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家乡人用上正品手机
让家乡人用上正品手机,欢迎光临“鑫鑫通讯”,本店坚持做好,做专的原则,取得了长虹,西维,卓拉,振华等正品手机的独家代理销售资格。选手机来“鑫鑫通讯”坚持质量不好不卖,价格不合理不卖,售后不完善不卖。为您提供质优价廉的手机,配件,贴膜及维修。正品手机辐射低,信号好,待机时间长。“鑫鑫通讯”是您正确的选择。让家乡人饮用健康水。好水,让生命更美好。您还在用身体当过滤器吗?“沁园”为您和家人的健康把关。“沁园”采用进口滤芯料,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铁锈,泥沙,细菌,病毒,钙镁等金属离子,降低水的硬度,并吸附自来水中的氯化物及水中的异色异味,改善水质与口感,降低胆肾结石的发病机率,“沁园”是您明智的选择。
第二篇:远离JS!识别正品手机
很实用很完备的各种方法,教你做一个有心的购机者,让JS死去吧!!!看串号(IMEI)
手机串号,如同手机的身份证,每部机子的 IMEI 号都是惟一的,一般说来可以由此来判断一部机子是否为正品。判别方法如下:在手机的待机状态下输入 * # 06 #,手机显示的一串数字即为其主板串号,将其记下; 取下机子电池,看机身后面的两个标签中的白色标签上的串号 即机壳串号,另一个标签一般是入网许可证。是否和前面数字一致;再看机子包装盒上的 IMEI 号,比较三者,看是否都一致。如果主板串号和机壳串号不一致,那么这台机器很有可能是经过维修或零件拼装的,千万不能买。如果三个串号都一致,加上有入网许可证的话,基本上就能证明此机是正品,但是也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因为现在的 JS 什么都能造假,主板串号可以用电脑和软件刷写,假的串号标签和入网许可证更是几块钱就可以买到,为慎重起见还应该按下面的方法继续验证。
1.看机子外包装和说明书
正规新机子的包装和说明书印刷精美,多为铜版纸印刷,字体和图像十分清晰、有层次感,而假冒的包装盒却多为简单单面纸张仿造,字体和图像都很粗糙,印刷字迹模糊,不少非正规渠道的改装的说明书甚至是复印的。还有一些翻新机子虽然采用的是原来正品的包装盒和说明书,但毕竟机器是旧的,其包装盒必有磨损,说明书也一定存在使用过的痕迹,购买时多加留意,就能发现。
2.看入网许可证
真的入网许可证上有水印,表面的颜色不均匀,有深有浅,有粗有细;而假的多为复印,表面颜色没有变化。如果你看不出的话,还可以用验钞机照一下入网许可证,真的里面有防伪图案 会呈现出红色的“ CMII ”的图案。而假的图案则模糊不清。真的入网证一般都是用针式打印机打印的,数字清晰,仔细看有针打的凹痕,而假的入网许可证是普通打印机打印的,数字不十分清晰,没有凹痕。一般而言,入网许可证是比较难造假的,毕竟造假所需的设备在成本方面比较高。另外还可以上网查询来检验入网许可证的真伪,在此就不详细说明了。
3.看手机外壳
打开一款新机子时会很明显地注意到,在机子“关键部位”都有贴膜做重点防护,例如内屏、外屏,摄象头等等,这些部位只要接触,就会留下指纹.当您看到新机子上的指纹后,任凭 JS 如何解释您也不要听信。此外,灰尘和使用痕迹也是翻新机子同样难以避免的,机子上下外壳之间的缝隙,键盘周围的空隙,还有充电器插槽等处都是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翻盖机子的转轴处也会留下使用过的痕迹,同样也要特别注意。
4.翻新机子一般采用的外壳都是仿原装的,或旧外壳精心处理而成的,所以机子外壳前后两个部分很容易出现闭合不紧、留缝很大的情况,鉴别方法是用手指甲试试能否插入手机上下盖的接缝,如果能插进去,就是组装壳。对于没有更换外壳机子,JS 出售前用一种像清洁剂的雾剂一喷,旧壳的表面立刻出现一种像新机一样的磨砂效果,若不仔细查看,便会被 JS 蒙混过关,但是用不了多长时间,机壳的喷漆就会落,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外壳,因为 JS 的工艺再好,也没有原厂的设备先进,如果仔细查看的话就能看到一点小颗粒 , 是灰尘,由于喷漆时没有在真空房间作业造成。
5.如果是翻盖机还可以查看一下翻盖的结合处,因为有些时候,就算 JS 把机器表面处理得再好,这些地方也难免留下一些灰尘的痕迹。另外查看机身螺丝是否崭新,有没有螺丝刀拧动过的痕迹。更要注意的是,许多新手机都有一股明显的檀香味,而旧机子和换壳机一般都没有这样的味道,或是有加工时留下的异味。
6.看手机配件
正规厂家的新机子有全套的原厂配件,至少也得有一电一充。翻新手机的配件一般都不
