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弦定理证明案例分析
余弦定理证明案例分析
秭归二中董建华
我今年教高一(3)、一(7)班两班数学,在证明余弦定理时,上午第二节在一(3)班上数学,在证明余弦定理时,我是这样上课的:
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正弦定理及其证,现在请同学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如何求夹角的对边。
即:在△ABC中,已知ACb,BCa,及C,求C。
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沉默了
三五分钟,开始相互讨论,并得出了如下解法:
过A作ADBC于D,是AD=ACsinCBCsinC,CDACcosbcosc,在RtABD中,AB2AD2BD2(bsinc)2(abcosc)2a2b22abcosc,用的是初中的知识,我们请同学们继续想,我们学了向量,能否用向量的知识加以证明呢?
表现出一片茫然,并开始画图分析,讨论终于得出
222ABAB(ACBC)(ACBC)AC2ACBCBCAC2|AC||BC|
2cos(180B)BCb22abcosBa2,即。c2a2b22abcosc 这样一个余弦定理证明下来,同学们分析、观察、讨论用了近30分钟。我觉得这样上课太浪费时间,这么简单的问题,花这么多时间去讨论。
于是我在一(7)班一上课就开门见山的说:“前面我们学习了正弦定理及其证明,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余弦定理,即:,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 ”
现在我们来证明c2a2b22abcosC :
2证:ABACBCABAB=(ACBC)(AC
22AC2ACBCBCb22bacosca
2即:c2a2b22abcosc,同理可证其余两个,同学们听懂了没有,大家齐答听懂了。前后不过5 分钟左右的时间,我当时还感觉我讲得不错,反正只要学生听懂了就行。
结果一个星期后,有一个小测验,试卷上刚好有一题是用向量的方法证明余弦定理,成绩下来,一(3)班有41人做对了此题,一(7)班仅有7人做对了此题。两个平行班,一个老师教,方法不一样,效果却相差如此之大,我对此进行了案例反思。
反思案例:
1、定理的证明重在教师引导,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如采取注入式教师,虽老师一教学生能听懂,但毕竟不比自己亲手得出的东西印象深刻。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表面上看浪费了许多时间,但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后遇到许多类似的问题根本不需老师重复去教,学生自己会分析,所以从整体上节约了时间。
3、我在前一节课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后一节课完全是以老师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出来,让教学效果达到更优化。
总之,通过两节课,效果的比较,使我认识到在课堂上要充分引导学生去分析、观察、发现、讨论、探究问题,让学生做课堂的演员,教师仅仅是节目的主持人,分工明确,一节课才是一节完整的课。
第二篇:余弦定理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问题.反思.应用”----“余弦定理”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王兵 发布日期:2007-11-
1[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现代数学观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学习观指导下的“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教学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养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设数学情境是前提,提出问题是重点,解决问题是核心,应用数学知识是目的,因此所设情境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余弦定理”具有一定广泛的应用价值,教学中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创设情境。
[关键词]: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数学情境
一、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
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怪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很重要,但很难;学得很苦、太抽象、太枯燥,要不是升学,我们才不会去理会,况且将来用数学的机会很少;许多学生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不会自学,不敢提问题,也不知如何提问题。这说明了学生一是不会学数学,二是对数学有恐惧感,没有信心,这样的心态怎能对数学有所创新呢?即使有所创新那与学生们所花代价也不成比例,其间扼杀了他们太多的快乐和个性特长。建构主义提倡情境式教学,认为多数学习应与具体情境有关,只有在解决与现实世界相关联的问题中,所建构的知识才将更丰富、更有效和易于迁移。我们在 2003级进行了“创设数学情境与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实验,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多数同学已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平时能主动思考,敢于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和想法,从过去被动的接受知识逐步过渡到主动探究、索取知识,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材分析
“余弦定理”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 ?必修)数学第一册(下)的第五章第九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的两个重要定理之一,也是初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直接延拓,它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它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教学的第二节课,其主要任务是引入并证明余弦定理,在课型上属于“定理教学课”。布鲁纳指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因此,做好“余弦定理”的教学,不仅能复习巩固旧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的有用的知识,体会联系、发展等辩证观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为此我们根据“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沿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应用”这条主线,把从情境中探索和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形成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互引发携手并进的“情境--问题”学习链,使学生真正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数学的过程。根据上述精神,做出了如下设计:①创设一个现实问题情境作为提出问题的背景;②启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关心的现实问题,逐步将现实问题转化、抽象成过渡性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使用余弦定理,借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揭示解斜三角形的必要性,并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动机。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数学实质,引伸成一般的数学问题: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③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通过作边BC的垂线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得出余弦定理的表达式,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严格的逻辑证明。证明时,关键在于启发、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两点:一是证明的起点;二是如何将向量关系转化成数量关系。④由学生独立使用已证明的结论去解决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自动卸货汽车的车箱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需要计算油泵顶杆 BC的长度(如下图),已知车箱的最大仰角为60°,油泵顶点B与车箱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20′,AC的长为1.40m,计算BC的长(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2、提出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能否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数学建模)
能,在三角形 ABC,已知AB=1.95m,AC=1.40m,∠BAC=60°+6°20′=66°20′,求BC的长。
师:能用正弦定理求解吗?为什么?
