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银行强化客户关系维护服务创新的思考
对银行强化客户关系维护服务创新的思考
[摘要]通过对强化客户关系维护创新的意义及分析,指出当前我行在提高服务中存在问题,针对影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瓶颈,提出解决瓶颈问题的措施建议和办法。
关键词:客户关系、维护创新、建议
近年来,从上至下加大力度抓服务、抓创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不那么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客户关系服务创新上,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客户关系服务好坏是关系到我们争揽优质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公司形象的关键环节,必须迅速加以改善和解决。本文就目前基层行在客户关系维护创新上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强化客户关系维护创新的意义
银行客户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关键,是银行业务发展的基础。而服务创新是使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是为用户提供以前没有能实现的新颖服务,这种服务在以前由于技术等限制因素不能提供,现在因突破了限制而能提供。如果银行按价值对客户进行分类:最有价值的客户(MVC);最具增长性的客户(MGC);负值客户(BZC)。因此,作为银行来说,对于最有价值的客户,我们要加强保持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最具增长性的客户,要采取发展的战略,对于负值客户,应该将其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不是所有客户都给银行带来利益,对不同的客户实施客户差别化服务,使银行工作能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银行资源从最有价值的客户那里获得最大的收益。
银行客户关系维护创新是对最有价值的客户(MVC)和最具增长性的客户(MGC)进行关系维护创新,通过服务创新,进行银行和客户间有效服务传递所共创或获取的价值途径,并提供技术服务选择,建立更有效的传递系统;它是银行业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客户关系的维护对业务持续增长至关重要。有稳定的客户,才有稳定的业务。客户关系的维护创新是提高核心竞争力重要手段,它是满足客户多层次的、多样化的需要,包括独特的技术服务、难以模仿的技术服务诀窍、合理的服务组织方式、良好的营销服务网络、与众不同的企业服务文化或服务管理模式等。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客户关系的维护与创新是提高基层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为基层银行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层行客户关系维护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层行客户关系维护的软硬件滞后。以工行XX分行基层行为例:近几年来,工行在客户关系维护软件开发有很大进展,网络服务平台有很大提升。如:公司客户服务CCRM系统、个人客户服务PCRM系统以及CIIS系统的升级开发,走在国内银行业前列,为基层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维护,发挥很大作用。但是对客户不断增长需求来说,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为银行客户经理提供细分客户市场网络服务平台软件不够理想,对中高客户群综合贡献度
识别功能欠科学,对营销客户对象细分还不够清楚,对中高客户实际服务需求,还存在比较大差距。加之,硬件滞后,特别是网点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由于历史原因,该行网点位置普遍偏僻,网点形象老化陈旧,新网点建设跟不上城市改造步伐,网点建设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与工商银行大行地位不相称。虽然近年来也改造了一批网点,但标准化建设的少,尤其精品化、多功能综合服务网点有限,导致差别化服务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到中高端客户的争揽和维护。网点建设落后是我行对个人优质客户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2、基层行客户关系维护事中差别服务滞后。由于对中高客户群综合贡献度识别功能欠科学,在细分客户市场客观上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事中对中高端客户实际服务不到位现象,形成综合价值贡献度与中高端客户服务需求不对称脱节。如:工行的排队现象尤为突出,也备受诟病,弱化了一线网点对中高端客户的服务能力。从区域结构上看,主要集中在城区网点及人口密集的中心地带,从客户结构上看,主要集中于低端客户群体,从业务结构上看,主要集中于基金、个人网上银行等新兴业务和代发工资、代发养老金等传统代收代付业务,这些业务不仅工作量大、收益率低、时间周期集中,且客户大多是低端客户群体。这部分客户不仅挤占了大量柜面服务资源,其资源占用与价值贡献形成巨大反差,出现低端客户驱逐高端客户现象。
3、基层行客户关系维护后续差别服务滞后。由于对中高客户群综合价值贡献度识别功能欠科学,加之,对事后客户关系维护手段比较单一,缺乏对中高客户群二次营销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中高端客户群的客户关系后续维护很滞后,存在很大随意性。
