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学期推断题和探究题
1.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单质;B是一种黑色固体,它能在足量的A中燃烧,且只产生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C;将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D也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单质,它也能在A中燃烧,且燃烧的产物与C共同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则:
(1)写出四种物质的名称:ABCD
(2)写出B在A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C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鸡西)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
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
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 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丙转化成乙 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甲3.(2008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 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4.(2012·安顺)A、B、C、D四种物质的 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所需反应条件略去〕:(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单质,则D为;(2)若A为铁,C为铜,D的溶液呈浅绿色,请你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5.(2012·黄冈)A、B、C、D、E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1)图中E 的化学式是______;
(2)若A 是化合物,反应A + B→C + D 的化学方程式是。
6.(2012·岳阳)A、B、C、W、X、Y、Z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已知A、B、C是单质,W、X、Y、Z是化合物,且X和Y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1)分别写出A、Z的化学式:A、Z。(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MnO
27.(2012·临沂)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B、C、D为单
质,C为钢铁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A、D的化学式是: __;D___________。(2)请写出C→B、和C+D→E的化学
方程式:C→B :_________________
C+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2·聊城)如图A、B、C三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是单质, A、C都是氧化物,C是一种黑色固体物质。请回答:
(1)写出C的化学式;(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指明反应②基本反应类型。9.(2012·日照)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F:(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物质C与E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
10.(2012·遂宁)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D、E都是无色气体,C能供给动植物的呼吸,F是一种红色粉末。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部分反应条件己略去)
(1)写出A(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11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
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整套
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 □_→ □_→ □__。
(3)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______进入E装置并
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4)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为此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出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做出以上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每种方法只限用一次)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证
明猜想_________错误.
实验二:取少量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Ⅱ正确. 【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经过讨论、交流,丙同学用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带瓶塞的1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确度为0.01g)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其它实验用品已省略)
他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2(2012·安徽)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如图所示。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
反应方程式。由实验2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3)人们利用化学反应还可以。
13(2012年广东,22题,11分)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E、F。
(2)图A的实验室制氧气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
(3)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H与B组合,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 从“C至H”中选择仪器(填序号)组装一个可随 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E(或F)和组合。
(4)若用图I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人端 为(填“a”或“b”)。
17、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实验证明,CuSO4溶液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
2+2-种粒子(H2O、Cu、SO4),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
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红同学作了如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
4。18.(辽宁本溪)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只含有ZnCl2和CuCl2两种溶质,为回收金属Cu并得到ZnCI2固体,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滤液I中的溶质是;(2)B中含有的物质是(3)操作③名称是。
19.(2011.泉州市)(10分)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金属B是。
