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
钟静 易灿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Research on the Based on Action-oriented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Zhong Jing, Yi Chan
[摘要] 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将“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运用到高职物流实训教学中,构建“335”分阶段分层次分环节的实训教学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结合的技能考核制度,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
[关键词]行动导向;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
Abstract: The teaching idea based on action-oriented is a kind of idea which is student-centered, aimed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and to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Applying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idea to th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constructing “335” staging hierarchical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model, and building the skills evaluation system combined various forms, are the inevitable in the refor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扩大的同时,对其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培养物流领域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全国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广泛关注。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训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在教学上尽可能地以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为准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和职业素质,强调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根据教材讲课,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听课的少,走神的多,学习没有积极性,属于典型的被动型学习,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呢?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觉得只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改革传统的“填鸭式” 教学方式,重视实训教学的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虽然普遍得到了重视,但无序无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在实训教学设计方面缺乏系统性,二是实训教学条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三是实训教学效果缺乏科学评价方法。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职业情境中发挥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很好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行动导向法在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它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即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中的“行动”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职业行为;二是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三是指认知规律。“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德国作为职业教育的标杆,在其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理念就是行动导向。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的计划、独立的实施与独立的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行动”在这里构建成这样一个框架:在框架内,“知识系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学生个体内有机生成的,因而在具体的行动情境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很快地从内部“输出”,迅速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
因此,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实训证明,行动导向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易于形成职业中的关键能力。使学生通过主动地用脑、用心、用手,较快地掌握在工作中够用的知识和实用的工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团队精神及学习能力,提高了与团队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三、行动导向法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技能型的物流人才不仅是企业的稀缺资源,也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满足学生迫切需要提升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岗位实操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和职业素质,强调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基于行动导向实训教学要求做到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现场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技能考核制度,将“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运用到高职物流实训教学中。
1、选择合适的实训教学环境
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环境是影响行动导向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训教学环境可分为现场环境和虚拟环境。现场环境是指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和真实环境基本相似,这个环境包括实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实物,实习时通过使用这些实物来完成学习任务。其特点是:实习过程直观,职业氛围更浓;需要较多的活动空间;设备的专用性强,难以实现多个实验共享。虚拟环境是指在进行实训教学时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环境,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一系列过程来完成实训教学的任务。虚拟环境的特点是:实训的过程便捷灵活,不受场地限制,易于实现设备共享,实训室具有通用性。
目前,物流实训现场教学环境主要有校企合作实训和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而虚拟教学环境则以计算机模拟实训为主。现场教学环境中校企合作实训是一种双赢的实训方式,院校在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一批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缩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创造良好条件。但如果企业为了防止商业机密外泄,或考虑到生产成本与效率问题,在接受学生实训时,根本不让学生接触实质性的物流实训,因此,学校只能组建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企业运营,对学生进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虚拟教学环境以计算机模拟实训为主。比如3D动画整个系统提供包括现实生活中各类物流企业的真实运作环境,包括写字楼、配送中心、现代化立体仓库、区域配送中心,制造工厂、百货超市、收货、配送网点,以及真实城市、大街、公路货运场、航空货运大楼、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海关等众多场景,覆盖了与现实物流相关的绝大部分场景。采用3D 动画实训,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企业的场景以及各种业务的流程操作,达到迅速上岗的目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实训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和预算投入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实训教学环境。
