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的角度,运用计划、经济政策和各种调节手段,引导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维护和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一种国家调节方式。或者说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引导、促进方式,对社会经济宏观结构和运行进行调节的一种国家经济职能活动。房地产宏观调控,是指以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政府通过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等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运行进行调节和规范的各项职能活动。国家启动对房地产对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是规范房地产市场运行、推动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总体而言,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施宏观调控是房地产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履行的一项基本职能。社会资源以市场配置为基础,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有利于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但是,市场配置资源也存在着自发性与盲目性等缺陷。为克服市场失灵,保证其健康运行,政府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房地产经济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资源配置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同样需要政府的调节和控制,以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在房地产市场中,土地和房屋是重要资源,尤其是作为房地产基础的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迫切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其合理配置。
(二)实施宏观调控是由房地产业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房地产行业关联度,带动力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房地产业的运行状况与发展水平,会影响到诸多产业的繁荣与衰退,尤其会对直接相关产业,如建筑业、建筑装潢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房地产业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正因为房地产业的特殊地位与巨大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始终采取各种手段与措施,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力求在市场发挥积极调节作用的同时,不断提高和履行政府职能,来克服市场失灵,维持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三)实施宏观调控是由房地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房地产是不动产,具有位置固定不能移动的特点,短期内难以调整或调整费用很高,所以必须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同时,由于房地产是使用年限特别长、价值很高的耐用品,所以房地产投资决策正确与否,对整个社会的房地产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的平衡和结构平衡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关乎整个社会经济能否良性运行,所以必须对房地产投资实施有效控制。此外,房地产交易是一种产权交易,要依法通过产权转让来完成,如产权的界定、分割、复合、重组、转移都要靠法律来界定、确认和保护,因而也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其行为。因此,正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具有以上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宏观控制的必要性。
(四)实施宏观调控是规范房地产市场运行的需要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还不够成熟,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区域发展不平衡、局部过热;住房保障能力差、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市场管理体制仍不健全;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市场主体行为缺乏理性等。因此,必须由政府提供有力的扶持和引导,通过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措施,规范房地产市场运行,促使其
更快走向成熟,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房地产宏观调控主要政策概览
宏观调控主要政策概览
2003年6月5日,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 2004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联合下发通知,规定“8.31大限”
2004年4月27日,国务院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到35%及以上
2004年9月30日,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和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两个“八条”)
2005年,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部分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212号文件)
2005年12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将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列为限制类投资项目,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
2006年4月25日,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 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六条措施(“国六条”)
2006年5月24日,银监会刘明康主席提出房地产调控措施
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委起草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
2006年5月,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调整住房信贷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
2006年7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
2006年7月,六部门下发《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
2006年8月,五部委下发《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
2006年9月,建设部出台《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
2006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6年10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坚持把好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严格审批新增建设用地,加快落实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把房地产调控措施落实到每个城市
央行五次升息,两度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195号文件主要内容
2001年6月19日,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规范住房金融业务的通知》,主要有三条规定,成为121号文件的前身 严格住房开发贷款条件:企业自有资金不得低于30%,项目必须“四证”齐全,防止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流动资金贷款用于住房开发项目
195号文件主要内容
强化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严禁发放“零首付”贷款,严格工程进度规定——多层封顶,高层完成总投资的三分之二
规范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管理:贷款比例不得超过60%,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0年,所购商业用房应为现房
121号文件主要内容 2003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以银发[2003]12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被称为121号文件
121号文件共八条,分别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建筑施工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公积金委托贷款业务进行了规范