4、基层行客户关系维护的员工队伍素质能力存在差距大。以工行XX分行基层行为例:目前基层行一线网点柜员年龄普遍偏大,人均年龄45岁,服务创新能力和业务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服务效率难以较快提升。大堂经理服务作用不明显。客户无序流动较为严重。同时,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推广使用不力,动户率不高,如基金、缴费等很多能在网上银行办理的业务,由于引导分流不到位,客户依然选择在柜台办理。滞后的客户经理队伍和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不适应。客户经理总量不足,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准入和退出没有一个严格科学的标准,考核激励机制简单且不统一,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客户经理对优质客户的营销和维护能力不强。
5、基层行客户关系维护的机制体制滞后。重管理轻服务现象比较严重。以工行XX分行基层行为例:从人员分布看,管理人员占44%以上,一线员工占比56%;从岗位设置看,一个临柜人员办业务,至少三人以上事后监管;因此,重管理、轻服务的意识现象比较严重。对下级行和基层员工强调管理多、主动服务少,下达指标多、指导帮助少,服务工作口头上强化,实际上弱化。加之,内控管理体制滞后,过谨的内控制度、过于细化的业务流程与提高服务效率的要求相互制约。主要表现在授权监督环节过多。我行业务操作权限低、授权监控环节多,尤以个人业务最为突出。目前除小额存取款外,几乎所有个人业务均需授权,有的业务办下来需要几次反反复授权。授权业务占柜面业务量的20%以上,造成外面客户等待办理业务、里面柜员等待业务授权的现象。同时,在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升级改造中,重点在防,防差错、防案件,较少考虑服务效率的需要,造成业务流程越来越细、控制越来越严、链条越拉越长,服务效率难以让客户满意,对客户关系维护缺乏人力资源支撑。
三、几点建议措施
1、加快客户关系维护服务创新软件开发,提高细分客户市场网络服务平台水平。加快公司客户服务CCRM系统、个人客户服务PCRM系统以及CIIS系统升级改造,通过识别优质客户,细分客户层次,更好的实行差别服务,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
2、加强客户关系维护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客户关系维护服务水平。通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服务效率;充分发挥客户经理的龙头作用,依托“理财金账户”、“e时代灵通卡”等优势产品,对优质客户实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一对一服务,提高优质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拉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距离,赢得客户的青睐。充分发挥大堂经理和客户经理的职能作用,高标准、高质量配备专职大堂经理,发挥其在营业厅管理、柜台调配、快速解决现场危机及识别引导答疑客户方面的主要作用。积极尝试操作柜员用工代理制,解决柜面人员年龄偏大的问题,增强柜面服务活力,维护服务好 客户关系。
3、加强客户关系产品服务创新,满足客户需求。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及时推出金融产品套餐。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为他们调配网上银行、理财金账户、期次理财、灵通快线、基金、国债、保险等金融产品,并在现金、汇款等方面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同时,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深入企业、深入客户家中为他们演示、讲解、安装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帮助其达到会操作、会使用,架起银行与客户之间友谊的桥梁。
4、加强客户关系维护管理,巩固发展新老客户。积极做好优质客户维护工作,利用“个人客户营销系统”做好优质客户建档工作,经常与客户保持联系,通过上门走访及电话联系等形式加深与客户的情感;关注客户资金动向和投资信息,为客户出谋划策;对于待跟进客户,做好后续服务工作,不断扩大优质客户群体。为优质客户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对优质客户,要建立详细的客户动态信息和管理档案,建立定期联络制度,定时拜访,及时了解和掌握优质客户的需求和意见。在随时为不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体现贴心服务的理念。
5、精简优化制度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一是加快业务流程优化步伐。要对目前服务工作的制度流程进行梳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着眼于效率提高,简化网点前台业务处理、减轻柜面服务压力。二是要树立新型的一线员工业务处理权观,加大对一线员工和客户经理的适度授权,提高现场处置;三是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员工产品知识、流程操作知识、营销知识、与客户沟通能力、特殊情况下的服务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培训。
6、加快网点改造步伐,发挥自助银行分流作用。一是高标准打造一批多功能精品网点,实现理财金帐户与普通客户相对独立以及资源配置对应的分区服务方式,提升网点价值贡献。二是实施网点亮化美化工程。按照总行统一规范,改造和优化网点标识系统,实行网点橱窗亮灯设计,确保全行视觉形象的一致性。三是加强自助银行布局,提高自助设备的利用率和业务量。四是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整合个人和对公业务窗口,使各种业务都能在综合窗口办理,防止忙闲不均现象。对于非现金业务和基金、银行卡、电子银行、挂失等办理时