2、运用倒推法,系统开发实训项目
将“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运用到高职物流实训教学中,分析研究物流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认知规律,以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335”分阶段分层次分环节的实训教学模式,即:由专业初识实训阶段、专业单项技能实训阶段、综合能力实训阶段形成的能力点、线、面三层次和课堂实训环节、仿真模拟实训环节、现场操作实训环节、方案设计+操作综合实训环节、毕业顶岗实训环节五个实训环节。由综合工作任务实训设计到单岗位作业实训设计到课程实训设计,以物流系统作业流程为主线,以物流作业情境为依托,将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技能点,尤其是核心技能融入作业情境当中,任务驱动、情境模拟,系统地开发实训项目。
3、建立多种形式结合的技能考核制度
建立技能比赛制度。实训的目的是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和提高,考评的方式应该是学生手、脑、嘴的并用,通过方案设计、作业操作、语言表达综合测评,各种技能比赛是最适合的评价方法。因此建立各种技能比赛制度,以目标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进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改革。
建立以技能测试为主的考试制度。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技能型人才,以综合技能为主考核替代以知识体系为主的考核,改革传统的、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建立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笔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制度。
在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适时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综合技能的培养,把实训环节的训练与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相结合,要求学生必须取得助理物流师资格证才能毕业,这样既可以检验和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与社会结合,走开放办学的道路,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美)鲍里奇 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沈杰.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38-40
[3]邓新红.谈行动导向法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9(28):24-26
[4]钟静等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标准与题库开发丛书 物流管理[M] 湖大出版社,2011.10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Xjko8bzco2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钟静(1962-),女,湖南益阳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
方向:物流职业教育
详细通讯地址:
邮编:410131
地址:湖南长沙东郊泉塘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工程系
联系电话:***
第二篇:关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实训教学质量,增强实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在学习借鉴别人教学方法的同时,探索了符合自身情况的物流实训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实训;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现实物流人才的供给缺口非常大。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已被教育部确定为我国当代12类紧缺人才之一。我国各类院校为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纷纷设立了物流专业,大量培养物流人才。更为可喜的是,一些高职院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已认识到物流专业的实操性,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实训条件来培养学生的物流实操能力。然而,硬件设施建成之后,与之配套的物流实训教学方法却并不完善。
高职物流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校内实训中心
校内实训中心一般分为两部分:(1)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包括立体仓库、各种货架、叉车、电子标签、条形码、RF手持终端等。让学生在掌握各种设备操作的基础上,模拟物流公司运作进行仿真实训。(2)物流系统软件实训室,如运输、仓储、货代实训软件以及综合实训如供应链执行系统等。校内实训主要完成教学工作中的单项技能技术训练、简单小型物流机械操作、物流岗位模拟、物流业务与工作流程模拟等基础性训练,增加学生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强化和熟练基本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流程。学生在实训教师指导下可进行入库、出库和拣选等方面的实训,包括物流信息采集设备、分拣设备、货架及搬运设备、立体仓库等主要设备的使用,对物流单项技能技术如堆码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条码技术等分模块训练,可完成较为完整的模拟物流工作流程的实训任务。
然而,很多院校投入巨资建成校内实训中心之后,普遍存在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另外,设备维护也是个很大的问题,需要配备专人保养和做相应的配套。从某种程度上看,花费大量的资金建立“花瓶式”的实训室是非常不可取的,而且这对于那些绝大多数资金缺乏的院校也是不太现实的。
(二)物流实训教学方案的设计
科学地设计物流专业的实训方案,合理安排实训内容,既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加强物流专业的教学活动,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实训方案的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脱离物流企业或部门运作的实际,没有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技能点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接受的技能训练不全面、不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有的院校在设计实训教学内容时甚至变成了物流软件的学习,使得实训重点偏移,违背了物流实训的真正目的。
(三)物流实训教学成绩的考核
课程的考核标准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制定合理详细的考核标准,是准确评定学生实训成绩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物流实训课的考核标准不够具体,实训教师的主观因素对实训成绩影响很大,实训成绩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实训情况。
另外,一些院校还没有建立规范的针对实训教学的考核办法,或者虽然有考核办法却没能真正落实。对实训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那样严格。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实训课,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物流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紧缺
随着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使得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而