齐全或者不是原厂的,购机之前最好先去相关的网站了解一下标配的原厂配件都有哪些,以此防止被 JS 克扣配件。另外,如果发现配套的充电器和耳机的插头上有划痕的话,那么这台手机也很有可能不是全新的。
7.看使用记录
看一看手机中的游戏、短信、电话本、通话记录、自编铃声等项目有没有使用过的记录,如果有的话则有非常大的翻新嫌疑。另外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机子频繁地自动关机或是死机,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款手机的主板或是软件存在一定问题。
8.看保修
向经销商询问机子的保修期并索要正规的发票。翻新手机无法享受正规手机“三包”规定的所有权益,因此一般没有保修期或保修期相对较短。如果销售商说他们自己负责保修也不能答应,因为正规手机一般都是全国联保的。如果销售商无法做到这些,那么手机肯定存在问题。
9.看价格
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在购买机子前,最好先在当地报纸或是网站上了解一下手机的价格,如果 JS 报出的价格“十分便宜”,就要警惕了,这样“廉价”的手机不是翻新手机、非正规渠道产品,就是配件“缺斤短两”。建议到信誉好、重服务的正规销售店购买手机,拥有完备的三包凭证 有效的发货票及三包卡。这样在机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合法权益才能有所保证。
10.闻气味
大多数新机器有种电子产品出厂时所特殊的香气,这种气味绝不是普通香水所能模仿的。类似的香味在新出厂的电脑配件上也可以闻到。翻新机一般没有这种味道,就算 JS 做了加香处理,也绝不是新机器的味道。
第三篇:让手机远离校园
让手机远离校园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手机远离校园》。我校是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但仍然有少数学生偷偷的将这些违禁品带到学校。
家长给孩子配手机的目的主要是: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外出或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遇到特殊情况,能及时用电话与家长联系,寻求帮助。看来,家长们给孩子买手机的出发点应该是正确的,问题是孩子能否正确使用手机呢?
教育界的专家们认为,中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差,带手机到校,有很多危害:
一是影响学习。通过调查,这些偷带手机到校的学生都是在利用手机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上网玩游戏,qq聊天,看小说,有的玩至深夜,严重影响了学习,事实上这些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带手机到校,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其他同学。
二是不安全。目前,手机也算是贵重物品,孩子带手机上学很惹事。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容易丢失,给学校管理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在回家途中一些不法分子见手机起恶意,专抢中学生手机,有时候可能还会伤害了孩子。孩子之间因打手机和发短信息不当,也可能会引起纠纷。
三是易引发攀比心理。只要手机新款一出来,总有许多中学生缠着父母买。给孩子买吧,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不给孩子买吧,怕同学们瞧不起孩子,难为了家长,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由此可见,中学生使用手机危害很多,也没有必要将这些物品带到学校来。所以请同学们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让手机远离我们的校园。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加强自我约束,互相监督,携起手来将一中校园共同营造成一个更为洁净,更为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四篇:让手机飞
让手机飞
【张麻子上】
张麻子:真该死,在这儿待了半个时辰,连个土匪影儿也没见着!
