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分析论文

时间:2019-05-15 10:5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分析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分析论文》。

第一篇: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分析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对成人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着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和教育投入缺乏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因此要想实现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长期持续发展,就需要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更为有效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力求探索出更适合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的高职教育方式。

1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的内容

双元制最早起源于德国,它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培训模式,所谓特殊就是它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职业学校和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这也就是”双元”的涵义。其中职业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而校外场所的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模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借鉴或采用。通俗来讲,在成人高职院校中采用“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就是在实现校企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过程,是一种工学结合的有效形式。

2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的探索

2.1加强对教育地位的重视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就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学地位的重视,要将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要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丰富的人力资源就是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因此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全民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将职业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要将教育作为促进群众发展和巩固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因此就需要加强政策的制定实施,要在法律法规和经费等方面确保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要确保法治的建立健全,保证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体制投入,满足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各种需求。

2.2加强对教学方式的改善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还需要加强对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改善。由于“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在高职院校中推行新的教育模式,就需要及时的改变教育的方式和理念。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并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同在企业锻炼职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2.3加强对教师素质的提高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还需要加强对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技能的提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教学活动成效的高低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推动“双元制”教育模式顺利实施,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技能提高。要保证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技能的训练者,做到知识技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完善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更好的服务于新型的教育模式。

2.4加强对考核方式的改变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还需要加强对教学活动考核方式的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大多数高职教育院校的考核机制都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强调的就是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因此要想顺利推进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就需要转变考核的方式和重点,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纳入到考试的范围之中。

2.5加强对校企关系的构建

要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双元制”模式的探索,还需要加强对新型校企关系的构建。只有在充分实现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及时的跟随科技的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和教学。也只有将学习和实践完美结合,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满足了自己就业能力需求的同时又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需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共同合作,通过建立相关的校企合作体制,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并依托政府的大力支持,真正实现学校同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和沟通,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在成人高职教育教学中实施“双元制”的模式,是当前社会发展和企业生存需求的必然趋势,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改变考核方式等措施,加快高职院校同企业的合作进程,真正的将学校发展同企业生存结合起来,培养出真正符合行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3.[2]曹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启示研究[J].继续教育,2012.[3]张小雷.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的监督机制及其启示[J].科教文汇,2014.[4]于淑芳.实践“双元制”教学造就实用人才[J].职业技术,2012.

第二篇: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1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1.1单一注入式的课堂教学占据统治地位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依然采取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它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能从大多数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没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其结果就是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1.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高职教育教学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是否按照课程要求,并不关心学生是否听懂,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3课程评价不符实际,课程反馈不及时

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课程评价往往只是根据教师的上课状况,学生出勤率,学生对教师的期末测评,但是对学生通过这门课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是否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等,尚未纳入到课程评价当中。同时,现在的课程反馈往往都是在期末测评中体现,课程反馈也往往不及时,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身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最终也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以能力为中心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原则

正是高职教育教学中面临着严峻形势,存在着诸多问题,促使人们积极思考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去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应该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2.1动态培养

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必须坚持动态培养。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是个不断实践的动态过程,学生不仅是被动学习者,也是主动参与者,必须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动态培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培养动态思维。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老师讲授的知识不停运转,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提高学生多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技能,因此,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多动手的能力。

2.2以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

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当前,部分教师讲授内容往往脱离学生客观实际,其最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以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注重交流

我们在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中我们要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了解学生需求以及对课程建议,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往与互动,提高学生能力。

3以能力为中心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策略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有以下策略。

3.1注重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互动式教学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分享有益信息,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困难和课程反馈,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学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过程,对学生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能力。

3.2注重探究式教学

传统教学往往采取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程度,教师决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发展兴趣和锻炼自身能力,因此,我们要变传统教学为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注重实践性教学

我们需要明白高职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就业,因此,必须要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讲授的往往只是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与实际操作还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技能,还必须将教学与实习相结合,注重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4结语

面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构建以能力为中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我国进一步发展。

第三篇: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在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中,有四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即讲授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它们在理论基础、教学目标、适用范围和师生关系侧重点中有所不同。需要界定清各自的价值,在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中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关键词:比较、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概念概述

