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08:4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范文模版)》。

第一篇: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范文模版)

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

一、问题提出和现状分析

特殊家庭学生是指学校教育的特殊群体,是学习上和生活上处于特殊地位的受教育者。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转型期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文化更加繁荣,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利益格局也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社会多元化、家庭多样化,人们的需求日趋旺盛,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化、差异性明显增强,因而产生了特殊家庭,他们的子女在学校也无疑成了特殊群体,其特殊性表现为:一是农业企业化新机制的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二元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开农村的土地进城务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由于经济负担以及政策滞后等诸多原因,进城农民工的父母无法解决孩子在城里的衣食住行及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因此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进行隔代抚养或亲属抚养。这些农民工大多是长年在外,打工挣钱,并且务工的地域流动性大,路途遥远,一年难得有两三次回家和孩子见上一面,这些由祖辈亲戚代养,亲自关系失衡的农村儿童就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是学校特殊群体中的主流;二是由于父母的感情破裂等诸多因素造成近年来离婚率不断上升,或是父母单方或双方亡故,使其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甚至不复存在,他父母的亲情荡然无存。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的心灵遭受了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因而就成为了离异家庭学生或单亲(无亲)家庭学生,他们是学习特殊群体中之一;此外学校中还有这样的特殊群体——特困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犯罪家庭学生、富裕家庭学生等,这类特殊群体为数不多,特困家庭学生一般因天灾人祸突发事件或以领取失业救助金度日而造成,其子女的吃穿用等落后于一般人; 残疾家庭学生因家长生理上的残疾或长年疾病丧失劳动力、经济来源,负担重,困难大,犯罪家庭学生因其父(母)违法犯罪而领刑入狱,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而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

上述种种特殊家庭学生表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在学校越来越凸显,带给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越来越重。如何加强对这类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使

他们能健康成长,已成为当今学校和社会的一大课题,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开展“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非常必要,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正因为特殊家庭学生所具有的普遍特殊性,所以其教育与管理对学校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社会各级对这类特殊群体的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各校也正积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研究、想方设法寻找解决对特殊群体教育与管理的对策。由于特殊家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生活环境与氛围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受到的影响较为复杂,有的人从小就失爱、失教、失落,从而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自卑、孤僻、抑郁、冷漠、嫉妒、逆反等心理或暴躁、攻击、逃学等行为,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这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影响着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将有可能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特殊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使这些特殊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既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从维护社会稳定,关心民生发展的需要。

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研究的方法,应根据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以班级观察、家庭访问、社会调查、媒体咨询为切入点的研究方法。学校方面: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学校环境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影响,老师与特殊家庭学生的沟通帮助、特殊家庭学生自身在校的思想动态、道德情感、学习态度、行为表现以及心理变化等等。家庭方面通过深入访问,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对子女的关心程度、教育手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了解特殊家庭学生在家参与工作的情况、生活自理的能力、了解周边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等等;社会方面,通过调查、掌握党和政府对特殊家庭学生的种种政策和措施,以及社会各层面对他们的影响等。总之,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形式的方法。

三、研究基础和研究目标

该课题负责人黄小军老师是有三十三年教龄的中年教师,现任学校常务副校长,担任校长近二十年,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曾多次参加市、区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多次获得市、区优秀工作者等荣誉,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有着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组织能力,完全能胜任这次的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叶成浪老师,是镇中心学校的教导主任,肩负着对中心学校小

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有着较丰富及的教育教学理念,文化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组织并参加过多次镇级教育教学有关问题的研讨,对学生教育与管理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常务副校长亲自担任该项目课题负责人并具体组织实施。同时,学校从课题组织成员的课程安排上做了充分考虑,尽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教研上,他们可充分利用每周三的教学理论学习时间进行课题研究交流,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提供了时间保证。学校的远程教育网、图书室、教科书、电脑室等都能为顺利完成本课题提高保证。此外,学校为课题研究组专门安排了四台电脑,一个小会议室给课题组成员专用,同时从学校公用经费列支5000元作为课题组研究经费。以上这一切都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证。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进行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构建多管齐下的育人对策,采取特殊教育的方法,形成多种的育人措施,提高全体师生和全社会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注,促使全体师生和全社会在反思中重视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以达到社会和谐。

四、研究内容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特困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2、残疾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3、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4、单亲或无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5、犯罪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

6、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研究

7、富裕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本课题的实施步骤:

以学校班级观察、家庭访问、社会调查、媒体咨询等案例为依据,组织研究人员对研究内容按层次、分阶段进行研究,从而在访问——调查——分析——实践——反思——提出对策中达到课题研究的圆满完成,其实施步骤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至12月)思考问题,设计方案。召开课题组全体会议,充分认识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二)实施阶段。(2009年元月至12月)观察、调查、探访、记录,开展各层面的调查、探访,初步形成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文本。

