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党政机关“一把手”的监督,我们认为要抓住“四性”,解决好“五个关系”。一是盯住关键环节,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针对性。针对“一把手”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重点,广泛运用公平竞争、招投标、拍卖等市场化机制来配置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缩小“一把手”权力的寻租空间。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有关规定,规范审批程序和职责权限、规范建设工程交易行为、规范高利润率的社会资源配置、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等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将“一把手”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中。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社会性。通过政务公开,将一些含金量高、需求矛盾突出、社会关注的事项公布于众,减少“一把手”的自由裁量权。如建立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公示制度,公示内容包括决策论证情况、招投标情况、工程审议情况、经费支付情况。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滋生~的行业行为,实行全程公开、全程监督。同时,完善行政审批程序、手续、时限和结果公开的机制,建立承诺制、听证制、公告制;发展电子政务,保证大量的政务信息在党政部门内部及党政部门与民众之间双向传递;实施干部考察公示结果通报制,增加党务政务活动的透明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三是理顺监督体制,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权威性。通过合理调整权力结构,进行权力的适度分,使单个环节和个人对某种权利不能形成垄断,促进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开。如建立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实行政府采购的管理、监督部门与执行机构分离;实施干部任用常委会票决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对直接管理人、财、物的重要部门以及拥有实权的岗位,严格执行干部交流制度。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健全党政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等,使监督工作覆盖“一把手”权力运作的全过程。四是健全监管制度,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规范性。除坚持上级制定的各项党内监督制度之外,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三重一大”事项票决制,对重要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重要人事安排和大额财务开支严格按照票决程序,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对大额经费支出,采取具体办事人、分管领导、纪检负责人、财务主管、部门“一把手”集体审批有效制度,加强对“一支笔”权力的制约;健全述职述廉制度,党政机关“一把手”不但要向区人大、区纪委述职述廉,还要在本部门、本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上,接受民主评议,而且要将述职报告进行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还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与创新的关系。解决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既要坚持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又要在新的形势下敢于创新,寻求探索新的思路和办法,从而使党内监督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二是监督与信任的关系。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实施监督时,既要达到监督的目的,又要把握好度,保护好积极性,不能束缚领导干部及“一把手”的手脚,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要实现监督与支持、监督与鼓励、监督与提高的有机统一。大多数“一把手”为了把工作搞上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作出了很多的奉献和牺牲,组织上要相信他们,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三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必须内外并举、标本兼治。党组织无疑要对干部严格监督,但作为干部则要严格自律,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使规章、制度、纪律、条例以及法律的限制和约束,内化为领导干部个人的自律要求。四是勤政与廉政的关系。人民群众期望的领导干部不仅是廉政的干部,还必须是勤政的干部。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就必须忠于职守,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深入扎实地工作,做敬业勤政的模范。要尽职勤政,力戒懒惰。领导干部只有勤政与廉政相结合,干净而又会干事,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五是预防与严惩的关系。要使监督的重点从过去重事后追查惩处轻事前防范教育,向事前教育防范和事后严肃查处并重转变。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将监督的重心和关口前移,立足于教育防范,采取谈话、诫勉、打招呼、亮黄牌等方式,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惩处,加大对违法违纪领导干部惩处力度,增强震慑力,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2004年7月XX区依法治区办公室
第二篇: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的几点思考
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的几点思考
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强化“一把手”监督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大事,是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务实举措。笔者以*县如何开展“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工作为切入点,结合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就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县开展“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的经验做法
2021年以来,*县委自觉肩负起落实“两个责任”的政治责任,突出抓好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两个“关键”。县纪委监委实施“六个一”举措,综合运用述责述廉、日常监督、主动约谈、追责问责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一)建立一张公开清单。
