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材料探究题

时间:2019-05-13 22:0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材料探究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材料探究题》。

第一篇:初中语文材料探究题

材料运用题

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围绕“明星代言广告”这一商业行为,从材料中归纳出你的探究发现。(4分)

材料一:中国广告协会将侯耀华的10个虚假违法广告作为违法代言的典型予以曝光。侯耀华成了问

题明星‚侯药华‛,他也成为目前唯一一位因广告代言问题而三次被央视公开批评的明星。据悉,虎年

春晚没有邀请侯耀华这位常客。

材料二:2009年广电总局共清理整顿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和各类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3600余条。

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禁止‚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和健康资讯类广

告中含有宣传治愈率、有效率,或者以医生、专家、患者、公众人物等形象做疗效证明‛的相关内容。

名人如果代言广告时碰触这一禁令,将被‚拿下‛。

材料三:明星做广告实在是司空见惯,明星的广告收入已成为其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林忆

莲为形象代言人的“天使丽人胶囊”被成都工商局查处。虽然林忆莲本意并非要欺骗消费者,但她在并不

了解产品真相的情况下,却在广告中高谈阔论它的神奇之处。

2.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发现。(3分)

材料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不断升高,帝企鹅的繁殖栖息地正受到严重威胁。此外,北

极冰区狩猎场融化,致使一些北极熊只能同类相残,现在北极熊的数量正日益减少。

材料二:在本世纪内,海平面将可能升高20~80厘米。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膨胀,冰川和海

上浮冰层融化。最终,海平面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多将会导致孟加拉国、埃及、马尔代夫的岛屿和三角

洲被淹没。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2亿左右的难民因气候影响而被迫逃离家园。

材料三:持续13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在失望中画上句号,迫使人们将拯救地球的希望寄

予下一个冬天——2010年底在墨西哥举办的第16次缔约方会议。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热切期盼全世

界的人们能够为人类发展之路作出抉择,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3.某同学以“关注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变化”为选题,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帮助分析并回答问题。

【甲】2006年9月,某消费者在超市购得一盒月饼,当日拆开食用时,发现月饼已过期变质,他不

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件事,只好自认倒霉。

【乙】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根据新法规,消费者如果购买

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丙】2009年6月5日,某消费者从超市买回一袋豆腐干,却吃出一只苍蝇。他立即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向工商部门投诉。经调查核实后,商家依法按商品价款的10倍作了赔偿。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1)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丙】材料中的消费者维权成功与什么因素有着直接关系?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

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

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

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

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

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1(2)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5、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材料一:有一个40岁的人被医生告知患了绝症,最多再活三年时间。因此,他为了使自己最后的生命更有意义,便拟出一个“三年要做十件事”的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写一本书、学一门外语、搞一项发明、办一个工厂、游30座名山、看50个城市等等,计划列出并付诸行动。过了两年零八个月,十项目标全部完成。

材料二:三位大学的同学,同时分配到县直机关工作。几年后,一个不甘心总这样打水扫地,看领导眼色,调到了企业。另外两个没动心。又过了几年,又一个辞职下海。剩下的一个仍未动心。再过几年三人相聚,到企业的那个已成了大厂的厂长,辞职的已成了富翁,留在机关的则后悔莫及。

6、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你能的出什么结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达。

青岛、烟台附近海岸是山东主要粮食产区,但是当地缺少灌溉用水。有人想到抽用地下水来灌溉。一段时间内,这里成为粮食高产区。但是由于当时没有考虑环境因素,没过几年,所属莱州一带的地下水位已经抽到比海面还低十几米,导致海水倒灌。海水以一天1米的速度向内侵蚀,所到之处一片荒芜,原来的高产田变成寸草不生的荒土。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困难,要把入侵的海水弄出去,不仅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语文“新闻题”

1、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

抗日战士聚徐州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2005年5月19日《彭城晚报》,有改动。)

【典例解析】这道新闻题考查的是撰写导语。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则是新闻的主旨,撰写时通常要简明扼要的语言交代报道的中心或结果,让人了解到新闻最主要的事实。做这类题时首先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能回答这一问题的基本上就是答案的要点了,再根据字数要求,增加人物、时间、地点及意义等。做这类题时特别要注意“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找出能涵盖几方面的概念,但不是将几个方面简单相加。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

本报讯 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1 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

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经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3.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字)。

本报讯 通过对成都市6个区县20余家企业的检查、暗访结果显示,成都市水环境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水环境形势严峻。成都不少河段水质仍受到严重污染。数据显示成都市污染物减少了,生

