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客家博物馆策划对建设文化梅州理念的启示
中国客家博物馆策划对建设“文化梅州”理念的启示
关键字:饮水思源 迁徙 世界客家认同 客家精神 客家文化传播
针对于梅州在广东的地理位置,顺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梅州作为广东的山区地级市率先提出与珠三角地区以及其它山区地级市不同的发展战略,从“四个梅州”、“绿色崛起”,发展到今天的“绿色经济”,“文化梅州”的建设为梅州山区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家文化作为文化梅州的精髓,本文将从客家博物馆策划对客家文化进行探讨,挖掘其对建设文化梅州理念的启示。
“饮水思源”,客家博物馆开门见山地告诉人们客家人在经历几千年始终不变的生存法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民系能像客家民系一样,经过历朝历代始终没有断绝。客家文化跟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早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喝水不忘挖井人”等等的感恩文化,客家人更是把这种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张弼士酿造出了中国第一瓶葡萄酒,实业救国拳拳报国之心,流芳千古;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实行平均地权,为国为民;曾宪梓、田家炳、林光如、余鹏春„祖辈父辈漂洋过海,闯出一番天地的实业家,情系桑梓。“饮水思源”客家文化的例子不枚胜举。建设“文化梅州”,要发扬客家文化的核心,经济落后的梅州受到经济发展先行一步珠三角地区,以及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世界客都应该名副其实,不负众望。
历史上,为逃避战乱、自然灾害、政治迫害,客家人经历过五次的大迁徙,从中原地区(现安徽、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跨黄河,1
越长江,一路南下,至今江西、福建、广东聚集,一部分到四川、广西、云贵等地,一部分穿越海峡到达台湾,甚至还有一部分飘洋过海到世界各地,最远达非洲好望角。客家人多出自于书香门第,显贵世家,曾是历朝的经济后盾。只是朝代的更替,腐败的封建统治,客家人难逃被迫害的命运,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尽管迁徙如此艰辛,所到之处生存环境大多恶劣,但是这并没有使客家民系在历史中消亡,客家民系反而在磨砺中发展壮大,自强不息的客家人创造了优秀的客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建设“文化梅州”并非一朝一夕,秉承自强不息的客家文化,定能让世界客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客家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欢迎,都能够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时时为客,处处为客”,客家人自称为“客”的阔达和大度,加上礼仪之邦的传统,总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不仅如此,客家人质朴、热情好客,总能赢得别人的赞扬。建设“文化梅州”,也应该有一种包容的态度,以“客”的精神发展梅州文化,赢得世界对客家文化的认同。
在艰苦的环境中,客家人形成了一种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独特的客家形象。客家妇女形象是这种客家形象的典型。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田间地头,街头作坊;客家妇女凭借着这种毅力和魄力,在客家文化里写下浓重的一页。1984年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洽谈香港回归问题,邓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表明主权立场,1997年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也不得不屈
服。中国收回香港时,邓小平同志送给撒切尔夫人一对石狮子,这对石狮子正是福建“惠安女”打造的。历史见证了客家妇女的形象,展现了客家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客家文化里保守的一面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建设“文化梅州”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动客家文化的向前发展。
谈客家文化,不得不谈客家人的建筑,那就是客家围龙屋。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客家文化。
客家围龙屋体现了客家人的居住习俗。客家人以氏族群居,团结奋斗。一座大型的围龙屋,可以居住几百人上千人,有小社会的显著特征。
客家围龙屋体现了和谐的理念。中国文化讲求以“和”为贵,客家围龙屋以“圆”为建筑的基本形态,有“平等”、“团圆”、“团结”之意;“外圆内方”也体现了客家人另外一种为人处世的法则。
客家围龙屋集中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从“围龙屋”的选址来说,它讲究依山傍水,位置选择得天独厚;从“围龙屋”的设计来说,它布局合理,冬暖夏凉,居住舒适;从“围龙屋”的功能来说,集居住、防御于一体,是其它民居难以企及的。古老的客家围龙屋经历几百年风桑,依旧巍然挺立,客家人的智慧永远会被历史铭记。
建设“文化梅州”应当把客家围龙屋作为客家文化重要的载体,整合客家文化,让客家文化为世界所深刻认识。
客家人人才辈出,全国唯一纯客家的地级市梅州更是如此,晚清
至今梅州籍的海内外大学校长总共228人;辛亥革命至今,梅州籍的总共有473位将军。建设“文化梅州”应该充分利用客家名人效应,传播客家文化。
客家博物馆充分展示了客家文化,客家博物馆的策划对客家文化有“窥一斑可见全豹”的作用,因此,建设“文化梅州”要紧紧围绕客家文化,打造走向世界的梅州文化。
第二篇:中国客家博物馆策划对梅州旅游发展的启示
《市场营销学》中国客家博物馆策划对梅州旅游发展的启示 地理学院096班 刘宇芳 2090822101
中国客家博物馆策划对梅州旅游发展的启示
博物馆简介
中国客家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由主馆中国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组成。主馆占地面积5984.7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馆内设有固定陈列《客家人》主题展览,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客家人历史
