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国文期末试题
2010~ 2011学年(A)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战国策中的论辩技巧
2、《西厢记》中红娘的性格特征
3、建安风骨的内容和风格特点
4、《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李广的性格特征
5、鲁迅作品中“吃人性”的具体表现
二、赏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赏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赏析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2、赏析李清照《武陵春》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林逋《山园小梅》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4、赏析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3、赏析艾青《回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回声
你躲在峡谷/她站在山崖上//你不理她/她不理你//你喊她,她喊你/你骂她,她骂你//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4、赏析张爱玲《金锁记》节选
世舫挪开椅子站起来,鞠了一躬。七巧将手搭在一个佣妇的胳膊上,款款走了进来,客套了几句,坐下来便敬酒让菜。长白道:“妹妹呢?来了客,也不帮着张罗张罗。”七巧道:“她再抽两筒就下来了。”世舫吃了一惊,睁眼望着她。七巧忙解释道:“这孩子就苦在先天不足,下地就得给她喷烟。后来也是为了病,抽上了这东西。小姐家,够多不方便哪!也不是没戒过,身子又娇,又是由着性儿惯了的,说丢,哪儿就丢得掉呀?戒戒抽抽,这也有十年了。”世舫不由得变了色。七巧有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她知道,一不留心,人们就会用嘲笑的,不信任的眼光截断了她的话锋,她已经习惯了那种痛苦。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红楼梦》中宝黛之恋,谈谈你对“门当户对”的看法。
2、结合儒家思想谈谈你对“仁”的看法。
1、请举例说明宋代爱国主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不少于300字)
2、论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不少于300字)
3、请根据下面《红楼梦》的片段比较分析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物形象(不少于300字)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带,那一种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言语形容,越觉心中感动,将疼痛早已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人可亲可敬。²耀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捱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2009~ 2010 学年试卷(B)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三言二拍
2、婉约派
3、元杂剧
4、章回体小说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3、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2、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西厢记》中红娘的人物形象4·散曲的艺术特点
三、赏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1、赏析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节选)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第二篇:大学国文之我见
大学国文之我见
转眼间,半个学期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经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就大学国文来说,虽然学习的时间仅仅只有十个星期,但是他给我带来的却是不可估量的,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以前学习中没有学到的东西,让我对生活和学习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星期三七、八节的国文课虽然很累,但是我还是坚持去上好每一节课,因为我知道每一节的课都有它的意义,他可以给我带来更多更大的学习收获。
一直以来我们只知道水是“生命之源”,除此之外我们对他的特性没有更多的了解,简单的认为他没有其他的任何特别之处,但是在学习了老子的“上善若水”一文之后,我开始了解到了看似简单的水是如此的伟大,从那一句“水利万物而不争”中,我对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有了更深刻过的理解,懂得了在生活中要知道奉献社会而不求回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在《大学》的“明德”篇学习中,我懂得了一个人不能随随便便成功,要想取得一个大的成功,它的发展过程就不能杂乱无章,必须要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去践行。而其中的“修身”则是关键的一环。就“修身”而言,“格、至、诚、正”是修身的途径和方法;“齐、治、平”是修身的不同层次和目的。而这种经过一点点努力和付出去达到不同层次和目的过程就是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过程。
在《中庸》的“修身*博学”一文中,作者强调了个人后天的努力对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下去,我们就能够由愚笨走向聪明、从柔弱变得刚强,比别的付出努力少于自己的人做的更好、更加成功。所以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有所松懈,要坚持着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行动中积蓄更多的走向成功的力量。
在《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中,作者描述了一个繁荣昌盛、和谐欢乐的小康社会并讲述了达到这种社会状态的条件。这种极其美好的社会一直就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但是我们却还始终未能真正达到这种状态,这种事实告诉我们小康社会的实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的政府加强人民的教化,制定可供民众共同遵守的法规,稳定社会的正常秩序,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一步步走向繁荣。
在明代朱柏卢的《治家格言》中,作者阐述了治家的思想。“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横念物力维艰。”告诫我们生活中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学会勤俭节约,不能随意浪费;“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让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成功而心生嫉妒,也不能因为别人的灾祸而心生喜幸之情;“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教懂我们做好事不要总是想让别人知道,做了坏事不要总是隐瞒,要懂得谦虚和敢于改错。
在《诗经》的“子衿”篇中,我看到了女子对男子的深深的思念,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女子在静静地等待着男友的探望,但是久久的等待却始终不见他的到来,一日不见自己的男友就觉得两人如隔三月,她在漫长的等待之中产生了抱怨之情。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是个有女友的男子,你要懂得女友的心思,主动给自己的女友发信息、打电话以及约她一起出去,只有这样,你们的感情才会持久。
大学国文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他独特的内涵,在学习国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善于思考、善于发掘,使得自己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并将自己的收获用之于生活实践当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中国,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似乎已经远远超过对国文的重视程度,这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国文的重要性,加强国文化的学习,将
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第三篇: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地关系。
2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认识。
4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5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是居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求,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6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里人种。
7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度。
8民间文化(民俗):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9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是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10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其中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11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作用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口创造物。都称之为旅游资源。
12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区、政治空间组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有的地理学家称之为政治区,也有的称为政治空间组织。
13地理物象: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识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14行为空间: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适度人口:是指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并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的人口。
16.人种: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民族: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城市化: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一.
填空: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社会文化系统内人地关系的四要素: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技术。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4.人口迁移的机制:经济方面、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
5.划分种族的标志: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型、血型、指纹。
6.民族共同特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
7.城市化的类型有:向心型和离心型、自力型和它力型、景观型和职能型、突发型和渐进型。
8.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集聚力、离散力、摩擦力。
9.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
10.汉语的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11.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
12.法语属于罗曼语族
13.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14.语言传播特性:外延性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次性和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
15.旅游的三要素:客源地、目的地和交通联系。
16.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客源地和目的地分散与集中。
17.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直观性、季节性。
18.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的空间。
三、简答:
1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特点及差异?