间较长的复杂业务,应从现金柜台分离出来,专设柜台或在柜面外办理,有效引导客户分流。
7、完善服务质量监督、考核和评价机制。一是健全监督机制。在发挥内部监督职能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对社会意见较大、出现重大服务事件的行处和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制和引咎辞职制度。二是完善考核体系。将服务工作纳入行长经营绩效考核范围,加大考核比重。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积极推行客户评价,探索建立可量化、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的客户满意度测评体系,实行个人客户、公司客户满意度和单项产品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切实在提升客户满意度上下功夫。同时推动一线对二线服务的评价机制,并纳入二线的绩效考核中。
第二篇:银行服务创新
金地支行多措并举提升客户满意度
金地支行本着服务立行的宗旨,着力提升大堂服务,把服务创新作为银行市场开发的重点取向之一。把“服务”的概念扩展到柜台之外,把“服务”的范围推广到交易发生之前。银行真正出售的产品是什么?是服务。所以大堂服务的好坏很大程度关系到银行整体的服务质量。由此,我们在柜台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对营业大厅服务做了以下五点工作:
一是将大厅的宣传牌匾规范化,整齐化。我们把收费标准、员工信息、存款利率等统一做了宣传牌整齐的集中排列起来,让客户可以直观的、全面的了解相关信息。这在有效提升我行形象的基础上,也会让客户在我们的专业度和信任度上加分。
二是设立“一杯茶暖万人心”关怀活动。我们充分利用营业外厅大的优势,设立了茶水台,每天不间断的给客户供应奶茶和红茶,给客户在这日渐变冷的冬天增添温暖,倍感温馨。使我们银行这个严肃的话题变得倍感亲切,仿佛就是家长里短,邻里之间。
三是增设大堂“服务员”专职服务。大厅服务是客户进入银行的第一服务,第一感受至关重要,为了提升服务,我行在有保安和司机服务的基础上,不上柜人员统一佩戴“大厅服务”工牌在营业大厅为客户服务。这样既可以提升服务效率,也可以更贴切的做好营销和宣传工作。
四是利用无线网络引领客户。营业厅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张贴免费上网牌,极大的吸引了年轻客户的喜爱,更好的提供了增值体验服务,使客户的等待变得不再枯燥。
五是增加了趣味展板。展板上有农商行推出的新服务新产品、有“每日一笑”、有“趣味谜语”。让营业厅变得更有趣味,让顾客知道这里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这里还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
执行有效的银行大厅服务标准是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留住顾客的第一印象,我们在认真践行我们的创新,并且已经初见成效,长久空白的客户留言簿上留下了很多客户满意的心声,我行的存款也在稳步增长。细节铸就完美,细微到位的服务就是长足的发展,这些创新不仅仅是客户看得见、摸得着的“表面文章”,更会让客户深切的感知到我们银行服务的规范化,高效性和亲和力。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三篇:银行客户关系维护学士毕业论文详细提纲
对中国农业银行客户关系维护问题的思考
——以柳州分行雒容支行为例
引言
一、客户关系维护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背景
(一)客户关系维护的概念
(二)客户关系维护的主要理论阐述
(三)客户关系维护的发展背景
二、客户关系维护的现状及重要性
(一)中国农业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现状
(二)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重要性
1、好的客户关系可以为银行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2、好的客户关系可以给银行带来利润,可以被作为一项资产来经营
三、农行柳州分行雒容支行客户关系维护的实践研究
(一)农行柳州分行雒容支行客户关系维护中的影响因素
1、通过供需经济模型及相关数据分析找出客户关系维护的影响因素
2、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1)排队问题
(2)售后服务问题
(二)农行柳州分行雒容支行客户关系维护取得的成效及尚存在的问题
1、成效:品牌宣传意识银校合作实习生服务大堂
2、问题:银行员工服务态度差,指导思想不明确,客户管理、人员管理、信息技术管
理落后。
四、国内外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经验启示以及推进农行柳州分行雒容支行客户关系维护的对策和建议
(一)国内外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成功经验
1、澳洲银行的“关系经理制”
2、国外银行“服务揽客”模式
3、中国建设银行的“关键时点服务”模式
(二)国内外银行客户关系维护对雒容支行的启示
借鉴他行经验获启示
(三)推进柳州市雒容支行客户关系维护的对策和建议
1、分层维护
2、上门维护(学习建行)
3、超值维护(学习德国银行)
4、情感维护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四篇:银行基层网点如何维护客户关系及提升竞争力
银行基层网点日常工作中如何进行客户关系维护及提升竞争力的工作报告
最近几年金融业如雨后春笋,行业竞争更是如枪林弹雨。我们如何保持我们银行业在金融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我们作为基层网点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抓住我们的工作重点呢?