1.定义

一般认为,教学模式系统的研究是从美国学者乔伊斯和威尔开始的,1972年,两人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他们对当时各种教学模式深入分析,概括出教学实践中常见的23种模式,并把他们分成四大类。我国开始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教学模式定义的研究提出了9种代表性学说,有范型说、结构说、策略说、理论说、方式说、程序说、表达说、动态说、选择说。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试图给教学模式下一个科学的定义,但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关于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目前,还尚未有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是把一般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课堂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模式。高职教课堂教学模式有其特殊性,首先,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应体现实践性,这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有关,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二是,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应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特性,这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2.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教学模式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从教学应用来划分,可以分为本学科教学模式和他学科教学模式;从教学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单元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从教学对象可以划分为以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学科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对象的学科教学模式;以教学过程中谁为中心,可以划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共同体。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熟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形式是接受学习和直接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中心作用,有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个别化教学模式等;学习共同体强调教师扮演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具体形式有合作学习、情境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和支架性教学模式。

3.构成要素

教学模式一般由五个方面构成:一是理论指导,每一种教学模式都以特定教学理论和指导思想为指导;二是教学目标,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三是操作程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操作程序,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四是教学策略,在操作过程中师生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措施的总和;五是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二、几种常见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1.讲授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讲授教学模式又称讲解—接受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法,受行为主义学派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影响,后来经苏联凯洛夫等人的改造,传入我国。这种模式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教材内容做深入分析和系统讲授,向学生传递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和经验。

(2)教学目标:讲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讲解,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形成新的教学结构。

(3)教学程序: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学家根据教育理论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结构。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诱发学习动机——感知、理解学习材料——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第二种模式:组织教学——导入——新授——巩固——作业。

(4)教学策略:讲授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有讲述式、讲解式及讲演式等。结合讨论、分析论证、形象直观等方法运用。

(5)评价:讲授教学模式是由传统教学模式演化而来的一种模式。首先,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讲授教学模式把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量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比较经济、省时的教学模式;其次,该教学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适合所有学科知识的教学,适合所有年龄阶段的学生;最后,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局限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走向“灌输式”和“填鸭式”,很容易忽视学生的接受水平;第二,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养成学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不同于学生的自学,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独立学习。该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教学目标。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是以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尝试错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3)教学程序。自学——讨论——总结——巩固。

(4)教学策略。主要的教学形式是学生的自学和讨论,结合教师的讲授。

(5)评价。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主要的特点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它的缺点是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前期没有自学和讨论,教师在之后的讲解可能是无效的;另外,这种方式比较费时。

3.探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性教学模式又称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经验,发展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学生是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知的,知识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环境发生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纳入自己已有的认识结构中的。所以,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心,在情境、协作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和探究。

(2)教学目标。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通过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教学程序。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总结提高。

(4)教学策略。基本形式是自主、探究和合作。结合与同伴的讨论、交流和教师的讲解。

(5)评价。该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两者的有机的结合。局限性在于学生的探究过程比较费时。

4.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创设具体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讨论、分析,在课堂外,帮助学生选择专题进行实际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应用模式。最早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夫朗戴尔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

(1)理论基础。综合性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合性学习最早提出和应用在日本,是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整合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在前面论述。

(2)教学目标:该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形成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教学程序。组建合作小组——座位的编排、理论准备——课堂案例讨论——课堂教师总结——专题研究过程指导——评价。

(4)教学策略。主要的教学形式是案例教学法,结合讨论法和讲授法。

(5)评价。该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局限性在于不适合所有学科教学,在经济管理、政府管理、教育、法律等学科比较适用;不论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包括教师案例的收集、课堂的组织、评价能力方面要求较高。

三、几种常见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

1.理论基础不同

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指导思想或者理论基础不同,讲授教学模式是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受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而探究性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

2.教学目标不同

讲授式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传递知识,适合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探究性教学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形成能力,主要是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是形成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形成能力,主要是一种学习能力。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形成能力,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收集信息能力和同伴的合作能力。3.适用范围不同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四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不同,其适用的范围也不同。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掌握大量知识,因此该教学模式几乎适合所有主要传递知识的学科学习和需要传递知识环节的教学,应用范围较广;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形成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因此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尤为适合;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一种学习能力,几乎适合所有学科,范围较广。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形成发现问题、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法律、教育、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尤为适合。