关于“客家”,史学界一般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由于受到边疆部族的侵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以后,继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迁徙,历经五次的大迁徙,形成了今天客家散布许多地区的局面。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到现在,有人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一亿二千万左右,其中在香港有三分之一的华人是客家人;在台湾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客家人。在内地,除闽、赣、粤三省外,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在海外,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对梅州旅游发展的理解
梅州旅游规划和发展的目标为打造世界客家之都。具体内容为:培育客家旅游特色,使梅州发展成为世界客家文化全面展示地区,目的在于形成世界客家文化传播中心、研究中心、信息中心、联络中心和美食之乡的客家人心灵家园和客家旅游目的地的世界客都。
旅游的发展对于梅州实施“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绿色崛起战略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业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带动性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业是“开放梅州”、“文化梅州”的窗口产业。“工业梅州”的互补 1
《市场营销学》中国客家博物馆策划对梅州旅游发展的启示 地理学院096班 刘宇芳 2090822101 产业,也是梅州推动农民脱贫奔康和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客家博物馆策划对梅州旅游发展的启示
梅州实施“文化梅州”战略,必须以客家文化为基础,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把涉及客家生产和文化、生活习俗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原汁原味或者艺术加工后展示在世人面前,例如客家山歌、木偶戏、名人轶事、客家美食等打造为旅游产业中的精品。使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不但得以传播而且成为“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地方精品名牌。梅州的旅游发展道路一定会以客家文化为依托,用客家文化这一“活化石”作为梅州旅游发展道路。在广东大力建设“文化大省”,“经济强省”的大背景下,梅州实施“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战略中,必然要传承和弘扬客家先进文化,并加快文化与经济的加速融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使社会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依托客家文化这一历史人文资源平台来进行梅州旅游的发展不失为一项具体举措。使世人能通过有形的物质形态来解读无形的客家文化内涵。使人们能够在寻根问祖、旅游观光、探亲度假中了解梅州山水、客家人文、民俗风情。这将也能大大有利于使梅州文化在经济发展浪潮中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也能得到加强管理。客家文化与梅州经济发展相互发展的局面将有利于开拓“文化经济”这一绿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客家博物馆这一具体符号的存在显示了出梅州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将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在双赢的局面下致力于文化梅州的创建和绿色崛起的目标。2
第三篇:eg梅州首届客家文化旅游节策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分析
二、活动时间、周期
三、活动的组织架构
四、活动的地点
五、活动的目的六、活动的主题
七、活动的基调
八、活动的口号
九、活动的内容
十、活动的宣传
1、电视
2、报纸
3、网站
4、电台
5、户外宣传
十一、活动的效益分析
1、形象效益
2、经济效益
3、环境效益
4、人本效益
十二、活动资金募集方案
第四篇: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
在经历了几次金融风暴之后,诸如松下、三菱等众多日本企业为何依然屹立不倒,同时在08年金融危机时,日航的起死回生・・・・・・这些都吸引着中国的企业家和学者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的研究探讨。
在本文中,以稻盛和夫和松下幸之助两位日本知名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为例,研究是以下几点经营理念:
1、企业的创建和发展是以企业职员的幸福为目的;
2、创建的企业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3、敬天爱人,以德经营。《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经营理念》中也分别对以上几点做了分析及总结。《活法》、《干法》,《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稻盛和夫危机生存之道》,《经营的本质》,以及《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认识理念》等文献资料。
日本企业的这种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之前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在《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中,齐宗新先生提到了企业集团主义,终身雇佣制,以及民族宗教信仰。这些形成因素的最终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才是我的论文中要探讨的真正形成原因。宗教信仰不仅仅是指日本人都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它更多的是指日本人对于儒家学说的信奉及推崇,这个在《破译日本企业文化的宗教关照》和《日本企业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和启示》中都有过深入的探讨。其次,日本人的集团主义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在《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经营理念》以及《日本集团主义的渊源及特质》等文献中也有过研究。不过,我认为日本人的集团主义也有大集团主义和小集团主义之分。而所谓的小集团主义就是指家族主义,当让这种家族集团主义也就局限了当今日本企业发展。同样,终身雇佣制,包括年功序列也是日本企业的重要特征。这两种制度使公司职员真正的把企业视为“家”,这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归属感。在这两种制度下,也就会相应地产生一类投机取巧、在企业混饭的蛀虫。
