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我国个人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
谈谈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对于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它包括结算,代收,信用卡,租凭,信托,贸易融通,金融保证,等。在随着我国个人财富的迅速增加和投资意识的增强,个人银行业务迅速得以发展,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由于社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商业银行对新产品的开发慢、缺乏有效的营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这与我国现代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必须把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切实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加快调整并有效地推动个人银行业务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建立稳定的客户群档案。银行要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已确定营销重点,建立自己的个人客户信息档案。个人客户档案应包括客户的学历、职务、职称、兴趣爱好、收入来源、投资渠道、消费特点及家庭状况等基本情况,档案在固定的静态资料基础上,还要有对客户的访问报告、资金变化、重大事项等动态资料,力求做到完整。主要对象是一些高收入群体。该档案属银行内部信息,不得对外开放。
(二)改进银行服务手段,不断创新业务品种。首先,银行要根据社会需求对营业网点的功能和布局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各网点业务功能要根据所在营业区域、客户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特色服务。商业银行要根据城市建设和社区发展,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其次,在注重新产品开发的同时,要为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提供更完备、更周全的服务,可以对重点客户提供重点的服务。要建立重点客户“联系制度”,加强与客户的联系,采取登门拜访或召开联谊会、交流会、组织社会活动等,和客户进行交流和密切联系。再次,银行要建立高效的售后服务,对“购买”银行产品的客户积极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售后客户的反应、要求,既有利于银行对产品的优化、改进,又有利于银行对产品的营销。同时要向客户介绍所选择银行产品的发展和银行对产品的分析情况,便于客户对所选产品有足够多的了解和选择。
(三)建立畅通、灵活的营销渠道。首先商业银行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起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有力的调动。其次各商业银行要建立有效的营销宣传措施,将银行产品向社会进行推介,重点引领和培育客户的需求,刺激客户对银行产品的需求欲望。第三是要建立高素质的客户营销群体。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通过发展和储备银行专业人才,实现客户与银行业务的连接。第四是适时针对各类个人银行业务品种,进行不同的营销组合。在实际营销中一些客户需要多种银行产品,如资产管理、保险、个人理财、咨询顾问、代保管等业务,银行可针对其需要进行组合,实行一体化服务,进行综合推介,从而使客户既可选择单一银行产品,又可选择多种产品组合。
相信在这样的发展和创新中,银行业务能蓬勃发展。
第二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及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及创新
(二)姜海军 惠哓峰 2009-10-12 15:36:08 中国工商银行的投行业务模式
中国工商银行充分发挥资金、客户、网络、信息等强大资源优势,依靠专业化的投资银行附带 国工商银行在重组并购、银团贷款及结构化融资、资产证券化等主要投行业务领域全面出击,经营运作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影响力大的项目。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投资银行部,当年境内分行实现投行1.9亿元,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实现投行收入,4.82亿元,10.34亿元,18.02亿元,27.6亿元,45亿元,投行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由1.9亿元到场45亿元中间中隔4年。
2003年~2007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全行中间业务比分别为6%,9%,13%,14%,13%。2005年以来,投行业务收入战史间业务收入的比例稳定在13%左右,投行业务与中间业务呈同步增长的态势。
中国民生银行的投行业务模式
民生银行投行部目前已形成传统业务、次新业务和新业务三个业务层次。其中,传统业务主要包括投行部承担的不良资产清收、贷款重组等业务,这完全是商业银行的业务;次新业务主要包括房地产融资、顾问担保与信用增级、过桥融资等业务,这部分业务同传统业务紧密联系,但完全是投行思维运作;新业务主要包括结构融资、资产证券化、并购重组、股本融资顾问、债务重组顾问、银团贷款、机构理财、受托不良资产处置及处置顾问等业务。民生银行把房地产封闭金融作为自己的品牌业务,建立了稳定的业务模式和收费方式。在民生银行内部,为了保证投行项目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高效审批,2006年还专门成立了投行业务审批委员会,对投行项目进行审批决策。
中国光大银行的投行业务模式
中国光大银行把投资银行业务作为创新业务加以重点扶持和培育,以短期融资为突破口,通过政策支持短期内实现了投资银行业务突破,确立了光大银行短期融资券业务品牌。目前,光大银行的业务除短期融资券承销以外,在银行同业占比都不超过5%,短期融资券承销金额在银行同业中占比却超过16%,2007年承销金额达543.55亿元,名列第二,与第一名中国建设银行的承销额596.75亿元差距不大,中国光大银行短期融资券承销业务在银行同业处于领先地位,树立了短券承销业务品牌。
