右。以此类推,中国农村的宅基地可以整合的土地资源在三四亿亩左右,这个三四亿亩的数据,网上也有很多关注农村宅基地的学者分析过。

整合中国农村宅基地浪费和闲置的土地资源,是一项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因为这涉及了太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慢慢 改善。一方面是法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现实方面的因素。如果按法律程序来改善,会遭到农民的抵制;如果按照现实情况来改善,会与法律有冲突。具体是需要何种方式的改善,需要政府和民间一个摸索尝试的过程,更 需要政府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把中国农村三四亿亩农村宅基地的土地资源逐步改善整合出来,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甚至更久。这种速度与中国人口增加和粮食安全危机的紧迫速度并不冲突。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危机同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要政府与民间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危机,会因为中国农村三四亿亩宅基地资源的整合利用而缓解。

4:空心村改造的困境

空心村改造,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在实践。但基本上都是以政府资金扶持的模式进行,因为政府的财政资源有限,只有部分的空心村有机会改善或者改善成功。而大部分的空心村根本没有获得改善的 机会,或者改善进展很慢,效果不理想。目前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的空心村改造成功案例,大多是政府出资改造空心村,树立的一些示范点。

这也是空心村改善的第一个困境,资金缺乏或者不足。空心村改造,农民要搬迁,搬迁就需要新建房子。虽然目前很多农民有经济实力建新房搬迁,但还是有部分农民没有能力建房搬迁。

空心村改造的第二个困境。政府没有政策扶持,反而有政策约束,缺乏政府高层土地管理部门的重视。目前出现示范点的空心村改造,大多是地方政府的改造行为,而不是国家土地资源部门重视的结果。

同样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为例,政府对空心村改造没有任何指导和扶持。反而约束中心村的成立,中心村的形成是可以大大降低空心村改造的成本。这种以自发形式形成的中心村,目前因为政府的约束而难有进展。政府约束的理由很简单,保护耕地需要,以保护耕地的理由,向建房农民收取高额建房费用。很多建房农民望而却步。

空心村改造的第三个困境,是基层政府的不作为。面对国家土地的日益紧张,农民建房的迫切需要,空心村的土地严重浪费。基层干部不做中心村规划,对建房农户的要求一推再推,对于空心村多数农民拥有一户多宅,和宅基地面积严重超现象视而不见。

村级干部不作为,当民间力量期望投资空心村改造时,因为空心村改造影响了村干部以保护耕地理由向建房农民收取高额费用的利益时,民间改造空心村的计划受到抵制和冷漠。

空心村改造的第四个困境,是法律和现实的冲突。法律在农村来说,如同一张废纸。多部法律强调,不允许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而在空心村的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 都违反了这些法律。是按法律来收回这些宅基地,还是尊重现实,承认农民拥有这些宅基地的权利。这种冲突需要寻找一个解决方案。

5:空心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抛开其他的不说,单说村容整洁。一个空心村村庄,是做不到村容整洁。因为空心村的村庄,房屋是破旧的,很多老房子是没有按规划建设的,道路是泥土的,到处都长有荒草。下雨走不了人,夏季到处是蚊子。

村容整洁,首先是改造空心村。空心村的改造可以为村集体整合出数量不少的土地,这些土地资源的利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资金的支持。而新农村建设是需要资金支持,没有资金扶持的新农村建设仍然是一句空话。

如何让空心村改造中整合出来的土地资源,成为一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支持,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十八亿亩耕地是承包责任制,十八亿亩以外的土地是不是可以考虑,流转永久承包经营权,需要政府考虑这方面的政策扶持。如果十八亿亩土地以外的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可以实现永久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那么不仅可以逐步地把农村三四亿亩的 宅基地给释放整理出来,同时,也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种资金不足的局面。

6:空心村改造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的担忧,城市化发展用地的紧张,我们对耕地的保护越来越严格了。

避免粮食危机,不仅仅要保护耕地,更要避免土地的闲置和浪费。耕地要保护,土地同样需要保护和开发利用,耕地是土地中的一个分类。土地转化为耕地,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中国有多少土地,就有多少潜在的耕地。针对那些闲置和浪费的农村宅基地,也就是潜在的耕地。如果把这些土地也算起来,中国的耕地数量是超过二十亿亩的。

耕地在保护的同时,要为开发整理闲置土地提供一个可能,即暂时占用十亩的耕地,可以整理出来一百亩的耕地,这是有价值和意义的。而目前中国农村的耕地保护政策约束了这种可能。基层村干部对 大量的闲置土地视而不见,而对村民建房占用微不足道的一点耕地控制的非常严格。基层村干部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保护耕地,而是以保护耕地的理由向农民收取高额费用而已。只要给村干部交了高额建房费用,任何耕地上都可以建房。从法律规定来分析,耕地保护要保持占补平衡原则,农民建房占了多少面积的耕地,集体组织就要开肯多少面积的耕地来。而开垦耕地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村干部收取建房农民的高额费用也应该是用在开垦耕地方面。而实际情况是,村干部收取的费用从来没有用于任何耕地的开发,在没有任何村务公开的情况下,这些费用也 用的不知去向。

