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时间:2019-05-15 02:2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第一篇:“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报告)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企业对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但目前职业学校仍沿用常规的“学校制”教育模式。虽然学生

在校内实习车间参加实习,也具备了基础的操作技能,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生产环境,远离生产第一线,所学知识总是无法有效的用于企业生产,学生从学校学成到企业工作后,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了解企业的产品,企业的设备,以及企业的生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学校吸取成功的职教院校的经验,积极开拓,大胆改革,引进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并进行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改进,通过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实行“课堂进企业”,由学校老师陪同学生进驻企业,由企业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以达到学中干,干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和企业更充分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双向选择,既有利于构建彼此的和谐关系,又节约了学生找工作和企业寻找、培养员工的时间,降低了双方的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关键词】 双元制; 机械专业; “课堂进企业”模式;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目前常规的学校制教育模式,虽然也强调校内实习,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生产环境,远离生产第一线,所学知识总是无法有效的用于

企业生产,学生从学校学成到企业工作后,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了解企业的产品,企业的设备,以及企业的生产。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实行“课堂进企业”,由学校老师陪同学生进驻企业,由企业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已达到学中干,干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和企业更充分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双向选择,既有利于构建彼此的和谐关系,又节约了学生找工作和企业寻找、培养员工的时间,降低了双方的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双元制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它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国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的校企合作形式,是立足本国资源,符合国情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职业教育必需与企业元素紧密结合,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才能更好的发展前途。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2)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动机、兴趣,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教学原则。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中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的报告:“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习要以行动为导向”。

三、“课堂进企业”模式双元制教学的实施设想

第一阶段:“学校打基础”第一、二学年,在课程设置上反映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基础技能训练,实行宽基础教学使学生应具有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础操作技能,为学生的技能成长提供必需的知识平台;我们学校机械专业有在校生2300人,专业理论课教师56人,实习指导教师68人。普车车间有车床64台,数车车间有数控车床34台,数控铣床2台,加工中心20台,钳工工位126个,足以满足教授理论课、技能课的需求。学生在校每学期理论实习的课时比例1:2,两学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具备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学期结束有学校、劳动部门企业考核成绩占60%。

第二阶段:“课堂进企业”

在第三学年,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企业需求等要素,分配到企业不同的岗位,在企业设置理论课教室,每周抽出固定时间有学校老师讲授该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这些知识在学校是已经过系统学习,所以只需针对该企业的生产案例进行综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熟悉企业的产品、工艺、设备,又要对专业课程的综合能力。同时有车间师傅在工作中以带徒弟的方式一对一的教授操作技能。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已经成为企业的熟练操作工。

第三阶段:毕业前,有劳动部门,学校,企业组成考核委员会,对学生这一年的学习进行考核,成绩占40%,综合两次考试成绩,合 3

格者有学校报请上级教育部门颁发毕业证书,报请劳动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书。

四、“课堂进企业”模式双元制教学的实施过程:

1、选择班级;2010级机械班,学员40名,是2010年秋季入学,在校两年,理论课已修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职业道德等文化课以及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专业基础课。实训课已学完钳工、普车、数车、数铣等模块。具备了必须的专业基础和操作技能。

2、与企业签署协议,获取支持,配置理论教室。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协调下,与同翔机械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实验班40名学员,有一名理论课教师,一名生活教师带队进驻企业。有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实习指导教师、理论教室、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以满足教学需要。

3、整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由理论课教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整合所有理论课内容,制定理论课教学计划,编写校本教材。由企业培训机构制定实训内容和计划,分配岗位,选派师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训教学。

4、与企业、劳动部门沟通,成立考核委员会,制定考核办法。在学校领导的协调下,成立了有劳动部门、企业代表、学校三方组成的考核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实施办法。

5、所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2012年9月,实验班40名学员,两名教师进驻诸城市同翔机械有限公司,开始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训。

6、一年的实训结束,按考核委员会制定的考核实施办法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由学校报请教育部门颁发毕业证,劳动人事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