一、维护老客户、拓展新客户。
(一)维护好老客户。我们在维护老客户方面要做到:
1、明确客户需求,细分客户,积极满足顾客需求。如:更多优惠措施,如数量折扣、赠品等;而且经常和顾客沟通交流,保持良好融洽的关系和和睦的气氛。
2、特殊顾客特殊对待。
3、建立客户数据库和客户建立良好关系。我们要精心组织大客户联谊会,在维系好老优质客户的同时,拓展更多的新黄金客户。“以老带新,以新结新”,保持客户群的质量。我要组织全行员工加大客户揽存力度,进千家访百店,进社区进乡镇。
2、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服务理念。我们要提升我们的服务形象、加强服务理念。柜台是最银行的门面,是最直接接触客户的地方,柜台服务在整个服务流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后工作中,我会侧重柜员培训,包括礼仪,包括应变技巧,包括理论知识,让最优质的人临柜,让全员形成“临柜为荣”的景象。更要抓好客户经理的培训,客户经理作为面对面与客户接触的最重要群体,他的一言一行体现的是全行的整体水平,要让每个客户经理在熟悉营销技巧的同时,深入学习服务礼仪,让客户第一眼就认出农商行的品牌,让客户接触支行难忘农商行的品牌,这个品牌不仅文明有礼,热情周到,更后才博学。我们根据总行精神,对违反规定的员工一律严惩不待,对表现较好获客户好评最多的员工,除物质奖励以外,年终考核也优先评优,评先进。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商业礼仪培训,对服务技巧,服务理念加强学习。
二、提升我们银行的竞争力。
(一)要转变观念,开展项目研究。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停留在传统的农业领域不逾越,农村经济是我们的核心领域,但市场毕竟是有限,我们要找准突破口,扩大我们的业务圈子。要从研究市场,研究对手,研究自己等各个方面着手,通过深刻剖析,正确地进入新的领域,获更多的市场份额。队员突破有功者要实施奖励我会增设各种奖励措施,包括“揽存小状元”,“业务能手”“最佳客户经理”“客户满意员工奖”等等,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发动全员努力的大潮。
(二)要强化意识,敢于竞争,勇于创新。
我们银行的服务理念是一切为了客户,为了客户的一切,我们要强化服务意识,不畏坚难,利用我们每位员工的有效资源集体攻关,我们要利用我行的电子银行产品进行有效快捷的服务。
(三)造足声势,做大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来推动春天行动的工作开展。在社区人口密集的繁荣街道发宣传手册,设临时站台为客户作业务咨询,把我行新的理财产品,新的政策倾向像客户宣传,做到人尽皆知。
第五篇:创新税收征管强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创新税收征管强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2006-10-26 8:50 麟游县国家税务局【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近年来,我国税务机关加强了对“服务型”税收体系的建设,强调了对纳税人的服务,各级税务部门围绕纳税服务所做的大量工作日见成效,如:首问责任制、一窗式管理、咨询辅导、多元化申报方式、电子缴款、票表供应等。这些举措在方便纳税人的同时,也在社会上树立起了税务机关的全新形象。这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强调纳税服务,就是要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服务于经济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一、强化纳税服务是税务系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征管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对于税收工作的深远意义,就在于它指明了税务机关作为党和政府联结广大纳税人的窗口和职能部门,必须把搞好纳税服务与维护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实现税收征管从“监督型” 向“服务型”的转变,将纳税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认识纳税服务的深刻涵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已经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机关在服务方面承担着繁重的任务。纳税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党和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多年以来,税务机关在纳税服务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文明用语、首问责任、限时服务、一窗式服务、宣传送达、培训辅导、办税人员管理、票表供应、多元化申报、电子缴款、公开办税、纳税人调查、税务咨询、税务代理、税务筹划等等。这些方式方法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纳入行政行为的范畴,但大多是行之有效的,只要在新的纳税服务规范中加以明确,便可成为行政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
根据税收征管的实践及其发展变革的要求,一个科学、规范的纳税服务体系一般应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制度规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纳税服务内容取决于纳税人在办税中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科技的全面发展,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反映在纳税服务的内容上,更多地表现在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为纳税人申报纳税和办理涉税事项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接受纳税人就纳税事项提起的投诉并及时反馈结果,以及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特别是后者,是纳税服务中更深层次的内容,是人性化原则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体现。如果纳税服务仅限于按照统一服务规范提供普遍的服务,不考虑不同纳税人的特殊情况,既不利于税务机关合理配置征管资源和进行税源监控,也不能满足不同纳税人的特殊需要。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的纳税服务需求,在服务中动态地予以体现,如对纳税人实行户籍管理、分类管理、评定纳税信誉等级等办法,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纳税服务手段是确保纳税服务方便、快捷的基础。纳税服务手段包括软、硬件两个方面。所谓硬件,即指纳税服务的场所,要功能齐全,方便快捷,以集中高效地提供所有的纳税服