不能。正弦定理主要解决: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已知三角形的两角与一边,求角的对边。师: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一般化)三角形 ABC,知AC=b,BC=a,角C,求AB。
3、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遇到这种一般问题时,是怎样处理的? 先从特殊图形入手,寻求答案或发现解法。(特殊化)可以先在直角三角形中试探一下。
直角三角形中 c 2 =a 2 +b 2(勾股定理角C为直角)斜三角形ABC中(如图3),过A作BC边上的高AD,将斜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联想构造)师:垂足 D一定在边BC上吗?
不一定,当角 C为钝角时,点D在BC的延长线上。(分类讨论,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
在锐角三角形 ABC中,过A作AD垂直BC交BC于D,在直角三角形ADB中,AB 2 =AD 2 +BD 2,在直角三角形ADC中,AD=ACsinC, CD=ACcosC 即AD=bsinC, CD=bcosC 又 BD=BC-CD,即BD=a-bcosC
∴ c 2 =(bsinC)2 +(a-bcosC)2
=b 2 sin 2 C+a 2-2abcosC+b 2 cos 2 C =a 2 +b 2-2abcosC 同理 a 2 =b 2 +c 2-2bccosA b 2 =a 2 +c 2-2accosB
在钝角三角形 ABC中,不妨设角C为钝角,过A作AD垂直BC交BC的延长线于D,在直角三角形 ADB中,AB 2 =AD 2 +BD 2,在直角三角形ADC中,AD=ACsin(π-C),CD=ACcos(π-C),即AD=bsinC, CD=-bcos C,又BD=BC+CD,即BD=a-bcosC
∴ c 2 =(bsinC)2 +(a-bcosC)2
=b 2 sin 2 C+a 2-2abcosC+b 2 cos 2 C =a 2 +b 2-2abcosC
同理 a 2 =b 2 +c 2-2bccosA b 2 =a 2 +c 2-2accosB
同理可证 a 2 =b 2 +c 2-2bccosA b 2 =a 2 +c 2-2accosB
师:大家回想一下,在证明过程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
4、反思应用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证明了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与夹角的关系,请大家考虑一下,余弦定理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知三求一,即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可求另一边;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角。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师:请同学们用余弦定理解决本节课开始时的问题。(请一位同学将他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
解:由余弦定理,得
BC 2 =AB 2 +AC 2-2AB.ACcosA
= 1.952+1.402-2×1.95×1.40cos66°20′ = 3.571
∴ BC≈1.89(m)
答:顶杆 BC约长1.89m。
师:大家回想一想,三角形中有六个元素,三条边及三个角,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元素,是否能求出另外的三个元素?