(2)操作a的名称是;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
20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21.(恩施)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
化学方程式:。
(4)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22.(滨州)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明很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小利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小利猜想的依据是。(2)小宁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3)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U型管A端红墨水液面下降,其原因是。
23、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24、某同学在实验时,不慎将试管打破,试管底部破了一个小孔。老师告诉他实验时要小心,C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A.+5B.+3C.+1D.-
39、【2012·福州】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2A.MgCl2——氯化镁B.Ca——钙离子C.2H——2个氢元素D.O2——2个氧原子
10、(2012•湖北黄石,20题,1分)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档案室内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B.不慎碰到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立即用水扑集气瓶试管(管底破有小孔)导管烧杯橡胶塞(单孔)灭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湿沫布擦净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验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11、(2012年江苏淮安,9题2分)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1)你能组装成这样一套装置吗?简要说明方法或画出装置图(不考虑夹持仪器)
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2)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可以是(或)与;这些药品分别放在与中。
A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3)使用这套装置的操作方法:要产生二氧化碳时应;要停止生成二氧化碳时应。.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1.(2012年山东潍坊,10题,2分)下了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12、(2012年江苏宿迁,12题,2分)煤气中加人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A.3NO2+H2O=2HNO3+NOB.2KMnO4K2MnO4+MnO2+O2 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 2十2SO2十6H2O,则X是()
高温A.C4H12S2B.C2H6SC.C2H6O22H6
C.C+H2OCO+H2D.CO+CuOCO2+Cu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2(2012年山东滨州,4题,3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B气体易被压缩——气态物质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十里桂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14.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3(2012年浙江绍兴,10题,4分)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4.(2012山东聊城,27题,3分)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12温度/℃ 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7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
A.图中共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A.反应物中有单质
71某2.3克有机化合物跟4.8克氧气恰好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有机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CH4B.C2H2C. C2H6OD.C2H4O2 C.右图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14.(2011.桂林市)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
6、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
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25B.30C.55D.807、【2012·宿迁】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2012·安徽】C3 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注意安全,但不要将此试管抛弃,请他用这只试管和下列仪器及相关化学药品组装一套二氧化
第二篇:探究题
探究题
1、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⑴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⑵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⑴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⑵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拓展应用】 ⑴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⑵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的物质为,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2、在化学实验课上,教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黑色粉末的成分。
【提出假设】假设①黑色粉末是炭粉;假设②黑色粉末是;假设③黑色粉末是。
【设计实验】同学们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搅拌后,静置。请你完成下表:
合物。
【拓展思维】为了进一步探究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同学们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混合物隔绝空气加热到高温,待反应停止后冷却到室温,得剩余固体X,再将X加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充分搅拌后,静置。(1)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2)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剩余固体X中一定含有。
3、某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并验证CO2的性质。在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对此展开探究:
⑴【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⑵【猜想与验证】
