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一把手监督 确保权力廉洁运行
强化一把手监督 确保权力廉洁运行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推进铁路科学发展提出了要求,中国铁路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其中,经营机制改革是重点,而扩大经营自主权无疑又是经营机制改革的核心。随着经营自主权的逐级下放,势必会进一步解放我们管理者的思维,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当然,也同时对我们基层管理“一把手”如何使用好手中的权力、如何保证权力廉洁高效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制度入手,改革现行监督体制
权力需要监督,监督更需要权力。目前,我们职能监督部门都是在本级单位党委的领导下开展监督工作,人属于本级单位管,工资由本级单位发,不能有效履行“第三方”监督责任。在这种体制下,职能监督部门放不开手脚,职责履行不好,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监督体制。核心是要从制度上改变当前纪委实行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领导这种双重领导的现状,实行系统内部的垂直领导,也就是说,纪委的人、财、物由其上级纪委统一管理,不受本级单位党委直接管辖,这样,监督主体权益有了保障,才能放开手脚履行监督职责。
二、盯住要害,对重要部位进行重点监督
“一把手”出现腐败大都是在重大事项决策、人财物的管理支配等几方面,因此,对“一把手”加强监督就要盯住这些要害部位,进行重点监督,让“一把手”在这些方面不犯错误。一是有效监控重大事项决策权、人事管理权和财物支配权。对这些重大事项必须遵守“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不由个人说了算,认真听取、分析和研究反对的声音。二是对零星的重点成本支出项目要进行写实,对每一项支出都要追溯其原因和结果。三是奖惩要完全透明公开,严防小金库的产生。
三、着眼防范,努力把监督关口前移
一是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宣传,增强“一把手”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进而提高其防腐拒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把好“一把手”入口关。强化对一把手监督,提高选拔一把手的质量是关键。要认真执行好当前实行的纪检部门与人事部门的工作联席制度,并由纪检部门经常向组织部门通报和提供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为组织部门考核提拔“一把手”提供一方面的原始依据。三是合理分权。对“一把手”直接掌握人、财、物支配权作适当分解。把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开来,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使班子成员相互监督。四是坚持廉政谈话诫勉制度。党、政及纪检部门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定期要有重点地同下级“一把手”开展廉政谈话。对有违纪苗头的“一把手”,要及时促其醒悟,自查自纠;对轻微违纪的,要面对面批评
教育,督促限期改正;对问题较大的,责令说清问题,及时做好挽救工作。五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在下级“一把手”出现严重问题时,要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连带责任,以增强上级监督下级的责任意识。
四、严厉查处,保持打击高压态势
对腐败分子进行严厉惩处是一种很好的监督,发现腐败问题不查处,不打击,所有的监督措施都会流于形式。对腐败行为要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不管其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过去功劳多大,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决不手软。这样,进一步提高其违法代价,在所有“一把手”中起到强烈的警示作用。
以上浅见,与大家共同交流。
第二篇: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管,权力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2010年5月6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的视频会议上讲话,要求贯彻落实干部监督制度,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2005年爆出的“1949年以来中国最大卖官案”的黑龙江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中,涉案官员达265名,仅绥化市各部门一把手就有50多人。韩桂芝、马德买官卖官案涉及领导干部900多人,有多名省级干部,上百名地市级干部。据说某人给马德送了50万,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县长。如果市委书记马德的权力得到有效限制和监督,不能明里暗里决定下辖某县县长的人选,也就不会有人掏50万元向他“买”县长了。2010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制度明确了监督谁,谁来监督,出了问题追究谁,怎么追究等一系列问题。对党委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行为上,进行了明确规定和最基本的规范,为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起到有章有循,有规可依的作用,初步健全了防范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第三篇:浅谈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问题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全国掀起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各族人民对党和政府寄予更大的希望。县级党委、政府的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贴得很近,处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党政“一把手”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其决策与权力行使对整个县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与支配作用,其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将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包装民主,以书记(县长)办公会作铺垫定格常委(常务)会