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严重紧缺。现代物流发展的人才需求问题已引起了经济界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搬运工、装卸工、仓管员、操作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综合素质,以便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教学既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物流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构建模块化教学资源,通过实训教学岗位化、业务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基于行业工作过程的物流实训教学情境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系统化设计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的一种否定。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的“串行”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
物流实训教学的开展
(一)课前准备
在开展物流实训教学活动前,教师的课前准备与传统教学的备课不同,要求更加细致。教师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物流实训资料,设计好实践操作步骤,考虑好各环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做好准备工作且完成课程设计后,才能顺利地开展物流实训教学,使物流实训教学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明确实训教师的地位在开展物流实训活动前,教师应明确自身在物流实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师应该是一名参与者和指导者。实训教师只有参与各个小组的实训活动,才能了解各小组的进展情况,了解学生疑惑,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指导学生在实训中快速成长,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
设计教学情境物流教学各项目的实训环节中有很多角色,如库管员、业务员、供应商、搬运工等,所以,开展教学前需要设定好实训活动的背景,让学生基于这个背景来开展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使其基于岗位角色考虑问题,把学生逐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准备实训材料物流实训环节中会用到很多实训材料,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应根据学生的人数、分组情况、角色类别等情况确定需要准备的材料的类型和数量。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有:(1)实验实训相关知识点。教师要把该项目模块的知识点汇总,进而形成该实训课程的校编教材。(2)物流实训设备。物流实训中涉及的物流设备很多,如物流信息系统、立体仓库、条形码、货架、叉车、RF手持终端、各种模拟货物等,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前,要事先检查和调试相关的设备,做好课前准备。(3)实训耗材。在物流实训某些项目中,需要一定量的耗材,以满足物流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使用需求。例如,仓储包装过程中要准备好纸箱、胶带、打包条等材料。同时,要确定严格的实训耗材管理制度,物流实训活动开展前和开展后要及时清点相关耗材,做好记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耗材不足时应及时申请购买。
设计实训操作步骤要将物流实训操作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步骤,步骤要清晰,描述要准确,利于规范学生的操作,且每个步骤的名称要简短,便于学生记忆。例如,商品入库操作步骤如下:客户送来货物→收货、验货、贴条码→分配储位→派工→搬运货物→上架、入库→反馈。
(二)教学活动展开
实训教师做好了上课前的准备,就要进入物流实训教学环节了,一个完整的物流实训教
学活动应该由以下内容构成。
介绍实训要求和注意事项实训要接触很多物流设备,涉及设备使用安全和操作规范,必须在一开始就向学生讲清楚。另外,向学生介绍整个实训课的安排和考核方法,指导教师可以利用探讨性的问题提问学生,提出任务,如“我们来实训的目的是什么?”“实训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呢?”等问题。应让学生了解一个模块要完成哪些任务,进而确定实训目标,由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实训操作。
学生分组及分配角色小组是实训活动的基本单位,因为设备有限而学生众多,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后,可以提高实训质量。根据学校现有的物流实训设备和仪器,确定每组的人数,以7~9人为宜,并确定组长。组长负责小组的全局,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分组完成后安排小组内部讨论,结合实训要求和组员各自特点,确定每人的角色,再分配相应的任务。分配任务和岗位时,要做到分工到人、记录清楚、任务明确,以便于进行岗位点评。下发小组工作表和个人工作表,便于实训完成后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考核。必要时可对每名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时间上的要求。
教师示范技能操作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把理论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这是实训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讲授清晰,动作准确。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按要求重复操作一次。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全部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技能操作点,同一时间内每个操作点只向2~3个组示范,然后再留时间给学生练习。
情境模拟操作学生在接到任务并分别进行操作练习后,即进入情境模拟操作阶段。这一阶段就是每组组员通过分工合作,模拟完成物流运作的整个过程。学生经过练习、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之后,分配好角色,各组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就位,进行实践操作。各组应演练多次。第一遍演练时,教师可以按步骤控制学生操作节奏,找出失误操作,及时纠正。第一遍完成后,应再多演练几遍,巩固教学效果。在情境模拟操作环节中,物流实训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个别指导法和巡视指导法。个别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位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实训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可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要领,规范操作步骤。巡视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各实训小组及学生的实训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检查学生的操作步骤和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中既要注意共性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个别问题采取个别指导方式。
(三)课程考核
物流实训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有实践操作环节,且各项目之间相互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根据物流实训的特殊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1)根据各项目的完成情况,从小组和个人表现两个方面,分项目对学生进行考评,得出各项目的实训成绩,再按各项目占整个实训课程的比例计算出本学期的综合实训成绩。(2)安排学生在实训课结束以后交一份实训报告。学生通过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得与失,在物流理论知识上有哪些新的认识,在物流操作上是否有收获,以后还需要改进哪些方面等。教师应详细阅读每个学生的实训报告并打分。(3)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实训表现、考勤等方面。(4)总评应采取满分制,由综合实训成绩、实训报告成绩、平时成绩三部分,按50%、30%、20% 的比例得出总评成绩。
以上仅为笔者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些许经验,物流实训的课程结构及其教学方法还可以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推广应用。总之,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有效地利用实训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行动导向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
