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法治国理念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戴雪因其《英宪精义》闻名于世。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迅速在法学界获得了权威地位,并日益塑造着英国公法的主流传统,以致当下仍有学者对此作出高度评价:“无论作为法官、律师还是学者,我们都会一直关注戴雪的难题,即设计民主政府之下个人权利的恰当地位和法官在确保这些权利方面的作用。”这部名著译介到中国已近百年,也产生了些许的研究成果,然而总的来讲,它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其中的法治理论。本来,就像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施克莱指出的那样,由于意识形态的滥用和一般性的过度使用,“法治”一词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它几乎只是英美政治家们在公共演讲时用以装点门面的自我恭维。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概念在政治和法律话语中曾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施克莱本人后来也改变了初衷,试图准确界定这一概念的历史内涵,并以纯粹学术的方式来使用它。因此,对戴雪法治论的解读,具有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德国法治国理念发展至今已百年有余,其给世界法治文明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迹。今天,中国的法治依然在某些方面无法割断与法治国的联系。当我们重新检讨德国法治国理念产生的若干特征时,是否能带给我们一些经验教训?笔者以为,面对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下面若干方面可资为借镜。
首先.汇聚各方面积极因素来促成理念与现实的契合。德国能成功的由专制君主国家转型为法治国家的政体,绝非单纯依靠法治国理念就能成就。从其渊源性要素可以发现。法治国是一个容纳思想和社
会变迁的混合概念。其中既有法哲学们的理念弘扬。也有市民阶级争取权利的社会运动.在斗争的过程中。法律实证论的思想又鼓舞了市民阶级将有利的成果成文化、法制化,并利用这种新法制来推进整个社会的文化转型.即由人治独裁文化向法治分权文化变迁。同理,我们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和谐的理念也须兑现为现实,而只有汇聚各方面的助力。共同努力作用之下。才有望达至和谐。因此,高度重视先进理念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互动应该是德国法治国理念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面向。
其次.理念的成熟需要睿智学者的不断推进。德国法治国理念从萌芽到成熟,期间众多思想家、法学家都贡献了心智.经由不断的理论推进.法治国理念得到了精致化和系统化,很多具体内容得以明晰阐明,为日后法治国理念的普及和指导社会变革奠定了智力基础。相比之下,和谐社会的理念虽有阐明。但学界追随中央的倾向蔚为明显,在发展创新和理念的具体明晰化上还着力不够。未尝不无智力怠惰之嫌,这对于在法治领域贯彻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利的。在这点上.国内学者也许需要向德国学者学习。努力提高学术智慧参与社会建设的程度。
最后.一个实质法治国绝不能是一个非公正的国家。德国法治国理念在其产生之初即埋设下缺陷.即置重于法治的形式意义,忽视了法治的正义价值,遂为纳粹的独裁专制留出空间,以致法治的品质极度
恶化。带来滔天灾祸。今天,纳粹复辟已无可能,但法治国的教训乃值得我们记取。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法治.一个题中应有之意就是公平正义。如果缺乏了法治的公平正义,即使该社会经由法律主治,也难称为和谐的法治社会。高度关注法治与社会的公平正义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和优势。这个优势应当坚持。依法治国绝不可偏废公平正义的价值。吸取德国法治国的教训.更应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构建具体的防御制度。从而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品质。
第二篇: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彭铁光
本人受学校委派,在湖南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下于2011年7月30日至8月20日到德国的黑森州进行了为期21天的职业教育培训学习,现将学习情况与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
德国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对德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尤其是“双元制”模式更是“秘密武器”的核心所在,本人通过深入企业、学校和有关政府机构学习考察,总结以下德国职业教育的五个特色。
(一)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个部分。德国的基础教育相当我国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一般10岁前完成基础教育。小学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学习状况实现第一次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一流的文理学校(约40%),相对较差的进入二流的实用学校(约35%),最差的进入三流的实体中学(约25%)。分流的标准是老师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智力水平向家长提出建议,由家长决定选择哪一类学校。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这个阶段,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
一流的文理学校以进入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中学8年结束后,通过考试获得高中文凭,然后凭高中文凭可以自己选择哪一所大学。上大学不一定要在高中毕业的当年,高中毕业证书作为上大学的资格,终生有效。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在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后,会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技能去工作,到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再去上大学。
二流的实用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对差一些,以进入高等的职业院校和科技型大学为目的。中学的学制是六年,然后升入职业高中学习专业课(2年),职业高中毕业后升入专业对口的科技大学或高职院校。
三流的实体中学是学业成绩最差的学生,以直接就业为目标,中学学制为五年。中学毕业后,这部分学生会按照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去选择工作。但德国是实施12 年义务教育,所以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年限,因此他们会一边在学校里学习,一边在企业里当学徒,这就是盛名的双元制了。在三流的实体中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双元制的,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工作,就必须就读职业学校中称之为“职业准备”的班级,学制一年。
