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切实保证学生实验的有效开展
如何切实保证学生实验的有效开展
一、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老师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试。与演示实验的边讲边实验的预试相比,对学生实验课的预试实验的要求应更高一些。除掌握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外,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困难,拟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视指导计划。指导计划应包括重点指导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重点指导的学生以及巡视指导的路线等。
其次,应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仪器,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
最后按实验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尽量照顾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防止造成某些同学只能作“观察员”或“记录员”的机会,还要拟订实验思考题。
学生方面准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教材和学习有关章节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到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并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实验装置所需的仪器和组装过程,并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扼要地做好实验笔记,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
二、必须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
实验课开始时先要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有时还要进行课前讨论和个别操作示范,然后挂出事先写好了实验项目以及重点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小黑板,待学生检查实验用品齐全后,再允许学生动手实验,检查时间不宜过长,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即在重点指导的学生中发现问题,立即普遍巡视,如发现某个问题具有共同性,则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一般应着重从下面三个方面巡视指导。
(一)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程。在中学里,学生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是存在的。例:未垫上石棉网,就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不按需要量取药品,使用的药品大多比较多;常将剩余的药品倒回原瓶;不是用手腕而是用整个胳膊的活动来振荡试管;手握试剂瓶倾倒液体药品时,瓶上的标签不是向着手心,而是向着下方;面部靠近瓶口去闻气体气味;用同一支滴管吸取一种液体试剂后,未经冲洗清洁,又去吸另一种液体药品;滴加液体药品时,滴管伸入试管中等。老师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进行的重要工作,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如需教师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要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
(二)做好答疑与质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例如,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某些特征性质,反应中发生的某些特殊现象等。要善于对学生恰当地启发提问。例如在讲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黑色粉未逐渐变为光亮红色金属,证明有铜生成;同时细心观察试管口,发现有水珠,证明反
应后有水生成。概括出发生的现象,从而推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实验不可能是百分这百都成功的。当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反常现象或实验失败而不知如何解决时,老师要善于及时启发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必须及时地给予提示,或从理论方面,或从仪器装置方面,或从操作方面让学生去仔细检查,找出原因,使之重新做实验并获得成功。这样,既保证了实验进度,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三)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实验题目,所用仪器、药品、操作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对现象的分析解释和结论。四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教师在巡视指导中,应随时记下学生在以上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并作为小结中讲评的依据。
三、必须做好实验结束后的总结。
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必须做好实验总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并布置学生洗涤仪器和整理实验用品,做好清洁工作。小结时既可补充重点指导中未能一一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小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应以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熟练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作为小结的主要内容。此外,对实验效果方面;哪些实验做得好,哪些实验做得不好;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哪些操作有错误,哪些试剂用得不适当等等。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抓好课前准备,严格课堂纪律,做好课时指导,认真分析总结。并坚持不懈的抓,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习惯,学生实验课的质量将出现快速的质量飞跃,学生动手实验的速度、效率和实验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十多年的实验课教学方面的一些教学体会。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提高化学实验课的质量,又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大有碑益的。
第二篇:“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自查报告
崇义县长龙小学
“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自查报告
为更好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精神,广泛开展学生体育运动,通过开展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强健我们的体魄,培养我们的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拼搏精神,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体育运动的新高潮。学校决定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安排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下午操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有机结合。
一、建立了工作机构,部门职责明确
1、学校成立工作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学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组长:钟能清
副组长:王财清、廖瑾年、肖峰 成员:各班班主作和体育老师
2、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充分调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积极参与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建立制度,强化管理
体育卫生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特别是近几年,学校历任领导都非常关心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做到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分管领导——体育教师一条线,做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从而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体育成绩的不断突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确保学生活动需要学校每年坚持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划出部分资金用于改善和添购体育器材。体育基础设施的逐步改进和体育制度的规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体育环境。
