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大特征证明孩子的智商高
10大特征证明孩子的智商高
(1)比较独立、自律,有时会反抗权威。
(2)常捉弄别人,表现出小丑般的幽默,惹人开心。
(3)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
(4)喜欢冒险、挑战性的游戏。
(5)对例行公事及令人厌烦的事物,非常没有耐心。
(6)扩散思考能力强,记忆力广且会注意细节。
(7)喜欢阅读,有广泛的知识背景。
(8)常常需要较多时间思考。
(9)对有兴趣的事非常专注。
(10)敏感,好奇,有丰富的想像力,感觉特别灵敏,如听到某种声音就想到某种颜色。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一般父母可按照以下七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从保护感觉器官开始。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视觉、听觉输入大脑的。因此,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要从保护感觉器官开始,尤其以眼睛的保护最为重要。如果任由宝宝在电视机前一连呆上几个小时,对眼睛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步:感觉训练全方位展开
视觉:
1、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多看美丽的风景;
2、把房间布置得色彩柔和而又漂亮。听觉:
1、让宝宝多听些动人的音乐;
2、每天父母和宝宝对话多一些。
触觉
1、给宝宝洗澡时,用不同柔软度的刷子摩擦宝宝的身体。
2、把宝宝包在床单里做大摇船的游戏,会使宝宝的平衡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得到培养。
第三步:提醒和肯定宝宝的观察 宝宝最初的观察活动,是无意识的。如果这时能得到你的肯定,他的观察行为就会得到强化。比如:你带宝宝到街心花园玩耍,宝宝在草地上发现许多好玩的东西,他的眼前有:绿绿的草、几朵小花、一小堆土、一群蚂蚁,还有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大妈。这个时候,宝宝可能会兴奋地扭来扭去,欢快地叫起来!你就可以问他:宝宝,你在看小蚂蚁吗?小蚂蚁好可爱啊!对小蚂蚁的强化,就有可能使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蚂蚁上更多的时间,增加注意的深度,观察得更认真、更细致。
第四步:引导宝宝进行有序观察 当你和宝宝在看一本大开本的图画书时,宝宝看到鲜艳的图片很开心,但他往往一眼看过去就着急地想翻到第二面看有什么更新鲜的。这个时候,需要妈妈细心地指引他注意:画书上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大的是什么?小的是什么?藏在房子后露出一条尾巴的是什么?引导宝宝注意到局部和整体。
第五步:培养宝宝观察的多感官化 买菜回来,你不妨拿出一棵小菜给宝宝玩耍,让他仔细摸一模、看一看、尝一尝、嗅一嗅、举一举、折一折。其实,宝宝天生就是个能运用各种感官去探索新事物的小天才。
第六步:给宝宝一份意外的惊喜 只要父母肯动脑筋,就给宝宝的观察增加神奇的乐趣!小宝宝都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每当爸爸妈妈从一块毛毯后面探出头来说“喵!”宝宝总是开心地大叫。所以,在引导宝宝观察时,给宝宝一份意外的惊喜是增强宝宝观察力的好方法。宝宝观察色块时,当他发现一只藏在色彩中的小狗轮廓,他会从中体会到发现的快乐,从而能够长时间津津有味地进行观察活动。
第七步:让我们一起观察吧 爸爸妈妈如果和宝宝一起观察,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是宝宝眼睛移动的速度、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宽度是不如爸爸妈妈的,如果爸爸妈妈捷足先登,一下子就把东西看好看准了,然后开始指导,这不但会影响宝宝观察的兴致,也剥夺了宝宝观察的权利。如果你要做宝宝观察的伙伴,最重要的是: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宝宝,面对观察对象,让宝宝仔细地看一看,从中得到快乐。
总结:宝宝聪明可爱,自然是每位爸爸妈妈的希望。但是你知道吗,聪明宝宝是可以“订做”的,如果你在宝宝的日常饮食、运动和教育上早做规划、多加注意,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轻轻松松,打造一个健康聪明的宝贝儿。
第二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与智商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与智商
冰姿舞私语: 孩子是家长的寄托和希望,每当节假日,看到有些家长为孩子忙碌不停,操劳得很。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兴趣班。有的孩子确实比平时上学还要辛苦无奈。到头来,家长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孩子逆反心里俱增,身心疲惫失去了学习兴趣。从种种教育现状和社会风气看,每位家长都疼爱关注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学习。关键问题是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为孩子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是每个家长值得考虑和学习的,我特意拿来下面这篇文章,给有困惑的家长参考,可能对您有些帮助。最后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身心全面的发展,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
内容:
【一】培养孩子的情商与智商?【二】育儿的三种境界【三】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
【一】智商和情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两者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承,不分伯仲的。
