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包装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 验 指 导 书
实验项目名称包装设计实践与应用
项目代码项目类型综合性实验学时
32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实践与学习,使学生认识包装设计的概念及其设计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包装设计的基本程序,了解包装设计的视觉表达要素,掌握包装的结构设计及视觉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系列包装设计的视觉表达要素,将基础设计能力和品牌系列化结合的专业设计能力。运用现代的设计思想与方法,运用不同的视觉图形表达传递商品的系统信息及系列包装设计要素。
二、实验准备:
完成一份问卷表制定详尽、数据分析细致全面的调研分析报告,调研程序规范、执行性强,定位准确、分析透彻,能提出可行性方案和意见,后期开始教学包装结构创新设计及包装装潢设计。
三、实验说明:
该实验项目采用个人独立完成方式制作,课前完成实验前准备工作,并对实验项目教学细致分析。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完成一份问卷表制定详尽、数据分析细致全面的调研分析报告,调研程序规范、执行性强,定位准确、分析透彻,能提出可行性方案和意见,后期开始教学包装结构创新设计及包装装潢设计;
2、根据前期调研定位分析,开发设计新的包装造型与结构设计;
3、根据前期完成的既定包装结构,进行该产品包装的平面视觉设计开发,包括文字、图形、色彩和版式设计;
4、用157克——250克铜板纸、亚粉纸或者特种纸为载体输出,并将包装制作成型。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每人填写一份,作品以照片打印形式附在实验报告后。
2、实验报告填写规范、字迹工整。
3、拍照作品画面清晰,打印在A4幅面纸张上,如多张图片排版后打印(限4张)。
4、实验报告及作品照片于实验结束后一周内上交备档。
六、思考题
对包装设计整体设计流程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一些思路供后期学习加以实践。
第二篇: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
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
艺术设计专业(装潢设计方向)适用
学生层次:大专
教学地点:校内计算机房,教室 实验类别:基础 课程总学时:80 实验总学时:48 所开实验数:5
实践教学目的:
包装设计课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技术必修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商品的包装知识、包装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对商品包装有更深刻的认识,初步具备包装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 包装设计资料收集(4学时)
一、实训内容与范围
包装设计资料收集
二、实训具体要求
1、收集市面上有创意的包装设计,并加以保存。
2、收集网络上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并把图片和资料copy下来。
三、实训中工具应用:
工具:电脑,因特网
项目二
瓶贴设计练习(12学时)
一、实训内容与范围
瓶贴设计
二、实训具体要求 任选以下一个题目设计一款瓶贴
1、“清香园·中坝酱油” 瓶贴设计
2、“甜水井”牌陈醋 瓶贴设计
工具:计算机
软件:photoshop,coreldraw
三、实训中工具应用:
项目三
包装设计纸盒结构制作
(4学时)
一、实训内容与范围
包装设计纸盒结构制作
二、实训具体要求
利用包装盒型设计软件来熟悉包装盒型,为之后的练习打基础
三、实训中工具应用:
工具:计算机
软件:photoshop,coreldraw,包装魔术师
项目四
食品类包装设计制作
(12学时)
一、实训内容与范围
任选以下任意一项做纸盒结构包装设计练习
1、为“好时”巧克力设计一款外包装
2、为“左岸咖啡”设计一款外包装
二、实训具体要求
1、选择适合的纸盒盒型结构,自定合理尺寸;
2、包装设计突出品牌和商品特征,构思有独创性;
3、色彩搭配合宜,构图合理有序;
4、文字编排符合视觉流程,整齐美观。
三、实训中工具应用:
工具:计算机
软件:photoshop,coreldraw
项目五
日化类系列包装设计制作(16学时)
一、实训内容与范围
日化类系列包装设计
二、实训具体要求
1、题目自拟(根据内容自选一种同类商品品牌或自拟商品名称。)
2、规格大小自定(以实际产品规格为标准,按1:1或1:1.5的比例制作)
3、注意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统一性
4、风格与表现手法不限,色彩不限
5、电脑绘制包装平面展开图、效果图
6、系列作品累计不少于3件
三、实训中工具应用:
工具:计算机
软件:photoshop,coreldraw
考核:
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作业综合成绩为考核依据,按每次上机情况打分,上机情况包括出勤率、实验作业完成的质量,对相应实验掌握的熟练程度等。具体为:
实验数5个*20分/个=100,折合成30分计入课程总成绩。
指导书执笔人:刘丹
第三篇: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实验指导书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
实验指导书
主编教师:韩冰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实验指导书
前言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上机实验指导书是为了巩固和加深《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而专门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介绍目前流行的基于Internet的B/S模式的特点与优势,以Visual studio为开发环境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思路,介绍.NET应用程序开发体系与环境配置及V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掌握利用ADO.NET对象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及进行WEB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为今后从事WEB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完成以学生操作为主,以老师的指导为辅,通过大量的实践,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系统编码、测试、软件部署等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相关知识点,积累开发经验,培养学生应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实验指导书
目录
前言..................................................................................................................................................1 目录..................................................................................................................................................2 实验一 创建ASP.NET应用程序................................................................................................3
【实验目的】...........................................................................................................................3 【实验内容】...........................................................................................................................3 【实验要求】...........................................................................................................................4 实验二 HTML代码..........................................................................................................................5