五、广泛实行 “课堂进企业”双元制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1、政策层面的保障机制。德国的双元制是国家立法支持的教育机制,我们暂时无法追求校企合作办学上升到法律保障的地位,但是基于这是一种校企双赢,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办学模式,努力争取本地政府的统筹和推动,通过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合作,形成一整套的经验做法,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从而通过利益驱动使校企办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如果这种合作不再是校企“一对一”,而是校企“一对多”合作,那么它也将克服对单一企业依赖过大的问题。

2、整合、重编专业教材体系切合企业生产实际。教学内容应讲究实用、实效。在课程设置上要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第一、二学年所开设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要精而广,以求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课、技能操作课程要整合、重编以适应不同企业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

3、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课堂进企业”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系列改革,必然要求教师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改革,从而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标准。教师不但要有扎实而广泛的理论基础、对企业的生产产品、工艺、设备条件等有详细的了解,而且还必须有企业所需工种的中级工、高级工甚至技师的操作技能水平。而目前专业教师虽然都是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有较好的理论水平,但操作技能水平普遍较低,而实习指导教师又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困扰双元制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问题。

5、构建起合理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立有政府劳动部门、企业、学校三方代表组成的劳动技能考评委员会,在接受双元制培训过程中,学生在考试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两次考试,其中第一次是在学校学习完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训练的两年后,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第二次就是学习结束时的结业考试,主要考与企业有关的综合理论知识和技能。这两次考试成绩分别占总分数的40%和60%。同时,这两次考试,都分别由两类考试组成,培训毕业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由此,产生两类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六、总结:

1、本次教学改革收到的成效:

(1)、通过这次“课堂进企业“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实践,进一步拓宽和加深校企合作的内容,在计划、组织、实践、评价等各个环节引入企业元素,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缩短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过程,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充足的选择和锻炼,为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学校专业的建设问题,研究规范相关的校企合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制度;以企业岗位要求整合或开发专业课程资源,明确“教什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成果;通过教师下企业或参与企业研发,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推动教师综合素质发展,进而实现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3)教学相长:通过一个周期的时间,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整体把握,教学方法的选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下图形象的反映了教师教学思维的改变。

(4)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课堂进企业”这种双元制模式普遍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老师针对车间的零件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容易听懂,学习兴趣浓厚。第二,由于授课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过程有很大成就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第三,有效地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作息时间与企业职工一致,有利于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适应企业的工作、生活规律和环境。第五,有利于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他们充分的感受到知识的重要,从而更加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

(5)企业反馈

企业反馈的情况主要有一下方面:

第一,学生工作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生活环境。新分配来学生因无法适应企业的纪律和劳动强度而辞职的情况没有出现。第二,学生做学校学到的知识在生产中都得到充分应用,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求知欲很强,能主动学习。在同翔机械每月一次的技术考核中经过“课堂进企业”这种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平均成绩居全公司前列。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给企业技术革新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企业对这种联合办学的模式非常欢迎。希望社会、政府、学校进一步创造条件,广泛开展这种办学模式,为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2、“课堂进企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本课改的创新之外主要在于:

(1)立足地方企业,结合中专机械专业特点,研究的重点不是理论,而是提炼、验证、推广实际经验,可操作性强;

(2)进驻企业的学生已在学校进行了两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基础的操作技能实习,具有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3)实行“课堂进企业”,讲授与企业相关的理论和操作知识。(4)企业参与学生管理、课程教授、大纲制定等多个方面,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具有明显加强

3、双元制“课堂进企业”的特点

(1)两个学习地点——企业与职业学校

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其一是学校,学校设有理论课堂和和实习车间,学生有两年的时间完成文化基础课和本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课,同时扩充和深化普通文化知识,以使学生达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基本要求。并在实习车间学会基本的实训操作。

其余一年的时间进驻工厂实习,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分配工种,实施管理。企业内的实习场地又分为专为培训设置的理论教室和实际的生产车间,学校配专职教师上理论课,每周安排两个半天上理论课(包括工艺课),理论课教学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为素材,主要解决学生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其余时间他们在装配有必要教学设备的实习车间和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培训,有企业安排师傅手把手的教操作技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学生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与企业一起成长,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常因经济原因使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这样能使受训者掌握较全面的职业技能,学会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机制,了解职业的行为规范,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树立起自觉的质量意识。

