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审计署关于印发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29号

时间:2019-05-12 07:0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9审计署关于印发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29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9审计署关于印发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29号》。

第一篇:29审计署关于印发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2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文件

审计发〔2011〕9号

审计署关于印发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

实务公告第29号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29号,经署领导同意,现予印发(纸质件另行成册)。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依据《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基本规划——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14号》(审计发〔2008〕38号)的标准要求,并结合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经济决策和经济管理审计方法、全部政府性资金收支审计方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审计方法、经济发展对资源环

境的影响审计方法、廉洁守纪审计方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审计方法。本方法体系适用于县(市、区)审计机关组织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公告审计方法体系不公开。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将依照本公告另行编制简本,在金审工程服务网站上主动公开。

本方法体系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与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联系。

联系人及电话:孙中和010—88317650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审计计算机公告通知

署内分送:署领导(8),总经济师,办公厅、经责司、计算中心(4),存(4)。

审计署办公厅2011年1月27日印发(只发电子文件)——

第二篇:浅谈计算机审计方法的编制

浅谈计算机审计方法的编制

王伟(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办)

与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类似,计算机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在应用AO审计系统审计时,总结出的针对被审计单位某类业务的审计技能、方法等,是审计人员在实践中成功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积累下来的重要经验方法和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推广性。计算机审计方法可在其他审计项目中被借鉴甚至稍加修改直接应用,对提高审计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与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相比,计算机审计方法的编制要求更加严格,这也是为了提高其在AO系统中的操作性、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而增加一些新的要求。最近,笔者在编制计算机审计方法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在办内计算机专家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任务,在此特地将心得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是审计事项要尽可能符合数据字典的规范。具体内容可参照《审计事项数据字典(试行)》版本进行编制。

二是数据整理后要符合数据规划的要求。目前已建立的数据规划系统有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规划、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规划等。计算机审计方法与数据规划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数据符合规划的要求,则计算机审计方法的统一性与通用性就得到了保障。

三是导入的数据量不必太大,只要能满足计算机方法实现的需要就可以。将被审计单位全部数据都通过AO系统采集,则会影响编制效率,实无必要。只要数据库中各个表的字段齐全,记录数控制在两千条左右比较合适。同时能满足计算机方法的成果检验和运行速度的要求即可。

四是编制同一个计算机审计方法时,不要将电子数据存放在不同的电子数据采集数据包中。通过AO系统可以建立多个电子数据,特别是在采集业务数据时,可能将不同的表采集到不同的电子数据采集包中。在此情况下,由于计算机审计方法语句每次只能处理一个电子数据包中的数据,无法同时处理其它数据包,会出现方法不能执行的错误。

五是ASL语句调试时,尽量应用SQL语句设计器进行SQL调试。这样对数据表的字段等以及表本身的操作,还有函数等的运用都较为可靠,可以避免很多错误的发生。

六是设计流程图时可以使用Office Visio软件。相对于Word的处理能力,Visio制作流程图的功能十分强大,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事半功倍的完成计算机审计方法编制。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各项要素要齐全,分别是:方法代码、方法名称、目标功能、审计事项、所需数据、分析步骤、流程图、方法语言、适用法规、审计建议、作者单位、编制时间、标志。

第三篇:浅议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及指标

1999年中央两办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把科局级、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纳入了审计范围。2006年新修订的《审计法》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

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加强干部监督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有效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既促进了领导干部全面履行经济责任,又开创了审计工作的新领域。

乡镇党委政府作为我国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基层的代言人,也是党的路线方针在农村的执行者。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在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县级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各地县级审计机关对这种类型经济责任审计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也总结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对乡镇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建立健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建立健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及指标的必要性

自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否则就不能完整的、客观的评价其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一)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起初,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侧重于所在地区经济总体状况和有关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有关重大经济决策的合法性以及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管理的状况。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乡镇领导干部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逐步纳入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内涵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上述新增发展考核指标也必须及时纳入到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中来。通过强化对此方面考核指标的检查、评价,更好地促使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好工作职责,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需要。县级审计机关一线审计业务人员相对偏紧,而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又比较多,尤其是遇到党委政府换届选举时,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相对集中,审计力量就更加显得力不从心。通过建立健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及指标,审计机关可以将相对集中的工作任务与日常审计工作有机结合,在开展乡镇财政决算、涉农资金等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相关的评价指标,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在日后党委政府换届选举时,也不会因为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时间紧而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是防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风险的需要。在实践中,由于审计人员职业判断不同,导致评价不一致、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差别较大,不同的审计人员面对同样的问题或同样的审计人员面对不同单位的相近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审计评价,甚至出现言过其实或不正确的评价,存在较大的经济责任评价风险,影响了审计的客观公正和审计的权威性。建立健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进而形成统一、规范、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标准,就有利于审计人员把握好审计评价尺度,防范和化解审计评价风险。

二、设置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需遵循的原则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后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最终可能对县级党委政府选拔任用干部及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除了应遵循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设置具体审计评价指标时,还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项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要围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对重要的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开展,侧重于对重要的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惠民政策落实情况、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洁规定情况等设置评价指标。

(二)客观性原则。要明确界定每个指标的内涵、外延,对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尽可能做到量化分析为主,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以统一评价口径和考核标准。

(三)谨慎性原则。根据乡镇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在审计职能和手段所涵盖的范围内设定评价指标,做到既实事求是,又客观可行。要利于审计评价过程中的运用,保证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

(四)准确性原则。设定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尽量与上级对乡镇考核的经济发展等指标和财政收