【实验目的】...........................................................................................................................5 【实验内容】...........................................................................................................................5 【实验要求】...........................................................................................................................6 实验三 VB基本数据类型和语句..................................................................................................7
【实验目的】...........................................................................................................................7 【实验内容】...........................................................................................................................7 【实验要求】...........................................................................................................................7 实验四 服务器控件.......................................................................................................................8
【实验目的】...........................................................................................................................8 【实验内容】...........................................................................................................................8 【实验要求】...........................................................................................................................8 实验五 验证控件.........................................................................................................................11 【实验目的】.........................................................................................................................11 【实验内容】.........................................................................................................................11 【实验要求】.........................................................................................................................12 实验六 用户注册页面的制作.....................................................................................................13 【实验目的】.........................................................................................................................13 【实验内容】.........................................................................................................................13 【实验要求】.........................................................................................................................14 实验七 Asp.net内置对象..........................................................................................................15 【实验目的】.........................................................................................................................15 【实验内容】.........................................................................................................................15 【实验要求】.........................................................................................................................16 实验八 ADO.NET应用基础..........................................................................................................17 【实验目的】.........................................................................................................................17 【实验内容】.........................................................................................................................17 【实验要求】.........................................................................................................................19 实验九 数据库应用编程.............................................................................................................20 【实验目的】.........................................................................................................................20 【实验内容】.........................................................................................................................20 【实验要求】.........................................................................................................................22 2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创建ASP.NET应用程序
【实验目的】
1、熟悉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
2、掌握项目的创建方法。
4、掌握常用控件的设置与处理。
5、掌握.NET程序的调试运行。
【实验内容】
1、运行Visual Studio.net,观察并熟悉集成开发环境。
2、新建一个项目:
我们选择asp.net web应用程序
项目起个名称,位置:选择一个目录用于存放项目文件。
点击确定,会给自动生成一个default.aspx的文件。
3、使用控件,在default.aspx网页中添加一个label一个button:
4、查看并设置控件的属性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实验指导书
以下是default.aspx代码片段:
第四篇:薪资设计实验指导书
《薪资设计》实验指导书
人力资源教研室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模块,而薪资设计是薪酬管理的重要内容。掌握薪资设计的基本流程、技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课程使学生进一步融会贯通教材内容,掌握薪酬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薪酬设计的原则、流程和步骤,掌握整套薪资设计技术。
二、实验要求
在4个学时的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根据薪资设计基本流程和技术,结合企业案例,学习设计出规范、科学有效的薪资方案,制定薪酬管理制度。
三、实验考核
