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昌市教育局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
宜昌市教育局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
工 作 预 案
近段时期,广东等少数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在我市中小学中发生和流行,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宜昌市教育局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
一、成立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科室联系点。
1、领导小组:
组长:王道本 宜昌市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张海春 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邹正海 宜昌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袁俊健宜昌市教育局教育工会主席
方正明 宜昌市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
王贵元 宜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李 杰
杨德政
张金华
谭维虎
冯安炎
陶三发
杨碧君
罗家刚
高正安
周建平
刘洁
李军
陈启红
王昌平
王彩民
覃新春
尹章海 宜昌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 宜昌市教育局计财科科长 宜昌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 宜昌市教育学院院长 宜昌市电大校长 宜昌市一中校长 夷陵中学校长 宜昌市二中校长 宜昌市三中校长 宜昌市四中校长 宜昌市五中校长 宜昌市六中校长 宜昌市七中校长 宜昌市八中校长 宜昌市九中校长 宜昌市十中校长 宜昌市十一中校长
高圣奉宜昌市外国语学校校长
何海清宜昌市十三中校长
彭远保宜昌市十四中校长
敖万军宜昌市十五中校长
张启家宜昌市十六中校长
杜 红 宜昌市聋哑学校校长
刘君远 宜昌市幼儿园园长
周全胜宜昌市教育局体卫科科员
2、办公室:
主 任:张金华
副主任:刘艾华
成员:赵文生王书州张爱军吴有虎
3、宜昌市教育局科室联系点:
胡玉祥 宜昌市教育学院
杨振升 宜昌市电大校长
王贵元 宜昌市一中校长
高万新 夷陵中学
张金华 宜昌市二中
邹正海 宜昌市三中
李 杰 宜昌市四中
王书州 宜昌市五中
闫祖伦 宜昌市六中
吴有虎 宜昌市七中
彭晋和 宜昌市八中
王清秀 宜昌市九中
张爱军 宜昌市十中
张旭东 宜昌市十一中
王琼荣 宜昌市外国语学校
胡功成 宜昌市十三中
刘光政 宜昌市十四中
周全胜 宜昌市十五中
刘艾华 宜昌市十六中
赵文生 宜昌市聋哑学校
舒学华 宜昌市幼儿园
二、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各校若发现疫情或可疑病例者,务必于当天报告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联系电话:6448117、8500179。同时也可向市卫生防疫站报告,联系电话:6236943(学卫科)、6236914(流病科),以便核实了解有关情况,协助确诊病人,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
三、认真开展健康教育
广泛宣传卫生和健康知识。要求全市各校利用广播、讲座、宣传橱窗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向师生宣传预防非典型和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不断增强广大师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病能力,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
四、相关措施
1、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坚持做好早中晚和课间保洁工作,保持室内和环境卫生的整洁、干净。
2、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使用15%过氧乙酸熏蒸,7ml/m3,每天1至2小时;可用3%过氧化氢喷雾空气消毒,并密闭10分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天2次;可用0.5%过氧乙酸喷雾,用量为20—30 ml/m3)。要经常开窗,使空气流通。
3、尽量减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活动,大型集会尽量减少。要注意个人防护,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
4、缩短控视病人的时间,接触病人须戴16层棉纱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最好隔窗探视。
5、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用共用毛巾;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
6、注意增减衣服,勤晒衣被;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
7、注意均衡饮食,适当改善营养;保证足够的睡眠,增强抵抗力。
8、一旦发生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和治疗。
附:中国中医专家推荐预防“非典型肺炎”药方 苍术12g藿香12g银花20g贯众12g 黄芪15g沙参15g防风10g白术15g 药方尽量体现了非特异性,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预防需要。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三服或七服药的方案,每天一服,早晚服用。
关注“非典”、预防“非典”、“非典”能防有治。
宜昌市教育局
二OO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哈尔滨市教育局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
哈尔滨市教育局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
工作简报
(第十五期)
哈尔滨市教育局预防‚非典‛工作指挥部 二○○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
“非典”是前线,忍痛战“双顽”
——记一名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老党员
在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中,有一位老党员,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信守着入党誓词,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以顽强的斗志,带领全校师生共同筑起了抗击‚非典‛的铁壁铜墙。她的事迹深深地感染教育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为广大教师树起一面鲜红的旗帜,她就是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叶彩娟同志。
作为一名党员,她勇敢地冲向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一场抗击‚非典‛的特殊战役打响了,可此时的叶校长正患‚病毒性带状疱疹‛,由于病毒侵袭神经,发起病来疼痛难忍。医生要她住院治疗,以免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校领导和同志们也劝她休息,都被她婉言谢
1绝,她说:‚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是党员干部,就必须冲在前面。‛她认真组织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成立了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校信息网,制定了详细应急预案,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做好了一切‚迎战‛准备。在疫情面对肆虐之时,学生惊恐了,家长没底了,个别教师也坐立不安。叶校长感到要稳定局面,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让大家知道只要依靠科学、预防得当,就一定能够战胜‚非典‛。在她的指挥下,前厅里挂上了宣传标语,走廊里贴上了宣传画,班级出版了预防‚非典‛主题壁报。学校编写了预防‚非典‛知识问卷,以班为单位组织了防‚非典‛知识竞赛,召开了远离‚非典‛主题班队会。并在全市率先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形成了学校、家长携手迎战‚非典‛的良好工作局面。
