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放思想实事求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体现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共同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9世纪40年代中叶,马克思、恩格斯综合人类认识史的优秀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全部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中,实事求是则是贯穿其中的理论精髓。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的理论精华,是将这些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一条主线。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贯穿其中的理论精髓,才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现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精髓同样是实事求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于分析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创造性地解决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新的实践材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一些人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国外的经验,不仅没能解决这些问题,相反几次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克服了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鼓励人们从这种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坚持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这条路线的指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通向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七年,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而取得了恢复国民经济和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但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毛泽东过多地依赖以往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具体经验,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准确的研究,思想和行动逐渐背离了他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的情况下,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了破坏,从而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为达到他们个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林彪任意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鼓吹天才论和现代迷信,宣扬毛泽东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反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四人帮”则大搞形而上学、斗争哲学和历史虚无主义,在政治上主张打倒一切,实行全面专政;在经济上反对发展生产力,攻击四个现代化,说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鼓吹“卫星上天,红旗落地”,鼓吹“穷过渡”和“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在文化上否定一切,把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和传统,一概说成是封资修的东西,要加以打乱打碎。不仅如此,还制造各种禁区、禁令,把人们的思想禁锢在他们允许的范围内,搞得人人自危,人心不稳,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使整个社会处于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停滞不前的状态中。
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证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坚持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胜利发展。否则,就会招致失败,陷入艰难曲折的局面。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然而,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形势依然非常困难。第一,“文化大革命”虽然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而宣告结束,但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造成的破坏后果和恶劣影响依然存在;第二,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当时还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并且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口号,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第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秩序还没有走上正常轨道,国民经济仍处于崩溃的边缘;第四,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处在僵化凝固状态,各种禁区禁令和条条框框依然束缚着人们,使人们不敢越雷池一步。所有这一切,对于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来讲,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二篇: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专题
精选范文:解放思想实事求实(共2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体现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共同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9世纪40年代中叶,马克思、恩格斯综合人类认识史的优秀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全部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中,实事求是则是贯穿其中的理论精髓。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的理论精华,是将这些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一条主线。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贯穿其中的理论精髓,才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现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精髓同样是实事求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于分析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创造性地解决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新的实践材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一些人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国外的经验,不仅没能解决这些问题,相反几次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克服了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鼓励人们从这种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坚持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这条路线的指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通向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七年,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而取得了恢复国民经济和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但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毛泽东过多地依赖以往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具体经验,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准确的研究,思想和行动逐渐背离了他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的情况下,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了破坏,从而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为达到他们个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林彪任意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鼓吹天才论和现代迷信,宣扬毛泽东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反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四人帮”则大搞形而上学、斗争哲学和历史虚无主义,在政治上主张打倒一切,实行全面专政;在经济上反对发展生产力,攻击四个现代化,说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鼓吹“卫星上天,红旗落地”,鼓吹“穷过渡”和“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在文化上否定一切,把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和传统,一概说成是封资修的东西,要加以打乱打碎。不仅如此,还制造各种禁区、禁令,把人们的思想禁锢在他们允许的范围内,搞得人人自危,人心不稳,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使整个社会处于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停滞不前的状态中。
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证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坚持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胜利发展。否则,就会招致失败,陷入艰难曲折的局面。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然而,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形势依然非常困难。第一,“文化大革命”虽然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而宣告结束,但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造成的破坏后果和恶劣影响依然存在;第二,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当时还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并且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口号,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第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秩序还没有走上正常轨道,国民经济仍处于崩溃的边缘;第四,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处在僵化凝固状态,各种禁区禁令和条条框框依然束缚着人们,使人们不敢越雷池一步。所有这一切,对于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来讲,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邓小平早在第二次复出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1975年,就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治理整顿。虽然这一工作还没有来得及深入就被迫中断了,但它的显著成效以及由此赢得的党和人民的衷心拥护,充分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所以,邓小平于1977年第三次复出以后,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沿着1975年治理整顿指明的方向,进行拨乱反正工作。但是,这次拨乱反正与1975年的治理整顿有所不同。1975年的治理整顿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目的是在许可的范围内,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破坏减轻到最低程度,恢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实现政治上的安定团结。这次拨乱反正的切入点却不是经济领域,而是思想路线。思想路线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党的思想状况如何,路线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这个党的兴衰存亡。