1、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指导书中提供的步骤,撰写实验报告书,题目为“**企业薪资设计方案”,各个步骤的进行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复习课程内容,方案设计有理有据。
2、考核方式
实验课成绩主要以实验报告书的成绩来评定,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四、实验步骤
薪资设计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薪酬诊断
仔细阅读案例,查找相关行业和职业的资料,根据薪酬管理的基本理论,对企业的薪酬管理的现状进行评价。例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总结出企业薪酬管理的优缺点;企业薪酬管理状况所折射的企业文化的特征;结合外部环境的调查和了解,进行SWOT分析。
2、薪酬政策
根据薪酬诊断的结果,制定企业的薪酬政策。薪酬政策分为三个层面。首先,薪酬政策源于企业战略,从企业战略的指向,明确企业对员工的价值认定。所以,所以薪酬政策要有明显的战略指向性。其次,薪酬政策要助于企业文化的构建和改良,所以薪酬政策要有明显的文化指向性。最后,就是要确定具体的薪酬政策,包括薪酬水平策略和薪酬结构策略。
3、定薪
定薪是要确定企业员工的总体收入水平。定薪要遵循以下步骤:(1)选择关键岗位(2)选择岗位测评要素(3)岗位测评要素权重(4)进行岗位测评(5)校验岗位测评的结果
(6)根据企业现状绘制工资结构线(7)根据薪酬政策,确定新的工资结构线(8)设定职级、薪级的数量(9)确定最低收入或最高收入水平(10)确定薪幅、重叠度
(11)计算得出各个职级的薪酬水平(12)将薪级设计方案进行平滑处理
4、设计薪酬体系
当定薪工作结束以后,确定了员工的总体收入水平,接下来,就要设计薪酬体系,即:确定员工收入有哪几部分组成,各个部分所占的比重有多大,给付的方式和依据是什么。具体来讲有以下步骤:
(1)确定薪酬模型。根据薪酬政策,确定选择高弹性的薪酬模型、高稳定性的薪酬模型,还是调和性的薪酬模型。
(2)设计结构工资制具体方案。确定员工薪酬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有多大。
(3)制定结构工资制的给付方案。确定薪酬各组成部分,该如何给付,给付的方式及相关的制度规定。
5、薪酬成本控制和调整
根据新的设计方案,结合员工以往的工作业绩以及预测,估算薪酬总额,附带所有方案介绍,上交决策部门,获得通过。如果有异议,按照上述步骤,重新进行调整。组成项目决策小组,沟通讨论,直至方案通过。
6、制定薪酬制度
薪资设计工作结束后,要根据方案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制度设计参照附录1、2:《薪酬管理制度》文本范本。附录1:
《薪酬管理制度》文本范例1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本规则依据人事管理规章的规定,制定员工工资的有关事项。
第二条 工资原则
员工工资,依据社会水准,公司支付能力,物价指数变化,本人执行所担任工作的能力、经验、年龄等因素确定。
第三条 工资结构
工资包括固定工资及临时工资两大部分,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四条 支付方法
1.工资给付除特别规定的情况外,原则上由直属主管直接将工资交予本人,或委托会计部门经办人直接交予本人。
2.工资给付亦可依据下列规定,直接将工资(含临时奖金)全部或部分汇人员工的银行账户上。
(1)员工希望将工资汇人本人账户时,必须依据下列规定,填具书面表格手续后,交付会计部门办理。
①希望汇人本人账户的工资范围和金额。
③员工指定金融机构和存款类别、账号。
③申请手续必须在工资结算前10天办好,方为有效。
(2)金融机构的指定原则上以与公司有业务往来或公司指定的金融机构为主。但在公司认为有必要时,可在本人申请指定的金融机构办理。
第五条 扣除金
下列规定各项可从每月工资中直接扣除:
1.法令规定的项目。
2.基于工资扣除的规定,并与工会取得协议后的项目。
第六条 工资的偿还与处理
1.虚假、误算等超领时,必须在发现后立即偿还。
2.因误算而超付的工资,公司可在一个月内向员工行使追索权。
第七条 离职时的工资
1.工资计算期间员工被解雇或申请离职时,凡采取日薪月给制或月薪制者,仍给付基本工资。
2.加给工资的给付依当月出勤日数乘以月薪比例(以 l/25计算)计算;至于各项津贴,则不予以给付。
3.退职金依离职前6个月内的平均基本工资乘以基准比例计算。
工资计算及给付
第八条 工资计算期间及支付日
1.工资计算期间以从上个月21日至本月20日,于该月27日发放。当发放工资日恰为休假日时,则提前一日发放。
2.结算工资期间从1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止。
3.因不可抗拒原因而无法按期支付工资时,须于支薪日前10天通知公司所有员工,并公告变更后的支薪日期。
4.临时工资的给付依据(第四条)的规定办理;支薪日期由人事部门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第九条 非常给付
下列情况下,直系抚养亲属申请可支付已执行勤务时间的工资。
l.本人死亡时。
2.离职或被解雇者。
3.结婚或生产时。
4.生病或受意外灾害时。
5.作为葬仪费用时。
6.其他经公司认可的事由。
第十条 尾数的计算
工资计算时,若有未达元民上尾数产生一律计算到元为单位。此外,基本工资及各项津贴也一律以元为单位计算。
基准内工资
第十一条 基本工资的约定
计算基本工资时,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经验能力、职务和绩效等因素而确定给付的工资标准。
第十二条 基本工资的种类
基本工资的给付,分为月薪制和日薪月结制两种,并以下列规定计算:
1.月薪制除人事规章有特别规定外,对于缺勤、迟到、早退、私自外出等皆不予以扣除。
2.日薪月结制员工的缺勤、迟到、早退及私自外出等怠工勤务日数,均按”基本工资 × l/25 ×当月怠工日数”得出的扣除额从基本工资扣除。
第十三条 月薪制适用标准
月薪制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者:
1.科长以上职位者。
2.工资计算期间出勤率达98%以上、并符合下列资格者:
(l)在公司服务2年以上。
(2)经由部门主管和人事部门评定后认为表现优异的员工。
第十四条 月薪制适用特例
采取月薪制形式的员工在工资计算期间若因下列情形或第五条所规定的事项,而无法执行勤务时,则该员工的缺勤工资应按计日或计时制计算方式从工资中扣除:
1.就职和复职前的缺勤日数。
2.连续缺勤达10日以上者。
3.非事先请假缺勤者。但若因不可抗拒事件而无法事前请假时,则应于上班后3日内提出书面证明。
4.其他,因公司原因而无法正常执行勤务时,则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加给
通过试用期并成为正式员工时,应根据该员工的职位,贡献大小适当地确定职等工资。
第十六条 职等制度概要升级及其他职等制度,依据《职等制度概要》的制定办法。
第十七条 责任津贴
担任管理职位及专门职位者,依其所担任的职位给付下列津贴额:
1.管理职位。
2.专门职位。调查科主任、调查员及主任等职位,均依照下表所列相应资格给付责任津贴。
第十八条 责任津贴的支付责任津贴原则上于正式任职的当月开始给付;缺任时的第二个月取消给付资格。
第十九条 住宅津贴给付原则
1.住房津贴依据各地区的情况,从员工正式任职时算起。
2.当员工因故暂停职务时,住房津贴可以不予以给付。但恢复勤务时,则从下个支薪日起依出勤日数给付住房津贴。
3.工资计算期间中途任职者,其勤务时间未达15日以上时,予以给付住房津贴。
4.因调职到其他地区任职时,从调职发生的第二个月起,依其调至地区情况给付住房津贴。
第二十条 抚养津贴
公司对于须负担家计并对抚养亲属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员工,依下列资格支付抚养津贴:
1.抚养资格。
(l)配偶
①所得税法上承认的配偶,全部支付。
②夫妇皆在公司上班者,仅支付丈夫的抚养津贴。
(2)其他抚养亲属
①责任津贴在二等以上者,其抚养亲属不得超过2人。
②夫妇皆在公司上班者择一支付。
2.抚养亲属系指和本人共同生活(依靠本人收入赖以维持生计,在直系两代范围内)者,依下列资格评定。但不得已必须与抚养亲属分居时,须提出相关证明文件并经由人事部门确认后,可依规定办理津贴给付。
(l)配偶。
(2)未满18岁的子女及弟妹(不含已就业者)。
(3)满60岁以上的父母、祖父母(不含有所得收人或不动产收人者)。
(4)残障者(直系两代范围内)。
(5)其他,法令所规定者。
第二十一条 抚养津贴给付规定
1.新进员工抚养亲属增加者,应从事实发生的当月起开始给付抚养津贴;抚养亲属减少者,则应从事实发生的第二个月起减少津贴额。
2.缺勤一个月以上时,第二个月起即不给付津贴,但恢复勤务时,则从恢复上班当月开始给付。
3.欲接受亲属津贴该津贴需变动者,原则上应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并经由直属主管向上呈报。
第二十二条 职务津贴的各类。
凡具有下列资格者,可享受职务津贴:
1.机械津贴。()重作业;(2)轻作业;(3)其他。
2.营业津贴(定额)。
3.驾驶津贴(基本津贴额)。
4.警卫津贴。
5.柜台、电话接线津贴。
6.厨房津贴。
第二十三条
机械津贴
从事机械加工作业者,应根据其作业危险性及油渍污染程度,给付下列津贴:
1.重作业:每月津贴见津贴补助规定。
2.轻作业:每月津贴见津贴补助规定。
3.其他:每月津贴见津贴补助规定。
第二十四条 机械津贴的给付
机械津贴从勤务开始时给付,卸任后的下一个支薪日停止给付。
第二十五条 从事业务推广的营业人员,依津贴补助规定的有关规定给付津贴。
第二十六条 营业津贴的给付
营业津贴从勤务开始时起即给付,卸任后的第一个支薪日停止给付。
第二十七条 警卫津贴
从事警卫勤务者(夜间值夜班的勤务),依津贴补助规定的有关规定给付津贴。
第二十八条 驾驶津贴
从事驾驶勤务者,依津贴补助规定有关规定给付津贴。
第二十九条 柜台、电话接线津贴
休息时间轮班值班柜台及电话接线勤务者,依津贴补助规定的有关规定给付津贴。
第三十条 厨房津贴
勤务时间内,不定时员工餐厅勤务者,依津贴补助规定的有关规定给付津贴。