支指标衔接,要综合考虑当时的政策、法规及经济运行环境,力求评价指标准确。

(五)可操作性原则。在设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时要考虑到可操作性。一方面考虑到审计人员获取数据的渠道和计算的可行性,减少审计人员操作难度,以便获得可靠的数据;另一方面要使选择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比性,尽可能剔除不相关因素的影响,以便在评价被审计对象经济责任时更加客观,更有说服力。

三、建立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要注重科学性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落脚点,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现出审事评人。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着重围绕 “四责一廉”来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即围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 “经济发展责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执行责任、经济决策责任和廉洁守纪情况”,设定可量化的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方法和相应分值,并根据所在地区乡镇经济发展的特点,适时调整评价指标和相关评价方法及分值。有关评价数据和资料可以通过有关渠道获取,从统计部门获取被审计对象所在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以及其他方面全市的平均水平指标等;从财政部门获取如全市财政收入平均水平等指标;从纪检部门获取如被审计对象个人廉洁自律及所在镇廉洁遵纪情况;从被审计对象所在镇获取部分数据、资料,通过对有关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获取财务数据和有关非财务数据,如经济发展责任、经济执行责任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指标、镇党委政府出台的内部管理文件、制度、党委政府有关重大事项决策的会议纪要等。具体例举审计评价指标和方法:

(一)经济发展责任及主要评价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税收收入增长率、公益事业财政投入增长率、社会保障投入增长率,上述指标的内涵、数据来源及计分要求均作出了具体规定。通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镇的相关指标完成情况,与全市平均水平的相比,来测算出某项具体指标的得分,当增长率高于或等于平均数时得全分,低于全市平均数的,以该镇的增长率除以全市平均数(对于经济欠发达的镇,可以将全市平均水平适当下降,如将全市平均水平乘以0.8作为被除数)的得数,乘以权重分值的积分为其最终得分。

(二)经济管理责任及主要评价指标:

1.内控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一是制度建立情况。检查所在镇内控制度建立情况,以已建立的内控制度数量占应建立数量(须明确一般情况下镇需要建立的内控制度)的比例,乘以权重分值的积数为其最终得分,高于权重分值按权重分值进行计,低于权重分值的按实际分值计分。二是制度执行情况。采取扣分法打分,直至扣完为止。即某一项资金审计中发现违反制度金额占该项资金总额的比例,该比例乘以权重分值的积数来进行扣分。(对发生以下情况的,采取一票否决,即一次性扣完该项分值。如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私分、截留、挪用社会保障、救济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救灾、扶贫、移民等专项资金的。)

2.国有(集体)资产管理情况。一是国有(集体)资产价值增值率=任期末所有者权益数/任期初所有者权益数,相比得数大于或等于1的得权重分值,小于1的则乘以权重分值的积数进行计分。二是国有(集体)资产处置情况,以发现资产处置不规范的金额占整个资产总额的比重,乘以权重分值的积数来进行扣分。(注:对资产的购置是否通过政府采购、日常管理是否到位方面可以通过检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来反映)

3.政府性负债情况。一是任期末财政负债率=任期末财政负债余额/任期最后完整的gdp,与任期初的该比率相比,相比得数小于或等于1的得权重分值,大于1的,按得数减去1后的余额乘以权重分值的积数来进行扣分。二是任期内债务增加情况与债务化解情况相比较,相比得数小于或等于1的得权重分值;大于1的,按得数减去1后的余额乘以权重分值的积数来进行扣分。

(三)经济执行责任及主要评价指标:

1.财政收支综合平衡情况。任期内财政预算内、外收支是否平衡。如实现了财政预算内外综合平衡,该项评价得权重分值。如通过空调资金等手段虚假平衡的,则按违规资金占整个预算内外财政资金的比例,乘以权重分值的积数进行扣分。

2.规范津贴、补贴发放情况。任期内违反财政、人事部门规定,超范围发放各种津贴、补贴,以违规金额占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总额的比重,乘以权重分值的积数进行扣分。

3.招待费支出情况。任期内招待费支出占整个公务费支出的比重(不得超过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每超出标准一个百分点即扣减0.2分,直至扣完为止。

4.招商引资费用情况。一是实际利用外资平均增长率=任期内各个利用外资增长率之和/任期数,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以得数乘权重分值的积数进行计分。二是对利用外资过程中发生的汇兑损失,实行扣分制,即审计每查实汇兑损失x万元,则扣0.5分,直至扣完为止。

(四)经济决策责任及主要评价指标:

1.重大经济决策制度建立情况。主要针对镇级的重大决策议事规则或制度的建立,主要指镇公益设施及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国有和集体土地转让、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等较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注:可以用经济数量来衡量,即财政性资金投入的公益事业或镇村基础设施建设达到x万元起,国有、集体土地出让x亩起,农业专项资金使用达到x万元起,就必须提交集体讨论决策)。实行扣分制,发现核实每缺少一项制度的扣减0.2分,直至扣完为止。

2.检查经济决策执行情况。收集领导干部任期内的重大经济事项,通过审计核实是否存在未经集体民主决策的情况发生,每发生一起采取扣0.2分,直至扣完为止。由于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该项指标不得分。

(五)廉洁守纪情况及主要评价指标:

1.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对任期内违纪金额领导干部应负直接责任的每5万元扣1分,应负主管责任的每10万元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

2.个人廉洁自律情况。任期内有无用公款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金额每3000元扣1分,超过一定时间(x个月)借用公款(x万元)或借用公物金额达(x万元),每查实一起扣1 分。

3.所在镇干部职工廉政建设情况。任期内所在镇干部职工有无因违反财经法规,被镇纪委查处的每一起扣0.2分,被市纪委查处每一起0.5分,被法院判刑的每一起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