(2)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学生进驻企业以后,企业的师傅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双元制”的两类师资。师资在 “双元制”教学模式中是非常关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傅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工程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获取教师资格证和技师证的“双师性”的职教人才。

(3)两种教材——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为了充分体现了 “双元制”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以技能培训为主、理论教学为技能培训服务的宗旨,学生在企业期间学习内容的安排以企业生产实际为依据,以在学校期间学过的理论教材为基础,由任课教师编写符合企业实际的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学生练习册、习题指导书等教材,并辅之以专用练习本、工作记录册、测验习题册、投影胶片、工作评估册、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实训组合教具(硬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技能训练能完全按照既定的计划的要求,科学地、系统地进行。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不断变换的生产需要不断地增添新的资料,使教材不断更新以跟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

(4)两种考试——实训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

学生经过在校两年和进企业一年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最后参加由劳动技能考核委员会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考试由包括企业主、企业实

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人事劳动部门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考试中技能测试所占的比重很大。如工业机械工结业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时间长达6小时;专业知识考试一般只考3-4门,总时间为3个小时。受训者通过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后,除可获得进入劳动市场所必需的技术等级证书外,还可获得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5)经费的两条渠道——企业与国家

企业的培训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支付。企业除了出资购置培训设施、器材及原材料、学习资料以外,还须支付学徒在企业培训期间的生活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结论:本次“课堂进企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仅仅是我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开始,以后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加适应企业的需要,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培训的机制 职教通讯 99年11月

2、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质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30期

3、德国职业学院“双元制”办学模式及其启示 《职业教育研究》2005.09

第二篇:“双元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元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职业学校招生普遍困难的情况下,淄川第二职业中专连续三年招生突破1300人,使在校生达到90个班4000余人,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淄川二职专何以异军突起?日前,记者慕名走访了这所学校。李少鹏校长介绍说:“学校能够有这样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我们努力探索与实践“双元制”办学模式,贴近企业岗位需要,大力培养实用型人才”。

走向校企联合淄川二职专于1987年由普通中学改办为职业学校。办学初期,由于在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上不相适应,办学思路陈旧,专业设置单一,实验实习条件落后,再加上受“普高热”的影响,曾一度限入发展低谷。职业学校如何办学才具有活力,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严峻课题。1992年,该校在对市场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走与企业联合办学的路子。与些同时,学校的近邻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有了大的发展,从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引进了处于世界前沿的设备,公司产品技术含量大,工艺要求严格,质量标准高,急需高素质的技术

1工人。双方一拍即合,走上了校企联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并逐步形成一整套适应双方更大规模发展的招生、教学、实训模式。

构建“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培训,既要学好理论课,又要进行实践训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此,学校自2000年以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了“跳出学校办职教”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链接。

一是培养目标的链接。公司和学校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方面达成了共识,共同制定培养人才的具体标准,形成了企业所需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不求很深,但涉及面广,与专业有关的各方面知识都应有所了解,实际操作技能过硬、宽广。为此,学校设立选修课,开展“读你最喜欢的十本书”活动,定期开展技能比武,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是在招生计划、课时安排、课程设置、授课方法上的链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条件,确定招生数量;经常开会商讨招生、教学、以及学生进厂等事宜;共同调整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编写修改教材,确定授课内容;学校负责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讲授,公司选派技术人员直接管理车间,指导实习,学校也经常派教师到公司顶岗培训,增强其感性认识和提高专业技能。

三是在专业设置上的链接。专业围绕企业需求设置或调整。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什么层次的人才,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按要求培养,2001年学校为满足公司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挂靠青岛大学为其培养大专层次人才,开设国际贸易、纺织工程、轻化工程等新专业,逐步形成了与企业相吻合的动态专业体系。

四是在实习设备上的链接。鲁泰公司有了什么样的生产设备,学校就有什么样的实习设备。学校建立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纺织、缝纫、服装、学生装生产四个车间,可供300名学生同时进行织机操作、各式服装制作的封闭式实习训练基地,车间内配剑杆织机、日本产高档电动缝纫机、衬衣生产流水线,完全和公司的生产设备相匹配。