耕地需要保护,更需要开发,同时也应该避免一些基层干部以耕地保护的理由捞取个人利益。这不仅有违公平正义,反而不利于耕地保护。

耕地需要保护,但过分的耕地保护不利于潜在的耕地开发和利用。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商业潜力的地方,人群聚集的地方,是任何人建房都期望的位置。而目前,因为保护耕地的政策,很多潜在的中心村,很多小型集镇的扩大和发展都受到了制约。

那些农民愿意建房的集镇周围和中心村位置,因为耕地保护,建房的范围非常少,即便有,地皮的价格也高的离谱。

7:空心村改造与相关涉农法律的关系

我们国家,与农村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少,但在实践上基本上是 一片空白。土地没有土地证,房屋没有房屋证,一户多宅,一宅严重超标。在城市边沿的农村,农民建房简直像开发商,一户农民的住房可以住上百人,楼层之高,房屋之多,令人叹息。而法律或执法机构并没有来约束和制止,这是现实。如何在尊重现实和法律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建设新农村,仍然是一个复杂和长远的问题。

空心村改造,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法律依据支持,也离不开农民事实上占有大量面积宅基地的现实。避开任何一方面来推动空心村的 改造都是行不通的。

推动空心村改造,首先或者最重要的一个农村法律是:村民自治法。村民自治法强调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用投票的方式来解决意见上的分歧。空心村改造,难免会打乱目前农民拥有旧宅基地面积不均等的利益关系。因为利益关系,如何选择改造方案,并得到多数农民支持,从而在法律上形成多数人的意见可以代表全部农民的意见,为空心村改造提供法律和民意上的基础。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法,虽然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落实情况不太理想。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为例,该村从来没有让农民进行过民主投票,村干部都是镇政府直接安排的。也从来没有进行过村务公开。

空心村改造,还需要其他的法律法规支持,政府正在修订中的土地管理法。新的土地管理法,一方面要维持目前的土地制度,即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制度,同时也要为农村大量浪费和闲置的土地的整合利用提供一些可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期望的政策支持是:十八亿亩耕地以外的土地,那些需要开垦和复垦的土地,可以有自主的长期的经营权处理,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利用民间资金来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

三:空心村改造建议

1:对空心村改造的建议

改造空心村的方案可以有很多种,但比较务实和切合实 际的不多。如果采用政府主导,用财政扶持的办法来改造空心村,是可以改造一部分具有示范点作用的空心村,数量非常有限,因为政府的财政是有限的。

如果政府用法律为依据,强制回收农村那些浪费和闲置的宅基地,也是一种方式,但会遭到农民的抵制和抗议,会影响社会稳定。这在日益重视稳定的年代里也是不可行的。

如果政府尊重现实,认可农民对目前大面积宅基地拥有的权利。那就必须修改相关法律,不仅从法律上认可农民的这种权利,还必须从法律上保障农民流转这些宅基地的权利,只有这些宅基地有流转机会,才会有民间资金介入,用市场经济的力量把这些土地给整合出来。

这种政策支持,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十八亿亩耕地的原则下进行。空心村改造政策支持,可以限定在十八亿亩耕地以外整合开发的闲置土地。

如果从法律上寻求政策支持的难度较大,可以在落实法律和尊重现实的两种原则基础上进行:即适当补助,按法律规定回收闲置宅基地。这个补助资金可以是政府投资,也可以是民间投资。因为空心村闲置土地的市场价值,是有一定的投资潜力的。从操作上来讲,民间投资的可行行更大。因为基层政府干部的不作为和腐败行为,会制约这种模式的改造。同样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为例,民间曾经有投资空心村改造的意愿,但村干部说,国家对于空心村土地复 垦每亩补助五百元。这个五百元,远远低于国家对土地复垦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还有一种可以算是不作为的改造方式,即国家放开粮食价格,很 多农村闲置土地,农民自己会加工成耕地,因为种粮食的收入有一定的价值,农民复垦开发土地就会有意义和价值。这种模式只是提醒,粮食价格的放开,可以激发农民种地的热情,激发农民对闲置浪费土地的重视。但如果任其目前农村宅基地的混乱状况,农村会出现很多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村小组为例,目前已经有些村民在为谁占了自己的宅基地而产生矛盾,这几年树的价格高,农民大多都在自己闲置的土地上种了一些树木。

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 张小猛

土地私有化是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一个经济上市场化,政治上民主化的过程。而经济上的市场化,又分为城市经济市场化,农村经济市场化。城市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改革的相对完善,而农村的市场化改革才刚 刚开始。市场化改革也就是一个私有化的过程。城市房屋的私有化改革已经成功,而农村的土地私有化却阻力重重,没有农村土地的私有化,就没有农村房屋的私有化。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城市和 农村的私有化改革明显对农民不公平。市民的房屋可以买卖抵 押,而 农民的房屋只能住人。这对农民不公平,也不利于改革大局的整体推进。

土地私有化改革涉及的方面太多,如果改革过于激进,会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到政治层面。如果改革速度过于缓慢,同样影响社会稳定,因为农村很多社会矛盾都与土地有关系。土地私有化改革过于缓慢,不仅影响农村稳定,也影响到整个改革大局,农村改革的其他方面。

土地私有化是未来的改革方向,是一种趋势,但未必就需要马上推进,需要根据改革的综合因素来考虑。

坚持土地集体制制度,有利于一些公益项目占地的顺利进行,有 利益集体经济的发展。因为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因素,只有政府有权征收土地后给开发商开发,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因此有所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推进了一些公益项目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各种补贴制度的落实。如果抛弃这种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也许会有一些负面影响,政府财政收入的降低,会影响到各种公益项目的推进,各种农业补贴的落实。