按照“谁任命、谁授权”“谁用权、谁公开”的原则,建立包含各单位“一把手”权力来源、权力责任、权力运行流程的公开清单。通过县抵边监督“一库通”智慧监管平台、县人民政府官网将权力清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二)健全一批管理制度。
将述责述廉作为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推进“红脸出汗”常态化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定期报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制度》,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6次,主动听取乡镇、县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汇报27次,有力推动“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制度化、常态化。(三)提醒一批“关键少数”。
建立“四种形态”规范运用机制,聚焦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带头对下属、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轻微违规违纪问题进行提醒谈话268人次,有力推动“关键少数”主体作用的发挥。(四)强化一套监督方式。
制定《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清单》《*县贯彻落实〈加强新时代政治监督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推行“日常监督+固定监督周”工作机制,各乡镇纪委、县纪委监委各派驻机构每月最后一周通过清单管理模式对本乡镇、综合监督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情况、“三重一大”事项、民主集中制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30余次,督促问题整改158个,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整改通知书22份,责令书面检查8人,印发督查通报7期。(五)严查一批典型问题。
严格“一案三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等问题,对违纪违法人员零容忍,形成强烈震慑。全县共处置各类问题线索526件,立案查处159人,其中查处“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13人。(六)开展一系列警示教育。
持续开展“用身边案警示教育身边人”活动,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村级广播、电视夜校等方式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开展集体约谈会、警示教育会10余场,县处级领导到县直部门讲廉政党课14次,及时提醒督促“一把手”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集中制等各项制度。以“六个一”为工作抓手,督促案发单位深化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进标本兼治,全面开展队伍整顿。二、*县开展“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存在的难点问题
从纪检监察机关近几年查处的案件来看,单位“一把手”、科级领导干部等违纪违法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2021年,全县立案查处“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13人,占案件总比8%。笔者认为目前*县开展“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存在的难点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一把手”责任意识还不够强。
近年来,*县贯彻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一系列领导干部监督制度,但制度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主观空间,个别“一把手”责任意识还不够强,主观上定力不足,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如县供销社党支部领导班子对待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2016组织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内容与上一大部分雷同,2016、2017班子个人对照检查材料照搬照抄网络文章,甚至出现未召开2017组织生活会却捏造组织生活会记录的情况。(二)监督管理措施还有欠缺。
个别党委(党组)同级班子成员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对干部监督手段不多、方式单一,存在“老好人”思想,对一些“苗头性”问题不能及时纠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现不便监督、不愿监督现象。如县疾控中心原主任方某某等人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疾控中心滥发、乱发补助及干部职工违规报销加班费、虚列下乡补助共计166150元。(三)社会监督还存在盲区。
社会监督也是“一把手”监督的重要一环,“一把手”权力公开清单已向社会进行公示,但群众、社会和媒体对“一把手”如同“雾里看花”,缺乏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只是对涉及自己的利益问题才会投诉举报,而对“一把手”不作为不担当事件不会产生回应。(四)监督能力还有待提升。
个别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思维还不够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还有待提升,对一些业务工作上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没有认真分析研判,查找背后是否存在政治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等问题。三、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的对策及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创新,*县查处“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的案件数呈逐年递减态势,2021年查处“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的案件数同比下降25%。在调研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
(一)落实监督职责,增强“一把手”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严肃惩处和警示教育相结合,采取通报曝光、案件剖析、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督促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强化自我监督、内部监督,使各级“一把手”明纪法、知敬畏、守底线,牢固树立相互监督既是责任也是义务的意识,主动配合和真心实意接受同级组织监督。健全完善“一把手”履职权力清单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清单,明晰界定权力边际,减少推诿失责和不作为不敢担责,减少权力运用失控,防止腐败发生。(二)强化同级监督,增强权力监督的针对性。