(三)分析反思阶段。(2010年元月至3月)找准切入点,小组讨论分析,反思并整理成文,做好阶段性成果汇报。

(四)总结阶段。(2010年4月至6月)形成研究成果,总结、推广。

五、成员分工与经费管理

课题组成员共9人,全部大专或本科学历,均为小学高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全部是教学一线的教师,且大部分是班主任,有较好的研究场所和时间保证。课题组负责人黄小军常务副校长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设计方案,课题报告,做好总结工作;副组长叶成浪:负责做好组员的协调与材料的构建工作,具体指导各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分工:黄艳萍,负责离异家庭、单亲或无亲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徐聪娣、赵翰瑜负责留守儿童学生的研究;林晨,负责特困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官煌清,负责犯罪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黄小娟,负责残疾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黎玉梅,负责富裕家庭学生的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要做到精心筹划、深入各层面,既分工又合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包括收集资料、调查分析、撰写相关报告或个案分析等)经费管理:本课题研究经费5000元,主要用于课堂组成员调查活动经费以及论文的发表等费用)。

六、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1、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2、与课题相关的个案分析、调查报告;

3、与课题相关的实录片段与评析等。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是:接到立项课题的通知后,举行了开题仪式、课题组召开了第一阶段第三次会议,部署了课题《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的有关工作。主要参考文献有:《教育学》、《心理学》、《当代教育》以及网上查找的相关文章资料。

第二篇:《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特殊家庭”这一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和谐的家庭而言,是指特困家庭、残疾家庭、离异家庭、单亲或无亲家庭、犯罪家庭、领养家庭、再婚重组家庭、寄宿寄养家庭和留守家庭等。

(二)研究背景

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地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增加,致使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重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我国自1995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100万,离婚率突破10%。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子女。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子女为甚。据介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中特殊家庭孩子占78.5%。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情绪,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良好发展受到压抑或扭曲,并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而且也导致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和心理偏常,甚至出现犯罪的现象。

可见,对特殊家庭孩子管教不到位,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国家人才的竞争,人口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不利因素。因此,开展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的研究,并针对其异常心理行为特征进行预防和矫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对学校和社会都将起着积极作用。

2、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现如今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已引起了各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各方也从多种角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如南京附属中学的《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广西省已进行了《特殊家庭学生情感优势智能开发的研究》、江苏省的太仓市进行了《特殊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等,国外及我国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台湾地区对于特殊家庭教育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指导学校的教育,但是对于针对性及实践指导意义符合本地区、本校及依据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学生进行的具体研究还不是很精细,这也是我校进行此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重点所在。就此而言,此课题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在深入的同时亦有所突破。

(三)、研究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探索到行之有效的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开展的特色教育,是特殊家庭学生能够在温暖、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通过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引导、关爱,对特殊家庭家长的教育,对学校各方力量的积极调动、温暖、和谐氛围的全面营造,有利于学生合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利于特殊家庭学生个性的成长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为期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基。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岗位成才。

本课题研究,针对性强,研究范围和视野范围较宽广,这对广大教师多点切入、把握研究重点提供了针对性,课题研究过程的调研研究、建立档案、归因研究、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实践探索、教育模式的研究等过程渴望对引领骄傲是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和教师的高位成才踢狗实践依据。

3、为全校的教职工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校风,促进学生的理解、包容、平等、团结、友爱的良好心理品质,懂得珍惜生活。

4、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形成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德育对学校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德育能够活化校园氛围,彰显人文关怀的魅力,而且反映在生成德育特色,构建的与文化的底蕴,展现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元作用,而课题研究也能够为学校管理工作增添新的亮点,课题研究赋予学校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时使命,它将引领学校德育工作走向扎实、纵深、精细和有效方向发展。

二、研究目标

深入探索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对策,以帮助特殊家庭的学生体验到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引导他们建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及理想的道德人格,正确理解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责任心,增强其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积蓄学生内心的爱,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进而保证特殊家庭的学生阳光、健康的成长,提高生命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各类特殊家庭学生现状及特征的调查与分析研究

随着形势的发展,特殊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的孩子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孩子相比,因家庭的种种变异及因家庭变异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不当,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都有着差异。行为偏差,学习困难,心理发育偏异的人数都多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所展现出来的问题及特征不尽相同,教育的对策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这些资源的有效挖掘、获取,对于探究特殊佳通学生教育对策至关重要,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学生个体访谈、寻访教师、家访等多种形式获取准确信息资源,以服务于教育对策的探索。

2、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研究 特殊家庭的学生经历这不同于一般家庭学生的成长故事,体验着过多的消极的情感,爱的缺失,他们较之一般家庭的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偏差,更易呈现心理问题。

3、特殊家庭学生及家长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除了学生自身的关爱、引导、调试之外,对于他身边的家长、教师及环境的教育及渲染也不容忽视,所以针对这两个群体开展相关的讲座、沟通互动活动很必要。

4、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的探索研究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对多途径、多样式的活动开展的观察、记录、分析,科学评价活动的效果,确定实践活动价值的操作性,进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时间:2011年3月——2015年12月,历时近五年。

(二)研究对象:在校的特殊家庭的学生、家长及相关教师

(三)研究方法:依据本课题为应用性研究的性质,决定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配合以调查访问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四)研究进程计划

1、撰写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2011年1月——3月)

搜集相关资料,对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统计整理成文,确定课题题目、目标、意义、内容、方法及研究过程等内容,形成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进行开题申请。

