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元制教学基地班主任工作计划
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双元制”教学模式和教育部相关文件:“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是实施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合的教学形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从事一定的工作实践或生产操作对学生进行特定的技术、技能或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的过程。完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践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明确实习目的: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学习效果,也让我们看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中职学生,必须从课堂走向企业。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熟悉企业管理模式,以培养学生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2、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
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三、实习要求及管理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负责羊绒三班的班主任工作,本班共有12春季学生35人,11秋季学生18人。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鉴于此,我对学生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及管理:
1、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企业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老员工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2、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具体的岗位,工作可能很琐碎。我们要求学生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把眼光放高远,从企业工作的全局出发,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员工的基本心态、企业管理的原则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企业,增强适应能力。
3、安全第一,服从管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绝对遵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注意交通安全、餐饮卫生安全、日常生活安全、户外活动安全、消防安全、社会生活安全,服从实习企业领导和学校指导老师的统一管理,要求学生至少
每两周上交一次安全情况、思想动态、实习内容等信息反馈表,及时查看并写好教师意见。一学期来,本专业部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四、具体实施阶段
(一)熟悉环境阶段(2月—5月)
1、在实习指导老师和工厂负责人的指导下熟悉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等
2、熟悉本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性质,掌握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工具的操作方法,培养与领导和同事正常沟通的能力。
3、了解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4、了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技术保密的相关要求。
5、了解产品生产工艺,熟悉设备操作规范,了解实习单位管理工作状态。
6、熟悉生产现场工作流程,能正确操作生产设备,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制作现场需要的工作文件,解决生产现场的一般工作问题。
(二)见习顶岗阶段(6月—11月)
1、通过培训熟悉工作流程,个人能够逐渐独立工作
2、指导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三)实习总结阶段(12月)
五、实习期间注意事项
1、按要求参加学校、企业安排的相关活动,认真听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强调的安全要求及实习实训注意事项。
2、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纪律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和其他劳动防护用品,要服从管理、虚心学习,注意保养和爱护实习单位设施设备,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动、摸其它设备,私自动手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者,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要注意维护学校的形象,爱护集体荣誉,尊重公共道德,待人礼貌、着装规范;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杂物。
4、严禁抽烟、酗酒严谨进入社会娱乐场所、网吧,维护自身安全;注重了解实习所在地习俗和民族习惯,避免引起纠纷;与陌生人交往注意分寸;严禁夜不归宿、留宿外人,防止上当受骗。
5、严格遵守外出实习的各项规定、按时作息,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下班,不私自外出,实习中途不得擅离岗位,有事须向带队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领导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须离开实习实训单位时,必须向实习实训单位和学校提出申请,获得同意后方可办理自主或其他实习手续。
第二篇:德国双元制学习心得
德国双元制学习心得
机械技术系 尹云龙
2014年3月,我参加了黑龙江省第三期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赴德国培训班学习。这次赴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及考察活动,是我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庞大和广泛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国外学习活动,团队共计11人,由教务处长带队,五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2月22日临行前由省教育厅领导开会强调学习的意义和要求,学院主管教学的张迎副院长亲自到机场送行。
这次学习活动,主要在德国itw学院(柏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我们的到来,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在培训期间分别考察了柏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柏林能源与环境质量检测职业技术公司、柏林工商行业协会等与双元制有关的学校、企业、行业职能部门。并参观考察了西门子柏林,宝马,格拉苏蒂朗格表业纪念馆等世界顶级企业,具体行程如下表所示:
在学习过程中,团员们结合国内的实际和工作中的体会,认真思考,踊跃提问,德国老师们都给予了很好的回答。参观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由于各参观场所相互距较远,交通涌挤,1
参观时间十分有限,相当部分只能是走马观花。授课的内容上十分丰富,较为广泛,许多内容只能囫囵吞枣,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很肤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谈此行的收获。
一、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概况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权威组织的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仅为20%,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则是职业教育,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正是通过成功的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也成为德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德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很庞大,很正规和也很全面。确切地说德国人从小学毕业就可以开始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小学毕业以后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向职业化方向发展的中学或者一个普通的。而在中学的学习结束后,就可以选择上职业高中或者普通高中了。在2