深化同级组织成员的权力观、政绩观和监督观教育,坚持和完善班子运行机制、“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推动党委(党组)“一把手”加强对下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贯彻执行自治区纪委监委“三谈一访”、“三述一评”制度机制,探索建立*县“一谈两报三书”制度,创新谈心谈话、监督检查、指导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巡视巡察整改等措施运用,建立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系统,构建“一人一档”廉政档案库,切实做到全方位监督、立体化监督、全程化监督。(三)做实社会监督,增强权力监督的广泛性。
进一步明确“一把手”权力公开清单的内容,突出工作职责、工作目标、重大问题决策、涉及群众利益和公益事业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处理、监督结果“五公开”,充分发挥群众、舆论监督作用,织密群众监督网。(四)提升监督质量,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坚持依规依纪依法,贯通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始终站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长期执政的政治高度,从政治视角去审视、分析、甄别问题。坚持把监督工作与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贯通融合起来,推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为“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第三篇:对如何加强“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对如何加强“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一把手”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群众团体中的主要负责人。由于“一把手”掌控着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实际权力,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而普遍存在“难监督”的问题。从近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违规用人。借选拔任用干部、组织人事调配之机收受钱物、索贿受贿、买官卖官。二是违规用权。利用手中的资金拨付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等收受贿赂,谋取私利。三是违规决策。在“三重一大”问题上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致使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四是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五是违规收受各种礼金“红包”。针对这五个方面问题,我组认为:
一、切实运用好对“三重一大”内容监督。
(一)由派驻(出)机构牵头细化各综合监督单位“三重一大” 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必须向派驻(出)机构“提前报告”制度,以便于派驻(出)机构可以全程参与或掌控各综合监督单位的“三重一大”内容及程序,从而为规范“三重一大”议事监督奠定基础。
(二)采取“三重一大”公示公告制度。只要涉及到“三重一大”内容,都必须在各综合监督单位网站开设“三重一大”专栏或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并采取“事前公布内容、事中公示决策进程、事后公示决策结果”的方法,做到内容、程序、结果“三公开”,进而不断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坚持“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议事决定制度。要规范“一把手”决策权的行使,凡是涉及到“三重一大”的,都必须经过党委集体或领导班子讨论研究才能做出决策。
(四)要严格“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分为议题准备、集体研究、贯彻执行3个环节进行监督。在议题准备环节,事项报审前必须提前送达参会人员,保证其有足够时间了解相关情况,避免会议决策流于形式。在集体研究环节,决策会议参加人员必须达到领导班子人数2/3以上,且分管负责人必须到会,会议方可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表决权的人数不足3人的单位,应成立3人以上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避免重大事项决策“一言堂”。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充分酝酿、群众参与和专家论证的民主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都要经过充分酝酿,充分发挥纪委参与“三重一大”监督质量。
二、坚持“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制度的监督。要切切实实坚持“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组织人事、工程招投标、行政审批、物资采购”制度。首先,从年初单位党委(组)班子分工文件上要加以明确。其次,要落实到具体实际操作程序和操作环节中,力求避免出现分管线领导不签字,签字还是“一把手”的两张皮现象。再次,要正确处理好“一把手”负总责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与“五不直接分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三、牢牢抓住财经制度的 “笼子”。一是严格离任审计制度制度。坚持凡离必审、先审后离,凡用必审、先审后用。二是建立财经制度检查制度。建议由综合派驻机构牵头,联合审计、财政等部门,每年采取定期、不定期、“飞行检查”等形式对各综合监督单位进行财经制度检查。三是执行预算评估制度。联合财政,每年对各综合监督单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四、完善监督网络。首先在单位内部设置检举箱,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力求做到“两个结合”:“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相结合,完善监督网络,实行对一把手的全程立体式监督。其次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通过开通监督电话、公布电子信箱、实行公开承诺等措施,架起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舆论监督桥梁。
总之,必须科学地分解和配置“一把手”的权力,健全和完善“一把手”选人用人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离任审计制度等,做到“关口前移”和“关口后移”相结合,重点从规范事权、财权入手,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
第四篇:论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思考
