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07:0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

第一篇: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

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

刘 莉1,董世山

2(大连大学,财务处,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随着以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核心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将给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环境。本文通过对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集中支付财政资金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审计

作者简介:刘莉(1970-),女,大连大学财务处,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董世山1964-),男,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本科,主要从

事计算机管理工作,辽宁省评标专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已拉开序幕,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改革的关键环节,已全面铺开,给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环境。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将如何调整定位,成为审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一、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一)政府采购制度

1.政府采购的基本内涵。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此项制度是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章和办法的总称。

2.政府采购的基本特征:(1)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政府采购资金是指财政性资金。这里的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资金以及与财政资金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2)政府采购的对象。政府采购的对象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3)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实行集中采购;采购人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之外且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应实行分散采购。(4)政府采购的基本政策。除法规和采购项目另有规定外,应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信息公开,涉及商业机密除外;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5)政府采购的方式。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以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6)政府采购程序。主要为三个步骤:编制和批准政府采购 1 [1]

预算;公告政府采购信息;选择采购方式及适用的程序。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涵义。国库集中收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2]。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作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往财政性资金主要通过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拨付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财政性资金的拨付效率,降低财政性资金的运行成本;有利于支出拨付过程的有效监管,增强政府对财政性资金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强化预算的约束力,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有利于预算单位按用款计划使用预算指标,增强财政性资金支付过程的透明度,有效解决财政性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等问题。

二、我国预算执行审计的基本含义及重要性

(一)预算执行审计的基本含义

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

(二)实行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性

实行预算执行审计制度,是《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从1996年开始,各级审计机关在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每年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受政府委托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一制度的实行,把我国政府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推向新阶段,是国家审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实践表明,这一制度对完整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为政府加强预算管理和人大监督政府财政收支服务,起动了良好的法律保障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政府采购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政府采购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

政府采购制度是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政府采购作为预算支出的组成部分,对预算支出有着重大影响。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规范了预算支出,细化了预算,其资金运用效果如何,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该制度效能的发挥。加强政府采购审计,是预

算执行审计的重要内容,政府采购制度对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具有深远的影响:其

一、审计范围扩大。我国现阶段预算执行审计中对政府采购审计,仅限于对采购机构的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根据《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政府采购审计涵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审计范围包含政府采购过程中各方成员。其

二、审计要点的变化。目前开展的对政府采购审计重点单一,政府采购的四种主要采购方式和管理形式不同,其采购成本和效果也不同,审计工作的侧重点应有所差异。公开招标透明度比较高,产生问题的概率相对小,审计部门投入监督的力量相对少些;询价采购方式,由采购机构自行决定中标人,舞弊的可能性相对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要加强;单一招标方式,投标人只有一个,审计部门将其作为监督的重点。其

三、审计内容的变化。目前主要是对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采购程序各环节的审计,重点是招标、投标过程的合法性,较为单一。依据《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审计内容从“单一性”向“全面性”发展。

(二)政府采购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对预算执行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采取对策,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审计,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成为审计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

1.拓宽政府采购审计范围。审计是对采购执行过程的系统性审查,不仅涉及到对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审计监督,同时延伸至对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中介组织的审计监督。包括对政府采购主管部门要审查资金预算、招投标组织流程、资金拨付及合同履行情况;对采购单位审查其是否按计划申报采购项目及需求,并进行绩效评价;对政府采购办审查其采购程序是否符合程序等。实际上政府采购审计是一项对采购活动全过程的审查,使政府采购工作真正做到阳光下的采购。

2.突出政府采购审计重点。加强对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着重把握重点项目、资金,进行重点监督。通过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应纳入审计监督的重点范畴。

3.审计内容转向“全面性”。为深化政府采购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政府采购体系中各成员方,并综合评价采购效益。(1)对财政部门、采购单位、采购机构的审计。主要审计财政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有无可行性分析,符合直接支付条件的项目,是否通过财政专户将采购资金直接拨付给供应商;采购单位的采购计划是否有详细规划和安排,采购项目使用、管理情况,采购资金预算执行情况;采购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采购程序是否具备合法性、透明性和公开性,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合规,是否存在内定中标者或向投标者泄露标底及“暗箱”操作等违法行