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固然很好,但是我们也要谨慎借鉴,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当代国情和企业的发展之道。《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和《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及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以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例》中都有研究。我认为中国企业要想谋求更好的发展,需要尊崇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舍其糟粕,这样才能够根据具体国情和市场发展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同时,通过对中国企业的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利他”的心理,大部分企业只是在一味地追求金钱上的利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性的教育。做企业先要学会做人。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和松下幸之助先生也都曾经表述过这样的观点。所以,需要在人材培养上进行改善,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人性的教育。
不管是欧美企业文化,还是日本企业文化,值得我们借鉴的还有很多,但是目前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学习的还是“以人为本”,“敬天爱人,以德经营”的经营理念。
第五篇:外国企业管理文化对税务机关建设的启示
企业文化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作为一门管理哲学,它既是管理实践的结晶,又是管理科学的发展,在当代各种管理科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美国、日本企业界的最优秀的总经理们都在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营造、维护自己的企业文化。如美国的惠普公司就以“你就是公司”作为精神支柱,日本的日立公司则奉行“和”、“诚”、“开拓”的标准。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管理都是相通的,管理的对象都是人和物,都强调通过个体不断的自我完善,实现整体的完善。所以,外国企业管理文化对我们加强税务机关建设、突出文化管理功能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外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而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是企业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
(一)企业文化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现代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五项:一是企业环境,是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作用的因素;二是价值观,是组织的基本思想和信念,其本身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三是英雄人物,是把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为职工提供可效法的具体楷模;四是礼节和礼仪,是对公司日常生活中的惯例和常规,它向职工表明公司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五是文化网络,是组织内部的非正式的主要沟通方式,它能够传递企业的价值观。[找文章到大 秘书-/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从结构上看,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中心,连同企业的特有表达方式而形成的文化网络。成功的企业,都有丰富的价值观。如飞利浦公司的“让我们做的更好”、丰田公司的“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思想、世界的丰田”等,这些价值观都是来源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经验,并且是经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崇高的目标一旦为组织中的成员所认可,便会自然地成为判定好与坏,评价功与过的尺度和标准。这种非行政性的力量成为调节和平衡各种关系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并能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
从目前全世界企业文化发展看,企业价值观的追求主要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1)坚持以人为本,其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宽容人,重视依靠人、培养人、完善人、激发人,始终坚持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生产的首要条件来抓;(2)重视围绕企业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去培养全体员工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3)重视企业整体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职工的群体意识,尊重、爱护、理解、关心和激励职工,培育为企业做贡献的团队精神;(4)重视职工参与管理的作用,鼓励职工为企业献计献策,激励员工以企业为家的归属感、责任感,与企业共命运。