活污水处理率提高了,但锦江水质还是没有根本好转,并呈恶化趋势。②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还存在环境污染数据不清,排污费征收使用底数不清等问题。③环保执法存在“死角”。个别地方在处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上存在误区,搞被动受检,应付检查。④全市用水、节水工程建设滞后。全市污水处理率虽达到82%,但工业污染整治仍处于低水平、补欠帐阶段,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要求差距很大。检查组最后建议,成都市应认真研究解决锦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4、根据下文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北京市首次试行的春季高考21日封场,紧接其后,研究生全国统考22日正式开场。所不同的是,后者的竞争比前者激烈得多。22日,全国有60万考生参加2000年的研究生统考。据了解,这是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有关人士称,这是一次空前的考场“拼杀”。

5.5月1日,“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全世界的目光聚焦黄浦江畔。一时间“世博”话题家喻户晓。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答题。

材料一:从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二:六场试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由于国内参观者自身素养不齐,排队拥挤、哄买食品、乱扔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

(1)请从材料一中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4分)

(2)假如你是志愿者,面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请拟写一条标语进行劝导。(2分)

6、综合性学习(共5分)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此次世博会将历时184天,预计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届时,全球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将达到7000万人次。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2分)

【材料】

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主要信息二:

(2)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1分)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

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将在世博园区展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同时展出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参展国也将在世博园区组织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演出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世博园区将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全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将欢聚在一

起,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宣传语:展示不同民族文化

(3)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专栏里写出你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理解。(不超过25个字)(2分)

【材料】

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

修改病句题

1.下面是某小说的评论片断,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4分)

①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②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篷勃,如吐绿的新柳,我们充满希望。③年轻的生命美得如一幅风景画般美丽。④然而,世事的纷扰让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现在,而一味追寻将来的目标。⑤我们常常悔恨过去,总是期待未来。⑥殊不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现在‛。⑦青年朋友们,请告别过去的岁月吧,不管它是春风得意还是痛苦无耐。⑧让我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去演绎精彩的现在,去发扬美好的未来。

要求:(1)如果要将“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昨天的太阳,就千万别再错过今天的太阳。’”这句话插入文中,应放在句后。(1分)

(2)其他在错别字、标点、搭配不当等方面任选三处修改。(3分)

2、①汉字,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用好它、学好它。②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③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④汉字的信息处理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我们相信一定能克制这些难题。

第第句,修改意见:

3.根据要求,用下列修改符号对下列语段进行修改。(4分)

同样是商界的大亨,英国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曾经名垂千古,蜚声世界。可自诩‚任他岁月悠悠,好车永远风流‛的劳斯莱斯却忘记了技术开发,永远是一陈不变的手工操作,突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再‚风流‛的劳斯莱斯最终将公司连同名誉权卖给了德国大众,只得急流勇退。不仅忘记了创造,也忘记了推陈出新,劳斯莱斯永远成为了历史。

4、下列文段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习作,其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当然,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有人会因为挫折而激起旺盛的斗志,①最终成就一番理想;也有人会因为一次挫折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②沦为一个毫无作为一事无成的庸人。勇敢的人往往能直面挫折,把它当作前进的垫脚石;而那些长期在安逸生活中养成了懦弱性格的人则总是害怕挫折,③无法承受任何挫折的打击,把挫折看成可怕的陷阱。但是,只要他们能学会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和勇气,④并磨炼出坚忍不拔,就一定能够战胜挫折,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

5.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语病,请选择四处,用规定符号加以修改。(4分).

读罢小说,使我感触颇深,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关爱‛。人间呼唤关爱,人间需要关爱。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地流淌着爱心灌注的暖流,处处播洒着爱心滋润的阳光,收获着爱心的希望。

5.不设统一答案。答题要点:⑴明星和厂商之间的利益关系。⑵明星应该肩负起依法广告的责任。如果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将受到舆论谴责。⑶有关部门开始注意规范管理,但还需加大执法力度。(共4分。每答出一个要点得2分。语言欠缺的酌扣1分)

6.参考:全球气候的变暖,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到某些物种的生存,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极大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虽然哥本哈根会议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人们还是热切地期盼世界各国能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出路。(3分。要点:威胁物种或动物生存、威胁人类生存、人们对本次大会的期待。答出一点得1分,意对即可。如从材料中获得其他见解,只要合理亦可得分)

1. 5.(1)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从无到有,逐渐增强。(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