为。(2)对供应商、中介机构的审计。主要审查供应商合同执行情况,要对供应商与采购项目直接相关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环节,提供的商品质量等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对中介机构的公正、合理性进行审计监督。(3)对采购效益的审计。主要包括:经济性审计,即是否实现了货币价值的最大化,财产物资利用效果如何;效率性审计,即通过政府采购,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效果性审计,即通过政府采购,是否促进了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宏观效益的发挥。

4.改进政府采购审计方法。深化政府采购审计,运用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其

一、做好审计前准备工作。实施政府采购审计前,进行审前外围情况调查,了解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完善情况,政府采购规模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以及采购方式、项目、金额等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其

二、政府采购专项审计与财政审计相结合。通过财政审计,既可以掌握财政部门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又可以摸清政府采购计划,了解采购单位是否将采购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存在超范围采购行为,并可以抽查部分采购项目进行全过程审计,积极促进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其

三、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力求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5.注重强化审计成果的分析研究。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结束后,重点要分析研究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并落实具体整改措施:其

一、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督促其纠正错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整改措施;其

二、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落实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其

三、开展审计宣传工作,利用审计信息、审计简报、审计要情向有关部门反映政府采购审计成果,并向政府部门专题报告政府采购审计结果及改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建议,促进政府采购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致力于从源头上防止贪腐行为的发生,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

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及对策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将对传统的审计观念、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方式与方法等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1.审计观念和审计依据。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对财政资金的账户设置和收支缴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改革的实施,不仅涉及到改变现行预算编制方法和修订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代理银行清算系统、财政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等必需的配套设施,而且涉及到改变传统观念,将对预算执行审计观念和审计依据产生重大影响。

2.审计客体。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客体,即审计对象来说,由原来的财税部门、地方国库、预算单位为主,转变为以财税部门、国库收付系统、会计核算中心为主。在此基础上,延伸审计对象划拨为预算资金业务的中央银行、经批准指定办理预算资金业务的代理银行以及预算单位。

3.审计内容。主要审查预算单位是否将全部预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支出方面,主要审查审计客体管理支出的流程、内控制度是否严密、支出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审计重点内容是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面监控以及规范财政支出、强化预算约束管理等方面。

4.审计方式与方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并逐步规范后,对预算单位审查的重点应转移到预算单位是否把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按时、足额地解缴到财政或税务部门。与此同时,账户入手审计方式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突现出来,账户入手审计的客体变得更加集中,账户入手审计的可能性也将进一步成为现实。在审计方法上,由于审计客体实行微机化管理与核算,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已成为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实物性资产分布在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将更加注重就地实物盘点审计,并对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给予评价。

5.审计人员素质。当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进度较快,审计人员应与试点单位财务人员同步进行业务培训,跟上财政改革的步伐,避免给现场审计工作造成困难和被动。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执行审计思路

1.由“查错防弊型审计”向“绩效型审计”和“管理型审计”转变。实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由财政代发,大项办公用品由政府代购。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主要担负集中会计核算、资金结算及财政监督的职能,而各预算单位内部理财机制不变、财务管理职能不变。因而,审计的重点必将转向预算单位职能范围内的经济事项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上。现行的财政管理办法是否完善,财政管理机制是否不断创新,财政改革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对预算单位资金管理监督职能是否到位等,成为审计部门新的审计目标。

2.由微观审计向宏观审计转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实现宏观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审计,便于发现普遍性、趋势性问题,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3.由传统项目审计向专项审计和专题调查转变。为了发挥审计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通过对财经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和专题审计调查,可以提出完善财经法规、加强宏观调控的建议,促进政策法规的落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由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转变。对某一预算单位或某些重点资金的使用应

进行动态监督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可以按照审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完整地提供预算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使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由事后监督逐渐转变为经济运行全过程中的事前、事中监督。

5.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做到人机结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为加快财政资金的拨付速度,提高国库单一账户清算业务的效率,必须建立财政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库管理操作系统。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人民银行、指定办理国库集中收付资金业务的代理银行、会计核算中心之间进行联网,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审计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坚持人机结合,运用计算机审计辅助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尽力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

