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

时间:2019-05-12 06:3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

第一篇:《农村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

《农村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

2011-2012学年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有效解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在总结以往实践教学方面之不足的基础上,并征询相关领导与专家意见后,本专业设计了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案,并将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以提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农村经济与社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等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实践教学未能摆到应有的位置。随着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传统的教育内容已是大势所趋。实践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现实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一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相互协调性和衔接性,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规划、管理、研究、评价机制。实验课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由理论课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实验课时和实验内容,实验室和实验教师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二是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科学。目前本专业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习和实验操作、实践调查时间较少,教学评价也主要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操作技能都较差,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简单

实验内容以演示型和理论验证型为主,缺乏设计型、工艺型、综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实验,一些验证性实验的项目和内容也比较陈旧,且许多实验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这样的教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已使实验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使得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主观能动性很难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发挥。尽管各学校也重视这一问题,组织教师改编或新编讲义,但由于只是一种局部或个别的行为,因而并不能从根本上突破原有教材体系的框

架,教材的改革与编写很难与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合拍。同时,教学形式也普遍比较简单。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部分实验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手段比较落后,一些教师的实验教学改革意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编制实验教学辅助软件的能力还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课程还相对较少。传统的实验教学程序通常是学生按规定时问进入实验室,待教师讲解后再按规定的步骤操作,进而得出实验结果,这种程序显然是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开展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四)实践师资队伍不适应

由于实践师资的缺乏,部分课程的实验教学由理论课教师兼任,而理论课教师兼任实验教学的一个最大弊端是实验项目往往由他们自己确定,实验要求由他们自己确定,一些难度较大的,费时、费力的实验项目得不到落实,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考虑不多,实验室开放的要求更是难以实现。同时,实践教学人员中缺乏具备“双师型”素质的专、兼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部分专职实践教学人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应用锻炼。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科研实践,加之课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生产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

(五)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

一是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一直以来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制度显然无法对千差万别的独特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作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实践教学的学分一般是按1周1个学分来考核,由于考核办法简单而又不严格,有的学生常常不去单位实习,调查报告、毕业论文往往以抄袭别人的资料来应付,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三是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

(六)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

近几年的专业实践教学多在实验室进行,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很多实践教学内容无法在实验室进行,需要大幅度的提升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

地的建设,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不受青睐,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多是凭关系由学生自己去找,这样实践教学基地分散、临时性较强,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由于督查难度较大,学生不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较为突出,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同时不注重营造实践创新的环境。

二、构建农村经济与社会实践教学体系构想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按学科划分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另外一种是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以“能力本位”来组织教学,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后一种模式,实行“分层培养、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由以下三大模块组成。

(一)基本技能训练模块

包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应用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三方面内容。《统计学》模拟试验是经管、公管、人文等专业的专业课程。该模拟实验根据大量真实的原始资料,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EXCELL软件,让学生掌握统计数据的录入、整理和显示、计算、分析等知识,从而使学生对统计学的主要指标的计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该实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模拟实验,共有EXCEL的基本操作、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回归与相关3个实验项目;计量经济学实验面向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开放,共开设8个实验项目;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主要包括大学生毕业论文和SRT研究报告的撰写等。

(二)专业技能训练模块

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包括投资项目分析模拟、电子商务实务模拟、现代商业银行实务模拟、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仿真系统等内容。

(三)综合能力训练模块

以大学生科研训练、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其中,大学生科研训练包括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计划)、大学生学术论坛,建立大学生学术刊物;社会

实践与调查包括假期社会调查和假期社会实践;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包括创业计划大赛、股市模拟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网页设计大赛。

第二篇:《农村经济与社会》答案

《农村经济与社会》答案

一、填空

1、农业、农村、农民

2、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3、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

4、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5、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专业化经营、兼业经营、合作经营、庭院经营

6、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资料分析法

7、直接比较法、盈亏平衡点法

8、变动频繁、变动幅度大、地区差异大、低价位性、遵循价格变动规律

9、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

10、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

11、农民职业转换、农村产业转换、农村人口空间转换

12、融入城市型、城镇带动型、中心村聚集型、特色村开发型、自然村建设型

13、新的发展背景、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蓝图

二、名词解释

1、指在农村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而成为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社会组织的农村居民。

2、社会组织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也就是人们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机构。

3、农村文化是指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4、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婚姻法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现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指由各级政府组织实施、农村居民自愿参加并由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组建,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互助共济的基本医疗制度。

7、农村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8、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三、简答题1、1.物质装备现代化2.科学技术现代化3.经营管理现代化

4.农民素质现代化5.资源环境优良化2、1.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性2.边缘性3.弱势性