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的弊端,是不能保障农民拥有土地的权益,农民的权益往往被一个代表集体的阶层侵害。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约束了农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热情,降低了土地的生产效率。因为是集体土地,很多闲置和浪费的土地没有得到重视和开发,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土地集体所有 制,也约束了农民利用自己的物产进行融资扩大农业规模的可能。对大规模农业的到来起到了一定的延缓作用,而 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模式也是未来的趋势和方向。大规模农业的生产效率才可以在国际上与外国资本展开竞争,而小农业根本没有竞争的 优势。

土地的集体制度模式,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是一种过度,而不是最佳的模式。随着改革的深入,私有化改革的深入,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拥有的土地与房屋终会进行私有化改革。

土地的私有化改革,不是应该不应该,而是推进的时机是否成熟,是否会对国家的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是否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如果排除了这些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化就没有理由不推进。

随着国家人口增长的压力,粮食安全危机的压力,土地私有化的压力同时出现。因为土地的私有化可以解决粮食安全危机的压力。土地的私有化可以把中国农村闲置的大量土地给释放出来。可以自由买卖的土地,没有人会让它抛荒的。中国大量闲置的土地被释放整理出来后,对于粮食安全危机的压力就会消失。

土地私有化改革不仅仅是经济改革领域的问题,也是政治改革领域的问题。因为完善制度建设,才是改革的终极目标。而土地私有化改革是一种土地制度的完善。

有人担心,土地私有化后,会影响房价的下跌,从而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或者房价大面积下跌后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土地的私有化改革要慎重,不能盲目推进。不盲目推进,但大的方向不能错,就是为土地的私有化改革打下一些基础。十八亿亩耕地可以在保持现有制度的情况下,延长承包期,增加农民流转土地的机会,扩大农民农业投资的机会。十八亿亩土地以外的土地,那些闲置的土地,浪费的土地,那些荒地。为了鼓励农民合理利用这些土地,政府应该制定激励政策,谁投资开发土地谁受益,允许这些十八亿亩土地以外的土地先期进行私有化,为下一步的全面土地私有化进行一些摸索和尝试。又保持了目前的房价稳定和社会稳定,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受影响。

第三篇: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河北省沧州市盐山西孙第三队

调研内容:1.空心村现状及形成原因

2.空心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3.对空心村改造的建议

空心村,顾名思义,一个村庄,住户很少,但占用的土地很多。我所调研的第三队占用宅基地总面积80亩,人均宅基地0.5亩

第四篇: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 一:说明 二:调研内容 1:空心村现状 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3:空心村改造的前景 4:空心村改造的困境

5:空心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6:空心村改造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7:空心村改造与相关涉农法律的关系 三:建议

对空心村改造的建议

名词解释

空心村:顾名思义,一个农村村庄,住的农民很少,占用的土地很多,大面积范围是浪费和空置状态。

宅基地:宅基地就是农民能够建房子的土地。从法律上来说,宅基地应该是政府部门规划出来的,但实际上中国农村的宅基地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历史以来农民自己占有的,谁占有谁拥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时间更早,中国农村逐步形成的村庄模式,所占有的土地数量在四亿亩左右,中国农民人均住宅面积为0.5亩。这四亿亩村庄用地,用法律的话语叫宅基地,而实际情况是因为缺乏规划管理,一直是处于浪费和闲置多于利用的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这些以农村宅基地的名义存在而浪费和闲置的土地状况需要得到改善。

中心村:中国大多数农村,都是有近十个左右的村小组组成,在这近十个村小组周围范围,有一些交通便利,或者靠工业和商业网点便利的地方。农民处于交通或者商业便利的考虑,大多自发地在附近建了不少房子,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中心村。有些中心村是政府规划出来的,有些是自然形成的。

土地价值: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土地不可以买卖,只有政府才有权力征收,征收也就是实际上的买卖。这种只有政府才有权力买卖土地的现象是一种垄断行为。土地买卖的垄断,造成了土地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土地的实际价格。有失地农民说,失去了土地,以后子孙后代吃什么?按照这种观点来分析,凡是在中国没有种地的人只有被饿死的份了。土地的价值是可以永久地生产粮食,就像母鸡会永久地孵化小鸡一样。土地永久地生产粮食是需要不停地投资和劳动的,母鸡不停地孵化小鸡是需要不停喂养的。一只母鸡能卖多少钱,是看它的肉质和下蛋功能;一亩土地能卖多少钱,是看它的年产量和地理位置。如果单从土地的粮食生产功能来说,中国所有的土地价格都在每亩十万元以下。因为中国土地的粮食产量收入每年最多都维持在一千元以下,而十万元的一年定期银行利息也要高于这一千元,这种银行利息的收入,还可以避免了土地投资和劳动的辛苦。比较偏远和质量稍差的土地,它的价值也就每亩地一万元左右,因为每亩地的出租收入就一百元,也就相当一万元的银行定期存款利息。

一:说明

一:说明,本调研报告以一个普通农村村庄为例子,对空心村的现状,形成原因,改善前景与困境做一些分析。期望调研报告能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用法律和行政力量来推进空心村的改善。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土地,为农民居住改善条件。