6.制定并完善与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相关的审计实施办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给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变化。审计工作应与时俱进,尽快建立与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同步的预算执行审计规范平台,制定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审计实施办法》、《政府采购审计实施办法》等相关审计规范,逐步从注重形式和程序规范,向注重内在质量和内容规范转变,用规范性的标准控制、衡量、考核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化解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高级会计实务》编委会.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

[2]《高级会计实务》编委会.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Purchase and Centralized Treasury Distribution System on

Budget Execution Auditing and Strategies

Liu Li, Dong Shishan

(Dalian University, Treasury Depart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Liaoning,Dalian, 116622)

Abstract:The smooth process of reforms on the Treasury Management System centered on Government Purchase and Treasury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System leads to new challenges and developing environment for the budget execution auditing work.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isting issues of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and Treasury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System on budget execution auditing, and proposes relevant strategies.Key words: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treasury fund, government purchase, budget execution audit

第二篇: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

对策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近几年来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这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贯彻落实和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增强了财政对库款的调控能力,提高了会计信息化水平,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行为,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但改革也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支付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达”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给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增强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调度能力

改革前,预算单位不管其银行账户有无资金结余,每月都要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上报财政部门申请拨款,再由财政按下达的预算,将资金从国库拨付到一级单位,一级单位按照预算级次层层下拨到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再根据有关规定及业务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形成财政资金实际支出。单位收到财政拨款后,何时使用、如何使用,主动权在单位,财政部门只能履行事后监督。一些大项目的资金拨到单位账户后几年都没有使用,而其他单位待投入资金的项目却因国库资金有限而无法及时开展,大大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革后,单位的资金结余变成指标结余,资金全部留在国库统一调度,避免各部门出现大量资金长期滞留现象,加强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统筹和规划度,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2.规范了单位各项开支和政府采购行为

改革前,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加上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政策的接收不及时、理解上有偏差,一些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开支没有走政府采购程序,一些超标准、超范围的支出,要等到入账时才被发现,财政监督乏力;改革后,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对单位的各项开支进行事前审核,及时制止和纠正不合法、不合规的财务开支,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无一漏网,确保政府采购行为更加规范。

3.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改革前,单位对财政拨款拨多少用多少,对全年的预算余额缺乏整体的认识,也无法了解项目实时余额;改革后,由于建立起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财政、国库支付中心、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人民银行国库科联网。预算单位可通过该系统,网上申报用款计划、提交直接支付申请、开具授权支付令、核查有关支付信息等。支付信息和清算信息能及时传送到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实现信息共享,极大提高了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代理银行服务不到位,影响单位及时用款

改革前,单位有自己的银行存款,可以自由选择本单位开户银行;改革后,单位的账户余额为零,而且单位的开户行由财政部门指定。比如某些地区只确定一家银行的一个专窗代理财政国库支付业务,有些单位离银行路途遥远,增加了报账员时间成本和单位运行成本;而且10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国库支付业务集中到一家银行,银行柜台超负荷运作,服务质量必然降低,有时会出现当日提交银行的业务隔日才能支付的现象,影响了单位及时用款,有些涉及到归还个人公务卡支出的业务,还会出现逾期还款产生不必要的利息费用的情况。

2.系统建设不到位,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由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预算单位账务处理系统”不接轨,财务人员每月向国库支付中心申请用款时,须先登录“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录入指标、金额、收款人等相关信息提交申请,打印《直接支付申请书》,连同发票复印件、合同复印件一起交国库支付中心受理,国库支付中心工作人员在系统办理审核并打印《直接支付凭证》交银行支付和清算,报账员再登录“预算单位账务处理系统”录入会计凭证,连同发票、合同等原始凭证一起交结算中心工作人员审核入账,这样财务人员必须登录两个系统入单,分别向两个单位递送单据,才能完成日常财务支出报账工作,加大了?务人员的工作量。