2、开题初始调查(2011年3月——5月)

(1)编制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当前我校特殊家庭学生现状。调查问卷要进行科学验证,形成有效问题,最终编成问卷,并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答完后收回。(2)进行个体访谈,旨在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态,成长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3)与相关教师访谈,旨在了解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等情况;

(4)进行个别的家庭走访,旨在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模式等。

3、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探索(2011年6——2015年1月)(1)各类特殊家庭学生特征的调查分析(2)论证特殊家庭学生的有效教育对策

(3)对各种已论证的教育对策进行实践探索

(4)对各种对策进行有效性验证,运用调查、观察、测验等方式

(5)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并进行科学教育模式研究,即如何将有效教育对策进行科学延伸,以有限的资源带动并实现无限的教育效果。4结题验收(2015年7月——12月)(1)整理课题实践资料

(2)提炼课题成果,形成成果资料(3)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五、研究保障

1、机制保障:我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关爱教育、赏识教育,营造温暖、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的教育机制与模式,校领导对此课题的重视与责任心,有利于各种措施的实施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人员保障:本着课题即是工作的理念,本课题研究的进程里,学校众多的关注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教师都踊跃的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中来,对于形成浓厚的课题氛围及取得丰硕的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成果提供了雄厚的是自保障。

3、经费保障:重视科研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基础,学校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学校关于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的经费支出。

六、预期成果

1、《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集》

2、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库

3、《特殊家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集》

4、《特殊家庭学生个体访谈录》

5、《特殊家庭学生成长记录汇编》

6、《特殊家庭学生作品集》

7、《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讲座汇编》

8、《关爱特殊家庭学生主题班团会实录集》

9、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模式

10、《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结题报告》

第三篇:浅谈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谈谈怎样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度增加,致使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从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一、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

生活在特殊家庭里的学生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学生相比,因家庭的种种变故及因家庭变故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不当,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等方面都有着差异。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这些孩子由于过早的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导致了其行为和心理的偏差,无疑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感到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只有对他们异常心理行为特征及时进行矫治,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才能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都知道,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讲,首先应该是家庭要努力改善外因,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其次,学校教育要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改变内因。

二、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我们不仅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和一般家庭学生一样按教育大纲进行教育,更要从这些学生的家庭特点出发,从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方面加倍关心,对症下药。

1.生活上多给一些关心。

特殊家庭的学生中,有一些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导致性格内向不擅交流,老师要多组织活动,拉近他们和同学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同学、老师对于他们的关爱。

2.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为了帮助特殊家庭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偏爱这些学生,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当他们稍有进步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班主任要经常找这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为他们提供正视现实的方法,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培养在逆境中成长的勇气。家庭的不幸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一面,但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

三、指导特殊家庭的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特殊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往往与他们的父母教育失误有关。

1.让家长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

通过家长会、个别家访,让家长明确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孩子生长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作为家长更要从各方面进行教育和呵护。但光给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不是一个好家长,而从孩子成长的各方面来关心、教育、引导孩子的这才是一个好家长。只有让家长在思想上明确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才可能让家长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2.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

学校开设家长道德讲堂,请教育专家介绍家庭教育方法,请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进行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学校召开不同类型家庭学生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及时反馈这些孩子在家、校的表现,家校同步共商教育对策。

当然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进行不同的指导,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父母离异家庭:要求家长明确不管谁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双方都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要定期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协调好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方法要一致,以免出现抵消的反作用。

(2)父母再婚家庭:要求继父、母明确对非亲生的孩子,要克服教育上的心理障碍。严是爱,宽是害,只要出于一片爱心,孩子是能理解的,但在表达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让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

(3)祖辈代管家庭:因父母离婚或把孩子托给祖辈代管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年纪较大,教育观念陈旧,文化水准较低,教育孩子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特点。学校对这些监护人更要作更多更细的指导。经常与这些监护人联系,不断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避免溺爱型、放任型教育方式的出现。

总而言之,对待这群特殊的群体,我们应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要各方面全方位的积极配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格外细心、特别关心、充满爱心、非常耐心!特殊家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特殊关注,教师从学校角度去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发展比较容易把握,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促使家庭和社会同心协力,才能使教育更有效。

第四篇:社会转型期提高青联组织凝聚力的研究

社会转型期提高青联组织凝聚力的研究

内容摘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层次的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之中,新型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为社会各个层次的青年提供服务。青年组织的多样化,青年选择的多样化,带来了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因此转型期的青联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加强青联与青年之间的凝聚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本课题的研究视角是依据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研究青联组织与委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寻找良性互动模式,提高青联组织与其委员的凝聚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采取了座谈会、小型调查及文献法。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卢湾区青联组织如何加强青联与青年之间的凝聚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作出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

青联 凝聚力 社会转型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卢湾青联的基本情况

青联是青年联合会的简称。青年联合会是各界青年社团、各界青年代表的联合组织,面向全体青年,青联集中了各界别的青年代表和青年骨干,是青年统一战线组织。

卢湾区青联现有青联委员215人,其中,女性委员84人;党外委员103人;非公经济委员108人;99.5%为大专以上学历。区青年联合会下属团体包括:区青年企业家联谊会、区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区青年工作者沙龙、区青年律师联谊会、区八号桥青年沙龙、4个街道青联分会共164个会员单位。