二:调研内容 1:空心村现状

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村小组人数在180人,户数为40户,整个村小组所占宅基地面积是 100亩土地。户均宅基地为2.5亩,人均宅基地为0.5亩。村小组内的老房子是没有规划的,一些近十年左右新建的房子的规划是:一处宅基地的面积是0.36亩。因为农民建房子都是利用自己的旧宅基地,旧宅基地有多大,按规划后新建的房子和院子所占的面积就多大。宅基地严重超面积现象,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

在这100亩面积的宅基地上,有30亩左右是建了房子或者修了 院子的,院子的面积是根据自己的旧宅基地,能修多大尽量修多大;在40亩左右的荒宅基地上,村民根据历史以来谁占有谁拥有的土地,种了一些树木;另有 25亩左右的土地,是常年长满荒草或者一些废弃的水池;还有5亩左右的土地,因为周围没有房子和树根,就自己加工成了耕地。这100亩土地的利用比例基本上是,百分之三十的是房子和院子;百分之四十的是种树,百分之二十五的是闲置和浪费,百分之五的是农民自己开发成了耕地。

另外,还有一个常年闲置的小型水库,常年长满水草,所占面积有十几亩土地,这十几亩土地也有其他村小组的部分。这十几亩水库面积没有在我测量的一百亩宅基地之内。

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有人分析,空心村形成的原因是很多农民离开了农村,到城市发展,而造成农村村庄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其实,这种原因是有,但所占的成分非常少。

空心村形成的第一个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时间更早,农民在农村居住,从事农业生产。因为是手工农业时代,很多农业作业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的,如家家户户曾经需要的打小麦或晒稻子的麦(稻)场,每个打麦(稻)场占用土地将近一亩左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到来,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农村的那些麦(稻)场已经没有作用了。村里一百亩的宅基地,这些曾经的麦(稻)场所占比例有30亩左右。

空心村形成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因为土地是集体所有,而集体又缺乏管理和规划。农民的原则是能占就占,哪怕占有的土地常年闲置。如果有新户要建房子,只能在自己老宅基地上建,老宅基地不够的农民,如果建房只能建在自己家的耕地上。这也是中国农村很奇怪的一个现象,耕地里违法建了不少房子,而村庄里面很多闲置的旧宅基地。

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约束了农村宅基地的开发和流转利用。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这完全是一句空话。宅基地的流转,是需要支付流转费用的。但这宅基地是集体的土地,让集体内部的农民利用集体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而支付费用给那些长期霸占集体宅基地的农民。建房农民不愿意,只好在自己家的耕地上建房。如果让那些拥有大量旧宅基地的农民无偿交出旧宅基地给集体使用,这些农民又不愿意,因为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是占用了大量的旧宅基地,集体凭什么让我一户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而不是所有农民都上交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这就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弊端,集体的土地,宁可闲置也不愿意让别的农民使用。

空心村形成的第三个主要原因,是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从法律上来分析,集体经济组织完全可以依照法律,对农户没有使用的闲置宅基地进行统一回收,要么给新增加人口建房使用,要么加工成耕地分配给村民种地。因为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没有进行宅基地规划,农民这近二十年来建房是东一座西一座,而中间确有很多空地。这些在房子之间的小面积空地,集体回收上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很难加工成耕地,加工成耕地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为例,来分析基层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本村小组是有三部分组成:岗上岗下 中间 部分。岗上部分有二十亩土地,三十年前左右的时间,是以前的老村。而政府规划要求全部搬迁到中间地带,包括岗下农户也要求搬到中间。在这些搬迁过程中,有一部分农户搬迁到了中间地带;有一些农户自始始终都没有搬迁;有一些农户因为中间农户占用的闲置宅基地不让利用而无法搬迁。所以,目前的局面是,岗上有四五户居民,是三十年前老村一直未搬迁的农户,后来都在原地建了新房子;岗下有十几户农民,也大多都修建了房子,中间部分住了二十多户。

根据对农民的调查了解,农户真正想建房的地点还是以前的老村庄位置,即岗上。在很早以前,附近有两个深水井,吃水方便,而目前只有这个位置的地下水井的水好,怎么用也用不完;还有一个因素是岗上位置的交通方便,靠我们村小组的主路。目前很多村民想在这个位置建房子,但因为旧的闲置宅基地是有实际归属的,周围又都是耕地。基层政府以保护耕地的借口不允许建,如果要建房,一百平方米的面积要给村集体交一万元费用,而农民又不愿意交这么多费用。很多想建房的农民都没有地方建。

3:空心村改造的前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的曾加,粮食安全的因素,土地成为日益紧张的话题和课题。政府对土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保护耕地,整合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根据对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的宅基地利用状况的调查,以及对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其他十二个村小组的宅基地利用观察(陈堰村其他村小组的情况和河西村小组的情况差不多),宅基地闲置和浪费的比例都相当高。十三个村小组所占的宅基地面积在八百亩到一千亩左右。如果进行中心村建设,那么,总的宅基地需要在两百亩左右。也就是可以整合出不低于五百亩左右的土地资源。陈堰村的总人数是一千八百人左右。以此类推,中国农村的宅基地可以整合的土地资源在三四亿亩左右,这个三四亿亩的数据,网上也有很多关注农村宅基地的学者分析过。整合中国农村宅基地浪费和闲置的土地资源,是一项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因为这涉及了太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慢慢改善。一方面是法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现实方面的因素。如果按法律程序来改善,会遭到农民的抵制;如果按照现实情况来改善,会与法律有冲突。具体是需要何种方式的改善,需要政府和民间一个摸索尝试的过程,更需要政府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把中国农村三四亿亩农村宅基地的土地资源逐步改善整合出来,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甚至更久。这种速度与中国人口增加和粮食安全危机的紧迫速度并不冲突。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危机同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要政府与民间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危机,会因为中国农村三四亿亩宅基地资源的整合利用而缓解。