在“做大做强”和“做多做大”这两类投资银行业务模式中,“做大做强”模式适合具有庞大资金、客户、网络和信息优势的国有商业银行,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携强大的商业银行资源优势,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全面开花,通过运营大项目和有影响力的项目,对专业投资银行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而新兴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则适合采用“做多做大”模式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从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资源出发,围绕提高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通过对传统商业银行价值链的分解整合,有效地融合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资源,发挥想象力地打造具有差异化和行业竞争力的价值链条,通过做多投资银行业务,逐步培养运营重大项目的能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所处的阶段及特征
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所处的阶段,首先要分析国际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情况,下面选取有代表性的花旗银行为例。
(一)2007年前花旗银行投行业务的情况
目前花旗集团的收入结构按照部门的角度划分大致为全球零售与消费者部门收入占比约50%,全球企业与投资银行部门收入占比约30%;按照收入性质的角度划分,利息收入占比约60%,非利息收入占比约40%。
花旗集团的利息收入主要来自中小企业信贷,投资银行业务成为为大企业服务的主要手段和收入主要来源,大企业的利息收入萎缩的同时,非收入在稳步增加,信贷业务成为撬动对大企业投资银行业务和留住客户的手段。近年来,尽管大企业客户的贷款业务占比有所下降,但花旗通过对大企业提供以投资银行为主的综合服务增加了非利息收入,稳定了客户的贡献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所处的阶段及特征
2006年花旗银行企业与投资银行集团净收益结构中,资本市场和银行占80%,交易业务占比20%。基中,资本市场和银行部门收益结构中,贷款利息收入只占9%,投行类收入,包括固定收益市场、股票市场和投资银行占91%。说明花旗银行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为大企业的服务方式由信贷业务向投行业务转变;二是投行业务由财务顾问业务向投资和交易业务转变。
财务顾问业务和投资及交易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两个阶段。在财务顾问业务阶段,商业银行发挥资金、客户、网络和信息等资源优势,顺应企业金融需求由信贷市场向资本市场的转变,为企业提供饰物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此时的投行业务主要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结合。
在投资和交易业务阶段,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和资本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投资银行业务强调多样化的资产组合,获取与投资风险相称的收益。此时的投行业务主要与资金交易业务结合。
如果按照以上角度划分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处于第一阶段,即财务顾问业务阶段。
(三)2007年花旗投行业务情况
2007年是花旗银行特殊的财务年份,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净收益、净资产回报率等主要经营指标下降。2006年的营业净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96亿元和215亿元,2007年两项指标分别下降为817亿元和36亿元。2006年市场和银行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和71.2亿元,2007年这两项指标分别将为了105亿元和-52.3亿元。
2007年花旗银行的亏损来自证券和银行部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和-76亿元,2006年的相应数字为212亿元和58亿元。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在证券和银行部门亏损的带动下,花旗银行的主要经营指标大幅下降。2006年花旗银行的每股净收益为4.33元,2007年降为0.73元。2006年花旗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8.8%,2007年为2.9%。
2007年代谢银行资产减值损失204亿美元,截至2007年12月牙31日,还有373亿美元与次贷相关的风险敞口,信用成本同比增加了106亿美元,所有者权益同比下降62亿美元,近期筹集了约300亿美元充实资本金。
花旗银行2007年的经营实践表明商业银行由信贷市场业务向资本市场业务转变,投行业务由财务顾问业务向投资和交易业务转变,其过程中防控风险的重要性。
三、我国商业发展投行业务的创新
创新是发展投行业务的活水源头,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行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几方面突出的问题,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阶段特征,以下从发展战略、激励机制、政策配套措施、业务模式等创新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理清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行业务发展战略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应该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战略转型,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资金、客户、品牌、信息等资源优势,逐步健全投资银行产品体系,完善投资银行业务功能,着眼于提高为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的能力。
当前,综合化经营已经成为国际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主流,随着监管政策的松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正在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大多把业务综合化作为突出的战略重点,正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业务收入中非利息收入占比,减少对利差收入的依赖,加快推进由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