(二)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层次的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之中,伴随社会转型期而来的是新型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各种类型的青年社团数不胜数,这些新型的社会组织为社会各个层次的青年提供服务。青年组织的多样化、青年选择的多样化,带来了青年价值观的多元化。因此转型期的青联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加强青联与青年之间的凝聚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卢湾区青联组织所面临的优势、不足、机会和挑战,提出应对措施。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采取了座谈会、小型调查及文献法。研究者对来自各个领域的有一定代表性的青联委员进行了非正式的面谈。小型调查是针对非青联委员而做,选择了一所高校的50个研究生,试图了解青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评价。文献涉及到学术界对组织的研究,通过梳理关于组织的文献,发现青联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的成员构成不仅是自身组织内部科层制里的人员,而是囊括社会领域中的杰出青年,这种独特的互动模式决定了青联与委员们的关系只能是一种松散型关系,若想使一个松散型的组织具有一定的凝聚力,设计组织目标至关重要。

二、青联组织面临的问题

(一)青联委员对青联的评价

为了能够准确地得到委员们对青联服务的评价,我们委托第三方实施一次座谈会和一次小型调查,为了确保数据的客观和中立,青联采取了回避制。参与访谈的委员是由第三方从各界别随机地挑选出来的。

通过访谈发现,委员们对自己的青联组织还缺乏很强烈的认同感,因为他们首先是单位体制下的人,他们的地位、资源和荣誉几乎都依赖于单位提供。作为青联组织的骨干,委员们最关注的是,青联能为他们提供什么?他们的本职工作如何能与担任青联委员联系起来?委员们表示,希望青联做的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更应该是“伯乐”,他们很重视青联的举荐权,而不希望青联组织只是象征性的荣誉。

(二)学生对青联的认知

为了获得对青联较全面的认识,我们还在某高校做了一个50人的小型问卷调查,参与者是研究生。设计的题目很简单,主要涉及学生对青联的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青联对自身的宣传还不够。青联是青年的组织,如果缺乏代表性,不能集中、综合、表达、捍卫青年的利益,相应地也得不到青年的支持。如果失去了庞大的青年群体的支持,那么它的“助手”地位也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青联如果不能为青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会失去社会合法性。这里的合法性不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而是指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合法性可以帮助一个组织提高社会地位,促进组织间的资源交往,具有社会合法性本身就是提高了组织的生存能力。

简而言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大致可以发现目前青联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知名度,凝聚力不足;二是工作目标不明确;三是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四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三)青联与香港青年协会的比较

虽然青联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各界青年,但这只是理论上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这么宏大的目标是很难操作的,因为青联自身的结构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方面,可以和香港青年协会做一比较。

香港青年协会(以下简称港青协)是一个运作良好的非政府青年组织,他们的宗旨也是为社会各界青年服务。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三:一是拥有一支专业和优秀的社工队伍,二是高层领导重视,三是资金雄厚。香港特首每年都出席港青协下属青年领袖发展中心举办的“青年领袖培训班”。港青协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津贴、公益金拨款、香港赛马会捐助、信托基金、会员缴费及个人捐助等。由于港青协的非政府背景,再加上它的理念单一,就是为全港青年服务,使得港青协在融资方面比较容易,可以吸引社会各个层次具有不同信仰的人为其捐款。

相比之下,青联很难实现为全社会青年服务的宗旨。因此青联必须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究竟是委员,还是全社会的青年。如果两者都是,那么,从工作目标评估的角度看,这样的目标很难完成。因此,必须通过一个中介变量来实现,这个中介变量就是青联委员。青联应该定位于为委员们服务,通过凝聚委员,而达到吸引其他青年。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实施项目来划分凝聚群体,不一定按照界别来划分,根据委员的兴趣和能力,分为互益型群体、工商型群体、服务型群体、公益型群体、兴趣型群体六种类型,充分利用、调动委员的资源,在青联为委员们服务,委员们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提倡委员们彼此服务。服务是多向度的,不是单向度的。

三、青联凝聚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一)凝聚力的构成要素

在政治学中,权威通常用于表示一定的政治控制与自愿服从的关系。权力与权威并不等同。权力可以实施强制性服从,但没有权威。权威必须建立在公众的认同、拥护和自愿服从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青联更好地实施凝聚力。因而,在青联与青年的互动关系层面上,权威与凝聚力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青联对青年的凝聚力越强,权威度就越高;权威度越高,就越能增强青联对青年的凝聚力。研究发现,影响凝聚力的构成要素有七种:一是成员的共同性,二是群体规模的大小,三是群体与外部的关系,四是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五是群体的地位,六是目标的达成,七是信息的沟通。

(二)凝聚力的提升

1、任务凝聚力:凝聚力来源于一个组织的合理的目标设定。任务凝聚力是指通过项目、活动的实施,组织委员一起努力有效地工作。如果组织确认的目标既有社会价值,又有个人意义,实现后既提高了组织的威望,又能满足多数成员的愿望与需要,那么这个组织的凝聚力就会加强。