务;所谓软件,主要是指纳税服务信息化。网络实时在线、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特点为税务机关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充分条件,我们要利用税收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积极推进纳税服务信息化,实行多元化申报和银税联网的纳税方式,向纳税人提供网络服务和语音电话咨询服务等,使纳税人在现代税收管理中享受到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将税务人员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纳税服务制度是确保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约束机制,包括服务公开制度、服务管理制度、服务责任制度、服务便捷制度、服务评价制度等。特别是服务评价制度,应该成为纳税服务全部制度规范的核心。因为它除了包含对纳税环境、税收任务的要求外,更以纳税人满意度作为重要内容,体现了纳税服务的基本准则和最高标准。
税务系统倡导纳税服务,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淡化权力意识,树立“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义务”的观念,充分认识搞好纳税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始终把尊重、理解、关心纳税人的理念贯串在税收征管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服务,在千千万万纳税人中树立起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的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持,从而真正体现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人民利益的本质特征。
二、强化纳税服务是依法治税、创新税收征管的必由之路
2001 年4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案)》,标志着我国 的税收立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进程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与以往不同,新的《税收征管法》在重视税务机关权力保障和执法措施、保证税务机关有效执法的同时,强化了对税务机关规范执法的监督和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特别是后者,涉及新《税收征管法》近20 个条款,规定了纳税人享有知情权、隐私权、退税权、听证权、行政复议权、行政诉讼权、监督权等,同时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做出了许多“应当怎样行为”、“可以怎样行为” 和“不能怎样行为”的规定,确保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落实和不受侵害,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要求。
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所谓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关系以等价交换、公平竞争、自由开放为主要特征,而政府主要承担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秩序维护者的角色,通过制定市场经济相关法律,以有效克服市场自身的缺陷,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保证市场的健康运行。因此,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承担的实际上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新《税收征管法》历史性地写入了大量的传统意义上的职业道德条款,大幅度提高了对税务机关、税务干部行政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标准,昭示了税收征管工作从“监督型 ”向“服务型” 转变的现实紧迫性。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征纳双方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这种格局下,税收征管工作经常被表述为:税务登记、宣传送达、辅导咨询、发票管理、票表供应、纳税申报、税款解缴、税务检查、行政处罚、听证复议等。由于对纳税人是否能够依法、自觉纳税持不相信的态度,税务机关的基本工作方法必然是“监督打击”.这种
官本位观念的影响是如此之深,以致新《税收征管法》颁布实施两年多了,仍有许多人对其中保护纳税人权益、监督税务机关规范执法的有关规定表示不理解,认为税务机关权力越来越小了,纳税人越来越难管了。纳税服务的要求则不同,它是以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依法、自觉纳税的信任为前提,是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的新型征管模式。这是税收征管在管理理念上的最根本的变化,也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观念上必须要完成的一个转变。在这种现代管理理念指导下,税收征管工作将形成“管理服务”型和“综合分析”型的新格局,税收征管工作可以表述为: 法规体系、组织结构、纳税服务、纳税评估、税源监控、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及征管信息化等。