目前,世界成功企业主要形成了三种文化,一种是欧美型企业文化,一种是日本型企业文化,再一种是借鉴型企业文化。以摩托罗拉、可口可乐等为代表的欧美型企业文化,所表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即“信任、自由、尊重个人”,“大家都是一家人”,充分尊重人的个性,营造平等、透明、宽松的氛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松下公司、索尼公司等为代表的日本型的企业文化,追求“人和”、“至善”,“上下同欲者胜”的群体共同意识,强调“献身”、“报恩”的精神,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极力提倡服从大局的理念等。以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企业为代表的借鉴型企业文化,融汇吸收了东西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特点,具有较强的“亲和性”。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通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源泉”。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而言,具有凝聚、约束和调节功能,对企业外界而言,则具有辐射和渗透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维持和维系企业这个人的结合体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组织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他用外在的形式与力量维持着人们的结合;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通过内在的方式沟通人际关系,维系着人们的结合。优秀的企业文化,由于有统一的和崇高的奋斗目标,有被广大职工认同的价值观和精神支柱,有把职工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因此,企业就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把职工结合为强有力的集体。
 
动成果,并更加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我们要通过文化管理来凝聚人心,增加其归属感和向心力;四是目前规范化管理存在局限性。1994年至今,全国税务系统一直强调“规范化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践和完善,使税务系统的工作和税务干部的风貌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并逐渐成为税务系统的“品牌”。但在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感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局限性。因为规范化管理的特点就是通过制度管人,每个独立的管理主体都希望通过许多规章制度,把所有人的所有一切都纳于这种制度当中来管理。过分依赖制度会产生一定的消级后果,抑制创新,无法应对变化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税收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培育具有税收特色的价值理念或团队精神
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整体实力和素质的较量,只有造就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积极向上和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一家成功的公司通常注重培育自己的价值观。例如,爱立信永远坚持 “专业进取、尊爱至诚、锲而不舍”,这种价值观是该公司文化的理念核心,加拿大海关与税务总署奉行的“诚信、专业、尊重、合作”的企业价值观也是同样道理,它对内感召群体,形成战斗力,对外形成传播,树立良好形象。北京地税在2003年底提出了“四个一”的北京地税理论体系,即一个工作宗旨、一个税收理念、一个发展方略和一个奋斗目标。这是将我们成功的实践及时总结上升为理论,形成对今后工作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此举对北京地税将来工作发展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发挥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用共同的理念、价值观对人进行凝聚管理,是实施文化建设的独特功能,而其基础就是让全体税务干部尽快地认同、理解“四个一”的北京地税理论体系,认同的过程是个不断宣讲、交流和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管理部门及管理干部都是义务讲师,通过有力的精神理念的灌输,才能使全体干部职工持有的价值观符合团体的价值取向,从而使个人追求与北京地税事业的奋斗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21世纪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IBM公司认为,责任和权利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职工对工作负责,就必须尊重人、信任人,并给予实际的自主权。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完善个人行为规范。通过干部职工严谨文明的具体行为,体现税收文化的价值取向。要按照价值观的要求,制定细致的个人行为规范和准则,使全体干部职工明白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以此来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二是要帮助员工规划他的职业发展,就象加拿大海关与税务总署提出的“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口号一样,职业发展的管理是个人与组织的合作过程,其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员工个人的成长与组织的发展的和谐,通过员工组织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使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一致,使员工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吻合。职业发展管理一方面是员工的职业发展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是组织协调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培训、换岗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是要完善法律约束机制。从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管理入手,把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职责、权力,分解落实到各执法和管理环节、岗位,对每个环节分别明确执法和管理的依据、制度程序、权利责任、监督措施,以保障执法有依据,操作有规程,权力有制约。
(三)奖励创新,鼓励学习