三、自查情况
1.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优质教师队伍
学校注意抓好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大力鼓励并严格要求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师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学校按规定配备兼职体育教师,学历达到大学专科,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课程,体育开课率达到100%,课外活动开展井然有序,并结合小型的体育比赛。组织教师认真开展教研工作,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更新教育理念,充分体现我校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3.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达标及成绩评价活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学期初制定了学校《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任课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将达标锻炼项目始终贯穿于每节课的练习中,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和水平。坚持每年上报国家教育部数据库。坚持每学期末都对所教学生进行一些项目的测试评价工作,现在,经过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每年按要求,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给区、市、国家。
4.制定了建立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尽量把一切不安全消灭在萌芽状态。
5.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发挥了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出谋划策,一些活动也让家长参与进来,一切为了孩子,家长也非常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
6.将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纳入班级考核重要指标。
7.积极筹备和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体育竞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四、存在的问题
1、体育师资较弱,无专职体育教师。
2、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形式还是有点单一。
3、学校资金缺乏,体育活动器材更换较慢。
第三篇: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为核心的学校体育活动理念,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计划,促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订我校《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二、建立健全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机构:
为了加强管理,学校设立学校校园体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连华
副组长:张连奎
组员:于景山杨吉忠杨文堂李宗军臧现沙
三、加强教师队伍和体育设备建设:
1、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学校必须配足配齐专职体育教师,保证体育教学的需要。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5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认真落实“两课(体育、体育活动课课)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一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改变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对体育教师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学校重视并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经常开展校内外体育教育交流研讨,定期举办体育教学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教研组内加强学习,努力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课余训练,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等,都合理地计算工作量。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好体育教师室外工作的劳动保护政策。
2、认真执行《中小学体育场馆的设施、器材配备目录》配齐相关器材,本着因地制宜的办法,科学配制体育器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
四、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学校积极深化中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探索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多种途径,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区教体局部署的体育、艺术211项目,使他们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坚决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积极响应“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广泛持久开展体育锻炼。继续实施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积极开展、认真推进“体育、艺术211项目”,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发扬学生兴趣特长为主,学校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安排校园体育活动计划,精心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安排一节40分钟的体育活动课,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加强组织管理,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参加与学生一起活动,做到师生同活动、同健身、同受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都有丰富的内容、严密的组织、健全的制度、具体的要求、详细的记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以及体育小型比赛,开好校运
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为开展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学校田径、篮球、乒乓球队运动员的学习、训练、培养工作。以在县小学生体育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活动时间:
上午:9:50----10:15 课间操
下午:最后一节安排阳光体育活动
六、利用大课间积极推进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利用大课间及体育活动课的时间,统一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进行的达标和锻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并应该努力达到。学校和体育教研组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体育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管理运行机制,项目和岗位要落实到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在落实好测试仪器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科学地使用测试仪器,逐步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从而测试出正确的数据,顺利完成对国家数据库的上报工作。
1、大课间活动要力求做到“五落实、六到位”即值班领导落实,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2、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向班主任递交请假条。
3、各责任人和班主任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
4、各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以及各项目责任教师、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5、各项目活动要在规定的区域进行,各项目各班级责任人要和学生一起坚守活动阵地。