纳税服务的思想和观念只有落实到有形的机制和规范中,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传统的纳税服务更多地局限于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工作的标准是虚拟的、软化的,许多事情难以量化,甚至可做可不做。作为行政行为的纳税服务则不同,它以行政规范为前提,工作的标准是实在的、硬性的,具备行政行为的一般特点,它意味着作为纳税服务的具体内容,税务人员必须无条件地执行,不执行或执行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行政违法的后果。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新的《税收征管法》写入了大量的、传统意义上的职业道德条款,使传统的、具有较大弹性的职业道德变为具体的行政行为,实际上大幅度提高了对税务干部职业道德的要求,这是税收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税收工作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要求。
所以,所谓“服务型”的税收征管工作,我们有理由称之为“纳税服务”。它以对市场主体自觉承担纳税义务的信任为前提,以税收法律为行为规范,反映了民主政治的要求,体现了现代国家政治文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简化政府的审批职能,建立精简、统一、效能和服务的新型政府,为社会、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并把这项工作列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更加突出了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和职能的重要性。
三、正确处理纳税服务与依法治税的关系
优化纳税服务,加强依法治税,是现阶段税收工作的两个重要课题,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税收理念建设和税收机制建设的大问题。既不能把它们对立地看,也不能把它们孤立地看,而是要辩证地看,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其一,必须坚持国家税收和服务税收的辩证观
强调加强国家税收观念和提倡税收管理服务的辩证统一,指的主要是应正确把握两个基本方面 : 一方面,税收作为国家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和宏观调控的必要工具,必须始终坚持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积极主动地为国家的政权稳固和国家经济体系的成功运作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应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地为纳税人服务,创造条件为各类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合意的税收软坏境,变传统的“管制型”税收为现代的“服务型”税收,从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就这一基本关系而言,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当我们讨论强化税收服务观念的时候,并不只是强调所谓的“纳税人缴税以换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这样一种简单的市场交换关系,而是要通过税收功能的发挥,为国家政权的正常运作和政府适当导向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同样,当我们强调国家税收的重要
性时,希望税务机关以人为本,以为纳税人服务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尽全力地营造一个为经济行为主休服务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国税收机关加强了对“服务型”税收体系的建设,强调了对纳税人的服务,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强调服务税收就是要弱化税收与国家权力的联系,有的同志时常用国外发达国家的税收征纳实践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对此,笔者认为是不合适的。事实上,国外发达国家的税收实践从来都是国家税收和服务税收的结合。西方国家税务部门在尽力为纳税人服务的同时,始终贯穿着基于国家权力而依法治税的精神,税收服务再好,税收强制性的一面始终不变。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税收理念和税收机制,仍然始终注重这样一种税收关系,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不断完善的我国税收制度,就更应该坚持这一辩证观。
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我们殷切地希望国家税务机关在履行国家行政部门职责的同时,切切实实地为纳税人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二,必须坚持税收服务的优化现
强化税务机关为国聚财和为宏观经济服务的重要性,并没有削弱提高税收服务的紧迫感。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优化”税收服务的观点,即应坚持税收服务的优化观。这里主要应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要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全方位的税收服务体系和目标。从理论上说,服务型税收是一个包括纳税服务、执法服务、管理服务、咨询服务、维权服务等在内的多内容体系,服务型税收应坚持公平、效率、法制和以人为本等原则。因此,我们应结合我国国情,不断修正和调整服务税收的发展目标。二是税收服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应明确努力完善税收服务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各种制约因素从而向优化税收服务目标靠近的过程。理想优化不存在,但应追求现实优化的可行目标。三是必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努力优化税收服务。既然强化税收服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我们就应该在正确处理好依法治税关系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软坏境。要努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规范征税服务体系,积极为各经济主体服务。同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税收征管工作本身发生变革。