3.财务人员更换频繁,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之前,由于成立了地方性的财务结算中心,单位不再设置会计岗位,原来的单位出纳作为报账员负责日常财务报销和报账工作,单位主观上认为财务管理有结算中心负责把关,故降低了报账员的上岗门槛,导致出现不少报账员是兼职的,甚至非财会专业的情况。他们在处理单位财务工作时比较随意,力不从心;而且有些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工作,财务人员认为较难出业绩,工作起来心猿意马,导致报账员更换频繁,专业水平不高。这种现象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持续存在,使得新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4.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资金使用绩效不高

单位普遍存在着内控制度设计不完善,或形同虚设,监督走过场等问题,比如,有些单位领导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图方便,个人印鉴由财务人员代管,由于内控的缺位,给人可乘之机,导致工作人员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采用虚构业务贪污挪用财政资金、单位资产损失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没有内控机制的联动作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业务员往往等到报销费用时才发现违反了一些规定而被财务人员退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而且由于缺少了业务部门的参与,财务部门也难以制定出准确详细的单位预算编制计划,影响单位下一年的用款。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的对策

1.转变财务管理思想,提高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改革后,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在财务管理当中,面临更高的要求,必须转变过去事后管理模式,采取全新的预算管理制度。单位领导需转变过去把财务仅当作后勤保障的思想,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各个业务科室应协同合作,促使科室对未来的工作流程进行规划,并决定资金的使用量,制定详细的预算编制计划,将预算做得更加科学、规范,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工作。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求预算单位支出需要有比较强的计划性,有用款计划才能支出,而且单位每一项开支,基本都涉及到多部门的工作,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全员参与,因此,单位迫切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形成有效的执行手段和措施,将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将预算、收支、资产管理、基建、经济合同等纳入一个统一的管控体系中,这样才能够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遏制腐败和舞弊现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3.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单位财务人员是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具体实施人,财政局??多举办对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单位也应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主要是通过奖励制度,调动起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工作中做到多想办法、少埋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进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促进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此外,单位应制定报账员更换交接过渡制度,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提高财务人员上岗门槛,从源头上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纳入改革的预算单位越来越多,资金面也越来越广,要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地支付,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技术支撑,财政部门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的财政财务管理系统资源,建立数据共享,逐步取消纸质凭证、减少业务单据的纸质流转环节,依据电子指令办事,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这些举措的逐步落实,将在极大地方便预算单位用款的同时,也能提高财政财务管理的效率。此外,单位财务部门必须配置一系列保证支付业务顺利完成的软硬件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安全支付。

四、结束语

任何改革都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也不例外。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善,业务流程设置更加科学、规范。财政要加大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宣传力度,清除财务人员工作上的阻力,为不断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争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利红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财会学习.[2]周志成梁水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理论探讨.3]李铭门科梁水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三篇:集中支付制度对国库会计核算的影响

摘要: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2000年国库系统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实现集中支付前后财政预算支出的会计核算变化,来剖析集中支付制度对国库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的影响,其中着重提出了对会计电算化的需求。

国库集中支付即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就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帐户,同时,所有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通过这一帐户进行拨付。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2000年国库系统改革的重点之一。实现集中支付后,国库资金的划拨方式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相应的,对国库会计核算的影响也很大。笔者通过对比实现集中支付前后财政预算支出的会计核算变化,来剖析集中支付制度对国库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的影响,供读者参考。

一、现行国库资金的预算支出的会计核算

现行的财政预算支出都是通过国库部门凭财政部门开具的预算拨款凭证办理的。拨款的收款单位是财政预算计划内的行政事业单位。1中央国库的预算支出方式

财政部开具预算拨款凭证,送至国库,国库经过对凭证是否规范,印鉴是否齐全等进行审查完毕,根据收款单位开户行将凭证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城凭证,一类是异地凭证。对同城凭证,国库人员将其逐笔录入微机,汇总金额,打印出发往营业管理部的邮划往帐报单,然后进行编押,再将往帐报单附上拨款凭证的二、三联送到营业管理部,营业管理部接到来帐报单和拨款凭证后,将拨款凭证按收款行进行清分,送票据交换中心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后到达收款单位开户行。对异地凭证,国库人员将其逐笔录入微机,逐笔打印出电汇往帐报单,经过编押后,打印电报稿,通过交换送办公厅,再送邮局以电报方式送到当地人民银行,再转到收款单位开户行。