施。(或:国家正在逐步健全法律法规。)

2.(一)6.(1)成都中小学校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注重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意思

相近即可)(2)开放性题目,只要能扣住题干要求,所提建议有针对性,且语言表达通畅即可。[参考要点]只要勇于追求,努力实践,就会取得成功。(能有独到的创新见解,并言之有理有据则更好)

[参考要点]可以看到小事物照样蕴涵着巨大的价值。(如从其他角度有独特发现,也符合要求)

【参考要点】:①发展要同时考虑保护环境,环境保护要有长远目光②环境一旦被破坏要恢复很困难③环境保护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1本题示例: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2.“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或成都举办青少年“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3.成都市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或成都市水环境问题多多。)

5、“22日,全国有60万考生参加2000年的研究生统考”。

9.世博会展示和传播着标志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世博会能加速举办国的经济发展。

6.(1)答案示例:① 世博会是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平台。

② 世博会可以起到推动主办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答案示例:增进各国人民友谊

(3)示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或:注重环境保护的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4、(1)放在⑥句后(1分)

(2)②句中:“朝气蓬勃”后的“,”改为“;”; “篷”改为“蓬”;③句删去“美得”或“般美丽”; ⑦中“耐”应改为“奈”;⑧句中“发扬”应改为“创造”。(3分。改对一处得1分,修改不得超过5处,其他修改合理的也可按要求给分。)

3、①将“用好它”与“学好它”顺序对调④将“克制”改为“解决”(每空1分,共4分)

5、1)、“名垂千古”应改为“名噪一时”或“风流一时”或连同后面的逗号一起删去。2)、“突然”改为“渐渐”3)、“只得急流勇退”应在“劳斯莱斯”之后。4)、去掉“不仅„„也”5)、“一陈不变”的“陈”改为“成”(4分)

5、(4分)第①句中“成就”和“理想”搭配不当,把“理想”改为“事业”或“大业”。②句中“毫无作为”和“一事无成”重复哕嗦,应删去一个。第③句语序不当,把“无法承受任何挫折的打击”和“把挫折看成可怕的陷阱”对调。第④句句子结构不完整,应补上“的意志”。

4.(1)删去“使”;

(2)“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前加主语“小说的情节”或“主人公的形象”

(3)“人间呼唤关爱”和“人间需要关爱”前后调位;

(4)“无时无刻地”改“无时无刻不”或“时时刻刻”;

(5)“希望”改“果实”

第二篇:探究题

探究题

1、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⑴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⑵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⑴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⑵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拓展应用】 ⑴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⑵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的物质为,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2、在化学实验课上,教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黑色粉末的成分。

【提出假设】假设①黑色粉末是炭粉;假设②黑色粉末是;假设③黑色粉末是。

【设计实验】同学们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搅拌后,静置。请你完成下表:

合物。

【拓展思维】为了进一步探究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同学们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混合物隔绝空气加热到高温,待反应停止后冷却到室温,得剩余固体X,再将X加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充分搅拌后,静置。(1)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2)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剩余固体X中一定含有。

3、某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并验证CO2的性质。在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对此展开探究:

⑴【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⑵【猜想与验证】

①甲同学认为可能石灰水已变质。他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吹气,现象是,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②乙同学认为制得的CO2中可能混有HCl气体。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他用试管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再通入制得的气体,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得出的结论是CO2中混有HCl气体。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理由是

。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证明:

4、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索。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 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点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

。2-

⑴打开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

⑵小军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呈性,PH7(填“>”“<”或“=”)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7、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

【分析与思考】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虑。

6、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如右图)。⑴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⑵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

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⑶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保存。

8、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品。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得到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生产固体烧碱,现要分析-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烧碱样品,请你推测一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可能含有的杂质是和。

(3)为科学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同学们对B试管中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继续进行探究。阳阳同学猜想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娇娇同学猜想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为验证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选用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以下两

11、小洁发现妈妈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蛋糕、馒头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她发

9、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猜想:甲的猜想:

猜想一:黑色颗粒是碳,白色物质是氧化钠 猜想二:黑色固体是碳,白色物质是碳酸钠

猜想三:黑色固体是碳,白色物质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H2O ==2NaOH

⑴纯碱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这三种商品都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种气体,使做成的食品疏松多孔,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探究得知猜想二成立,试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⑵小洁通过阅读纯碱和小苏打的用法,推测出小苏打不同于纯碱的化学性质是