2、交往凝聚力:青联不仅是政治型组织,也应该是情感型组织。凝聚力还取决于委员们之间的个人友谊。除了任务凝聚力,委员们还需要与他人和谐相处,这就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形成交往凝聚力。许多研究已证明,人们对某个组织的情感除了喜欢该组织的原则以外,更多的是喜欢该组织的人。领导必须与委员密切沟通,情感的建立对一个组织的凝聚力是不可缺少的。这种情感既包括委员们之间的友情,同时也包括与组织领导人的友谊。

3、凝聚力与参与度相关:青联要为青年提供多种参与渠道。凝聚力与参与度相关,凝聚力强,意味着委员们高水平的参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让群体所有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自己所在群体的事务的决策与管理,对于树立群体成员的主人翁精神,使整体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组织的各项决策都应通过各种方式邀请委员们参与,使成员体会到自己是这个群体的真正主人。参与意味着组织成员在配置权利和责任方面扮演了一个主要、但不是独一无二的角色。

参与的方式包括:谁参与?怎样参与和参与什么?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参与,青联组织可以依据活动目标的不同为委员们提供不同的参与方式。

——消极参与:组织者通知委员们政府做的决定及一些发生的事情。

——参与提供资料:委员们参与回答问题,问题则由设法获得资料的研究者和组织领导者提出的。

——参与咨询:委员参与咨询,外来机构听取他们的观点。外来机构界定问题和解决方案。

——参与物质资源:委员参与提供资源,例如提供活动经费、场地。

——互动参与:委员参与共同分析,制定共同的行动计划。

四、提高青联组织凝聚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青联组织的优势所在一是地位优势,青联主席是团委书记,这一身份是其政治合法性的保证。二是经费优势,有相对充足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专项拨款,辅之以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三是运作网络优势,青联“自上而下型”的半官方色彩,决定它们会借用主管单位的行政权力和组织系统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共青团的组织资源,有效地降低了自己的运行成本,在利用共青团组织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性地开发社会化运行方式。

(二)提高青联组织凝聚力的十大环节

1、明确青联的目标与定位

我们先对领袖、精英、领军人物和骨干的概念进行界定。

(1)领袖。在社会学中,通常划分三类个人活动家:普通人、有地位的人、领袖。在任何一个团体中,总会有一个人具有说服他人、引导他人的能力,学术界把这种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称之为领袖,领袖并不一定是有地位的权势。在西方,由于第三部门发达,社团众多,非政府部门的领导人经常被称之为领袖,他们不必占有资源,是民间权威,他们拥有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大批追随者。从这个角度来说,青联委员并不是某个社团的发起者或领导者,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追随者,他们只是科层制体制下的一个佼佼者。特别是在中国,领袖一词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色彩和极高的道德期望,往往承载着一种宏大的理想和使命感。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青联委员都不接受被称为青年领袖,觉得听起来太夸张。

(2)精英。在学术话语中,领袖强调的是个体,精英强调的是群体。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权力精英》一书中,指出精英是一群拥有可能拥有的一切的绝大部分,通常包括金钱、权力和声望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整个生活方式的人。与精英相对的则是大众或草根。因此,该词具有浓厚的反民主色彩。把社会人群分为精英和草根,是在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在人们思想认识领域制造“差距”,不利于社会和谐,容易产生阶层对立。

(3)领军人物。领军人物包括以下内涵:首先是在某个领域中做出卓越贡献,并处于领先地位;其次在某个领域起到某种引领和带动作用。除了有解决核心问题的能力之外,领军人物大都有坚韧的个性心理品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的影响力往往成为团队心悦诚服的一种心理认同感,因此,领军人物是凝聚团队的核心,是人才群体中的精华。必须明确,领军人物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在其身后一定有一个团队,杰出的领军人物能够带动一个学科、甚至一个产业的崛起。

综上所述,我们将绝大部分青联委员定位在具有中性色彩的“骨干”一词上。他们是在各类组织中拥有一定关系和资源的成功者,他们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工作技巧和现代素质,是各种工作计划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他们是青联的主要工作对象与服务群体,青联工作的目标和定位就是服务、凝聚和引导好这些社会优秀青年骨干,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他们向更高的层次加以培养和推荐。

2、以项目为载体,遴选优秀青年,弥补目前委员选择机制的不足

青联委员的产生多采用老委员或组织推荐、协商人选等办法。这种选择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有可能遗漏真正有才能的优秀青年,无助于形成培育个人创造力的社会环境,也不利于凝聚广大的青年。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群体的分化明显,更加凸显加强青年凝聚力建设的必要。凝聚力建设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其效果取决于对工作对象的了解程度。卢湾青年群体大致可以划分4个小群体:一是新经济组织中高知识层次的青年群体,又称之为白领;二是自求发展的青年个体私营业主群体;三是外来务工青年群体;四是多媒体冲击下的“网上一族”。