【张麻子的几个哥们上,师爷拿了张餐巾纸,不住擦汗】
哥们1:大哥,咱可不能放松警惕!
哥们2:(忙着接茬)对呀,对呀,俗话说得好,土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逮土匪的,不能放松!” 哥们3:瞧你说的,怪像厕所里的标语似的:来也冲冲,去也冲冲,厕所环境,人人有责!
(众人笑)
师爷:得了吧,趁现在有空,大哥,那个破的。。。
张麻子:是IPOD,对吧!?
师爷:对对,就是那个“四袋苹果”!
张麻子:那是苹果四代!
师爷:苹果四代和四袋苹果没啥差别嘛!老哥,借我玩玩一会好不好?!(讨好地趴在张麻子身上)张麻子(身子扭,顶了一下师爷):做梦!
师爷嗲嗲地 嗯~~~上次我还帮你把一个作抽风状僵尸给打死了呢?!
张麻子:那我可要卖个关子。(昂着脑袋抖着脚)
师爷:什么?快说!(大悦)
张麻子:你猜猜我的ipod在哪里,有三个选择:
A.在我的衣服口袋里 B在裤子口袋里C。在我屁兜里!
师爷:戚!我才不上你的当里!我选D,在你裤脚管里!
张麻子:那好,我翻给你看!(翻上衣口袋)没有!(抖抖裤脚管)没有吧!师爷:那准在你裤子口袋里!
张麻子:NO!该在我的P兜里。(说着就掏,突然神色慌张)咦!?我的手机咋不见了呢?!师爷,把你的手机借给我用一下!? 师爷:嗯?
张麻子:我要拨我的手机号码,看看有没有人接!哥们1:是呀,师爷!师爷:嗯~~~不好嘛!
张麻子:为什么?
哥们
1、哥们
2、哥们
3、师爷一起:让手机飞一会儿!
哥们4:还是我够哥们!(把自己的手机递给张)张麻子:(拨电话号码)12345677654321!通了!【黄四郎上】 黄四郎:喂?
张麻子:您好,请问你是哪位,我的手机在您这儿吗?
黄四郎:(嗲嗲地)我是黄四郎,在——
张麻子:那好,咱们在AA大酒店碰头,不见不散,你把手机还给我再建!(关手机)哈哈,在茫茫人海中与这位女拾主相遇,真是佛的旨意啊!
黄四郎:好!(见手机没了声音)咦?!真是的。这小子,也没点礼貌!要知道,我乃大强盗黄四郎,又名黄鼠狼,从小成绩一流,留学三年,因为我光三年级就读了三年!我的最大长处还是——偷!我和我哥假张麻子从张麻子的P兜里偷来了苹果四代,如今等他来了我要和我哥来一个“七七二十一八卦阵”,把张麻子活捉!哈哈。。。
张麻子:兄弟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师爷:(敬礼)报告大哥,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报告完毕,报告人,师爷!
张麻子:接受你的报告。(做手势“3”)
师爷:这啥意思哈?
哥们1:笨!大哥要带我们去肯德基!?
哥们2:只要9元,ok!(做手势“3”)肯德基9元轻松一刻,生活如此多娇!
哥们3:如果享用新年套餐,再送比波猴挂饰一款!
张麻子:停!(哥们都站好了)我是说,我们的成功率只有三成!
哥们1234、师爷一起:啊!?
张麻子:所以我们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向着AA大酒店,进发!
师爷:走!
张麻子:(掏出枪)枪在手,跟我走,擒四郎,夺手机!(险些和站在前面的黄四郎撞上)您就是黄小姐? 黄四郎:是——
张麻子:(伸手)请把手机还给我。
黄四郎:您就是失主啊!?