10、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进行探究实验。用A、B、C、D四支试管各取室温下等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再向A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B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C试管中滴加氯化铵溶液、D试管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振荡。

(1)提出问题:他们在探究的问题是(2)表达与交流:阳阳同学根据在D试管中没有看到现象,判断D试管中无化学反应发生。你认为此判断的依据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并解释其原因是;

实验反思:老师提示小洁第②步实验得出的结论有不足之处,请你帮助小洁改进实

12、某学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发现,铜绿[Cu(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填空:(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黑色团体可能是:a.炭粉b.氧化铜c.(3)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其中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4)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团体滴加足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与结论: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是,则猜想b正确;假如现象为,则猜想c成立。

(6)若用右图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

装置,反之会有何影响?。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流应从通入。

13、某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试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废液中的溶质是CaCl2。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与结论)①该小组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②你认为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他们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④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过量的,反应完全后过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

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⑴【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⑵【实验】如下图所示:

泡泡色沉淀

2323 猜想Ⅱ(填:成立、不成立)。b.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⑷【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保存;操作③中玻棒的作用是。

15、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⑴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______________;②溶质为____________。⑵请你设计一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的一种猜想成立。

第三篇:材料探究题

中考材料探究题专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探究题的特点及题型。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解答实际题目。

一、新课导入:

近年来,材料探究题,成为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题型考查了学生整理和筛选、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强劲动力。很多同学对这类题目有畏难心理,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答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作好探究题。

二、初探敌营:什么是探究试题

所谓探究题,实际上就是材料比较题。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写出发现、探究的结果。学生解题的过程,也就是研读材料、分析处理材料、归纳整合得出信息、作出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主要考点:

①阅读相关材料,筛选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②结合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提炼观点,得出结论。③阅读几则材料,结合个人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三、深入虎穴:题型概说

探究题的考查方式比较灵活,它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放在阅读或综合性学习中出题。按照题干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项探究题与多项探究题。

(一)单项探究题

如:下图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它是从1985件全球应征的有效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在众多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多次修改而最终产生的。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请你探究一下该会徽是如何传达出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

这是一道单项探究题,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题图,并且认真把握题干的内容,来确定答题的角度。此题的要点在于“如何传达出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解答此题应该到图中找到与“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组织语言明白表述。

参考答案:①北京奥运会会徽融入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书法和篆刻印章等艺术形式; ②作品主体部分又似汉字篆书“京”字,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 ③传递着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礼仪之邦的友好、真诚与热情。

(二)多项探究题

这类探究题由两则以上的材料组成,几则材料或者相近(似),或者相关、或者相反(对)。

如:请根据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你的发现。①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朱熹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两则相反的材料构成的探究题。

多项探究题虽是几则材料放在一起,实际上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去表述的。如上例探究题的中心话题就是:客观环境与人的关系。

你能发现下面几则材料的中心话题吗?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的结果。

材料(1)好些年前在西藏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已成风毛麟角了。

材料(2)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见的地方。

材料(3)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

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是的:(1)藏羚羊原来没有受保护,所剩不多了。(2)藏羚羊生活习性。(3)政府已开始加大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力度。

仔细阅读提供的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提供的材料可以引起一些思考:材料(1)中的“凤毛麟角”与材料(3)中的“成群结队”、(2)中“性怯懦机警”与材料(3)“鸣叫相迎,挥蹄致意”之间前后存在矛盾。为什么藏羚羊的数量、习性会有变化?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这道题是要我们探究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到藏羚羊发生这巨大变化的原因。这原因也肯定在材料中。材料中哪些词 句给我们启发呢?很显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归纳提升一下,答案就应该是:政府加大的保护力度,群众提高了觉悟,使藏羚羊的数量增加了,藏羚羊的生活习性也有了改变。

这种多项探究题,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系,主要是探究因果关系。

材料之间的关系大致存在两种情形:另一种情况是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或个性。如: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阅读后的发现。

(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

(2)在某一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长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

阅读这两则材料,首先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研读原材料,材料1中的老船长让船负重后船反而行的更稳了,材料2中的导游也是让旅客负重后,旅客反而安全了。这就是它们的相似点。在发现了相似点之后,我们还要将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是:人生的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稳步前进。

四、手到擒来:探究题解题示范 1.学生尝试归纳答题思路:

通过上面三道题的解答,联系你过去的解题经验,请试着归纳一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2.结合例题明确答题思路:

例题:综合下面有关资料,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达。

材料①1994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

材料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材料③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材料④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材料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去居住。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水秃林。