不能,已知的三个元素中,至少要有一个边。
师:解三角形时,何时用正弦定理?何时用余弦定理?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一边的对角或两角与一角的对边,解三角形时,利用正弦定理;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或三条边,解三角形时,利用余弦定理。巩固练习:课本第 131页练习1⑵、2⑵、3⑵、4⑵
三、教学反思
本课中,教师立足于所创设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的过程,学生成为余弦定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切身感受了创造的苦和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为今后的“定理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借鉴。
创设数学情境是“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可用的情境进行比较,选择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的情境。
从应用需要出发,创设认知冲突型数学情境,是创设情境的常用方法之一。“余弦定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故本课中从应用需要出发创设了教学中所使用的数学情境。该情境源于教材第五章 5.10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的例1。实践说明,这种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作为素材改造加工成情境,是创设情境的一条有效途径。只要教师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便不难发现教材中有不少可用的素材。
“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教学模式主张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作为提出问题的主体,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实验表明,学生能否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受其数学基础、生活经历、学习方式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其所处的环境、教师对提问的态度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创设适宜的数学情境(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还具有“问题”的诱导性、启发性和探索性),而且要真正转变对学生提问的态度,提高引导水平,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注是否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使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活动过程.把“质疑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教与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
第三篇:余弦定理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问题.反思.应用”----“余弦定理”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 王兵 发布日期:2007-11-1
摘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现代数学观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学习观指导下的“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教学实验,旨在培养学的数学问题意识,养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和实践能力。创设数学情境是前提,提出问题是重点,解决问题是核心,应用数学知识是目的,因此所设情境要符合学生的“最发展区”。“余弦定理”具有一定广泛的应用价值,教学中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创设情境。
关键词]: 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数学情境、教学设计、教学背景
近几年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怪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很重要,但很难;学得很苦、太抽象、太枯燥,要不是升学,们才不会去理会,况且将来用数学的机会很少;许多学生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不会自学,不敢提问题,也不知如何提问题。说明了学生一是不会学数学,二是对数学有恐惧感,没有信心,这样的心态怎能对数学有所创新呢?即使有所创新那与学生们所代价也不成比例,其间扼杀了他们太多的快乐和个性特长。建构主义提倡情境式教学,认为多数学习应与具体情境有关,只有在决与现实世界相关联的问题中,所建构的知识才将更丰富、更有效和易于迁移。我们在 2003级进行了“创设数学情境与提出数问题”教学实验,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多数同学已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平时能主动思考,敢于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和想,从过去被动的接受知识逐步过渡到主动探究、索取知识,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分析
余弦定理”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 ?必修)数学第一册(下)的第五章第九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解决有关三角形问题的两个重要定理之一,也是初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直接延拓,它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体运用,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它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教学的第二节课,其主要任务是引入并证明余弦定理,在课型上属于“定理教学课”。布鲁纳指出,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去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因此,做好“余弦定理”的教学,不仅能复习巩固旧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的有用的知识,体会联系、展等辩证观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设计思路
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识经验。
此我们根据“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沿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应用”这条主线,把从情境中探索和提出数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形成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互引发携手并进的“情境--问题”学习链,学生真正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验数学的过程。根据上述精神,做出了如下设计:①创设一个现实问题情境作为提出问题的背景;②启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关的现实问题,逐步将现实问题转化、抽象成过渡性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使用余弦定理,借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揭示解三角形的必要性,并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动机。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数学实质,引伸成一般的数学问题:已知角形的两条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③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通过边BC的垂线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得出余弦定理的表达式,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严格的逻辑证明。
;二是如何将向量关系转化成数量关系。④由明时,关键在于启发、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两点:一是证明的起点
生独立使用已证明的结论去解决中所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设置情境
动卸货汽车的车箱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需要计算油泵顶杆 BC的长度(如下图),已知车箱的最大仰角为60°,油泵顶点B与箱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20′,AC的长为1.40m,计算BC的长(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提出问题
:大家想一想,能否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数学建模),在三角形 ABC,已知AB=1.95m,AC=1.40m,∠BAC=60°+6°20′=66°20′,求BC的长。
:能用正弦定理求解吗?为什么?
能。正弦定理主要解决: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已知三角形的两角与一边,求角的对边。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一般化)三角形 ABC,知AC=b,BC=a,角C,求AB。、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遇到这种一般问题时,是怎样处理的?
从特殊图形入手,寻求答案或发现解法。(特殊化)
以先在直角三角形中试探一下。
角三角形中 c 2 =a 2 +b 2(勾股定理角C为直角)斜三角形ABC中(如图3),过A作BC边上的高AD,将斜三角形转化为直三角形。(联想构造)
:垂足 D一定在边BC上吗?