论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思考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对权力的制约应与权力同生共存。而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就必须建立起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克服随时可能出现的负效应。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是个关键,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是党政领导干部的新历史责任。我们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本级领导班子的中枢,在决策中属于核心地位,对一个地区、部门、部位的全局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重要的组织保证。但在历史的转型期间,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的各种诱惑不断冲击,广大党员干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党政主要领导更是首当其中,面临着严峻考验。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处理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党政主要领导所占比例独占鳌头。据有关资料显示,某省2000年至2004年的5年间,全省县级以上党政“一把手”因经济问题受处分的就有32人,其中,有21人被判刑,占65.6%,这个数字还在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其社会影响力和对党的事业造成的危害是各级党组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大事。
一、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是新历史时期我党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执政党,其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直接关系到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政“一把手”长期受党的培养教育,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是实现党的文革政策,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十分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团结带领群众去开拓创新,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贡献。如果对党政主要领导监督管理不严,导致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既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党事业的损失。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的监督管理,是对领导干部本人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保护党的财富、健全党的肢体、推动党的事业需要。
2、加强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党政“一把手”是班子之首,事业之帅,在领导全局工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大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班子的权威、形象和战斗力,决定着一个地方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影响着党风和社会风气。如果党政“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群众口碑好,就能为整个班子树立好的榜样,增强班子团战斗力,才能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上下形成合力。反之,如果自律意识不强,组织又对其监督管理不力,就可能造成一言堂,影响班子团结和班子整体形象,降低班了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造成工作重大失误。
3、加强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种法规和制度还不是十分严密和健全。同时,在“四个多样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今天,迫使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必须集中于经济建设,需要同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加上党政“一把手”位高权重,一些人往往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拉拢和引诱,寻求自己的保护伞和谋求不正当利益。干部和理想信念受到严峻考验,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如果领导自律意识不强,经受不住各种考验和诱惑,就会产生以权谋私的想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党政“一把手”把市场经济的商品交换原则套用到手中的权力上,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商品化,导致权力腐败,违法乱纪。更严重的是由于自硬,出现上行下效,导致集体腐败、串案、窝案的发生,严重干扰党的事业。近几年查处的“一把手”经济受贿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个人放松政治素养的提高,党性原则不强,长时间把握一个部门的决策权力,且集中在一个身上,属地社会关系网严密,隐蔽性强,犯罪数额大,一时难以发现,都是在日后因其他案件暴露而牵出来的。
二、当前对党政主要领导监督面临的困难
 
;在社会主义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权力制约、政府职能转变、干部监督机制相对比较滞后,“官本位”的文化积淀依然存在,个别地方存在“一把手”一支笔签字,一张嘴说了算,民主决策流于形式现象。同样,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对权力的监督也很难落在实处。在基层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纪检监督部门,一概都由“一把手”领导,稍有不满,就有可能遭到打击报复。实际上,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是当前干部工作的瓶颈,也是我们党内反腐败工作的制高点。当前,在对“一把手”监督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监督制度较多,但执行力度不够。任何制度就其本身实质来讲,是一种手段,它因人而存在,也因为人才使制度成为规矩。应该说当前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制度已建立不少,且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但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强、落后难等较多缺陷。一些制度规定原则性要求多,实际操作具体条款较少,成了挂在墙上、锁在柜里的台帐,如规定重大事情由集体研究决定、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个分工相结合,但哪些是重大事情,什么情况下实行集体领导,什么情况下由个人分工负责,没有具有规定。一旦规章制度制订以后,执行起来就缺乏严肃性,基本流于形式,有的形同虚设,未能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有关部门也缺乏新形势下权力运作模式的总体研究和党政“一把手”赋权和约束用权的综合措施,“消防队”作用明显,出了问题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从根本上保证权力的健康运作。二是上级监督效果不够理想。目前我们普遍实行以上级党委、政府和专门机关监督下一级党政“一把手”自上而下的监督体制,纪检监察部门独立职责发挥欠缺。实践证明,这种监督体制在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其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这种监督体制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由于监督对象多、监督内容广以及不正之风的干扰等原因,上级对下一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来可以进行直接、有效监督的专门机关,难以对同级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监督。