其实,在他正式恢复职务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一工作。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讲话时就明确提出两个重要观点:(1)“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2)要用准确完整的观点来理解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看作一个科学的体系。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出来工作以后,就开始领导党的思想的拨乱反正工作。
从1978年5月起,报刊上开展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表面上看,关于实践是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是一场常识的争论,用学术的眼光看,没有任何理论上的深奥性。但深入考察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会发现,这场讨论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这种意义就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究竟是以书本、教条为价值取向,还是以实践为价值取向,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看待“文化大革命”,怎样评价毛泽东。邓小平大力支持这场讨论。1978年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严肃指出:“我们党有很多同志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很好的,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质上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涉及到怎么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他还特别强调:“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解放军报》6月24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反击了对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人的种种责难,使得讨论能够向纵深进行。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视察工作时,又针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的汇报工作时说,怎样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个大问题,“大家知道,有一种议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吗?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
1978年12月,邓小平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进行这个讨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发展”。“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迅速地扩展为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于进一步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正确评价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创造了思想条件,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实(共2篇)]篇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案例
试着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向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作斗争。遵义会议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王明的时代虽然结束了,可是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肃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还在作祟。
教训如此之多,情况这样复杂,毛泽东认为有必要组织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党的历史经验、路线,进行认真地学习和清理。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整风运动开始不久,194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在“红色首都”延安的宝塔山下落成,毛泽东应邀兴致勃勃地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那字体兼具山海之势,颇见一代伟人的气度与风采。1943年12月12日,这四个大字被刻在石板上,镶嵌在大礼堂正面墙上,作为全党同志学习的座右铭。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人们郑重地取下石刻,埋入地下。解放后,党校旧址上办起了师范学校,师生们在一次建校劳动中挖出了石刻,交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至今。
案例讨论:1.结合案例,谈谈王明“左”倾关门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分析延安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立碑铭志的重大意义。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冲破党内教条主义束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案例2:科研“卫星”
案例呈现:1958年是“大跃进”的年代,也是创造神话的年代。在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全面启动之后,教科文事业的“大跃进”也就迫在眉睫了。
一、科学也搞高指标 1958年2月,批评“反冒进”的南宁会议刚刚开过,中国科学院就在北京举行各研究所所长会议,部署科学工作的大跃进。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号召科学工作者拿出吃奶的力气来,促进科学大跃进。郭沫若说:现在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只愁地无用武之英雄。
在会上,一些研究所的负责人当场就提出了本所的跃进规划。精密光学仪器研究所负责人提出,以
项目的总和,其中100多项是尖端科学技术,有5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这一消息,是由我国最大、最权威的通讯社新华社发布的。半个月之后,有报道说北大的科研成果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而这3400多项成果,从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
北大的科研“卫星”放出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向中国有关部门提出,希望中方提供北大已经达[解放思想实事求实(共2篇)]到“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的清单、技术报告和资料。中国有关部门碍于兄弟国家的情面,只得要求北大提供相关材料,结果可想而知。
这时,科学研究的牛皮还吹到国际上去了。冶金部赴苏联参加真空冶金会议的一个干部,曾到苏联黑色冶金研究院了解耐热合金的情况。当他与该院的耐热合金室主任谈话时,吹嘘说:“我们有的是钱,有的是人。”当时有一个中国实习生阻止他讲下去,他反而说:“不吹点牛皮,他们看不起我们。”另一次,此人对苏联人说:“毛主席讲过,我们最近要放卫星,要放大的,二十吨,这样小的,几百斤(按:指苏联1957年放的人造地球卫星重量),我们不放。”苏联人听了,当场说:“你一定是听错了,不可能是二十吨。”
无独有偶,中国生物化学代表团访苏时,也向中国留苏学生吹嘘说:“我们不久就要放人造地球卫星,很大,内装有猴子,不仅一处放,北京、上海、南京都要放。”
事实上,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此时还刚刚列入研制计划。10年之后,中国的
地将棉花嫁接到了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吉村农业社社员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方法是割去公鸡的生殖器,并把它灌醉,这一“成果”的应用价值是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西北农学院的6名学生在“研究”中发现,割去猪的耳朵、尾巴之后,猪能够迅速长膘,最多的一天可以长膘19斤;山西洪洞农民总结出了小麦丰产“经验”:将小麦和谷子嫁接,每穗结籽500粒,每亩植株250万,亩产达8.9万斤,然后再将小麦改良成一株多穗品种,麦粒像石榴那么大,产量将无法计算。
这真是人世罕有的“奇迹”,怪不得当时一再宣传:“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案例讨论:
1.在“大跃进”中,一向严谨的科学界也出现了许多违背实事求是的豪言壮语。请问:这些豪言壮语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科学上需要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本案例在科学研究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教训? 案例3:谈三大志愿
案例呈现:(摘自郭思敏编《我眼中的毛泽东》)我
镇居民的粮食和副食品削减定量供应时,也马上宣布要实行三不,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他曾连续七个月没有吃一口肉。当时,毛泽东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多次作自我批评。1960年11月28日,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个发给全党的文件的批语中,以中央的语气写道:“毛泽东同志对这个报告看了两遍,他还想看一遍,以便从中吸教训和经验。他自己说,他是同一切愿意改正错误的同志同命运,共呼吸的。他说,他自己也曾犯了错误,一定要改正。”在深刻自省的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重新提倡调查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来制定出一套迅速摆脱困境的方法,也以此来重新探索我国应如何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了调查研究的问题。他指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今年要搞个实事求是年。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过去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调查研究比较认真,情况明决心大,解决问题的措施也比较有力。解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调查研究工作不大做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少了。请同志们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江再次强调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使今年成为调查研究年。”就在八届九中全会结束的时候,毛泽东重新看到了他30年前写的一篇文章《调查工作》(即后来的《反对本本主义》),这使他感到十分高兴。后来他把这篇文章印发下去作为推动全党大搞调查研究、转变思想作风的有力武器。
案例讨论:怎样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
案例点评: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了调查研究的问题。毛泽东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制定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有效地纠正当时已经认识到的错误,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案例5:真理标准大讨论始末
案例呈现: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显得格外遒劲有力,它是当年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共中央最高学府——中央党校的题词,也是党校的校训。
1977年3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正式恢复中央党校。党校校长由华国锋兼任,汪东兴兼任 下页篇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人民日报》、《求是》和《光明日报》刊发的解放思想言论选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学习报告的论述,十七大代表感慨万千:党中央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更大的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的要求。半年多来,神州大地上继续解放思想的热潮方兴未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什么要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如何继续解放思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觉倡导和积极推动的.在党的十七大筹备、召开直至贯彻落实的各个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破解发展面临的新难题、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继续解放思想的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着眼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央如此突出地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如此明确地指出继续解放思想要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这既是有深刻含义的,也是有现实针对性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还说:“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因此,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也不可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胡锦涛同志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这就更加透彻地阐明: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继续解放思想,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前两个15年同