4:空心村改造的困境

空心村改造,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在实践。但基本上都是以政府资金扶持的模式进行,因为政府的财政资源有限,只有部分的空心村有机会改善或者改善成功。而大部分的空心村根本没有获得改善的机会,或者改善进展很慢,效果不理想。目前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的空心村改造成功案例,大多是政府出资改造空心村,树立的一些示范点。

这也是空心村改善的第一个困境,资金缺乏或者不足。空心村改造,农民要搬迁,搬迁就需要新建房子。虽然目前很多农民有经济实力建新房搬迁,但还是有部分农民没有能力建房搬迁。

空心村改造的第二个困境。政府没有政策扶持,反而有政策约束,缺乏政府高层土地管理部门的重视。目前出现示范点的空心村改造,大多是地方政府的改造行为,而不是国家土地资源部门重视的结果。

同样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为例,政府对空心村改造没有任何指导和扶持。反而约束中心村的成立,中心村的形成是可以大大降低空心村改造的成本。这种以自发形式形成的中心村,目前因为政府的约束而难有进展。政府约束的理由很简单,保护耕地需要,以保护耕地的理由,向建房农民收取高额建房费用。很多建房农民望而却步。

空心村改造的第三个困境,是基层政府的不作为。面对国家土地的日益紧张,农民建房的迫切需要,空心村的土地严重浪费。基层干部不做中心村规划,对建房农户的要求一推再推,对于空心村多数农民拥有一户多宅,和宅基地面积严重超现象视而不见。

村级干部不作为,当民间力量期望投资空心村改造时,因为空心村改造影响了村干部以保护耕地理由向建房农民收取高额费用的利益时,民间改造空心村的计划受到抵制和冷漠。

空心村改造的第四个困境,是法律和现实的冲突。法律在农村来说,如同一张废纸。多部法律强调,不允许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而在空心村的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违反了这些法律。是按法律来收回这些宅基地,还是尊重现实,承认农民拥有这些宅基地的权利。这种冲突需要寻找一个解决方案。

5:空心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抛开其他的不说,单说村容整洁。一个空心村村庄,是做不到村容整洁。因为空心村的村庄,房屋是破旧的,很多老房子是没有按规划建设的,道路是泥土的,到处都长有荒草。下雨走不了人,夏季到处是蚊子。

村容整洁,首先是改造空心村。空心村的改造可以为村集体整合出数量不少的土地,这些土地资源的利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资金的支持。而新农村建设是需要资金支持,没有资金扶持的新农村建设仍然是一句空话。

如何让空心村改造中整合出来的土地资源,成为一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支持,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十八亿亩耕地是承包责任制,十八亿亩以外的土地是不是可以考虑,流转永久承包经营权,需要政府考虑这方面的政策扶持。如果十八亿亩土地以外的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可以实现永久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那么不仅可以逐步地把农村三四亿亩的宅基地给释放整理出来,同时,也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种资金不足的局面。

6:空心村改造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的担忧,城市化发展用地的紧张,我们对耕地的保护越来越严格了。

避免粮食危机,不仅仅要保护耕地,更要避免土地的闲置和浪费。耕地要保护,土地同样需要保护和开发利用,耕地是土地中的一个分类。土地转化为耕地,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中国有多少土地,就有多少潜在的耕地。针对那些闲置和浪费的农村宅基地,也就是潜在的耕地。如果把这些土地也算起来,中国的耕地数量是超过二十亿亩的。

耕地在保护的同时,要为开发整理闲置土地提供一个可能,即暂时占用十亩的耕地,可以整理出来一百亩的耕地,这是有价值和意义的。而目前中国农村的耕地保护政策约束了这种可能。基层村干部对大量的闲置土地视而不见,而对村民建房占用微不足道的一点耕地控制的非常严格。基层村干部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保护耕地,而是以保护耕地的理由向农民收取高额费用而已。只要给村干部交了高额建房费用,任何耕地上都可以建房。从法律规定来分析,耕地保护要保持占补平衡原则,农民建房占了多少面积的耕地,集体组织就要开肯多少面积的耕地来。而开垦耕地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村干部收取建房农民的高额费用也应该是用在开垦耕地方面。而实际情况是,村干部收取的费用从来没有用于任何耕地的开发,在没有任何村务公开的情况下,这些费用也用的不知去向。

耕地需要保护,更需要开发,同时也应该避免一些基层干部以耕地保护的理由捞取个人利益。这不仅有违公平正义,反而不利于耕地保护。

耕地需要保护,但过分的耕地保护不利于潜在的耕地开发和利用。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商业潜力的地方,人群聚集的地方,是任何人建房都期望的位置。而目前,因为保护耕地的政策,很多潜在的中心村,很多小型集镇的扩大和发展都受到了制约。