行动导向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现代物流业正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但物流人才的匮乏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紧缺人才。虽然国内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目前现有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因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根本无法满足激烈竞争市场的需求。为了满足我国对应用性与较高外语水平为一体的复合型国际物流人才的需要,在各高校开展物流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已经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物流管理 双语教学 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5-244-02
一、何为双语教学
1.“双语”。(1)“双语”的含义。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2)“双语”认识的误解。一是将双语简单的理解为“加强英语”。“双语”班就是英语强化班或“尖子班”。二是将双语理解为“汉语”+“英语”。三是将双语理解为二门外国语,如“英语”+“日语”。四是将双语理解为在课外活动中加入英语兴趣小组等等。显然这些对“双语”望文生义的理解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它抽去了“双语”和“双语教学”的内核,脱离了“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2.双语教学的解释。双语教学一般意义上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两种语言能力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的发展。“双语教学”的实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通常为英语)传授专业课的学科内容。双语教学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来达到掌握知识与语言的目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物流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要求各高校开设双语课程。2003年教育部又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国际快递巨头中外运敦豪全国人力资源总监郑贵红告诉记者,该公司规模到2015年将从现在的8000人扩张到22000人,她同时表示,物流人才除了需要非常专业的物流知识外,还必须具体深厚的外语、海关知识等。基层人员的学历就要求在大专以上,而国内大专类高职院校目前根本无法提供企业所需的、集应用性与较高英语水平为一体的复合型的毕业生。所以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按照目前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通过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职业化素养。从而培养物流业所需要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双语人才。
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现状
1.很多高校职院认为专业英语教学可以替代双语教学。近年来,众多高校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开设了双语课程,但很多高职院校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认为,开设专业英语教学就可以替代双语教学。其实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的目的还是在课程设置的要求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是定位于语言教学,教学方法仍应遵循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围绕物流英语的专业词汇、语法、写作以及翻译水平的提高来展开教学。而对于双语教学则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去帮助学生用英语思考、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的内容。双语教学定位于物流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英语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语言。
2.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较低。英语作为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很多学生在初高中基础就不是很好。近些年来很多高职院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实行注册招生,如此一来降低了学生入学的门槛,这对想上高职类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件好事,同时还提高了高中学校的升学率,但放低门槛的同时,对本来基础就薄弱的同学,更是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导致很多二类高职院校招来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很多都在60分以下,甚至还有十几分的。曾经有个学生说,虽然学生上了这么多年英语课,英语的26个字母认识我,可我还不能把它们全都认得。虽然该学生这句话说得太夸张了,但是他能说这样的话,也可以想像得出他的英语基础水平是何等的低了。根据问卷调查,参加双语教学试点的学生中,能听懂1/3仅占70%左右,而剩下的30%左右的学生根本一点也听不懂。这样使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前面又多了个障碍。
3.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作为教学资源最主要涉及到的就是教材的确定,国内双语教学多数采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和相关教辅材料,由于国外的原版教材在编写方面内容较多,而在有限学时内对非母语学生来说压力较大。同时国外原版教材案例不适应国内学生,国内的学生大多对书本中广泛涉及西方国家文化背景、公司品牌以及营销事件缺乏了解,从而不能够达到通过案例理解理论的目的。完全原汁原味的外国案例在某些方面和中国市场上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4.师资力量薄弱。我国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单科型的,只有极少数教师既懂专业又懂英语并且能够以英语为媒介语开展专业教学。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熟悉英语而无法胜任物流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或者熟悉物流管理专业课而英语水平较低。双语教学实施的重要前提就是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的学科知识,还要对外语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能力。所以目前授课教师真正能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凤毛麟角。
5.授课方式过于单调。授课方式死板,即使用中文教学,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所以教师英语授课仍照本宣科,或全部依赖板书,这样就更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时代,上课学生注意力更多放在手机及网络上。所以单调的授课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
6.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双语课程的设置考虑上,更多的是放在教师本身开课能力上,而没有重点去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和所开设课程的难易程度。同时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上更多的考核教师备课工作量的多少,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四、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应该采取的对策
1.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目标应定位清晰。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公共外语课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应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是在物流管理专业所有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同时还有利于双语教学自身的不断发展。在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慎重选择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的对物流人才实际需要以及学校现有可以使用的资源等实际情况。双语教学应循序渐进,先注重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基础培养,再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物流活动中的交际能力。