1形式文化区
特征:a
有中心地区或者是核心地区,是该文化现象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
b外围区,文化典型性逐渐减弱的地区。
c边缘区,文化向混和的地带。
2功能文化区:
特征:a
有确切的文化中心,但不一定是分布区的几何中心。
b不存在一个交错的边界过度带,有确定的界线。
c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3差异:
2扩展扩散含义、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扩展扩散的特征?
1含义: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的过程叫扩展扩散。
2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例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
3扩展扩散分为:
1接触扩散(传染扩散)
例如:如电视机的传播。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
2等级扩散、例如:壮族普及汉语等
中央会议精神的层层传达。
3刺激扩散
例如
滑冰到滑旱冰的演化。
登山运动到攀岩的演化。
3简述环境决定论
1定义: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核心观点)。
2代表人物
(1)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气候与民族品德。
(2)法国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气候与民族、政治、宗教等社会现象。
(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
(4)德国的拉采尔等: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的构建,导源于德国的拉采尔,其所著的《人类地理学》一书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
(5)森普尔(美):拉采尔的学生,著作《地理环境之影响》,对拉采尔的思想广为介绍,但是采取了比较慎重态度。
3对环境决定论的评价
优点:它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
“天命论”、“神创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缺点:但其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4简述可能论
1核心思想:强调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中的选择力和创造力
代表人物: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地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
白吕纳进一步提出:人类与自然环境有联带关系,其关系并非自然环境单方面的作用,人类对自然环境也有选择的自由和活动的余地。
对可能论的评价
优点:它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社会的观点,具有朴素的辨证观点
缺点: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理环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
5简述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死亡率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3)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较低的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最快,而后减速;
(4)低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并达到较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5)绝对衰减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状态。
6简述传统农业及其特征
1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1.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
2.生产水平低、剩余少,产量多受环境的限制;
3.劳动基本上靠体力,畜力和简单的器械;
4.缺乏先进技术指导,肥料基本上都是绿肥;
5.农业人口数量远远的大于城市人口的数量。
简述现代农业及其特征
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2特征:
1.现代农业是商业农业。产品不是自己消费为主,而是进入市场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2现代农业是高层次集约农业、高效农业。广泛的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集约化经营。
3现代农业是大规模农业。
4现代农业是高度社会化农业。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8资源条件对工业企业分布的影响
(1)加工后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低廉的原料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
(5)产品需要保鲜的企业
9简述世界各国的城镇标准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3.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其非农业人口例规定城镇标准。
5.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10简述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
3、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11简述旅游业的经济特征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它把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组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受季节变化、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经济变化、政治变化等,多种要素影响极为复杂多变。
4旅游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1.建筑污染
风景区内各种建筑不能与自然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这就产生了建筑污染
2.带状发展和蔓延
海滨风景区基础设施沿海岸线蔓延,内地也会沿山谷和风景线蔓延
3.基础设施超负荷
每到旅游旺季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游人需要、超负荷运载
4.与本地居民隔离
风景区与周围村庄空间分隔造成社会隔离,本地居民不能享受接待设施,旅游者难以融入当地社区。
5.交通堵塞
交通堵塞是风景区发展的严重问题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旅游能帮助恢复和更新城市的衰落地段,也可以刺激传统城市核心地带之外的次级中心的形成。城市宾馆征用居民密度高的地区,使城市用地更紧张,宾馆集中的地方,车位不足,交通堵塞,噪音大影响居民生活。
12.简述国家及其基本特征
国家: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
(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拥有主权
13.简述马汉的“海权论”p351
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核心是:(1)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2)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地理位置、陆地形状、领土范围、人口、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六个条件。(3)海权与陆权之间的关系。
(4)海权的运用必须遵守“战争法则”
2.影响:马汉提出海权理论旨在从地缘战略角度,说服美国政府发展海上力量,适应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成为当时美国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海军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其他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发生了重大影响。
社会的发展使岛国传统的安全观念产生了动摇,海军作战也越来越需要空中保障。这些变化使马汉海权战略的世界观点影响相对减弱。此外,马汉的理论忽略了旧大陆地理和陆权的重要性。尽管如此,马汉海权理论的历史贡献仍然十分深远。
1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四、论述:
1城市化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1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2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近代城市开始于工业革命,19世纪,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朝着自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部门大量吸收劳动力的时代已经结束,城市发展对工业发展的依赖程度减轻。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现代城市化的过程是第二和第三产业集聚行为所进行的过程,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的日益突出。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可能,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化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动城市化的水平提高。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人口政策的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例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滞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相关的非正常状态。
2结合人口的空间规律,分析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现状。
1规律:(1)
大部分的移民是短距离迁移,长距离的迁移民一般倾向于大的商业中心。
(2)
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
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4)
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5)
短距离迁移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长距离迁移中男性居多;
(6)
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
(7)迁移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新变化角度分析现代工业布局特点?