为了弥补目前委员选择模式的缺陷,青联应该通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吸引各种青年群体来参加,项目设计最好依据卢湾四类青年群体自身优势,通过各青年群体中的委员来发布、调动、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优秀青年,追踪联系,有目的地培养他们对青联组织的认同,吸收他们加入青联组织。另外一个发现优秀青年的渠道是利用政府组织的大型项目,如特奥会等,青联的工作人员应亲临现场,并将发现的人才登记在案,保持密切沟通。人才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不是指定的。只有源源不断的发现新人,青联工作才能保持新鲜的活力。

3、灵活运用资源的输入输出

青联委员加入青联组织,是他们在自身组织之外追求自己另外一种目标的渠道,这种需求或是利用青联作为谋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或是对声誉的需求。这是组织凝聚力来源之一。因此,为了确保组织具有凝聚力,必须将组织目标内化为个体自己的目标。组织要行动,就必须具备一系列功能。组织的社会职能首先需要在环境中得到或曰“输入”一些资源,然后,创立它要推销或曰“输出”的产品。组织为了实现其必需的“输入”和“输出”,必须要与环境建立一些关系。由于这些关系对组织的存在和组织自身的运行来说具有绝对的必要性,组织的社会职能因此有必要营造一个有结构的和具有稳定的网络。

由此可知,若想实施青联的服务功能,青联首先必须从外部输入资源,或是获取资源,诸如举荐权、人力资源的整合调配等。通过将这些从外部输入的资源输出给委员或广大青年,有利于加强青联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从而使青年产生凝聚意识。

4、树立声誉,建立品牌项目,通过品牌争取社会资金

对于一个组织来讲,项目就是生命。青联是项目实施和服务提供的主要力量。可以把工作性质相似、工作环境相同的青联委员集合在一起,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灵活、多样的项目活动,增强青联工作的活力。要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基础上,突出主题(如慈善)。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突出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来搞活动,就可以打造出有重大影响力的青联工作品牌。树立品牌需要形象设计。形象是感召社会、牵动社会的外在标志。青联在运作项目时要重视项目的整体形象设计。在实施各类项目时,都应该有统一的标志、统一的颜色、统一的品牌和统一的理念。在创造品牌时,不可忽视外在符号的作用,因为它传递了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树立品牌,有助于形成卢湾青联面向社会的统一形象,推动青联工作社会化的开展。树立品牌也是为了争取资金支持,除了政府拨款,青联应尽力通过品牌项目的社会化运作,吸引各方资金支持。

5、创造自己的组织文化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一个组织的权威必须同其成员所重视的事物发生联系。因此青联在未来的工作设计中必须创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卢湾青联特色的组织文化。有了自己的组织文化,还需强化委员对青联文化的认同,倡导委员对青联文化的实践,推动委员对青联文化的创新,使青联文化始终是委员共同的精神家园。

6、注重舆论宣传,传播青联在社会的知名度

青联组织各种活动,应及时地通过各类媒体告示公众,提高青联组织的影响力。要利用媒体宣传青联委员们的风采,扩大委员在社会的知名度。这是提高青联工作水平,树立和维护青联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

7、创办青联自己的刊物

改进《卢湾青年》刊物的设计制作,充分利用青联拥有的独特人力资源,让委员们自己策划、自己设计,或是以界别为团队,或是跨界别,这样既可以为委员们提供一个共同参与的目标,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同时又可以发挥青联组织的自转功能。

8、信息化建设

建立“卢湾青联网站”,帮助委员们随时了解青联组织以及其他界别和委员的信息,进一步拓展青联委员之间以及委员与组织之间的沟通渠道,以感情为纽带,为广大委员营造一种温馨的“家”文化,充分发挥直观交流信息的平台作用,及时反映青联工作情况和委员信息,进一步增强青联组织的内在活力和服务能力,且有助于青年参政议政。

9、倡导人性化沟通

虽然我们身处便捷的通讯时代,但切不可忽视传统的人际沟通手段。沟通目的有两种:一是工具式的沟通,二是满足需要的沟通。在调查中,委员们提出青联在组织活动时,往往通过发短信通知委员,其效果并不好,委员们普遍感觉缺少情感交流。建议区青联应重视双向沟通、重视面对面的沟通。应该加强与委员的个人化接触,指定专人与委员联系,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多采用满足委员情感需要的沟通模式。

10、最小满意标准:赠送“卢湾青联卡”

整合社会资源为委员服务是青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H•西蒙(Simon)在研究组织决策时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最小满意标准”,即一个组织要想达成预定的工作目标,首先必须满足组织成员的最低需求。在访谈中,委员们表示希望青联能给他们制定一张“卢湾青联卡”,该卡发给全区青联委员,具有青联委员身份识别功能、同时又是服务优惠,持卡委员有享受“卢湾青联卡”指定参加单位优质服务的权利义务。“卢湾青联卡”既能够增强委员对区青联组织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又为服务委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平台,也是青联工作社会化的创新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卢湾青联卡”可以扩大卢湾区青联在社会的知名度。当委员们在使用或消费“卢湾青联卡”时,无形中给卢湾区青联做了很好的广告宣传,小小一张“青联卡”既承载着荣誉又能增强青联与委员们之间的凝聚力。