作为县级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议事机构的书记(县长)办公会,其会议主题和重点应当是研究县级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及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初步意见形成议题,提交常委、委员或政府组成人员及相关部门调查研究后再提交常委(常务)会研究,科学、民主决策。然而,这一议事机构却被部分“一把手”们作为实现个人目的的决策机构予以滥用。时下,一些党政“一把手”为实现其个人目的既要主观武断又要体现“民主”,于是利用书记(县长)办公会和常委(常务)会作文章,将议事机构充当决策机构加之滥用。首先,通过书记(县长)办公会将个人主张强加于少数几个圈内人员之中,形成所谓的“共识”,之后拿到常委(常务)会上去进行民主包装。如在宁波原市委常委兼鄞县县委书记和县政协主席范文浩的一手把持下,县委常委班子中制度松散、民主尽失,特别是在投资立项等重大经济决策和用人问题上,多以书记办公会定调后在常委会上简单地以少数服从多数拍板通过,后期的常委会基本上由范一人布置、大家执行。又如吉林省靖宇原县委书记李铁成,几年间利用书记办公会的特权直接插手干部调动数百次,想升官的要向他送钱,想换个“好位置”的要向他送钱,即使是不想升官也不想换“好位置”的人,也得向他送钱,否则位置就被送钱的人顶掉了。以至到了年节,有的乡镇正副职之间还好心地互相提醒:“该去给李书记表示表示了。”在他家门口送钱的人甚至排起队来,成为一道“风景线”。尽管这是个别地方的现象,但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这种由不廉洁的“一把手”引发的大面积的不廉洁,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形象的损害极大。
(二)暗箱操作,绕开民主
县级“一把手”们掌握着支配本地区公共资源的大权,开发商、经销商为分享公共资源一杯羹,使尽浑身解数攀附“一把手”这棵大树,少数“一把手”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低下其高贵的头颅,甘当开发商、经销商手中的棋子,官商勾结,为其奔走呼号、暗箱操作,插手矿产资源开发、土地使用、工程项目招投标等,致使公共资源领域民主尽失。
(三)疲劳战术,草率决策
部分县级党政“一把手”在召开常委(常务)会时,往往采取疲劳战术和突然袭击的手段,对本地区的重大事项,为达到个人说了算的目的,会前不打招呼、不通气、不让班子其他成员知道。会上,首先将一些无关紧要的议题放在前面进行,安排大家反复讨论或审议,东拉西扯拖延会议时间。在参会人员身心十分疲惫的情况下,才将早已盘算好但必须“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的议题抛出来,昏昏愕愕中疲惫不堪的班子成员们一时拿不出建设性意见,又想急于休息,大家便唯唯诺诺,顺着“一把手”意图草率决策。
二、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顺、监督乏力
我国现阶段的监督体系,从形式上看是比较全面的,有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但监督力度和效果却不够理想。首先,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属于同体监督,这种监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上级监督不着。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最为有力的监督。但因人力、时空等原因,其监督形式大多数是以听汇报了解情况为主,辅以巡视、检查、届中届末考核。这种监督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很难深入其本质。群众戏称为“管得着的看不见”。二是同级不愿监督。县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最直接有效的监督。然而,同为一个班子成员,在“班长”面前,谁愿给“班长”提不同意见。谁提了,谁就有可能被扣上拆台、闹不团结的帽子谁就会受到打击和排挤。于是呼,对“一把手”的所作所为,班子成员只好看在眼里、封在心里,不愿履行监督职责。三是下级不敢监督。作为同体监督机构的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计部门,其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干部任免、供给关系均在地方,且为下级部门,级别低微,对涉及“一把手”的问题,谁敢过问?群众戏称为“看得见的管不着”。其次,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虽属异体监督,但
人大和民主党派一方面必须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另一方面其供给关系和个人仕途升迁与党政“一把手”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对县级党政“一把手”仍然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第三,群众、舆论媒体由于缺乏与党政“一把手”接触的渠道,根本无法对其进行监督。
(二)渠道不畅,监督无门
党政“一把手”的权力运行是在特殊的环境里利用特殊的方式完成的。如各种形式的会议,上下左右打招呼、个别几个人的口头交代、电话指示等。当“一把手”不再用手中的权力为民谋利益时,其权力运行便由光明转入黑暗,重大项目决策、重要资源开发利用、重要人事安排、大额度资金和物资调度使用、工程项目实施、土地划拨出让等,事前事中不向社会公示,不搞评估论证,不搞专家咨询、不征求群众意见,不让群众旁听,规避招投标,在这种情况下,监督者对黑暗中运行的权力的监督便形同聋子和瞎子。监督渠道被堵塞,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四权”皆空。
(三)意识淡薄,缺乏责任
首先,部分县级党政“一把手”特权思想、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高高在上,没把自己摆在应受监督之列;有的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对来自上级的监督,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思想上闹抵触情绪;对来自班子内部的监督,看成是拆台,把不同意见看成是“杂音”,心里不痛快,利用权势将他人的意见压下去、顶回去;有的甚至对监督者、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等等。在这种灰暗心态支配下,一些民主素质较差的县级党政“一把手”往往大权独揽,惟我独尊,缺乏被监督意识。至于那些有腐败行为的“一把手”根本就漠视对自己的监督。