1因素: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和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一)自然条件:影响工业分布的条件主要是地形、气候和水文。
1、地形:地形对工业的影响主要在于厂址选择(厂地多选择地形较为平坦有较大面积地形区。有利于安排生产活动)
2、气候:影响较小(创造人工气候,但投入较大)
3、水文:主要是供水和排水问题。
(二)资源条件
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双低廉的原料——原耕地
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销售地
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水电站附近
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距原料地近、交通方便、保鲜设备
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市场附近
(三)能源条件:第二产业在将原料加工为成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不同能源的特点,要求有不同的布局方式。
煤----煤的分量重,运输不方便,受限制多,燃煤电厂区位选择要因地而异。
石油、天然气----可以管道和油轮运输受限制小。
水能----成本低,不污染环境,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受地理条件限制大。
核能----需燃料少,从长远看,成本低,但投资大,需大量的冷却水。
(四)市场条件:商品生产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要求靠近市场。
(五)劳动力条件:劳动力供应数量,所付工资的水平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状况影响工业企业类型的选择与工业分布(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
(六)环境条件:工业发展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工业三废)因此,工业区位选择必须注意其对不同范围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七)区域协作和全区一体化:
一些工业国为了降低研发风险,开拓市场,在工业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合作。因此区位的选择可能是夸区域的和夸国界的。另外为了更好的发展工业,一些国家的工业布局越来越趋向与沿海地区。
(八)其他影响因素:个人的喜好,政府的政策倾斜也是影响工业发展和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2影响工业布局的新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有很大影响,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3.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因素
第四篇:大学国文上尔雅考试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古代散文中不包括()。
1.0 分
A、散体文
B、骈体文
C、赋文
D、韵文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长恨歌》第一段主要是写()。
1.0 分
A、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在流亡途中的悲伤
B、方士寻觅杨贵妃亡魂,使两人得以互通讯息,重申盟誓
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失政
D、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古代诗人()的评价。
1.0 分
A、沈约
B、谢灵运
C、陶渊明
D、曹丕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烹”的意思是()。
1.0 分
A、煮
B、搅拌
C、冶炼
D、通飨,招待、款待之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燕歌行》这首诗的前八句押韵情况是()。
1.0 分
A、都是入声韵
B、都是平声韵
C、先平声韵后入声韵
D、先入声韵后平声韵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相传“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是()悼念白居易所写的。
1.0 分
A、唐玄宗
B、唐穆宗
C、唐肃宗
D、唐宣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湘夫人》是九歌中的第()篇。
1.0 分
A、七
B、六
C、五
D、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
“六笙诗”是在《诗经》的()。
1.0 分
A、《小雅》
B、《国风》
C、《大雅》
D、《周颂》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9
李白的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属于第二阶段的是()。
1.0 分
A、出蜀漫游时期
B、长安三年
C、安史之乱时期
D、蜀中时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0
下列哪一项不是《鹊踏枝》的别称?()
1.0 分
A、《黄金缕》
B、《凤栖梧》
C、《卷珠帘》
D、《虞美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
唐宪宗元和年间诗人的代表作家不包括()。
1.0 分 A、韩愈
B、白居易
C、刘禹锡
D、李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2
关于《西洲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
A、有可能是梁武帝的作品
B、写一位少女真诚而热烈的相思之情
C、主要是通过直接描写心理活动而表达主题
D、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是她的生活背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3
三国时候整个中国的人口数字是()。
0.0 分
A、705万
B、706万
C、707万
D、708万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14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1.0 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5
《乐府诗集》中将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归入()。
1.0 分
A、清商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鼓吹曲辞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6
《长恨歌》第三段主要是写()。
1.0 分
A、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在流亡途中的悲伤
B、方士寻觅杨贵妃亡魂,使两人得以互通讯息,重申盟誓
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失政
D、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7
张守珪大战契丹到朝廷报捷,皇帝设宴款待并赋诗()一首。
1.0 分
A、《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B、《宋中送族侄式颜》
C、《平胡》
D、《燕歌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8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全”在这句话的意思是()。
1.0 分
A、完整
B、全身保命
C、遍
D、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9 不属于晚唐诗人的是()。
1.0 分
A、杜牧
B、李商隐
C、韩愈
D、温庭筠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0
以下对《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的分析中,哪一项是不符合文意的?()
1.0 分
A、“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一句是作者为宋玉只知描写风流艳事而感到遗憾。
B、诗歌前两句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宋玉的同情和尊敬。
C、“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一句反映了世人对宋玉的误解
D、本诗将描写、议论、抒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重在议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1