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培训)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先培训后就业,然后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失业救助,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德国的这种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尽早地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为想继续深造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就是纵向实现了渐进式地逐步发展,横向实现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彼此联系与沟通。
(二)企业主导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度,“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但德国不是所有的职业教育都是双元制,双元制的学生大约只占三流实用中学学生的一半左右。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以企业培训(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为主导的教育,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学生与企业是签订合同的,学生的学费由企业承担。双元制学生具备双重身份,他们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们一个星期有3天时间在培训企业,另2天时间在职业学校;学生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的课是专业课程,40%的课是普通教育课程;学生要通过两类考试,一类是企业操作技能考试,另一类是职校专业课考试;学生毕业拥有两类证书,一个是考试证书,另一个是培训证书。双元制学生如果要晋升为管理层或技术骨干,或者想上大学,必须先工作四年,然后要经过职业高中的相关培训学习,成绩合格的进入相应专业的高职院校学习。所以,在德国在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何时都有上大学的机会。
(三)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办法
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职业大类的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考试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化教育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与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试分为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两种,从考试形式上包括口头考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徒工才能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获得毕业证,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四)政府、行业的全面参与
德国联邦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问题上起着综合与协调作用,负责主管联邦职业教育法的修改工作,监督教育法的执行情况;制定职业教育的重大和具有原则性的政策;负责颁发职业继续教育条例和实训教师有关教育学资格条例;资助职业教育中“受歧视者”和“尖子生”;资助职业教育的模块试验和研究计划。联邦经济部及其他业务部负责对有关培训职业的承认和废除,他们通过法律的形式发布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条例,统一这个行业的培训内容、规格、要求、做法,实训教师的资格,组织培训的原则,注意事项和培训结束后有关考试的一系列规定。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保证德国的教育事业在共性和可比性上有一个必要的起码标准。它是各州文教部长们自愿自我协调的一个工具。联邦各州对学校拥有主管权,全面负责职业教育中一些特定的经费资助,对行会主管职业教育的过程行使法律监督权。
德国的行业协会是以地区划分的,具有强制性,这些行业的任务是代表本协会成员的利益,维护和保持工商界久有的信誉传统。行业协会除必须完成促进本行业经济发展的任务外,还承担一些国家委托的任务,职业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行会对职业教育的职责主要有:对承担培训企业的资格认证和监督;缩短和延长培训时间;负责审查企业与学徒之间签订的培训合同;负责考核;职业教育委员会;制定规章制度;监督和咨询;仲裁委员会等。
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是对全德国职业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协助经济界,尤其是德国工商业行业大会,推进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 德国人的严谨、认真和守法是出了名的,德国教育理论认为,德育的目标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东西,而是塑造品格。品格是支配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内在精神统一体,它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形成的。德国各州关于德育的规定,都将遵守行为规范,做到公正、诚实、对国家和社会责任、具有群体精神、承认并且运用自由和民主的基本条例、履行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列为重点。在德国的家庭教育中则强调培养子女的生活能力、履行义务的能力、行动的能力以及批判能力。要求孩子们具有知识、诚实、勤奋、秩序、公正、正直、团结、容忍、认真等品格。德国人非常重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要哭闹,父母会严厉指责他不准哭闹,否则就被扔进厕所,所以德国的小孩是很听话的。他们小孩的玩具是不允许随意丢弃的,假如孩子玩腻了,父母会让孩子整理好玩具去公园卖掉,所得的钱归孩子所有。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就得学会在家里帮父母干家务挣钱,所以德国的小孩都是会干家务的。他们的独立能力是这样从小就得到培养的,这种社会文化毫无疑问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和生存能力,更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中国的家庭意识,总是父母包揽一切,以至于出现啃老族的现象。
(二)基于学生现状,合理安排分层次教育