2.地方金库的预算支出方式

大部分分库和下级中心支库、支库的预算资金划拨是这样进行的:财政部门开具预算拨款凭证,送至国库,国库经过审核后,汇总金额开具行库往来凭证附同拨款凭证送到会计(营业)部门。会计(营业)部门再将其分为同城和异地凭证。对于同城凭证,参加同城票据清算送至各商业银行;对异地凭证,通过电子联行发往异地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

二、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后的预算支出的会计核算

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支出(包括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不再仅仅面向预算拨款单位(行政事业单位),而是面对广大的商品供应者和劳务提供者,国库必须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和全国联行才能满足预算资金的快速、安全划拨。

下图所示的是实现集中支付后的预算支出。

1同城范围内的预算支出

(1)国库拥有同城交换号,资金仍由会计部门代理清算

同城清算包括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两部分。1票据交换

国库收到拨款凭证后,经过审核后,将收款单位开户行属于同城清算范围的拨款凭证按收款单位开户行清分,同时将凭证信息录入到《国家金库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后,票据信息的交换操作如下: 手工磁盘交换

打印提出清单,并生成提出磁盘文件,参加同城软磁盘清算,将提出票据送至交换中心,直接交换至收款单位开户行。

清分机交换

打印提出清单,并在凭证(或信封)上打印磁码,参加同城票据交换,直接交换至收款单位开户行。

同城电子支付系统(实时清算)2资金清算

因国库只是交换行,不是清算行,因此,国库不在营业部开户,资金清算针对上述3种票据交换方式分成2种:

对于手工磁盘交换和清分机交换的,资金清算可根据票据交换中心开具的资金划拨凭证,国库开具手工联行往帐报单与会计部门进行清算。

对于参加实时清算的国库,则需在当日系统对帐成功后,根据清算分机打印出来的清差凭证,填制行库往来凭证与会计部门进行清差。(2)国库拥有全国联行行号,资金由国库直接清算

国库成为全国联行单位后,行库往来科目视同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往来科目,行库往来科目在营业部的贷方余额视同国库存款数(头寸)。提出拨款票据的传递与上述l点相同,在资金清算时,使用行库往来凭证直接进行清算(在实时清算方式下是使用清差来划拨的)。2.异地预算拨款

对异地凭证,国库逐笔录入微机后,生成并打印电子联行往帐清单,通过电子联行的“天地对接”系统,将预算支出信息传送到卫星小站。卫星小站再将国库资金发往收款单位开户行所在的当地人民银行,再转划收款单位开户行。对不通电子联行的地方,可通过手工联行方式汇划资金。

三、实现集中支付后对国库会计核算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后,国库会计核算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国库需要直接参加同城清算

目前,大部分国库没有直接参加清算,而是由会计(营业)部门代为清算。国库与会计(营业)部门之间的资金往来通过“行库往来”科目进行核算。在实现集中支付后,大量的拨款会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中的各种分类帐户中划往各商业银行,如果国库不直接参加同城清算,势必加大与会计(营业)部门的资金“中转”流量,一方面增加了手续,增大了会计(营业)部门的劳动强度,也增大了行库往来科目对帐的难度;另一方面不利于地方预算支出的快速调拨,不利于预算资金在划拨中遇到问题时的及时解决。因此,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国库就必须直接参加同城清算,以适应国库对地方预算支出的安全、高效的调拨管理。2.国库需要参加全国联行

目前,只有总行国库局参加了全国联行,个别省份在省辖范围内使用了省辖联行专门用于划拨国库资金。绝大多数国库在上划资金和调拨支出时,都是先通过行库往来科目将资金划往本行会计(营业)部门,再由他们通过电子联行或手工联行转划到异地收款行。在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后,大量的异地拨款需要快速、直接的划拨到异地收款行,如果仍由本行会计(营业)部门转划做联行往帐,必然会影响预算支出的效率和信誉。因此,实施集中支付,国库就必须参加全国联行,以适应国库对调拨支出等异地拨款的快速、安全的管理。3.国库参加同城清算和联行后,需要增设同城往来、联行往来和暂收、暂付等会计科目,来对预算支出的同城和异地划拨进行会计核算。同时,行库往来科目的性质会因国库提升为清算行而发生改变,行库往来视同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用于各级预算收入的收纳、报解和地方预算支出的调拨。4.实现国库集中支付,需要改变“地方财政库款”(对总库而言是“中央预算收入”和“中央预算支出”)科目的收支范围,使其即能收纳预算内收入,也能收纳预算外收入,同时还能进行预算内、外的支出。并相应建立国库分类帐户。国库分类帐户是按照资金的用途(包括职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用款部门或支出单位等而设立的分类帐户,以对财政部门及各支出单位的实际资金支出进行核算。