第三十一条 警卫津贴、柜台及电话接线,厨房勤务津贴的给付
1.警卫、柜台及电话接线、厨房勤务等津贴,应从接受勤务当月开始给付,卸任后的下一个支薪日停止给付。
2.接受本津贴者,不再接受轮班值勤津贴。
第三十二条 责任津贴职务津贴的处理
1.缺勤日数达10天以上者,则采取按日计算的方式。
2.缺勤达15日以上者,则不给付该津贴。
第三十三条 调整津贴
在下列情况下,公司根据需要限期调整津贴:
1.合并或整顿公司时,新负责人认为有调整津贴的必要。
2.留职停薪者复职后,经人事部门评定有调整津贴的必要时。
3.有关工资给付基准及相关制度修订后,认为有补偿差额的必要时。
4.因调职、外调等人事变动致使工资基准额减少的,经人事部门评定后,认为有补偿差额的必要时。
基准外工资
第三十四条 加班津贴
1.勤务时间外的加班(不含假日加班及深夜加班),每小时增加130%的工资作为加班津贴,但接受第二十五条营业津贴及第二十八条驾驶津贴者,则依照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2.勤务时间外(加班、提前上班)的时间计算,须扣除下班后及上班休息时间;并且开始工作后的前30分和下班前的15分钟皆不予计算。
第三十五条 假日加班时,以下列标准乘以计时工资作为假日加班津贴额:
1.星期日140%
2.固定假日150%
3.春节200%
第三十六条
1.深夜加班津贴的计算方法是,以标准工资除以一般加班费,再加上计时工资的30%。轮班勤务则另行规定。
2.假日加班至深夜时,除比照第三十五条的假日区分外,并依区分的假日加班费加上平日计时工资的 40%后给付。
第三十七条 前三条的加班时间若在一个月内一般加班超过30小时,假日加班16超过小时,深夜加班超过6小时,皆加算10%的津贴。
第三十八条 加班津贴的重复
一般加班与假日加班若有重复时,则不再补贴。
第三十九条 特殊勤务
特殊勤务者的津贴,视实际需要另行规定。
第四十条 营业津贴的定率等级额
1.外勤营业员及总经理驾驶员以前三个月的平均加班时数为基准,按津贴补助的有关规定中定率 等级额计算该月份的基准外工资。
2.定率等级额在任满 3个月后给付,卸任后的第一个支薪日即不再给付。
3.试用其蝗营业津贴,通常以一般加班的津贴给付。
4.采取定率等级额方式者,不须再给付一般加班费(不含假日加班津贴)。
第四十一条 驾驶津贴
驾驶津贴除依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外,经公司许可后,驾驶公用车者,以津贴补助的有关的规定,按公务车执行。
第四十二条 交通津贴
公司每隔三个月给付一次相等于来回定期公共车票的金额作为员工的交通津贴。员工自备交通工具的也以定额的交通津贴为基准,不另行补贴其差额津贴。
第四十三条 轮班津贴
人事轮班制勤务的员工,依下列规定(按定率、定额)给付轮班津贴,但固定夜班勤务者,则不给付按定率计算的津贴。
1.固定额津贴(每次勤务)。
(l)早班100天;夜班150天。
2.固定比率津贴(定率)。
(l)规定勤务时间外加班从凌晨5时到8时30分,17时30分至22时等勤务,每小时给付计时工资的130%,从22时到凌晨5时的勤务,每小时给付计时工资的145%。
(2)规定时间外的加班,也适用于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条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调拨津贴
因业务上的需要,员工必须在休假日执行勤务,并于翌日给予补休者,给予一般计时工资的40%。
第四十五条 奖学金
公司为鼓励在职人员进修,或部分在学的勤务者,依津贴补助的有关规定给付奖学金。
第四十六条 出差津贴
因业务需要,须到外地考察或洽谈业务时,依下列给付标准,以固定金额加固定比率金额的总额,作为津贴的基准。
(五)缺勤时的处理
第四十七条 事故津贴
因意外事而缺勤时,依下列方式处理。
1.有休假,工资照常予以给付。
2.下列特别休假,工资亦照常给付:
(l)婚假;(2)丧假;③产假;(4)补休;(5)天灾,公同认为必须休假时;(6)公司现工会特别协定的休假。
第四十八条 工会活动
员工从事工会活动而停业勤务的时间,则不支付工资;但公同与工会共同举办的活动及协议时,则不在此限。
第四十九条 停职
员主在勤务时间内申请离职或遭解雇缺勤时,不给付缺勤时的工资。
第五十条 缺勤一个月以上时
1.因业务负伤患病连续缺勤达一个月以上者,第一月的工资照常给付;第二个月仍缺勤时则不再给付其工资。
2.非业务负伤患病,并在每一计薪期间内的缺勤日数达15日以上者,则不给付工资。
第五十一条 行使公民权
因下列规定情形而缺勤时,工资照常给付:
1.行使公民权时。
2.出庭作证时。
3.公司集会或因培训而召集时。
临时工资
第五十二条 奖金
奖金原则上每年分两次发放,分别于6月30日(上期)及12月5日(下期)给付。
第五十三条
1.奖金支付对象,以奖金计算期间到发放日止,仍在职员工为原则。
2.奖金计算期间服务满6个月以上者,则应给付10%的金额,未满6个月者以下列方式给付:
(l)服务满5个月以上,未满6个月者,给付po%的奖金。
(2)服务满4个月以上,未满5个月者,给付75%的奖金。
(3)服务满3个月以上,未满4个月者,给付50%的奖金。服务满2个月以上,未满3个月者,给付25%的奖金。
(5)服务满未1个月者,不予给付。
3.非正式员工,或奖金计算期间为试用员工时,则视其工作表现,由人事部门另行规定。
第五十四条 奖金计算期间
1.上期奖金计算期间从上一年 11月21日至该年5月20日。
2.下期奖金的计算期间以该5月21日到11月20日止。
第五十五条 奖金计算方法
1.个人奖金计算方法如下:
个人奖金金额=计算基础额给付率出勤系数
2.奖金计算基础额为奖金计算期间内员工的最高基准工资(基本工资、加给)加上各项津贴(责任津贴、住宅津贴、抚养津贴及特殊职务津贴的总额。
3.给付率依据公司营业成长及员工考绩等因素,由人事部门个别制定。
4.出勤系数计算方法:
出勤系数=(每半年出勤日数、员工缺勤日数)/每半年应出勤日数注:每半年应出勤日数为[一年(365日)一特别休假日(101)]/2=132;
员工缺勤日数包括病假、事假、迟到、早退、私自外出缺勤。
5.其他
第五十六条 年龄最低工资
公司依员工的年龄及已婚者的最低工资作为基本工资及加给等的给付依据。
1.年龄最低工资(男女)。
(l)职务最低工资;(2)18岁;325岁;(4)30岁;(5)35岁。
2.已婚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30岁以上4人之家庭者。
第五十七条 晋升
1.公司视员工的工作表现于每年12月31日实施晋升,原则上若无特别需要,不进行临时晋升。
2.资格晋升的对象为12月31日前仍在职的员工,但有下列情况者,则不予以晋升:
(l)停职者(留薪停职者);(2)该缺勤日数达45天以上者;(3)晋升发布日前离职者;(4)该受处罚者;(5)其他,经人事部门评定不具备晋升资格者。
第五十八条 其他工资
其他未规定的工资如有疑义产生时,由人事部门另行规定。
附则
实施日期
第五十九条 本规则从X年X月X日始实施 工资管理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月薪制
目的
第一条 本细则详细规定有关工资规则第十三条第二项的规定。
适用资格
第二条
1.工资计算期间出勤率达%%以上者,适用于月薪制。第三条 适用时期及适用日
月薪制的适用资格评定及取消,一年分两次(6月及12月评估);适用日期发布时间为6月20日及12月20日,从发布日后的下一个支薪日起实施。
第四条 出勤率的计算
出勤率计算应于每年5月21日及11月21日实施。第五条 出勤计算期间
出勤率计算期间以6个月为一单位,从上11月20日至该5月20日止为上期;该5月21日到11月20日止为下期。
第六条 适用标准及取消
1.适用月薪制资格者,必须连续两年以上且出勤率达98%以上。2.有下列情形发生时,则取消其适用资格:(l)连续两年的出勤率未达98%以上者。
(2)经人事部门评定其考绩,或受惩戒处分、取消其作用资格者。第七条
1.经本细则第六条第2项规定取消资格者,若于任职一年后的出勤率达98%以上时,可恢复其月薪制。
2.再适用者,因故遭取消时,原则上不再适用月薪制。但因取消后的两年内表现优异或连年内出勤率达99%以上时。
第八条 出勤率的扣除
出勤率以规定勤务日数除以缺勤日数计算并依下列规定扣除。l.下列缺勤原则上不予以扣除工资及出勤率。(l)有薪休假。(2)特别休假。(3)产前产后假。(4)事故休假。(5)业务负伤,病缺勤(未满1个月)。
2.下列缺勤,则依实际缺勤日数,予以扣除。(l)业务外负伤疾病缺勤。(2)因私人事由缺勤(以事先请假者为限)。(3)未事先请假的缺勤(以旷职缺勤论)。(4)迟到、早退、私自外出缺勤,以30分钟为计算单位,超过叨分钟者,按一日计算。
3.工资计算期间停职时,未执行勤务日数不予以计算。第九条 附则
本工资管理细则从XX年XX月XX日起开始实施。附录2:
《薪酬管理制度》文本范例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员工长期地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本着“以人为本”和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根据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指导思想
一、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工资增长幅度与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同步。
二、以员工岗位责任、劳动绩效、劳动技能、工作年限等指标综合考核员工报酬,适当向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和责任重大、技术含量高的关键岗位倾斜。
三、逐步构造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技术岗位与非技术岗位、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薪酬档次落差,建立激励机制。
第三条
范围
公司从业人员的薪酬管理除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董事会另有文件规定外,均需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
