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果总结报告 总
“建立在校企协作与‘双进’平台上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成果总结报告
安庆师范学院一贯重视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领导亲自抓教学改革。‚建立在校企协作与‘双进’平台上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安庆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晓和与院长汪青松共同主持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学校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坚持开展校企协作论坛,全面实施‚双进工程‛,实现了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基础教育双向进入和良性互动,探索出了一条拓宽实践教学领域、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的新途径,开创并实施了大学四年全程式实践教学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一、指导思想与核心理念
指导思想是:通过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双向进入,构筑宽阔的实践教学平台,拓宽学生实践的场域,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核心理念是:现代大学是个开放的系统,必须在为社会服务和交流中形成稳定有效的通道(校企协作、‚双进工程‛等),把大学的实践课堂延伸到社会基层,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操作模式
本成果的运作模式可以概括为“以论坛促协作,以双进促双赢,以实践强能力,以实践育创新。”
第一,以论坛促协作。学校将校企协作论坛、双进研讨会制度化,建筑起高校与地方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平台,让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与企业的经理和技术人员,基础教育的领导和教师走到一起来,共同研讨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问题、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问题。2002年,我校主办了‚安徽省基础教育新课程与高师教学改革座谈会‛,开始了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双向进入,2005年以来学校与安庆市举办了3次校企协作论坛,解决了高校与企业之间高级人才互聘,大学生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建设,共建实验室和合作研究,校企协作与双进工程融合等问题;举办了5次双进研讨会,以及多次工作协调会,解决了教师教育职前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职后理论提升、职前职后一体化等问题。
第二,以双进促双赢。校企协作、双进工程不是一般意义的合作,而是相互的进入,是深度的合作。在校企协作中,我们聘请了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双师型‛教师 —1—
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学校专家学者到企业开展项目研究、技术攻关和职工培训;在双进工程中,我校与安庆市教育局及中小共同努力,实现了‚四互‛、‚四全‛。‚四互‛即‚干部互派、名师互聘、资源互享、教研互动‛;‚四全‛ 即‚全体覆盖、全程参与、全员进入、全面提升‛。高校与企业的双向进入、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双向进入,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了互利双赢。
第三,以实践强能力。校企协作与‚双进工程‛不仅拓宽了实践教学的领域,丰富了实践教学的资源,而且促进了实践教学的改革:在校企协作与‚双进‛平台上,我校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深入自己未来的职业领域开展实践锻炼,坚持四年全程式实践锻炼,每年都有明确任务和目标:一年级职业体验,二年级见习参与,三年技能实训,四年级实岗锻炼或实习支教。通过四年全程式的实践教学,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能力显著增强。
第四,以实践育创新。面向基础教育、面向企业开放式的、四年全程式实践教学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学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成果回学校‛。学生不仅参加到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产学研等合作项目,学校每年还专门发布130多项学生科研立项,扶持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对学生创新成果给予奖励,激发了学生创新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成果的形成过程
1.“双进工程”,高校与基础教育实现了良性互动
‚双进工程‛是为实现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合作,拓宽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渠道而实施的一项改革。安庆师范学院与安庆教育局及中小学签订了合作协议 ,实现了 “ 名师互聘、干部互派、科研互动、资源互通 ” 规范化、制度化,双方同意将其作为一项工程来建设。这样中小学名师给在校师范生带去一线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大学接受培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研究成果,扩大眼界,提升教研水平;同时高校教师走进中学设立实践基地、教研基地。中小学与大学结成了发展共同体,有效地整合了两者的资源,给学生成才创造了优良的环境,有效地解决了高等师范教育更好的适应基础教育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基础教育拓宽渠道,实现教师学习‚终身化‛,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的重大课题。这在国内都是创举。具体历程如下:
2002年6月15-16日,我校主办了‚安徽省基础教育新课程与高师教学改革座谈会‛,拉开双进工程的序幕。
2003年,汪青松、曹长德、张国定、董根明、任其平、张启树、许世平等被省教育厅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讲师团专家,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宣传与人员培训工作。
2005年,教师教育‚‘三线归一’(走出去,请进来,结成结成合作共同体)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互动模式‛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3月22日,安庆师范学院与安庆市教育局在安庆师范学院龙山校区隆重召开安庆师范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实践教学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大会暨“双进”工程签字仪式,着重落实‚名师互聘、干部互派、教研互动、资源互享‛等工作。
2007年3月安庆师范学院派出了6名管理干部和教师出任安庆市教育局局长助理、教研室副主任、中学校长和校长助理。安庆市教育局选派7名干部出任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实践教育中心副主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以及有关院系的副院长等职安庆市共派出两批共26名中学名师进入我校指导两届师范类专业的教师技能训练。
