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05:2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

第一篇: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省属煤炭企业,各市煤炭管理部门,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21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制定了《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216号)要求,为加强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劳动定员管理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科学合理组织生产,优化企业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入井作业人员,促进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改善企业劳动组织,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

近年来,全省煤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和各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不断强化劳动定员管理,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是,部分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不规范,执行标准不严,超定员组织生产现象依然存在,零星事故不断发生,重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规范煤矿企业的劳动定员 1

管理,进一步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

加强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总体要求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生产”的原则;优化矿井设计,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改革采煤工艺,提高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科学合理确定劳动定员标准,严格劳动定员管理,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和标准编制的原则

(一)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煤矿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根据煤矿企业自身实际,在国家和省确定的框架内科学合理的确定,不搞“一刀切”。

(四)坚持严格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对凡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都要按劳动定额标准定员,凡是能够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岗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五)坚持限定人员数量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限定,即要满足减人提效的要求,又要满足基本生产岗位的要求;即要对采、掘工作面的人员界定,又要对井上、下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界定,确保安全高效的组织生产。

三、健全、完善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

(一)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或劳动工资部门应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制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平均先进和可操作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

煤矿企业制定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每2年应修订一次。煤矿在生产地

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生产设备和机械化程度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额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应及时予以修订。

(三)严格落实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煤矿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定额定员标准配备作业人员,严格按定员组织生产。煤矿企业对生产矿井、生产矿井对生产区队要层层建立劳动定额定员考核办法。

(四)健全完善有关工作制度。煤矿企业应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和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订和完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切实做好劳动定员原始记录、入井人员考勤和统计分析等工作,确保劳动定员标准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四、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控制入井人数。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年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以上的煤矿不得超过100人;年核定生产能力30-90万吨(含90万吨)的煤矿不得超过85人;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不得超过60人。其中采用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每小班不得超过26人;采用高档普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每小班不得超过32人;采用炮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每小班不得超过36人;采用综掘工艺的掘进工作面每小班不得超过16人;采用炮掘工艺的掘进工作面每小班不得超过12人。特殊情况确需增加采区和采掘工作面作业人数的,煤矿企业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报上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报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二)控制采、掘工作面个数。按照安全高效的原则,煤矿生产采区: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上的矿井,开采中厚及厚煤层的不得超过3个,开采薄煤层的不超过4个;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及以下矿井不得超过2个;特殊情况确需增加的须报上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报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在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逐步推行一个采区一个回采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的生产作业方式。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及以下矿井的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特殊情况确需增加的须报上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报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三)优化设计,减少定员。煤矿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经综合分析类比和系统环节定岗定员核算井下劳动定员。煤矿采区设计要做到系统完善、布置合理,应积极采用先进开采技术、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简化生产系统,减少用人环节。

(四)严格按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核定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全年生产计划和劳动定员;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做到均衡生产;按规定安排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严禁挤占设备检修时间进行生产作业。严禁两班交叉作业。除带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要害岗位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以外,严禁采、掘生产工人和其他无关人员在采、掘作业现场交接班。

(五)优化劳动组织和人力资源配置。煤矿企业应优化劳动组织,合理安排队、组编制,减少管理层次,减少工作环节;采掘单位逐步实行“四六”作业制。

(六)推行井下人员管理监测系统。煤矿企业应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入井人员考勤,推行井下人员管理监测系统,及时准确掌握入井人数和入井人员的工作区域。将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监测系统纳入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八)实行“限员挂牌”制。煤矿企业要实行“限员挂牌”制,煤矿在井口、采区及采、掘工作面现场要设牌板,真实标明核定的每班作业人数和实际每班作业人数。

五、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的管理

省属煤矿劳动定员标准应由煤矿企业统一制定,报省煤炭工业局审查备案。市属煤矿劳动定员标准应报市煤炭管理部门审查备案。县(区)属及乡镇煤矿劳动定员标准应报县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查备案。煤矿企业变更和修改劳动定员标准后,应按上述程序报相应的煤炭管理部门备案。

煤矿企业应同时将制定的劳动定员标准报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六、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的监管与监察

各级煤炭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监管、监察,对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意见;对超劳动定员组织生产的煤矿要依照《特别规定》严肃查处。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将新建、改扩建矿井劳动定员的审核作为安全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规定核算井下劳动定员的工程项目不预审查通过,对不按核定的劳动定员组织生产的不预验收通过。