以上各项评价指标的汇总得分,可以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立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建立原则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方法、分值测算等方面的初步探索,旨在规范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客观公正地评价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为干部监督和干部管理部门提供干部任用依据。

第四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规划(审计发〔2007〕4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文件

审计发„2007‟44号

审计署关于印发国家审计数据 中心基本规划——计算机审计

实务公告第5号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规划——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经署领导同意,现予印发。

审计数据规划是审计正规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建设审计数据规划和审计方法体系,有助于“把握总体、突出重点”,开展宏观决策分析、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分析,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层次;有助于在数据标准化和技术方法体系化条件下的审计应用、信息共享和交换,提高中央和地方审计工作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的金审工程二期项目,确定建

设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和省级地方分中心。为此,审计署启动了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数据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制定《基本规划》、若干行业审计的《专业规划》,以及规定数据规范和共享交换技术实现的《系统规划》。

本规划指导其他各规划的编制和建设。

各地在执行本规划中遇到的问题,请与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联系。

联系人:孙中和

(010)68301279

二○○七年六月十三日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规划 ──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

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 审计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目录

1.前言...........................................................10 2.引言...........................................................10 3.范围...........................................................10

4.规范性引用文件.................................................12 5.术语和定义.....................................................12 5.1.实体....................................................12 5.2.数据元素................................................12 5.3.数据表(集)............................................13 5.4.目录内容................................................13 5.5.交换域..................................................13 5.6.审计业务管理信息资源....................................13 6.概述...........................................................13 7.技术总体构架...................................................15 8.目录体系规划...................................................16 8.1.组成....................................................16 8.1.1...........................................信息库系统 17 8.1.2.........................................目录服务系统 19 8.2.目录资源分类............................................23 8.2.1.............................................资源分类 23 8.2.2.............................................代码结构 24 9.数据元素规划...................................................26 9.1.分类方法................................................26 9.2.业务界定................................................26 9.3.数据元素................................................27 9.3.1.........................................数据元素描述 27 9.3.2.........................................短名命名规则 28

9.3.3...........................................标识符规则 29 9.4.数据表(集)............................................29 9.4.1.................................................分类 29 9.4.2.............................................编码规则 29 9.4.3...........................................数据表描述

10.30 交换体系规划................................................46 10.1.组成....................................................46 10.2.交换方式................................................47 10.2.1............................................审计应用 47 10.2.2............................................信息共享 47 10.2.3............................................信息交换 49 10.3.交换域..................................................51 10.3.1................................................分类 52 10.3.2....................................审计机关内部交换 53 10.3.3....................................审计机关之间交换 54 10.3.4..................................审计机关与现场交换 54 10.3.5..............................审计机关与电子政务交换 54

10.3.6..............................审计机关与社会公众交换 55 10.4.数据接口模型............................................55 10.4.1............................................接口模型 55 10.4.2..........................................数据表描述 56 10.4.3............................................数据结构 56 10.4.4..............................................数据集

11.61 专业规划编制规则............................................62 附录1 信息资源分类表..............................................65 附录2 审计机关目录表(表中前段码JGA00略)........................67 附录3数据元素示例.................................................70 附录4 数据表分类示例..............................................71 附录5数据表XML Schema............................................72 附录6数据表示例...................................................91 附录7审计应用交换方式实现流程示例.................................96 附录8 信息共享交换方式实现流程示例................................97 附录9信息交换方式实现流程示例.....................................99 附录10审计机关内部信息交换域示例.................................101 附录11 审计机关之间信息交换域示例................................102 附录12 审计机关与现场信息交换域示例..............................103 附录13 审计机关与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交换域示例......................103 附录14审计机关与社会公众信息交换域示例...........................104 附录15 数据接口模型的XML Schame..................................105 附录16 数据接口数据示例..........................................136

前言

本规划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划由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提出。

本规划的起草单位: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本规划的主要起草人:王智玉、周德铭、杨蕴毅、陈立民、孙中和、袁晖。

引言

金审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国家审计信息系统,增强审计机关在信息化条件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能力。国家审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设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规划、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标准、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等,审计署组织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的数据规划,实现审计信息资源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建设和利用。

范围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包括审计署建设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省级政府审计机关建设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地方分中心。

—10—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的数据规划是对审计工作中获取的和形成的基础数据,以及对基础数据的审计应用、共享和交换进行规划。数据规划的内容结构包括基本规划、专业规划和系统规划。基本规划规定目录体系的资源分类、信息资源的数据元素规划、交换体系的交换方式与技术实现等规划规则,指导专业规划和系统规划的数据规范和应用实现。专业规划规定各专业审计的数据规范规则。系统规划规定数据管理和共享交换的技术实现规则。

本规划为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规划。基本规划按照审计应用、信息共享、信息交换的需求,对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交换体系三个组成部分进行规划。制定目录体系的资源分类和编码规则,信息资源的数据元素和数据表的业务界定与编制规则,交换体系的技术构架、交换方式和技术实现规范。

本规划适用于审计署和省级政府审计机关组织专业规划和系统规划的设计。

本规划的使用对象为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和地方分中心的规划方、建设方、管理方及其他相关人员。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划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划的条款。

GB/T XXXX-XXXX《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GB/T XXXX-XXXX《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GB/T 19581-2004《信息技术 会计软件数据接口》

术语和定义

本规划规定的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划,以及本规划所指导的专业规划和系统规划。

实体

一组说明数据相关特性的数据元素。

注:可以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体。

数据元素

用一组属性描述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是审计信息资源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参见《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3.7数据元素。

—12— 数据表(集)

按照特定审计目标组织的相关数据元素的集合。

目录内容

编目形成的数据元素的实例。参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一部分 总体框架。

交换域

为实现特定信息资源交换的逻辑域。

审计业务管理信息资源

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信息资源的总称。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是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信息资源的数据库总称。