2007年11月2日,安庆师范学院与安庆市教育局召开了 ‚双进工程‛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研讨会。会议主要就安庆师范学院与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安庆四中、健康路小学合作开展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和咨询。
2007年9月,在望江县高泗中学开始了师范生实习支教试点工作。
2007年12月20日,由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组织各院系分管教学的领导、学科教学论教师,教育学院有关教师以及教务处工作人员一行27人组成的调研团,前往安庆市第四中学、怀宁县独秀小学、桐城市第十一中学开展08版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工作,召开了研讨会,考察了基础教育教改状况和教师需求。
2008年安庆一中聘请我校教师担任《通用技术》课程教师,指导中学生开展通用技术的训练。2008年1月14日在安庆市承办的安徽省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汪青松院长应邀作《名校要有名师名学生》的讲话。
2008年7月4日,我校与安庆市教育局共同举办了2009届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启动仪式及‚双进‛工作研讨会,努力将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建立在双进和平台上。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双进‛工作程序和政策保障机制,每年选派挂职干部、每学期互聘教师、每学期派学生实习支教、每学期召开专题研讨会,‚双进‛工作正向着‚四互‛(干部互派、名师互聘、资源互享、教研互动)、‚四全‛(全体覆盖、全程参与、全员进入、全面提升)方向发展。
2.校企协作,进一步拓宽了实践教学的领域
随着学校规划的迅速扩大,学校专业设置发生变化,学校在高兴师范大旗的同时,也新增一批非师范专业,本着学生发展高于一切的原则,学校启动了校企协作论坛,与企业开始了深度合作,将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为地方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2005年4月19日,我校在龙山校区举办了第一届校企协作论坛,提出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培养宽口径、高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安庆市领导、市发改委、国资委、中小企业局、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领导,以及安庆石化、环新集团等安庆十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四十余人参加会议。
2006年7月11日,我校与安庆市人民政府举办了第二届校企协作论坛,提出建立长效机制,并举行合作签字仪式,标志着校企协作进一步加深。赵晓和书记发表了重要
讲话,他指出校企协作论坛的举办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学校以贡献求支持的重要途径。他希望校企双方在多方面深入合作,建立起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服务地方、服务企业的能力,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2007年12月7日,我校与安庆市政府举办了第三届校企协作暨“双进”论坛。主题是“深化教改,提升能力,服务地方”。赵晓和书记主持论坛,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促进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实现“双赢”。主论坛结束后,还设立了两个分论坛:“安庆师范学院师范生实习支教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和“安庆师范学院非师范生专业实习•就业•创业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
3.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两大重点之一,因此,更新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我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就是建立在校企协作与双进和平台上。
(1)成立实践教学中心,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学校于2007年在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的基础上成立实践教学中心(副处级),专门管理全校的实践教学。
(2)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地位,完善了实践教学的机制。例如,《安庆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2006—2010年)》(院教工委字“2006”11号),《安庆师范学院关于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院发“2006”25号),《安庆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院发“2006”26号)《安庆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改革方案(2006—2010年)》、《安庆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庆师范学院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案》、《安庆师范学院师范生实习支教遴选办法》等。
(3)形成了四年全程式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从横向上分为实验、实训、实习、实岗四类,进行分类指导,分类考核,全面推进;从纵向上贯穿本科四年,每个学期学生都有一定的实践任务。一年级重职业体验,二年级重参与,三年重实训,四年级重实岗。
(4)采取了有力措施,保证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措施有:建立大批校外实践基地,扩建和新建了实验室、实训中心;对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津贴给予倾斜,对教师指导学生产生的实践教学成果给予奖励;对学生科研立项给予资助,对学生实践成果予以奖励。
四、取得的成效
第一,促进了思想解放与观念提升,实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校企协作与双进工程打破了高校与社会相互分割的状态,加深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强化了高校为企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彻底改变了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重理论
轻实践的思想观念。
第二,优化了实践教学的环境,改善了实践教学的条件。通过校企协作与双进工程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48份,在原有基地基础上,新建教育实践基地53个;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捐资在我校建设的‚APP工程实训中心‛;学生实验、实训、实习、实岗,以及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条件大为改善。