请各产煤市(县、区)煤炭管理部门、省属煤炭企业依据本实施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二篇:3-46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国2006)

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

(安监总矿字„2006‟216号)

各产煤省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劳动保障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防止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和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决定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1119号)相关要求,现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向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煤矿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执行不严,甚至没有定员标准,劳动组织管理混乱,超定员组织生产等是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劳动定员管理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科学合理组织生产,优化企业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入井作业人员,促进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可以降低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概率,有利于改善企业劳动组织,有利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要充分认识加强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规范煤矿企业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

加强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总体要求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矿井设计,合理

布置采掘工作面;改革采煤工艺,提高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科学合理确定劳动定员标准,严格劳动定员管理,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二、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和标准编制的原则

(一)坚持保证安全生产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符合煤矿客观实际,反映出合理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劳动组织结构及其变化,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劳动力配置,挖掘各工种内部潜力、提高工时利用率,合理减少工人作业时间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三)坚持严格按定额定员管理的原则。劳动定员管理和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必须对凡有定额标准的作业项目都要按定额编制定员,凡是能够计算和考核工作量的班组或工种岗位都要有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充分调动和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积极性,合理节约劳动生产力。

三、健全、完善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

(一)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或劳动工资部门应明确专人负责劳动定员管理,专职做好劳动定员标准编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制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平均先进和可操作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

煤矿企业制定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每2-3年应修订一次。

煤矿在遇有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生产设备和机械化程度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额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应及时予以修订。

(三)严格落实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煤矿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定额定员标准配备作业人员,严格按定员组织生产。煤矿企业对生产矿井、生产矿井对生产区队要层层建立劳动定额定员考核办法。

(四)健全完善有关工作制度。煤矿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订和完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切实做好劳动定员原始记录、入井人员考勤和统计分析等工作,确保劳动定员标准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四、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控制入井人数。国有重点煤矿原则上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不得超过100人。特殊情况确需增加采区作业人数的,煤矿企业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劳动定员标准,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出具体要求。

(二)控制采、掘工作面个数。煤矿在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逐步推行一个采区一个回采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的生产作业方式。

(三)优化设计,减少定员。煤矿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经综合分析类比和系统环节定岗定员核算井下劳动定员。煤矿采区设计要做到系统完善、布置合理,应积极采用先进开采技术、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简化生产系统,减少用人环节。

(四)严格按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核定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全年生产计划和劳动定员;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做到均衡生产;按规定安排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严禁挤占设备检修时间进行生产作业。严禁两班交叉作业。除带班人员、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以外,严禁其他人员在采、掘作业现场交接班。

(五)优化劳动组织和人力资源配置。煤矿企业应优化劳动组织,合理安排队、组编制,减少管理层次,减少工作环节;逐步实行四班六小时工作制,用三班进行生产,一班进行检修。

(六)推行井下人员管理监测系统。煤矿企业应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入井人员考勤,逐步推行井下人员管理监测系统,及时准确掌握入井人数和入井人员的工作区域。将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监测系统纳入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七)实行“限员挂牌”制。煤矿企业要实行“限员挂牌”制,煤矿在井口、采区及采、掘工作面现场要设牌板,真实标明核定的每班作业人数和实际每班作业人数。

五、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的管理 地方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国有重点煤矿劳动定员标准应由煤矿企业统一制定,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地方国有煤矿制定的劳动定员标准应报相应地方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乡镇煤矿制定的劳动定员标准应报县级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煤矿企业变更和修改劳动定员标准后,应按上述程序报相应的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煤矿企业应将制定的劳动定员标准报驻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六、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的监管与监察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监管、监察,对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监察意见;对超劳动定员组织生产的煤矿要依照《特别规定》严肃查处。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将新建、改扩建矿井劳动定员的审核作为安全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规定核算井下劳动定员的工程项目不予审查通过,对不按核定的劳动定员组织生产的不予验收通过。

请各产煤省(区、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本指导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六年十月十一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第三篇: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关于印发《山东省关于加强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属煤炭企业,各市煤炭管理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鲁政发电[2010]4号)精神,结合山东煤矿实际,省局特制定《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各部门各单位及煤矿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并在煤矿安全生产和监管过程中严格落实。