作为一名干部,他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防‚非典‛最
紧张的日子里,也是她‚疱疹‛最疼痛的时候,有时疼得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她就吃两片止疼药,同志们劝她回去休息一天,她风趣地说:‚我现在正和两种病毒较量,这是忍痛战‘双顽’‛!可是有谁知道忙了一天的她,晚上还要忍受加倍的折磨,钻心的疼痛使她整夜不能入眠,只得捂着肚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爱人心疼地说:‚病得这么厉害,就在家休息一两天吧。‛可她心里清楚,桑校长同时负责两个学校的工作,已经够累了,附小的工作我理应主动多承担一些。那些日子,老师们清楚地记得,她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组织召开早会,汇总情况,布置工作,还要带领主任们挨班检查通风和测量体温情况。她深知学校的预防工作是社会瞩目的焦点,事
关重大。因此,哪个学生打蔫了,她都主动过问情况;哪个学生发烧了,她都去帮助测体温,并鼓励孩子不要害怕。每天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她要检查,每天喷洒药物的浓度她要了解,每天汇总上报的材料她要过目……她就象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顽强地坚守着阵地。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里始终装着学生的健康安全。为避免学生
意外接触疫区归来人员,保证学生回家途中安全,她反复叮嘱班主任必须把学生亲自送到家长的手中,不能有半点差错。为确保隔离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校门前立了一块黑板,上边写着学校对家长的承诺:凡是隔离的学生,隔离期满返校后,班主任将为其无偿补课,请家长放心。她要求全校教师对隔离的学生多给一些爱心,班主任每天都要与隔离学生通一次话,询问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深入细心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家长们感动地说:学校想得真周到,对学生这么关心,我们支持学校的工作。为把市教育局‚致家长一封信‛和‚疫区回来人员调查表‛及时送到家长手中,她放弃难得的假期休息时间,紧急召开班主任会议进行布置。当老师们看到她因病痛折磨而憔悴的面容,听到她因工作劳累而嘶哑的声音时,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纷纷表示一定完成任务。在叶校长的带动下,教师们一户一户地落实,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查找,克服了假期电话找不到人等困难,终于在晚九点以前,无一遗漏地送到了家长手中。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叶校长又带病组织全校教师大搞环境卫生,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
说起这段抗‚非典‛时期的工作,同志们都心疼地说:叶校长工作起来不要命,她只是想到学校的工作、学生的安危,唯独没有考虑自己身体。
在叶校长的带动和精神感召下,师范附小的师生员工和党员干
部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以百倍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作风,接受了非常时期最为严峻的考验,向全校学生和家长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上级领导对师范附小的预防‚非典‛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而每每听到各级领导和家长的赞许时,老师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
忍痛战‚双顽‛的楷模——叶彩娟副校长。(哈师范附小)
已发:省教育厅预防‚非典‛工作指挥部,市预防‚非典‛工作指
挥部,市委办公厅,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市教育局党委成员,各区、县(市)
教育局,市教育局各直属单位。
编辑:魏永利(共印100份)
第三篇: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预案(2013修订)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卫生院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预案(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一、目的
为有效应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管理”的原则,立足于“防大疫、抗反复”,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和迅速控制疫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控制本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一、组织机构
(一)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护国镇的非典型型肺炎疫情处臵的组织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格局。
(二)非典型型肺炎疫情处臵小组
1、医疗救护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住院部内、外科主任、护士长为副组长,住院部全体医护人员为组员。负责患者或疑似患者的现场抢救、运送、诊疗、转诊。
2、流调组:由防保站副站长为组长,防保科工作人员为组员。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负责健康人群疾病预防、健康宣传和疫情监测等。
3、消杀灭组:由防保站副站长为组长,防保科、后勤等人员为组员。负责疫源地、疫点、医院及相关公共场所的消杀灭工作。
4、综合信息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办公室工作人员、专职公卫人员等为组员。负责事件相关信息的传递、收集、处理、汇总报告等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正确做好舆论 1 导向和信息发布工作。
5、后勤保障组:由分管后勤院领导任组长,医院后勤工作人员为组员。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处臵过程中的药品、器材及各项物资的准备和供应,维护处臵环境的秩序稳定等工作,确保处臵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 疫情监测与报告
一、疫情监测
(一)工作原则: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做好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病例。
(二)监测重点对象:医院门诊就诊的发热、咳嗽病人;来自省外高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地区的出差、旅游、学习、务工、经商、探亲人员;来自省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点病区的人员。
(三)监测网络的设臵:村卫生站(室)、个体诊所、私人医院、学校、交通检疫点、村委会共同组成全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网络。
1、村卫生站(室)、个体诊所、私人医院认真按照诊断标准作好诊断和转诊工作,及时筛查、报告疑似病例。
2、学校要建立全体师生健康状况晨查制,发现可疑病人及时报告并向医院转治。
3、交通检疫点要具备基本条件,规范工作程序,做好旅客检疫和留验工作,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并送医院诊治。