4.自发的流动性5.同质性

6.角色的不适应性3、1.提高对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实力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加快农村文艺表演团体的改革,激活农村文艺表演团体的活力 3.搞好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4.引进、选拔专业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4、1.婚姻自由是指婚姻男女双方自主、自愿,不受任何强制和干涉地处理个人婚姻问题,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2.一夫一妻制是指任何人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配偶,已婚者在配偶死亡或者离婚之前不得再行结婚。

3.男女平等其内容包括:在结婚、离婚问题上男女权利完全平等;在夫妻关系上,男女双方地位平等;在家庭成员中,男女享有的一切权利平等。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尊老爱幼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也是家庭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5.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有计划地调节人口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采取的是节制生育的政策,以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5、1.城镇化区域布局不平衡2.城镇化结构不平衡3.城乡发展不平衡

4.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6、1.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2.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 3.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4.整洁的宜居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5.完善农村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第三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1

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克服缺点。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如下:

一、拟定教学计划

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3、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2、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3、教师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把课上“乐”。

4、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四、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学校应注意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应加强学科组集体备课,在教学设备、资料上加大投入,引导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会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2

为了提高以后的教育教学技能,深刻反思本学期教育教学的存在的问题,特作总结,以便搞好下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六(7)班共有学生54人,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课后不温习,导致本次检查成绩极不理想,这有学生问题,也有我自身问题。

二、取得的成绩

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主要实施的措施有: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4、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

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6、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知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第四篇:农村经济与社会试题及答案

永年职教中心送教下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二年级农村经济与社会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1.农村经济

2.劳动力资源

3.固定资产折旧

4.商品流通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经济管理的法律方法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2.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坚持 __________ 原则、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原则和自愿原则。

3.农业生产结构的四大特点分别是:与_________紧密联系、与____相结合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4.决定企业项目能否成功的四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5、集体资产保值的含义是使资产___________,增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6.商品流通渠道是指产品从____________ 领域到

____________领域所经过的途径、过程或渠道。

7.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将其标号填入括弧中。每空5分,共25分)

1.土地供应的稀缺性是由土地的()特征决定的。A.固定性B.有限性C.差异性D.永续性 2.以下哪一种不属于第二产业()。

A.制造业B.采矿业C.邮电通讯业D.电力

3.根据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下面的哪一项不应属于无形资产()。

A.土地使用权B.银行贷款C.经营特许权D.商标权 4.生产与分配关系的准确表达是()。

A.分配决定生产B.分配促进生产C.生产决定分配并影响消费

D.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

5.关于乡镇企业,下列哪一种表述不正确()。

A.乡镇企业以盈利为目的B.乡镇企业是具有经营自主权的单位

C.乡镇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实体D.只有乡镇政府举办的企业才是乡镇企业

四、判断题(每空3分,共15分)

1.2012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城乡发展差距过大。

()

2.2012年8月,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3.因意外事故宣告死亡的公告期为3个月。()

4.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最基层的国家机关。()

5.李某在山上劳作,遇到邻村的妇女王某路过,便拿着镰刀欲对王某实施抢劫,不料被王某夺下镰刀,向其头上猛砍一刀,当即将李某杀死。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永年职教中心送教下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二年级农村经济与社会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

1.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包括农5.完整无损资产投入后增加收入 6.生产消费

7.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林牧副渔、工商、运输、建筑等所有经济部门或行业。

2.劳动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劳动力的数量是指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数以及参加劳动但超过或不到劳动年龄的人数。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劳动者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

3.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形及无形磨损而使其原值造成的减少和损失。

4.商品流通是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并以货币为媒介的一系列运动过程。

二、填空

1.权威性严肃性

2.因地制宜配套服务有偿服务

3.自然环境改造自然地域差异性相对稳定性 4.市场前景政策环境自身条件项目的效益

8.依靠科技进步

三、选择题

1.B2.C

3四、判断题

1、×

2、√.B4、√.D5、×.D5、√34

第五篇: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总结2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二年级政治经济与社会课程科任。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科任,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学生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二年级政治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由于本学期授课内容较多,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但本人始终耐心教导,认真上课,使得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本人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下载《农村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经济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与教学总结(5篇模版)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课程的三种涵义P67 1 课程即学科 把课程等同于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片面强调内容,把课程视为外在于学习者的静态的东西) 2......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5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 一、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共有学生72人,男生有38人,女生有32人,同学们团结互助,好学勤奋,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热爱班级体。但是......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 一、成绩分析:本年级中有大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在教学工作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篇1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全学期依照教材内容和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岁月如梭,转眼间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全学期依照教材内容和......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一学期来,我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创新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克服缺点。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如下:在......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5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 XX学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本人承担了四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