投资银行业务作为连接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商业银行在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企业客户的金融需求逐渐转向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介入资本市场为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突破口,投资银行业务是综合业务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企业提供综合化服务密切银企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非利息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是推动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应走投资银行业务与信贷业务等传统业务互动发展的模式。即走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相互推动、协调发展之路。立足于发挥商业银行的资金、客户、品牌、信息等资源优势,以投资银行业务为突破口,从开展与信贷业务相关的投资银行业务入手,通过投资银行业务撬动信贷业务的发展并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的资金、客户、资源等优势可以对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形成强有利地推动。尤其在目前国家宏观调控形势趋紧,信贷规模紧缩,以及直接融资工具对信贷业务形成明显替代效应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应调整信贷资金投向,积极发挥资金优势支持投行业务的发展,提高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在获得利息收入的同时,增加非利息收入,走投行业务与传统业务互动、协调发展之路。
由此,可以确立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战略指导方针为: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客户、品牌和信息等资源优势,顺应企业客户金融需求向资本市场的转变,立足于为客户提供包括跨金融市场多元化业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高为企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和收益结构的转变,进而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
(未完待续)
第三篇:浅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浅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我国银行业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个人金融服务的重要一极——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方兴未共,并已步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当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怎样,碰到怎样的困难和问题,如何促进发展,笔者仅就上述方面在此浅析,以抛砖引玉。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概念与定义
私人银行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并非从字面上理解为“私人办的银行”,它不是指银行组织的私有产权属性;也似乎是指向私人或个人提供的银行服务,但其实不然,私人银行是源于对银行业务市场的细分,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通俗的讲,它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金融服务,是专门针对“高净值”客户提供的私密性极强的服务。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对客户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投融资服务。它兴起于西方国家,现已发展成为西方银行业面向社会富裕人士的重要战略服务产品。
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特点与区域趋势
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16世纪,法国一些经商的贵族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被驱逐出境,为欧洲其它国家的皇室高官们提供了私密性、卓越性突出的金融服务,在瑞士逐渐形成了第一代私人银行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演进,私人银行现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中最为高端的理财服务,是专门为处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超级富裕阶层服务的,根据客户需求“量体裁衣”提供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
私人银行业务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已成为驱动银行国际化、占领全球银行业制高点的动力,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成为面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的高层次金融服务。瑞士是世界私人银行服务最发达的国家,最大的私人银行服务提供者是瑞士银行,JP摩根、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高盛、汇丰等著名金融机构提供。
纵观西方同业,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1、服务对象。面向高净值客户,一般需要拥有至少100万美元以上的金融资产。
2、服务产品。提供信托、投资、银行、税务咨询等多种金融产品服务,甚至包括离岸基金、环球财富保障计划、家族信托基金等其它形式。
3、服务价值高。据国外统计数据反映,私人银行业务的年均利润率可达到35%,利润能达到零售客户平均程度的10倍左右,且远高于其他金融服务。
4、服务方式。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私人银行专业人员必需具备出色的专业能力、关系维护能力,往往具备工商管理、CPA、律师等专业资格,在资产管理、证券、税务甚至慈善事业等多方面具有从业经历和丰富经验。