五是在校园文化上的链接。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形成浓厚的充满企业气息的校园文化。定期聘请公司领导及优秀毕业生来校举办讲座;学生经常进厂参观学习,感受企业文化的氛围;学校教室内有“鲁泰人论实力不认关系”、“做合格的鲁泰人” 等标语,让学生及早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把自己的言行统一到公司的厂规、厂纪上来。把工厂建立学校,把学校融于企业,以培训为主体,把实习工作放到首位,学生专业技能过硬,学校办学活力大大增强。

实行“定单式”办学

学校与鲁泰公司合作,始终沿着一条“企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人才,学校提供什么,提供多少人才”的路子,你需要我培养,你培养我安置,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定期向学校提供急需用人计划,以计划需求定招生,走“订单式”办学之路,避免了招生工作的盲目性。

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拓宽招生路子,实行开放办学,变一年一次招生为一年春、秋两次招生,建立起招生、培养、录用、待遇等互相衔接的运行机制,做到了招生与招工相结合,毕业与就业同步,形成了“学校+学生=企业+员工”的新的职教产业链条。这种链条的形成,解除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吸引力。

“校企联合,共同发展的”的“双元制”办学模式,带动了学校其它专业的发展。2003年艺术高考,该校音、美专业85位考生有58人升入大学本科院校,学校由原来的6个专业、24个班,发展到现在的24个专业90个班,在校生达到4000余人,办学经验作为全省十五条经验之一被推广,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职业学校。教育也为企业铸造了腾飞的双翼。10年来,二职专为公司输送熟练工人3000余名,成为公司一线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使公司效益连年增长,2003年总资产已达2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省服装、纺织行业龙头老大。

第三篇:“双元制”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双元制”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摘要: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和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等。

关键词:双元制;教学探索;教学实践教学方面

(1)严格按照《汽车机电工》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引进,不能脱离我国国情。我们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双元制”教学计划。实用、实效是根本原则,以专业课为主体、以实习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除了每周课时量占比最大的《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外,还开设了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课程。在教学实施中,通过阶段总结交流,对计划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理论与实习课时进行合理分配。我们在专业课课时安排上注重灵活性。如第一学年,为了提高学生对汽车结构的感性认识,我们将专业课理论与实习课时比例确定在1:2;到第二第三学年,由于学生已具有一定企业实际维修经历,我们则加强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一比例调整为1:1甚至是2:1。

(3)采取课堂、实习车间、实习企业“三点一线”的教学方法,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应知”的问题,包括广阔的基础知识等,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在实习车间中解决“应会”,即掌握技能的问题,包括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能力等;在实习企业中解决技能的熟练问题。这“三点一线”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对双元制教学进行阶段性交流、总结。学校“双元制”试点班每班配专业教师两人,六位教师组成一个教研组,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传达全国“双元制”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传授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体会,一起想办法解决教学难题等。

(5)任课老师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参加各级各类的师资培训,在教学方法、新知识、新技术方面不断改进、不断充实自己。学校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中心,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①支持、鼓励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②积极开展校内师资培训,重点是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③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校外培训。主要是“双元制”教学培训、全国汽车维修专项认证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出国培训等。

(6)根据要求,认真组织试点班中间考试及毕业考试工作。每届“双元制”教学试点班均需通过1次中间考试和1次毕业考试。我们始终按照建设教育协会及德国专家的要求认真组织考核,包括监考老师的安排、考试的时间、考试的内容及实习考试的工位等。校外实习方面

(1)“双元制”班学生进企业实习前,学校向企业介绍“双元制”教学模式、试点班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等,让企业知道试点班学生在企业每个阶段的实习内容和具体要求,并与维修企业签订“双元制”试点班校企合作协议,向维修技师颁发实习指导教师证书。

(2)学校严格按照德国与协会的要求,每一家企业实习学生不超过3人。现在学校共有稳定的实习企业二十余家,始终保证每家企业实习的学生不超过3人.(3)我们要求学生下企业实习期间,每天必须写实习日记,把自己所做的工作任务、实习时碰到的问题、收集的资料、心得体会等进行整理,作为编写实习报告的主要资料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任课教师不定期巡视(每月至少一次),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态度、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实习日记完成情况,对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学生管理方面