党同志自觉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勇于直面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把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全面推向前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战略部署来进行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推动的历次思想解放,都同完成党在特定阶段的历史任务相联系;新时期以来每个发展阶段的思想解放,也只有紧紧围绕党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才能保证思想解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有序推进、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全党全国范围的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来进行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党全国范围的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来进行的;世纪之交,在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时刻,全党全国范围的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来进行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党全国范围的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来进行。这些重要精神、重要讲话和各项战略部署,既指明了继续解放思想的正确方向,也明确了继续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总体要求。
比如,党的十七大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与我们党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紧密相关的树立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其实就是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是因为,精神状态问题历来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问题。努力形成和始终保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状态,对于我们党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是至关重要的。
又比如,党的十七大还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要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这样说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前三句话指明了继续解放思想要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后四句话则阐明了继续解放思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
我们说前三句话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要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前提。
同这个问题相联系的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不同阶段倡导的思想解放。这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改革开放启动时期,体现拨乱反正要求的思想解放;二是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这样体现与时俱进精神的思想解放。
体现拨乱反正要求的思想解放,是在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差和失误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全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通过拨乱反正来纠正失误、正本清源。即便是这样的思想解放,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式的抛弃,而是辩证分析式的扬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
体现与时俱进精神的思想解放,则是把保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增强党和国家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继提出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这样。这些创新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不同阶段实现的思想理论上的伟大觉醒。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明确了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 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要求全党同志立足于党的十七大所拓展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空间和实践空间,继续解放思想;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思想,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既坚定不移又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继续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活力勃发、充满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同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开拓出一个使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崭新局面,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施芝鸿,《人民日报》2008年7月14日)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引导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解放。二者相互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一、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改革开放的火车头
思想是行动的先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首先归功于解放思想的强大威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了,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能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重大转折,两次思想大解放,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每次转折都是解放思想开路,实事求是,从错误路线指导转到正确路线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挫折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高潮。
遵义会议是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际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左”倾错误路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军队,挽救了革命。遵义会议与延安整风运动,是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思想枷锁,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正确的政治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挽救社会主义于存亡之时的又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人从“左”的理论和路线的束缚中再次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带领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走出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做两件大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出路。要推进改革开放,首要的任务就是拨乱反正。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被束缚已久的思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理论上、路线上和实际工作上的拨乱反正,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路线,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正了航向、开辟了道路。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改革开放离不开解放思想
30年来,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是靠改革开放取得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是靠解放思想推动的。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的过程,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谋求发展的历史。
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大思想解放,都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不仅推动了全面拨乱反正,还进一步引发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思考,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乃至全面改革,从封闭到开放,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每走一步,都涉及到检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路线正确与否,都涉及到衡量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突出强调“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并做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树立实践标准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的僵化观点,恢复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界限,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这种判断姓“资”姓“社”的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恢复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是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改革开放,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实(共2篇)]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思想的大解放,带来改革开放大发展,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应成为今天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经济社会发展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传统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难点和社会问题凸显,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处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改革攻坚任务,面对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发展实际,总结我国和世界发展经验,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必须集中破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解放思想也必须破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摈弃一切影响发展的传统观念、传统方式和传统做法,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性障碍,改变一切不符合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认识、观念和做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方法,切实推进改革开放,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路。30年前,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广大理论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科学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巨大理论勇气,积极投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化理论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理论界新的贡献。