一定,当角 C为钝角时,点D在BC的延长线上。
分类讨论,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
锐角三角形 ABC中,过A作AD垂直BC交BC于D,在直角三角形ADB中,AB 2 =AD 2 +BD 2,在直角三角形ADC中,AD=ACsinC, =ACcosC 即AD=bsinC, CD=bcosC BD=BC-CD,即BD=a-bcosC
c 2 =(bsinC)2 +(a-bcosC)2 2 sin 2 C+a 2-2abcosC+b 2 cos 2 C 2 +b 2-2abcosC 理 a 2 =b 2 +c 2-2bccosA 2 =a 2 +c 2-2accosB 钝角三角形 ABC中,不妨设角C为钝角,过A作AD垂直BC交BC的延长线于D,直角三角形 ADB中,AB 2 =AD 2 +BD 2,在直角三角形ADC中,AD=ACsin(π-C),CD=ACcos(π-C),即AD=bsinC, CD-bcos C,又BD=BC+CD,即BD=a-bcosC
c 2 =(bsinC)2 +(a-bcosC)2 2 sin 2 C+a 2-2abcosC+b 2 cos 2 C 2 +b 2-2abcosC 理 a 2 =b 2 +c 2-2bccosA 2 =a 2 +c 2-2accosB 理可证 a 2 =b 2 +c 2-2bccosA 2 =a 2 +c 2-2accosB :大家回想一下,在证明过程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反思应用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证明了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与夹角的关系,请大家考虑一下,余弦定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三求一,即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可求另一边;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角。
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请同学们用余弦定理解决本节课开始时的问题。(请一位同学将他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
:由余弦定理,得
=AB 2 +AC 2-2AB.ACcosA 1.952+1.402-2×1.95×1.40cos66°20′
3.571 BC≈1.89(m):顶杆 BC约长1.89m。
:大家回想一想,三角形中有六个元素,三条边及三个角,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元素,是否能求出另外的三个元素?
能,已知的三个元素中,至少要有一个边。
:解三角形时,何时用正弦定理?何时用余弦定理?
知三角形的两边与一边的对角或两角与一角的对边,解三角形时,利用正弦定理;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或三条边,解角形时,利用余弦定理。
固练习:课本第 131页练习1⑵、2⑵、3⑵、4⑵、教学反思
课中,教师立足于所创设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的过程,学生成为弦定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切身感受了创造的苦和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为今后的定理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借鉴。
设数学情境是“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行综合考虑,对可用的情境进行比较,选择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的情境。
应用需要出发,创设认知冲突型数学情境,是创设情境的常用方法之一。“余弦定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故本课中从应用需出发创设了教学中所使用的数学情境。该情境源于教材第五章 5.10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的例1。实践说明,这种将教材中的例题、题作为素材改造加工成情境,是创设情境的一条有效途径。只要教师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便不难发现教材中不少可用的素材。
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教学模式主张以问题为“红线”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作为提出问题的主体,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学成败的关键,教学实验表明,学生能否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受其数学基础、生活经历、学习方式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其所的环境、教师对提问的态度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创设适宜的数学情境(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还具有问题”的诱导性、启发性和探索性),而且要真正转变对学生提问的态度,提高引导水平,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一方面要妥善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关注学生在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注是否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使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活动过程.把“质疑提问”,培养学
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教与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