第一步,审清题目,概括材料大意。

第二步,理清关系,确定中心话题。

第三步,围绕话题,进行总结归纳。

五、实战演习

精选典型题目,学生运用答题方法解答实际问题。完成后交流明确答案。

1、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浙江绍兴市)

材料: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2、阅读以下材料,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华罗庚教授堪称数学权威,但也难免弄错一些问题。1955年,厦门大学的年轻毕业生陈景润,在精读华罗庚《堆垒素数论》的过程中,发现华罗庚的“它利问题”存在错误。陈景润经过反复验算,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于是他写了一篇有关论文,并附上一封信寄给华罗庚,信中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华罗庚在全国第一次数学学术讨论会上,亲自宣读了陈景润的论文。

六、结束语。

第四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南丰中学 钱绿瑜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阅读量少,词语积累基础差,自小又缺乏适时适当的观察体验训练,因而农村中学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低。所以我认为要想在初中三年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须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以及认知能力水平设计一些具体的系统的作文训练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

文字表达

写作习惯

认知能力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难度莫过于学生怕作文,厌作文,学生觉得写作太难,咬半天笔头,才蹦出百来个字,要凑够要求字数,那已经是“白头搔更短”了。教师又总觉得学生写出的文章幼稚,不堪入目,评改时就简单随便。因此在作文的教学中形成了一个学生不想写,教师也不悉心指导帮助的恶性循环。经过这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作文教学进行尝试。

一、降低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单凭讲过一两遍写作的方法,就要求学生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特别是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一篇文章得写那么多字,花的时间又多,他们往往会缺乏写下去的耐心,而跑去看电视或玩手机了。因此在小升初的开始阶段,不妨对他们作文要求降低些,凡是能流畅地表达,能有详有略,较为完整的叙述一件事,就应该得到高分,提出表扬。这个很重要,多次的表扬与鼓励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钱梦龙认为:学生作文不是文学创作,要在作文训练中区分开来。在习作过程中教师要降低作文要求,多通过表扬与肯定,使他们能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写作的欲望与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方法。兴趣使得学生能主动的写作,甚至主动找老师请求指导评析,这个时候教师再对他们的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逐步提高对学生习作的要求,这样就进入到一个学生乐意写,教师喜欢教的良性的教学循环中。现在在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常有学生在课间或是放学后来找我点评他们的习作,他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之余,还自觉进行课外练笔,他们会在教室里一起分享阅读体验,一起交流写作的心得体会,他们的作文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这一切得益于他们内心对写作真正的喜爱。

二、日记式片段习作,养成学生写作习惯

很多教师会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周记进行习作训练,无疑这是一个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好方法,作文要多写多练才能得到提高,单纯依靠每一单元的一篇大作文训练是不够的。但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事实上是两篇等同于大作文的周记占去学生大量的时间,他们在周末苦苦构思写作,很多学生并没有能按时完成周记,即便是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常常抱怨,要写好两篇周记已是绞尽脑汁,黔驴技穷。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和厌恶其实就源自于写作要求篇幅长,需要很大的耐性,这个刚好是初中学生最缺少的。因此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我主张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片段,以日记体的形式呈现。片段式习作训练字数要求200字左右,内容要求自由,可叙事,可抒情,可写景,可议论,还可以进行专项训练。比如我会在初一上半学期选5-6周要求学生的片段写作训练以写景为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我会带着同学们走进自然,到操场、生物园、学校荷花池,让他们感受自然,领略美景,引导他们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把身边的美好事物与自己的心绪结合转变成文字记录下来。这种训练非常有效,如今我两个班的学生作文景物描写往往是亮点,为整篇作文增色不少。而当学生进入到初二,有了初步判断的能力,我会在上半学期选取4-5周要求学生的片段写作训练以评议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就生活中身边发生的小事,或社会上的某些现象,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说理议论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有利于养成学生写作的习惯,叶圣陶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但凡做一件事,形成了习惯,即事半功倍,离成功不远了。学生在片段习作中,慢慢摸索到了写作的方法,习惯于每天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习惯于把每天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点滴,把每一天对生活的思考写下来,使写作变成了自己每天必须做、不做不舒服的事情。这样我们就不用愁学生作文写不好了。