德国的分层次教育十分严酷,他们就认为,人的智商是有等级区别的,不能因为不努力学习的人影响成绩好的的人,也不能应为成绩好的人拖累成绩智商相对较差的人或者是潜在生,因此在小学四年级(10岁左右)就开始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分层次教育。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读好的中学,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成绩差的就读职业学校;最差的学生才进入双元制学习,从事的是最底层的蓝领工作。但是,德国在教育体系的设计上是十分科学的,那就是只要学生努力,或者智力在某一个时候得到了发展,随时都可以获得读大学深造的机会。当然,之所以社会能够接受这样的分层教育,一方面是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健全,白领与蓝领之间的工资差距不像国内那么大,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即使学习差一点也没什么,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另一方面是德国的职业是没有高下之别,职业是平等的,即使是最基础的清洁工也不会遭到歧视。
(三)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管理和协调的机制 德国职业教育在国家法律、法规层面上形成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了职业教育行为。而我国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我们一方面要从政策上保障职业教育的地位,包括经费、升学、就业、待遇等。另一方面要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中、高职的有机衔接,专、本科的沟通。第三方面要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调动企业参与办学,增加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的全新机制,要全面推广和执行上岗资格证制度,从而使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必要的教育层次。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学生、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等各方代表构成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本地的职业教育,解决资源分割、教育与市场和社会脱离的弊端。
(四)引导企业参与职教,实现学校主导到企业主导的转变 在德国,企业对人才培养负有很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企业承担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绝大部分的费用,这样做使企业获得了相对稳定的高技能工作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企业目前还没有认识到人才培养是企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各种类型的高级技术工人都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企业开始感觉到人才的影响到头重要,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政府和学校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良好模式,调动企业深度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全过程,积极有引导企业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最终实现学校主导到企业主导的转变。
(五)扎实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不缺少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尤其是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不要今天学这个理论,明天学那个理论,一句话,“不要折腾”,而应该扎扎实实地开展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德国的项目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化教学,确实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从中学开始,学校的学科教学基本采用项目教学法,学期的前两个月老师会按照教学目标,系统的讲授理论知识,后三个月除了做些必要的补充外,学生几个人一组完成某个特定的课题,期间老师制作一些必要的辅导,最后以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作为学科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讲究探究式学习,这种项目化课程教学才是最有实效的方式。
衷心感谢省教育厅领导、学院领导及有关各级办事机构人员,是他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并尽心尽职做好了各项服务工作,使我得到了此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给我职业教育生涯上添了一笔厚重的财富。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教务处长 彭铁光 2011年12月12日
第三篇:德国信息化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信息化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并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推广应用。在以往的市场经济观念中,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尽可能由市场机制调控经济发展。但德国政府排除争论,以指导性的行政计划力促信息技术应用。
D21行动计划--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
为此,1999年德国政府制定了“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的行动计划,简称“D21”。计划的实施重点是在教育和工业部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和工业部门中的应用,并面向社会提供了相关的咨询服务。D21广泛吸收IT企业、工业企业和IT用户等各界200多个企业参加,包括BMW、VW、德意志银行等大IT用户都参加了计划。这个计划使全社会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经济、教育、文化及个人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政府与经济界的这种合作增加了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可以调动更多的资金促进互联网发展,也使企业更明确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发展教育、文化和互联网的重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 樊会文博士
D21计划有三个基本目标:一是发展传输速度更高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二是实施“全民享有互联网”(Internet for All)项目,三是帮助平时接触不到网络的弱势群体也能够上网。
围绕这三个基本目标确定了许多具体的目标,如到2001年所有学校连结互联网,增加女性在互联网领域的工作机会,扩大多媒体应用等等。D21的一个目标是要所有人都进入互联网,尤其是要让不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人,如老年人、低收入家庭也进入和利用互联网。为此德国政府启动了规模很大的广告活动。同时降低互联网费用,增加了互联网接入的竞争,现在德国是互联网费用最低的国家之一。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互联网,在学校、企业开展了一些培训课程,增加了电子学习软件的开发。为解决IT人才短缺问题,允许国外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进入德国就业并持有绿卡。其中,全民上网是难度最大的项目,有很大的费用负担。政府动员企业界提供了相当大量的计算机设施和费用,才终于完成项目,实现了所有学校都接入互联网和帮助所有人都能够上网的目标。