附:

1、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3、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三日

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鲁政发电[2010]4号),结合山东煤矿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推动煤矿安全工作整体上水平,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减少零星事故,实现全省煤矿安全形势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全面落实国发[2010]23号、鲁政发电[2010]4号文和省委、省政府17号文为动力,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煤矿安全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加强煤矿基础管理、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安全监管与执法检查,强化考核和责任追究,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在立足“三个坚持”工作思路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强化监督与现场执法检查,集中整治重大安全隐患和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 故;通过强化生产技术管理,强制推行先进适用装备,提升煤矿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通过健全完善灾害预报预警预防机制,强化应急处臵管理,提高煤矿防灾抗灾能力;通过政策引导,持续加大安全投入,严格行业安全准入,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工作目标。巩固发展煤矿安全稳定局面,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二、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1、从严依法组织生产。各单位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保证安全责任落实进头面,从严查处“三超”、“三违”及超层越界盗采等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正常生产煤矿原则上应在一个水平生产,近距离煤层应尽量采用联合布臵开采方式,减少生产水平。上、下组煤配采的煤矿和多水平开拓煤矿上、下水平交替期间、薄煤层开采及残采的煤矿,可允许两个水平同时生产。两个水平同时生产的煤矿应按隶属关系经省属煤炭企业、市煤炭管理部门批准,报省煤炭工业局备案。原则上一个生产水平的大中型煤矿不得布臵三个及以上采区、四个及以上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经批准二个生产水平同时生产的,不得布臵四个及以上采区、五个及以上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臵一个回采工作面和二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该采区最多只能布臵二个回采工作面和四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小型煤矿一个采区内只准 布臵一个采煤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经批准二个生产水平同时生产的,只准布臵三个采区、三个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严格控制入井人数,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年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以上的煤矿不得超过100人;年核定生产能力30-90万吨(含90万吨)的煤矿不得超过85人;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不得超过60人。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坚决责令停产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要严格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管理,凡涉及“三下”开采、放顶煤开采等特殊开采,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组织技术“会诊”,经批准同意后方可组织生产;否则坚决停产整顿。要加强煤炭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严厉打击无证开采、生产许可证过期失效等非法行为。

2、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三个重点,以及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等,从严从深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坚持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行ABC三级管理,挂牌督办,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六落实”;对存在国务院第446号令中所列十五项重大安全隐患的,立即下达《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指令》,实行停产整顿。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逾期整改不到位或整改无望的,坚决予以关闭。

3、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严格执行国办《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3号),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和领导班子成员下井带班制度,明确每月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时间、下井带班的任务和职责权限、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其中,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每月下井不少于3次,安全生产系统领导每月下井不少于6次。煤矿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总工程师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次,安全生产系统副矿长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次。矿井必须保证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矿级领导(副矿级及以上)在现场带班作业,与工人同下同上;特别是煤矿在井下巷道贯通、工作面初次放顶、排放瓦斯、揭露煤层、处理火区、探放水、过断层等关键时期、关键工程、关键环节,有关矿级领导必须按规定到现场指导,盯岗带班,确保安全生产。实行领导干部下井挂牌制度,在矿井井口显著位臵每班公布煤矿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下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对无矿级领导带班下井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一律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对发生事故而没有矿级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4、切实强化职工安全培训。要继续抓好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安全培训,着力抓好新工人的岗前安全培训。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矿井必须依法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 依法予以关闭。要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按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严厉查处井下采掘工程外包行为。

5、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要严格执行《山东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载体,深入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煤矿井上下安全质量管理和调度质量管理水平。凡考核不达标的煤矿,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不合格;考核为三级的矿井,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最高为基本合格;经整顿逾期仍未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新建、技术改造、资源整合煤矿,质量标准化经省局验收达标后方可投产。

二、依法落实安全监管职责,严防监管缺位

6、加强对所辖煤矿安全监管和技术指导。严格执行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08]22号、42号文件规定,按照职责分工和省政府关于网格化监管要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对所辖煤矿(包括中央驻鲁企业、省属煤炭企业)的安全监管两个“六项职能”。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量建设,人员编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提高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完善驻矿督查站,有条件的市、县(区)煤炭管理部门每矿至少配备4名驻矿督查员,重点跟班督查各项安全规定、指令和措施落实情况;推广领导干部分片包矿制,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措施,促进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煤炭管理 部门要积极给予指导和帮助,组织专家力量进行技术论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出问题;经论证在技术上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不得组织生产。