6、如活动有变化,学校及时通知各班,遇有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活动时,各班主要应以室内练字,猜谜语,优秀古诗文朗诵、背诵活动、舞蹈、小制作、手抄报、棋类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室内活动每班具体做什么,由各班主任自行安排。
7、班级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应向年级组长请假,报分管校长批准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方视为正常(以文字依据为准)。对组织不力,监管不到位,造成学生人身伤害者,损失由责任教师本人负责。
只有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有效实施,才能更好的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此,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落实中小学生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力度,全面开创我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新兴小学
2011年9月20日
第四篇: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模版)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
校园体育活动实施细则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保障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011〕2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全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区各类学校都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不折不扣地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有本校特色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程表;逐级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督导、奖惩制度。通过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健全组织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区教体局将成立“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机关领导任成员。下设办公室,由体育科承担具体工作组织、协调、检查日常工作的开展。中小学校长要把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校长直接抓落实,班主任、体育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协同配合,全员参与,确保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四、建章立制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中小学校长是本校贯彻落实《规定》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明确分管校长、分管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各司其责、履职到位、确保落实。
(二)落实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
各校必须根据国家对体育课程设置的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职教)每周2课时。当日没有体育课的,学校要在当天下午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三)定期召开综合性运动会
区教体局分中小学每年交替组织召开一次学生运动会或综合性体育比赛。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校园体育文化节、广播体操比赛和其他小型多样的比赛活动。活动内容、形式要多样化,项目要新颖,要开发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体育竞赛项目,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把运动会办成学生喜爱、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体育节日。
(四)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校必须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建立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测试报告书要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存入学生档案并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要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配足配齐体育教师
区教体局将协调有关部门按照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按比例认真核定体育教师编制数额,保证体育教师的合理配备,逐步配足配齐体育教师,逐步改变体育教师匮乏的现状,满足中小学落实《规定》的需要。同时加强体育教师培养的力度,为体育教师提供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在职培训。以专职体育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专长教师,使他们成为落实《规定》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待遇。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教学、训练、群体活动等工作量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要合理确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和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项工作应当计算工作量。
(六)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场地建设、器材配备达到标准
学校要切实保证学校体育活动经费,加大资金和器材的投入,认真执行《中小学体育场馆的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建好体育场地,科学配制体育器材,合理地设计学校体育健康园地,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益,要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和各项体育活动管理制度,确保体育设施配备质量和安全使用,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
(七)建立工作督查制度
学校要成立落实《规定》的工作领导、督查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经常自查,建立督查制度,确保方案实施。区教体局将根据实施方案,不定期地进行督查、考核,并将结果及时向社会予以通报和公布。
(八)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机制
区教体局将把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作为教育管理年考核主要指标,并与业绩考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凡没有认真执行规定的,在各种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
(九)建立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
区教体局每学期对“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进行检查评比,表彰先进,惩戒后进;对于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活动开展不好的,对主要责任人实行诫勉谈话;对于没有组织活动的,将进行通报批评或追究相应的责任。
(十)切实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
各校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切实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要从活动计划的安排、活动器材设施的检修(检修时要做检修记录)、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及医务监督等方面严格把关,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安全。