2.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开设好双语教学课程的前提就是必须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强、英语水平高、同时还能够适应双语教学的复合型教师。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授课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将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用外语的思维开展教学,才能算是成功的双语教学。而要满足如此的师资要求,就必须加强对双语教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具体的方法:(1)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各高校自行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及其储备;(2)大力引进专业功底好且外语能力强的教师,为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奠定基础;(3)定期举办双语教学的各种研讨活动,进行实践经验交流;(4)举办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班,聘请国内外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专家来授课,从而提高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3.双语教学配套教材的选择。选择既符合双语教学大纲要求又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双语教材,同时再选择与之配套的双语教学资料,这样双语教学便可如鱼得水。同时,由于国外原版教材很多知识点及案例不适应国内学生,特别是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可选择国内改编版教材,这类教材是结合国内外实际对外文教材改编后的双语教材,这样便能做到因材施教。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是一切学科双语教学活动得以圆满开展的重中之重。
4.灵活教学。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和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尽量使用图表,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减轻英语授课负担,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组织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讨论、让优秀学生试讲某个段落、学生以老师方式提问,其他学生来回答等等,均可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双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另外,多媒体课件可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为一体,体现物流管理专业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在讲课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健全双语教学的评价机制。双语教学的评价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规范考核评价机制,成立双语教学管理及指导小组,积极负责双语课程的研发、组织、实施和实施后的评估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结束语
我国物流产业要取得巨大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的支持,要有大量的物流人才就需要有高品质的物流教育。为达到国际物流的标准和适应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职业化素养。从而培养物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国际物流专业的双语人才。双语教学与研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院校领导及双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投入。我们希望双语教师和教学研究工作者同心协力,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使得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乃至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学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为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1JSJG427)]
参考文献:
[1] 魏芳.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考试周刊,2012(39)
[2] 邹建华.关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教学教育论坛,2005(17)
[3] 刘小红,王成宇.物流企业人才现状和需求调查.江苏商论,2005(12)
[4] 张莹.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问题研究.电大理工,2013(4)
[5] 赵家慧.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激励策略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2
[6] 乌兰图雅.内蒙古高等学校蒙汉双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
[7] 姚中青.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索.重庆大学,2011
[8] 赵建玲.高校独立学院实施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浙江工业大学,2012
(作者单位: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400)(责编:贾伟)
第四篇:试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试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实训教学质量,增强实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在学习借鉴别人教学方法的同时,探索了符合自身情况的物流实训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实训;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现实物流人才的供给缺口非常大。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已被教育部确定为我国当代12类紧缺人才之一。我国各类院校为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纷纷设立了物流专业,大量培养物流人才。更为可喜的是,一些高职院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已认识到物流专业的实操性,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实训条件来培养学生的物流实操能力。然而,硬件设施建成之后,与之配套的物流实训教学方法却并不完善。
高职物流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校内实训中心
校内实训中心一般分为两部分:(1)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包括立体仓库、各种货架、叉车、电子标签、条形码、RF手持终端等。让学生在掌握各种设备操作的基础上,模拟物流公司运作进行仿真实训。(2)物流系统软件实训室,如运输、仓储、货代实训软件以及综合实训如供应链执行系统等。校内实训主要完成教学工作中的单项技能技术训练、简单小型物流机械操作、物流岗位模拟、物流业务与工作流程模拟等基础性训练,增加学生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强化和熟练基本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流程。学生在实训教师指导下可进行入库、出库和拣选等方面的实训,包括物流信息采集设备、分拣设备、货架及搬运设备、立体仓库等主要设备的使用,对物流单项技能技术如堆码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条码技术等分模块训练,可完成较为完整的模拟物流工作流程的实训任务。
然而,很多院校投入巨资建成校内实训中心之后,普遍存在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另外,设备维护也是个很大的问题,需要配备专人保养和做相应的配套。从某种程度上看,花费大量的资金建立“花瓶式”的实训室是非常不可取的,而且这对于那些绝大多数资金缺乏的院校也是不太现实的。
(二)物流实训教学方案的设计
科学地设计物流专业的实训方案,合理安排实训内容,既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加强物流专业的教学活动,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实训方案的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脱离物流企业或部门运作的实际,没有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技能点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接受的技能训练不全面、不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有的院校在设计实训教学内容时甚至变成了物流软件的学习,使得实训重点偏移,违背了物流实训的真正目的。