张麻子:没错。
黄四郎:我看不像嘛。
师爷:我大哥年轻时多俊呢。
张麻子:就是,快把手机还给我吧。
黄四郎:那好,你喊这手机三声,它理你,手机就归你。
张麻子:张麻子的手机!张麻子的手机!张麻子的手机!
【手机来电,张大嫂上】
张大嫂:喂~~~~~~~~~ 黄四郎:喂~~~~~~
张麻子(抢过手机)喂? 张大嫂:(怒)你又和哪个小妖精混了?
张麻子:不是啊,我的手机掉到一个小妖精手里去了。
张大嫂:哼,我马上找你算账。(挂)张麻子:不是不是,我只不过是哼着小曲吃着火锅,一眨眼就。。。。
(又被黄四郎抢走手机)
【张大嫂气冲冲地跑过来】
张大嫂:张麻子,你给我听好了!我今天。。。不活了!(拿起张麻子手中的枪,对着自己扣动扳机,随即倒下)师爷:哇塞@死得比《赵氏孤儿》里程婴他老婆还快哪!
张麻子(强忍悲痛):黄四郎,你说你和手机哪个重要?
黄四郎:手机重要。你呢?
张麻子:都不重要!?
黄四郎:那是什么?
张麻子:没有你最重要!(拿起枪,一群哥们都齐刷刷地举起枪对准黄四郎)
黄四郎:哼!(吞下手机,顿时倒下)
张麻子:兄弟们上!(张麻子的哥们把黄四郎的衣服撩开,发现一堆手机,其实本段位“凉粉”翻版)师爷:大哥,咱还不快拿!
【假张麻子上】
假张麻子:住手!张麻子,我才是真张麻子!
张麻子: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山寨的冒牌货!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假张麻子:哼哼,在手机菜单栏的背景照片上有一个不长麻子的张麻子的情况下,我就知道了你的大名!你害死了我妹妹,我可不会放过你们!(放了炸弹,张麻子和几个哥们躲在一旁,师爷不幸被炸伤)师爷:我的屁股痛!
张麻子:你的屁股在树上呢。(悲)
师爷:恩人,我还有两个遗愿没有交代!
哥们1234和张麻子一起:什么?
师爷:我能说第一个吗?
张麻子:奥运全运亚运,比不过2011的春运!办好春运最给力!(翻白眼死)
张麻子:(闭上师爷的双眼)完
第五篇:让孩子远离“手机”
孩子成了“手机控”如何是好
教你怎么让孩子不
沉迷
手机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好玩,它占据人们越来越多时间,侵入你我的生活。到处都能看到有人在智能手机上发微博、打游戏、看小说……不单是成人,还有很多孩子,成了十足的“手机控”。面对孩子的“手机情结”,很多父母无奈又烦躁。
家有“手机控”的孩子,父母到底该如何面对?
讲述
詹女士(初二学生家长(微博))
上厕所儿子都要带手机
这个学期,我们给孩子配了一部智能手机,为的是方便联系孩子。可我现在特别懊悔:就不该为孩子配备手机!开学一个多月来,儿子的心思好像都在手机上,只要在家,就能看到他不时把手机翻来覆去地摆弄。
每天起床,儿子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每天睡前,儿子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平时,若一段时间手机没有动静,一定能看到他不时地查看手机。更让人看着心烦的是,儿子边看电视也要边玩手机,就连上卫生间也把手机带在身边。在卫生间里,他会蹲上半天不出来——— 这“臭小子”不是在用手机玩游戏就是在用手机刷微博。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里,儿子更是机不离身。那天,我们一家人自驾车回老家,旅途四个小时,虽然车上颠簸不断,但儿子还是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在我的不断提醒和制止下,他才很不情愿地收起了手机。
反正,儿子着了手机的“魔”!自从买了手机,手机就成了儿子随身携带的一个“玩具”,有时他的同学来家里玩,他们说的好象也都是手机里的什么游戏。
其实,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儿子就提出了买手机的要求。那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太小,再加上我们家离学校不过10分钟的步行路程,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我们没有答应儿子的要求。
上初中,儿子被电脑派位到了一所离家较远的学校,尽管儿子也曾念叨说班上很多同学都配手机了,但我们总是担心儿子的自制力不够,担心因为手机导致他学习上分心。所以,一直到了这个学期开学前,我们才决定满足孩子的要求。毕竟,校园里的手机很普及了,同时,有了手机联系起孩子来的确也更方便。
在配备手机前,我们也与孩子“约法三章”。可是,孩子却没有我们期待的那样自律。现在,我不仅担心儿子因为手机辐射伤害身体和影响视力、担心儿子老是低头摆弄手机影响关节和脊椎生长,而且还担心儿子对手机产生像“网瘾”一样的依赖。同时,我还担心因为手机依赖影响儿子的心理健康和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面对成了“手机控”的孩子,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点评
自信不足易成“控”一族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控,取complex(情结)的开头音,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现代社会流行各种“控”,尤其是年轻人,从美食到时尚到玩偶到明星,无所不能“控”。在种种“控”背后,其实都是一种成瘾心理在作祟。从詹女士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儿子确实对手机过度依赖,是个典型的“手机控”。
为什么会出现“手机控”?为什么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容易对手机等事物着迷上瘾?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4种基本本能:一是寻求新经验、好奇的本能;二是寻求安全、畏惧的本能;三是寻求反应(爱情、友谊等)的本能;四是寻求赞扬的本能。凡是能够满足人们这些本能的事物,都具备让人成瘾的条件。而手机本身新颖繁多的功能、网络间接互动的特性、便携隐蔽的特点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些愿望。于是,在手机不断普及、功能逐渐完善、为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手机的“温柔陷阱”。