普通高中生毕业以后,学生们选择上标准的大学或者高等职业学校。
“双元制”有两个不同于许多国家职业培训常见的纯粹学校培训的特点:
一是学生大部分的学习不在学校里,而是在生产场所或服务性企业中进行,或在一个企业里,或在一种自由职业的实践中,或在公共事业中。受培训者有时候离开实践去上职业学校,所以同时也是职业学校学生。这些人每周大约3一4天在企业里,大约1一2天在职业学校里接受培训。
二是培训由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培训承担者负责。二者在德国分属不同的部门管辖,其中,联邦法律管辖企业中的培训,而学校领域里的培训是各州的事情。企业中的培训在合乎技术要求的机器和设备前进行,较大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徒工培训车间,较小企业中的受培训者直接在工作岗位上接受培训。德国各州学校法规定受培训者必须上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在专业理论方面促进和充实企业中的培训(专业课程)和扩大受培训者的普通教育。学校培训的内容三分之二是专业课,三分之一是普通教育课。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有两个学习地点即企业和职业学校;有两种身份即学生与学徒,在企业,他们是学徒,而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有两种考核即实践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双元制的考核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从考3
核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可以说,德国“双元制”把职业教育的纵向过程鲜明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培训,一部分是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表面上由不同的主持者负责,各自独立,其实二者之间存在很密切的关系。
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技能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实行的校企合作正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把学校教育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真实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加之以相关必要的学校理论教育,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
1.建立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规政策上的支持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遥遥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教育分流机制比较合理,在小学毕业时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流,初中毕业时再次分流,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4
力差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并没有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异现象,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接受职业教育。
2.深化校企合作,切实贯彻产学结合的发展思路 德国的“双元制”,其核心理念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并非常重视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不是停留在接收毕业生的低层次上,而是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了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师资力量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对专业任职标准、资格认定制度、师资培养模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了职业教师队伍,确保职业教育的高质量。
4.构建多元教育体系,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相关措施,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和互补性。如德国许多州规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德国的职业教育都实现模块化课程与教学,学生所学课程、所取得的学分、获得的证书、文凭无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外,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相互承认。这些举措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要求提供许多便利,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5.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德国建立和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学生必须获得相应的文凭或资格证书才能够就业,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德国的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统一并轨,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的特点。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只具有学历证明作用,如果要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必须另外到其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这实质上是弱化了职业院校的就业培训功能。
6.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探索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德国的职业教育能真正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符合企业需要和生产实践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改革策略强调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这与我国现行的以理论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对我国职业教育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总结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十分成功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他的显著特点就是职业教育与生产紧密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深度6
合作。但由于国情不同,体制机制的不同,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同,决定了我国职业教育不能照搬德国的“双元制”,而是要围绕“与生产紧密的结合”和“校企的深度合作”来举办职业教育。我院结合中职示范校建设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应该围绕这二个核心展开。
第三篇: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
德国双元制大学与普通大学有什么区别?
答:通过双元制大学的学习,可以获得国际承认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在这点上与普通大学相同。而不同的是,双元制大学与企业建立密切合作伙伴关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大学的任务,而且是企业的任务;学生不仅在大学学习,也在企业工作,参加企业的研发项目,所以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习。
在双元制大学学习有哪些优势?