当前世界许多企业都用不断创新来保持自己的优势,杜邦公司成功的经验就是发扬不停顿的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3M公司的成功在于创新有绝招,招招都很妙,并且能够容忍失败,他们的座右铭是“只有容忍错误,才能进行革新,过于苛求,只会扼杀人们的创造性”。创新是智慧的火花,学习是创新的基础。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企业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它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的企业中,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鼓励员工学习,大力开展培训,以适应不断创新的发展需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把职业培训视为一种投资,认为职工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高低,对生产率的影响很大,公司内部设有各种类型的技术学校,该公司的职工从进公司到退休,一生中要不断接受各种各样的训练。加拿大海关与税务总署也是号召员工“每天都是学习的一天”,鼓励员工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目前而言,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当今前沿的管理理念。各级税务机关只有形成了学习型组织,才能创造出前进的动力,才能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很多企业都有一套自己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经验,我们可以提倡税企共建学习型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育各具特色的税收文化与企业文化。
(四)实施“卓越激励培育法”
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一种“卓越激励培育法”,就是把企业价值观的要求与社会目标紧密相连,为企业员工提供深刻工作内涵,给予员工强大的鼓舞和感召力。例如,松下公
司就提出了“产出报国,光明正大,友善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顺应同化,感激报恩”等七方面内容构成的“松下精神”,并以这种强大的精神激励着企业员工刻苦努力,勤奋工作。开展税收文化建设,也离不开科学的激励和引导,要用税收工作新的使命、新的远景、新的目标,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产生一种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通过激励先进群体和个人,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健康向上、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干部职工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表彰,通过对干部职工工作的肯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前途,给他们以成就感。另外,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也是对干部职工形成正确引导的重要手段。先进典型的言行对干部职工思想理念的形成起着榜样示范作用,把优秀典型作为税收精神的具体化身,通过典型精神的辐射、带动,可以对干部职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产生巨大的影响。
(五)调动干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让干部职工直接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群策群力”,它是一种发动全体职工动脑筋、想办法、提建议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活动。群策群力是企业不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很多著名公司都是这种工作方式的受益者。例如,通用公司的“群策群力讨论会”已成为公司一种日常性的活动,随时都可以根据需要举行,参与人员也从职工扩大到顾客、用户和供应商。松下公司建立“提案奖金制度”,每年职工提案达663475条,其中被采纳的61209条,约占10%,每年用于职工提案奖金达30多万美元。要调动干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一是要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直接沟通、善于沟通,可以使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增强,领导层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不但可以博得职工对领导的信任、对单位的热爱,而且还可以使领导获得真实的信息,实现科学决策;二是要形成良好的信任氛围,良好健康的鼓励和充分信任,可以使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展开手脚,发挥潜能,大胆尝试,促进本单位工作发展。
(六)注重满足干部职工的精神需求。
满足干部职工的物质、精神需求,可以使干部职工的个体价值观与税收共同价值观相融合,从而唤起税务干部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为实现个人和税收群体的共同目标而竭尽全力。例如,通过推行竞争上岗,可满足干部职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可满足干部职工完善自我的需要;通过建立家庭联系制度、注意解决干部职工的生活困难、关心干部职工的子女成长等活动,可满足干部职工的情感需要,真正形成“局为我家”思想理念。松下公司的“家庭式”氛围就特别的浓,逢年过节或是职工婚嫁,厂长经理们都会慷慨解囊与员工一起庆祝,上级和下属可尽情唠家常,谈时事,提建议,气氛和睦融洽,它的效果远比站在讲台上向员工发号施令好得多。此外,量力而行的物质文化建设也是税收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既能使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总之,借鉴外国企业的先进管理文化,对我们加强税收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管理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人的思想培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在开展税收文化建设时,不能有速成思想,不要寄希望在短期内取得什么样的成效,要贵在坚持,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