5.实现集中支付,需要国库会计核算的高度电算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它的实现完全依赖于国库电算化水平的高起点、高质量,也即对《中央国库会计核算系统》(总库专用)和《国家金库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省分库以下各级国库使用)在集中支付制度下完成预算支出功能的高要求。但这些程序都是在现行预算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都对同城清算和联行留有接口,但仍不够全面、理想、实用。为了满足集中支付的需要,还应做如下修改和调整:(1)增加同城清算模块

鉴于各地同城清算的模式不统一,有些差异还较大,那么,实现集中支付后,国库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了,应该有相应的同城清算程序提供给国库使用。作为统一全国国库业务程序的《国家金库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应该提供同城清算数据转入和转出接口,供各地科技力量完成同城清算模块的开发。

(2)增加电子联行和手工联行接口模块

国库拥有联行行号后,通过与电子联行或手工联行接口模块就可直接参加电子联行或手工联行进行资金清算。

(3)安全措施

由于国库直接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和全国联行,国库直接面对社会进行预算资金的划拨,因此,国库不仅要在制度上加强管理,在技术手段上也需改进。一方面,购置“加密卡”等硬件设备,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正确、安全、保密;另一方面,在各种接口程序的数据传输时,使用“软加密”技术,对被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防止数据的泄露,同时,对收到的资金信息(数据)解密,并自动核对数据的合法性、正确性,保证资金的安全。

第四篇:国库集中支付风险与控制对策(精选)

国库集中支付风险与控制对策

摘 要:本文针对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集中支付 风险 控制措施

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使我国原有的财政资金逐层划拨的模式得以改变,由国库指定支付机构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当预算单位需要进行物资购进或劳务支付时,可提出相应的财务资金申请,经指定支付机构审核通过后,直接由国库单账户将资金转付给收款人,从而实现集中支付。这种支付方式的执行,提高了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加强了监督效果,使得支付制度更加适应于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国库集中支付进行严格的管理及监督,才能化解风险带来的危险,使得国家财政工作更加稳定的运转。

一、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风险

(一)国库集中支付数据安全风险。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财务数据,这样庞大的数据信息规模只有通过计算机管理才能实现较好的管理目的。然而计算机技术虽然具有多种优点,但其本身却也存在着各种缺点,如计算机病毒、系统瘫痪等等,较为严重的还会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这都严重的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计算机风险是国库集中支付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二)财政直接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财政直接支付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方便快捷。但可能存在着预算单位虚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风险,收款人、收款账户是否真实难以核实,预算单位用款申请的合理性很难确定。

(三)财政授权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与财政直接支付相比,授权支付的风险性更大。因为财政授权给预算单位后,财政部门的监督余地相对减小,给预算单位套取或转移、挪用财政资金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预算单位和基层代理银行管理制约机制相对松弛,内控制度不够健全,这也为预算单位、代理银行或有关人员违规操纵财政资金留有一定的空间。

(四)财政内部管理风险。财政部门是国有资金流向的控制部门,财政内部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集中支付也存在风险。财政预算指标的编制、批复,单位用款计划的编制、批复,非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拨款都必须有严格控制,防止内部人员产生违法支付的事情。而在审核环节,也可能出现各种把关不到位的情况,如出现单位不符、支付用途不同等诸多状况,这些也会给国库集中支付带来定的风险。

(五)代理银行违规支付风险。代理银行作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付款银行,应严格加强管理,防止发生乱支付的现象.如支付的收款单位与付款单上的单位名称或账号不一致,授权支付付款单上支付的用途与支票用途不一致,直接支付通知书上的收款人与实际收款人不一致。如果把关不严,极易产生违法问题。