薪酬办法
第一条
薪酬构成及定义
员工的薪酬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
一、基本工资按照员工身份、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确立。基本工资参照员工档案工资建立,档案关系不在公司的,参照同等水平人员确定基本工资额度。
二、岗位工资按照职务高低、岗位责任繁简轻重确立。不同岗位的员工,岗位工资不同。根据公司经营情况的变化,可以变更岗位工资标准。
三、绩效工资按照上月各部门工作任务、经营指标、员工职责履行状况、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立。第二条
管理类人员岗位设置
一、管理类人员定义:从事持续性的管理工作,可确保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其工作的行为、表现及结果对公司的总体业绩发生作用。
二、管理类人员工作岗位设置如下: 管理一岗(总经理)管理二岗(副总经理)管理三岗(部门主任)管理四岗(部门副主任)
管理五岗(业务主管):主要负责部门一项或多项管理工作 管理六岗(业务主办):主要办理部门一项或多项管理工作 管理七岗(业务助理):协助办理部门一项或多项管理工作
三、管理类一~二岗薪酬按照董事会相关规定执行。
四、管理类三~七岗各岗位工资薪级均分为(A、B、C、D)四档,详情见附表。第三条
技术类人员岗位设置
一、技术类人员定义:从事创造性的技术及业务工作,其工作直接影响公司关键目标的执行效果。
二、技术类人员工作岗位设置如下: 技术一岗(高级专业技术主管)技术二岗(中级专业技术主管)
技术三岗(技术主管):主要负责部门一项或多项技术工作 技术四岗(技术主办):主要办理部门一项或多项技术工作 技术五岗(技术助理):协助办理部门一项或多项技术工作 技术六岗(技术员)
三、技术类一~六岗各岗位工资薪级均分为(A、B、C、D)四档,详情见附表。第四条
绩效工资
一、绩效考核由公司统一安排按月进行,考评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综合办公室主任、计划财务部主任组成。
二、每月绩效基数由考评小组根据上月公司经营情况确定。
三、绩效工资系数与员工岗位挂钩,同一岗位的绩效工资系数相同,各岗位系数见附表。
四、绩效工资由公司根据考核结果按月统一下发至各部门,各部门可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二次分配。
第五条
公司员工薪酬实行岗位制,动岗动薪。
第六条
新派任岗位的员工,原则上均自所派任岗位的第一薪级起薪,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提高其起薪薪级。
1、具有所任岗位要求的对口专业工作经验已超过三年以上。
2、具有所任岗位要求的对口专业技术职称高一级以上。
3、所具能力优异,为公司甚难招募到的人才。
第七条
新派任岗位的员工,依所派任岗位的第一薪级起薪的,由总经理办公室确定并执行;需提高其起薪薪级,所提高薪级不超过该等最高薪级的,由总经理办公室提出书面建议,报公司总经理批 准后执行。
第八条
低级岗位代理高级岗位或低级岗位实际代行高级岗位职责的,提高薪级一级支给薪酬。第九条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公司管理制度规定,公司在向员工发放薪酬时应代扣缴以下项目的费用:
1、个人所得税;
2、住房公积金;
3、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
第九条
员工对薪酬如有疑义,可向总经理办公室提出书面查询要求。自发生日起一个月内未提出要求的,则视无异议。
第十条
试用人员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用期间薪酬标准如下: 专科以下(不含专科)
x00元/月 专科毕业
x00元/月 本科毕业(或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x00元/月 硕士学位(或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xx00元/月 博士学位(或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xx00元/月 试用期满,部门提出建议,经总经理批准后,薪酬增加100元。第十一条
合同工的基本工资标准为x00元/月。
第十二条
合同员工的奖金、补贴、补助等待遇依照公司(中心)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薪酬发放
第一条
薪酬发放日期为每月十五日。
第二条
总经理办公室应于每月八日填制《薪酬通知单》办理核薪,并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签署后转呈总经理核定,再记录于《薪酬名册》后,转计划财务部操作。
第三条
对经批准停职、离职、解聘的员工,总经理办公室应据此填制《薪酬通知单》办理停薪,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核签署,记录于《薪酬名册》后转计划财务部操作。
第四条
办理内退的员工,按档案工资发放薪酬。
第四章
薪酬的定期调整
第一条
经董事会批准,公司实行薪酬定期调整制度,调整日期为每年一月一日。第二条
薪酬定期调整的审定日期为一年,即从上一年的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三条
对员工薪酬的定期调整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依岗位薪级提薪、降薪或保持原薪级,提薪、降薪均不限定薪级数。
第五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前言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普遍原理和技术的工程学科。随着信息系统概念及应用的发展,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信息系统建设过程是复杂的社会过程,系统观点是系统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科学的开发过程和规范的项目管理要比开发技术本身更为重要,严格遵循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论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率,显著减少系统开发和维护中的问题。
按该课程的特点,实验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的两大方法学的专题训练,即结构化(生命周期学)的方法学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学,通过对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项目,要求学生利用结构化软件开发技术或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完成对该项目的开发。因此设置四个实验项目,从项目开发的准备工作,系统分析过程,系统设计过程,到文档的整理和完善,覆盖软件开发的主要过程,此外又引入我国国家《计算机开发规范》,以规范技术文档的书写标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实验训练,达到如下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原理,提高对实际项目的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熟悉和基本掌握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开发的过程,文档资料的编写格式及规范,全面领会和贯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目
录
实验一:项目开发的准备工作--------------------1 实验二:系统分析过程----------------------------1 实验三:系统设计过程----------------------------2 实验四:系统文档整理----------------------------3
附录一:--------------5 附录二:--------------6 附录三:--------------11
实验一:项目开发的准备工作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性
一、目的与任务
目的:确定课题,组织组员,合理分工,熟悉软件开发环境,培养团队精神。
任务:学习软件开发小组的组织和管理,合理分工,将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明确,并熟悉相应的软件开发环境。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实验内容与要求:
根据各组选择的课题,实行项目经理制,各组推荐一名组长,统一管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并和理调整资源和负责项目全局;根据项目的难易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对问题达成一直的看法;针对项目的实施,熟悉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环境。
2、实验安排方式:
本实验为开放实验,各组可同时进行实验,每组2—3人。3.准备参考资料和阅读相关的国家有关软件开发的标准文档。
三、思考题
1. 2. 3. 项目开发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
你认为该软件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你认为怎样分工是最合理的?