同样用着手机,为什么有人“控”得厉害,有人却能把握得益?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和人的挫折经历与个性特征有关。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经常受挫、自信不足、兴趣缺乏、内心空虚、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人,容易成为“控一族”。相反,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充分获得成就感、兴趣广泛、内心充实、人际交往顺利的人则不易为手机这样的身外之物所影响。
詹女士的儿子正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变化最激烈,和父母的沟通交流变少,而转向寻求同伴的认同,并且对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世界有强烈好奇心。而手机恰恰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尤其是许多不擅长和同伴面对面交流的孩子,通过手机短信、QQ、微博等延时交流工具,可以更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达成一种获得广泛交流和认同的心理假象,在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满足感的同时,难免过度沉迷其中。
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把“控”手机的青少年称为“活在气泡里的世代”。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六英尺屏幕上。经常使用手机的青少年不但缺乏和周围人的沟通,对父母的要求也更为叛逆。
这一层气泡隔绝了“自我”和外界的关联,让人变得更加孤独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懒散、消沉。同时,心理学家还发现,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会让人出现“注意力障碍”,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分神,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做深度的思考,这对以学习为主业的学生而言,影响尤其明显。
建议
鼓励孩子多面对面交流
林瑛老师建议:
1.让孩子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不是自己认可的行为,都是无法获得积极效果的。要改变沉迷手机的现状,必须让孩子认识到“控”手机的危害,并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这是戒除任何成瘾行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家长要通过平和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和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要危言耸听,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相对于其他成瘾行为,手机成瘾只要能够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并能得到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还是比较容易戒除的。
2.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
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对手机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
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良性互动的团体活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3.约法三章,坚决执行
孩子毕竟是孩子,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无法和成人相比。因此,在戒除手机成瘾的过程中,家长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赏罚一定要分明,执行要坚定。
孩子的自制力实在是不行的话,帮孩子换个传说中的“老人手机”也未尝不可。要注意的是,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改变,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爱心和鼓励,千万不能着急。
4.利用同伴的力量
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少用手机短讯和QQ。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的时候,手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同时,也可以请孩子的朋友们充当监督员,在孩子违规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提醒,甚至联合孩子的好友与其家长,共同参与到戒除手机成瘾的“活动”中来,当“戒手机”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和潮流,“控”也就不复存在了。
来自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