那些农民愿意建房的集镇周围和中心村位置,因为耕地保护,建房的范围非常少,即便有,地皮的价格也高的离谱。

7:空心村改造与相关涉农法律的关系

我们国家,与农村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少,但在实践上基本上是 一片空白。土地没有土地证,房屋没有房屋证,一户多宅,一宅严重超标。在城市边沿的农村,农民建房简直像开发商,一户农民的住房可以住上百人,楼层之高,房屋之多,令人叹息。而法律或执法机构并没有来约束和制止,这是现实。如何在尊重现实和法律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建设新农村,仍然是一个复杂和长远的问题。

空心村改造,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法律依据支持,也离不开农民事实上占有大量面积宅基地的现实。避开任何一方面来推动空心村的 改造都是行不通的。

推动空心村改造,首先或者最重要的一个农村法律是:村民自治法。村民自治法强调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用投票的方式来解决意见上的分歧。空心村改造,难免会打乱目前农民拥有旧宅基地面积不均等的利益关系。因为利益关系,如何选择改造方案,并得到多数农民支持,从而在法律上形成多数人的意见可以代表全部农民的意见,为空心村改造提供法律和民意上的基础。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法,虽然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落实情况不太理想。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为例,该村从来没有让农民进行过民主投票,村干部都是镇政府直接安排的。也从来没有进行过村务公开。

空心村改造,还需要其他的法律法规支持,政府正在修订中的土地管理法。新的土地管理法,一方面要维持目前的土地制度,即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制度,同时也要为农村大量浪费和闲置的土地的整合利用提供一些可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期望的政策支持是:十八亿亩耕地以外的土地,那些需要开垦和复垦的土地,可以有自主的长期的经营权处理,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利用民间资金来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

三:空心村改造建议 1:对空心村改造的建议

改造空心村的方案可以有很多种,但比较务实和切合实际的不多。如果采用政府主导,用财政扶持的办法来改造空心村,是可以改造一部分具有示范点作用的空心村,数量非常有限,因为政府的财政是有限的。

如果政府用法律为依据,强制回收农村那些浪费和闲置的宅基地,也是一种方式,但会遭到农民的抵制和抗议,会影响社会稳定。这在日益重视稳定的年代里也是不可行的。

如果政府尊重现实,认可农民对目前大面积宅基地拥有的权利。那就必须修改相关法律,不仅从法律上认可农民的这种权利,还必须从法律上保障农民流转这些宅基地的权利,只有这些宅基地有流转机会,才会有民间资金介入,用市场经济的力量把这些土地给整合出来。

这种政策支持,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十八亿亩耕地的原则下进行。空心村改造政策支持,可以限定在十八亿亩耕地以外整合开发的闲置土地。

如果从法律上寻求政策支持的难度较大,可以在落实法律和尊重现实的两种原则基础上进行:即适当补助,按法律规定回收闲置宅基地。这个补助资金可以是政府投资,也可以是民间投资。因为空心村闲置土地的市场价值,是有一定的投资潜力的。从操作上来讲,民间投资的可行行更大。因为基层政府干部的不作为和腐败行为,会制约这种模式的改造。同样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为例,民间曾经有投资空心村改造的意愿,但村干部说,国家对于空心村土地复垦每亩补助五百元。这个五百元,远远低于国家对土地复垦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还有一种可以算是不作为的改造方式,即国家放开粮食价格,很 多农村闲置土地,农民自己会加工成耕地,因为种粮食的收入有一定的价值,农民复垦开发土地就会有意义和价值。这种模式只是提醒,粮食价格的放开,可以激发农民种地的热情,激发农民对闲置浪费土地的重视。但如果任其目前农村宅基地的混乱状况,农村会出现很多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村小组为例,目前已经有些村民在为谁占了自己的宅基地而产生矛盾,这几年树的价格高,农民大多都在自己闲置的土地上种了一些树木。

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

张小猛

第五篇: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人口地理学》论文

题目: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查 资源与环境系 地理教育 10级 江东净

2012 年 05 月 30 日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查

—以河北省保定市石佛镇东巷村为例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农村空心化现象,研究对象是石佛镇东巷村,通过对该村近几十年的变化,做出一个对农村现状、原因、改造困境以及改造建议的系统报告。

关键词

空心化、宅基地、土地浪费

空心村,顾名思义,一个农村村庄,住的农民很少,占用的土地很多,大面积范围是浪费和空置状态。

宅基地,宅基地就是农民能够建房子的土地。从法律上来说,宅基地应该是政府部门规划出来的,但实际上中国农村的宅基地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历史以来农民自己占有的,谁占有谁拥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时间更早,中国农村逐步形成的村庄模式,所占有的土地数量在四亿亩左右,中国农民人均住宅面积为0.5亩。这四亿亩村庄用地,用法律的话语叫宅基地,而实际情况是因为缺乏规划管理,一直是处于浪费和闲置多于利用的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这些以农村宅基地的名义存在而浪费和闲置的土地状况需要得到改善。

中心村,中国大多数农村,都是有近十个左右的村小组组成,在这近十个村小组周围范围,有一些交通便利,或者靠工业和商业网点便利的地方。农民处于交通或者商业便利的考虑,大多自发地在附近建了不少房子,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中心村。有些中心村是政府规划出来的,有些是自然形成的。