三、自改自评,互改互评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都是学生交上来,教师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意见与点评,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学生往往只关心分数而不在乎作文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怎么改?这样教师的评改所起的作用就不大了。因此教师可作出这样的要求,学生在完成习作后,要求学生自己先作出点评,对自己的习作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也可以同学间互相写评语。可能有些老师会质疑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评?我们要信任学生,把好文章的标准告诉学生,比如好文章是要有鲜活的人物形象的,于是就要求学生在自评或互评时要留意这篇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是否详尽细致,又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我相信这些学生是能做到的。当然,在开始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审阅自己的习作。我刚开始施行自改自评,互改互评的时候,也听到了学生的抱怨:不会改,写都不会,怎么改?正因为不会,才学。我鼓励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给的方法去评阅,你也能品评自己的或别人的文章。我开始的要求是学生不写自评或互评的,老师就不对你的文章进行点评,逼着学生去学会自己审阅自己的文章。学生一开始写的自评或互评相对简单,但一个学期下来,不用我要求,他们写好作文后都会自己写下点评意见,或叫同学帮忙写上互评意见。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自我检视写作的目的与态度以及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他会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同学间互改交流不仅能扩大学生写作的角度与视野,还形成班级良好的写作氛围,这些都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致与水平。

作文教学虽然难度大,但只要能注重方式方法,多从学生实际情况,包括语文知识基础,个体接受能力水平等出发,关注学生学习习作的过程,多鼓励,少责备,循序渐进,悉心教导,我相信我们能在初中三年里,能把学生的作文能力水平稳步地有效地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参考文献:

①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②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③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第五篇: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益师艺术实验学校,璩艳霞,413000 摘要: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是初中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对学生而言,也是学习语文的一般目的和要培养的第一能力。阅读能力不只表现在解答阅读理解的试卷当中,他是对学生理解能力、词汇运用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等等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考察,也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全面培养。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代替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阅读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搞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倍受众多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阅读教学到底是要“授之以鱼”还是要“授之以渔”,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思。一 深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的文本具体分析过程中,不必完全依据教参或相关资料设置问题,应该紧扣文本,于无人研究探讨处挖掘出新的触发点来,引导学生深入地、独立地、有效地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 的基础”,阅读教学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要以读为本,正确流利地读,读出语感,读出感情,读出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教师的导读方法应正确、灵活,要精心设计启发语、过渡语、铺垫语、提示语,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通过联系自身的原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去认识文本、感悟文本。通过读,学生会发现问题,借助工具书和已有的知识解决部分问题。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益,因此教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语文不仅是升学的工具。作为教师阅读教学中要适时地挖掘

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在快乐的过程中体会更深层次的含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兴趣等,渴望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应死抠术语,不大谈文学现象、文学理论,尽可能切合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长期坚持,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课的开始时精心设计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二引导对文本的感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是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是语文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领悟。学生要通过自己的阅读积累,实现“自悟”,才能形成强烈的语感。引导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投入,由情入境,与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作者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恰成鲜明的对比,正好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那战斗豪迈的精神,振奋人心。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可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价值观多方面素养全方位的发展。从朗诵、吟诵到背诵的过程一般是语感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揣摩,要重情感领悟。语感积累的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而这个过程不能缺乏想象力的参与,无论自读还是教师领读,学生都必须投入情感,展开想象,自己领悟语言的美和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情感内容。想象能展开形象的画面,在诵读过程中,这一形象画面不但有益于理解,也有益于记忆,记忆的最终结果是掌握语言的规律和法则。三 激活读者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进行阅读训练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想象是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阅读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即读者按读物中的描述在脑子里构成的想象。这种再造想象体现着学生的知识能力,个人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作者在构思各类文体文章时的思路是不相同的,阅读时要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由于作者思路的独特性,随着作者独特的思路与想象,就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特点,同时又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果没有这样的想象力训练和再造想象,任凭教师怎样解释,学生们是不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的。所以说想象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深入文本,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激活想象力。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初中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

下载初中语文材料探究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材料探究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汇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最重点的核心部分。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当今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阅读是学习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人通过阅读来吸收书籍中的知识,学习书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来完成对自己的提升。学生则通过阅读来学习课文内容,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5篇)

    如何让学生乐于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呢?就是利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探究题教案

    中考重要考点复习-------探究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教学目标:1、解读《考试标准》,明确命题意图。2、分析典型例题,探寻解题规律。教学重点:通过训练,提高解答探究题的能力。教......

    探究题教案

    湘潭县一中2010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文学作品阅读之探究题应对策略教案 湘潭县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姜建远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作品阅读中探究题的命题背景、考查要......

    初中语文兴趣题

    一、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 长阳龙舟坪中学胡峻岭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

    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