第五篇:浅谈如何保证基层案件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浅谈如何保证基层案件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案件审理是调查处理违犯党纪政纪案件的必经程序和重要环节,是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在调查结束后所进行的审核工作。案件审理工作对保证案件质量,正确执行纪律和维护纪律的严肃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层纪委作为最基层的纪检组织,是案件审理工作相对比较薄弱的地方和环节。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案件审理整体水平,确保案件质量,××县纪委通过召开基层纪委案件审理人员座谈会、深入基层调研等方式对基层案件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纪委人员少,案件审理人员均是兼职,且队伍不稳定。目前我县基层纪委的编制基本上是一人,纪委书记作为专职人员负责案件的调查,案件的审理人员只能是兼职的。基层案件审理人员有着具体的本职业务工作,且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每个工作岗位基本上都是人少事多,工作繁忙,案件审理工作作为一项兼职工作,也就不可能有足够精力去做了,在审理案件时认为纪委书记都是专职人员,业务水平比自己高,以他做的为准就错不了,人云亦云,甚至有些审理工作都由纪委书记代劳,自己只签字了事,这样案件审理工作就流于形式了。另外,基层案件审理人员都是从单位综合素质较高的副职领导和一般干部中选任,人员变动较快,这也是造成审理人员专职而不专业的一大因素。
2、基层案件审理人员业务不熟悉,专业性不够。案件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审理人员熟知案件查办程序,能熟练掌握运用党纪政纪条规,从一定程度上说要求比专职纪委书记要有更强的业务水平。而基层案件审理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也没有足够时间学习,且审理专业知识类的书籍不完善,造成基层案件审理人员不能较快地掌握审理业务知识,也就不能很好地履行审理把关职能。
3、基层案件大都案件类似,案情简单,不利于审理人员业务的提高。我县2007年至2009年基层办案共52件,其中农村党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件44件,占案件数的85%。党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类的案件案情简单,此类案件适用条例也单一。基层案件审理人员常年审理同一类案件,审理水平也就难于得到提高。
4、基层领导对案件审理人员的重视和关心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在基层案件审理人员中,流传这么一句话:查案的是杀猪的,审案的是饬猪的(饬猪的意思为拔毛、解剖整理等一系列后续事宜),人们总是赞扬杀猪的,却对饬猪的嗤之以鼻。有些基层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案件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查案轻审案,认为案件审理人员做的是细节、程序上的完善工作,那都是膳后的小事情。审理人员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工作,成绩却难于显现,而且在工作评先评优时也容易受到忽视,这对于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我委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委对基层案件均实行“乡案县协审”,针对基层纪委审理人员不足、业务不精等现实情况,改进基层案件审理方式,重新调整县纪委审理室在基层纪委案件审理中的角色定位,摆正摆准位臵,不缺位不越位,当好“六员”,即“组织员”、“教练员”、“守门员”、“限时员”、“监督员”、“质检员”,有效促进了基层案件审理工作的开展。三年来,基层纪委共审理案件52件,“乡案县协审”率达到100%,未发生一起错案和申诉案件。
1、组建基层案件审理队伍,当好“组织员”。要求各基层纪委建立健全案件审理小组,审理小组组长由单位副职领导担任,成员选择政治觉悟高、党性强、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基层干部组成。各基层纪委将初选的审理人员名单上报县纪委,由县纪委审核把关,并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担任案件审理员。对调整了工作岗位的基层案件审理人员,要求基层纪委在一个月内将补入人选报县纪委审核,避免因审理人员缺位而查审不分的现象出现。同时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基层交流审理、合作审理,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地解决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2、加强审理业务培训与指导,当好“教练员”。对基层案件审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让其业务水平尽快适应基层案件审理要求。一是集中培训,举办基层案件审理人员培训班,组织他们系统全面地学习案件审理业务知识,提高他们对党纪政纪条规的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力,同时总结各案中易出现的问题,对他们予以提醒;二是“以案代培”,选择基层纪委在办的典型案例,组织
基层审理人员现场审理,采取“先个别后集中”的方法,即:先让每个人对同一案件分别进行审理,县纪委案审人员现场指导,现场过关,之后大家集中座谈,交流自己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对如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畅谈想法;三是跟班学习,抽调各基层审理人员,特别是新到岗的审理人员,到县纪委进行了短期的跟班轮训,使他们尽快熟悉审理业务,适应工作岗位;四是特别指导,利用基层案卷送审的机会,根据各个案件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给予特别指导。另外,为使基层纪委办案人员更清晰、更全面地掌握“乡案县协审”案件的办案程序,我委编印了《“乡案县协审”案件办案手册》,对查办案件从受理到纪律执行等各程序都作了具体要求,且对应各程序制定了相应的表格及文书样式,并对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作了详细的提示。
3、采取县纪委科室定向联系指导各基层纪委的方式,当好“守门员”。由于基层纪委干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我委采取了县纪委有关科室定向联系指导各基层纪委的方式,让县纪委查办案件的业务骨干经常到挂点的基层纪委进行业务指导,一方面,引导其树立正确办案意识,不要因怕得罪人而不查办案件,或每年只办党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件,指导其从易发案的环节查找案件线索,拓宽案源;另一方面,指导其认真核对案件立案条件,防止案件在事实未弄清之前草率立案或违纪情节显著轻微而勉强立案,避免立案后出现被动局面或办案质量不高的现象;第三是指导其制定详细的办案计划,尽量避免因调查
工作疏忽导致同一事情反复补证的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其严格按要求按程序办案,确保案件质量。
4、督促按时审结,当好“限时员”。制定了查办案件限时责任制,提高办案效率。要求基层案件调查终结三日内,要及时将案件移送基层案件审理组初审,基层审理组对一般案件七日内,疑难案件十五日内初审完毕,呈报县纪委案审室协审。县纪委案审室审结后作出《协审意见》,五日内将案件发送原移送单位审理。基层纪委参考《协审意见》五日内出具《审理报告》。基层党委按照相关程序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并在一个月内执行到位。
5、实行“三审定案”,当好“监督员”。“三审”即:“一审”为基层案件调查结束后移交基层审理组初审,初审要求两名以上审理人员进行;“二审”为基层审理组初审结束,出具《初审报告》后将案件移送县纪委案审室进行协审;“三审”为基层案件审理小组参考纪委案审室作出的《协审意见》,对案件进行集体审议,并提交基层党委讨论后再定案。实行“三审定案”制,比以往的案件审理方式增加了两道审理关,通过三关审理的层层查缺补漏,案件调查和审理工作更加严谨细致了,而且也更能防范审理工作中的人情干扰,有效地保证了案件的审理质量。如,我县某乡一违纪案,乡审理组在初审时发现案件证据不充分,退回调查组补充调查;县纪委审理室“二审”协审时认为案件定性不准,适用条例不当,及时提出协审意见;基层“三审”集体审议时又在案卷的细节上加以了整改,充分发挥了“三审”把关作用,有效防止争议案、申诉案等“后遗症”的发生。
6、案件协审严把“三关”,当好“质检员”。在协审中我委按照“二十四字方针”,严把“三关”,切实提高案件质量:一是严把“材料规范关”,一方面看材料是否齐全,看初核呈批表、初核报告、立案呈批表、调查报告、本人检讨、调查谈话笔录、相关证据材料、移送初审登记表、初审谈话笔录、初审报告、移送协审登记表等材料是否齐全;另一方面看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对每项材料的格式、内容、签字、盖章、落款时间、复印材料盖章等逐一进行审核。二是严把“事实证据关”,看认定的事实与证据材料是否相吻合,证人之间的证言有无矛盾,能否相印证,能否形成证据链,对认定事实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三是严把“定性量纪关”,认真审核案件的定性、适用条例是否准确,量纪是否恰当,有无畸轻畸重的问题。严把“三关”后,及时提出协审意见供基层纪委参考定案。
三、对进一步促进基层案件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几点建议
1、建议增加基层纪委的编制,设置副书记职位,为查审分开提供人员保障。基层案件审理人员不是纪检专职干部,而是兼职人员,这将严重影响案件审理工作的角色定位,常常出现案件审理工作处于虚位,流于形式的问题发生。如果基层纪委有2个以上编制,案件审理人员就能是专职纪检干部担任,这对提高基层案件审理水平将起到关键作用。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审理工作相关制度,包括集体审议制度,审理前谈话制度,查审分离制度,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回访考察制度,党纪案件申诉复查制度等,并编印成册。通过制度完善,进一步规范审理工作,做到每项工作有制度,件件事情有章可循,便于基层审理人员能较快进入角色,提高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
3、编印一套基层案件审理文书格式及程序规范要求的参考书籍,为审理工作提供质量保证。现基层案件均实行“乡案县协审”,对审理方式和审理程序都有了新的要求,希望上级纪委能组织编印一套融合基层审理文书格式、程序规范、相关文件、相关党政纪条例等内容的书籍,让基层案件审理人员能较快掌握基本审理知识,为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