第三,丰富了实践教学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学校从企业聘任‚双师型‛兼职教师181人,中学优秀教师26人,接受基础教育到我校挂职干部7人,大增强了实践教学的指导力量;同时学校派出挂职干部6人,教师32人深入基础教育,20余人深入企业,开展合作研究与技术开发,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教师自身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校企协作产学研项目共15项,与基础教育合作研究项目8项,其中生命科学系与岳西县申报的省级项目‚岳西肥绿色道地中药材规范种植产业化项目‛,获得省财政40万元经费资助,该项目总投资达到1000万元。
第四,推动了实践教学改革,促进了师范生实习支教。学校成立了实践教学中心,加大了经费投入,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下发了《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等文件,积极推行开放的、四年全程式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显著提高,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每年在报纸、广播、电台发表新闻作品200多篇。2007年开始,我校在望江县进行师范生实习支教改革试点,今年又挑选了324名实习支教学生奔赴支教岗位。
第五,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研究与创新。全程式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省内高校前列,不少学生还通过创业带动他人就业,例如,教育技术专业祝路曼创办的冲天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在其毕业当年员工达到了12人。学生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并获得社会的承认,我校学生不仅将论文发表到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而且还出版著作5部,在2005年、2006年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中两次荣获二等奖;2005 年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二、三等奖各一个;2007 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一、二等奖各一个。
五、成果应用
1.本校应用:安庆师范学院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吸收了三次校企协作论坛和双进工程的成果,压缩了理论课程,增加了实践课程,特别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采取了四年全程式教育实践相渗透的方式,大大强化了教师专业技能;全校各专业确立了‚希望在基层‛,面向实践一线专业人才培养的路线,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而且取得了丰富成果。
2.国内应用:《光明日报》等报刊报道和介绍了我校校企协作论坛、双进工程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晓庄学院、合肥学院、玉溪师范学院、南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纷纷来我校学习,推广我校经验。
3.国际推广:2007年4月18日在我校举行的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推广了本成果,来自美国、墨西哥、台湾地区,以及大陆四十多个单位专家肯定了我校的改革,并索要了相关资料。今年10月份将举办第二届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本成果。
第二篇:成果总结报告
地方医学院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有效形式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平台依托,通过整合和利用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使部分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步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各地方高等学校均紧抓机遇,依据有关工作精神,从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出发,科学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一、我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以医学为主,兼有管理、文学科的中医医科大学大学。学校现有各类课程250余门,共涉及22个专业、3大学科门类,按课程性质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多年来,学校对课程建设常抓不懈。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即出台了相关规定并开展了各级重点课程建设。2003年,为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我校在原有基础上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我校已先后组织了5次“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立项工作,共有建设立项的“校级精品课程”35门;先后有16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基本上完成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建设目标,建立了精品课程的评估的指标体系; 2009年起,开始组织对建设立项的“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开展了验收工作,至今门课程通过鉴定,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各级精品课程项目覆盖面广,其中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类别;数量较多,并在各个专业中;课程建设效果明显,在各类评教中,精品课程及任课教师受到广大教师同行、专家领导和学生的一致肯定,切实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出示范与辐射作用,带动了相关课程及系列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精品课程的核心内涵在于“精”,集中体现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高质量”。
我校地处欠发达地区,面对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学校紧紧围绕“质量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开辟多种渠道,采取多项改革措施,使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进展,为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科学规划,明确目标