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规定
贷款对象:应为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信用等级较高、没有拖欠工程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商品房空置量大、负债率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严格审批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并重点监控
支持重点:重点支持符合中低收入家庭购买能力的住宅项目,对大户型、大面积、高档商品房、别墅等项目应适当限制
项目准入:四证齐全(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贷款性质: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的贷款,只能通过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发放,严禁以房地产开发流动资金贷款及其他形式贷款科目发放。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发放的非房地产开发贷款,各商业银行按照只收不放的原则执行
自有资金定义:指所有者权益,应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
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只能用于本地区的房地产项目,严禁跨地区使用
对土地储备贷款的规定
基调:在《土地储备机构贷款管理办法》颁布前,审慎发放此类贷款
担保方式:抵押
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所收购土地评估价值的70%
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禁止性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用于缴交土地出让金的贷款
对建筑施工企业贷款的规定
贷款用途:只能用于购买施工所必需的设备,不得用于施工垫资
贷款准入:对自有资金低、应收账款多的承建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商业银行应限制对其发放贷款
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规定
基调:重点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的需要
工程进度要求:主体结构已封顶
首付款比例:购买第一套自住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仍执行20%的规定;对购买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住房的,应适当提高首付款比例
贷款利率:购买房改房或第一套自住住房的(高档商品房、别墅除外),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浮动);购买高档商品房、别墅、商业用房或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住房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
对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的规定
重申195号文件的规定:借比不得超过60%,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
明确了现房的定义:经过竣工验收的房屋
商住两用房规定:一律按照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管理规定执行
对公积金贷款的规定
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住房公积金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2]247号)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账户管理,理顺委托关系
住房委托贷款业务仅限于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对使用其他房改资金(包括单位售房款、购房补贴资金、住房维修基金等)委托办理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一律不得承办
《风险管理指引》主要内容
出现最多的是“关注”、“密切关注”、“应”等字眼,很少能找到“必须”、“严禁”等强硬措辞,贯穿了监管部门引导商业银行识别和防范风险的立法主旨,而不是出台新的房贷政策
揭示了房地产信贷业务四类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
分土地储备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品种分别制定了风险管理措施,土地储备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部分主要是重申以前的规定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新规:建立面谈制度;设置两条控制线,即借款人房产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0%以内和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内;建立抵押物价格评估制度
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该通知,提出了八条意见
1、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各地区、各部门把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对住房价格涨幅超过当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定幅度的地区,有关部门可采取暂停审批该地区其他建设项目用地、暂停提高公用事业价格和收费标准等措施;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控制措施不力,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3、大力调整和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着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给;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土地供应;抓紧清理闲置土地,对已经批准但长期闲置的住宅建设用地,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收回土地使用权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置
4、严格控制被动性住房需求: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强拆迁计划管理,合理确定拆迁规模;要坚决制止城镇建设和房屋拆迁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盲目攀比和大拆大建行为;2005年城镇房屋拆迁总量要控制在2004年水平之内
5、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预期:加大控制投资性购房需求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销售、恶意哄抬住房价格等非法行为,有效遏制投机炒作 ;同时,要规范引导措施,避免挫伤市场信心,引起房地产市场大的波动
6、全面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
7、积极贯彻调控住房供求的各项政策措施
8、认真组织对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督促检查
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
2005年4月30日,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七个部门起草了该意见,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提出了八条具体措施
七部门《意见》主要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及时解决商品住房市场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商品住房供求基本平衡,切实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各地要尽快明确今明两年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项目布局以及进度安排
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的地方,住房建设要以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为主;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住房的建设
2年内未开工的住房项目,要再次进行规划审查
二、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
对居住用地和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地方,适当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着重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
继续停止别墅类用地供应,严格控制高档住房用地供应
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降低土地开发成本,提高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供应能力
严格土地转让管理,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严禁转让,依法制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