概述

国家审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包括应用系统、应用支撑、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安全保障和服务保障6大系统(见图6.1)。

—13— 审计管理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现场审计系统应用支撑信息资源网络基础设施联网审计系统服务保障体系

图6.1 国家审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是国家审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构架包括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交换体系,以审计信息资源为基础,依托技术实现构架,通过提供目录服务和交换服务,实现审计应用、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总体构架及其在国家审计信息系统中的地位见图6.2。

审计管理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目录体系现场审计系统联网审计系统交换体系服务保障体系信息资源网络基础设施

图6.2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总体构架及其地位示意图

审计署建设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管辖审计署机关、派出审计局和特派员办事处的审计业务管理信息资源,以及与地方分中心和电子政务、社会公众的共享交换信息。省 —14— 级政府审计机关建设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地方分中心管辖省本级审计机关、所属地市和区县级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管理信息资源,以及与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电子政务、社会公众的共享交换信息。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与地方分中心的体系构架见图6.3。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国家审计数据中心AA地方分中心国家审计数据中心BB地方分中心……国家审计数据中心ZZ地方分中心 图6.3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与地方分中心的体系构架

技术总体构架

本规划的技术总体构架包括目录体系、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目录体系规划依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制定目录体系资源分类、目录编制与注册、目录与相关信息连接的规范。信息资源规划依据本规划目录体系的资源分类和《信息技术 会计软件数据接口》的规定,制定专业规划的具体目录体系、数据元素和数据表的编制原则与编写规则。交换体系规划依据《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制定审计应用、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交换方式、交换流程、交换规则。

—15—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规划总体构架见图7.1。

使用方审计应用交换体系信息共享共目录服务系统享区目录管理系统信息交换交前置交换系统换区交换管理系统目册系统录体系目录编制系统目录注应用目录系统应用目录信息库专业服务信息库共享目录系统共享目录信息库共享信息库交换目录信息库交换信息库交换目录系统交换桥接信息资源管审理计信业息务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提供方

图7.1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基本规划总体构架

目录体系规划

组成

审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技术构架包括信息库系统和目录服务系统。信息库系统由应用目录信息库、专业目录信息库、共享目录信息库、共享信息库、交换目录信息库、—16— 交换信息库组成。目录服务系统由目录编制系统、目录注册系统、应用目录系统、共享目录系统、交换目录系统、交换桥接系统组成。

目录体系技术构架见图8.1。

交换体系目录注册系统应用目录信息库共享目录信息库交换目录信息库目录体系信息资源目录编制系统专业目录信息库应用目录系统共享信息库共享目录系统交换信息库交换目录系统桥接系统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

图8.1 目录体系技术构架

信息库系统

(1)专业目录信息库

专业目录信息库存储本专业审计的目录内容,与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相连接,是本规划目录内容的基础库。

(2)应用目录信息库

—17— 应用目录信息库存储由专业目录信息库注册的专业目录内容,是专业目录信息库目录内容的汇聚,是本规划目录内容的基本库。

⑶ 共享目录信息库

共享目录信息库存储由应用目录信息库注册的应用目录内容,由交换目录信息库注册的交换目录内容,以及由目录编制系统编制的共享目录内容。

⑷ 共享信息库

共享信息库存储由应用目录内容通过专业目录信息库与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相关联的业务管理信息,由交换目录信息库注册的目录内容与交换信息库相关联的交换信息,以及由编制的共享目录内容相关联的共享信息。

⑸ 交换目录信息库

交换目录信息库存储由目录编制系统编制的交换目录内容。

⑹ 交换信息库

交换信息库存储反映交换目录信息库目录内容的交换信息和接收的交换信息。

—18— 目录服务系统

⑴ 目录编制系统

目录编制系统依据本规划8.2.1资源分类、8.2.2代码结构的要求,对审计业务管理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其基本特征,从而形成专业目录、应用目录、共享目录和交换目录内容的系统。目录编制系统在应用目录系统中汇聚专业目录内容,在共享目录系统和交换目录系统中编制共享目录内容和交换目录内容。

⑵ 目录注册系统

目录注册系统的功能包括:将专业目录信息库中的目录内容注册到应用目录信息库,将应用目录信息库中的相关目录内容注册到共享目录信息库、将交换目录信息库中的相关目录内容注册到共享目录信息库。

⑶ 应用目录系统

应用目录系统包括目录编制系统、目录注册系统、目录信息库管理系统、数据接口、应用接口五个部分。目录信息库管理系统负责对专业目录信息库和应用目录信息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数据接口负责审计应用与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的连接。应用接口

—19— 负责审计应用与应用目录信息库目录内容的连接。应用目录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8.2所示。

审计应用应用目录系统目录信息库管理子系统应用接口应用目录信息库目录注册子系统专业目录信息库数据接口目录编制子系统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

图8.2应用目录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⑷ 共享目录系统

共享目录系统包括共享内容的目录编制系统、目录信息库管理系统、目录注册系统数据接口、共享接口、数据接口五个部分。目录注册系统数据接口负责受理应用目录信息库、交换目录信息库的目录内容注册到共享目录信息库。共享接口负责共享目录信息库目录内容与10.2.2信息共享中的目录服务系统的连接。数据接口负责共享信息库内容的定时更新。目录信息库管理系统负责对共享目录信息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20— 共享目录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8.3所示。

共享服务共享接口应用目录信息库目录信息库管理子系统目录注册系统数据接口目录注册系统数据接口共享目录信息库交换目录信息库目录编制子系统共享信息库数据接口共享目录系统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