土地价值: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土地不可以买卖,只有政府才有权力征收,征收也就是实际上的买卖。这种只有政府才有权力买卖土地的现象是一种垄断行为。土地买卖的垄断,造成了土地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土地的实际价格。有失地农民说,失去了土地,以后子孙后代吃什么?按照这种观点来分析,凡是在中国没有种地的人只有被饿死的份了。土地的价值是可以永久地生产粮食,就像母鸡会永久地孵化小鸡一样。土地永久地生产粮食是需要不停地投资和劳动的,母鸡不停地孵化小鸡是需要不停喂养的。一只母鸡能卖多少钱,是看它的肉质和下蛋功能;一亩土地能卖多少钱,是看它的年产量和地理位置。如果单从土地的粮食生产功能来说,中国所有的土地价格都在每亩十万元以下。因为中国土地的粮食产量收入每年最多都维持在一千元以下,而十万元的一年定期银行利息也要高于这一千元,这种银行利息的收入,还可以避免了土地投资和劳动的辛苦。比较偏远和质量稍差的土地,它的价值也就每亩地一万元左右,因为每亩地的出租收入就一百元,也就相当一万元的银行定期存款利息。

一、调研内容

1.空心村现状

河北省保定市石佛镇东巷村,村小组人数在180人,户数为40户,整个村小组所占宅基地面积是 100亩土地。户均宅基地为2.5亩,人均宅基地为0.5亩。村小组内的老房子是没有规划的,一些近十年左右新建的房子的规划是:一处宅基地的面积是0.36亩。因为农民建房子都是利用自己的旧宅基地,旧宅基地有多大,按规划后新建的房子和院子所占的面积就多大。宅基地严重超面积现象,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

在这100亩面积的宅基地上,有30亩左右是建了房子或者修了 院子的,院子的面积是根据自己的旧宅基地,能修多大尽量修多大;在40亩左右的荒宅基地上,村民根据历史以来谁占有谁拥有的土地,种了一些树木;另有 25亩左右的土地,是常年长满荒草或者一些废弃的水池;还有5亩左右的土地,因为周围没有房子和树根,就自己加工成了耕地。这100亩土地的利用比例基本上是,百分之三十的是房子和院子;百分之四十的是种树,百分之二十五的是闲置和浪费,百分之五的是农民自己开发成了耕地。

另外,还有一个常年闲置的小型水库,常年长满水草,所占面积有十几亩土地,这十几亩土地也有其他村小组的部分。这十几亩水库面积没有在我测量的一百亩宅基地之内。

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有人分析,空心村形成的原因是很多农民离开了农村,到城市发展,而造成农村村庄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其实,这种原因是有,但所占的成分非常少。

(1)空心村形成的第一个主要原因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时间更早,农民在农村居住,从事农业生产。因为是手工农业时代,很多农业作业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的,如家家户户曾经需要的打小麦或晒稻子的麦(稻)场,每个打麦(稻)场占用土地将近一亩左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到来,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农村的那些麦(稻)场已经没有作用了。村里一百亩的宅基地,这些曾经的麦(稻)场所占比例有30亩左右。

(2)空心村形成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因为土地是集体所有,而集体又缺乏管理和规划。农民的原则是能占就占,哪怕占有的土地常年闲置。如果有新户要建房子,只能在自己老宅基地上建,老宅基地不够的农民,如果建房只能建在自己家的耕地上。这也是中国农村很奇怪的一个现象,耕地里违法建了不少房子,而村庄里面很多闲置的旧宅基地。

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约束了农村宅基地的开发和流转利用。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这完全是一句空话。宅基地的流转,是需要支付流转费用的。但这宅基地是集体的土地,让集体内部的农民利用集体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而支付费用给那些长期霸占集体宅基地的农民。建房农民不愿意,只好在自己家的耕地上建房。如果让那些拥有大量旧宅基地的农民无偿交出旧宅基地给集体使用,这些农民又不愿意,因为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是占用了大量的旧宅基地,集体凭什么让我一户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而不是所有农民都上交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这就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弊端,集体的土地,宁可闲置也不愿意让别的农民使用。

(3)空心村形成的第三个主要原因

是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从法律上来分析,集体经济组织完全可以依照法

律,对农户没有使用的闲置宅基地进行统一回收,要么给新增加人口建房使用,要么加工成耕地分配给村民种地。因为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没有进行宅基地规划,农民这近二十年来建房是东一座西一座,而中间确有很多空地。这些在房子之间的小面积空地,集体回收上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很难加工成耕地,加工成耕地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4.空心村改造的困境

空心村改造,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在实践。但基本上都是以政府资金扶持的模式进行,因为政府的财政资源有限,只有部分的空心村有机会改善或者改善成功。而大部分的空心村根本没有获得改善的机会,或者改善进展很慢,效果不理想。目前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的空心村改造成功案例,大多是政府出资改造空心村,树立的一些示范点。

这也是空心村改善的第一个困境,资金缺乏或者不足。空心村改造,农民要搬迁,搬迁就需要新建房子。虽然目前很多农民有经济实力建新房搬迁,但还是有部分农民没有能力建房搬迁。

空心村改造的第二个困境。政府没有政策扶持,反而有政策约束,缺乏政府高层土地管理部门的重视。目前出现示范点的空心村改造,大多是地方政府的改造行为,而不是国家土地资源部门重视的结果。