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对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征收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三、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
加大对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行为的调控
自2005年6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房地产等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加强相关税收的征管
四、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
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督促商业银行调整和改善房地产贷款结构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要严格督促各商业银行进一步落实《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切实加强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尽职工作,建立各类信贷业务的尽职和问责制度
加大对房地产贷款的检查力度,切实纠正违规发放贷款行为
对市场结构不合理、投机炒作现象突出,房地产贷款风险较大的地区,要加强风险提示
五、明确普通住房标准
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给予信贷、契税优惠政策支持
普通住房的标准: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
允许上浮的比例:20%
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严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控制套型面积和销售对象,建设单位利润要控制在3%以内
切实落实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资金,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情况要纳入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
七、切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期房限转:国务院决定,禁止商品房预购人将购买的未竣工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
具体措施:在预售商品房竣工交付、预购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房地产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转让等手续;房屋所有权申请人与登记备案的预售合同载明的预购人不一致的,房屋权属登记机关不得为其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
严惩违规企业:对虚构买卖合同,囤积房源;发布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恶意哄抬房价,诱骗消费者争购;以及不履行开工时间、竣工时间、销售价格(位)和套型面积控制性项目建设要求的,当地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将以上行为记入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公开予以曝光
八、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2006年九部委《意见》
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银监会《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办发[2006]37号文件)九部委《意见 》是国六条的细化
企业资产情况:总额、构成、与上年末的比较、以及重要数据分析(重点分析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账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存货等),变动较大的,需说明原因。
企业负债情况:总额、构成、与上年末的比较、或有负债以及重要数据分析(重点分析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负债等),变动较大的,需说明原因。
净资产分析:总额、构成、与上年末的比较,变动较大的,需说明原因。
财务指标的测算与分析: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x100%、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现金净流量等;营运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帐额余额(其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售收
入-销售退货、折让或折扣)等;盈利能力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利税总额/销售净收入、净资产利润率等。变动较大的,需说明原因。
(三)企业资信情况包括在信用社的开户情况、信用等级、授信总额、目前实际占用授信额及信用种类、占用形态(四级、五级分类),结欠利息情况。
银行信贷咨询系统查询情况(包括借款人负债,贷款卡,借款人概况,借款人大事和担保查询),对不良记录要有情况说明,有关数据与银行信贷咨询系统查询不一致的要提供有效证明。
XXX在各家金融机构的信用情况
二、申请贷款情况
(一)本次申请贷款的背景XX
(二)担保情况保证人重点分析基本情况、财务状况、银行借款、对外担保情况。抵(质)押情况:抵(质)押物名称、评估价值、评估单位、是否存在高估、抵(质)押率、抵(质)押变现能力、是否办理足额保险、其他情况等。
第三篇:2011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汇总(精)
2011年(截止至4月22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时间措施要点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上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天津将新建40万套保障性住房。比“十一五”时期增长20%,其中,2011年,天津将全天津“十二五”期间2011-1-16面实施“建设三种住房、发放三种补贴”规划,扩大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全年将新建将新建40万套保障房保障性住房1200万平方米、19万套,向8.5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更好地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中国银监会17日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11年将重点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
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四大风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对平台贷款,要严格控制增
量风险,并按照既定部署加快存量分类处置。要落实贷款“三查”,加大对贷款风险分银监会:继续实施差类准确性及其责任的督查。会议指出,对房地产领域风险,要继续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2011-1-18别化房贷政策。继续认真清理规范银信合作业务,要加强“防火墙”建设和并表管理,确保成本对
称,坚决禁止监管套利。规范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严格遵守真实性、整体性和洁净转让
原则,防范“不当销售”,确保信贷资产转让真正服务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真实需要。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1-20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0.5% 1月24日,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2011年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将安排347亿元,同比
增长9%,超过半数投向郊区。严格控制东西城旧城区新增住宅开发项目及大型公建项北京严控东西城旧城2011-1-24目,要促进新城居住、产业及公共服务配套协调发展。政府财政投资重点向轨道交通建区新增住宅项目设、核心区交通缓解、重点新城和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保障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领 域倾斜。
2011-1-25合肥楼市“限购令”2011年1月25日,合肥首部住房限购令正式出台。即日起,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居民家
出台庭,只能在合肥新购一套商品住房,有效期为一年。但对于新购多少商铺没有限制。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光大银行北京分行3家银行明确取消优惠,首套北京首套房贷利率优2011-1-25房贷执行基准利率,深发展、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汇丰银行北京分行仍然惠幅度减小最低可以做到8.5折的房贷利率,但对于贷款客户的要求严格。
一、各城合理确定本地区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二、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健