三是群众监督难度较大。首先,政务不公开,群众无法监督。一些“一把手”群众观念淡薄,不愿接受群众的监督,重大事项群众知情权少,群众参与不了决策,无法实施监督。同时,缺乏群众监督的制度保障。政务公开和办事透明度还不够高,群众不能实施决策前和执行中的监督,即使群众进行监督也往往受到当事者的打击报复,影响了群众监督的社会环境。四是自我监督意识不够强。个别“一把手”位高权大,民主意识淡薄,第二人称“你”用得较多,意识中只有你们要如何如何,可能很少想自己应该如何,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养尊处优,独断专行,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扭曲,挡不住金钱、物质和美色的诱惑,经不起“灯红酒绿”的考验。喜欢居高临下,听不进不同意见,在重大问题决策和干部任用上,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有的自我感觉良好,总以为自己不错,别人无可挑剔,用不着监督。工作中做出一点成绩,便飘飘然然,自以为是,自命不凡,拒人于千里。还有的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自己的面子和威信,喜欢听赞美之声,不愿听逆耳之言,把上级的监督视为对自己的不信任、不放心,把同级监督视为跟自己过不去、找别扭,把下级监督视为自己丢面子、失威信,从而有意无意地抵制或回避各方面的监督。
三、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执政为民”教育,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最重要的是提高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关管理职能部门要教育其真正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清醒认识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资本,权力同时也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要做千锤百炼的“不锈纲”,切实提高素质,这是强化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最基础性的工作。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马,明确“入党为什么、岗位干什么、为民做什么”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旧体制交替的条件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如果对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丧失警觉,放松思想改造,发生变化和错位的可能性随时存在。所以,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的问题,要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了服务的思想,坚决反对金钱至上的奢糜享乐的思想,把实现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和最高价值。要不断提高对自我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自尊、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自我警钟长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上级党组织要切实改变征选拔轻教育的倾向,通过典型示范等方式,督促和鼓励党政“一把手”加强自我监督。
2、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突出监督重点。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所以,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不仅要监督廉洁自律的方面,而且要对重要决策实施监督。在重要问题决策、干部人事安排、投资立项的失误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直的损失,比公款吃喝、多占住房等腐败行为造成的损失大得多,有的甚至是无法估量的。一是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实施监督。主要监督在制定发展规划等决策时是否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等方面的利益关系;是否坚持党的干部政策,客观公正地选贤任能;是否按程序办事;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是否带头抵制和制止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封官许愿等恶劣作风。要坚决防止违背党的干部政策、不按程序办事、搞不正之风等行为。三是对项目的立项、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实施监督。主要监督在大额度资金使用、工程立项和其它经济活动中是否遵守财经法规和制度,是否以人民的长远利益为重,有无乱收乱支、挤占挪用、损公肥私、贪污受贿等经济违法和经济犯罪行为。
3、以改革的魄力,创新监督机制。目前监督机构实行的是以横向同级领导为产,纵向上级领导为辅的体制,这种体制已经不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监督的需要,也不适应党的监督机构所承担的职责与任务,必须加以改革。相对独立性是监督机构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和作用的前提条件,对监督机构的领导只能是上一级的授权机关,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机关都无权指挥、干涉监督机构的工作,一定要独立于被监督者之外,他们的选任、调动、奖惩以及各种福利、报酬的获得必须分离于被监督者,由授权机关决定。监督职能垂直管理,独立行使职权,减少来自横向面的各种干扰,调动专职干部的积极性,这样,监督效果会有质飞跃。
4、各级领导班子形成责任合力。一是领导班子内部要形成一种原则制约,使“一把手”置身于班子之中。领导班子成员经常在一起,其思想、工作、廉政等方面的情况比较清楚,大家心中都有数。班子成员的相互监督,比其他监督形式更直接、更有效。要克服各种消极心理,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民主制中制,在人财物等重大问题拍板决策时,做到集体决策、集体把关,从组织原则上将党政“一把手”置于集体监督之中,防止独断专行。另外,民主生活会是班子内部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进行监督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有效途径。二是加强群众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具有广泛怀、敏锐性、自觉性等特点,从而决定了这种监督制约能够有效地避免权力被滥用。要推行政务公开,方便群众监督,同时要严肃处理对监督群众的打击报复行为,创造群众监督的良好社会环境。三是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社会舆论具有公开性、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因而它在监督制约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功能。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依法保障社会舆论的调查、报道做到以内容真实准确为宗旨,以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正确有效在发挥监督制约的作用。