(王伟光,《光明日报》2008年5月19日)
第三篇:解放思想实事求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这一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体现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共同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9世纪40年代中叶,马克思、恩格斯综合人类认识史的优秀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全部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中,实事求是则是贯穿其中的理论精髓。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的理论精华,是将这些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一条主线。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贯穿其中的理论精髓,才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现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精髓同样是实事求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于分析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创造性地解决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新的实践材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一些人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国外的经验,不仅没能解决这些问题,相反几次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克服了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鼓励人们从这种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坚持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这条路线的指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通向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七年,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而取得了恢复国民经济和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但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毛泽东过多地依赖以往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具体经验,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准确的研究,思想和行动逐渐背离了他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的情况下,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了破坏,从而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为达到他们个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林彪任意割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鼓吹天才论和现代迷信,宣扬毛泽东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反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四人帮”则大搞形而上学、斗争哲学和历史虚无主义,在政治上主张打倒一切,实行全面专政;在经济上反对发展生产力,攻击四个现代化,说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鼓吹“卫星上天,红旗落地”,鼓吹“穷过渡”和“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在文化上否定一切,把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和传统,一概说成是封资修的东西,要加以打乱打碎。不仅如此,还制造各种禁区、禁令,把人们的思想禁锢在他们允许的范围内,搞得人人自危,人心不稳,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使整个社会处于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停滞不前的状态中。
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证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坚持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胜利发展。否则,就会招致失败,陷入艰难曲折的局面。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然而,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形势依然非常困难。第一,“文化大革命”虽然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而宣告结束,但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造成的破坏后果和恶劣影响依然存在;第二,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当时还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并且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口号,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第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秩序还没有走上正常轨道,国民经济仍处于崩溃的边缘;第四,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处在僵化凝固状态,各种禁区禁令和条条框框依然束缚着人们,使人们不敢越雷池一步。所有这一切,对于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来讲,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邓小平早在第二次复出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1975年,就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治理整顿。虽然这一工作还没有来得及深入就被迫中断了,但它的显著成效以及由此赢得的党和人民的衷心拥护,充分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所以,邓小平于1977年第三次复出以后,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沿着1975年治理整顿指明的方向,进行拨乱反正工作。但是,这次拨乱反正与1975年的治理整顿有所不同。1975年的治理整顿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目的是在许可的范围内,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破坏减轻到最低程度,恢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实现政治上的安定团结。这次拨乱反正的切入点却不是经济领域,而是思想路线。思想路线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党的思想状况如何,路线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这个党的兴衰存亡。
其实,在他正式恢复职务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一工作。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讲话时就明确提出两个重要观点:(1)“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2)要用准确完整的观点来理解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看作一个科学的体系。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出来工作以后,就开始领导党的思想的拨乱反正工作。
从1978年5月起,报刊上开展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表面上看,关于实践是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是一场常识的争论,用学术的眼光看,没有任何理论上的深奥性。但深入考察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会发现,这场讨论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这种意义就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究竟是以书本、教条为价值取向,还是以实践为价值取向,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看待“文化大革命”,怎样评价毛泽东。邓小平大力支持这场讨论。1978年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严肃指出:“我们党有很多同志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很好的,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质上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涉及到怎么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他还特别强调:“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解放军报》6月24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反击了对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人的种种责难,使得讨论能够向纵深进行。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视察工作时,又针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的汇报工作时说,怎样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个大问题,“大家知道,有一种议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吗?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
1978年12月,邓小平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进行这个讨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发展”。“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迅速地扩展为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于进一步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正确评价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创造了思想条件,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四篇:解放思想、实事求实试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一致。
3、“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实事求是。
4、“在一定意义上,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说法:表明二者的一致性。
5、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在实际工作中的根本要求是:“求实与创新相结合。
6、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辨证统一,实质是: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7、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他突出地强调了:解放思想。
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