答:
1、入学前与企业签订协议,学习直接联系实际,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
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时,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职位有所描述,所以如果学生接受协议,就说明他选择了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他在双元制大学里的学习完全围绕这个工作方向,所以大学毕业时他不是职场新手,而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
2、入学前就确定了工作职位,避免了就业的不确定性;
签订学习协议的过程实际是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时如果双方保持最初的选择,则学生的工作职位是确定的,避免了就业的不确定性;
3、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与普通大学毕业生相比多了几年工作经验;
在双元制大学读本科时,基本是三个月在大学学习,三个月在企业实习,这种交替学习模式贯穿整个三年学习时间。在企业的实习基本以项目形式完成,学生在大学和企业双团队指导下实施项目,所以学生毕业时已经具有相当的工作经验。这些工作经验将使学生在竞争力方面赢在起跑线上,从而受益终身。
4、学习期间获得企业实习工资,没有经济负担;
学生和企业签订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双元制大学学习期间每个月由企业支付实习工资,实习工资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标准和学生的年级。一般每月不少于500欧元,高年级时可达1500欧元。因为大学本身是免学费的,所以学生在大学期间基本没有经济负担。
5、工资起点高、升职快,职业发展好;
由于双元制大学毕业生与普通大学毕业生相比已经具有几年工作经验,而且对本企业情况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发展导向、市场、客户、文化、团队等都已经有所了解,不需要企业再花时间对其进行考察、培训,所以工资起点高、而且升职快。即便双元制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在签约企业工作,而到其他企业另谋职位,也可以被聘用企业作为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聘任,在工资待遇、职位上都会比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毕业生有优势。
双元制大学的学习模式与普通大学有何不同?
答: 双元制大学本科学习基本是三个月大学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习,在本科三年内均以三个月为一周期在大学和企业之间转换。
硕士学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基本与本科期间模式相同,在大学和企业之间转换;另 一种是基本在企业,以项目方式由企业工程师和大学教授组成的团队对其进行培养。双元制大学里学习的东西是否比普通大学少?
答: 从学习时间上看,双元制大学的学习时间似乎比一般全日制大学要少,因为有一半的时
间是在企业。但实际不然。德国大学一年基本有半年是假期,大多数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双元制大学学生的学习时间并不按照一般大学的学期,也不按照一般大学的假期放假,而是基本与企业的员工相同,只享受公共假日和法定休假。他们实际是充分利用的一般大学的假期时间,所以学习的内容不但不比一般大学少,而且不必花费时间寻找和申请实习位置,可以更集中精力在大学学习和在企业实习。在企业实习的时间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比起一般大学实习生不能深入企业工作、往往只能接触业务皮毛,甚至打杂的情况,双元制大学
学生从始至终参与项目、在企业团队中,学习更扎实、有效。
大学毕业时不想在签约企业留职或签约企业不想正式录用学生怎么办?
答:德国的一项调查统计数字表明,双元制大学毕业生留在签约企业工作的比例约为75%。其他约25%的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而选择了其他企业或自己创业。
学生上双元制大学前企业和学生的协议关系是双方经过慎重的双向选择而形成的。企业的义务是为该学生提供在企业学习(实习)的机会和条件,同时支付实习工资。学生的义务是除了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要在企业学习实践知识,对实习企业的工作性质、自己工作的责任范围以及其他有关该工作职位的事项进行深入了解并完成一定的项目任务。这个过程实际是企业为自己物色和培养优秀员工的过程,也是学生为自己寻找适合发展的工作位置的过程。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意,双方可以解约。不仅毕业时可以解约,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解约。如果企业主动与学生解除协议,学生不必支付赔偿金,而学生主动与企业解除协议时则要视情况而定,有的企业会要求学生偿还部分费用。
双元制大学费用如何?
答: 学生在双元制大学学习的费用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主要由企业承担。学生除了不必交学费外,每月可从签约企业取得500-1500欧元不等的实习工资。企业为每个签约学生所承担的费用基本在40000到50000欧元之间。这笔费用对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少的开销,但比起企业从人才市场招聘新人(每年成本在60000欧元以上)、对其进行培养,还是要合算得多。参加德国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和柏林斯坦百思大学双元制本科和硕士学习的外国留学(微博)生要在这两所大学指定的哈尔博格预科学院参加为期一年的语言和专业语言预科学习,学费为6200欧元/年,生活费为5400欧元/年,这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由学生自己承担。加上办理签证手续、国际机票等费用,读完本科或硕士自己承担的费用不超过15万元人民币。而这笔投入在学习三年(本科)或两年(硕士)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实习工资收回。所以,可以说双元制学习是零投入、高回报的学习途径。
双元制大学学习时间多长?