5、查处力度要加大,保证监督有效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在重视和完善现有制度在监督中作用的同时,要落实主要领导责任人制度、审计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任期交流制度、能上能下制度、思想工作汇报制度、诫勉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干部、推荐干部和用人失策追究制度,以及财务审批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收受礼品登记制度、群众举报制度等。更重要的是还要逐步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施政行为为公开制度,哪些工作应向社会公开,什么时间公开,都应有严格的规定。要注意抓好对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在检查督促的力度,切实纠正在执行规章制度上搞特殊人、“制人不制己”的行为。要认真做好对违法乱纪的查处工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徇私情,不管涉及什么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阻力,都应坚决一查到底,以显示法制和纪律的不可破坏性。
第五篇:论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思考
论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思考
论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思考2007-12-12 16:30:4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论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思考论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思考(2)论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思考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对权力的制约应与权力同生共存。而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就必须建立起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克服随时可能出现的负效应。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
进共同发展这三大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是个关键,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是党政领导干部的新历史责任。我们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本级领导班子的中枢,在决策中属于核心地位,对一个地区、部门、部位的全局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重要的组织保证。但在历史的转型期间,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的各种诱惑不断冲击,广大党员干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党政主要领导更是首当其中,面临着严峻考验。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处理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党政主要领导所占比例独占鳌头。据有关资料显示,某省2000年至2004年的5年间,全省县级以上党政“一把手”因经济问题受处分的就有32人,其中,有21人被判刑,占,这个数字还在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其社会影响力和对党的事业造成的危害是各级党组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大事。
一、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是新历史时期我党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执政党,其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直接关系到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政“一把手”长期受党的培养教育,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是实现党的文革政策,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十分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团结带领群众去开拓创新,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贡献。如果对党政主要领导监督管理不严,导致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既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党事业的损失。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的监督管理,是对领导干部本人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保护党的财富、健全党的肢体、推动党的事业需要。
2、加强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党政“一把
手”是班子之首,事业之帅,在领导全局工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大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班子的权威、形象和战斗力,决定着一个地方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影响着党风和社会风气。如果党政“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群众口碑好,就能为整个班子树立好的榜样,增强班子团战斗力,才能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上下形成合力。反之,如果自律意识不强,组织又对其监督管理不力,就可能造成一言堂,影响班子团结和班子整体形象,降低班了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造成工作重大失误。
3、加强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种法规和制度还不是十分严密和健全。同时,在“四个多样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今天,迫使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必须集中于经济建设,需要同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加上党政“一把手”位高权重,一些人往往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拉拢和引诱,寻求自己的保护伞和谋求不正当利益。干部和理想信念受到严峻考验,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如果领导自律意识不强,经受不住各种考验和诱惑,就会产生以权谋私的想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党政“一把手”把市场经济的商品交换原则套用到手中的权力上,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商品化,导致权力腐败,违法乱纪。更严重的是由于自硬,出现上行下效,导致集体腐败、串案、窝案的发生,严重干扰党的事业。近几年查处的“一把
论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