图8.3共享目录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⑸ 交换目录系统

交换目录系统包括交换内容的目录编制系统、目录注册系统、交换接口、目录信息库管理系统四个部分。交换接口负责交换目录信息库目录内容与10.2.3信息交换中的交换服务系统的连接。目录信息库管理系统负责对交换目录信息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交换目录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8.4所示。

—21—

交换服务交换接口共享目录信息库目录注册子系统交换目录信息库交换信息库管理子系统交换目录系统交换桥接目录编制子系统交换信息库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

图8.4交换目录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⑹ 桥接系统

桥接系统由桥接管理系统、交换接口、桥接服务等部分组成。管理系统提供日志管理、安全管理等基本功能;交换接口是利用9.2.3交换服务系统配置的交换流程描述信息,生成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与交换信息库之间桥接服务描述信息。

桥接服务是利用交换接口生成的桥接服务描述信息实现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与交换信息库之间数据在线交换。桥接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8.5所示。

—22—

交换信息库交换服务系统交换接口桥接管理系统桥接服务交换桥接系统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

图8.5桥接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目录资源分类 资源分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为主题分类和政务机构分类。主题分类根据政务信息资源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分为21个一级类,132个二级类。其中,审计列为财政一级类中的二级类。政务机构分类根据政务部门设置分为75个一级类。

根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规定,审计信息资源分类按审计专业进行分类,审计专业分类根据审计信息资源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分为2个一级类,23个二级类(见附录1)。专业规划可根据实际需要扩展分类。

—23— 根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规定,参照《审计署金审工程审计机关组织机构编码规则》建立审计机关目录表(见附录2)。

代码结构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定了主题分类中的审计类代码为ZHF00,政务机构分类中的审计类代码为JGA51。

根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规定,编制审计专业分类代码。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定的5位代码为前段码,加本规划代码的后段码。后段码分为分类码和流水码,中间用“/”作分隔符。分类码的长度和编制规则本规划不作规定,但前两位码由本规划的两级资源分类规定,后若干位为资源分类扩展码,其代码长度由各专业规划确定,代码用大写罗马字符或阿拉伯数字表示;流水码为本规划的数据表代码,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审计专业分类代码结构见图8.6。

—24— 前段码X X XXX分类码XX X..X后段码+/+流水码XXXX数据表4位流水码分隔符“/”预留给专业数据规划进行分类的多位标识符基本规划中的二级类标识符基本规划中的一级类标识符二级类,1位大写罗马字符加2位阿拉伯数字一级类,1位大写罗马字符面区别码,1位大写罗马字符图

8.6审计专业分类代码结构图

根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定,编制审计机关代码。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定的5位代码为前段码,加本规划代码的后段码。后段码分为分类码和流水码。分类码为国家标准规定的审计行业码,用“319”阿拉伯数字表示,流水码根据国家行政区划结合审计实际由审计署统一规定,用12位阿拉伯数字和罗马字符表示。审计机关代码结构如图8.7所示:

—25— 前段码X X XXX分类码XXX后段码流水码XXXXXXXXXX按照国家行政区划确定的编码国家标准规定的审计行业码二级类,1位大写罗马字符加2位阿拉伯数字一级类,1位大写罗马字符面区别码,1位大写罗马字符

8.7 审计机关代码结构图

数据元素规划

分类方法

数据元素分类是为方便使用和管理。数据元素可使用多种方式分类,本规划采用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自然归属的特性来分类,包括实体和数据元素。

业务界定

界定审计业务和相关数据的清晰程度。对已清晰的审计业务和相关数据列入专业规划。

—26— 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描述

数据元素的描述格式如下:

⑴ 数据元素的标识符:是数据元素的唯一标识,采用四位流水码标记。

⑵ 数据元素的名称:数据元素的中文名称。

⑶ 数据元素的说明:数据元素的含义描述。

⑷ 数据元素的表示:数据元素值的类型及长度的表示形式,按照GB/T 18142的要求,具体表示如下:

c

表示数字、字母、汉字及其他字符等

cn 表示n位字符的固定长度

c..n 表示最多为n位字符的可变长度

DI..n 表示最多为n位的十进制整数可计算形式

Dm.n 表示十进制小数可计算形式,m表示包含小数点前后字符位在内的最多字符位数,n表示小数点后的最多字符位数

—27— ⑸ 数据元素的英文名称:一般用英文全称。以一个大写字母开头。多个单词连写,其中每一个新的单词开头为大写字母。

⑹ 数据元素的短名:参见9.3.2。

⑺ 数据元素的注释:与该数据元素相关的其它说明,对含义的进一步解释,包括约束/条件(必选、可选或条件必选)和最大出现次数。当该为条件必选时,应注明其约束条件。

短名命名规则

数据元素的英文短名遵循以下规则:

⑴ 短名在本标准范围内必须唯一。

⑵ 对存在国际或行业领域惯用英文缩写的词汇等数据元素对象,采取该英文缩写为其标识符。

⑶ 对于根据英文名称或其他认识自定义的标识符,在保持唯一性的前提下统一取每个单词前三个字母作为其短名缩写标识,当如此取词不能保证唯一性时应延展取词位数,通常仅增加一位,如此仍不能保证唯一性时如前继续延长取词,直至保证唯一 —28— 性为止。

⑷ 对于数据元素的短名标识的写法是,所有组成词汇的缩写为无缝连写,首词汇全部采用小写字母,其余每个词汇的缩写的首字母采用大写。

标识符规则

数据元素标识符采用4位流水码。数据元素示例见附录3。

数据表(集)

数据表(集)是按照特定审计目标组织的相关数据元素的集合。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分类