(1)采取“末位淘汰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并可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将总成绩(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最后一名的学生淘汰进入其它平行班级,目的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竞争性。

(2)“双元制”试点班的学校、企业每隔三个月的交替为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纪律上,我们的班主任都坚持“严格要求,严中有爱”的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着想,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主动融合到集体中来。中职类学生自觉性差,但活泼好动,所以我们平时并不刻意压制他们,让他们保持这一份童心,但决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引导他们在校纪校规的范畴内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通过这些年双元制教学的实践,学校引进了先进的办学经验,缩短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时间,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毕业考试合格率每年均达100%,在历届全国、省、市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双元制试点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阻碍双元制教学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校企合作无论在合作形式或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还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没有相应的一整套规范而严密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双元制教学的实践道路依然漫长,但我们相信最终必将结出硕果。

第四篇:刍议“双元制”教学模式

刍议“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上海市商业学校 卢宁宁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指的是一种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掌握“怎样做”的问题;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实训技能操作中“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中的全民办学思想,体现了职业教育中学校位置和企业位置并重的思想。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课程教学法也因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德国教改的重点。在教育部和德国IN-WENT联合组织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中,笔者重点考察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出现的新思潮。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职业人才要求的重新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对学习过程,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和记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版)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学习”是指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交流”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包括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转移关系。因此,教育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传递,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

行为导向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行为实践对学习的指导,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学习的内容包括:行为的意义、行为系统、自我控制和协调合作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有不同的翻译,如活动导向、行动导向和实践导向等。

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行为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行为导向教学法也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法,确切地说更是一种指导思想。正如德国职业教育学者T·Tram所讲的,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这一途径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双元制”职教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双元制”是德国职教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德国,按照不同的教育和培训任务来划分,职业学校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教授职业技术,使青年人能够从事职业工作(以职业学校为主);第二类主要通过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使受训者获得进一步深造的资格,取得上高等专业学校或各类高等专科学校的资格。但不论是哪一类型的职业学校,其职教思想上的务实性都决定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核心地位。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还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元”是企业的培训,其雏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同行工会对师傅的培训。到了19世纪70年代,德国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学徒制度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双元制”中的另外一元职业学校也发展起来。因此,在德国职业学校自其诞生伊始就和企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行为导向教学是联系“双元制”中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两者做到“无缝”连接的重要方式。

正因为如此,1996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从而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2005年4月1日通过的德国新的《职业教育法》中更是将“行动能力”培养体现在法律条文中。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如果说行为教学法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教学思想改革,但如果缺乏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其实践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通过系统的考察,我们认为,在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引导、调控和评估,相对应的学生主要是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成果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组织实施阶段。模拟教学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兴起的“模拟公司”。“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它是指人为创造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和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体位移外,其他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

由此可见,“模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如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和评估成果;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2、案例教学

由于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情景,因此,案例教学成为德国行为导向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方式。根据笔者的考察,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案例的选择和课前的充分准备。案例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接近实际。二是案例的课堂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要摆正教师的位置,既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认真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并适时给予启发。三是案例的讲评。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要归纳学生的发言,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缺点,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告诉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

3、项目引导

这是行为导向教学法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常是:首先,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确定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项目规划和任务分工,以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策划的能力。其次,是进行集体调研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手册,开展讨论,团队合作进行市场调查等。最后,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出策划方案的预算报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答辩,答辩会由全体同学参加,同时邀请部分教师参加。每一小组的成绩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评议,得出每个小组的实际成绩。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常能够从中体会到策划工作的成就感,找到自信。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引用。

4、角色扮演

在上述的教学方法中,通常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例如,在模拟的营销管理系统中,可分配学生担任某一管理角色,并行使相应的权利和责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探索如何完善组织的管理,使之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5、大脑风暴

大脑风暴教学法旨在创造一种开放、轻松的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并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以使每位学生的独特的思考不受压抑,激励学生开展自由联想,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激励引起连锁反应,发挥集思广益的奇效,产生更多更新更深层的想法,以求获得比单独思考更完美、更有价值的结果。最后通过归类、总结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几点启示

通过考察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无法替代。尽管其实施在德国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然而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行为导向教学法已在德国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1、与我国传统的灌输式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法相比,行为导向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能使学生主动掌握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会固有的知识。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知识的产生和递增的速度是以几何级数来衡量的。因此,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应当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具备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