7、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结合煤矿安全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程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安全执法检查的频度、广度和力度,严厉查处所属煤矿的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特别是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制定大检查方案,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矿井拉网式检查和“回头看”活动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8、强化对基建、技改及资源整合等矿井安全监管。依照国家安监总局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监[2009]146号),继续抓好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基建、技改及资源整合矿井,必须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严禁基建、技改矿井技改区域及资源整合矿井的被整合区域组织生产。要重点加强施工现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对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责令立即整改或停止施工;对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的,立即依法停工停产整顿,并严肃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对以整合、技改名义违规组织生产,以及规定期限内未实施改造或故意拖延工期的矿井,坚决依法予以关闭。

9、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对举报者予以奖励。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畅通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监督。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舆论反映的客观问题或群众举报的非法违法生产行为,要深查原因,切实整改。

三、强化安全技术管理,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10、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总工程师对“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防治等技术工作全面负责。集团公司对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各矿总工程师的任命,要征得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同意;市属及以下煤矿企业对总工程师的任命,要征求上一级煤炭管理部门的意见。要重点履行好总工程师的技术决策和指挥权,矿井的开拓方案,采掘部署,生产系统调整,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主要技术问题由总工程师负责决策,总工程师做出的决策,其他副职不得否定。对重大技术问题要按规定经主要负责人审定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煤矿必须配臵通防、防治水专业专职(不得兼职)副总工程师及部门技术负责人,有冲击地压倾向的矿井必须配备防冲击地压专业副总工程师,采、掘、机、运、通、地测、安监等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大、中、小型煤矿的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生产定员总数均不少于5%,负责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11、严格执行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完善矿井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设备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动态管理,各类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5%及以上。凡发现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检查、维护、更新不及时的,要立即责令整改。

12、强制推行安全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国家局提出的矿井安全生产“六大系统”建设,按计划、分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底前抓好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无线通讯系统、人员定位和考勤系统、安全语音广播系统、泵房远程监控集控系统、以及矿井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工作完善落实。2012年底前,着力抓好垂深超800米立井应急电源安设工作。按国家局规定时限要求,强制推行使用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以上工作凡逾期未完成的,省局将结合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给予严肃处理。

13、推进煤矿开采技术改造。加强煤矿开采装备特别是采煤、掘进、运输装备的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坚持“能上综采上综采、不能上综采上普采、严格控制炮采”的原则,努力提高煤炭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减人提效保安。大中型矿井要在大力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基础上,重点加强信息化改造,实现主要生产系统的可视、可控和无人值守,提高系统自动化、监控化水平。小煤矿要在提高正规办矿水平基础上,以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加大系统装备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煤炭生产集 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各级煤炭管理部门、矿业集团公司要严格把关,严格控制炮采,凡是有条件采用机械化开采的,要坚决采用机械化开采。对0.6米及以下的极薄煤层,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安全没有把握的煤层,受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威胁严重煤层,开采深度超上下限的煤层,经专家论证现有技术条件难以保障安全的,禁止开采。

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4、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煤矿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臵措施。对A级及重大隐患要定期报省局备案,督促抓好防范和整改落实。

15、健全完善预报预警预防机制。继续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联系,签订预报、预警协议,健全防范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处臵机制。突出抓好“调度员10项应急处臵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作业场所”落实,严格执行大雨暴雨和易威胁矿井安全(如暴风、强雷电等)等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以及停产撤人情况的逐级上报制度。凡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或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从重追究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16、强化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煤矿企业各类应急预案要不断修订完善,与当地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并按规定做好评 审备案,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臵方案演练,其中一次须在5月底前完成。各类矿井尤其是受水害威胁矿井,要重点加强相邻矿井区域联防,定期交换作业图纸,及时互通生产情况,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机制,一旦某处矿井发生险情,必须立即告知周边所有相关矿井。汛期,矿井处于主要行洪河道及河堤下的区域严禁一切采掘活动。受水害威胁严重且上水平开采出现事故难以保证下水平安全的,下水平要坚决停止开采活动。