《等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是李白要与()一较胜负。
1.0 分
A、崔颢的《黄鹤楼》
B、谢灵运的《游楠亭》
C、谢朓的《游后园赋》
D、王昌龄的《出塞》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2
《长恨歌》第一段主要是写()。
0.0 分
A、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在流亡途中的悲伤
B、方士寻觅杨贵妃亡魂,使两人得以互通讯息,重申盟誓
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失政
D、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23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的评价。
1.0 分
A、王国维
B、苏轼
C、鲁迅
D、李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4
《老子章句解读》的作者是()
1.0 分 A、陈永栽
B、黄炳辉
C、冯达甫
D、陈永栽和黄炳辉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5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通过描写江南的秀美风光来反衬()。
1.0 分
A、现在江南的衰落
B、不得志的归去之情
C、自己思乡的哀愁
D、现在栖身之处的破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6
中唐政治上最显著的特点为()。
1.0 分
A、藩镇割据、太监专权
B、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C、中央集权、社会动荡
D、社会平静,暗藏矛盾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7
本诗中()写出了壮士以死报国的决心。
1.0 分
A、前四句
B、前八句
C、结尾四句
D、中八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8
“茕茕”一词最早出自于()。
0.0 分
A、《燕歌行》
B、《陈情表》
C、《楚辞·九章》
D、《诗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29
王维的《洛阳女儿行》中将洛阳女儿的奢华生活与_____________的贫贱生活进行对比,写出富贵奢侈未必一定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0.0 分
A、吴女
B、平民
C、越女
D、织女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30
建安时代林林总总的辞赋中,有三篇赋最为著名,其中不包括()。
1.0 分
A、《鹦鹉赋》
B、《洛神赋》
C、《登楼赋》
D、《秋声赋》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1
()是陶渊明的化身和象征。
1.0 分
A、梅花
B、莲
C、桃花
D、菊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2 以下作品不包括在《九歌》篇目中的是()。
1.0 分
A、山鬼
B、少司命
C、礼魂
D、怀沙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3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古代诗人()的评价。
1.0 分
A、陶渊明
B、谢灵运
C、沈约
D、曹丕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4
《代出自蓟北门行》中“代”的意思是()。
1.0 分
A、替
B、拟作
C、朝代
D、历史上划分的时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5
基本的律句句型不包括以下()。
1.0 分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仄
D、平平平仄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6
“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于咎’。”出于()。
1.0 分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天下》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7
认为杨贵妃最终落脚与东部沿海某城市的是()。
1.0 分 A、俞平伯
B、孙次舟
C、张廉
D、周煦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8
《尚书》中“德”的内涵不包括()。
0.0 分
A、德行
B、德性
C、德政
D、德心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39
对“乐府”解释正确的是()。
1.0 分
A、管理音乐的机构
B、汉代的乐府诗
C、唐代的新乐府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0
之所以说词具有南方文学特性,不是因为()。
1.0 分
A、词人的籍贯多是南方
B、词人基本上都有南方生活经历
C、词的主体风格与南方流行文学形式接近
D、词多描写南方的景色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1
钟嵘《诗品》中“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是评价()的诗文。
1.0 分
A、王粲
B、徐干
C、丘迟
D、谢灵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2
花间词的影响一直影响到()。
1.0 分
A、南宋
B、明
C、清
D、中华民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3
以下作品不包括在《九歌》篇目中的是()。
1.0 分
A、怀沙
B、礼魂
C、少司命
D、山鬼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4
古人指出李白五律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1.0 分
A、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B、语言平实朴素
C、气象恢宏
D、通篇对偶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5 “物物而不物于物”出自以下先秦哲学家()的著作。
1.0 分
A、老子
B、韩非子
C、庄子
D、荀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6
刘禹锡被称为()。
1.0 分
A、诗鬼
B、诗圣
C、诗豪
D、诗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7
格律诗开端于()。
1.0 分
A、汉
B、南朝
C、晋
D、魏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8
《长恨歌》第四段主要是写()。
1.0 分
A、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在流亡途中的悲伤
B、方士寻觅杨贵妃亡魂,使两人得以互通讯息,重申盟誓
C、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失政
D、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9
没有收录在韦庄诗集里面的是()。
1.0 分
A、《楚行吟》
B、《洛阳吟》
C、《秦妇吟》
D、《江边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0
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有“(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这句话是()说的。
1.0 分 A、刘勰
B、钟嵘
C、陆时庸
D、王世贞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朝鲜昌海,蹶角受化”一句中“蹶角”是指以额角叩地,表归顺之意。()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属《清商曲•吴声歌曲》。()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饮马长城窟行》这首诗的主题是征夫思妇。()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祭十二郎文》一文从“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开始进入了文章感情的第二个高峰。()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古代书信中常用的敬词,比如表达“以头叩地”所用词是足下。()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朝弛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中“澨”的意思是河水。()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代出自蓟北门行》是一首边塞诗。()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一句中“孤”指的是作者早年丧母。()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曲则全,枉则正。”严复说:“曲,一部分也。”