在保证互联网信息安全和增加信息内容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更新和补充了有关了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在著作权保护、电子签名等方面通过了与欧盟一致的法律。经济技术部还提供了中小企业应用安全性方面的帮助,在全国不同地方“计算机应用应急响应组”,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帮他们应付病毒和黑客的袭击。另外联邦政府还在全国建立了24个电子商务能力中心,提供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到这些中心了解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德国ISDN用户数世界第一,DSL接入量也很大,有线电视普及率很高,有2000万个用户,可以进一步改造成为宽带接入网。
信息化效果喜人
D21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计划实施以来德国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速度很快。1998年德国互联网使用者仅1400万人,只有15%的学校接入互联网;到2001年互联网使用者增加到3000万人,所有学校都实现了互联网接入。移动通讯使用者增加很快,2001年6000万人拥有手机(德国人口总共8000万)。信息技术领域包括硬件、软件、互联网等在内,是德国仅次于汽车、机械等部门后的第四大产业,而其增长速度则比其他产业都快,估计2002-2003年会有6%的增长速度。至于电子商务方面,德国在欧盟排名第一,2001年交易额达到200亿马克,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
继德国D21计划之后,奥地利、瑞士和俄国都推出了类似的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21世纪计划。欧盟也提出了“电子欧洲2002计划”,其中许多内容来自德国的D21计划。目前德国政府进一步制定了“2005电子政务”项目,要到2005年使政府所有服务都在网上提供,实现网上报税、网上申请、在线资助、内容管理等全面的电子政务。
德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情况下政府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而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但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这方面,德国政府则打破常规,表现出了特别的积极性,不仅通过立法,而且还充分利用了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借鉴德国的基本经验,既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功能,加快信息技术应用立法,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德国信息化对中国的启示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广泛深入的应用,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球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应该说差距并不是很大。例如,2001年德国的网络用户人数和我国大致相当,都在3000万左右;德国移动电话用户6000万户,我国有13000万户;我国.cn下域名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德国.de下域名增长速度排世界第三位;2001年德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00亿马克,我国则有800亿元人民币;德国和我国一样,刚开始着手三网融合和宽带接入业务,等等。
但是,目前德国等发达国家,甚至包括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所做出的各种政策措施,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德国的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工作涉及范围很大,他们自己也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试验,而且做得非常具体、扎实、严谨。例如,德国“联邦政府2005电子政务”工作小组在很短时间内,就调查和研究出了有哪些项政府业务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社会,并协调了联邦政府直属的200多个机构,拿出了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效率之高令人折服。德国的信息技术应用立法工作也进展很快,一年多时间内就把涉及面相当广泛的欧盟电子商务法律准则转换成了国内法律,与国际法顺利接轨。德国促进学校互联网应用的速度也很快,1999年开始实施D21计划,到2001年就实现了所有学校连结互联网。
相比较而言,我国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速度就显得不是很顺利。我国从1999年就开始着手政府上网和电子政务工作,但缺乏统一的安排,各部门自成系统,限于内部使用,重复建设严重,互相不连接,使用效率不高,而且面向社会提供的服务也很少。“三金”工程实施已有10年,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银行、税务、海关之间仍然没有实现联网,甚至在金融机构之间也不能实现业务联网。立法方面也严重滞后,电子签名和CA认证得不到推广,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尚不能得到确认,网上购物时消费者权益难以受到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个人数据不能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等等。我国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也比较落后,只有极少数学校能够开展网络教育,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学校根本没有条件连接互联网。
就这些情况看,我们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立法、行政措施等软环境建设方面,比德国已经落后了一步,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我们与发达国家本来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如果我国也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我们完全能够抓住信息化机遇,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再一次错过经济起飞的机遇,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必须下大功夫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建设有利的软环境,提高全民觉悟,破除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观念,达成全社会共识,为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环境。