实验二:系统分析过程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验证性
一、目的与任务
目的:确定项目的可实施性,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的逻辑功能模型的建立。任务:采用不同的软件开发技术,完成对项目的分析过程,给出系统的逻 1 辑功能模型,数据字典以及规格说明书。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实验内容与要求:(1)结构化分析
明白项目的业务流程图,绘制数据流程图,编写数据字典,数据加工处理的描述,实体关系图(ER图),需求规格说明书。
(2)面向对象分析
弄清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绘制系统的用例图,书写用例规格说明;初步绘制系统的静态结构——类图;初步绘制系统动态行为——顺序图、协作图、活动图、状态图。最后利用Word写出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2、实验安排方式:
本实验为开放实验,各组可同时进行实验,每组2—3人。
三、思考题
1. 2. 3. 4. 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分析系统流程图,流程图和数据流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怎样写合乎规范的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 怎样组织对该工作的评审?
实验三:系统设计过程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技能性
一、目的与任务
目的:在实验二基础上完成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建立和系统详细设计,并给出相应的规格说明书。
任务:认真分析实验二的结果,给出系统合理的体系结构,描绘系统结构图,并合理划分系统的各组成模块,最后给出系统的各部分设计规格说明书。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实验内容与要求:(1)结构化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图(HIPO图或模块结构图)设计,模块处理流程设计,输出设计(主要指打印输出设计),存储文件格式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输入设计(主要指数据录入卡设计),代码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
(2)面向对象设计
设计系统合理的体系结构;在Rational Rose环境中对实验二的分析模型进行细化、精化,使之成为计算机能够实现的物理模型。最后利用Word写出系统的设计规格说明书。
2、实验安排方式:
本实验为开放实验,各组可同时进行实验,每组2—3人。
三、思考题
1.系统设计和需求分析的关系是什么?两者必须先后关联吗? 2.怎样描绘系统的体系结构? 3.怎样绘制复合规范的流程图。4.怎样组织对设计阶段工作的评审?
实验四:系统文档整理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性
一、目的与任务
目的:系统运行和软件后期制作。
任务:总结软件开发中的得失,正确书写软件说明书和用户手册。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实验内容与要求:
完善系统所涉及的程序框图,源程序,模拟运行数据,打印报表,软件使用说明书和用户手册等。
2、验安排方式:
本实验为开放实验,各组可同时进行实验,每组2—3人。
三、思考题
1.怎样合理选择软件开发的工具?
2.怎样进行用户说明手册和使用手册的编写。3.总结项目实施中的得失。
附录一:
实验要求
软件工程实验要求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 班级按项目小组进行分组,每组不得超过4人
2. 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组成员讨论、选定开发项目
3.项目开的每项任务要落实到人且规定该任务的起止日期和时间 4.每个项目小组可以参照附录中给定的文档规范标准提供项目文档 5.题目自定或采用附录二中的题目
6.软件开发的方法学自定(结构化或面向对象的方法学)
附录一:实验题目
题目一:“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学院课程安排”
1. 系统简介
每个学期的期中,学校教务处向各个学院发出下各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时、班级类别(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研究生)、班号等;学院教学主管人员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给出各个课程的相关限制(如:任课教师的职称、上课的班数、最高和最低周学时数等);任课教师自报本人授课计划,经所在教研室协调任可,将教学计划上交学院主管教学计划的人员,批准后上报学校教务处,最终由教务处给出下个学期全学院教师的教学任务书。
假设上述排课过程全部由人工操作,现要求为上述过程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过程。2. 限定条件
(1)每位教师的主讲课程门数不超过2门/学期:讲师以下职称的教师不能承担学院定主课的主讲任务。
(2)学院中层干部的主讲课时不能超过4学时/周。
(3)本学期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不能承担下各学期的主讲任务。
(4)本系统的输入项至少包括:教务处布置的教学计划,学院教师自报的授课计划和学院定的有关授课限制条件。
(5)本系统的输出项至少包括:教务处最终下达全院教师的教学任务书和学院各个班级下各学期的课程表(可以不含上课地点)。
题目二:“学校教材定购系统”
1. 系统简介
本系统可以细化为两个子系统:销售系统和采购系统。
销售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为:首先由教师或学生提交购书单,经教材发行人员审核是有效购书单后,开发票、登记并返给教师或学生领书单,教师或学生可以到书库领书。
采购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为:若是教材脱销,则登记缺书,发缺书单给书库采购人员;一旦新书入库后,即发进书通知给教材发行人员。
以上功能要求在计算机上实现。2. 技术要求和限制条件
(1)当书库中的各种书籍数量发生变化(包括进书和出书)时,都应修改相关的书库记录,如库存表或进/出库表。
(2)在实现上述销售和采购的工作过程时,需考虑有关的合法性验证。
6(3)系统的外部项至少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工作人员。
(4)系统的相关数据存储至少包括:购书表、库存表、缺书登记表、待购教材表、进库表和出库表。
题目三:“机票预定系统”
1. 系统简介
航空公司为给旅客乘机提供方便,需要开发一个机票预定系统。各个旅行社把预定机票的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护照号码)、旅行时间、旅行始发地和目的地,航班舱位要求等)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为旅客安排航班。当旅客交付了预订金后,系统打印出取票通知和帐单给旅客,旅客在飞机起飞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和帐单交款取票,系统核对无误即打印出机票给旅客。此外航空公司为随时掌握各个航班飞机的乘载情况,需要定期进行查询统计,以便适当调整。2. 技术要求和限制条件
(1)在分析系统功能时要考虑有关证件的合法性验证(如身份证、取票通知和交款发票)等。
(2)对于本系统还应补充以下功能:
旅客延误了取票时间的处理 航班取消后的处理 旅客临时更改航班的处理
(3)系统的外部输入项至少包括:旅客、旅行社和航空公司。
题目四:“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1. 系统简介
每学年要对实验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更新。其中:(1)对于已彻底损坏的做报废处理,同时详细记录有关信息。
(2)对于由严重问题(故障)的要及时修理,并记录修理日期、设备名、编号、修理厂家、修理费用、责任人等。
(3)对于急需修改但又缺少的设备,需以“申请表”的形式送交上级领导请求批准购买。新设备购入后要立即进行设备登记(包括类别、设备名、编号、型号、规格、单价、数量、购置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和经办人等信息),同时更新申请表的内容。
(4)随时对现有设备及其修理、报废情况进行统计、查询,要求能够按类别和时间段等查询。
2. 技术要求及限制条件
7(1)所有工作由专门人员负责完成,其他人不得任意使用。
(2)每件设备在做入库登记时均由系统按类别加自动顺序号编号,形成设备号;设备报废时要及时修改相应的设备记录,且有领导认可。
(3)本系统的数据存储至少包括:设备记录、修理记录、报废记录、申请购买记录。(4)本系统的输入项至少包括:新设备信息、修理信息、申请购买信息、具体查询统计要求。
本系统的输出项至少包括:设备购买申请表、修理/报废设备资金统计表。
题目五: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系统简介和设计要求:(1)信息要求