()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七言律诗可上溯至沈佺期,而成熟于杜甫。()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蜀相》一诗的诗眼是“自”和“空”。()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关山月》为乐府诗题,属横吹曲辞。()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汉武帝时的《柏梁台诗》是句句押韵。()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双超理论”是指教材内容要适当超过课堂教学所需,教学难度超过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道 ”在《老子》中出现了六十多次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杜牧的诗风与杜甫相似。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陈后主跟杨广都写过《春江花月夜》。()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李斯有著作《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秋声赋》《前赤壁赋》都是是苏轼的作品。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天问》基本为四言体,虚字较少。()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黍离》采用了反复咏唱、重章叠句的写法。()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花间词奠定“词为艳科”的基调。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
《诗经》的“六义”包括 风、雅、颂、赋、比、兴。()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本诗一韵到底,朗朗上口,运用了大量的双关隐语、叠字和顶真。()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曲而全》主要宣扬老子谦退不争反而有益的处世哲学实际是一种委曲求全,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俞平伯先生最早提出《长恨歌》实际暗暗指出杨贵妃并没有死在马嵬驿。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结尾貌似旷达,实为牢骚。()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雁”其实是指为“鹅”。()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作者描写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及杨家人荣华富贵,暗示这些是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唐五代词主要包括唐词、花间词和南唐词。()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赠孟浩然》这首诗的“高山”一句用了《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引用过哲学家尼采的话。()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山木》篇探讨的是庄子的处世之道。()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远别离》这首诗讽刺的对象是李辅国。()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用重叠可以加重语气。()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一句反映了诗人的田园生活。()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唐朝历史上也有过文字狱。()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王粲所作诗赋语言清丽,情调悲凉,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刘勰誉之为“七子之冠冕”。()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运用比喻的修辞。()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南朝乐府在艺术手法上,最明显的特点是谐音双关隐语的运用。()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北朝乐府在艺术手法上,最明显的特点是谐音双关隐语的运用。()
0.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月照花林皆似霰”出自于庾信詩:“花林鳥未栖。”()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登大雷岸与妹书》基本上是用骈文写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事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中的“友于”语出《论语·为政》。()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文学史上的“大小谢”指谢灵运与谢朓,也有的指谢灵运与谢惠连。()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李后主李煜的词的数量众多,所以影响广泛。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
《乐府诗集》是一部 上古至唐五代 时期的乐章和歌谣总集,也是现存成书最早、最广而搜罗最为完备的乐府诗总集。()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一诗是借描写宋玉怀才不遇的苦痛,抒发诗人自己知音难觅的伤感。()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第五篇:大学国文课后思考与练习题汇总
第一章 先秦国文
1.讨论:《诗经》与《楚辞》的联系及区别。答:《诗经》与《楚辞》被誉为先秦诗歌的双璧。《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两者的联系: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荆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 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战国末年,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吸收《诗经》的艺术经验,创造了一种以四句为一节的六言的诗体,使产生于西周末年的诵诗(《诗经》)从音乐中分离出来,变成了一种语言的表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语言艺术。例如:屈原利用《诗经》四言诗的形式,创造了以问的方式表现思想感情的《天问》。区别:从内容上看,《诗经》集众家之言,可谓包罗万象,有的写政治、行役、战争、农事、狩猎、祭祀、宴饮,有的写爱情、婚姻、民俗、歌舞。而《楚辞》开文人创作之先河,表达了屈原对当时时局的愤激与拳拳爱国之心。从艺术表现上看,《诗经》用的是赋、比、兴的手法,比较委婉含蓄,所谓“发乎情,止乎礼”。而《楚辞》篇章宏阔、汪洋恣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感情奔放,想象丰富,文采华美。《诗经》与《楚辞》在艺术手法上 是迥异的,但这种差别又不是互相游离的。《楚辞》之于《诗经》,可以说是一次开拓,一次诗歌革命,是在《诗经》基础上的创新。
2.简析(1)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出现“百家争鸣”的气象?答: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 时代,是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代。在这大**的时代中,阶级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士”这个阶层,养士之风盛行,他们之中,有学士、策士、武士、侠士、方士、术士„„流品很杂; 有的出身于没落的贵族,有的则是一般的平民,甚至还有一些鸡鸣狗盗之徒。为了猎取功名富贵,需要投靠统治阶级,以便得君行“道”,因而摇唇鼓舌,四处游说,席不暇暖。得志则朝为布衣,夕为卿相;失意则著书立说,聚徒讲学,互相问难,这是诸子散文勃兴的社会原因。另一方面,随着周室式微,各国诸侯不但不把周天 子放在眼里,甚至直接反对周天子,为了巩固或扩大自己的统治,诸侯或封君 也需要“士”来替他们卖力效劳,出谋献策。扬雄在《解 嘲》中说当时是“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例如齐宣王就喜欢文学之士,养了邹衍、淳子髡、慎到等76个士人,以至形成了一个颇有名气的“稷下学派”。齐国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就多达三千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出现了文化学术界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2)《郑伯克肆于鄢》是怎样刻画郑庄公性格的?答:
(一)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立体化地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例如武姜要庄公把制邑封给共叔段,庄公内心早已揣测到武姜的意图,深知制邑在战略上的地位,绝不能把制邑给共叔段,但嘴里说的是为了段的安全,最好给别的地方。由此可见庄公的老谋深算。
(二)对比烘托,人物性格鲜明。如共叔段野心勃勃,有恃无恐,因急于篡位而不免浮躁;庄公的以守为攻、冷静沉着、坐待时机,二者恰成鲜明对比。
(三)寓褒贬于冷静的叙述之中,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本文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冷静、客观的叙述,只有仔细分析、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揣摸到作者的倾向:对共叔段的不义行动,对姜氏的褊狭、愚昧是贬抑讥讽的;对庄公则是褒多于贬。最后母子“隧而相见”,出入欢歌,富有喜剧色彩。这对庄公是赞扬,对姜氏则是讽剌。至于有的文章认为郑庄公是一个颇有权术、心狠手辣、阴险狡猾的国君,“隧而相见”是孝道的虚伪等,这都是今人的一种分析评价,很难说是作者的倾向和态度。(3)《湘君》的浪漫主义色彩答:首先表现在想像丰富。《湘君》写湘夫人与湘君相约在北渚幽会。湘夫人本着“女为悦已者容”的信念,打扮俏丽,欣然赴会。可是,望穿秋水,“夫君兮未来”,心中疑惑,先是吹洞箫以寄托思念之情,继而幻想湘君乘疾驶的龙舟自北而来与之幽会:北出湘浦,转道洞庭。并虔诚地祈祷沅湘江水风平浪静,能使湘君顺利赴约。可眼前除了浩渺的湖水和装饰精美的小船外,湘夫人一无所见。失望之余,湘夫人神情恍惚:在水里头采薛荔果,在树梢头摘荷花。继而用“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等一连串恨铁不成钢的愤激语,在强烈的责备中含着深深地期待。二是心骛八极,浮湖横江。等不来,怨无用,湘夫人决定自己去寻湘君。早晨奔弛江边高地,傍晚停鞭北渚水滨。可谓心骛八极,浮湖横江,文辞华丽,夸张奇特,极尽浪漫之能事。
第二章
两汉国文
1.讨论:汉代乐府是如何反映社会生活的?答:(1)乐府民歌描写了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如《妇病行》、《孤儿行》。《妇病行》写一个妇人久病不起,临终前再三嘱咐丈夫要好好养育孩子,不要打骂他们。可她死后,孩子们无衣无食。父亲出外乞讨,回到家,见小孩子不懂得母亲已经去世,还一个劲地哭着要母亲抱。这是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生活,又是充满凄苦与辛酸的生活,读之催人泪下。《孤儿行》中的孤儿则发出“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的悲痛呼喊。(2)乐府民歌展现了战争和劳役给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如《战城南》、《悲歌》。《战城南》直接描绘战死的士卒横尸疆场听任乌鸦啄食的惨烈场景。《悲歌》抒写征夫思念家园而又无家可归的痛苦之情。(3)乐府民歌吟唱了爱情的主题,主要是描写弃妇怨女对爱情婚姻悲剧的泣诉和抗议。如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抒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婚姻悲剧,成为汉乐府的巅峰之作。(4)乐府民歌表现了歌者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以及珍爱美好生命而发出的悲伤之情。如《长歌行》用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比喻生命的短暂;由此咏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千古绝唱。
2.简析(1)《子虚赋》的跨饰之美。答:
(一)司马相如用夸张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整齐的句式,以游猎场面为描写的中心,把山海河泽、宫殿苑囿、飞禽走兽、土地物产、音乐歌舞、服饰器物、骑射酒宴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气象描绘得绚丽多彩,美轮美奂。
(二)司马相如采用了递进夸张的手法:楚国使者子虚先生夸耀楚国山川秀美、物阜民丰;楚王在云梦泽畋猎时,人欢马叫,“若雷霆之声”的风流倜傥。齐国大臣乌有先生听了之后,不甘示弱,而是采用递进夸张的手法,用更为华美的语言,赞美了齐国背山临海、物华天宝,“万端鳞鳞”的宏阔气势,以及齐王“秋田乎青邱”的浪漫情怀,企图从气势上压倒子虚先生,从而在艺术上构成了《子虚赋》的夸饰之美。(2)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的不同艺术特色。答:
(一)汉乐府民歌有“缘事而发”的叙事之美:乐府民歌主要运用叙事手法,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十五从军行》,只写白头而归的老人面对坟墓和破败房舍的场景,却揭示了统治者穷兵赎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代表文人诗的《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发东汉末年,出身于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份子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二)汉乐府民歌有灵活多样的形式之美:随着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和情绪的变化,当整则整,当变则变,或五言,或七言,不拘一格,不泥一体,流动奔逸。如《孤儿行》,以句式的灵活多变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人诗则恪守五言的铁律,语言高度洗炼,语短而情长,“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如《青青河畔草》,既写了草青柳绿的美景,也写出了思妇红粉纤手的姿色,以及思妇魂萦梦牵的相思:“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3.阅读:课外阅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和《汉书司马相如传》,比较其异同。
答:(一)文体风格迥异。1.《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追求情节的紧凑,铺张渲染,善于通过细节描绘人物,像一篇纪实小说,文学性较强。《汉书司马相如传》,在平缓的叙事中准确的交代关乎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献资料,成篇的引述《子虚赋》的原文,自有一种典雅富瞻、娓娓而谈的风格,更像一篇人物评传,颇具历史文献的特色。
(二)语言特色不同。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先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用一些生活细节和传闻逸事来刻画人物,语言雄浑朴茂,感情色彩浓厚。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司马相如传》语言简洁整饬,班固在平静客观地叙述中突现司马相如的性格,深蕴着作者敏锐而深邃的思考,在朴淡如水的笔触下,潜伏着作者浓缩而多彩的情感激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国文选读
1.讨论:从诗经、汉乐府、建安文学看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答: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养育了文学。
(一)伟大的《诗经》,是我国文学辉煌的开端。它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热情关注和直面苦乐人生的伟大现实主义精神。它涉及的生活面广阔,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举凡征人之苦,劳人之怨,国难“黍离”之悲,故土怀归之思,亲朋契阔之谊,男女哀乐之情,这些在后世诗文中所屡见而富于民族特色的主题,在《诗经》中均发其端。
(二)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或描写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如《妇病行》;或展现了战争和劳役给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如《战城南》;或抒发弃妇怨女对爱情婚姻悲剧的泣诉和抗议,如《孔雀东南飞》;或吟唱歌者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如《长歌行》。