①甲同学认为可能石灰水已变质。他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吹气,现象是,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②乙同学认为制得的CO2中可能混有HCl气体。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他用试管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再通入制得的气体,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得出的结论是CO2中混有HCl气体。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理由是
。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证明:
4、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索。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 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点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
。2-
⑴打开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
⑵小军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呈性,PH7(填“>”“<”或“=”)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7、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
【分析与思考】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虑。
6、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如右图)。⑴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⑵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
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⑶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保存。
8、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品。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生产固体烧碱,现要分析-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烧碱样品,请你推测一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可能含有的杂质是和。
(3)为科学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同学们对B试管中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继续进行探究。阳阳同学猜想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娇娇同学猜想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为验证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选用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以下两
11、小洁发现妈妈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蛋糕、馒头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她发
9、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猜想:甲的猜想:
猜想一:黑色颗粒是碳,白色物质是氧化钠 猜想二:黑色固体是碳,白色物质是碳酸钠
猜想三:黑色固体是碳,白色物质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H2O ==2NaOH
⑴纯碱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这三种商品都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种气体,使做成的食品疏松多孔,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探究得知猜想二成立,试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⑵小洁通过阅读纯碱和小苏打的用法,推测出小苏打不同于纯碱的化学性质是
10、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进行探究实验。用A、B、C、D四支试管各取室温下等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再向A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B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C试管中滴加氯化铵溶液、D试管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振荡。
(1)提出问题:他们在探究的问题是(2)表达与交流:阳阳同学根据在D试管中没有看到现象,判断D试管中无化学反应发生。你认为此判断的依据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并解释其原因是;
实验反思:老师提示小洁第②步实验得出的结论有不足之处,请你帮助小洁改进实
12、某学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发现,铜绿[Cu(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填空:(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黑色团体可能是:a.炭粉b.氧化铜c.(3)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其中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4)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团体滴加足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与结论: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是,则猜想b正确;假如现象为,则猜想c成立。
(6)若用右图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
装置,反之会有何影响?。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流应从通入。
13、某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试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废液中的溶质是CaCl2。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与结论)①该小组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②你认为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他们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④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过量的,反应完全后过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
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⑴【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⑵【实验】如下图所示:
泡泡色沉淀
2323 猜想Ⅱ(填:成立、不成立)。b.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⑷【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保存;操作③中玻棒的作用是。
15、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⑴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______________;②溶质为____________。⑵请你设计一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的一种猜想成立。
第三篇:材料探究题