全准入退出机制;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三、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
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
四、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 的1.1倍;严查商业银行差别化住房信贷违规行为。
五、保障性住房等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0%;今年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
总量不得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竞地单位和个人须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应证明;
对已供房地产用地,超过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的,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处以闲置一年以上罚款。
六、房价上涨过快城市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对已有1套住房限购1套、拥有
2套及以上住房者暂禁购房。
七、未如期确定并公布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房价上涨幅度控制目标或未完成保
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地区须要向国务院作出报告,并接受问责;差别化住房信贷执
行不力、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不力,以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也纳入约
谈问责范围。
八、对各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从国
情出发理性消费。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2011-1-26新“国八条”
民家庭新购住房(即“应税住房”)征收房产税,税率因房价高低分别暂定为0.6%和
0.4%。试点初期,暂以应税市场交易价格的70%计算缴纳。市场交易单价低于上海上年
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暂减为0.4%。对于免征面积,方案
明确,上海居民家庭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
上海、重庆开征房产住房建筑面积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即免税住房面积,含60平方米)的,其新购的住房2011-1-28税暂免征收房产税;人均超过60平方米的,对属新购住房超出部分的面积,计算征收房产
税。重庆的房产税方案规定,对包括存量及新增独栋别墅、新购的价格是重庆主城区均
价2倍及以上高档公寓、三无人员(在渝无户口、无工作、无投资)在渝购买的第二套及
以上住房,征收房产税。税率施行累进税率,即住房交易单价为重庆主城区房屋均价2-3倍的,税率为0.5%;单价为均价3-4倍的,税率为1%;单价在均价4倍以上的,税率为
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2011-2-9应调整。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通知》规定,自《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施行之日
上海发布住房限售执起,凡在本市购买住房的,购房人在申请房地产转移登记时,除按照《上海市房地产登2011-2-19行细则记技术规定(试行)》提交相关文件外,还应当提交税务机关出具的《上海市个人住房 房产税认定通知书》。
从2月21日开始,住建部将陆续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签订《保障性
住建部与地方签订保住房目标责任书》,完成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分配任务。各地方政府必须在2011-2-21障房责任书2011年10月31日前全部开工当年所有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则主要领导将遭到从约谈到行
政处分乃至降级、免职的严厉处罚。
2011-2-24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0.5%
广州、海口、长沙、三亚、郑州、太原、武汉、济南、浙江金华永康县等相继出台“限
广州、海口等楼市“购令”,据统计,截止目前已实施限购令城市包括:北京、深圳、厦门、上海、宁波、2011-2-25国八条”细则出台福州、杭州、南京、三亚、天津、海口、广州、大连、温州、苏州、舟山、兰州、金华 永康、太原、郑州、武汉、昆明、南昌、济南。
2011-2-25天津国土局出台商品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领取新建商品房销售许可证时,必须在《新建商品房销售方案》中
房销售规范填报每套房屋的销售单价上限,并在销售现场公开每套房屋的销售单价上限。该通知的
下发,将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维护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0.5% 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 2011-4-6五年期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2个百分点率调整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4-21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0.5%2011-3-25
第四篇:六盘水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及宏观调控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増长,我市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基本合理,价格水平保持稳定,金融支持及监管力度加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适度,投资结构基本合理,宏观调控初现成效.但潜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在对我市房地产市场作出认真分析的同时,提出相应调控建议:
一房地产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住宅建设速度加快。
一是房地产总投资额持续增长.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4505万元,同比增长39%;二是住宅建设速度加快,2004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达32.72万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7%;商品房竣工面积31.49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商品房住宅新开工面积24.57平方米,同比增长48%;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23.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二)商品房供求结构趋于合理,价格基本稳定.1、商品房销售总面积增加,价格趋于合理。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批准预售商品房面积18.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94%,而实际销售面积达21.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3%,销售金额达22443.4万元,同比下降18.93%,且中心城区的申报价格稳定在850元/平方米左右。
2、住宅类商品房销售势态良好,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批准住宅预售面积为16.57万平方米,占预售商品房总量的89.22%,而实际销售面积达17.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6%,销售金额为14572万元,同比增长30.11%。
3、商品房空置率有所上升.2004年上半年,全市累计空置房13.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但空置房主要集中于营业用房中,且营业用房在可售商品房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故其空置比例仍基本合理.4、商业营业用房需求量下降。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销售商业营业用房面积达2.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27%,销售金额达749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15%。
5、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加大。1---6月共批准建设经济适用房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突破12万平方米。
6、廉租房建设步伐加大。《六盘水市廉租房住房管理办法》已经政府批准,目前正处于逐步实施阶段。
(三)房地产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1、产权产籍登记管理等业务大幅增长。1---5月共完成产籍管理归档2138宗,面积10.37万平方米,交易金额13410.74元,同比增长62.01%,且其它相关业务量也呈现不同层次的增长。
2、继续开展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工作创先达标活动。
3、加强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个别违规企业给予了处罚。