其次,有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不愿履行监督职责。对“一把手”的权力运行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的担心给“一把手”提意见或建议会影响上下级关系,甚至遭到打击报复;有的从自身利益考虑,对“一把手”事事附和,甚至为了取悦领导而放弃党性原则;有些党员对歪风邪气不敢反对,只求自己安宁,而不愿监督;有些党员缺乏党的基本知识,对党内规章知之甚少或根本不了解,不知道监督什么、怎样监督。
实际上,对“一把手”不敢监督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无论对监督者还是被监督者,增强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对策
(一)理顺体制,强化监督
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最根本的是要在确保县委、政府对该地区行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权力的前提下,加强“制度对权力的制约”和“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并在党内实行适度“分权制衡”,以防止“权力失监”以及权力过分集中而造成专断和腐败。一是加强上级监督。主要是加强上级党委、纪委对县委、政府“一把手”的监督,将巡视制度延伸至县级;二是加强同级监督。监督必须以权力、权威为后盾,否则对权力监督就是一句空话。要加强县纪委对同级党委、政府“一把手”的监督,首先可考虑探索改变县级纪委的领导关系和供给关系,改由目前的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为由上级党委和纪委领导;供给关系由地方供给改为中央直接供给。其次,将县纪委的机构级别提升,与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平行”。消除现行领导体制上客观存在的“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弊端,以保证纪检监察监督权的权威性和对县级党政“一把手”的有效监督。
(二)落实“四权”,畅通监督渠道
要认真抓好党务、政务、村务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的健全完善和落实,坚持做到重大事项事前公示,采取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召开听证会,让群众代表旁听会议等形式落实好党员干部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让党政“一把手”的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同时,通过加强县级党政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定期向人民群众发布政务信息,特别是认真搭建好“书记信箱”、“县长信箱”这个县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平台,让广大群众能够向县领导直接对话,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应该知道的事无所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确保广大监督者的监督渠道畅通无阻。
(三)强化责任意识,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上级党委、纪委要履行好对县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职能。要充分发挥上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和新闻宣传等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发挥集体监督的合力。上级纪检、组织部门要会同审计机构严格把好党政“一把手”任前、任中和离任三个关口,对有调整意向的干部,结合班子考察、考核,提前进行审计,避免选用干部失察、失误;要发挥好任中审计的“预警”作用;加大离任审计的力度,分清经济责任,使离任干部不交马虎帐,上任干部不接糊涂班。二是加强巡视。巡视组要真正发挥“钦差大臣”的作用,切不可与县级党政“一把手”粘粘糊糊,沆瀣一气,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耐得住清贫,要能够沉到乡、村一级“微服私访”,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接触实际,听到实话,也才能切实履行好“巡视”职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三是依法依纪保障党员监督的权力。党员是监督的基本主体,能否动员广大党员行动起来,积极投身监督,关系重大。要把他们的监督权不折不扣地交给他们,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截留、剥夺。四是进一步加强县级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在监督县级党政“一把手”问题上,按照职能做好分工,同时,还应加强彼此间的协作,在监督层面上密切配合,并重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的作用,以建立全方位、多途径的监督网络,制约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的行使。五是强化群众监督。坚持深化群众对县级党政“一把手”从政用权行为的监督,抓好政务、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增加透明度,为群众了解情况,参与监督提供条件。六是保证县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确保其从法律的角度监督各类职务犯罪行为,这对于遏制县级党政“一把手”职务犯罪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在于他们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多,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主力军,他们能否善用手中的权力,实施对该地区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影响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培养一个在复杂形势下能够担负起一个县的稳定和发展重任的领导干部不容易,而在党风和社会风气还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要让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垮下去却是很容易的。