首先,学校将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全面推进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着重点培育有特色、基础好的优势课程与普及推广成功经验、推动一般课程同样以精品目标加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明确的课程建设规划,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整体目标和方向,确定了校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从宏观上为精品课程建设的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提供了保障。同时,制定了《新疆医科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定了《新疆医科大学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课程建设变化的情况,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适时的修订和完善,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考试改革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微观上确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和建设目标。
2.分级管理,责权明确
学校、学院分级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有序进行的保证。学校负责对整体建设进行规划,开辟多种渠道,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为课程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如将参与课程建设与晋升职称、年终考核等挂钩;设立专项经费资助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立项、检查和鉴定等环节工作,并严把“出口”关,确保每一门立项课程均能通过建设提高质量;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基础好、特色突出的“校级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培育和支持,鼓励其申报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从而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水平、扩大效益;在同等条件下,有关课程改革的教材、教改项目优先立项、评奖或推荐参加自治区级、国家级相关评选。学院作为教学实体,一方面履行课程建设工作的主体和直接责任方的义务,负责在学校相关政策制度框架下,根据自身实际建立适合的管理机制,对本单位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规模、内容等合理规划,对课程建设质量进行监控;同时,要在贯彻和落实学校政策过程中,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真正发挥出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中的衔接和纽带作用。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已成为学院年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不但激发了学院管理的主动性,更有效保证了学院的管理质量。
3.申报立项,全程监控
我校实行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制度。该项制度的确立和执行,一方面为广大教师创造了通过自主申报、以立项形式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层层遴选和严格评审,学校可选拔出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课程予以立项,并给予建设经费,并要求其在两年内完成教学资源网的建设任务。这样,既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较高起点,保证了课程建设质量,又为申报和建设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于立项建设的课程,学校通过实行检查评估制度实现对其的全程监控。通过执行检查评估制度,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阶段检查、验收评估和复评估等各环节紧密衔接,有效保证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其中,阶段检查的重点在于,通过了解课程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验收评估作为最后一关,重点在全面总结课程建设成果,固化和推广成功经验,在全校课程建设中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对于通过质量等级鉴定并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还要求其四年后申请复评,从而使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不断取得成果与进步。
4.团队建设,资源共享
优质资源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为使优质教师资源得以共享,学校首先通过团队合作的机制对精品课程教师队伍进行建设,在进行单门课程师资培养的同时,加强系列课程的建设,打通壁垒,使相近课程,尤其是覆盖面小的专业课组建教学团队,通过实施“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等措施,培养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使优质教师资源充分开发和共享,使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得到培养和锻炼,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精品课程的学习和培训,以共享其他高等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
为使课程建设成果得以共享,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受益,学校积极创设条件,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平台。一方面,有效利用网络手段,搭建精品课程建设平台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使精品课程的有关资料和建设成果得以展示和共享,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过程更加高效,师生互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调动。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召开各类研讨会、座谈会、教学工作会等,为广大教师提供沟通思想、借鉴创新的机会,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与成果的交流、总结和推广。
对于地方高等学校来说,精品课程建设无疑是推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进修、深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教师们还大胆创新,尝试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鼓励学生参与制作课件,在教师指导下讲授部分内容等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改期间,英语教师们主持并完成2项国家级、7项区级以及20余项校级大学英语教改项目,并能够及时把教改成果引入教学,提高了教师主导课堂的能力。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在近几年的全校学生评教中,98%的大学英语教师被评为“优秀”
第三篇:成果总结报告
关于一年以来的经验分享
时间飞逝,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已经一年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都在党组织领导下以及党思想感召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首先,在生活上,我每天按时作息,对自己的生活做到井然有序;其次在学习上,我按时上下课,积极思考反省,并积极进行自我学习。为此,我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如早上练口语,中午练vb,下午练java。因此,期间,我通过了二级计算机vb考试,和证券资格证的考试。并且,我还加入了学院Tata java班,以期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有更深的研究。;在思想上,我每天都在对自己进行反省,希望在思想上提高自己的境界。