4.师生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不同

在教学中,讲授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占有大量知识,优化教学设计,直观、准确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只需做好理解知识、接受知识的准备,讲授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在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体性,主动建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各方面的能力,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帮助者和支持者的作用,这三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划分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不能以一种价值标准判定孰优孰劣,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针对不同的学科,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样在同一学科,我们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表明:首先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其次是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发展;再次是由重“教”向重“学”发展;最后是向现代化发展等。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亦是如此。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几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比较,界定清楚各种教学模式的价值,为教学更好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方.一般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1.05

[2]全梁.教学模式概念研究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于守海,吕富彪.关于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探讨[J]理论界,2006.04

[5]葛明荣.案例教学模式在高师教育类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4.04

第四篇:刍议“双元制”教学模式

刍议“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上海市商业学校 卢宁宁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指的是一种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掌握“怎样做”的问题;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实训技能操作中“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中的全民办学思想,体现了职业教育中学校位置和企业位置并重的思想。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课程教学法也因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德国教改的重点。在教育部和德国IN-WENT联合组织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中,笔者重点考察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出现的新思潮。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职业人才要求的重新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对学习过程,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和记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版)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学习”是指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交流”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包括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转移关系。因此,教育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传递,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

行为导向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行为实践对学习的指导,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学习的内容包括:行为的意义、行为系统、自我控制和协调合作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有不同的翻译,如活动导向、行动导向和实践导向等。

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行为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行为导向教学法也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法,确切地说更是一种指导思想。正如德国职业教育学者T·Tram所讲的,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这一途径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双元制”职教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

“双元制”是德国职教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德国,按照不同的教育和培训任务来划分,职业学校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教授职业技术,使青年人能够从事职业工作(以职业学校为主);第二类主要通过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使受训者获得进一步深造的资格,取得上高等专业学校或各类高等专科学校的资格。但不论是哪一类型的职业学校,其职教思想上的务实性都决定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核心地位。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还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元”是企业的培训,其雏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同行工会对师傅的培训。到了19世纪70年代,德国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学徒制度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双元制”中的另外一元职业学校也发展起来。因此,在德国职业学校自其诞生伊始就和企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行为导向教学是联系“双元制”中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两者做到“无缝”连接的重要方式。

正因为如此,1996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从而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2005年4月1日通过的德国新的《职业教育法》中更是将“行动能力”培养体现在法律条文中。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如果说行为教学法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教学思想改革,但如果缺乏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其实践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通过系统的考察,我们认为,在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引导、调控和评估,相对应的学生主要是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成果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组织实施阶段。模拟教学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兴起的“模拟公司”。“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它是指人为创造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和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体位移外,其他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

由此可见,“模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如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和评估成果;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2、案例教学

由于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情景,因此,案例教学成为德国行为导向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方式。根据笔者的考察,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案例的选择和课前的充分准备。案例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接近实际。二是案例的课堂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要摆正教师的位置,既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认真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并适时给予启发。三是案例的讲评。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要归纳学生的发言,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缺点,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告诉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

3、项目引导

这是行为导向教学法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常是:首先,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确定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项目规划和任务分工,以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策划的能力。其次,是进行集体调研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手册,开展讨论,团队合作进行市场调查等。最后,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出策划方案的预算报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答辩,答辩会由全体同学参加,同时邀请部分教师参加。每一小组的成绩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评议,得出每个小组的实际成绩。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常能够从中体会到策划工作的成就感,找到自信。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引用。

4、角色扮演

在上述的教学方法中,通常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例如,在模拟的营销管理系统中,可分配学生担任某一管理角色,并行使相应的权利和责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探索如何完善组织的管理,使之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5、大脑风暴

大脑风暴教学法旨在创造一种开放、轻松的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并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以使每位学生的独特的思考不受压抑,激励学生开展自由联想,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激励引起连锁反应,发挥集思广益的奇效,产生更多更新更深层的想法,以求获得比单独思考更完美、更有价值的结果。最后通过归类、总结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几点启示