4、积极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定期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作出认真分析,2004年上半年共完成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篇.(四)房地产金融放贷力度稳定,为房地产市场建康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2055宗,抵押贷款面积34.37万平方米,抵押权利价值28304.9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31%、16.67%和66.50%。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实力弱,规模孝经验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自有资金不足,对金融机构依赖性强,风险防范能力差.(二)住房分配货币化进度慢,住房补贴资金的财政供给体制不健全,存量房物业管理工作难以配套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潜在的住房需求没有充分调动.(三)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大,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意义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建议
(一)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稳定房价,建立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1、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政策。
一是按照市场供应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住房状况和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各类住房供应比例,对高档商品住房、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实施分类别供应的政策导向,逐步形成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二是合理确定住房对象,高档商品住房主要面向少数高收入家庭,普通商品住房主要面向广大中等收入家庭,经济适用住房面向城镇中低偏下收入家庭,廉租住房面向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中的”双困户”。
2、加强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一是认真落实《六盘水市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方案》和《六盘水市住房分配改革方案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加大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二是坚持经济适用房保本微利的原则,严格按照建设部《关于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的若干意见》中关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八项因素,核定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三是结合我市普通商品住房价格、购买对象征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合理划分收费标准,确定指导价格,并向社会公布,广泛接受监督.四是经济适用房按照政府组织协调、运作的模式,实行项目招投标,并严格控制户型面积.3、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适度控制营业用房及高挡商品住房建设。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尽快提高其市场供应比例;二是合理确定营业用房、高档商品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划分标准和供应比例,提高营业用房和高档商品住房门槛,严格控制营业用房、高档商品房项目审批,适当提高项目资本金比例和预售条件。
4、逐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双困户”发放租赁补贴。
(二)加大金融支
持和监管力度,协助金融机构强化房地产信贷管理
1、协助金融机构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监督管理。
一是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加大对运作规范、信用等级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的信贷支持,尤其要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开发建设,重点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要求。二是加强房地产项目贷款的审核和管理,对商品房空置量大、负债率高的开发企业贷款要严格审批并重点监控。.三是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加强团结对信贷资金的监控,妥善处理各种违规贷款,切实防范化解房地产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2、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力度。要简化手续、减少环节、降低费用、缩短时限,大力发展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率和职工购买力。
3、逐步建立个人住房置业担保体系。一是鼓励成立独立规范的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二是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吸收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等民间资金的介入,鼓励其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贷款提供担保,支持个人住房消费。
(三)标本兼顾综合治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1、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严格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重点查处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违反城市规划、蚕食土地收益、无证或越级开发、合同欺诈、面积缩水、虚假广告等行为要从严查处。二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定期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整顿和规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按照审批权限与责任挂钩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
一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房地产信息网络系统,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执(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登记入库工作,将企业的基本情况、业绩情况以及不良行为记录在案,向社会公开发布,形成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引导房地产开发行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职业道德。二是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的预警预报体系,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
3、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管理。
一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指导各开发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二是严格控制开发企业的数量,对无开发实力、业绩较差及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开发企业,取消其开发资质;三是积极支持具有资信和品牌优势的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培育龙头企业。
4、深化房改工作,积极活跃住房二级市常按照统一政策、统一程序、统一市场和统一物业管理原则制定合理政策,鼓励职工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发展的市场化,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常
5、规范发展市场服务。
一是加强对房地产买卖、租赁、抵押及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严格中介机构和中介从业人员市场准入制度。二是健全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规则,严格执行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估价师执(职)业资格制度,为居民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
(四)加强和改进对房地市场的指导和监管,搞好房地产市场的综合治理工作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按照“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明确重点、区别对待,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采取有效措避免和防止房地产开发中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行为的发生。