本系统应该包含与人事管理相关的信息,如部门信息、职员信息,其中职员信息应该包含职员的基本信息(如职员的编号、姓名、性别等)职员的其他信息如(如:主要社会关系、奖惩情况等)。(2)功能要求
本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如下: 部门信息维护;
职员信息维护(含职员的部门调整); 职员信息查询(不确定查询); 人事信息查询(如人才结构的统计查询) 用户管理(含用户权限的设置)
辅助功能(如学历索引表、职称索引表的维护等)
题目六: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
系统简介和设计要求:(1)信息要求
本系统应该包含与工资管理相关的信息,如部门信息、职员工资信息,其中职员工资信息应该包含与支援工资相关的基本信息(如:职员的编号、姓名、基本工资、各种津贴以及其他应发工资项目,水电、煤气等各项扣款,以及公积金、会费等)、职员的其他信息(如工资调整情况)等。
(2)功能要求
本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如下: 部门信息维护;
职员工资信息维护; 显示打印职员工资表; 打印职员工资发放表; 打印部门工资汇总表;
用户管理(含用户权限的设置)。
题目七:毕业生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要求:(1)信息要求
本系统应该包含与毕业生管理相关的信息,如毕业生基本信息、毕业生就业信息、其中毕业生基本信息应该包括:毕业生的编号、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毕业时间、专业、政治面貌等信息;毕业生就业信息应该包括:毕业生的编号、就业时间、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职务、地址等。
(2)功能要求
本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如下: 毕业生基本信息维护; 毕业生就业信息维护;
毕业生就业情况查询(不确定查询); 按专业划分的就业情况统计; 用户管理(含用户权限的设置)。
题目八:建立一个分布式、互动式的远程教学平台
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比较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其主要功能包括通知发布、参考资料发布、电子课件发布、学生作业提交、帮助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帮助学生复查批改后的作业。
题目九:开发一个基于WEB的网上机票查询和销售系统
该系统可以录入航班和机票信息,用户可以查询航班时刻表、查询机票可用信息和机票折扣信息,用户可以通过WEB订票。
题目十:开发一个基于WEB的网上投稿系统
该系统可以接受作者的电子投稿,以及作者信息(如姓名、单位、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注册,并能供投稿人查询稿件处理情况,以及在稿件处理后(退稿、录用、修改后再审等),能自动发送E-Mail通知投稿人。
题目十一:开发一个基于Web的BBS系统
包含一般BBS所具有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信息管理、发贴功能、贴子管理、主题词查询、用户信息修改和查询等。
题目十二:开发一个基于Web的网上书店
该系统可以分类录入书籍和相关信息(如名称、页数、出版商、摘要、目录等),用户可以注册、登录,注册用户享受打折服务,所有用户都可以查询、浏览书籍。注册用户可以定购书籍并查询订单。
附录三:
软件开发文档指南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目的是: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而可能先择的各种方案;说明论证所选定的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要求如下:
1.1 引言
1.1.1 编写目的 1.1.2 背景
1.1.3 定义
1.1.4 参考资料
1.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2.1 要求
1.2.2 目标
1.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1.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2.5 评价尺度
1.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3.1 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1.3.2 工作负荷
1.3.3 费用开支
1.3.4 人员
1.3.5 设备
1.3.6 局限性
1.4 所建议的系统
1.4.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1.4.2 数据流程各处理流程
1.4.3 改进之处
1.4.4 影响
1.4.4.1 对象设备的影响
1.4.4.2 对软件的影响
1.4.4.3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1.4.4.4 对系统动行的影响
1.4.4.5 对开发的影响
1.4.4.6 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1.4.4.7 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1.4.5 局限性
1.4.6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1.5 可选择其他系统方案
1.5.1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1.5.2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
1.6 投资及收益分析
1.6.1 支出
1.6.1.1 基本建设投资
1.6.1.2 其他一次性支出
1.6.1.3 非一次性支出
1.6.2 收益
1.6.2.1 一次性收益
1.6.2.2 非一次性收益
1.6.2.3 不可定量的收益
1.6.3 收益/投资比
1.6.4 投资回收周期
1.6.5 敏感性分析
1.7 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1.7.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1.7.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1.8 结论 2 项目开发计划
编制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是用文件的形式,把对于在开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进度所需经费预算、所需软、硬件条件等问题作出安排记载下来,以便根据本计划开展和检查本项目的开发工作。编制内容要求如下:
2.1 引言
2.1.1 编写目的 2.1.2 背景
2.1.3 定义
2.1.4 参考资料
2.2 项目概述
2.2.1 工作内容
2.2.2 主要参加人员
2.2.3 产品及成果
2.2.3.1 程序
2.2.3.2 文件
2.2.3.3 服务
2.2.3.4 非移交产品
2.2.4 验收标准
2.2.5 完成项目的最迟期限
2.2.6 本计划的审查者与批准者
2.3 实施总计划
2.3.1 工作任务的分解
2.3.2 接口人员
2.3.3 进度
2.3.4 预算
2.3.5 关键问题
2.4 支持条件
2.4.1 计算机系统支持
2.4.2 需要用户承担的工作
2.4.3 需由外单位提供的条件
2.5 专题计划要点 3 软件需求说明书
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的软件开发者双方对该软件的起初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编制软件需求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
3.1 引言
3.1.1 编写的目的 3.1.2 背景
3.1.3 定义
3.1.1 参考资料
3.2 任务概述
3.2.1 目标
3.2.2 用户的点
3.2.3 假定与约束
3.3 需求规定
3.3.1 对功能的规定
3.3.2 对性能的规定
3.3.2.1 精度
3.3.2.2 时间特性要求
3.3.2.3 灵活性
3.3.3 输入输出要求
3.3.4 数据管理能力的要求
3.3.5 故障处理要求
3.3.6 其它的专门的要求
3.4 运行环境规定
3.4.1 设备
3.4.2 支持软件
3.4.3 接口
3.4.4 控制 4 数据需求说明书
数据要求说明书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向整个开发时期提供关于处理数据的描述和数据采集要求的技术信息。编制数据要求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
4.1 引言
4.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
4.1.3 定义
4.1.4 参考资料
4.2 数据的逻辑描述
4.2.1 静态数据
4.2.2 动态输入数据
4.2.3 动态输出数据
4.2.4 内部生成数据
4.2.5 数据约定
4.3 数据的采集
4.3.1 要求和范围
4.3.2 输入的承担者
4.3.3 处理