因此,无论是上级、同级还是下级,都要对县级党政“一把手”多敲警钟,对其权力运行加强监督,才能够帮助他们增强拒腐防变和民主执政的能力,让他们真正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第四篇: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一、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体系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是地方各地掀起权力制约的狂潮。如福建省旅游局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省旅游局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廉政风险教育,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如山东省烟台市纪委、监察局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尤其是去年以来,紧紧围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主业主责,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监督格局。突出重点内容,抓牢关键环节,增强监督针对性;拓展监督渠道,创新监督形式,提高监督实效性;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监督能力,夯实监督工作基础。坚持以制约权力为核心,既是权力正确行使的保证,也是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基础。必须加强权力的制约,才能减少贪污腐败及社会阴暗面的发生。
二、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体系
现在中国掀起一阵反腐之风,也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防止权力滥用、错位和失控,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体系的全方位监督。国家决心将反腐进行到底,还是为了某些政治需要。要想真正的杜绝腐败,还得从制度上,法律上健全。近期,多位各地高官被揪了出来,这成为最近网络热议的一个焦点。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反腐治贪的风暴在中国掀起,多名地方官员因涉嫌违纪被调查或被免职,中国反腐的“组合拳”也在近期成为舆论焦点。其实,只有真正做到权力的监督,才能真正的杜绝腐败,逐步建立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其他监督主体积极配合的测评预警机制,制定测评预警目标和评价标准,建立反腐败情报交流制度,完善函询回复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督促整改制度,促进廉政测评预警机制的健康运行。
三、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对策思考
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中诸多缺陷和薄弱环节的存在,导致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督效能的底下。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落实监督责任制,将工作责任与监督责任相结合,实行上下连带互制,将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与合理配置,重塑权力结构模式,实现权力分解互制。其次,事前把好授权关,强化对领导干部权力获得过程的净化机制,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的动作过程实施有效监督。最后,对财务支配权和行政审批权的运行过程实施有效监督。
第五篇:关于做实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思考
关于做实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思考(范文)
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县处级及以上一把手xxxx人。从查处的案件中不难发现,一些地方、单位和部门管人管事管权的制度机制不完善,导致一把手权力屡屡出轨越界、脱缰狂奔。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是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Xx届中央纪委x次全会要求,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如何进一步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看各地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怎么说。
一、扎紧制度笼子,避免权力出轨越界
xxx:不少一把手堕落轨迹往往是欲随权长、贿随权集,管好一把手,要害在一个“权”字。我们通过明确一把手权责边界,制定强化日常监督实施办法,明确xx种监督方式、x类协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干部人事、财务管理、工程建设、行政审批、物资采购工作和末位表态发言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一把手权力滥用现象。去年,全市立案xxxx件、结案xxxx件、处分xxxx人,其中,立案查处县处级干部xx人,一把手xx人。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坚持一案三查共问责党组织xx个、主体责任人xxx人、监督责任人xx人。
xxx:管住管好一把手的权力,必须织密监督网络,扎紧制度的笼子。我们探索实施了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重点监督一把手及其亲属的涉权情况,严防一把手以权谋私、优亲厚友。与此同时,为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我们开展检举控告免费邮活动,群众反映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问题线索的举报信,不用贴邮票,只要
投进全区范围内各邮政信箱劳的专用邮箱内,即可且达区纪变监变。此外,我们还重点做好谈心谈话、警示教育、家庭助廉、监督检查等日常工作,将各单位一把手的权力置于严格的日常监督之下。