答: 学士学位(本科):一般为三年,非德语国家学生4年,其中有一年为语言预科; 硕士学位:一般为两年,非德语国家学生3年,其中有一年为语言预科。
博士学位:一般为三年。对德语没有特别要求,可以用英文完成博士学习。但为在德国学习、生活、工作方便,学生还是应该熟练掌握德语。
第四篇:浅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本 科 课 程 论 文
《当代教育思潮》课程论文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二○一四年六月
/ 7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摘 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企业和全日制职业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职业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而且在世界各国享有声誉,它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广泛推广。本文从对德国职业教育的认识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浅谈我国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借鉴与借鉴的困境。【关键词】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 借鉴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企业和全日制职业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职业教育模式。与学校制职业教育相比,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深受企业和学徒的欢迎。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而且在世界各国享有声誉,它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广泛推广。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急需大量直接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人员。职业教育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千百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成败。由于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育观念落后、办学机制不灵活等原因,导致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并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认识
所谓的双元制,“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就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和企业生产需要的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的概念是由德国教育委员会1964年提出,该模式以培养现代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德国“双元制”被誉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成为了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性
1.两个学习地点――企业与职业学校
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其中,企业内的实习场地又分为专为培训设置的实习车间和实际的生产车间。受训者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左右。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他们在装配有必要教学设备的实习车间和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培训,与企业一起成长,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常因经济原因使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这样能使受训者掌握较全面的职业技能,学会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机制,了解职业的行为规范,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树立起自学的质量意识。
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教学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30%左右。理论学习中,职业专业课与普通文化课的比例大约是7:3。理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关的实践课(实
/ 7
验课、基本技能操作等),传授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扩充和深化普通文化知识,以使学生达到12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2.受训者的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 由于受训者在两个学习地点学习,因而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他们是学徒。受训者初中毕业后与所选择的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其在培训期间所应履行学徒的权利和义务。而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中最后三年教育。
3.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企业的实训教师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双元制”的两类师资。实训教师,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的、起着重大作用的师资。这种专职的或兼职的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再次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
4.两种指导文件――《职业培训条例》与《理论教学大纲》 企业培训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实训大纲)进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则遵循州文教部制定的《理论教学大纲》进行。
《职业培训条例》是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制定的。它是法令性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以保证各类职业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统一标准。企业培训必须严格按照条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尤其要使受训者在三年到三年半的时间内具有一种熟练的从业能力,即所谓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地制定、实施和这一段计划的能力。
《理论教学大纲》是由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制定的,按教学范围、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内容编写。这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各州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动。职业学校将依照各州制定的《理论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这两个文件,充分体现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以技能培训为主、理论教学为技能培训服务、学习内容的安排采取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法以及采用模块式教学的特点。
5.两种教材――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为保证技能培训的统一标准和质量,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出版了整套实训教材。实训教材根据职业大类编写出若干教学单元模块,每一单元模块又由教师参考书、学生练习册、习题指导书组成,并辅之以专用练习本、工作记录册、测验习题册、投影胶片、工作评估册、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实训组合教具(硬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技能训练能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科学地、系统地进行。而理论教学的教材则无全国统一的出版物。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增添新的资料,使教材不断更新以跟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理论教学采取了以“专业理论”为主导的课程设计方式,另外开设的“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及“专业实践”等课程,均围绕“专业理论”课进行教学,不讲纯数学、纯化学、纯物理,不搞以学科为体系的“三段式”教学。