中考材料探究题专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探究题的特点及题型。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解答实际题目。
一、新课导入:
近年来,材料探究题,成为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题型考查了学生整理和筛选、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强劲动力。很多同学对这类题目有畏难心理,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答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作好探究题。
二、初探敌营:什么是探究试题
所谓探究题,实际上就是材料比较题。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写出发现、探究的结果。学生解题的过程,也就是研读材料、分析处理材料、归纳整合得出信息、作出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主要考点:
①阅读相关材料,筛选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②结合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提炼观点,得出结论。③阅读几则材料,结合个人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三、深入虎穴:题型概说
探究题的考查方式比较灵活,它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放在阅读或综合性学习中出题。按照题干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项探究题与多项探究题。
(一)单项探究题
如:下图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它是从1985件全球应征的有效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在众多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多次修改而最终产生的。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请你探究一下该会徽是如何传达出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
这是一道单项探究题,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题图,并且认真把握题干的内容,来确定答题的角度。此题的要点在于“如何传达出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解答此题应该到图中找到与“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组织语言明白表述。
参考答案:①北京奥运会会徽融入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书法和篆刻印章等艺术形式; ②作品主体部分又似汉字篆书“京”字,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 ③传递着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礼仪之邦的友好、真诚与热情。
(二)多项探究题
这类探究题由两则以上的材料组成,几则材料或者相近(似),或者相关、或者相反(对)。
如:请根据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你的发现。①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朱熹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两则相反的材料构成的探究题。
多项探究题虽是几则材料放在一起,实际上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去表述的。如上例探究题的中心话题就是:客观环境与人的关系。
你能发现下面几则材料的中心话题吗?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的结果。
材料(1)好些年前在西藏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已成风毛麟角了。
材料(2)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见的地方。
材料(3)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
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是的:(1)藏羚羊原来没有受保护,所剩不多了。(2)藏羚羊生活习性。(3)政府已开始加大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力度。
仔细阅读提供的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提供的材料可以引起一些思考:材料(1)中的“凤毛麟角”与材料(3)中的“成群结队”、(2)中“性怯懦机警”与材料(3)“鸣叫相迎,挥蹄致意”之间前后存在矛盾。为什么藏羚羊的数量、习性会有变化?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这道题是要我们探究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到藏羚羊发生这巨大变化的原因。这原因也肯定在材料中。材料中哪些词 句给我们启发呢?很显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归纳提升一下,答案就应该是:政府加大的保护力度,群众提高了觉悟,使藏羚羊的数量增加了,藏羚羊的生活习性也有了改变。
这种多项探究题,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系,主要是探究因果关系。
材料之间的关系大致存在两种情形:另一种情况是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或个性。如: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阅读后的发现。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
(2)在某一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长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
阅读这两则材料,首先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研读原材料,材料1中的老船长让船负重后船反而行的更稳了,材料2中的导游也是让旅客负重后,旅客反而安全了。这就是它们的相似点。在发现了相似点之后,我们还要将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是:人生的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稳步前进。
四、手到擒来:探究题解题示范 1.学生尝试归纳答题思路:
通过上面三道题的解答,联系你过去的解题经验,请试着归纳一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2.结合例题明确答题思路:
例题:综合下面有关资料,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达。
材料①1994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
材料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材料③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材料④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材料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去居住。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水秃林。
第一步,审清题目,概括材料大意。
第二步,理清关系,确定中心话题。
第三步,围绕话题,进行总结归纳。
五、实战演习
精选典型题目,学生运用答题方法解答实际问题。完成后交流明确答案。
1、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浙江绍兴市)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2、阅读以下材料,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华罗庚教授堪称数学权威,但也难免弄错一些问题。1955年,厦门大学的年轻毕业生陈景润,在精读华罗庚《堆垒素数论》的过程中,发现华罗庚的“它利问题”存在错误。陈景润经过反复验算,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于是他写了一篇有关论文,并附上一封信寄给华罗庚,信中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华罗庚在全国第一次数学学术讨论会上,亲自宣读了陈景润的论文。