(三)物流实训教学成绩的考核
课程的考核标准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制定合理详细的考核标准,是准确评定学生实训成绩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物流实训课的考核标准不够具体,实训教师的主观因素对实训成绩影响很大,实训成绩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实训情况。
另外,一些院校还没有建立规范的针对实训教学的考核办法,或者虽然有考核办法却没能真正落实。对实训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那样严格。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实训课,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物流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紧缺
随着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使得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而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严重紧缺。现代物流发展的人才需求问题已引起了经济界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搬运工、装卸工、仓管员、操作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综合素质,以便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教学既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物流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构建模块化教学资源,通过实训教学岗位化、业务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基于行业工作过程的物流实训教学情境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系统化设计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的一种否定。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的“串行”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物流实训教学的开展
(一)课前准备
在开展物流实训教学活动前,教师的课前准备与传统教学的备课不同,要求更加细致。教师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物流实训资料,设计好实践操作步骤,考虑好各环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做好准备工作且完成课程设计后,才能顺利地开展物流实训教学,使物流实训教学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明确实训教师的地位在开展物流实训活动前,教师应明确自身在物流实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师应该是一名参与者和指导者。实训教师只有参与各个小组的实训活动,才能了解各小组的进展情况,了解学生疑惑,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指导学生在实训中快速成长,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
设计教学情境物流教学各项目的实训环节中有很多角色,如库管员、业务员、供应商、搬运工等,所以,开展教学前需要设定好实训活动的背景,让学生基于这个背景来开展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使其基于岗位角色考虑问题,把学生逐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准备实训材料物流实训环节中会用到很多实训材料,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应根据学生的人数、分组情况、角色类别等情况确定需要准备的材料的类型和数量。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有:(1)实验实训相关知识点。教师要把该项目模块的知识点汇总,进而形成该实训课程的校编教材。(2)物流实训设备。物流实训中涉及的物流设备很多,如物流信息系统、立体仓库、条形码、货架、叉车、RF手持终端、各种模拟货物等,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前,要事先检查和调试相关的设备,做好课前准备。(3)实训耗材。在物流实训某些项目中,需要一定量的耗材,以满足物流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使用需求。例如,仓储包装过程中要准备好纸箱、胶带、打包条等材料。同时,要确定严格的实训耗材管理制度,物流实训活动开展前和开展后要及时清点相关耗材,做好记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耗材不足时应及时申请购买。
设计实训操作步骤要将物流实训操作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步骤,步骤要清晰,描述要准确,利于规范学生的操作,且每个步骤的名称要简短,便于学生记忆。例如,商品入库操作步骤如下:客户送来货物→收货、验货、贴条码→分配储位→派工→搬运货物→上架、入库→反馈。
(二)教学活动展开
实训教师做好了上课前的准备,就要进入物流实训教学环节了,一个完整的物流实训教学活动应该由以下内容构成。
介绍实训要求和注意事项实训要接触很多物流设备,涉及设备使用安全和操作规范,必须在一开始就向学生讲清楚。另外,向学生介绍整个实训课的安排和考核方法,指导教师可以利用探讨性的问题提问学生,提出任务,如“我们来实训的目的是什么?”“实训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呢?”等问题。应让学生了解一个模块要完成哪些任务,进而确定实训目标,由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实训操作。
学生分组及分配角色小组是实训活动的基本单位,因为设备有限而学生众多,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后,可以提高实训质量。根据学校现有的物流实训设备和仪器,确定每组的人数,以7~9人为宜,并确定组长。组长负责小组的全局,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分组完成后安排小组内部讨论,结合实训要求和组员各自特点,确定每人的角色,再分配相应的任务。分配任务和岗位时,要做到分工到人、记录清楚、任务明确,以便于进行岗位点评。下发小组工作表和个人工作表,便于实训完成后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考核。必要时可对每名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时间上的要求。
教师示范技能操作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把理论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这是实训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讲授清晰,动作准确。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按要求重复操作一次。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全部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技能操作点,同一时间内每个操作点只向2~3个组示范,然后再留时间给学生练习。
情境模拟操作学生在接到任务并分别进行操作练习后,即进入情境模拟操作阶段。这一阶段就是每组组员通过分工合作,模拟完成物流运作的整个过程。学生经过练习、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之后,分配好角色,各组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就位,进行实践操作。各组应演练多次。第一遍演练时,教师可以按步骤控制学生操作节奏,找出失误操作,及时纠正。第一遍完成后,应再多演练几遍,巩固教学效果。在情境模拟操作环节中,物流实训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个别指导法和巡视指导法。个别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位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实训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可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要领,规范操作步骤。巡视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各实训小组及学生的实训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检查学生的操作步骤和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中既要注意共性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个别问题采取个别指导方式。
(三)课程考核