同样以东巷村为例,政府对空心村改造没有任何指导和扶持。反而约束中心村的成立,中心村的形成是可以大大降低空心村改造的成本。这种以自发形式形成的中心村,目前因为政府的约束而难有进展。政府约束的理由很简单,保护耕地需要,以保护耕地的理由,向建房农民收取高额建房费用。很多建房农民望而却步。

空心村改造的第三个困境,是基层政府的不作为。面对国家土地的日益紧张,农民建房的迫切需要,空心村的土地严重浪费。基层干部不做中心村规划,对建房农户的要求一推再推,对于空心村多数农民拥有一户多宅,和宅基地面积严重超现象视而不见。

村级干部不作为,当民间力量期望投资空心村改造时,因为空心村改造影响了村干部以保护耕地理由向建房农民收取高额费用的利益时,民间改造空心村的计划受到抵制和冷漠。

空心村改造的第四个困境,是法律和现实的冲突。法律在农村来说,如同一张废纸。多部法律强调,不允许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而在空心村的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违反了这些法律。是按法律来收回这些宅基地,还是尊重现实,承认农民拥有这些宅基地的权利。这种冲突需要寻找一个解决方案。

二、空心村改造建议

改造空心村的方案可以有很多种,但比较务实和切合实际的不多。如果采用政府主导,用财政扶持的办法来改造空心村,是可以改造一部分具有示范点作用的空心村,数量非常有限,因为政府的财政是有限的。

如果政府用法律为依据,强制回收农村那些浪费和闲置的宅基地,也是一种方式,但会遭到农民的抵制和抗议,会影响社会稳定。这在日益重视稳定的年代里也是不可行的。

如果政府尊重现实,认可农民对目前大面积宅基地拥有的权利。那就必须修改相关法律,不仅从法律上认可农民的这种权利,还必须从法律上保障农民流转这些宅基地的权利,只有这些宅基地有流转机会,才会有民间资金介入,用市场经济的力量把这些土地给整合出来。这种政策支持,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十八亿亩耕地的原则下进行。空心村改造政策支持,可以限定在十八亿亩耕地以外整合开发的闲置土地。

如果从法律上寻求政策支持的难度较大,可以在落实法律和尊重现实的两种原则基础上进行:即适当补助,按法律规定回收闲置宅基地。这个补助资金可以是政府投资,也可以是民间投资。因为空心村闲置土地的市场价值,是有一定的投资潜力的。从操作上来讲,民间投资的可行行更大。因为基层政府干部的不作为和腐败行为,会制约这种模式的改造。同样以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为例,民间曾经有投资空心村改造的意愿,但村干部说,国家对于空心村土地复垦每亩补助五百元。这个五百元,远远低于国家对土地复垦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还有一种可以算是不作为的改造方式,即国家放开粮食价格,很 多农村闲置土地,农民自己会加工成耕地,因为种粮食的收入有一定的价值,农民复垦开发土地就会有意义和价值。这种模式只是提醒,粮食价格的放开,可以激发农民种地的热情,激发农民对闲置浪费土地的重视。但如果任其目前农村宅基地的混乱状况,农村会出现很多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总结:

应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力度。在我国目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条件下,要尽快实现农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目标,就必须得到法律的保障,特别是政府的有力支持与保护。同时也要加强土地的监督检查,规范土地流转。

参考文献:

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商务印书馆,1997

胡焕庸,张善余,《世界人口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

2彼得·柯刻斯《人口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

5刘彦随,《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科学出版社,201

1龙花楼《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科学出版社,2011

陈玉福,刘彦随,龙花楼,王介勇《中国乡村发展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科学出版社

陆大道,樊杰,刘卫东《中国地域空间、功能及其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袁永熙主编《中国人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张路天《民族人口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2

刘冬梅,冯之军《关于农民弃耕情况的调查》

谭善凯《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韩长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999

下载农村“空心村”实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空心村”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学校名称:河北经贸大学所属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商务系 学生姓名:肖伟新专业班级:2010级网络工程1班 联系电话:***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查摘要:本文主要研......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摘要: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由于一些地方的整治,加剧了村内大片土地的闲置和村庄向外围的无序扩张,同时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出现严重的“空......

    区县农村空心村整治工作汇报调研报告

    区县农村空心村整治工作汇报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X、现状.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陈旧简陋、低矮拥挤的泥石砖木老宅难以满足农民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

    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姓名:文玉洁. 学号:12050342042.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12级成绩:.2013年 08月 15日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

    关于XX村农村空心村的调查报告

    关于某某村农村空心村的调查报告 一、空心村现状 某某镇某某村在籍人数为425人,户数为109户,整个村小组所占宅基地面积是 63.7 亩土地,宅基地总数173处,其中常住人口184人,废旧宅......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五篇范例)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 张小猛 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陈堰村河西小组,共有40户180人,整个村小组所占宅基地面积100亩土地,户均2.5亩,人均0.5亩。这100亩宅基地,有30亩左右建了房子或修......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

    关于农村“空心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廊坊师范学院院系:数信学院 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班级:姓名:王晓艳学号: 11级 11040432031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查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有......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棠棣镇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棠棣镇地处**市域中部,北与烟店相连,西与木梓乡相望,南与巡店镇毗邻。府河由北向南从我镇东边擦过,辖区内岗峦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耕地主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