六、结束语。
第四篇:2018年全国各地名校推断题
2018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21.下面文段有两处在概念方面或推断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屏幕活动和非屏幕活动与孩子的幸福感存在某种关系。②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把时间花在阅读和交际等活动的孩子比把更多时间花在屏幕上的孩子更有幸福感。③那些更有幸福感的孩子每天接触屏幕的时间通常少于1小时。④超过1小时,时间越长,孩子的幸福感会越低。⑤因此,屏幕使用时长决定着孩子的幸福感。
(1)第一处__________(填序号)修改: __________(2)第二处__________(填序号)修改: __________ 【答案】(1).②(2).在“活动”之前增加“非屏幕”。(3).⑤(4).“因此”之后的文字改为“孩子使用屏幕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②句后面的“屏幕”是应用前面的承前省,前面要补充“非屏幕”;⑤处是文段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中心强调的是“孩子使用屏幕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不是“屏幕使用和幸福感”的问题。
福建省漳州市2018届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仪式”,升旗仪式、成人仪式……有了这些仅式,我们才有了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看看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地铁站里的人行色匆匆,这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怎么可能想去搞什么仪式?当然,车站等车固然读不了《红楼梦》,沐手焚香在书房阅读也未必能够真正感知宝黛爱情。
①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不一定是有了仪式才会有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快节奏的时代不代表人们就不想搞仪式。(2).③车站等车不一定读不了《红缕梦》。(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这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怎么可能想去搞什么仪式?”“车站等车固然读不了《红楼梦》”,句中用的反问句式和“固然”过于绝对。
广东佛山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CAT)
(二)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仪式”,升旗仪式、成人仪式...有了这些仪式,我们才增加了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可是,看看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地铁站里的人山人海,这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怎么可能想去搞什么仪式? 车站等车看看《红楼梦》,一样可感如宝黛爱情。不去在乎仪式,给这个块时代的人们留点增加精神厚度的时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①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不一定是有了仪式才会有的
【答案】②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并不表明“快节奏”,跟人们想不想搞仪式,没有逻辑联系。③车站等车看《红缕梦》,是看书的“方式”随意,与“仪式”无关。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特别注意文段中表述过于绝对化或逻辑不合理的句子,如“只有了这些仪式,我们才增加了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不一定是有了仪式才会有的;“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地铁站里的人山人海,这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怎么可能想去搞什么仪式”,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并不表明“快节奏”,跟人们想不想搞仪式,没有逻辑联系。“车站等车看看《红楼梦》,一样可感如宝黛爱情。不去在乎仪式,给这个块时代的人们留点增加精神厚度的时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车站等车看《红缕梦》,是看书的“方式”随意,与“仪式”无关。
顺德区2018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冬季,干燥的环境为流感病毒的繁殖提供了完美的环境,不少人患上了感冒。为缓解干燥,驱走病菌、应该多喝水。不要总呆在室内,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更加接近那些携带有病毒的人,从而患上感冒,尽量多进行室外的运动,增强抵抗力,这样能避免感冒。①喝水不一定能驱走病菌。
【答案】②接近那些携带有病毒的人不一定能患上感冒。③多进行室外的运动,不一定能增强抵抗力,避免感冒。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这题其实是考查分析推理的合理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第①句“为……驱走病菌、应该多喝水。”这句话的推理明显有问题,前后句并没有条件关系。即“多喝水”并不一定就能“驱走病菌”。仿照①的方式,第②句“接近那些携带有病毒的人,从而患上感冒”推理不严密。因为“接近那些携带有病毒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患上感冒”。同样,第③句“多进行室外的运动,增强抵抗力,这样能避免感冒”明显推理错误,因为“多进行室外的运动”,未必就能“,避免感冒”。以上推理错误是太绝对了,没有考虑的事情还有其它种可能性。
点睛:准确,这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该题中考核“这样可以”“只要”“就能”这些用词。要找出语段推断存在问题分三步走:首先要阅读——读例句,定写法;然后再推导——分层次,看前后;最后再检查——代原文,求连贯。
湖北省七市(州)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各校要加强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才能杜绝安全隐患。要组织师生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只有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才能避免消防事故的发生。要结合本区教育系统实际情况,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和火灾隐患,要列出清单,才能保证全区各学校消防安全。①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不一定就能杜绝安全隐患。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不一定就能避免消防事故的发生。(2).③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和火灾隐患列出清单,不一定就能保证全区各学校消防安全。
2018年西安地区八校联考21.学生刘扬是个活泼热情、兴趣广泛的学生,进入高三后,随着高考的临近,压力越来越大,成绩停滞不前。假如你是刘扬的同桌李斌,请根据你对“学习动力金字塔”图表的理解,给一直关心她的班主任卫老师或父母写一封短信,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符合规范要求,正文不超过120字。(6分)
20.【参考答案】①这是植物的睡眠现象(或:这是植物在睡觉)②适应环境以便恢复“体力”(或:恢复生长活力)③在城市生长的植物缺乏活力(或:生命力不够旺盛)(意思对即可,第①空1分,②与③空各2分,共5分。)【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
【答案解析】此题根据上下文提示,①前句说“夜幕降临”“折迭”“闭合”,后句说“有的认为是植物为了在夜间保持温度而正常生长”“植物睡眠的目的”,可知“睡眠”或“睡觉”等关键词;②前句说“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保持温度而正常生长”“恢复‘体力’”,且其主语为“植物睡眠目的”可知“生存”“能力”“适应”等关键词;③前句说“与生长在乡村的植物相比”,后句说“干扰睡眠”,可知“城市生长的植物”“缺乏活力”或“生命力不够旺盛”等关键词。