第四篇:怎么证明余弦定理
怎么证明余弦定理
证明余弦定理:
因为过C作CD垂直于AB,AD=bcosA;所以(c-bcosA)^2+(bsinA)^2=a^2。
又因为b^2-(bcosA)^2=(bsinA)^2,所以(c-x)^2+b^2-(bcosA)^2=a^2,所以c^2-2cbcosA+(bcosA)^2+b^2-(bcosA)^2=a^2,所以c^2-2cbcosA+b^2=a^2,所以c^2+b^2-a^2=2cbcosA,所以cosA=(c^2+b^2-a^2)/2bc
同理cosB=(a^2+c^2-b^2)/2ac,cosC=(a^2+b^2-c^2)/2ab
2在任意△ABC中,作AD⊥BC.∠C对边为c,∠B对边为b,∠A对边为a-->
BD=cosB*c,AD=sinB*c,DC=BC-BD=a-cosB*c
勾股定理可知:
AC²=AD²+DC²
b²=(sinB*c)²+(a-cosB*c)²
b²=sin²B*c²+a²+cos²B*c²-2ac*cosB
b²=(sin²B+cos²B)*c²-2ac*cosB+a²
b²=c²+a²-2ac*cosB
所以,cosB=(c²+a²-b²)/2ac
2如右图,在ABC中,三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以A为原点,A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于是C点坐标是(b,0),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B点坐标是(ccosA,csinA).∴CB=(ccosA-b,csinA).现将CB平移到起点为原点A,则AD=CB.而|AD|=|CB|=a,∠DAC=π-∠BCA=π-C,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知D点坐标是(acos(π-C),asin(π-C))即D点坐标是(-acosC,asinC),∴AD=(-acosC,asinC)而AD=CB∴(-acosC,asinC)=(ccosA-b,csinA)∴asinC=csinA…………①-acosC=ccosA-b……②由①得asinA=csinC,同理可证asinA=bsinB,∴asinA=bsinB=csinC.由②得acosC=b-ccosA,平方得:a2cos2C=b2-2bccosA+c2cos2A,即a2-a2sin2C=b2-2bccosA+c2-c2sin2A.而由①可得a2sin2C=c2sin2A∴a2=b2+c2-2bccosA.同理可证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到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证明完毕。3△ABC的三边分别为a,b,c,边BC,CA,AB上的中线分别为ma.mb,mc,应用余弦定理证明:
mb=(1/2)
mc=(1/2)ma=√(c^2+(a/2)^2-ac*cosB)
=(1/2)√(4c^2+a^2-4ac*cosB)
由b^2=a^2+c^2-2ac*cosB
得,4ac*cosB=2a^2+2c^2-2b^2,代入上述ma表达式:
ma=(1/2)√
=(1/2)√(2b^2+2c^2-a^2)
同理可得:
mb=
mc=
ma=√(c^2+(a/2)^2-ac*cosB)
=(1/2)√(4c^2+a^2-4ac*cosB)
由b^2=a^2+c^2-2ac*cosB
得,4ac*cosB=2a^2+2c^2-2b^2,代入上述ma表达式:
ma=(1/2)√
=(1/2)√(2b^2+2c^2-a^2)
证毕。
第五篇:余弦定理证明
余弦定理证明
在任意△ABC中,作AD⊥BC.∠C对边为c,∠B对边为b,∠A对边为a-->
BD=cosB*c,AD=sinB*c,DC=BC-BD=a-cosB*c
勾股定理可知:
AC²=AD²+DC²
b²=(sinB*c)²+(a-cosB*c)²
b²=sin²B*c²+a²+cos²B*c²-2ac*cosB
b²=(sin²B+cos²B)*c²-2ac*cosB+a²
b²=c²+a²-2ac*cosB
所以,cosB=(c²+a²-b²)/2ac
2如右图,在ABC中,三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以A为原点,A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于是C点坐标是(b,0),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B点坐标是(ccosA,csinA).∴CB=(ccosA-b,csinA).现将CB平移到起点为原点A,则AD=CB.而|AD|=|CB|=a,∠DAC=π-∠BCA=π-C,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知D点坐标是(acos(π-C),asin(π-C))即D点坐标是(-acosC,asinC),∴AD=(-acosC,asinC)而AD=CB∴(-acosC,asinC)=(ccosA-b,csinA)∴asinC=csinA…………①-acosC=ccosA-b……②由①得asinA=csinC,同理可证asinA=bsinB,∴asinA=bsinB=csinC.由②得acosC=b-ccosA,平方得:a2cos2C=b2-2bccosA+c2cos2A,即a2-a2sin2C=b2-2bccosA+c2-c2sin2A.而由①可得a2sin2C=c2sin2A∴a2=b2+c2-2bccosA.同理可证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到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证明完毕。3△ABC的三边分别为a,b,c,边BC,CA,AB上的中线分别为ma.mb,mc,应用余弦定理证明:
mb=(1/2)
mc=(1/2)ma=√(c^2+(a/2)^2-ac*cosB)
=(1/2)√(4c^2+a^2-4ac*cosB)
由b^2=a^2+c^2-2ac*cosB
得,4ac*cosB=2a^2+2c^2-2b^2,代入上述ma表达式:
ma=(1/2)√
=(1/2)√(2b^2+2c^2-a^2)
同理可得:
mb=
mc=
ma=√(c^2+(a/2)^2-ac*cosB)
=(1/2)√(4c^2+a^2-4ac*cosB)
由b^2=a^2+c^2-2ac*cosB
得,4ac*cosB=2a^2+2c^2-2b^2,代入上述ma表达式:
ma=(1/2)√
=(1/2)√(2b^2+2c^2-a^2)
证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