具体来讲,通过这一年以来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无论做什么,学习,生活,抑或以后工作,其关键关键是你抱着什么态度。Nothing is impossible。我一直认为,不是你会不会,而是你敢不敢的问题——敢不敢挑战自己,敢不敢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就是英雄,胜利者,相反,就是狗熊,失败者。其实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给自己这次机会。或许在平时生活中,你会受到你身边室友的影响,例如你会嫉妒一个人比你优秀,你会因为室友吵闹而睡不着觉,无论怎样,你一定不能迷失自己,就把它当做磨练自己的机会,这样你就会在逆境中取得进步。从这方面来说,还要多谢你的室友。
我们都知道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用不了在花费多少时间就能掌握所学知识;但相反的,如果你浮光掠影地看书,心不在焉地听讲,同样有挂红灯的危险,特别是向我们这种金融类的课程,收缩性很强,有的人只注重课本和做笔记,必然效率会比较低。但有多少人做到的呢?当然,大学最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很自由,这容易出现分流现象:一部分放任自流者逐渐落后了,一部分积极进取者逐渐走向成功。好多事情都明白,就是行动上不能真正落实下来,“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本想上图书馆,因为一点点小事作为借口致使计划落空。经过这一年的学习生活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成熟了许多。还记得刚到学校时的的心情:孤独恐惧几乎占据了我的全部,只留下一点时间让我思考,我想抓住什么,能让我踏实一些,可什么也抓不到。可现在--转眼间我已经是积极乐观的了,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当然知道以现在的状态,希望是渺茫的,可我不会气馁,我会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积极调整不当的心态。虽然路是坎坷的,可总
要走下去,我有信心。经过大一大二两年的学习,我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学期我也计划好了自己的学习,首先我将尽量将六级考过,其次在暑假找实习单位,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高尔基说:“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教育计划,老师有教学计划,跟着老师走,按照学校要求办就行了。何必自己再定计划,这种想法不对。学校和老师的计划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每个学生还应该按照老师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具体的个人学习计划,要有自己的计划。每个学期我都会根据不同的课程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计划,它都是我人生规划的一个部分,每个学期的学习计划的方向都要顺应我的人生规划,这样我的人生才会朝着目标前进。这个学期的专业课比较多,所以我也会相应的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争取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一直以来,我都很主张自己思想的反思。因为我认为,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不能称其为人,至多只是行尸走肉而已。思想就好比你的血液一样,有了它,你才不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方向,才不会在困难面前倒下,因为他给你动力,给你力量。因此如果有空,就给自己思想充一充电吧。离我们大学生活结束还剩一年,真心感觉有些迷茫,不过我已做好思想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坎坷,有多少荆棘,我都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给自己一次机会,将自己的生命秀一回。
第四篇:成果总结报告
《作品名》
成果总结报告
学校:安徽财经大学
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班级:07级动画N班
学号:20071800N
姓名:***
(此页为封皮,字体替换上面某些即可)
《作品名》的总结报告
(黑体三号)
内容(不少于500字)
(宋体小四)间距1.5倍行距
第五篇:德育成果总结报告
正确看待“后进生”问
项目带头人:冯国英
主要贡献者:刘满春
史惠莲
田
亮 张家口市沽源县第五小学
2011年9月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子女的教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缺,如富家子女的享乐主义,留守儿童等,致使他们成为“后进生”。所以“后进生”之所以后进,不是先天的,而主要是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他们的差是指在各级各类测试中分数较低,而他们在校内外活动所表现出的智力水平与分数较高的学生相差不多,简而言之,他们的差并非“智商造成的”,而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以及当今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的。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是:1.自卑感比较严重,对学习的态度比较消极,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正确,对他们惩罚、讽刺,甚至挖苦,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2.自由主义思想在他们心中日增,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没有上进心。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是希望自己班里有更多的“好学生”和“尖子生”。在教学中也是首先把主要精力投入“尖子生”,其次是想方设法把“中等生”提上来,对于“后进生”往往是采取一种冷漠,置之不理的态度,忽视了他们的闪光点,造成了一种“误人子弟”的不良效果。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当初对“尖子生”和“后进生”的态度也与上同感,后来经过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教学实践,这个观念才
得以转变,使我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力,他们只是在学习成绩上一时有点高低之分,而他们同样需要教育,同样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同样需要平均分享老师付出的爱。争对我校“后进生”较多的现实情况,校领导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座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研究决定:由我牵头,从2011年3月15日先从六年级三个班搞试点,如成功从下学期开始向全校推广。
二、案例分析