包括各级人大代表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在看待税务机关是不是真正成为一个服务型税收部门时,一定是从一个发展的角度来加以理解,一定会以现实优化的标准来加以评判。只要税务机关以科学的服务型税收管理模式为目标,不断创造各种条件来提高税收服务水平,广大纳税人是会给予积极评价和肯定的。
四、优化纳税服务的新思路
其一,建立和完善税收服务体系,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能力。
1、以队伍建设促服务理念落实。抓好税务干部的作风建设,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误区,形成“服务也是管理”的理念,把“为纳税人服务”作为现代税收征管的核心任务。
2、以办税服务软硬件建设促服务水平提高。一是简化纳税人办税手续,确立科学简便的申报纳税办法。二是尽量减少征管环节,本着方便纳税、讲求实用、减少征纳成本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办税场所,使纳税人能够在比较方便的时间、相对集中的地点,集中办理若干纳税事项,提高效率。三是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多种申报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
3、以信息化建设更新服务内涵。一是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电子税务局”。二是提升网络服务功能。
4、创新纳税服务体系。在树立税收服务观念的基础上,开展为纳税人服务的活动。一是积极推行税务公告制度,定期向纳税人提供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及涉税政策文件。二是坚持办税“八公开”制度,即公开税收法律法规,公开办税人员的职责范围,公开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务的时限、步骤和方法,公开服务标准,公开收费标准,公开违章标准,公开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公开管理纳税人投诉的部门和监督电话。三是落实承诺服务,在承诺服务上要务实、求诚、守信。同时在服务内容上,要善于结合新形势的新要求,建立人本机制,不断更新和扩充服务内容,使服务内容从工作服务拓展到权益服务、信息服务。四是增强公共纳税意识。对纳税人进行广泛、充分的税务宣传,提供周到的咨询服务。通过社会舆论的传达和感召,以增强纳税人对税法知识的了解,也体现对纳税人的尊重,从而提高纳税理论的高度。
其二,构建税收信用体系。
1、逐步实现税源监控管理上的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充分发挥税收稽查职能,通过严查重罚来增强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以取信于社会,取信于纳税人。
2、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约束和管理,并通过“治内”达到“治外”。建立健全职责分明、权责清晰、工作有序、考核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并与其他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相配套,使为纳税人服务的工作机制成为现代化集约型税收征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根据为纳税人服务实际工作情况的需要,适时制定实施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工作规范、纳税人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实现税收信用信息资料查询的信息化、公开化、社会化。及时制定并执行纳税信誉等级制度,使之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建设税收文化、形成大服务的观念。
税收文化是政治、社会对税收的影响、渗透的结果,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它由三部分组成:税收物质文化、税收制度文化、税收精神文化。
税收物质文化即税收办公条件、征管装备、税收执行效果等的集合;税收制度文化即税收人员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执法行为和制度约束等;税收精神文化即税务人员的文化、心理、文化素养、行为取向等。
税收文化建设,首先应从理论上入手,进行税收文化理论的研究,从此引导税务人员的理想、思维、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其次,加强税收文化制度建设,它是税收文化的核心和准则。通过固定的行为规范,推动税收理论文化的发展,又将其成果化作用于税收文化的行为,把培养税务人员的群体意识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作为税收文化制度建设的重点。第三,税收文化行为是税收文化最真切的内涵,它反映着税收人员的品德、语言、仪表、工作作风、人际交往、娱乐和工作等。进行税收文化行为建设要注意两点:一是塑造税务人员良好的形象;二是加强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其四,以贯彻WTO的透明度原则为契机,全面创新税收征管、强化纳税服务。
1、树立现代开放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税收观念。
2、坚持深化税制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税制,使税法更准确地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稳定经济秩序和维护国家利益,使政府能更好地管理国民经济。
3、建立健全规范的税收行政立法机制,提高税务立法的透明度。
4、建设明确规范的税务执法体系,提高税务行政执法和税务司法的透明度。做到税务执法公开、公正、透明,依法治税。
5、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为落实透明度原则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6、优化纳税服务,提高文明服务水平,为纳税人进行纳税在各个环节上提供高效渠道和多种形势的便利。
7、通过整合组织建设与信息流管理,建立更有效的征管模式。
8、全面提高税务干部素质,培养和引进学经济、懂法律、会管理、能用外语和计算机的管理人才。
9、适时发挥税务中介机构作用,努力增强企业社会执行税法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