数据表分为基础表和分析表。基础表是根据审计管理或专业审计目标组织的所需数据元素的集合,是反映审计管理或专业审计所需基础信息的数据表。分析表是为满足特定审计目标的多维分析、决策分析对基础表进行重组形成的数据表。

编码规则

数据表编码按照8.2.2代码结构中的流水码,用四位流水码表示。数据表分类示例

—29— 见附录4。

数据表描述

数据表中包含6个必选的实体和元素,分别是:资源名称、资源摘要、资源负责方、资源分类、资源标识符和数据项说明;此外,数据表还包括12个可选的实体和元素。

描述:

(1)资源名称

说明:所描述的资源的一种大概的或描述性的题目

表 示:字符串

英文名称:resource title 短 名:resTitle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2)资源出版日期

说 明:发布数据表的日期

—30— 英文名称:date of publication 表 示:日期型、按GB/T 7408-2005执行,格式为CCYY-MM-DD 短 名:pubDate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3)资源摘要

说 明:资源内容的简单说明

英文名称:abstract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abstract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4)资源负责方

说 明:对资源的完整性、正确性、真实性等负有责任的审计机关的名称和地址信息

—31— 英文名称:PointOfContact 表 示:复合型

短 名:IdPoC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 a)资源负责单位

说 明:负责单位名称

英文名称:organisation name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rpOrgName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b)资源负责方地址

说 明:与负责单位联系的物理地址

英文名称:address —32—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cntAdd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c)资源负责方电子邮件地址

说 明:资源负责单位联系人的电子邮件地址英文名称:electronic mail addrss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eMailAdd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5)资源格式信息

说 明:资源传送格式的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DataFormatInformation 表 示:复合型

—33—

短 名:FmInfo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 a)资源格式名称

说 明:资源传送格式名称

英文名称:format name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fmName 注 释:必选;最大出现次数为1 b)资源格式版本

说 明:资源格式版本(日期、版本号等)

英文名称:version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fmVer —34— 注 释:必选;最大出现次数为1(6)关键字说明

说 明:关键字种类和参考资料

英文名称:DescripriveKeywords 表 示:复合型

短 名:DescKeys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 a)关键字

说 明:用于描述资源主题的通用词、形式化词或短语英文名称:keyword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keyword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

—35—

b)词典名称

说 明:正式注册的词典名,或类似的权威关键字资料名称

英文名称:thesaurus name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thesaName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7)空间范围

说 明:资源涉及的空间范围

英文名称:spatial domain 表 示:字符串、可按本规划附录2规划的审计机关名称

短 名:spatDom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8)时间范围

—36— 说 明:资源内容跨越的时间段

英文名称:TimePeriod 表 示:复合型

短 名:TimePeriod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a)起始时间

说 明:资源内容跨越的时间段的起始时间

英文名称:beginning date 表 示:日期型、按GB/T 7408-2005执行,格式为CCYY-MM-DD 短 名:begDate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b)结束时间

说 明:资源内容跨越的时间段的终止时间

—37— 英文名称:ending date 表 示:日期型、按GB/T 7408-2005执行,格式为CCYY-MM-DD 短 名:endDate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9)资源安全限制分级

说 明:对资源处理的限制级别的名称

英文名称:security classification 表 示:字符串、见GB/T XXXX-XXXX《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3-核心元数据》表6.1 安全限制分级代码表

短 名:class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10)资源语种

说 明:资源采用的语言

—38— 英文名称:language 表 示:字符串、按GB/T 4880.2-2000执行,取值参照“表1 按语种的汉语名称(拼音)排序的3字母语种代码”中“GB/T 4880.2/B目录代码”代码组

短 名:resLang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11)资源字符集

说 明:资源使用的字符编码标准全称

英文名称:character set 表 示:字符串、见GB/T XXXX-XXXX《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3-核心元数据》表6.2 字符集代码表

短 名:dataChar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12)资源分类

—39— 说 明:资源的分类信息

英文名称:Resource Category 表 示:复合型

短 名:TpCat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 a)类目名称

说 明:用于描述资源主题的通用词、形式化词或短语

英文名称:category name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见本规划7.2.1规定的分类“名称”列

短 名:cateName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b)类目编码

说 明:类目名称对应的编码

—40— 英文名称:category code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见本规划7.2.1规定的分类“编码”列

短 名:cateCode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c)分类标准

说 明:分类标准名称

英文名称:categroy standard 表 示:字符串、见7.2.1 资源分类

短 名:cateStd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13)数据志说明

说 明:资源生产者有关资源数据志、来源、处理等信息的一般说明

英文名称:statement

—41—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statement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14)在线资源链接地址

说 明:可以获取资源的网络地址

英文名称:online 表 示:字符串、自由文本,按RFC 2396 规定

短 名:onLineSrc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15)资源标识符

说 明:审计信息资源的唯一不变的标识编码

英文名称:resource ID 表 示:字符串、见本规划7.2.2和8.4.2规定的编码方案

—42— 短 名:resID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16)服务信息

说 明:资源所提供的服务的基本信息英文名称:ServiceInformation 表 示:复合型

短 名:ServInfo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a)服务地址

说 明:可以访问服务的网络地址

英文名称:serviceURL 数据类型:字符串、自由文本

短 名:servURL

—43—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b)服务类型

说 明:服务所属的类型

英文名称:serviceType 表 示:字符串、本规划规定的三种交换方式

短 名:servType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17)数据项说明

说 明:组成数据表的数据元素信息

英文名称:DataUintInformation 表 示:复合型

短 名:DataUnitInfo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1 a)数据项标识符

—44— 说 明:是数据元素的唯一标识,采用四位流水码标记

英文名称:DataElementID 数据类型:字符串

短 名:DataElementID 注 释:必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18)关联关系说明