6.两种考试――实训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 受训者经过三年或三年半培训,最后参加由工商协会或手工业协会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考试由包括企业主、企业实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工会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考试中技能测试所占的比重很大。如工业机械工结业考试中,3 / 7
实践技能考试时间长达14小时;专业知识考试一般只考3-4门,总时间为5-6个小时。受训者通过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后,除可获得进入劳动市场所必需的技术工人证书外,还可获得企业的培训合格证书及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7.经费的两条渠道――企业与国家 两种经费支持。学生在企业的一切培训费用完全自企业承担,并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工资,培训学生是企业的应尽职责,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各州《职业学院法》、《职业培训条例》,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并且受到相关行业协会的监督。因此,在德国,企业均把职业教育作为自己的事在操作,并将其培训投入作为是对企业未来的投资。职业学校的经费则由国家和州政府共同承担。
(二)“双元制”成功实施的优势
1、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德国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 不能打工,没有技术就不能上岗。于是,进职业学校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就成为一种实在的选择。
2、合理有效的用人机制
德国的企业根据自身岗位的 需要向社会招录学生,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企业和岗位。当企业和个人达成一定的协议时,企业与学校的合作随即拉开。学生既成了企业的一名员工,又是学校的一名学生;既可以享受企业员工的待遇,又要接受企业的监督;既要接受学校的教育,又要接受学校的考核。
3、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在德国,企业培训中有实训教师,职业学校有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无论哪种教师,都是经过严格的选拔而成就的精兵强将,他们跻身于职业教育,立足于国家大计,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严谨科学的课程设置
“双元制”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能力,这也是能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关键。科学的课程设计把实践环节安排到最重要的地位。
二、我国对“双元制”的借鉴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和德国在职业教育上开展合作。教育部准备力量开始研究德国的职业教育,成功地引入了德国“双元制”的成果,进行适合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元制”探索。
(一)中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
新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渐次出现,并列繁荣的艰难历程。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职业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中国传统的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造成了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差,加之普通教育的“择优”影响,普通高中的差生和落榜生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借鉴德国“双元制”理念,国家进行了教育理念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4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办学模式的借鉴
/ 7
1、升学模式向就业模式转变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期,除了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外,多数还是靠去挤职教师资和对口高职的升学为主。很多职业高中在招生宣传的亮点上还是多少人考入了高校,这是在另一条战线上走升学教育的老路,因此,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普高扩招后面临了巨大的冲击。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才是具有职业特色的、紧跟技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教的关键。
2、理论模式向行动模式转变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初期,不仅仅是升学教育,更是以理论学习为主。由于理论基础、理念思维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的中等职业教育还在理论上停留了很久。经历了中职教育纯理论阶段,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引进了德国“双元制”理论,从上个世纪开始,国内中职开始探索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增加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加强专业实训、开展项目式教学。
3、着眼现在向注重发展模式转变
教育上借鉴核物理产生了知识半衰期理论:一方面在爆炸性地积累和增长,另一方面又在急剧地更新和老化。过去的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就业率的现阶段技能教育,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在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注重学生的就业后的发展能力,是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转变的必然。
4、单一专业向综合发展模式转变
社会分工和生产流水线造就了人类经济腾飞的辉煌阶段,应付基础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形式,学生可以“一专”甚至是“专一”,学生取得相关的专业资格就可以谋生。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化导致知识爆炸,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生存的艰难,学生就业的后续发展不是“一专”或者“专一”能够适应的。培养综合职业技能,为学生就业后的生存就成为当今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德国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经历了从资格到技能再到综合能力的转变,形成了现在以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主流的“双元制”综合职业技能的教育模式。我国在这方面不但进行了借鉴,根据学习型社会建设,还提出了奠定从业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借鉴
1、教学内容:“技术至上向职业至上”转变的借鉴。
根据职业高中招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高中学生毕业社会的需求,我们曾经重在于职业高中的学生进校学一技之长,这种观念在有一定阶段上是正确的。但“技术至上”的中职专业教学论面对现在的时代越来越枯竭,没有生命力,学习德国“双元制”,推行职业学校教学、学习“职业至上”,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实现中职毕业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原则:“知识导向向行动过程导向”转变的借鉴。韩愈说: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学是知识的传授曾经是我们教育的传统:重视老师的讲,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轻视学生的活动,学生被动地接受。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理念,推行“行动过程教学”原则,国内进行“项目式”教学,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教学组织:“单一学校组织向学校企业的双元”转变的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组织形式的学校和企业“双元”责任,是的高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我国自20世纪后期,逐渐改变职业学校单一的培养模式,建立了职业高
/ 7
中学生多种渠道的实习实训制度。首先,实行工学结合,使学生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其次是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学校与就近适应的相关企事业定期实习。第三是校办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校内实训基地。第四是国家明确建立了“2+1”的职业高中办学模式,职业高中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把定岗实习的成绩纳入学生毕业成绩的范围。
(四)师资队伍的培训