4、建立以护国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站(室)为依托,村为基础的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各村委会要组织对外出务工和其他活动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重点对从疫情流行区近期返回的农民工、大专院校学生和其他人员情况的全面清理排查,以村为单位,逐一登记,加强监测。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可疑病例及时报告并送医院诊治。
二、疫情报告
(一)报告人。医疗保健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个体开业医生等医疗卫生人员为责任报告人。学校、交通检疫留验站、镇、街道、村委会负责人为规定报告人。知情群众为义务报告人。
(二)报告程序。责任报告人除按常规疫情报告要求进行报告外,对发现的病人或疑 2 似病人要立即报告护国镇卫生院防保站。规定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对发现的可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要及时报告护国镇卫生院防保站。护国镇卫生院防保站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区卫生行政部门和镇人民政府。
(三)报告时限。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的于2小时内报告,积极协助上级疾病控制机构开展初步调查。
(四)报告要求。实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和新增病例每日报告或零报告制度。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四章 现场处臵
一、处臵原则
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臵,及时扑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
(一)、外省输入疫情。在长途公共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水运码头或主要公路关口设立检疫留验站,负责按《四川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交通检疫留验工作规范(试行)》对入川客车司乘人员进行检疫。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立即按规定送指定医院进行诊治,并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交通工具中的“密切接触者”在当地留验站集中进行隔离观察。
(二)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散发疫情按属地管理原则,配合上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学应急处臵工作队进行处理。按要求将病人和疑似病人转移至当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指定医院进行诊治,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按规定要求及时上报疫情。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防止续发病例。
二、现场处臵职责与分工
(一)指挥机构。可能或确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后,在镇政府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现场处臵的组织指挥工作。
(二)执行机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臵工作队承担现场具体处臵工作任务。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标本采集、环境消毒、病人救护和转运与隔离等。
(三)支持机构。各村卫生站(室)、个体医生、私人诊所是现场处臵的支持机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人员、物资调配;病区建立与隔离和病人 3 后续治疗;严重污染区外围的消杀灭工作;社会动员,群防群治;监测和后续处理等工作任务。并请求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现场处臵工作。
三、工作程序
(一)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对可疑病人的接触史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发病前的接触情况,以及到外地务工、与可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接触的情况,以便发现可能的感染来源线索。详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提纲(试行)》。
(二)指定医疗机构。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送区卫生局指定的医院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的时间不得短于2周。
(三)医疗救治。病人就地隔离治疗,治疗方案参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试行)》。由于本病病因尚未完全确定,目前暂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采取抗感染、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发生呼吸困难的,要尽早采用吸氧和机械辅助通气等措施。一定要注意开展系统规范的治疗,不断总结、完善治疗方案。病区环境平时加强病房通风换气,避免房间密闭,可用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薰蒸或喷雾等;地面、墙壁、门窗可用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物品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痰液等分泌物用含氯消毒剂浸泡。详见《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指南(试行)》。
(四)现场处臵。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卫生处理,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对死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遗体按照立即消毒、就地火化的原则进行处理,不得转运,不得采用埋葬等其他方式处理遗体。不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或利用遗体进行其他形式的丧葬活动。检疫留验站旅客的检疫留验和交通工具的消毒等现场处臵工作详见《四川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交通检疫留验工作规范》。
(五)实验室检测。采集疑似病人、临床诊断病人的急性期、恢复期血清样本。采集、运送及保管的技术要求详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技术指南(试行)》“血清样本采集与运送”部分。标本采集后,应注意原始标本的妥善保存和留样,送区疾控中心。
(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扩散。
(七)、医疗卫生人员在处臵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过程中,防护应按 4 如下工作流程:
1、转运流程。
穿、戴全套防护用品→出车至医疗机构接病人→将病人安臵在车厢→将病人转运至接受医疗机构→更换全套防护用品→返回→车辆及设备消毒(污染物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人员防护消毒。
2、穿戴及脱防护物品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流程:连身服→长筒胶靴→防护头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胶皮手套。
脱防护物品流程:隔离衣→胶皮手套→防护眼镜→口罩→防护头套→长筒胶靴→连身服。
四、宣传、培训、疫情信息发布和保密