4.3.4 影响 5 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可称作系统设计说明书,这里说的系统是指程序系统,编制的目的是说 15 明对程序的系统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程序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编制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如下:
5.1 引言
5.1.1 编写目的 5.1.2 背景
5.1.3 定义
5.1.4 参考资料
5.2 总体设计
5.2.1 需求规定
5.2.2 运行环境
5.2.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5.2.4 结构
5.2.5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5.2.6 人工处理过程
5.2.7 尚未解决的问题
5.3 接口设计
5.3.1 用户接口
5.3.2 内部接口
5.3.3 外部接口
5.4 运行设计
5.4.1 运行模块组合 5.4.2 运行控制
5.4.3 运行时间
5.5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5.1 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5.5.2 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5.3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5.6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6.1 出错信息
5.6.2 补救措施
5.6.3 系统维护设计 6 详细设计说明书
详细说明书可称作程序设计说明书。编制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有关内容合并概要设计说明书。对详细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不得要求如下:
6.1 引言
6.1.1 编写目的 6.1.2 背景
6.1.3 定义
6.1.4 参考资料
6.2 程序系统的组织结构
6.3 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6.3.1 程序描述
6.3.2 功能
6.3.3 性能
6.3.4 输入项
6.3.5 输出项
6.3.6 算法
6.3.7 流程逻辑
6.3.8 接口
6.3.9 存储分配
6.3.10 注释设计
6.3.11 限制条件
6.3.12 测试计划
6.3.13 尚未解决的问题
6.4 程序2(标识符)设计说明
……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编制目的是对于设计中的数据库所有标识、逻辑结构和理结构作出具体的设计规定。其内容要求如下:
7.1 引言
7.1.1 编写目的 7.1.2 背景
7.1.3 定义
7.1.4 参考资料
7.2 外部设计
7.2.1 标识符和状态
7.2.2 使用它的程序
7.2.3 约定
7.2.4 专门指导
7.2.5 支持软件
7.3 结构设计
7.3.1 概念结构设计
7.3.2 逻辑结构设计
7.3.3 理结构设计
7.4 运用设计
7.4.1 数据字典设计
7.4.2 安全保密设计 8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的编制是要使用非专门术语的语言,充分地描述该软件系统工程所具有的功能及基本的使用方法。使用户(或潜在用户)通过本手册能够了解该软件的用途,并且能够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它。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8.1 引言
8.1.1 编写目的 8.1.2 背景
8.1.3 定义
8.1.4 参考资料
8.2 用途
8.2.1 功能
8.2.2 性能
8.2.2.1 精度
8.2.2.2 时间特性
8.2.2.3 灵活性
8.2.3 安全保密
8.3 运行环境
8.3.1 硬设备
8.3.2 支持软件
8.3.3 数据结构
8.4 使用过程
8.4.1 安装与初始化
8.4.2 输入
8.4.2.1 输入数据的现实背景
8.4.2.2 输入格式
8.4.2.3 输入举例
8.4.3 输出
8.4.3.1 输出数据的现实背景
8.4.3.2 输出格式
8.4.3.3 输出举例
8.4.4 文卷查询
8.4.5 出错处理与恢复
8.4.6 终端操作
操作手册
操作手册的编制是为了向操作人中提供该软件每一个运行的具体过程和有关知识,包括操作方法的细节。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9.1 引言
9.1.1 编写目的 9.1.2 背景
9.1.3 定义
9.1.2 参考资料
9.2 软件概述
9.2.1 软件的结构
9.2.2 程序表
9.2.3 文卷表
9.3 安装与初始化
9.4 运行说明
9.4.1 运行表
9.4.2 运行步骤
9.4.3 运行1(标识符)说明
9.4.3.1 运行控制
9.4.3.2 操作信息
9.4.3.3 输入-输出文卷
9.4.3.4 输出文段
9.4.3.5 输出文段的复制
9.4.3.6 启动恢复过程
9.4.4 运行2(标识符)说明
9.5 非常规过程
9.6 远程操作 10 模块开发卷宗
模块开发卷宗是在模块开发过程中逐步编写出来的,每完成一个模块或一级密切相关的 20 模块的复审时编写一份,应该把所有的模块开发卷宗汇集在一起。编写的目的是记录和汇总低层次开发的进度和结果,以便于对整个模块开发工作的管理和复审,并为将来的维护提供非常有用的技术信息。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10.1 标题
10.2 模块开发情况表
10.3 功能说明
10.4 设计说明
10.5 源代码清单
10.6 测试说明
10.7 复审的结论 11 测试计划
11.1 引言
11.1.1 编写目的 11.1.2 背景
11.1.3 定义
11.1.4 参考资料
11.2 计划
11.2.1 软件说明
11.2.2 测试内容
11.2.3 测试1(标识符)
11.2.3.1 进度安排
11.2.3.2 条件
11.2.3.3 测试资料
11.2.3.4 测试培训
11.2.4 测试2(标识符)
……
11.3 测试设计说明
11.3.1 测试1(标识符)21
11.3.1.1 控制
11.3.1.2 输入
11.3.1.3 输出
11.3.1.4 过程
11.3.2 测试2(标识符)
……
11.4 评价准则
11.4.1 范围
11.4.2 数据整理
11.4.3 尺度 12 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的编写是为了把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的结果、发现及分析写成文件加发记载,具体的编写内容要求如下:
12.1 引言
12.1.1 编写目的 12.1.2 背景
12.1.3 定义
12.1.4 参考资料
12.2 测度概要
12.3 测试结果及发现
12.3.1 测试1(标识符)
12.3.2 测试2(标识符)
……
12.4 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12.4.1 功能1(标识符)
12.4.1.1 能力
12.4.1.2 限制
12.4.2 功能2(标识符)
……
12.5 分析摘要
12.5.1 能力
12.5.2 缺陷和限制
12.5.3 建议
12.5.4 评价
12.6 测试资源消耗 13 开发进度月报
开发进度月报的编制目的是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汇报项目开发的进展和情况,以便函及时发现或处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地,开发进度月报是以项目组为单位每月编写的。如果被开发的软件系统规模比较大,整个工程项目被划分给若干个分项目组承担,开发进度月报将以项目组为单位按月编写。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13.1 标题
13.2 工程进度与状态
13.2.1 进度
13.2.2 状态
13.3 资源耗用与状态
13.3.1 资源耗用
13.3.1.1 工时
13.3.1.2 机时
13.3.2 状态
13.4 经费支出与状态
13.4.1 经费支出
13.4.1.1 支持性费用
13.4.1.2 设备购置费
13.4.2 状态
13.5 下个月的工作计划
13.6 建议
14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的编制是为了总结本项目开发工作的经验,说明实际取得的开发结果以及对整个开发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评价。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14.1 引言
14.1.1 编写目的 14.1.2 背景
14.1.3 定义
14.1.4 参考资料
14.2 实际开发结果
14.2.1 产品
14.2.2 主要功能和性能
14.2.3 基本流程
14.2.4 进度
14.2.5 费用
14.3 开发工作评价
14.3.1 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14.3.2 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14.3.3 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14.3.4 出错原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