说 明:数据表与其他数据表的关联关系信息

英文名称:TableRelationsInformation 表 示:自由文本

短 名:TableRelInfo 注 释:可选项;最大出现次数为N 附录5规定了数据表交换时应遵循的格式。

附录6给出了数据表示例和XML格式文件。

—45— 交换体系规划

组成

交换体系技术构架包括信息资源的审计应用、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三种交换方式及实现结构。审计应用是通过应用系统和专业目录实现业务管理信息的处理和交换。信息共享是通过共享目录管理与服务,提供共享目录和共享信息的交换。信息交换是提供方按照使用方的特定信息需求,通过前置交换与管理,实现对使用方特定信息需求的交换。交换体系技术构架见图10.1。

使用方审计应用审计应管用区理系统现场审计系统联网审计系统信息共享目录服务系统共享区目录服务信息库目录管理信息库信息交换交换体系前置交换系统交换区交换管理系统交换管理信息库目录管理系统目录体系应用目录系统目录注册系统目录编制系统应用目录信息库专业服务信息库共享目录系统共享目录信息库共享信息库交换目录系统交换目录信息库交换信息库提供方图

10.1 交换体系技术构架

—46— 交换方式 审计应用

金审工程规划的应用系统为审计管理系统、现场审计系统、联网审计系统。审计管理系统的数据规划对应8.2.1资源分类的管理类目录,现场审计系统、联网审计系统的数据规划对应8.2.1资源分类的专业类目录,并由管理类或专业类目录分别对应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中的数据元素和数据表。

审计应用交换方式是通过审计应用系统对其信息资源目录、数据元素、数据表的访问、提取和处理,形成新的信息(数据),交换给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库。

审计应用交换方式和实现流程示例见附录7。

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交换方式基于信息提供方的共享目录信息库、共享信息库和共享服务系统,提供信息访问服务。使用方利用目录服务系统发现定位相应的信息资源,获取所定位的共享信息资源。

如图10.1所示,信息共享交换方式的技术构架包括信息库系统和共享服务系统。

—47— 信息库系统由目录服务信息库、目录管理信息库组成。共享服务系统由目录服务系统、目录管理系统组成。

⑴信息库系统

目录管理信息库。存储注册到共享区目录连接。实现对所汇集目录连接的管理。

目录服务信息库。存储用于发布的目录连接。提供目录查询检索服务。

⑵共享服务系统

目录管理系统。实现对共享目录内容和目录服务运行的管理,提供目录管理信息库和目录服务信息库的基本维护等功能。

目录服务系统。基于目录服务信息库和共享目录信息库,向使用方提供目录内容查询检索的服务。目录服务系统应提供两种方式的服务:

一是按照发布目录内容,提供目录服务接口;

二是基于目录服务接口向使用方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按照多种查询方式进行目录内容查询。

审计应用交换方式和实现流程示例见附录8。

—48— 信息交换

如图10.1所示,信息交换方式的技术构架包括信息库系统和交换服务系统。信息库系统由交换信息库、交换管理信息库组成。交换服务系统由前置交换系统和交换管理系统组成。

⑴信息库系统

交换管理信息库。交换管理信息库存储与交换管理系统生成的交换流程配置、部署、执行和整个信息交换系统运行进行监控、管理生成的数据。

⑵交换服务系统

前置交换系统。由交换前置服务和交换适配器等组成。提供方前置交换服务负责根据交换管理系统生成的交换配置信息,利用交换适配器从交换信息库提取交换信息,按照10.4数据接口规范对数据封装,发送到使用方。使用方的前置交换服务负责接收提供方发送的封装信息,按照10.4数据接口规范对数据打开封装数据并利用交换适配器存储到交换信息库。

前置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0.2所示。

—49— 交换服务交换服务提供方交换适配器交换适配器接收方交换信息库交换信息库 图10.2前置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

前置交换服务负责前置交换系统与审计业务应用系统之间隔离,保证审计业务管理业务信息库和审计业务应用系统的独立性。

交换管理系统应支持对整个交换域的综合管理监控,实现对整个信息交换过程的信息资源、交换流程配置、部署、执行和整个信息交换系统运行进行监控、管理,包括交换流程管理、交换监控和管理。

提供图形化的交换流程配置工具,支持流程设计、配置、测试功能。

提供方通过交换管理系统利用交换目录库信息资源配置生成的桥接服务描述信息(审计管理业务信息库交换信息库之间桥接内容映射规则)。提供方桥接系统保持审计管理业务信息库和交换信息库之间数据同步。提供方前置交换系统将数据封装发送给 —50— 接收方前置交换系统,接收方前置交换系统将数据打开存储到交换信息库,接收方桥接系统保持交换信息库和审计管理业务信息库之间数据同步。

审计应用交换方式和实现流程示例见附录9。

交换域

交换域是为实现特定信息资源交换的逻辑域。在交换体系中多个交换域可以并存,应支持不同交换域之间审计应用、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三种交换方式的互联互通实现跨域信息交换。在一个交换域中应支持审计应用,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三种交换方式并存。

多交换域示意见图10.3。

—51—

交换域A共享服务系统交换管理交换前置系统交换前置系统交换前置系统审计应用交换管理交换域D审计应用金审工程网络支撑共享服务系统交换管理交换前置系统交换前置系统交换管理交换前置系统交换域C共享服务系统审计应用交换域B图10.3

多交换域示意图

分类

国家审计数据中心交换体系中,交换域分为内部信息交换域和外部信息交换域两大类。

内部信息交换域包括:审计机关内部之间交换,审计机关之间交换,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的交换三类。