由于多年的积淀,我国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教师培训投入不足,培训内容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不相适应。德国职业教育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实行专兼职教师制度、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借鉴德国的教师培训经验,我国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兼职教师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取得了加大的变化。学校可以通过引进行业企业专家、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推进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措施来加以改善目前的师资结构问题,建设了一支力量雄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的教学队伍。
三、我国借鉴德国“双元制”困境
虽然我国一直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真正要使职业教育达到德国那样的地位,还有很多困境。
(一)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还不高
读普高升学是中国教育的大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侧重于普通教育,加之20世纪90年代高校的迅速扩招,传统的升学观念表现得还很突出,即使是成绩很一般的孩子,家长宁可让孩子去挤高考的独木桥,也不让孩子去读职业高中。近年来,职业高中回归就业教育,而很多职业教育在学生就业出口上没有解决好,加之各类私立职校短期营利性效应的影响,社会对职业高中的看法褒贬不一,家长、学生、社会对职业高中的认同度不高。
(二)教育投入的影响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行了生活补助,免除涉农专业的学费,对六类困难学生予以补助,四川省对藏区和彝区还实行到内地就读中职全免费的政策。但对职业学校本身,各级虽然在投入,但与学校的设施设备需求相比还不足,加之物价上涨的因素,学校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自身造血功能参差不齐,职业教育还主要靠政府投入。
(三)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推行双元制的阻力尚在
双元制以学生的时间活动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工作,教师不但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加强教师的教学活动突入,现阶段我们的中职学校还有大部分教师不能成为双师型教师,他们面临教学方法改革的艰巨任务,会产生校级态度。其次是学校的实训设施设备的不足或者是落后现时代,导致部分教师对学生技能教学产生懈怠心理。第三是学生对实训课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双元制的效果。
(四)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投入不足
/ 7
企业对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的响应并不都是积极的,即使在德国也只有85%的企业愿意和职业院校合作,发展职业教育。我国的企业行业企业对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行业企业的专家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认为“教育和培养人才是职业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将眼光同时投入到市场和职业学校两个人才来源地;只想“伸手要人才”,很少或根本不想“参与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没有认识到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企业有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雅君,《从德国“双元制”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2.王宇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
3.王轩,《试论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4.《实践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再思考》 5.百度百科:双元制教育 / 7
第五篇:刍议“双元制”教学模式
刍议“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上海市商业学校 卢宁宁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指的是一种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掌握“怎样做”的问题;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实训技能操作中“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中的全民办学思想,体现了职业教育中学校位置和企业位置并重的思想。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课程教学法也因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德国教改的重点。在教育部和德国IN-WENT联合组织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中,笔者重点考察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出现的新思潮。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职业人才要求的重新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对学习过程,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和记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版)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学习”是指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交流”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包括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转移关系。因此,教育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传递,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
行为导向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行为实践对学习的指导,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学习的内容包括:行为的意义、行为系统、自我控制和协调合作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有不同的翻译,如活动导向、行动导向和实践导向等。
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行为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行为导向教学法也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法,确切地说更是一种指导思想。正如德国职业教育学者T·Tram所讲的,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这一途径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双元制”职教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双元制”是德国职教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德国,按照不同的教育和培训任务来划分,职业学校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教授职业技术,使青年人能够从事职业工作(以职业学校为主);第二类主要通过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使受训者获得进一步深造的资格,取得上高等专业学校或各类高等专科学校的资格。但不论是哪一类型的职业学校,其职教思想上的务实性都决定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核心地位。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还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元”是企业的培训,其雏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同行工会对师傅的培训。到了19世纪70年代,德国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学徒制度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双元制”中的另外一元职业学校也发展起来。因此,在德国职业学校自其诞生伊始就和企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行为导向教学是联系“双元制”中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两者做到“无缝”连接的重要方式。