9、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辨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10、“体现时代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11、“把握规律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更加符合实践发展的客观瑰丽。
12、“富于创造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开拓创新。
13、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是的理论创新。
14、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5、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多项选择题(注:后面的全是正确答案)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表明()A.他们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B.他们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C.他们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表现在():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3、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性的贡献(): A.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B.成功地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 A.尊重实践;B.尊重群众。
5、解放思想就是(): A.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6、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的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7、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在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就必须自觉把思想认识从()解放出来: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B.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枯中解放出来。
8、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
三、辨析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是对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过程中确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简单重复。(错)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对)
3、理论创新可以是人的主观自生的。(错)
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思想先导。(对)
5、判断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党的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错)
四、简答题
1、简述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求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全过程。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也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l)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批评了王明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文的教条主义错误,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邓小平恢复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在粉碎“四人帮”并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邓小平支持并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3)江泽民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他在世纪之交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把它看成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五、论述题:(注:以下答案是论点和论据,必须结合自己认识去展开,否则只能得一半分)
1、如何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l)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握规律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符合实践发展的客观规律;富于创造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开拓创新。(2)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3)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息,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2、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辨证统一关系? 三者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在于: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寻找其内在规律性;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辨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共同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第五篇:解放思想 实时求实之我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我见
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能够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七大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将其精髓学习运用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坚定自己的信心与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创新思维 科学精神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说的一句话。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在头脑里有什么条条框框,限制你去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探索不出真正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就是在探索规律时,不要受原有的什么条条框框的约束。所以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换句话说,我们在实践中,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受约束地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性,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去探索客观规律。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然而,来自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刺激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为完全成熟的我们,使我们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自己曾慷慨激昂立下的誓言,逐渐失去了信心与信念,在大学里停止了奋斗,荒废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此外,许多同学不能着眼于实际,好高骛远,在做事上不够踏实,最后步入社会一事无成。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为只有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才能从实际出发,更加科学的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具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加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提高自己工作的本领,才能更好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推动自身的不断发展,才能使自己思想更加进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大学生如何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很多事情已经不能再用以前的老一套来办。对于大学生来说,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旧思维,克服因循守旧观念,寻找新的方法,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用另外一种思维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及时更新我们的知识储备,转换思维方式,培养一种创新式发散式思维,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则是要求我们干任何事情,不要被条条框框所束缚,结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弄虚作假,脚踏实地,正确对待事情的结果,在不断实践中探索规律。
具体到学习上就是首先学习方法要正确。很多同学每天埋首书中,努力认真学习,但因为方法不正确,不注意学习效率,学到的东西反而比其他人还少。而另外的一些同学,虽然每天见他忙这忙那,但该学习时就学习,劳逸结合,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能解放思想,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更换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花同样多的时间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其次,在学习中要培养创造性思维,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最后,我们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深刻思想,从而创新学习方法,取得更高的效率。
具体到工作上,在工作中我们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要正确认清形势,把握好大局,妥善处理好矛盾。在工作中面对老师同学,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和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开动脑筋,想他们所想。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在原有的工作方法上加以创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思考如何打开工作局面,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四.大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具备的素质
解放思想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认识统一的过程。实事求是,要求充分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我们
(一)永不自满,不要因为取得的一些小成绩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而是要继续开拓,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探索规律。(2)无私无畏,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怕犯错误,畏首畏尾,而是做到错了就改,不断挑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具有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是头脑发热,空想蛮干,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既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思维,又破除对西方学说的教条思维,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科学地研究新情况,灵活地解决新问题。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是加强全党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是团结全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前提条件。作为当该大学生的我们,要时刻将这一重要思想贯穿于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时刻牢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与挑战中,加强自己素质培养高,提高自己研究,做事的本领,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学习,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