通过考察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无法替代。尽管其实施在德国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然而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行为导向教学法已在德国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1、与我国传统的灌输式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法相比,行为导向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能使学生主动掌握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会固有的知识。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知识的产生和递增的速度是以几何级数来衡量的。因此,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应当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具备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

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最为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对真实世界的了解不充分严重地制约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无论是模拟教学还是案例教学或是项目引导,教师要做到对整个教学和实践过程都有很好的宏观控制,就必须对某门课程所有相关的内容都有所了解。这就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教育的教师比普通教育的教师要求更高。因此,培养合格的师资是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关键。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50%),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即需要去工厂实习实训),并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后,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实训教师都是掌握最新生产技术的人员,因此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行为和实践为导向”。

3、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职业道德的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可以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观念是: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人一等”,只有考不上学的孩子才不得已进职校。这种观念甚至在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中也存在。因此,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只是保证学生不出“乱子”、顺利地把他们送出校门,而不管能否将其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和普通教育的地位同等重要,教师将教学放在核心的地位。

另一方面,在德国行为导向教学中,职业道德的培养被放在核心的地位,道德的教育贯穿在整个行为教学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过分地强调技能的培训,而职业道德的培养被弱化。

4、制度是德国“双元制”体系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各种教学法的讨论很多,对先进教学法的研究也不少,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存在困难。对其深究,我们认为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是其根本原因。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并非新鲜事物,但其成功的实施与各项制度有关。对我国而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应该包括政府相关的法令和对职业教育的扶持等宏观方面;也包括各个职业院校对从事行为导向教学教师激励机制的确立等微观方面。

稿件摘自:《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8期

第五篇:“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双元制”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报告)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企业对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但目前职业学校仍沿用常规的“学校制”教育模式。虽然学生

在校内实习车间参加实习,也具备了基础的操作技能,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生产环境,远离生产第一线,所学知识总是无法有效的用于企业生产,学生从学校学成到企业工作后,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了解企业的产品,企业的设备,以及企业的生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学校吸取成功的职教院校的经验,积极开拓,大胆改革,引进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并进行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改进,通过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实行“课堂进企业”,由学校老师陪同学生进驻企业,由企业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以达到学中干,干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和企业更充分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双向选择,既有利于构建彼此的和谐关系,又节约了学生找工作和企业寻找、培养员工的时间,降低了双方的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关键词】 双元制; 机械专业; “课堂进企业”模式;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目前常规的学校制教育模式,虽然也强调校内实习,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生产环境,远离生产第一线,所学知识总是无法有效的用于

企业生产,学生从学校学成到企业工作后,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了解企业的产品,企业的设备,以及企业的生产。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实行“课堂进企业”,由学校老师陪同学生进驻企业,由企业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已达到学中干,干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和企业更充分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双向选择,既有利于构建彼此的和谐关系,又节约了学生找工作和企业寻找、培养员工的时间,降低了双方的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双元制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它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国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的校企合作形式,是立足本国资源,符合国情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职业教育必需与企业元素紧密结合,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才能更好的发展前途。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2)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动机、兴趣,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教学原则。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中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的报告:“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习要以行动为导向”。

三、“课堂进企业”模式双元制教学的实施设想

第一阶段:“学校打基础”第一、二学年,在课程设置上反映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基础技能训练,实行宽基础教学使学生应具有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础操作技能,为学生的技能成长提供必需的知识平台;我们学校机械专业有在校生2300人,专业理论课教师56人,实习指导教师68人。普车车间有车床64台,数车车间有数控车床34台,数控铣床2台,加工中心20台,钳工工位126个,足以满足教授理论课、技能课的需求。学生在校每学期理论实习的课时比例1:2,两学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具备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学期结束有学校、劳动部门企业考核成绩占60%。

第二阶段:“课堂进企业”

在第三学年,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企业需求等要素,分配到企业不同的岗位,在企业设置理论课教室,每周抽出固定时间有学校老师讲授该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这些知识在学校是已经过系统学习,所以只需针对该企业的生产案例进行综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熟悉企业的产品、工艺、设备,又要对专业课程的综合能力。同时有车间师傅在工作中以带徒弟的方式一对一的教授操作技能。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已经成为企业的熟练操作工。