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最为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对真实世界的了解不充分严重地制约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无论是模拟教学还是案例教学或是项目引导,教师要做到对整个教学和实践过程都有很好的宏观控制,就必须对某门课程所有相关的内容都有所了解。这就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教育的教师比普通教育的教师要求更高。因此,培养合格的师资是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关键。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50%),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即需要去工厂实习实训),并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后,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实训教师都是掌握最新生产技术的人员,因此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行为和实践为导向”。

3、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职业道德的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可以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观念是: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只有考不上学的孩子才不得已进职校。这种观念甚至在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中也存在。因此,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只是保证学生不出“乱子”、顺利地把他们送出校门,而不管能否将其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和普通教育的地位同等重要,教师将教学放在核心的地位。

另一方面,在德国行为导向教学中,职业道德的培养被放在核心的地位,道德的教育贯穿在整个行为教学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过分地强调技能的培训,而职业道德的培养被弱化。

4、制度是德国“双元制”体系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各种教学法的讨论很多,对先进教学法的研究也不少,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存在困难。对其深究,我们认为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是其根本原因。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并非新鲜事物,但其成功的实施与各项制度有关。对我国而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应该包括政府相关的法令和对职业教育的扶持等宏观方面;也包括各个职业院校对从事行为导向教学教师激励机制的确立等微观方面。

稿件摘自:《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8期

第五篇:借鉴“双元制”模式,进行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借鉴“双元制”模式,进行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作为生活消费品进入家庭。2006年我国汽车的销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汽车维修企业急剧增加。但与其相对应的汽车维修企业人员素质却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维修市场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维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方式要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在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着几个误区: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二是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延缓了上岗的时间;三是教授学生学习的知识陈旧,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速度,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用不上,出现了上岗即培训的尴尬局面。面对汽车维修制造业对“零距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进行了—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改革教学理念,确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为此,我们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在教师中开展教学理念的大讨论,组织教师对高职教育与中专、普通本科教育在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专业的目标定位。通过考察参观和学习讨论,大家认识到:高职教育有着特殊的内涵和特征,既不能把它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能把它办成中专教育的“延伸”,要根据汽车维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培养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动手能力强应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应以“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切实抓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成立了以专业教师、省内汽车维修行业知名专家和大型汽车维修厂家代表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用以指导专业的发展方向。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的指导;三是组织专业教师到兄弟学校、20多个汽车维修厂家现场参观考察,了解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办学特点、岗位能力、要素和岗位需求情况。

二、改变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打造一体化教学体系

1.改革课程设置

根据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生产岗位的需要。2003年12月8日,我院作为97年建设部批准的汽车专业德国“双元制”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参加了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汽车类专业职业教育研讨会》。会议确定了我院及全国十所学校为“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汽车类专业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试点学校,并通过了项目合作协议和2004年工作计划。先后参加了在上海、广州、南昌等地召开的研讨会,于2004年6月16日正式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发文确定为“中德合作项目淄博市汽车技术试点学校”并授牌。我们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并通 [2]

[1]

过认真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调整与改进,减少了一些课程上的理论重复,将一些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设置了《专业制图》、《专业计算》、《专业理论》、《专业实训》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并自主编写了教材,突出了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1∶0.8调到1∶1,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在质量评价中,实践课与理论课同等对待,实践技能考核不及格的不予毕业,从这些硬性措施上保证了课程改革的落实。

2.推行课堂一体化教学与互助式教学相结合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直接反映出汽车维修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要求。我们打破了“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实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成立了多个一体化教室,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为一体,实行边学习边实践,强化了学生技能训练(见图1),学生每4人一组,按照工位操作训练技能,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对专业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即教学内容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见图2)。模块确定后,对每一模块又提出具体要求,这样,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

图1

图2(1)专业计算模块的要求:能掌握机械基础知识、材料知识及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掌握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及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同时能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2)专业制图模块的要求:能掌握机械手工制图、CAD制图,掌握公差配合的知识,能够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和电路图,能认识各种复杂的机械图和电路图。