正因为如此,1996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从而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2005年4月1日通过的德国新的《职业教育法》中更是将“行动能力”培养体现在法律条文中。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如果说行为教学法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教学思想改革,但如果缺乏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其实践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通过系统的考察,我们认为,在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引导、调控和评估,相对应的学生主要是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成果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组织实施阶段。模拟教学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兴起的“模拟公司”。“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它是指人为创造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和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体位移外,其他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
由此可见,“模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如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和评估成果;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2、案例教学
由于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情景,因此,案例教学成为德国行为导向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方式。根据笔者的考察,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案例的选择和课前的充分准备。案例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接近实际。二是案例的课堂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要摆正教师的位置,既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认真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并适时给予启发。三是案例的讲评。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要归纳学生的发言,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缺点,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告诉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
3、项目引导
这是行为导向教学法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常是:首先,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确定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项目规划和任务分工,以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策划的能力。其次,是进行集体调研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手册,开展讨论,团队合作进行市场调查等。最后,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出策划方案的预算报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答辩,答辩会由全体同学参加,同时邀请部分教师参加。每一小组的成绩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评议,得出每个小组的实际成绩。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常能够从中体会到策划工作的成就感,找到自信。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引用。
4、角色扮演
在上述的教学方法中,通常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例如,在模拟的营销管理系统中,可分配学生担任某一管理角色,并行使相应的权利和责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探索如何完善组织的管理,使之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5、大脑风暴
大脑风暴教学法旨在创造一种开放、轻松的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并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以使每位学生的独特的思考不受压抑,激励学生开展自由联想,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激励引起连锁反应,发挥集思广益的奇效,产生更多更新更深层的想法,以求获得比单独思考更完美、更有价值的结果。最后通过归类、总结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几点启示
通过考察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无法替代。尽管其实施在德国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然而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行为导向教学法已在德国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1、与我国传统的灌输式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法相比,行为导向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能使学生主动掌握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会固有的知识。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知识的产生和递增的速度是以几何级数来衡量的。因此,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应当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具备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
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最为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对真实世界的了解不充分严重地制约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无论是模拟教学还是案例教学或是项目引导,教师要做到对整个教学和实践过程都有很好的宏观控制,就必须对某门课程所有相关的内容都有所了解。这就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教育的教师比普通教育的教师要求更高。因此,培养合格的师资是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关键。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50%),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即需要去工厂实习实训),并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后,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实训教师都是掌握最新生产技术的人员,因此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行为和实践为导向”。
3、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职业道德的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可以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观念是: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只有考不上学的孩子才不得已进职校。这种观念甚至在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中也存在。因此,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只是保证学生不出“乱子”、顺利地把他们送出校门,而不管能否将其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和普通教育的地位同等重要,教师将教学放在核心的地位。
另一方面,在德国行为导向教学中,职业道德的培养被放在核心的地位,道德的教育贯穿在整个行为教学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过分地强调技能的培训,而职业道德的培养被弱化。
4、制度是德国“双元制”体系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各种教学法的讨论很多,对先进教学法的研究也不少,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存在困难。对其深究,我们认为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是其根本原因。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并非新鲜事物,但其成功的实施与各项制度有关。对我国而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应该包括政府相关的法令和对职业教育的扶持等宏观方面;也包括各个职业院校对从事行为导向教学教师激励机制的确立等微观方面。
稿件摘自:《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