“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21.你所在学校的校刊准备刊印一期以创新为主题的专刊,请你写一则刊首语。要求:①要用到比喻的手法,②100字左右。
【答案】答案示例: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当你手捧着这一期校刊时,你的心中一定会激荡起无比的欣喜、激动和骄傲!看着大家写下的这些“创新”的生活场面,让我们看到一朵朵花儿在校园里绽放异彩。那一篇篇创意满满的鲜活文字。凝聚着希望,洋溢着幸福.昭示着未来。
广雅、东华中学、河南名校2018届高三阶段性联考
(一)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中阶段阅读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如果条件允许,每个学生都应该大量阅读世界文学名著,因为只有大量阅读名著,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得到提升,思想境界提升之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成绩自然会相应提高,高考时也就一定能考取理想的大学。①不是只有大量阅读名著思想境界才能得到提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
①不是思想境界得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和成绩就会提高。(2).②不是语文综合素养和成绩提高就一定能考取理想的大学。
【解析】试题分析:原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成绩自然会相应提高,高考时也就一定能考取理想的大学”表述过于绝对化,不够严谨。
嵩阳高中2018 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
21.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面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请为它们分别设汁面外音一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下法。示例:
画面: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画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画面一:一个行动缓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车礼让他的司机深深鞠躬致谢。画外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二: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
画外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画外音一:人心在互相体谅中温暖,世界在相互礼让中美丽。或者:长辈是晚辈最好的教科书,今天,我向您鞠躬。(2).画外音二: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却义无反顾;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却无惧无畏。或者:你的一举一动,都流淌着与人民群众心心相通、血浓于水的深情。
开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围绕“共享经济”提取5个关键词语。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先后出现,开启了我国共享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是社会上闲散资源的整合,与消费者的信息连接后,提供给消费者有偿使用,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目前,共享经济已渗透到交通、住宿、餐饮等多个领域,日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答案】整合资源 信息连接 有偿使用 互联网 多个领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概括能力。提取关键词要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要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本段材料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为例谈论共享经济,题目要求围绕“共享经济”提取5个关键词语。“共享经济是社会上闲散资源的整合”,概念中的关键词是“资源的整合”,调整为“整合资源”;“与消费者的信息连接后,提供给消费者有偿使用”是谈论共享经济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是“信息连接”和“有偿使用”;“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这句说的是共享经济的途径,关键词是“互联网”;“目前,共享经济已渗透到交通、住宿、餐饮等多个领域”说的是共享经济的影响,关键词是“多个领域”。
2018年江西省六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如果只看到失误的负面效应,失误将永远是失误。有人因此而怨恨失误,因为失误让他蒙受损失;如果想到失误自有失误的价值,敢于在失误上做文章,就一定能发现机会。如果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就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有人会因此而感谢失误,因为失误给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让他从中受益。失误是可以利用的,如果用得好,用得妙,它就是反长的翅膀,同样可以飞,会飞得更好。
①敢于在失误上做文章,不一定就能发现机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也不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2).③失误成为反长的翅膀,不一定能飞得更好。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特别注意文段中表述不合逻辑的句子,如“敢于在失误上做文章,就一定能发现机会”表述过于绝对,且武断,“敢于在失误上做文章,不一定就能发现机会。”;“如果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就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如果……就一定能……”假设关系不妥。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也不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它就是反长的翅膀,同样可以飞,会飞得更好”,推断存在问题,失误成为反长的翅膀,不一定能飞得更好。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1.学校举办关于“人类是否将毁于科技”的辩论赛,下面是正方的发言,请针对正方的观点,替反方拟写一段辩词。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运用举例论证,60—80字。正方:现代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变成了悬顶之剑。人类对科技的使用早已到了急不可耐的地步,经年累月的堆积,使得科技的负作用正随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这是科技毁灭性趋势的更深层次危机。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大都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来解决。科学家曾经预言,由于科技产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到21世纪初人类将面临能源危机,而现在,新能源的开发,使这种恐慌荡然无存。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辩论的题目,要求反驳对方的观点,首先要明确对方的观点是谈论“科技的负面影响”,辩驳是注意抓住“观点”“依据”入手,此题可从对方的论点切入,然后针对对方观点,列举科技的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