17、加快监测监控区域联网。生产矿井要不断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各产煤市(县、区)煤炭管理部门、省属煤炭企业要制定规定和方案,加快所辖区域煤矿监测监控联网速度,确保2011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为建设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奠定基础。

18、建立完善全省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组织编制《全省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全省煤矿基本矿情、应急管理、矿井图纸等档案库,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为紧急情况下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着力加强对灾害威胁严重矿井的重点监控,切实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五、规范体制管理,严格行业安全准入

19、从严执行安全生产标准核准制度。要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要求作为行业准入的前臵条件,严把安全准入关。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根据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加快制定修订生产、安全技术标准。根据省安标委部署,省局研究将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升级为地方行业标准;凡不符合标准的、降低标准造成隐患的、导致事故发生的,将从严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20、严格从业人员准入资格管理。新任命的煤矿矿长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大学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井下工作3年以上经历,还必须具备生产(机电)、技术、安全等副职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从事生产安全管理的副矿长、总工程师、安监处长(科、站长)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井下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总工程师还要具有煤矿相关专业高级工程技术职称并熟悉煤矿技术工作。副总工程师要具有煤矿相关专业中级工程技术职称并熟悉煤矿技术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煤矿科区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井下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以上人员经依法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可担任。新提拔任用矿长、总工程师等重要岗位人员,严格实行任职资格“一票否决”。

21、坚决淘汰禁用和落后技术装备。要按照国家局《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安监总规划[2006]146号、安监总煤装[2008]49号),强制淘汰国家明令禁用设备和超过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要把好设备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 防爆产品。要完善矿井供电系统,严格按规定实行双回路供电,杜绝主供电线路任何形式“T”接。要强制井下使用阻燃电缆、阻燃皮带和阻燃风筒,并按规定由资质单位做好阻燃鉴定。矿井运输系统要推广溜子和皮带运输,减少轨道矿车运输。

22、继续抓好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按照省煤炭局《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资源枯竭矿井、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受灾害威胁严重且安全无保障矿井等,超前排查明确关闭矿井,制定关井计划,强化关井各项措施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同时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整顿关闭小煤矿专项资金拨付工作,保证资金全部用于关闭小煤矿的职工安臵、消除安全隐患、补助地方关闭小煤矿财政支出等。

23、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体系建设。要依托科研院所,建立完善具有独立性的安全生产评价、宣传教育、安全培训、检测检验等服务性机构。各专业服务机构对相关评价、出具报告、鉴定结论、检测检验等承担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要依法依规从严追究相关人员和机构的法律责任,并降低或取消相关资质。

六、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4、坚持加大安全投入。按照财政部等四部委《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加强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建[2005]168号),督促煤矿企业据实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其中大中型煤矿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严重 和涌水量大的矿井吨煤不低于8元,低瓦斯矿井吨煤不低于5元;小型煤矿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严重和涌水量大的矿井吨煤不低于10元,低瓦斯矿井吨煤不低于6元。煤矿企业每年要制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安全费用要设立专用账户,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各矿业集团公司要加强对煤炭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的监管检查,建立完善煤炭安全费用、维简费用和科研费用提取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发现对安全费用提取不到位、或未按规定提取的,坚决责令停产整改;对因安全投入不足,挪用安全费用,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依法从严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25、努力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通过规范制度、科学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实现人、机、物、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逐步实现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各生产矿井要积极开展安全高效和本质安全矿井建设,坚持优化矿井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提高工作面单产单进,减少工作面数量。要严格正规循环作业,合理组织生产。采掘一线逐步推行“四六”工作制和周五工作制。有条件的矿井要积极推广使用井下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回收率。要借鉴推广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研究采取防治井下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危害的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

26、严格执行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制度。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同时,依法确保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发放。

27、强化煤矿专业人才培养。煤矿企业要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对口单招、脱产培训、函授学习等方式,加快煤矿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培养。要完善激励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采矿、地质、通防、机电、矿建等关键技术岗位人员待遇,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要通过“派出去、请进来”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方式,培养煤炭系统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和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逐步形成煤炭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用人的长效机制。

28、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企业电视、报纸、网站、板报等安全专栏,大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及时宣传推广企业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广泛推行精细化管理、手指口述操作法等先进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安全诚信企业建设活动,把安全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企业、职工和岗位中,推动安全工作纵深发展。