樊会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
近年来主要独立研究成果有:《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发》,《加入WTO,信息产业如何应对》,《我国加入WTO对管理软件市场的影响》,《加入WTO中国IT产业不会一触即溃》等。
参与研究的重大课题有:《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国IT产业结构调整与探索》,《中国IT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
跨国公司抓住在华发展的新机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展现了深厚扎实的基础。中国经济环境稳定、市场需求继续扩大的形势,显得尤其引人瞩目。
不少跨国公司确信,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势头,必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在全球经济滑坡、市场低迷的形势下,积极向中国转移战略业务,拓展面向未来的高端制造、高端服务和高端研发产业,成为跨国公司明智而现实的选择。
对跨国公司而言,拓展中国战略业务的机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稳定的金融和经济环境为跨国公司提供了谋划和实施战略业务的机遇。跨国公司作为大型企业,必须着眼未来、谋划战略业务。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西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环境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因此,跨国公司必须寻找一个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较为安全稳定的区域,布局其战略业务,中国正是一个理想的区位。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09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将出现0.5%的负增长,中国经济仍保持8%的增长。尤其是中国长期以来储蓄率高,积累了雄厚的金融资产,金融系统运行稳健,人民币长期坚挺,资本市场开放度稳步提高,成为跨国公司布局战略业务的理想场所。
第二,中国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构建产业链的机遇。当今跨国公司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集团竞争、联盟竞争和产业链竞争。孤立的公司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存身。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基地。2000年—2008年中国制造业年均增长24.6%,比工业化国家快22.8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快17.6个百分点。制造业的崛起进一步引起服务业的追逐和落户,各行业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这正是跨国公司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经营环境。
第三,中国旺盛的消费需求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政府提出了促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广大的农村市场更是潜力无限。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有效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这为追求规模效益的跨国公司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市场机遇。
从长期趋势看,跨国公司在西方国家的发展空间正在收缩,而在中国的发展空间正在扩大。金融危机加快了这一趋势,加剧了很多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其高端业务和战略业务的紧迫性。事实上,近些年已经有不少跨国公司陆续把制造中心、物流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行政中心甚至公司总部迁移到中国,北京、上海等城市具有形成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地的趋势,这些转移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的产业研发能力与实力,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第四篇:和谐社会与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
和谐社会与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
就法律层面而言,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各级司法机构必须坚持公民的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有效防止司法腐败。各级司法机构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合法合理原则,二是及时高效原则,三是程序公正原则。
建设一个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不仅需要政府有正确的、前瞻性的治国理念,而且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长期
共同努力的工程。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何为公平正义?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所谓权利公平,是指公民的权利不因职业和职位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其合法的生存、居住、迁移、教育、就业等权利得到同等的保障与尊重。所谓机会公平,是指公民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而带来的成果。所谓过程公平,是指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公开透明,不允许某些人通过对过程的控制而谋取不当利益。所谓结果公平,则主要指在分配上兼顾全体公民的利益,防止过于悬殊的两极分化,以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正义的内涵与公平存在若干重叠,但它更多的指向是社会的是非观及荣辱观。它呼唤社会正气,谴责歪风邪气,与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更是水火不容。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基础地位。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等也都无法实现。