(一)、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区广泛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多参加锻炼,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按分级培训的原则积极做好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治疗、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学应急领导小组要按上级有关指示,统一口径,注意保密,正面宣传,减少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四)除省委宣传部对外发布的病例数字外,所有涉及疫情信息的资料均需注明“机密”字样,并按保密要求妥善保管、处臵。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实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要注意保护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隐私权。
第五章、技术措施与后勤保障
一、技术措施。组织医护、公卫人员培训,学习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参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
二、后勤保障。统一指挥,统一调配,多方协作,快速、准确、高效配合现场工作。
(一)经费支持。应提供足够的处臵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防病及其他相应工作所需经费。
(二)物资供应和储备。做好应急药物、器械的供应和储备。
各地应制定药品、器械、防护设备等所需物资的储备方案,配备必需的交通、通讯工具,现场医疗救护设备和消杀灭药械、个人防护物品,以保障应急任务的执行。
(三)现场通讯。建立运行良好的通讯网络,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准确通报信息。
第六章 组织体系和应对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高效、统一的组织保障系统:必须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危害性予以充分认识,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体系和应急反应体系,在思想上、组织体系上做好处臵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应对准备。
第七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处理结果评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学应急领导小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处理完毕后,要对处理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与教训。通过科学评价提出处理类似事件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八章 附 则
预案管理与更新: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五日
第四篇: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预案
黄水镇中心卫生院
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保护我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㈠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结合我镇实际,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措施,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的传播和流行。
㈡ 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发挥三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的作用,强化常规监测和依法报告疫情,落实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例,迅速采取措施救治病人、隔离密切接触者,切实做到“四早”。
2、以专为主,专群结合。坚持以专业防控为主,结合实际,开展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实行协调联动、出入双控机制,有效控制疫情传播蔓延。
3、积极防御,快速反应。充分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保证通讯渠道畅通,加强专业队伍培训和技术演练,强化应急意识,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措施果断。
5、依靠科学,依法防治。坚持科学决策、科学防控,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报告疫情,依法采取措施,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6、注重效益,降低成本。要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疫情,注重实效制定防控措施,努力降低防控成本。
二、监测与预警
㈠ 责任主体
预防保健科负责非典型肺炎的监测、预警工作。主要职责是:确定监测点(发热门诊及发热诊点),指导开展监测工作,及时汇总、分析监测信息;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国内外疫情动态;对辖区非典型肺炎疫情进行分析,并准确及时提出预警建议。
㈢ 疫情监测报告
认真执行卫生部下发的《2003-2004全国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和《卫生部关于全国医疗机构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网络直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按期完成疫情监测报告和疫情直报网络建设,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网络畅通。
1、三级疫情监测网。巩固和完善各村疫情监测报告网。村、机关、学校、企业、建筑工地、居民小区都要设立疫情报告员和疫情协管员,负责收集本辖区、本单位的可疑患者情况,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科报告,防保科向卫生防疫站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2、疫情报告。设立发热门诊和预检诊室的医疗机构作为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点。
疫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依法报告疫情。各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乡镇卫生院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后,必须在2小时内电话报告卫生防疫站,同时进行网络直报;卫生防疫站要及时登录“国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专报系统”,对全市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复核和实时监控。执行疫情零报日报制度。要严格疫情报告责任追究制,对违反规定,漏报、缓报、瞒报疫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3、病例诊断
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及所在医疗机构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和疑似病例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配合专家组做好疑似病例的诊断和排除。
4、预警分级 实行三级预警制度。三级预警(黄色预警)、二级预警(橙色预警)、一级预警(红色预警)。由于影响疫情发生、传播、流行的因素较多,预警分级应根据流行强度、波及范围、续发病例、传播扩散等情况,由预警评估专家委员会综合分析、判定预警级别,并根据流行情况进行调整。
按照《重庆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划分预警级别,符合其中一项条件即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
三、组织指挥
(一)日常领导管理机构