外部信息交换域包括:审计机关与电子政务交换和审计机关与社会公众等其他外 —52—

第五篇:浅议乡镇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方法

浅议乡镇党政领导同步审计方法

为贯彻落实新《规定》,为贯彻落实新《规定》,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乡镇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实践,谈谈同步审计的审计方法。

一、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基于乡镇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复杂性,决定了审计调查的重要性。审计组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审计调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机构设置和职责情况。乡镇党政机构的设置、具体职责、人员编制,乡镇党政领导的职责分工,特别是书记和乡镇长之问的职责划分、工作程序和各自的分管单位。通过调查机构和职责情况,弄清乡镇政权的特点,党政“一把手”各自所承担的直接经济责任以及履行经济责任所涉及的部门、单位和事项。

2.机关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如党委、政府办公会议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财政、财务资金支出的审批制度和签字手续。

3.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情况。从经管部门了解乡镇的所属行政村、人口状况,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性复核。一是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在任期内哪些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或超常规发展,哪些方面发展比较滞后。二是结构分析。一、二、三大产业结构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分析,通过分析弄清乡镇的经济工作发展重点。如有的乡镇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有的则已经转化为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审计的重点也有很大区别。三是相关分析。对一些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关联,找出相互间的“矛盾点”,即审计的风险点或称之为审计重点。如,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当地用电量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乡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

4.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体制情况。县对乡镇实行的财政体制,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程序和执行管理办法,乡镇对所属机构、事业单位是否实行了“收支两条线”、“集 中核算”管理办法。

5.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及落实情况。可通过查阅党委、政府办公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有关文件资料,对乡镇出台的重要经济决策事项列出清单并了解决策执行情况。重点放在兴建公益设施、国有和集体土地转让、企业改制、小城镇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涉及经济责任较大的方面。

6.有关部门对乡镇经济工作的考核和检查情况。县委、县政府和县直机构对乡镇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检查,其检查考核结果对开展乡镇党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通过走访纪检、监察、财政、统计等重点部门收集这方面的情况资料。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中把握乡镇的基本情况,主要业绩和经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审计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

7.以往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审计机关以往对乡镇财政、财务审计或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了解乡镇内部审计情况并进行评价。尽可能的利用和借鉴以往审计成果,缩小审计延伸面,减少重复审计。

二、突出审计重点

除新《规定》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外,基于实际审计中的考虑,笔者认为应围绕书记镇长的权责关系,突出审计重点。应该紧紧抓住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轨迹,关注领导干部决策。凡是体现党政“一把手”直接经济责任,直接决策和经办的事项,涉及本人廉政的财务收支事项、群众反映比较大的热点问题和举报事项均应作为审计重点。

(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重点。一是从资金流入和流出入手,分析认为属于非正常和有疑点的资金运动,管理上有明显漏洞的资金作为重点。二是从票据入手,对财税部门管理发放的票据进行突击盘点、核对。财政所和有关部门领用的票据反映的资金收支与帐面反映是否一致,有无资金“体外循环”、虚列挪用资金和偷漏税金等问题。三是从银行帐户入手。清理银行帐户,审阅收支事项。四是调阅有关文件资料反映的财政收支数字与帐面数字衔接核对,寻找需要延伸或核实的问题线索。五是从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如:农民负担、职工工资发放、挪用扶贫等专项资金、重大资金损失浪费问题。六是影响书记镇长政绩、业绩的重大经济活动,如重大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和效益情况。

(二)书记审计的重点

书记应侧重于决策、监督和宏观管理。

一是决策机制和程序审计。重点检查党委重大经济决策制定情况,分析党委决策机制是否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检查决策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决策程序是否民主、透明,检查有无独断专行的问题。

二是决策内容和效果审计。重点检查任职期内对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什么样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哪些发展思路,制定了那些配套政策,决策是否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理念。检查决策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决策是否保证了上级党委和政府目标的实现,是否促进了本乡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个人廉政建设审计。重点审计工资收入、出国考察、公务用车及其有无利用职权无谋取私利等问题。以监督制约领导干部个人行为为重点,突出廉政审计。

(三)镇长审计的重点

镇长审计应侧重于执行、管理、服务。

一是贯彻执行决策审计。重点检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贯彻执行上级组织的指示和本级党委决策情况,检查政府行为是否保证了党和国家,以及和上级组织和本级党委决策在本乡镇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审计。重点检查政府的规划、计划是否符合国家和上级政府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本乡镇实际。

三是财政及经济管理活动审计。重点检查政府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民生建设、计划生育等经济活动,检查政府制定财政政策、规章,以及政府经济活动是否合规合。

四是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审计。重点检查政府是否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促进了本乡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个人廉政建设审计。重点检查在履职范围内中有无渎职失职、谋取私利等问题。

(四)根据与书记镇长经济责任的关联程度,将审计单位和事项划分为必审单位和事项、一般抽审单位和事项、延伸审计或调查核实事项三个层次。

一是必审单位和事项。把党政办公室和党政“一把手”直接分管的单位和事项,乡镇财政所,计生办,民政所等经费纳入乡镇财政管理的作为必审单位和事项,严格按审计程序组织实施。

二是抽审单位和事项。对虽不是直接分管但经济活动量大且管理资金较多的乡镇所属单位进行抽审;审计时抓住重点查深查透,非重点事项可适当简化审计程序。针对乡镇存在的站所,对上级部门垂直管理的单位,经费不纳入乡镇财政,一般不列入审计单位,必要时可就有关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乡镇机构设置不一,资金和核算方式不同,审计时须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查范围和重点。

三是延伸审计或调查核实事项。对与乡镇财政、财务收支中往来帐项和资金拨出、拨入相关的事项要延伸到有关单位调查核实。

下载29审计署关于印发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29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9审计署关于印发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29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