一个人成功的起步阶段,情商起很大的作用,因为这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而发展到后期,也就是到拔高的阶段后,就要依靠智商了,也就是要有一双慧眼,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找到突破口。这也就是说,情商和智商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人要走向成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发挥,应是智商和情商的互补及和谐发展的结果。当一个人智力、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时候,应该用自己的情商优势去补充,“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如果一个人智力不低,但他不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注重自我激励,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那么他最终也是一事无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情商越来越成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质量更加决定于个人实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情绪控制、正确看待失败与成功的自我认知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人们在相互之间进行竞争的同时,带来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要学会合作,而合作又会带来怎样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问题。
再一个方面,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有专而广的知识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要终身不断地接受各种教育,而后才能胜任更多的工作。和七八十年代相比,社会变化速度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因此这也意味着需要人们自己更加善于学习,善于自我评价,不断调整、丰富和增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注重自我激励。可以说,在未来时代里,智商和情商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情商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教育时期抓起。作为家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不要整天忙于让孩子上这个爱好班,上那个兴趣班,以为这样才能保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早期重视对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生活习惯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将有更重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早期的“情商”呢?必须要从实践中学习,从小事中做起,在日常行为中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我的素养。情商的提高就在每个孩子一次次的具体行动中,一次次的自我考验、自我超越之中。
首先培养忍耐力。怎样培养忍耐力呢?那就是当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就好比蹒跚学步的孩子,刚开始起步时,总是免不了会摔跤,做家长的只需要在旁边告诉孩子:没有关系,自己站起来。经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孩子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培养适应能力。孩子尽早有一天会融入这个社会的,在进入社会前,孩子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怕孩子不能适应外面的天气,外面的人,外面的环境。逐渐地,孩子就不愿意主动出门了,遇见陌生人会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作为家长应该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性,当他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想试试热水甁是不是真的那么烫,想摸摸电源插孔是不是带电,想看看为什么飞机会在天上飞。如果家长在孩子好奇心萌芽时,因为怕孩子受到伤害,或者犯错误,什么都不让孩子动,那将来等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时,他也懒得动了。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老被喂饭的孩子自己不会吃东西,所以,孩子想自己拿勺子时,就让他拿吧,虽然明知会弄得满地饭粒。当孩子自认为做了一件值得大人称许的一件事时,作为父母,应该适时地给孩子给鼓励,哪怕一个赞许的微笑。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大的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都不懂怎样去融入团队,也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不知道尊重人。我们就要告诉孩子,只要有两个人以上组成的团队,我们都应该考虑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样,以后在工作中就不会是孤军奋战了。
当然,父母在注意培养孩子情商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了智力的开发,有谁见过低智商而高情商的人取得过巨大的成功呢?那么,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呢?