物流实训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有实践操作环节,且各项目之间相互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根据物流实训的特殊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1)根据各项目的完成情况,从小组和个人表现两个方面,分项目对学生进行考评,得出各项目的实训成绩,再按各项目占整个实训课程的比例计算出本学期的综合实训成绩。(2)安排学生在实训课结束以后交一份实训报告。学生通过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得与失,在物流理论知识上有哪些新的认识,在物流操作上是否有收获,以后还需要改进哪些方面等。教师应详细阅读每个学生的实训报告并打分。(3)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实训表现、考勤等方面。(4)总评应采取满分制,由综合实训成绩、实训报告成绩、平时成绩三部分,按50%、30%、20% 的比例得出总评成绩。
以上仅为笔者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些许经验,物流实训的课程结构及其教学方法还可以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推广应用。总之,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有效地利用实训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实训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实训教学模式探析
[摘 要]基于“就业导向”下的高职金融实训教学对于高职金融教学向高标准、高水平的高职教育推进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业导向”下的高职金融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研究需要高职院校在结合当下的高职金融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基于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金融专业的学生为目标,认真展开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实训教学研究工作。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金融教学工作展开就有方向,有指导,高职院校在这大方向下要积极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努力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适应现代金融行业特征的高职院校学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工作,利用金融专业学习的特征,办好金融实训教学,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训技能的培养,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学习的金融实训教学模式。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金融;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8-0164-02
引言:
高职金融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得高职学生在进入金融就业市场领域之前有基本的金融领域工作的体验,实训教学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金融技能和金融技术的应用能力。所以,实训教学模式在整个高职金融专业的教学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金融教学模式的创新在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毕业进入金融领域工作前有不可忽视的启发性教育的作用。在高职金融实训教学工作中,要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有清晰的定位,对金融人才培养要向实用型、技能型的方向发展,全面结合金融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特点,将高职金融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在一起,全方位的结合、多层次的构建,做好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一、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实训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高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向地区,向社会培养技术师,也就是所谓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将所学的专业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服务和生产,将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设备运作起来,为企业服务。因此,高职金融专业也要在这一大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努力地做好金融人才培养工作,社会的期望就是高职院校要培养更多的具有实用性的金融专业人才,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优质的金融专业人才,创造社会财富。所以,在面对社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的局面,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做好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高职院校作为现在中国等人才培养学府之一,其工作重心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为主的人才,把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到实践工作中,要做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金融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展开,是在践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重心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训教学是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训教学课堂上能够有机会及时进行检验,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给予学生对于日后真实的金融工作环境有一个提前的感观体验,一方面,更有利于教师将复杂难懂的专业理论知识灌输于学生大脑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课外实训教学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如何开展,如何能够做到完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更倾向于培养实践型人才,金融实训教学模式就是在积极响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也能够使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样具备在金融实践工作中能够应对基本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地区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承担起高等教育者的责任。
二、当前高职金融实训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高职教育理念的影响
传统的高职教育思想并没有正确认识自身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就造成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错位。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一直就是种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强调对理知识的教授,在实践型教学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学校教育工作的定位就出现了问题,缺乏一个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这种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展开,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也没有显著性的改善,教学质量也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二)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对于教师选任工作没有做到严格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没有在相关的金融领域内从事有关金融实践工作,缺乏金融实践操作能力。金融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如果教师没有相关的金融工作经历,很难在课堂上开展金融专业的实践型教学。这也是因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绝大部分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技能操作的双向能力,在面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的任。务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不具备展开实践教学的能力,对于在高职院校开展金融实践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要致力于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或学习工作。