七、严格考核和事故追究,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29、加大安全考核力度。继续落实年初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 任书制,严格执行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考核和安全奖惩“三项制度”,并按季考核通报,确保安全指标完成。省局研究建立各类煤矿矿长安全考核制度,围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安全投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系统专业力量配备与安全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安全责任制落实等情况,对煤矿矿长实行年终考核;考核结果将与矿长任职资格挂钩,切实促进煤矿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30、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的企业负责人,给予罚款、吊销资格证书等行政处罚。对不依法履行职责,不及时有力查处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责任事故的煤矿矿长,取消其矿长任职资格,终身不得担任矿长职务。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责任事故,对省属煤矿依法追究企业法人代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市属及以下煤矿,依法追究煤矿企业法人代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31、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对于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由省局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以此作为相关部门对企业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重要参考依据。

32、严肃查处瞒报、谎报事故等违法行为。认真执行《生产 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严格事故报告制度,严肃查处隐瞒、谎报、延报、拒报等行为;凡发现有上述行为之一的,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八、其它

33、本《意见》适用于全省各类煤矿,包括基建、技改、资源整合及正常生产的各类矿井。

34、各重点产煤市、县(区)和煤矿企业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意见,并认真贯彻执行。

35、原《山东省加强大中型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山东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小煤矿安全健康发展的意见》仍适用,与本《意见》规定、标准不一致的,遵照本《意见》执行。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2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

各煤矿企业:

为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现提出2012年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安全发展理念,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强化管理、做好服务,筑牢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继续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着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加速推进全县煤矿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全力确保全年煤矿安全生产,安全指标控制在省、州下达的范围内,实现全县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

三、工作重点

根据中央、省、州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县煤矿企业实际,确立2012年工作重点为:

(一)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管理。认真落实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强 —1—

化监管责任的落实,推动煤矿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督促煤矿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强化现场管理,排查治理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事关煤矿安全生产大局。煤矿企业必须把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纳入安全生产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力度,有计划地做好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素

质,转变作风,为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竭力做好服务工作。

(三)深化瓦斯治理工作,打好攻坚战。瓦斯不治,矿无宁

日,安全无保,按照国家煤矿瓦斯治理相关政策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县局及时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小组,为煤矿企业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各煤矿企业要紧密配合,组建专业队伍和人员认真开展煤矿瓦斯专项治理工作,实现 “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消除瓦斯事故。

(四)建立煤矿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各

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应作等级划分登记管理,局、所、煤矿分级落实整改责任,按照“落实时间、人员、资金、责任和措施”要求,把发现的隐患整改到位。

(五)加大投入,强势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煤矿质量

标准化建设事关煤矿企业生存大计,所有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2—

相关政策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质量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届时未达标的一律关闭。各煤矿企业务必把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加大建设投资力度,确保验收达标。

(六)完善五大系统,筹建紧急避险系统。继续建设完善监测监控、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人员定位五大系统,着手筹建紧急避险系统。

(七)加快机械运送人员系统建设,降低劳动强度。各煤矿企业要继续加大投入,抓紧机械运送人员系统建设工作,有效降低工人上下井劳动强度,有条件的矿井原则上要安装猴车,条件暂不成熟的必须安装人车。

(八)加快采煤方法和支护工艺改革,淘汰落后采煤工艺。采取有力措施,改革采煤方法,积极推广适用的采煤方式;改革支护方式,坚决淘汰木支护,全县所有矿井的主要运输大巷、石门、上山、回风巷采用工字钢、U型钢支护或锚喷;规范电气管理,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电气设备入井。

(九)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按规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机构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新招工人进行不少于72学时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并由有经验的职工带领实习4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井下作业人员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 —3—

不少于20学时。通过多形式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能力。

(十)执行国家产能政策,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加快东源泸西公司所属矿井的深化整合工作,通过整合实现矿井合法化,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加快相邻重组型矿井整合进度,提升矿井单井生产能力,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十一)改善供电措施,提高矿井安全用电保障。煤矿必须实现双回路供电,年产6万吨以下的煤矿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必须满足抽风、排水、提升等要求,确保矿井用电安全。