在开发孩子早期智力时,父母要多与孩子交谈,走到哪说到哪,看到什么说什么,同时还要启发孩子去说去表达,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要利用书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允许孩子玩泥沙玩水,因为这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对于孩子早期的智力培养,要融于生活,寓教于乐,挖掘身边可利用的因素,家长要有心教,但并不强求孩子用心去学,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从孩子发展出发,从孩子实际出发,让孩子学得自然,学出兴趣。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情商与智商是从小开始养成的,绝非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所以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的高情商与高智商是任重而道远。孩子能在其中一个方面有非凡的发展,做父母的就已经是欣喜万分了,但然,如果二者兼俱,那将是孩子之大幸,只要能抓住机遇,一定会有一番成就的。
因此我们在继续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学业好不好的同时,对于孩子的一些正常情感,比如责任感、合作意识、担当、社交等能力也要投入极大的关注,使之齐头并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二】育儿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忙于育儿之事
忙于育儿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很少顾及宝宝的真正需要和体验,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宝宝施压的错误,不遇到问题还好,真的遭遇麻烦就大有一招走错功亏一篑的危险。
这个圈子中,有些家长很自信,因为他们熟练的象个“八级工”,饮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吃喝拉撒照顾的得心应手,书桌上摆着育儿条例一二三,身后还站着头戴各种专家高帽的人士担当后盾,以至于自信得四处传播自己的育儿“条例”,自信到听不进任何逆耳的忠告,直到孩子被判定有情绪行为问题、缺乏创造力、交往困难,甚至智力发育迟缓或存在各种健康问题时才大梦初醒。
还有的家长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腹狐疑,因为自己潜心学来的招数在宝宝那里总是碰壁,明明书上写着向东,可宝宝偏偏就要向西,而且那么多的现象都跟宝宝有“毛病”似的,于是难免有病乱投医,东家的膏药西家的汤、南家的法宝北家的秘方,一股脑灌到孩子身上,结果只见东边日出西边雨,问题去了还复来。
整天埋头育儿之事的家长是个“育儿工”,发达了四肢简单了头脑。这本也无可厚非,带孩子就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嘛,可怕的是假如他们的“专家顾问”也是个“育儿大工”,不管张三李四青红皂白,就是甲乙丙丁那么一套方子。结果受牵连的只能是孩子——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消亡”。
第二种境界——长于育儿之术
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多长了一双眼睛,发现自己的宝宝原来不是个机器,而是那么生动和多变的一个生命。家长知道是生命就有个性,就不能照本宣科的对待,于是认真学习各种育儿的方法和技巧。
这个圈子中,有自信的家长,但这时自信不再盲目,他们知道随机应变,懂得举一反三,只是容易陶醉于眼前的成绩,而可能忘记经常抬头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有些时候家长也会丧失自信,因为宝宝变的太快了,昨天还很灵验的妙方可能突然间毫无功效了,但问题还必须解决,于是挖空心思变招儿,这一变也许就成了,也许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真正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是个“育儿匠”,追求雕琢出精妙的作品,他们也有这个本事,于是不小心就会被戴上漂亮的荣誉桂冠成为别人的榜样,对于家长来说得了荣誉只要不沾沾自喜,仍然知道进取的话也不是坏事,但若一门心思维护名誉那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这种情况如果不是落在家长而是落在专家头上,即便称得上“育儿大匠”,因为太怕有辱英明而追求立竿见影,相对考虑孩子长远发展就少,这样就难免落入误人子弟的泥潭。
第三种境界——精于育儿之道
精于育儿之道的家长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先后天合力发展的成果。他们育儿不仅动手、用眼看,更会用头脑思考,更懂得用心感悟。他们能够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理解宝宝的需求,懂得引导的办法,明确发展的方向。对这些称得上“育儿师”的家长来说,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仅仅为了这件事情本身,他们的每件工作既顾及到昨天,适应于今天,又服务于明天,因为他们更懂得从全局的角度,从长远的目标去看待和对待孩子的发展,对待现实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求完美又懂得取舍。
育儿师领悟了育儿的真谛,再游刃于育儿的技巧,周到于育儿的事物,就成为“育儿大师”,家长成为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专家成为家长育儿的指路明灯。
尽管前述的三种境界有高下之分,但却不能完全割裂,因为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事,又有术,更有道。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育儿之道不能等,宝宝天天都在成长,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培养孩子决无可能返工重来,家长必须闻鸡起舞,提前学习育儿的知识和技巧。同样,育儿之术也不能仅仅专攻,无论是家长还是指导家长育儿的专家,必须全面关注宝宝的体格、智力和心理的发展,不可失之偏颇。吃喝拉撒、游戏交流、健康保护、情绪行为……必须面面俱到,全都管起来。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欲利其器,必先谙其道。多年来尽管我们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尽管我们也总结出自己的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尽管我们通过跟踪指导10000多个家庭科学育儿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我们仍不敢冒然自称育儿大师,而只是家长在育儿大师路上取经得道的铺路石。育儿责任之重,学问之深,事业之大,需有千百万专家学者和热心家长共同支撑,我们毕竟都有共同的希望——让小宝宝更健康、更聪明、更幸福的成长;我们毕竟都有共同的追求——为这个利国利民的朝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
你知道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吗?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距离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时,父母与其至少保持一定的距离。
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培育。