因此,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从我国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和推进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就政治与行政层面而言,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要充分尊重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他们的利益诉求;在谋发展、搞建设时要综合考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众具体利益的平衡点,决不能顾此失彼,使一部分人大获其利而另一部分人深受其害,甚至失去生计;对过去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与法规,要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加以清理和调整;任何一项政策措施出台前,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考虑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对个别部门出于私利侵害群众权利的行为要坚决纠正,严格防止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的发生。总之,能否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使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应成为衡量党和政府各级组织是否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试金石。
就经济层面而言,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政府应以更为有效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业已存在的贫富差距,并使这一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逐步缩小。具体地说,政府的财政应向农村、不发达地区和困难阶层逐步增加扶持力度,使我国正在规划实施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开发中西部的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得到财政上的切实支持和保障。政府的税收制度和政策同样应立足和着眼于对公民之间过于悬殊的收入差距的有效调节。要加强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税、奢侈品消费税等税种的监管与实施,对偷逃上述税费的行为处以重罚,确保应征税费的收缴入库。还要审时度势,对现行调节个人收入的税率进行微调,以限制过高的个人收入和财富的过分集中。总之,国民财富的一次分配应注重效率,二次分配则应注重和维护公平,从而使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逐步得到实现。
就法律层面而言,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各级司法机构必须坚持公民的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有效防止司法腐败。具体地说,各级司法机构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合法合理原则。我国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本身就蕴含了公平正义的精神,所以任何司法活动都必须严格符合法律的规定。同时,基于各地情况的千差万别和社会迅速进步的客观需要,我国法律赋予执法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必要和合理的,但这一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授权的目的,绝不允许被滥用而损害公平正义。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虽然近年来各地测评的情况显示人民群众对各级司法机构执法的满意度有了一定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以致近年来涉法涉诉的信访大幅增加。群众评价是衡量执法水平的最高标准,因此各级司法机构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断提
第五篇:浅谈墨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浅谈墨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论文概要及评价
-李金实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都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良养料,特别是墨家思想中的“兼爱互助”、“交相互助利”、“以劳致富”、重视科学与教育、倡导“节用”等思想,都对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建设、树立社会本位利益观,以及正确的科学教育观有启示作用。
作者全文分五个部分,分别论证说明墨家倡导的五种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第一部分“兼爱互助”思想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第二部分“交相互助利”思想有助于当今社会本位利益观的恢复;第三部分“以劳致富”思想有利于当代正确观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建设;第四部分墨家注重科学与教育的思想有利于现代公民爱科学、重教育观念的形成;第五部分“节用”思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享乐观。
作者在文章中将墨家思想的五大精华精炼简明地概括,并结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层次地剖析了墨家思想的内涵以及对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启示,有理有据,非常有说服力。
作者认为,现代社会正缺失墨家思想中最核心的“兼爱”理念。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各城市之间,以及各种人际关系包括领导间、父子间、兄弟间、各家庭之间都应该相互爱护,互相帮助,应克服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混乱,尽量让每一个人都做到“为彼犹为己”,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才会安定和谐,变成一个大家庭。作者还将仁义与物质利益相结合说明了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公众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提倡利己与利他人、奉献与索取相统一、协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和物质利益同等重要,我们应正确认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墨家重视劳动的理念也映射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不健全的制度和诚信不良的现象,强调人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劳动,旨在扭转人们不劳而获、欺诈致富的观念。我们还可以发现墨家重视科学和教育的思想正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爱科学、讲科学”的主张,尤其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贯彻落实到群众中的。墨家早在古代就提出过节约加上生产才是治国安邦之道,而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随着人们收入增高,享乐主义也开始泛滥,腐蚀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则更应该在古人的宝贵经验中深刻反省。
20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