(三)建安诗人身处社会**、国家分裂、民生凋敝之时,亲自经历和目睹种种社会灾难,一方面,他们既哀民生之多艰,又为个人的不幸遭遇悲愤不已;另一方面,出于忧世不治和功名观念,总想在乱世立功立德,有所作为。因此,哀叹世积乱离、生灵涂炭和个人不幸。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倾诉壮志难酬的痛苦和发出忧生之嗟,便成为建安文学的主要内容。
2.简析:(1)陶渊明的诗歌风格。答: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在田园诗的创作方面有拓荒之功,被誉为“田园诗之父”。它的艺术风格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冲而不薄,淡而有味。其妙处是在把平淡同醇美结合起来,在平淡的外表下,寄寓着深邃的意境,蕴藏着浓郁的气息,倾注着炽烈的感情。如组诗《归园田居》,虽然描写的是农村中的寻常景物,但由于受到诗人理想生活的洗涤,一经入诗,就充满了无穷的情趣。
(二)情景交融,寓理于中,即景、情、理三者结合。如《饮酒》其五,“采菊”、“见山”是写事,但事中含情,情中见景。后面两句“日夕”、“飞鸟”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情因景显,至此,诗人主观心境的恬静已经完全与自然环境的幽静融为了一体,景、情、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语言质朴、浑然一体。陶诗既有“田家语”的一面,也有“风华清靡”的一面。但就是这些近乎寻常的“农家语”里,却浸透着诗人强烈而真实的思想感情。如写夏天的清幽:“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诗中的“贮”字,本来是个寻常的字眼,但用在这里却传神之极,它将无形的东西化为有形的东西,好像仲夏凉爽的清阴全都贮存在树林里,随时可以用手捧起了一样。真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2)《王子猷居山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答:
(一)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刻画王子猷:王子猷在一个风雪之夜,打算去拜访老朋友,一路上历经艰辛;但到了老朋友的家门口却打道回府。王子猷的这种不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世骇俗的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清高、洒脱。
(二)用典型动作刻画王子猷: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答问等一连串的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虽言简文约,却形神毕现,气韵生动。
(三)用典型语言刻画王子猷:“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一语道出了魏晋名士潇洒自适的真性情。
第四章 隋唐五代国文
1.讨论: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答:时代原因。
初唐时,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阶级吸取历史教训,采取了较开明 的政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都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并逐渐走向繁荣。经济繁荣,空前的国力给唐人以空前的魄力。唐代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癝俱丰实。”先后出现了“贞观盛世”和“开宝盛世”,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文化教育、选拔人才方面的开明政策,刺激了社会对文学和文学家的尊重。唐代废除了魏晋以来腐朽的门阀制度,官僚的来源主要依靠科举考试,而吟诗作赋是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其次,唐朝历代皇帝不仅亲自提倡,而且带头写诗,例如高宗、武后、玄宗等,这样,激发了文人写诗的热情。
(三)思想活跃,诗人写作无禁区。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立,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纷纷并起,并行不悖。诗人的创作思想也十分活跃,如李白的道家,杜甫的儒家,王维的佛家,都在诗文中得到尽情发挥。
(三)唐初统治者充满自信,有较宽容的“容谏”气度,文禁较松。这对诗人在作品中敢于批评政治、抨击时弊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唐诗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得以加强。文学原因:历史给唐诗提供了最佳的表现时间和空间,而唐代诗人又能抓住这宝贵的历史机遇,从而赋予了唐诗最丰富的美学底蕴。
(一)丰富、生动、壮阔的社会生活,给唐诗提供了最丰富的素材。
初唐、盛唐时期,社会给诗人们提供的是最壮丽、最令人向往、最浪漫的素材;诗人们注重表现人生,充满进取的精神。
中唐、晚唐时期,社会给诗人们提供的是最沉痛、最令人惊讶、最现实的社会巨变;诗人们注重表现社会,充满忧患意识。
(一)唐代政治开明,从来没有明显的以文字治罪的现象。
唐代诗人既不受政治的迫害束缚,也不受到的伦理的范围限制,可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大胆道出。
(二)在艺术风格方面,历史的机遇给唐是在自然美与人工美
相结合上留下了最和谐的空间。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李白的《静夜思》、杜牧的《清明》等,都是天然的好诗。
而杜甫的律诗,白居易的《长恨歌》等,则以人工的精美著称。1.简析:(1)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答:相同的方面。
两人都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大变迁,都关切祖国的命运,都把“安史之乱”这场空前的浩劫写入诗中,并揭示其产生的原因。
不同方面。
(一)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成就最高的特点,其表现形式是豪放飘逸。
现实主义是杜甫诗歌最突出、成就最高的特点,其表现形式是沉郁顿挫。
李白总是以饱满丰富、昂扬强烈和充满主观色彩的感情来写诗,即使是写愁苦、饮酒、隐遁,也绝少颓唐、阴暗的调子。
而杜甫总是善于选择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用深沉、平缓的语言来抒发感情。
(二)李白的诗歌抒情时,主观色彩强烈,总是喜欢面对读者宣扬“我”如何如何。得意时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而杜甫的诗歌抒情时,总是寓主观于客观,世人总是尽量隐蔽自己,让诗中的客观人物和事实站出来讲话,以感染读者。
(三)李白写景的诗歌气势飞动,气象峥嵘;而杜甫写景的诗歌
则着意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壮美和独自特色。
(2)唐代新乐府运动与古文运动的主张及意义。
答:
(一)白居易提倡的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张及意义。
主张:一是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白居易响亮的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二是诗歌 应反映人民的疾苦。
三是强调诗歌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四是强调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要统一。
意义:使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同社会生活取得了密切的联系,发挥了文学的积极作用。
(二)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张及意义。
主张:唐代中期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倡导的文学革新运动。在内容上,主张“文以载道”;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提倡写散文要文以字顺,通达晓畅。意义:打击了以齐梁以来风靡了文坛三百多年的绮丽柔弱的文风。
第五章
宋辽金国文 1.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的美学特点。
答:婉约派的美学特点是:在内容上坚持“诗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其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美学特点是: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冲破了词为“艳科”的拘囿,举凡怀古记游,感旧悼亡,探讨哲理等诗歌惯用的题材统统可以入词,把词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怀的文体。在艺术上敢于突破格律的束缚,畅所欲言,直抒胸臆。意境雄奇阔大,风格豪迈奔放。
2.简析:
(1)苏词与辛词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异同。
答:相同的方面。