(三)校内体系化实践性教学不成形
所谓的实践性教学是将学生在日常教学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及时地运用到实践生活中。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还需要不断努力完善教学体系。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建?O不仅仅是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更为强调的是教师的课堂讲授,包括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校内实训等,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然而,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金融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仍需不断加强改进,教学效果也有待提高,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工作也并不到位。
(四)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不成熟
高职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需要高职院校与校外企业共同出力,开展合作,搭建学生实践学习的桥梁,共同为高职金融实践教学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专业性。但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这一教学模式,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存在一个外在的天然的问题,金融信息本身就是一个企业或金融机构重要的机密,其保密性也很高,学生的实践学习是否会造成一定问题,这是每个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工作之前最先考虑的问题。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学生很难有机会在银行或者是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公司获得实习的机会,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所参与的校外实训教学不过就是技术性不高的金融营销工作,深度的金融领域工作却没有机会参与,金融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实训机会基本就只是个幌子,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实际作用。高职院校的金融教育承担着为地区金融行业培养掌握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金融人才的任务,高职院校的金融教育工作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寻求多途径帮助学生全力开展金融实践教学工作。
三、完善高职金融实训教学工作的措施
(一)积极改进高职教育工作重心
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对于现代高职教育叫许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阻碍和影响作用,当代高职院校要积极寻求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深刻并且认真的学习国家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示,找准定位,尽快从传统的职业教育的影响里走出来。要积极地学习现代高职教育思想,将教学目标对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要将自身教育目标与其他高等教育学府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区分,做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第一步。
(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是学生投入到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到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就应该积极为此创造更好的条件,给予教师机会。要通过利用校内原有的实训中心的资源,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相互学习,可以采取教学技能比赛的形式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实践教学的学习。或者可以选派一批教师暂时离开教学岗位,到基层金融机构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告知教师实训教学的培训,注重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设工作,提高自身学问素养。另外,学校可以积极寻求机会,请求校外企业或金融机构中资深的工作人员进校园讲学,通过校外工作人员的讲授,更能使得学生有更深的体会感受,兼职教师的教学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传达关于金融工作的心得体会,显然这有助于实践教学效果,同时也为高职教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三)进行丰富多样的课堂实践性教学活动
丰富的课堂实践性教学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成果。首先,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多项优势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切实的案例,会改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问题分析和知识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分析问题,知识应用的能力,也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场景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现实的情况,能够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实例中,进行真是环节的金融工作训练,通过此类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最后,多媒体教学也是高职金融教师应该要好好把握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视频或音频的方式经金融专业中所遇到的问题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四)加强校内校外金融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金融行业的工作的保密性特点,学生进入企业或金融机构实习工作的可能性就比较小,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开展校外实训难度就比较大,学校就需要通过积极构建校内实训的方式来弥补,让学生在校内通过一套仿真的商业金融体系系统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业务流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实践训练。尽管金融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高职院校还是要尽可能的促进校外企业与本校构建实训基地,可以将学生实习与校外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签署实习协议的方式,破解金融工作保密性高的难题,学生可以在企业或金融机构首先顶岗操作,以此达到实训目标,企业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学习将优秀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留在企业,促进企业和告知院校的双向合作。
四、结束语
高职金融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实训教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人才,保障人才输出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积极发掘更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金融教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费玄淑.实践育人视阈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4,24(02):84-87.[2]姜?Z.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探析[J].时代金融,2014(20):204+215.[3]吴继良.高职院校教学产业园发展模式探析[J].时代金融,2017(32):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