2、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同各级计划、规划、建设、国土、银行、税务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从大局出发,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互通有关政策的调整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方面的有关财政、税收、金融等配套措施,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六盘水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及宏观调控建议
六盘水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及宏观调控建议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増长,我市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基本合理,价格水平保持稳定,金融支持及监管力度加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适度,投资结构基本合理,宏观调控初现成效.但潜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在对我市房地产市场作出认真分析的同时,提出相应调控建议: 一 房地产市场运行基本情况(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住宅建设速度加快。一是房地产总投资额持续增长.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4505万元,同比增长39%;二是住宅建设速度加快,2004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达32.72万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7%;商品房竣工面积31.49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商品房住宅新开工面积24.57平方米,同比增长48%;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23.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二)商品房供求结构趋于合理,价格基本稳定.1、商品房销售总面积增加,价格趋于合理。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批准预售商品房面积18.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94%,而实际销售面积达21.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3%,销售金额达22443.4万元,同比下降18.93%,且中心城区的申报价格稳定在850元/平方米左右。
2、住宅类商品房销售势态良好,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批准住宅预售面积为16.57万平方米,占预售商品房总量的89.22%,而实际销售面积达17.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6%,销售金额为14572万元,同比增长30.11%。
3、商品房空置率有所上升.2004年上半年,全市累计空置房13.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但空置房主要集中于营业用房中,且营业用房在可售商品房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故其空置比例仍基本合理.4、商业营业用房需求量下降。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销售商业营业用房面积达2.03万平方米,同比 下降55.27%,销售金额达749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15%。
5、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加大。1---6月共批准建设经济适用房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突破12万平方米。
6、廉租房建设步伐加大。《六盘水市廉租房住房管理办法》已经政府批准,目前正处于逐步实施阶段。(三)房地产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1、产权产籍登记管理等业务大幅增长。1---5月共完成产籍管理归档2138宗,面积10.37万平方米,交易金额13410.74元,同比增长62.01%,且其它相关业务量也呈现不同层次的增长。
2、继续开展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工作创先达标活动。
3、加强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个别违规企业给予了处罚。
4、积极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定期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作出认真分析,2004年上半年共完成房地产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篇.(四)房地产金融放贷力度稳定,为房地产市场建康发展提供坚实后盾。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2055宗,抵押贷款面积34.37万平方米,抵押权利价值28304.9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31%、16.67%和66.50%。二 存在的问题(一)企业实力弱,规模小、经验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自有资金不足,对金融机构依赖性强,风险防范能力差.(二)住房分配货币化进度慢,住房补贴资金的财政供给体制不健全,存量房物业管理工作难以配套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潜在的住房需求没有充分调动.(三)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大,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意义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建议(一)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稳定房价,建立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1、进一步 完善住房供应政策。一是按照市场供应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住房状况和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各类住房供应比例,对高档商品住房、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实施分类别供应的政策导向,逐步形成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二是合理确定住房对象,高档商品住房主要面向少数高收入家庭,普通商品住房主要面向广大中等收入家庭,经济适用住房面向城镇中低偏下收入家庭,廉租住房面向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中的双困户。
2、加强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一是认真落实《六盘水市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方案》和《六盘水市住房分配改革方案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加大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二是坚持经济适用房保本微利的原则,严格按照建设部《关于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的若干意见》中关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八项因素,核定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三是结合我市普通商品住房价格、购买对象征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合理划分收费标准,确定指导价格,并向社会公布,广泛接受监督.四是经济适用房按照政府组织协调、运作的模式,实行项目招投标,并严格控制户型面积.3、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适度控制营业用房及高挡商品住房建设。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尽快提高其市场供应比例;二是合理确定营业用房、高档商品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划分标准和供应比例,提高营业用房和高档商品住房门槛, 严格控制营业用房、高档商品房项目审批,适当提高项目资本金比例和预售条件。
4、逐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双困户”发放租赁补贴。(二)加大金融支持和监管力度,协助金融机构强化房地产信贷管理
1、协助金融机构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监督管理。一是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加大对运作规范、信用等级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的信贷支持,尤其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