我镇成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预警状态下的组织领导体系
在预警状态下,政府成立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办公室设综合组、突发疫情处置组、医疗救治组、控制疫情输入与维护稳定组、市场供应监管组、农村组、教育组、后勤保障财务组和宣传组9个职能组,由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组成,履行下述职责。乡镇(区、办)政府、村街(居委会)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组成专群结合的防控网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四、预防控制
㈠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的哨点监测作用,强化与卫生防疫站的信息沟通,落实逢热必控措施,保证实时监测。在无预警状态下,发热门诊发现可疑非典型肺炎病人要立即留观,并报告卫生防疫站。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在2小时内赶到发热门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接诊医师提供辅助诊断信息。
预警启动后,卫生防疫站立即派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进驻发热门诊,实行流行病学调查关口前移,指导发热门诊及时留观可疑非典型肺炎病人,对新发病例务必查清传染来源和接触者情况。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做好对新发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和隔离控制工作。
㈡ 做好应急处置
村、乡发现可疑患者后,要立即就地留置观察,采取相应隔离措施,等待卫生防疫站和疫情应急救护队的接诊处置。卫生防疫站建立机动应急处置小分队,配备车辆和采样、消毒等设备,接到疫情报告后在2小时赶赴现场,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实施隔离和消毒等控制措施。
㈢ 落实防控措施
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关于建立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长效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和《重庆防治非典型肺炎长效工作基本要求》,进一步科学、规范防控措施。
发生疫情后,根据预警评估专家委员会综合分析、评估和预警建议,启动相应预警级别。要坚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疫情形势和特征,在不同区域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五、医疗救治
加强对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要严格落实控制院内感染措施,防止发热门诊成为传播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源。
六、应急保障
技术保障
l、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本预案,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各自的应急预案、工作方案或技术方案。
2、分别成立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专家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流行病学专家组负责指导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隔离和消毒措施等。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诊断、救治药品和抢救方法等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4、应急处置专业队伍:要建立1支由流行病学、消毒和临床医疗救治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组成梯队结构,一旦发生疫情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紧急救治等处置工作。
宣传保障
正确把握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科学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的宣传优势,利用咨询热线、板报、宣传手册、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卫生科普知识宣传。积极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心理咨询、心理援助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公众对非典型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认识水平,解疑释惑,消除恐慌心理,克服麻痹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七、责任追究
各单位要建立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组织落实本预案要求,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各项任务落实到岗,明确到人。
对违反本预案有关规定,妨碍本预案正常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关法律、法规已有追究行政责任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2003年04月01日 报道)
http://.cn 2003年03月31日22:11 北京晚报
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根据香港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香港等地爆发的非典型肺炎是由一种冠状科病 毒引起的。由于已经肯定病原体,所以可以称之为冠状病毒肺炎。香港研究人员说,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间接接触传播,冠状科病毒可于体外生存数小时,用手接触眼、口及鼻,即会受感染。港大已发明出抗体测试及病毒基因测试,而其中基因测试可于数小时内知道是否染上非典型肺炎,并且可以将冠状病毒肺炎与其他类型的肺炎区分开来。非典型肺炎大多数人感染4天后发病,以发烧为首位症状,持续39℃以上数日。部分人可伴有头痛、畏寒、乏力、关节痛、全身酸痛、腹泻。呼吸道症状明显,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重则5天后出现呼吸加速、憋气等呼吸困难症状,极个别病人出现呼吸衰竭,如诊治延误可引起死亡。
上述症状像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高度疑似非典型肺炎还必须具备4个条件,即有近期到过该病流行区史或密切接触过病人;验血白细胞1万以内,甚至进行性降低;胸片有不同程度的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空气飞沫近距离传播,家属及医务人员有可能经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感染。该病经及时治疗可以痊愈,而且是能够预防的,建议广大市民采取下列措施:
1.保持工作、生活环境通风换气(特别是高档装修和使用中央空调的单位要定时开窗通风),必要时可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使用15%过氧乙酸熏蒸,7毫升/立方米,每天1至2小时);2.尽量减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活动;3.缩短探视病人的时间,接触病人须戴16层棉纱口罩,四小时更换一次。最好隔窗探视;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5.注意增减衣物,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6.一旦发生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治疗。据广东经验,续发的第二代、第三代病人的病原、毒力减弱,病情减轻,因此不要随意服用预防药物。食醋熏蒸和服用板蓝根不能阻止该病传播,滥用药物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