要想提高全班乃至全校的教学成绩,必须转化“后进生”,否则提高教学成绩只是一句空话。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而往往正是“后进生”把全班乃至全校的教学成绩拉了下来。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就如看病一样,要对症下药,只有找到了他们的“病因”,才可对症“医治”。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后进生”之所以后进,主要有下面几种原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没有兴趣。2.缺乏家庭温暖,如父母离异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人过问学习,至使成绩差,失去了信心,没有动力。3.独生子女受宠,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经受不了苦的考验。4.智力低下,反应慢,经常受到家长的责骂、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歧视。5.社会风气的影响,如网吧、台球等。6.客观原因,如因病误了课程或家庭事务误了学习的。我们当教师的只要找到每位“后进生”差的原因,认真分析看归属哪一类,然后对症下药,我想把“后进生”变成“中等生”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教师必须付出相当大的工作,我深有体会,不过当你看到这些“后进生”有了质的飞跃时,你就觉得自己的付出
是值得的,这也许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三、实施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所有“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所致。根据这一情况,我就想起在战争年代国民党雄兵百万最后一败涂地,而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从打游击起家到最终夺取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其主要原因就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战士们知道是为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而战,是为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而战,所以在战场上会奋勇杀敌,不怕牺牲,更主要是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主席把支部建在连队,起到领头与宣传党的宗旨的作用。所以我想这样的事例能否用在教育学生上呢?经过研究决定。我们在每个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组长和副组长,当然他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主要负责对本组组员的学习目的的宣传工作以及帮助“后进生”解答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就像战争年代一样多做宣传动员工作,战士就会信心百倍。我们每周一次班会,主要议题是各小组汇报本周的工作进展情况,对稍有进步的“后进生”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的自信心与上进心。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课堂教学就非常轻松,学生都在认真听讲,没有调皮捣蛋的事件发生,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转变观念,端正对“后进生”的认识。
对于每个班的“后进生”的情况,班主任与科任老师都应了如指掌,要熟悉每一位学生的优缺点,要充分认识“后进生”可爱的一面,不要厌恶他们、歧视他们。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有受教育的权力,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和育人同时进行,既要传授文化知识,又要教他们如何做人,优其是“后进生”,我们应该更加热爱、关心他们,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温暖与关怀,这样才是促使他们转差为优的强有力的动力。
(三)学生汇报,教师评语。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越是“后进生”越不愿与教师沟通,性格也越孤僻,不合群。争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以下方法:要求学生每两个星期末以信的形式向班主任汇报自己的学习以及其它情况。教师阅完后返回学生。这些“后进生”都对学习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在师生心目中是那么的“差”,就产生了一种自卑感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这时我们当老师的就要以慈母般的心去关心他们,适当的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如六(2)班的学生陆某某,作业马虎,不按时完成,上课爱听不听,常违反纪律,平时小测验,考试成绩总是倒数。但数学老师反映有一天在做一道应用题时,全班同学就连好学生也没做出来,可他不但做出来而且算式列的也非常简单。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周末的信中给他写了批语:“陆某某同学,老师听说你数学课上的事后,非常高兴,你的智商还是不错的,如果你努力学习,那么你的成绩会超过许多同学,甚至能赶上好同学李某某,因为你比许多同学聪明。”从那以后,他便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在期中测验结束后,我又在他的汇报信中写道:“陆某某同学,自从你看到那次老师给你的评语后,似乎变了一个人,坏习惯逐渐减少了,学习积极
性也提高了,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已决心要当一名好学生了。不过老师再提醒你一句,如果上课别再搞小动作,专心听讲的话,期末考试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老师相信你,加油!”结果在今年小考时他以各门功课都超过90分的优异成绩回报了老师、回报了全班,证明了自己,全班同学及老师们都为他的进步而感到自豪。
(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后进生除了学习差、成绩差外,他同样也有自己闪光的一面,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其优点,积极引导,那也会有成效的。如有的后进生在书法、绘画、音乐、体育方面有特长,我们就应主动和他们交朋友,主动去接近他们,适当的时候鼓励他们,告诉他们,人有一技之长的荣幸与好处,自己比别人强的独特的一面,这样,他们不但使自己解除消极的情绪,而且使自己的特长有所促进,学习、纪律方面也有好的转变。如本学期,我教的六(2)班的一位男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坐在后面只管画他的画,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干脆把笔一扔,爬在桌子上睡觉。尽管我多次家访,与他谈话还是见效不大。后来我试着从他的画入手看看是否有效,还别说真灵,一招见效。那是今年五·一,教育局有个书画比赛,我在班里事先选赛了一下,而且私下我又找他谈了谈,给了他一些鼓励,他心里也很高兴,结果在五·一比赛后,他获得全县小学组绘画一等奖。我抓住这一时机,在全班表扬了他,号召全班学生向他学习。并请另外几个班主任也号召自己班里的学生向他学习。他心里美滋滋的,乐的不可开交。这时我又找他谈话:“你的绘画很好,班里第一,全校