苏轼与辛弃疾两人都是豪放派词人,都对解放词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同的方面。
(一)苏轼在词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打破了词仅为“艳科”的传统,将以音乐的附庸提升为具有独立文体意义的抒情文体,不仅提升了词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而且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辛弃疾在词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以文为词”,空前解放了词体,使词体最终获得了与诗歌平分秋色的文学史地位。
(二)苏轼的词内容广泛:举凡怀古咏史、悼亡送别、山水田园乃至儿女私情、羁旅行役等题材都可以入词。
而辛弃疾词的思想内涵就是表现崇高的英雄主义。同时游赤壁,苏轼缅怀历史上的英雄;而辛弃疾想的是“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霜天晓角·赤壁》)
(2)《朋党论》的论说特色。
答:
(一)围绕论题,层层深入论证。
先以理论上分析真朋与伪朋的不同本质,然后列举历史事实,说明真朋与伪朋对国家兴亡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用君子之朋则天下大治,用小人之朋则天下乱亡的道理。
(二)运用对比论证阐述论点。
第一段指出两种本质不同的朋党,是论点的对比。第二段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是说理的对比。第三段举出几个历史时期的正反典型史实,是纵向举例对比。第四段说明仁君与昏君的区别就在于辨别朋党,是归纳对比。
(3)前后《赤壁赋》的联系与区别。
答:
(一)两文的联系:都尽情的抒发了人生哲思,描绘了长江的月夜美景。
(二)两文的区别:两文相较,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前赋景色宁静清爽,情怀旷达圆通;后赋境界则寥落幽峭,心绪清远闲放。前赋对话限于舟中,后赋活动多在江岸。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侧重叙事写景。总之,两赋虽景色各异,却同样流露了作者纠缠在出世入世中的深刻思想矛盾及寻求解脱的心境。
(四)陆游的诗歌风格。
答:
(一)意识注意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和灵感,但具体的艺术和外化则偏重于概括和抒情,较少对具体事物进行刻画与铺叙。
(二)二是借助想像乃至梦境,运用夸张等手法描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抒发爱国豪情。
(三)三是讲求语言的平易晓畅,精炼自然。
第六章
元明清及近代国文 1.讨论:明清小说繁荣的社会原因和文学原因。
答:文学原因。
(一)元末明初,大**、大变革的时代风云,把一大批封建文人卷入了生活的激流。他们原本由过变革的政治宏图,但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只得移志于文学,用小说创作来解答社会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这是明清小说繁荣的第一个社会原因。
(二)明代中叶开始,经济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思想文化的领域里,也形成了带有离经叛道色彩的反理学思潮。尤其是视为异端之尤的李贄,甚至把“圣人”痛斥为欺世盗名的“商贾”和“穿窬”之徒。
值得注意的是,这股反理学思潮的先驱和中坚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冯梦龙本人就是小说作家,李贄、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小说之类通俗文学的热心倡导者,他们利用小说发挥其思想观点,因此,小说创作成了当时最主要的一种启蒙文学的洪流。
文学原因。
明中叶以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白话小说,表达了当时正在崛起的市民阶层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所以受到了市民群众理所当然的欢迎。这就鼓舞和刺激了更多的小说作家去从事白话小说的创作:“极摹人情世态之岐,备写悲欢离合之致。”
2.简析:
(1)《红楼梦》的主题。
答:《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揭露了以贾、史、王、薛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政治上黑暗、生活上奢靡荒淫的罪恶行径,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贵族叛逆者的朦胧的民主主义思想。
(2)“公安派”“抒写性灵”的积极意义。
答:“抒写性灵”可以理解为,作家的创作应该以其自由真率的心态,不受轨范,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意,表达自己获取的独特灵感。
“抒写性灵”说旨在争取文学创作方面的个性解放:“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给当时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
其次,“抒写性灵”说批判了前后七子提倡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错误主张,遏止了前后七子兴起的复古主义趋向。
(3)《西厢记》和《牡丹亭》在主题和艺术表现方面的异同。
答:两者相同的地方。
(一)内容:两者都歌颂了心灵契合的情爱,歌颂了男女主人公为争取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而勇于斗争的牺牲精神。
两者都肯定了男女主人公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挑战,都肯定了对束缚人性的传统婚姻观念的叛逆。
(二)艺术方面:两者都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曲词华美典雅,充满诗情画意。
不同方面。
(一)思想内容方面:《西厢记》赞美了以爱情为基础的两性的自由结合,莺莺追求的是世俗化了的张生的人品和才华。
《牡丹亭》赞美的是超越生死,至真至深的爱情,丽娘追求的完全是去世俗化了的炽热的情爱和浓烈的真情。
(二)艺术表现方面:《西厢记》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用复线式的结构安排,细腻的心理刻画,塑造出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张生的忠诚厚道,莺莺的典雅温柔,红娘的伶俐机敏,老夫人的虚伪冷酷,僧人法聪的豪爽侠义等等。
《牡丹亭》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以丽娘的反叛心理作为逻辑依据,写的是一场白日梦: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赶考,拾得杜丽娘画像,恍然发现正是当年梦中所见佳人。杜丽娘魂兮归来,与柳梦梅再度幽会。最后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终结百年之好。
第七章 现代国文
1、讨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答: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一方面重新评判孔儒思想,抨击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争相评介西方各种思潮理论。“民主和科学”不仅刷新了中国人的思想,而且“若舟车只有两轮”碾过沉闷的封建文化,直接呼唤和催生着文学革命的到来。
2、简析:
(1)《在酒楼上》的主题。
答:《在酒楼上》这篇小说,鲁迅以低沉的笔调刻画了小知识分子吕纬甫的典型形象:他既想有所作为,但又只能“绕了一点小圈子”后飞回原地:表现了当时的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他心地善良,回到故乡迁葬弟弟的骨殖,给阿顺买了剪绒花;但等到付酒账时,“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账。”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窘,从而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历史侧面。
(2)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朱自清一贯主张创作要本着“求诚之心”,“如实描写客观事象”。
他的散文,最以绵密淳厚的情致感人,并注重缜密自然的构思,擅长诗情画意的写景,文字由优美典雅愈益转向质朴清峻,且富于口语韵味。
(3)《雨巷》的情感氛围。
答:《雨巷》全诗首尾回环,意象迷离,情调哀婉凄清,韵味绵延悠长,弥漫着梦幻似的朦胧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有所追求而不得的心境。
“丁香姑娘”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和情感寄托的偶像,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从日常生活层面看,“她”是“恋人”;从现实斗争层面看,“她”可以理解为“革命”;从形而上学的哲学层面看,“她”还可以被解读为“美”与“理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