上饶市2018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现在,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果有机会,我们要在家乡办图书馆,因为只有开办图书馆,才会让“空巢老人”充分利用好时间,为他们安心读书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而有了舒适的环境,必将充实自我,也就一定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愉快地安度晚年。①开办图书馆未必能让“空巢老人”充分利用好时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有了舒适的环境未必能充实自我。(2).③充实自我未必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愉快地安度晚年。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修改病句的能力和逻辑推断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审读句①,分析其病句类型。“只有开办图书馆,才会让“空巢老人”充分利用好时间”,前后分句间的关系判断失当,没有这种必然的因果关系。依据此例,“有了舒适的环境,必将充实自我,也就一定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愉快地安度晚年”,前一分句与后面两个分句之间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有了舒适的环境未必能充实自我。充实自我未必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愉快地安度晚年。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1.“归谬法”为了反驳某论点,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使该论点无法成立。请用归谬法的思路完成下面两题。
(1)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2)一个死刑犯在法官面前说到:“当初我不该杀人,杀人是错误的,每个人都不该杀人。同样您或是其他人杀我也是错误的,那么请您宽恕我吧!”如果你是这位法官,该怎样最有力的驳倒这个死刑犯呢? 【答案】(1)许多人努力学习后没能提高成绩,所以努力学习是没有用的。(2)要杀你的不是法官,而是法律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用归谬法的思路完成下面两题”。这题其实是考查分析推理的合理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归谬法。题干解释说“归谬法”为了反驳某论点,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使该论点无法成立。归谬法是人的经常使用的一种反驳方法。这种方法是“以退为进,引入荒谬”的方法。所谓“以退为进”,是因为这种方法通过假定对方的论点是真的这一手段,来达到反驳对方论点的目的;所谓“引入荒谬”,是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从对方的论点合乎逻辑地引出荒谬的结论,使人一听,一读就会立刻感到对方的论点站不住脚。然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证明对方的论点必然为假。分析题目(1):如果“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这句话是对的,事实上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很多原因,还有很多大学生是找到工作的。所以不能仅仅因为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有用的。分析题目(2):假如“您或是其他人杀我也是错误的,那么请您宽恕我吧!”这句话是正确的,法官可以说“要杀你的不是法官,而是法律”。这样就是说不是我法官要杀你,而是你违反了法律,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太原市2018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
(二)21.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的例证,另写一段话,要求和文段论点一致。
“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得有个多取向的思路。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单线的,如果你能反复地思考、比较、对证,你对一本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思想就会丰富许多。比如我们过去常常讲,“大河不满小河干,小河不满渠沟干。”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反方向的道理同样站得住脚。如果渠沟里面没有水,小河里面也没有水,那么大河里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但是反方向的道理同样站得住脚。“己之所欲”就能施与他人吗?或者“己所不欲”,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都不能施与他人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结合论点写论据。主要论证“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单线的”。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首先确定语段的论点,结合画线句子的句式和内容特点,另外选材论述。选材的时候需要注意结合语境,不能内容重复,论证的时候要注意科学,观点一定要正确。
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近年来,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个人认为,孩子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再出国读研比较好。因为孩子大学毕业后,就会具备坚实的中国文化基础,不至于发生“忘掉汉语怎么说”的笑话。而且孩子已经成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出国后就不会受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
①孩子大学毕业后,不一定就会具备坚实的中国文化基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成人了也不一定就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2).③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出国后也不一定就不会受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而且孩子已经成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出国后就不会受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两个句子前后的关系是“可能”,不是“必然”。四川省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网络投票评优活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激励学生上进,必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助长学生们心底的那份虚荣和功利,从而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只要限制网络投票评优活动,评优活动质量自然提升。一场高质量的评优活动,如果能发挥其正面效用,就能完全避免各种负面影响。①网络投票评优活不一定能帮助学生养成荣誉感和上进心。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 限制网络投票评优活动,评优活动质量不一定自然提升。(2).③ 发挥其正面效用,不一定能完全避免各种负面影响。【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只要限制网络投票评优活动,评优活动质量自然提升”“如果能发挥其正面效用,就能完全避免各种负面影响”,两个句子前后的关系是“可能”,不是“必然”。
成都市高2015级语文模拟试题
21.请结合全段,参照①句的形式将文中的推断补充完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与时维新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展开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①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②_________;③________。