第一,全县第一,同学们都很羡慕你,为你感到自豪,只是你的学习成绩有点不太理想,真是有点可惜,如果学习成绩再好些,那该多好呀!”从那以后,他改变了许多,上课也注意听讲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全班同学和老师都为他而高兴。并且在期末考试由原来每门50分一跃为各门都达到80分以上。这真是歪打正招,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经常与家长沟通。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家庭、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促使学生享乐、厌学的思想滋生。班主任是联系家庭与学校关系的纽带。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向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制定家访计划,每班每月必须家访一次,优其是“后进生”,如果家长工作忙,我们就讯访。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教师共同把子女教育好。通过教师自己的言行影响家长,使家长懂得只有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改变家庭、家乡、祖国的面貌,从而用长远的目光看待未来社会的发展。家访这一关搞好了,家长就成了孩子学习的摧化剂,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四、创新成果。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和一个学期的辛勤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且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一)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坏人或好人,都是在后天的环境及各方面因素影响所致,优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在某种程度上说还分辨不出是与非,善与恶,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正确地引导,耐心地教育。我们在这学期通过班会、板报、每星期一国旗下的演讲、家访以及与学生谈心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有了质的转变。打架斗殴的没有了,说脏话的没有了,破坏公物的没有了,比学赶超的比比皆是,班里再也看不到废纸满地了,学习风气有了极大的改变。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笑了,且都在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届让老师放心的毕业生。因为往届毕业生中每到临离校1—2个月期间,学生破坏公物、打架斗殴,充当校园老大的大有人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班主任的大量工作和科任老师的配合,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集体观念的认识提高。
因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对班集体的财产、荣誉等也有了较高的认识,在每个月一次的学校活动中,如拔河、歌咏比赛、诗朗诵等,学生都积极参与,甚至有的学生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在歌咏比赛前自发的从家里拿来DVD 和光盘为班里的演练提供便利条件,再也没有我不参加与我无关的自私心理,全班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活动中都拧成一股绳,积极地为班集体出谋划策,唯恐落后。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欣慰的教育结果,也是我们非常想看到的结果。
(三)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
由于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思想变得雷锋式了,各小组的“后进生”再也没有自卑感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了,他们为有这样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感到自豪。成绩落后的学生也奋起直追,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进步最快的是六(1)班的张某某同学,由期中考试的40分一跃为小考时的80分,六(2)班的陆某某同学由期中考试的58分跃到小考时90分以上,六(3)班的薛某某同学由期中考试的44分跃到小考时的87分,其他学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在今年的小考中,我校六年级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学校总评成绩位居全县第一,受到校领导、局领导以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五、经验总结。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如何在素质教育中转变“后进生”,如何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学生,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教育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任重而道远,但我深信,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劳动,捧出一颗爱生之心,在工作中做到:方法得当,认真研究,多关心和爱护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多指导少指责,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成效,即使有时不能立即见效,但也要相信它已积蓄了巨大的潜在效益。一个学期的实验探索告诉我们,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攻心”。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为谁而学,为什么学习,那后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不良风气,评价一所学校办得好与坏,只看:高中进了一本线的有多少人,其它的有多少人;初中考入重点高中的有多少人;小学小
考有多少考100分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习好的学生只是文化知识比别人优秀,在其它方面也许是弱者,就像运动员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部分不是非常优秀,可他们能获得金牌为国争光,这种荣誉难道学习成绩能与之相提并论吗?所以我认为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好坏,要看从它这所学校走出的学生思想有多好,为国家的贡献有多大,优其是小学一些所为的“后进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是否能成为中等生或优等生。如果一届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学生考入重点中学,三分之一学生考入普通中学,有三分之一学生掇学,走上社会,而走上社会的这部分学生由于在校时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和学生的帮助,他们心灰意冷,走向社会的反面,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总之,我认为“后进生”的转化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后进生”的思想意识提高了,成绩提高了,其它程度的学生更能提高,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基于以上经验,校委会研究决定,从下一学开始向全校进行推广,在本校掀起转化“后进生”的教育高潮,使我校变为家长放心、社会认可、领导树标的一所好学校。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正确看待“后进生”问题》 成果总结报告 申报单位:张家口市沽源县第五小学 2011年9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