第五篇: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党建工作研究

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党建工作研究

-----基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视角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吴 涛

摘要: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思想和文化的激荡更为复杂,高校辅导员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无论是自身还是工作对象、工作内容上都迎来了更大的挑战,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养显得日益重要起来,这些都使得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成为必要。

关键词:辅导员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辅导员党建的时代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文化理念较之以往更加自由、更加广泛的在我国激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凸现出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并开拓了学生的思想视野,也增加了学生思想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对象较之以前更为复杂,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工作对象所蕴含的文化特质与以往的大学生也有很大不同。对辅导员自身思想和素质的挑战更加强烈。这些新特征一方面促进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党组织形式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党建不仅要解决学生在现实世界的难题,还要应付来自虚拟世界的挑战;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还要回答思想政治上的疑惑;另一方面辅导员老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载者,其自身的思想也经历着时代潮流中各种文化观念的洗礼。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辅导员同样面临着个体权利与利益的诉求,面临着各种物质与利益的诱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容易诱发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增加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和高校党建工作的难度。

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规定》(后面简称《规定》)关于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的第一条: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

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从《规定》中可以看得出,虽然对于辅导员的身份的定位不再是“学生政治辅导员”一说,但其对辅导员的职责要求与1952年的《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要求的“为加强政治领导,改进政治思想教育”是一脉相承的,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未减弱,这也决定了我国当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及方向。如果说以前的辅导员工作定位为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当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还包含了生活指导,心理指导、职业成长指导任务,责任更重了,对于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更加明显,一个在思想政治方面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的辅导员也不可能在生活上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职业发展规划,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合格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党建工作现状

1.高校辅导员党建未得到应有重视,存在用而不建的情况。高校组织部门重视教师党建工作,但对辅导员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对于辅导员的政治素养,主要体现在人才引进或聘任岗位时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或是必要条件列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辅导员党建的认识大都存在一劳永逸的思想,认为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思想政治素养不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而现实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首先,就目前大多数高校而言,专职辅导员数量都存在配备不足的问题,要求辅导员百分之百是中共党员的政治面貌标准也难以保证,而兼职辅导员的政治素养整体情况就更不容乐观,对于那部分非党员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失去监管,而高校党建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发展和完善以及学生党建上,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党性建设并无针对性措施。

2.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辅导员党建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放松对青年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把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管理脱节,辅导员的思想问题得不到疏通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与政策导向缺乏内在的统一。

3.辅导员党建机制不完善。一方面体现在组织建设上,因为辅导员日常工作是隶属于系部管理,系部党建活动很难指导和提升辅导员党性修养,对于一部分非党员辅导员则完全没有要求。系部教师党建工作创新乏力,无法适应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为相关制度不协调,削弱了辅导员党建工作的活力。由于受到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竞争压力和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的政策重教学科研、轻党建,辅导员更是受歧视的对象,导致辅导员党建的缺位或是不科学。

三、当前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面临新的挑战

从总体上说,各高校辅导员教师在政治、思想上和业务上是可以信赖的,绝大多数辅导员具有合格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热情高涨,善于接纳新事物,富于开拓创新。但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尤其是作为主力军的青年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而且必须及时加以正视的问题。

1.政治信念需要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而这一指导方向使得人才培养中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而我们的辅导员队伍尤其是青年辅导员正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这个群体走向工作岗位后,又受高校重业务、看科研、轻思想的倾向影响,辅导员们思想上“为谁服务”、“为何工作”的观念已经弱化或淡忘。部分青年辅导员对政治逐渐失去了热情,对利益更专注,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可避免地冲击着青年辅导员原有的为人师表,奉献精神等职业意识,使部分青年辅导员产生了思想价值观发生异化,角色观念与职业操守发生冲突。

2.转型期学生自身社会性新变化向提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挑战。当代大学生基本生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大变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各种思想文化获取渠道更加丰富,从而形成了新时代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但具有更多不确定性的大学生。而同时,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却缺乏相应的自立、自理、自律的能力,往往急功近利,容易走上功利主义,在思想上、价值观上发生畸变。这些新变化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更坚定的政治素养和决心,才能应对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四、高校辅导员党建的必要性

(一)高校辅导员党建是高校党建的新课题

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党建研究在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还是一个全新领域,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艰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执行者,一支党性坚定,政治素质过硬,作风强的辅导员队伍是我国高校党建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促进高校教师党建和学生党建工程的双赢,也是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前提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党建工作作为一个独立工作开展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政治素养和队伍的凝聚力。高校传统党建工作往往是一把抓的形式,这种方式很难对分散在各系的辅导员开展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党建工作,往往导致一所大学里面不同系部的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也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不同。再者,各个系部的专职辅导员基数很低,也很难开展针对辅导员工作的专项研究。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需要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发展的大趋势,具备综合素质高的队伍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生活指导、心理辅导、生涯发展指导工作。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仅从普通观点认为的诸如: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敬业精神、服务理念和职业道德等范畴理解是不完善的。辅导员个人和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应该是具有承载这份责任的能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辅导员工作技能和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专业化。二是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化,即具有合格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高校辅导员的思想品质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导向系统,是辅导员从事该职业的思想前提和根本动力,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保证力量,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不仅是学生,更是各种思潮的冲击与挑战,自身没有坚定的政治素养就很难应对这些挑战。尤其是青年辅导员,在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面对学生提出的关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困惑时,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思想政治素养上的贫乏就会暴露无疑。往往在工作中造成被动局面。是否具有坚定的党性和党的理论,是否熟悉的党的方针政策,在学生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五、转型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党建的对策