(六)预算单位现金管理风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预算单位通过零余账户支取现金的额度,没有明确规定,这就导致财政资金风险的存在。尽管国库集中支付对预算单位的业务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单位为了方便用款,经常提取大额现金。不仅不符合现金管理条例要求使用现金,而且极易产生盗、抢风险。提取的大额现金在银行门口被抢夺的事件屡见报端,不仅给国家造成损失,而且工作人员也可能受到伤害。

二、应对国库集中支付风险的若干策略

(一)创新集中支付方式,完善预算管理编制与管理体系

首先应该强化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力度,在进行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之上,尽量通过零基预算以及细化预算的方式来进行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尤其是在进行预算支出编制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本单位当年的具体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年的财政收支情况,确定一个具体的财政支出额度,同时对资金的支出金额方向以及用途等进行细化,确定各个具体项目所需要的资金预算。而在进行资金的划拨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与公务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资金的划拨。其次,就是要针对部门预算的各个执行环节与过程,进一步的通过刚性约束来扩大集中支付的安全程度。

(二)加快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

1.强化宣传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属于个新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利益调整等多个方面。而且在调整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面也较多,诸如人民银行、指定的代理银行以及预算单位等多方的合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预算单位资金的使用权、支出审批权的原则,对各个方面的职责与权限进行合理规范。

2.加强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国库资金支付各方应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国家财政部门应该对内控机制与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这是有效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的一个有效方式,对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各个指定的基层代理银行应该对之前松散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去除存在的管理控制不严以及信息阻塞等问题与弊端。

3.提前监督程序,防患于未然。在财政资金拨付给商品供应商或者是劳务提供者之前,政府的采购部门就应该对其所采购的产品以及所使用的劳务承担起责任,保证其质量。而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应该对采购单位所提请的资金申请、采购之后的购销合同、商品供应者资质以及劳务提供者资质等情况进行鉴定,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4.加强财政直接支付以及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督机制。当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支付给产品供应商或者是劳务提供者之后,财政部门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财政资金进行监控和跟踪。

三、结语

综上所述,支付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管理是否合理的重要表现,其中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实施使我国的财务制度更加的科学、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出台与执行,使得国有资金的预算性更强,有效的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使得国家宏观调控更加顺利,同时还减少了资金的拨付环节,简化了核算程序,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的风险控制,就能够更好的应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而使我国资金的使用更趋于合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为可靠的资金保证。

第五篇: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doc4)

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处于边起步、边摸索阶段,因而在采购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客观上要求建立完善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构建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思路。建立政府采购资金集中收付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以公共财政和效益财政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效益和防范风险为目标,以资金控制为核心,以预算管理和全程监督为手段,实行政府采购 资金的财政统一集中收付管理。其运作要点可概括为“设立一个专户,实行两个分离,强化三个控制,建立四项制度”。

1.设立一个专户。政府采购资金收支都由设在国库或国库指定代理银行的账户反映,各单位和部门的政府采购资金收付都通过这一账户集中办理。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政府采购支出一旦发生,采购资金由国库单位一账户直接拨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工程承建单位,不存在现行分散支付制度下层层转拨、多个环节转账的问题。各单位可根据自身职能的需要,在财政门批准的预算额度内自选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必须经政府采购机构公开采购,其资金由国库集中支付。这样,资金是部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有改变,仅仅改变了采购方式和支付方式而已。

2.实行两个分离。一是政府采购资金与业务经费分离。预算单位的人员工资由财政直达个人账户,业务经费由财政划拨给预算单位自行支付,或通过会计结算单位自行支付,或通过会计结算中心集中管理。改革过去采购资金与业务经费混为一体的作法,将现行财政支出中用于单位或部门的设备购置、会务、房屋修缮、车辆购置和维护、社会保险等专项资金分门别类地从总预算中单独编制,不再搞条块分割,将资金纳入政府采购专户,由国库集中支付。二是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分离。改革过去部门上报采购计划,财政预算部门审定计划的作法,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分开,预算部门只负责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不管政