(十二)继续开展打非治违,规范矿业开采秩序。规范煤矿整合技改工作,加强对煤矿整合技改建设项目的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和建设行为;继续规范生产矿井安全生产行为,实现煤矿依法依规生产。

(十三)健全安全生产投入机制,保障资金到位。煤矿企业应按有关规定提取使用好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到位。

四、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科所、各煤矿企业要把思想高度统一到找准切入点,克难而进,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上来。要加强领导,成立各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4—

研究,制定措施方案,有效推动各项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科所、煤矿企业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把握工作要点,为做好安全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三)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各科所、各煤矿企业要针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专题研究、专项整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做好全年工作。

(四)强化督查,落实责任。县局成立督查组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督查工作,并实行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对工作推进不力、抵制、推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5—

第五篇: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管理实施意见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管理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有效运行,实现动态达标,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结合我省煤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印发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方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和评分办法(试行)》为指导,采取随机抽查和突击考核验收的工作方式,彻底解决煤矿生产标准化滑坡问题,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面推进煤矿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质量达标“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以下简称煤矿标准化)动态考核检查,推进煤矿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结果达标向过程达标转变、由形式达标向内在达标转变,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促进全省煤矿标准化工作上台阶,努力实现煤矿全员、全时段、全过程达标,到2020年底,全省生产煤矿达到一级、二级标准的煤矿数量不低于全部生产煤矿的80%,动态抽检达标率达到90%以上。

三、明确职责,压死责任,确保煤矿动态达标工作深入开展

(一)各生产煤矿是落实标准化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标准化动态达标创建工作,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措施,深入开展煤矿标准化自评自检工作,必须实现每月全矿标准化各专业动态达标检查全覆盖,并形成自评自检报告报上级公司,对存在的问题要责成各专业分管负责人整改落实,重大或难点问题要经煤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解决。要深入推动“双控”机制建设,对煤矿各地区、各环节、各岗位进行危害因素辨识,评估风险,制定预控措施。要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责任体系,健全隐患排查制度,确保隐患排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要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标准化新的考核标准,深入开展全员对标管理,确保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真正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煤矿达标。

(二)各集团二级公司要进一步强化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的督促指导,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部门,制定动态达标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每季度实现所属煤矿动态达标检查全覆盖,并召开煤矿标准化工作调度会,全面分析研究各生产煤矿动态达标工作情况,督促指导所属煤矿深入开展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报公司领导班子研究解决,并将各矿动态达标工作情况报集团公司、市级煤炭管理部门。每年要开展一次标准化动态达标评比活动,通报评比结果,约谈生产标准化出现滑坡问题的煤矿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标准化动态达标奖惩制度,确保煤矿动态达标工作落到实处。

(三)各集团公司要进一步加强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部门,制定标准化动态达标奖惩办法,每半年召开一次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调度会议,听取各单位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督促指导二级公司和煤矿开展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要采取联查、互查等方式每半年组织一次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检查评比活动,实现所属生产煤矿动态达标检查全覆盖。要督促各分公司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对动态达标工作领导不力和发生事故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通过表彰先进、促进后进,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开展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的积极性,并将各煤矿动态达标检查评比情况报省煤炭监管部门。

(四)各产煤市煤矿监管部门要加强辖区各生产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监管工作,要制定辖区煤矿动态达标工作方案,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调度会,听取辖区生产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情况、企业自查自纠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要按照“四不两直”的工作要求,每年随机突击考核抽查生产标准化煤矿数量不低于辖区生产矿井总数的50%,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煤矿、高瓦斯煤矿和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的煤矿随机考核抽查率不低于80%。发现标准化滑坡严重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要及时提出降低或撤消其取得的标准化等级的建议,并将相关情况报送原等级考核定级部门确认,对确定撤消等级的煤矿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

(五)省级煤矿监管部门要统筹煤矿动态达标创建工作,要建立完善煤矿动态达标考核验收工作机制,建立各生产矿井动态达标工作档案,及时收集和掌握各生产矿井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新标准的宣贯力度,确保新标准进区队、进班组,在全省形成学习贯彻新标准、落实执行新标准的浓厚氛围。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省煤矿标准化工作调度会,听取各市、集团公司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促进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深入开展。要按照“四不两直”的工作原则,每年随机突击考核抽查煤矿标准化矿井数量不低于全省生产矿井的20%,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煤矿、高瓦斯煤矿和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的煤矿随机考核抽查率不低于30%,要确保煤矿动态达标奖惩机制的贯彻落实,每年全省通报一次各煤矿标准化工作建设情况,并根据动态考核检查结果及各市上报考核检查情况,及时上报国家煤矿标准化主管部门,调整煤矿的达标等级。