第三阶段:毕业前,有劳动部门,学校,企业组成考核委员会,对学生这一年的学习进行考核,成绩占40%,综合两次考试成绩,合 3

格者有学校报请上级教育部门颁发毕业证书,报请劳动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书。

四、“课堂进企业”模式双元制教学的实施过程:

1、选择班级;2010级机械班,学员40名,是2010年秋季入学,在校两年,理论课已修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职业道德等文化课以及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专业基础课。实训课已学完钳工、普车、数车、数铣等模块。具备了必须的专业基础和操作技能。

2、与企业签署协议,获取支持,配置理论教室。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协调下,与同翔机械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实验班40名学员,有一名理论课教师,一名生活教师带队进驻企业。有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实习指导教师、理论教室、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以满足教学需要。

3、整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由理论课教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整合所有理论课内容,制定理论课教学计划,编写校本教材。由企业培训机构制定实训内容和计划,分配岗位,选派师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训教学。

4、与企业、劳动部门沟通,成立考核委员会,制定考核办法。在学校领导的协调下,成立了有劳动部门、企业代表、学校三方组成的考核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实施办法。

5、所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2012年9月,实验班40名学员,两名教师进驻诸城市同翔机械有限公司,开始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训。

6、一年的实训结束,按考核委员会制定的考核实施办法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由学校报请教育部门颁发毕业证,劳动人事部门颁发技术资格证。

五、广泛实行 “课堂进企业”双元制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1、政策层面的保障机制。德国的双元制是国家立法支持的教育机制,我们暂时无法追求校企合作办学上升到法律保障的地位,但是基于这是一种校企双赢,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办学模式,努力争取本地政府的统筹和推动,通过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合作,形成一整套的经验做法,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从而通过利益驱动使校企办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如果这种合作不再是校企“一对一”,而是校企“一对多”合作,那么它也将克服对单一企业依赖过大的问题。

2、整合、重编专业教材体系切合企业生产实际。教学内容应讲究实用、实效。在课程设置上要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第一、二学年所开设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要精而广,以求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课、技能操作课程要整合、重编以适应不同企业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

3、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课堂进企业”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系列改革,必然要求教师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改革,从而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标准。教师不但要有扎实而广泛的理论基础、对企业的生产产品、工艺、设备条件等有详细的了解,而且还必须有企业所需工种的中级工、高级工甚至技师的操作技能水平。而目前专业教师虽然都是机械类专业的本科生,有较好的理论水平,但操作技能水平普遍较低,而实习指导教师又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困扰双元制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问题。

5、构建起合理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立有政府劳动部门、企业、学校三方代表组成的劳动技能考评委员会,在接受双元制培训过程中,学生在考试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两次考试,其中第一次是在学校学习完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训练的两年后,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第二次就是学习结束时的结业考试,主要考与企业有关的综合理论知识和技能。这两次考试成绩分别占总分数的40%和60%。同时,这两次考试,都分别由两类考试组成,培训毕业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由此,产生两类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六、总结:

1、本次教学改革收到的成效:

(1)、通过这次“课堂进企业“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实践,进一步拓宽和加深校企合作的内容,在计划、组织、实践、评价等各个环节引入企业元素,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缩短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过程,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充足的选择和锻炼,为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学校专业的建设问题,研究规范相关的校企合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制度;以企业岗位要求整合或开发专业课程资源,明确“教什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成果;通过教师下企业或参与企业研发,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推动教师综合素质发展,进而实现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3)教学相长:通过一个周期的时间,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整体把握,教学方法的选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下图形象的反映了教师教学思维的改变。

(4)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课堂进企业”这种双元制模式普遍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老师针对车间的零件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容易听懂,学习兴趣浓厚。第二,由于授课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过程有很大成就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第三,有效地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作息时间与企业职工一致,有利于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适应企业的工作、生活规律和环境。第五,有利于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他们充分的感受到知识的重要,从而更加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

(5)企业反馈

企业反馈的情况主要有一下方面:

第一,学生工作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生活环境。新分配来学生因无法适应企业的纪律和劳动强度而辞职的情况没有出现。第二,学生做学校学到的知识在生产中都得到充分应用,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求知欲很强,能主动学习。在同翔机械每月一次的技术考核中经过“课堂进企业”这种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平均成绩居全公司前列。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给企业技术革新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企业对这种联合办学的模式非常欢迎。希望社会、政府、学校进一步创造条件,广泛开展这种办学模式,为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2、“课堂进企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本课改的创新之外主要在于:

(1)立足地方企业,结合中专机械专业特点,研究的重点不是理论,而是提炼、验证、推广实际经验,可操作性强;

(2)进驻企业的学生已在学校进行了两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基础的操作技能实习,具有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3)实行“课堂进企业”,讲授与企业相关的理论和操作知识。(4)企业参与学生管理、课程教授、大纲制定等多个方面,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具有明显加强

3、双元制“课堂进企业”的特点

(1)两个学习地点——企业与职业学校

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其一是学校,学校设有理论课堂和和实习车间,学生有两年的时间完成文化基础课和本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课,同时扩充和深化普通文化知识,以使学生达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基本要求。并在实习车间学会基本的实训操作。

其余一年的时间进驻工厂实习,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分配工种,实施管理。企业内的实习场地又分为专为培训设置的理论教室和实际的生产车间,学校配专职教师上理论课,每周安排两个半天上理论课(包括工艺课),理论课教学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为素材,主要解决学生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其余时间他们在装配有必要教学设备的实习车间和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培训,有企业安排师傅手把手的教操作技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学生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与企业一起成长,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常因经济原因使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这样能使受训者掌握较全面的职业技能,学会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机制,了解职业的行为规范,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树立起自觉的质量意识。

(2)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学生进驻企业以后,企业的师傅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双元制”的两类师资。师资在 “双元制”教学模式中是非常关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傅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工程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获取教师资格证和技师证的“双师性”的职教人才。

(3)两种教材——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为了充分体现了 “双元制”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以技能培训为主、理论教学为技能培训服务的宗旨,学生在企业期间学习内容的安排以企业生产实际为依据,以在学校期间学过的理论教材为基础,由任课教师编写符合企业实际的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学生练习册、习题指导书等教材,并辅之以专用练习本、工作记录册、测验习题册、投影胶片、工作评估册、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实训组合教具(硬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技能训练能完全按照既定的计划的要求,科学地、系统地进行。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不断变换的生产需要不断地增添新的资料,使教材不断更新以跟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

(4)两种考试——实训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

学生经过在校两年和进企业一年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最后参加由劳动技能考核委员会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考试由包括企业主、企业实

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人事劳动部门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考试中技能测试所占的比重很大。如工业机械工结业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时间长达6小时;专业知识考试一般只考3-4门,总时间为3个小时。受训者通过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后,除可获得进入劳动市场所必需的技术等级证书外,还可获得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5)经费的两条渠道——企业与国家

企业的培训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支付。企业除了出资购置培训设施、器材及原材料、学习资料以外,还须支付学徒在企业培训期间的生活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结论:本次“课堂进企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仅仅是我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开始,以后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加适应企业的需要,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培训的机制 职教通讯 99年11月

2、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质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30期

3、德国职业学院“双元制”办学模式及其启示 《职业教育研究》2005.09

下载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分析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双元制组织模式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启示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正在日益加强,中德政府对两国间教育的交流愈加重视,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

    “双元制”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双元制”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摘要: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的双......

    借鉴“双元制”模式,进行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借鉴“双元制”模式,进行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作为生活消费品进入家庭。2006年我国汽车的销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

    “双元双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五篇范文

    “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探析教育论文(5篇模版)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国将人力资源作为竞争的焦点,这是对人才数量与数量的竞争,更是对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竞争,而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优化的重要途径,如今......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分析论文(最终定稿)

    自2015年3月李*强总理在《政*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云计算”“云平台”“云服务”“云营销”“教育云”与“企业云”等各类“云”涌,各行各业都被席卷“云”......

    高职酒店管理学徒制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起步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面对现代化的酒店管理仍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相关策略都需要进行不断道德探索。而现代学徒制......

    信息化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针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首先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入手,然后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的主旨,其次对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