而在我国,不少家庭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做父母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内容,却往往“靠边站”。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仅仅学习好,其他方面则“不合格”;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骄横、毫无爱心等缺点和道德感缺失的倾向。
但愿我们能从这12法则中受到启迪,走出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让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健康成长。
按:很多中国家庭也是无奈,在拼爹的时代,唯有考试还可以給普通百姓以虽然已有残缺、尚且大体公平的机会。上面讲的素质,好虽则好,但谁能给出正确的公证的评价呢,所以美国虽好,我们去不了也只能望太平洋兴叹而已。现在的教育,不比过去的八股教育好,但舍此中国的普通百姓敢问路在何方呢?
第三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与智商
智商和情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两者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承,不分伯仲的。一个人成功的起步阶段,情商起很大的作用,因为这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而发展到后期,也就是到拔高的阶段后,就要依靠智商了,也就是要有一双慧眼,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找到突破口。这也就是说,情商和智商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人要走向成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发挥,应是智商和情商的互补及和谐发展的结果。当一个人智力、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时候,应该用自己的情商优势去补充,“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如果一个人智力不低,但他不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注重自我激励,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那么他最终也是一事无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情商越来越成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质量更加决定于个人实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情绪控制、正确看待失败与成功的自我认知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人们在相互之间进行竞争的同时,带来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要学会合作,而合作又会带来怎样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问题。
再一个方面,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有专而广的知识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要终身不断地接受各种教育,而后才能胜任更多的工作。和七八十年代相比,社会变化速度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因此这也意味着需要人们自己更加善于学习,善于自我评价,不断调整、丰富和增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注重自我激励。可以说,在未来时代里,智商和情商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情商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教育时期抓起。作为家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不要整天忙于让孩子上这个爱好班,上那个兴趣班,以为这样才能保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早期重视对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生活习惯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将有更重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早期的“情商”呢?必须要从实践中学习,从小事中做起,在日常行为中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我的素养。情商的提高就在每个孩子一次次的具体行动中,一次次的自我考验、自我超越之中。
首先培养忍耐力。怎样培养忍耐力呢?那就是当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就好比蹒跚学步的孩子,刚开始起步时,总是免不了会摔跤,做家长的只需要在旁边告诉孩子:没有关系,自己站起来。经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孩子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培养适应能力。孩子尽早有一天会融入这个社会的,在进入社会前,孩子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怕孩子不能适应外面的天气,外面的人,外面的环境。逐渐地,孩子就不愿意主动出门了,遇见陌生人会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作为家长应该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性,当他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想试试热水甁是不是真的那么烫,想摸摸电源插孔是不是带电,想看看为什么飞机会在天上飞。如果家长在孩子好奇心萌芽时,因为怕孩子受到伤害,或者犯错误,什么都不让孩子动,那将来等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时,他也懒得动了。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老被喂饭的孩子自己不会吃东西,所以,孩子想自己拿勺子时,就让他拿吧,虽然明知会弄得满地饭粒。当孩子自认为做了一件值得大人称许的一件事时,作为父母,应该适时地给孩子给鼓励,哪怕一个赞许的微笑。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大的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都不懂怎样去融入团队,也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不知道尊重人。我们就要告诉孩子,只要有两个人以上组成的团队,我们都应该考虑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样,以后在工作中就不会是孤军奋战了。
当然,父母在注意培养孩子情商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了智力的开发,有谁见过低智商而高情商的人取得过巨大的成功呢?那么,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呢?