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煤矿动态达工作标取得实效

(一)加强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安监局成立宋文玲同志任组长的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张广富同志任副组长,由左文兵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省安监局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处,统筹安排全省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各产煤市要成立煤炭管理部门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指导辖区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各集团公司、二级公司、煤矿要成立总经理、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负责部门,抽调专人负责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切实加强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规范运行。

(二)加强煤矿标准化信息管理工作。各级煤矿标准化管理部门、各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及时录入各单位动态检查考核情况及煤矿每月动态自查自评情况,确保信息录入齐全准确。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向我省煤矿用户免费开放使用,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分析煤矿标准化等级升降及排名情况,统计整理标准化管理部门、集团公司、二级公司、各生产煤矿有关标准化检查考核情况,随时掌握各煤矿标准化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定期向省、市安全监管部门有关领导和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通报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三)建立突击考核工作机制。各级煤矿监管部门要改变过去煤矿生产标准化定时、定点考核验收的工作模式,采取“四不两直”的突击考核验收办法,对所有煤矿生产标准化考核验收一律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突击检查,避免企业突击整改、应付考核验收,确保真实反映煤矿标准化工作日常开展情况,切实解决煤矿生产标准化滑坡问题,严防煤矿生产标准化工作搞形式走过场。

(四)实施煤矿标准化考核通报约谈。定期通报全省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考核情况,对出现标准化滑坡问题的煤矿进行通报批评,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深入查找煤矿标准化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促使煤矿整改达标。随时对煤矿动态达标考核检查工作开展不力的市级煤炭管理部门、集团公司、二级公司和标准化工作严重滑坡煤矿的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促进全省煤矿动态达标工作深入开展。

(五)建立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奖惩工作机制。各级煤矿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要建立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奖惩机制,对连续通过动态达标考核的煤矿进行通报表彰,适当减少煤矿执法检查频次,作为煤矿评先创优的依据,对动态考核持续达到一级标准化的煤矿,可作为煤矿主要负责人提拔重用的依据,同时,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7〕59号)要求,在减量化生产、区域政策性停产、生产能力核增、停产煤矿复产验收、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延期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标准化动态考核不达标的煤矿,视情况建议企业对相关负责人予以岗位调整,不能确保安全的责令停产整改,经停产整改仍不达标的要提请当地政府关闭矿井。对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的煤矿,各级煤矿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应立即降低或撤消其取得的标准化等级,被撤消等级的煤矿原则上一年内(自然年)不得申报二级及以上标准化等级,对降级或被撤消等级的煤矿相关负责人予以严肃处理。

(六)建立煤矿督导检查与标准化动态达标联动机制。要将煤矿执法监察、专项检查、专业检查工作与标准化动态考核紧密结合,把标准化动态检查纳入省、市日常执法监管工作范围,列入执法检查计划,凡发现煤矿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通报省安监局煤炭安全管理处,作为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的考核依据。各级煤矿督导检查要以促进企业标准化动态达标为着力点,将各级、各部门和煤矿企业落实动态达标工作情况作为检查内容,进行重点督导检查,确保煤矿标准化动态达标创建工作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下载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实施意见(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就《关于加强煤狂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有关问题[5篇模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就《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有关问题答中国政府网问为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近日安全监......

    党员规范管理实施意见

    党员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十里望回族镇成立党员管理中心,高标准建立党员工作室、党员信息管理室、党员交流活动室和党员管理室等“四室”,制定组织架构、规整党员......

    煤矿生产调度工作管理规范[推荐五篇]

    关于印发《XXX煤矿生产调度工作管理规范 (试行)》的通知 矿属各部(室)、队: 现将海石湾煤矿生产调度工作管理规范(试行)印发你们,请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海石湾煤矿生......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冀政〔2008〕75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安......

    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

    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见附件1,以下简称《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共5篇)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

    民胜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 我村2011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仍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如泰山”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