xxx:我们聚焦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出台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意见,建立健全一把手巡察反馈问题抄报、一把手问题线索直报,一把手向党委和纪委全会述责述廉等机制,推动一把手监督管理制度化:制定公开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配套建立清单落实督查考核机制,推动一把手权力运行规范化;探索党委(党组)书记主抓、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互联互通工作格局,构建责任共担、分析研判、监督管理、激励保护、标本兼治的责任联动新模式,推动一把手责任落实具体化通过健全片区监督统筹联动工作机制,通过监督联席会议,制定任务单、提交反馈单、发出建议单,形成监督工作情况报告,实现日常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动一把手监督精准化。去年我们立案查处曾任或现任一把手案件xx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
二、抓住权力这个关键,深化以案促改
xxx: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须牢牢抓住权力这个关键推进以案促改。去年,我们严肃查处了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xx受贿xxxx万余元,区xx交通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xxx受贿xxxx万余元两起受贿案。这两起案件都反映出,如果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位或乏力,在项目决策、资金拨付、人事任免等环节,极易出现一言堂、一支笔、一帮亲等现象。对此,我们坚持把办好案与说好案、用好案相结合,坚持做好后续文章。一方面,我们深刻剖析发案原因,查找背后的制度漏洞,及时制作警示教育片,警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案为鉴。另一方面,我们推动发案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工程计量支付管理、融资管理、人事任免和人员招聘等相关制度机制,堵塞漏洞。同时,针对一把手监督制约不力等问题,我们在全区开展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工作,做到举一反三、彻底整改。
xxx:我们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的一把手等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了市残联、xx集团等串案窝案。在此基础上,采取通报曝光、案件剖析、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持续强化震慑、传导压力,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使各级一把手明纪法、知敬畏、守底线。去年以来,处分决定宣布与警示教育同步开展xx场次。比如,x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xx到市纪委监委主动投案后,案件查结时,市纪委监委到xx区同步开展xx处分决定宣布和警示教育,会上宣布了关于给予xx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和关于给予xx开除公职处分的决定,并组织观看了xx移送司法前的忏悔实录。
xxx:xx市x县委原副书记、原县长x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是一把手滥用职权、违规插手工程项目谋取私利的典型案件。我们针对xx案在工程项目安排、项目规划调整、工程款拨付方面暴露出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突出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项目实施、服务企业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做实做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与此同时,举一反三,针对一把手廉政风险点打补丁,督促市政府研究制定项目实施和服务企业正负面清单,建立长效机制;督促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紧紧抓住持续规范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大额资金拨付、协调会议召集等重点,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和信息公开制度。
三、找准着力点,打出规范权力运行组合拳
xXx:一把手出了问题极容易污染一方政治生态,必须把一把手的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建立健全一把手权力运行规程,紧盯选人用人、财务管理等关键领域,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谈话,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xxx:管住管好一把手的权力,使其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要坚持贯通协调,建立健全各类监督统筹衔接工作机制,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形成合力、同向发力。要突出重点,积极构建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防止一把手只揽权不担责,及时发现和纠正一把手权力运行中的不规范问题。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让一把手走向前台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xxx:对一把手监督是监督中必须抓好的牛鼻子。要坚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推动制度创新,及时把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机制,转化为规范约束一把手权力运行的治理效能。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确保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落实,各级党委(党组)强化“主”的责任和“导”的作用,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