在开发孩子早期智力时,父母要多与孩子交谈,走到哪说到哪,看到什么说什么,同时还要启发孩子去说去表达,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要利用书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允许孩子玩泥沙玩水,因为这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对于孩子早期的智力培养,要融于生活,寓教于乐,挖掘身边可利用的因素,家长要有心教,但并不强求孩子用心去学,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从孩子发展出发,从孩子实际出发,让孩子学得自然,学出兴趣。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情商与智商是从小开始养成的,绝非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所以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的高情商与高智商是任重而道远。孩子能在其中一个方面有非凡的发展,做父母的就已经是欣喜万分了,但然,如果二者兼俱,那将是孩子之大幸,只要能抓住机遇,一定会有一番成就的。
因此我们在继续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学业好不好的同时,对于孩子的一些正常情感,比如责任感、合作意识、担当、社交等能力也要投入极大的关注,使之齐头并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第四篇:教育孩子-考验父母的智商和情商
教育孩子这个艰巨的任务,让多少父母不堪以对,纠结不停。其实还是心态的问题,孩子是很聪明的,父母做些什么,其实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自己的心态,自己的为人处事其实都是在教育孩子,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影响远大于教科书似的督导,孩子总是在审视着你,所以关注自己,也就是关注孩子,那些经常放纵自己的情绪,大喊大叫,歇斯底里的批评孩子的父母,总是最失败的!
总结了几点心得,希望自己能这样去做,希望能对孩子负起真正的责任。
1、关心孩子不要挂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即可,滔滔不绝的对孩子说我对你有多好,多付出,是愚蠢的表现,只能让孩子反感!真心的关怀,用心来爱护,孩子是会感受的到的,只有感受了爱,孩子才回真正的用心来回报父母,而不是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而学习。
2、放宽自己的心态,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要太高,最好不做硬性的要求,永远不要拿别的孩子的成绩来做对比。生活上细致照顾,学习上适当督促即可,宽松的学习环境永远是优等生的共同点。
3、对孩子不正当的要求和不好的习惯要坚决说不,其实很多日常的行为习惯与孩子的学习习惯是相关联的,例如:爱慕虚荣,喜欢说谎等,只有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才会有好的学习态度。让孩子清楚自己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
4、制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家长也要做出表率,不能这边要求孩子认真学习,那边家长看电视、聊天、打麻将、无所事事。其实看看书,练练字等都是创造学习氛围的好习惯,既给孩子做了表率,也陶冶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何谈为孩子付出呢?
5、因材施教,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多让孩子自己来决定一些事情。健康快乐才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
快有点像大道理了,呵呵,暂时想到了这几点,大家共勉吧!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不会因为我们对他们的教育失败而责备我们。
第五篇:高凝聚力团队的特征
高凝聚力团队的特征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同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在体验式拓展培训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拓展课程设置,在全新的环境刺激下,全体团队成员互相激励、齐心协力达成项目目标。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会设置较高的目标承诺,使团队成员对工作目标形成统一和强烈的共识,激发团队成员对所在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凝聚力高的团队都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主要有以下6点: 1.成员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承担团队的任务; 2.沟通渠道很畅通、信息交流频繁,大家觉得沟通是工作中的一部分,不存在障碍;
3.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以团队为荣;
4.团队为成员的成长与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便利条件。5.团队成员间彼此关心,互相尊重;
6.成员的参与意识强,人际关系和谐,不会有压抑感;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明阳天下拓展培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