(一)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

高校辅导员党员与社会其他职业一样面临经济杠杆、学术追求和奉献精神等多重标杆的考量。当今高校辅导员的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性和独立性强,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也存在被错误思潮误导的现象。辅导员普遍注重事业上的成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关注自己的劳动和价值是否能够得到党组织的认同、理解和尊重。因此,辅导员党建必须坚持党的科学理论指导,突出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这个基本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政治上的一致性与科学性、先进性。还要以人为本,关心辅导员党员的切身利益、营造和谐环境,将党建与辅导员自身价值实现结合起来,促进辅导员个人和队伍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焕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制定科学的培养机制与激励机制,培育辅导员队伍

中的先进党员和发现典型事例并加以推广、使突出贡献、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人和事能蔚然成风.让辅导员看到价值认同,让学生看到价值的榜样。

(二)建立学习型辅导员党员队伍

(1)搭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政治学习的平台

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党建的复杂性。辅导员政治学习的平台要坚持以学校党委为核心,以党的基层组织为主线,以辅导员党员为主体,以全校所有辅导员为基础构建大平台,以系为单位建立辅导员党员学习小组。全校辅导员党员学习的平台是大系统,系部学习小组是子系统,大平台定期开展集中学习与交流,有利于统一思想、指导行动、解决问题、交流经验;系部辅导员党员学习小组学习交流经常化,因应工作与学习需要及时开展活动,这有利于辅导员党员更好地参与本部门的管理工作和学生工作。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时间跨度大、工作内容广、工作地点多的特点,面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也远远多于普通党员教师;建立辅导员党员学习小组也有利于辅导员结合本系部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时开展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时效性。

(2)建立科学的学习机制

学校领导和宣传部、组织部在辅导员党建中的教育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结合辅导员的特点,开展富有教育念义的各种活动,使辅导员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在人才晋升选聘上要有政策上的保证,避免重专业轻素质,要引导辅导员正确认识政治素养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是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不断向前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支持。

确保学习理念的先进性。辅导员队伍党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倶进,按照科学的理论武装自我。培养辅导员的时代眼光和善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能力。辅导员的政治素养不是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学习党的建设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跟上社会发展节拍。因此要培养辅导员的创新精神,以及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

确立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重视辅导员的社会实践(包括工作业务实践)锻炼,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务求实效。组织辅导员深入社会建设实践中去,使他们开阔视野,接受锻炼,丰富阅历,增长才干,从而增强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帮助青年辅导员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辅导员运用党的理论解决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能力和成果纳入辅导员考核体系中去,培养辅导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辅导员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创新高校辅导员党建制度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党建制度建设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人事管理、人才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评价等方面要坚持思想政治指导原则。与从当前高校党员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来看,制度建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探索建立辅导员党员科学的长效学习机制,对学习内容、保障措施、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和效果等方面都应设立相关规定;第二,规范高校辅导员党员的管理制度,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打破专业之间、院系之间乃至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壁垒,在制度上建立广泛的交流机制。第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奖评优等方面制定科学的制度。

五、意义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全球化的实现,新生代大学生个性的新变化等等,都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辅导员党员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起一支党性强、业务精、能战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并在教学、科研和育人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当前一项既紧迫又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家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与成长[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2]中山大学学生处.大学文化事业下的学生工作[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3]张书明 主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M].泰山出版社,2010年1月版

[4]杜玉根 主编.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

下载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殊学生教育工作计划

    龚家铺小学特殊学生教育帮扶工作计划近年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品德缺陷、学习困难、或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已构成了一个不能忽视的特殊群体。教育好他们,既是学校不可推卸的......

    特殊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特殊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江海涛 每个班级都有几个“特殊”的学生。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所谓“特殊”的学生有三类:一是行为习惯较差的,二是品学兼劣的,三是身心残障的。这三类学生,......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特校教育科学课题示范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方案 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王 玉 兰 所 在 单 位:镇江市特教......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镇江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 本着“基于实际,发展学生”的宗旨,实现“以学生为本、体现主体性;以生活为导向、体现综合性;以......

    小学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精选五篇)

    井龙小学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实施方案 特殊家庭学生指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一类学生。一、指导思想 当前,特殊家庭学生在入学儿童中占了很大比例,逐渐成为社会和教......

    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人们的思想意识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使学校教育面临着新课题。本文......

    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南航附属初级中学 陈鸣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特殊家庭(指离异、贫困、犯罪等家庭)子女成为班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

    特殊家庭总结报告

    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 对策研究报告 高台县第二中学 郑长喜 【摘要】:“特殊家庭学生”是相对于正常家庭学生来说的,指“生活在与正常家庭有比较明显区别的家庭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