(3)专业理论模块的要求:能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原理的知识,熟悉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要求,熟悉汽车维修的全过程熟悉当前流行车型的特点和技术特性。

(4)专业实训模块的要求:能熟练掌握汽车机械的检测与维修,熟练掌握汽车电器的检测与维修,达到中级工的要求。熟悉汽车维修工作的全过程,能熟练地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的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装、工具进行汽车维修,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汽车维修工艺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还专门设计了职业能力模块,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现场教学等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满足汽车维修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汽车维修行业就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汽车维修、汽车销售、汽车维修生产管理及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工作。3.强化实践教学

过去讲课,习惯于从书本到原理,要学生死记硬背原理和操作要点。而现在变单一“灌输式”为现场教学、讨论启发式教学,边讲边练,不光在一体化教室教学,还在汽车维修实训中心、实训工厂等实习实训场地进行实际操作教学。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完全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对于最新的汽车技术和理论,采用编制教学实训教案的方法,把最新的车型的检测、维修知识编入实训教案,边学习边实践,以实践巩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能够随时掌握最新车型,强化了适应企业能力。

同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进行训练,使学生通过训练、经过考核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训练中,我们采取了“三层次”的实训教学法(见图3);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操作训练到综合系统设计。每—层次都贴近工厂实际,例如,技能操作实训就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机械基础理论知识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多种实训,主要包括普通机械加工(铣、磨、钻、车、刨)、汽车维修特种加工(扳金工、电焊工),通过实训,使学生能独立使用上述加工方式加工出合格的汽车维修零件和产品.同时在实训中以工厂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通过了岗前培训,毕业时能独立操作,做到“零距离”上岗。

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的必要条件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我们加大了投入力度,确保两项建设的落实一是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了师资队伍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和修人才,就需要有一支职业道德水平高,业通,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我们训、引进、聘用等方式,建成了一支适应形和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该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教

搞好教保证。到位。结构。汽车维务

通过培势发展专业现师8人,图3 中级职称5人,硕士4人,“双师型”教师13人,基本上满足了教学的需要;每年选派多名教师到生产一线下厂锻炼实习1个月以上,定期聘请工厂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技师到学院兼职实践教学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故障检测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二是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因此,我们把基地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大事来抓,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用于实验设备和基地建设。建有实验室6个,即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自动变速器、钳工、焊工、扳金工、机加工实验室等。实训中心配有档次较高的汽车发动机实验台、自动变速器实验台、汽车空调实验台、ABS实验台等各种设备50余台和汽车维修专用整车5辆。同时还通过厂校合作办学的形式将上海大众淄博汽车维修站、一汽大众淄博汽车维修站、广州本田淄博汽车维修站、淄博远方汽车贸易公司、淄博世纪车行等11家大型汽车维修企业作为我院固定的实习基地、每年可接纳实习生200余人。这些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为学生提供现场教学与实习场所,安排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学生在企业学到了技术,得到了锻炼,真正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院逐渐摸索出一套比较好的适应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摈弃了原有教学模式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与生产脱节,知识陈旧的弊端。这种模式也有别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特点和本地区域经济的实际的结晶。通过改革,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能够实现毕业既能上岗的目标,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下载“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分析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对成人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着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基......

    德国双元制学习心得(★)

    德国双元制学习心得 机械技术系 尹云龙 2014年3月,我参加了黑龙江省第三期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赴德国培训班学习。这次赴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及考察活动,是我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如......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

    德国双元制大学与普通大学有什么区别? 答:通过双元制大学的学习, 可以获得国际承认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在这点上与普通大学相同。而不同的是,双元制大学与企业建立密切合作伙......

    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pood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谢定 生龙筱刚 [摘要] “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是德国特有的并享誉全球的一种职业教育的模式,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职教师资培......

    工业机器人专业双元制教学初探

    工业机器人专业双元制教学初探 摘 要:在德国,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企业中应用很广,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借鉴或采用。实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与......

    浅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本 科 课 程 论 文 《当代教育思潮》课程论文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学 号姓 名 二○一四年六月 1 / 7 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08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 邳州市宿山初级中学 王耀 执笔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高初中分离后20年来,学校全体教......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摘 要】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网络方向的研究热点,在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