【答案】(1).人与人的和谐,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和平共处、和平发展提供了文明范式(2).身与心的和谐,为实现人生圆满幸福提供了价值导引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参照①句的形式将文中的推断补充完整”,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信息,然后分析所给的例句,把握其形式。这段文字是说“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①句就“人与自然和谐”做出推断,“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第一句给出思维与行为模式,第二句给出推断,模仿这种样式可以对“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做出推断。
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5级高三4月联考试卷语文
21.某电视台邀请几位专家就一些产业部门的垄断问题进行讨论。请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不超过15个字。
专家A:光引导消费者是不够的,只有以法律为武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反垄断的目的。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
专家B:前一段时间,我在美国住了一年,对他们的反垄断法有了更多了解,反垄断法对维护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欧盟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问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怎样制止一些产业部门的垄断”示例2:“为什么要制定反垄断法”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专家的回答推断并概括主持人的提问语”,是考查学生概括推断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圈点出语段中关键信息,根据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推断。专家A话语中关键信息为“有以法律为武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反垄断的目的”“必须加快反垄断法律法规的制定”专,家B话语中关键信息为“反垄断法对维护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盟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A、B两位转件都提到了“反垄断法”,可推知谈话是围绕此进行的。
2018届四省名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
21.根据以下定义和示例,另选话题,仿写两个句子。
定义:反证法,为了证明原命题成立,首先假设其不成立(否定原命题),然后推理出明显矛盾或错误的结果,原命题从而得证。
示例: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一定要重视生态平衡。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答案】示例一:我们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擅闯红灯,就会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
示例二:我们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如果狼吞虎咽,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中对“反证法”的解释,然后对例句进行分析,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推理出明显的错误结果“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证明原命题“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一定要重视生态平衡”成立。拟写答案时首先要符合反证法的推理过程,而且结论要合理;要注意句式,示例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所写句子也应该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据说,喜好长生不老术的汉武帝在东海求得一杯喝了能让人不死的酒,大臣东方朔为了让汉武帝明白世界上并没有让人不死的酒,就把这杯酒偷偷喝掉了。汉武帝知道后大怒,要杀死东方朔。
假如你是东方朔,你该说一段怎样的话来证明自己喝下的这杯酒根本不能让人不死。要求:①所写语言要有明确、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②字数在30-60之间。
21.【解析】回答问题注重两个角度,一是材料的具体内容,一是题干的要求。这段话主要表述的是东方朔偷喝汉武帝让人不死的酒,汉武帝要杀死他,要求考生写一段逻辑推理的话证明汉武帝不能杀死或杀不死自己的话。东方朔要说的话必须紧扣“让人不死”和“杀死”两个方面进行推理论证,可以采用假设的方式,即从酒能让人不死、自己喝了酒还能被汉武帝杀死两个方面判断即可。比如从东方朔还能被汉武帝杀死的角度分析,就证明这酒是假的,不能让人长生不老,那么喝了这样普通的酒,就罪不至死的。
【答案】陛下(大王、圣上、万岁……):①如果这杯酒真能让人不死,您就杀不死我;②如果您能杀死我,就证明这杯酒不能让人不死。(5分)
“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21.你所在学校的校刊准备刊印一期以创新为主题的专刊,请你写一则刊首语。要求:①要用到比喻的手法,②100字左右。(5分)
21.答案示例: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当你手捧着这一期校刊时,你的心中一定会激荡起无比的欣喜、激动和骄傲!看着大家写下的这些“创新”的生活场面,让我们看到一朵朵花儿在校园里绽放异彩。那一篇篇创意满满的鲜活文字。凝聚着希望,洋溢着幸福.昭示着未来....(比喻手法1分,突出创新主体2分,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2分)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全国Ⅱ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系统而专业的钢琴学习可以使人养成良好的气质。如果有机会,家长要让孩子去学习钢琴。因为只有通过音乐的熏陶,才能开发孩子的大脑,孩子才能拥有良好的修养。而有了良好的修养,孩子的性格才会更加开朗活泼。
①不是只有音乐的熏陶才能开发孩子的大脑。
② ③ 21.②不是只有音乐的露陶才能使孩子拥有良好的修养。
③不是孩子有了良好的修养,其性格才会更加开朗活泼。(答对一处给2分,答对两处给5分。)
第五篇:初三化学推断题技巧汇总
推断题解题技巧: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
2、CuCO3、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1)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2)蓝色沉淀:Cu(OH)
2、CuCO3(3)红褐色沉淀:Fe(OH)
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4)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5)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1)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SO2 + 2KOH = K2SO3 + H2O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2)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 + H20 = H2CO3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N205 + H2O = 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1)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 + H2O = 2KOH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CaO + H2O = Ca(OH)2(3)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2OCu(OH)22O 2Fe(OH)3 2O3 + 3H2O2Al(OH)3 2O3 + 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