府采购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部门只按照政府采购预算具体执行。这样各司其职,才能保证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公开性,提高政府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3.强化三个控制。(1)强化预算控制。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严格按政府审查批准的 预算组织实施,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得变更采购项目。预算安排的政府采购收入计划也必须 确保完成,不得随意减免,无政策原因不得少收。(2)强化资金使用控制。通过国库集中收付 制度,将采购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按政府采购制度规定的程序规范化动作,对采购资金的拨付、使用、清算全过程进行监控。除了特殊用途外,采购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3)强化项目决算控制。严格控制采购项目的支付进度,在采购项目决算未经财政部门审计确认之前,付款进度不得超过合同的 75%.采购结束后,采购单位应及时办理项目决算,交财政部门(或中介机构)审计后行文确认。据财政部门审计确认的决算支出,留足质保金后方可付清项目余款。凡未经财政部门审计确认的决算支出项目,一律不准结清采购项目款。

4.建立四项制度。(1)建立预算编制制度。财政部门在编制政府预算草案时,应单独设立政府采购明细预算,以增强对单位执行政府采购的约束力,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发挥其规模 效益。政府采购的执行时间由财政预算部门根据预算情况确定。(2)建立项目审批制度。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向财政部门提交采购预算计划,财政部门再根据资金支付能力,区分轻重缓急提出审核意见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3)建立操作控制制度、通过明确的操作管理程序,在预算、采购、付款、核算、决算的各个操作环节,财政、单位、采购中心、国库之间实行相互牵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违纪违规风险的发生。(4)建立项目会计核算制度。为考核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监督采购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应 对政府支出进行单独核算,以节约采购成本,减少财政性支出。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政府采购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以保证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1.做好国库会计基础工作。随着政府采购范围的扩大,带来国库集中收付业务量的日益 增加,因而对国库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选拔政治觉悟高、专业技术强的人员来从事国库会计岗位工作。同时,要抓紧建立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及国库操作系统,包括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管理系统、收入管理系统、国库现金管理系统、收入管理系统、国库现金管理系统、国库收支总分类账管理系统等,完善电子化的全国银行清算系统,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国库、征收机关之间建立计算机横向联网,在财政和各部门之间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实现部门之间无纸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速度。

2.推行“零户统管”会计管理模式。通过推行“零户统管”,在保持单位资金使用权和 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取消各单位的银行账户和核算账户,成立财政收付执行机构——“会 计核算中心”或“会计收付中心”,实行预算统编、会计统配、国库统付和采购统办的管理体制。其主要职责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配合财政国库管理部门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预算单位设立支出总账及分类账管理系统,受理审核预算单位支付申请,开具支付令,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及时反映支付情况,为预算执行分析提供信息。

3.强化实行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体制改革的基础,政府采购是预算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政府采购制度的保单,这三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部门预算不细化,就不能对财政性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管。

4.改革国库管理体制。为适应人民银行管理体制和国库集中收付罐改革的要求,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国库机构体系。

5.修订和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要重新修订《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家金 库条例》、《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总预算会计制度》,相应制定《国库收入管理办法》、《国库支出管理办法》、《国库支票管理办法》、《国库会计核算办法细则》等,以及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为政府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提供法律保证。

下载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国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实行多年,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与规则。下面介绍美国、法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概......

    集中支付对审计的影响

    集中支付对审计的影响 一、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方式,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 度,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 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

    探讨预算会计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协调性

    探讨预算会计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协调性 摘 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统一调度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一场根本......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董苏彭 【专题名称】财政与税务 【专 题 号】F61 【复印期号】2002年02期 【作者简介】董苏彭 山东省财政厅集中支付中心一、国库集中支付制......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审计监督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审计监督 针对过去财政性资金管理存在着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账户较多,资金收付活动透明度不高;收入缴库不及时,退库不规范;支出拨款环节多,运行效率和使......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海关部门预算管理的影响和建议

    [内容提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建立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本文从海关预算管理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全面预算管理论文)浅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与实践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全面预算管理论文):浅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与实践 摘要:2001年2月,国务院通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拉开了现代国库管理改革的序幕,国库集中支付开始进入人......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大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为深化财政改革,我国于20世纪初期对事业单位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运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