私人银行近年来在亚洲快速发展,据巴克莱银行数据显示,亚洲大约有2/3的资产并非通过私人银行管理,因此,亚洲私人银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花旗集团预计,未来5年内,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地区私人银行业务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该地区的私人银行业务仍处于规模分散的局面,瑞银管理的亚洲私人资产总计500亿美元,但即便像瑞银这样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也不足9%。瑞信2010年末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及日本的全球第三大财富来源地,并领先欧洲最富裕的国家法国达35%。过去10年,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已推动大部分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家庭财富迅速扩张,最高达全球平均增长率的10倍。毫无疑问,亚洲区域和中国本地必将成为私人银行业务的新兴主市场。
三、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的现状
2005年,瑞士友邦银行将私人银行引入我国,其后花旗、德意志、渣打、汇丰等也推出了各自的私人银行业务。国内中资银行中,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于2007年在上海第一个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中国工商银行2008年3月获得国内首张由中国银监会颁发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牌照,其它银行也纷纷先后开办了该业务。目前,从客户数和资产管理来看,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建设银行可作为中资行私人银行的第一梯队。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属于第二梯队的。其它银行也跃跃欲试,部分券商也成立了专门的财富管理部门,向“准私人银行”靠拢,第三方机构也是摩拳擦掌,私人银行领域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分析国内银行加速创办私人银行业务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这项业务本身利润率高、回报优厚,有助于银行实现盈利的快速增长;
二是出于自身战略转型的考虑,特别是在近两年政策调控信贷偏景的背景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可以促进转型,提高中间业务的比重,减少对存贷利差的依赖性;
三是布局战略业务的增长点。2010年建行和福布斯中文榜联合推出的《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中提到,中国高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总额将比同期增长4.1万亿,增幅22%,高净值人士将达到38.3万,意味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拥有极大的机会。目前,招行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已经超过1万户,户均资产达到2100万元,连续三年保持了35%的增长。
四、目前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地位不甚明晰
时至今日,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差距依然不小。首先,从法律地位上来讲,涉及私人银行准入门槛、经营模式、投资范围、行业标准等多方面。
目前仅有工行和农行拥有银监会颁发的私人银行牌照,但其他机构也同样进行着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活动。拿牌当然可以做,不拿牌也可以做,没有成熟的模式,私人银行都还需要探索一段时间,其在法律地位上的尴尬还有待时日。
经营模式和投资产品等方面有待突破,2009年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权;对于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除上述不明确的规定以外,没有专门针对私人银行的业务指导办法,也没有明确标准的准入门槛,至于投资范围等更未明晰,操作上、发展上都存在监管法律法规的缺位,容易导致业务发展的不规范。
(二)管理体制的不协调
私人银行业务在管理机构、考核机制、利益分配等多方面仍然不能较好地理顺。面临营销平台共享,分配利益,成本核算,激励约束机制等建立,调动相关业务部门的积极性的大挑战。
一是如有些成本如传统转账、结算和网点服务,很难精确地核算到私人银行的成本中去。二是管理机构设置上,国有大行一般是将私人银行设置为零售业务部下的二级部门,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倾向于依靠原有的资源,而招商银行虽然设立了单独的私人银行业务部,但总经理也是由零售业务总经理兼任。
三是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只是门槛比一般个人理财更高一点.对于主流的“欧洲咨询模式”,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私人银行与零售部门对高端客户的争夺,难免造成内部“打架”。
(三)业务人才较为缺乏
私人银行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不同于一般理财,私人银行实现的是从“开药铺”到“开医院”的转变,有无好的“医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比国外经验来看,一般必须具备AFP、CFP、CFA、EFP资格之一,同时拥有律师、会计师等多方面的能力。
引进人才的途径有二种:一是内部培养;二是外部引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之初,从内部选择、培养人才是第一选择。然而,由于在服务范围、专业能力上差异较大,从现有人员中培养也并非易事。而引进则受员工职业规划、薪酬竞争能力制约,国内银行又不占优势。只要私人银行业务跑马圈地的速度还在加快,对人才的饥渴现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或许私人银行人才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四)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2008年,花旗、汇丰、东亚、渣打等外资行相继在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中国最初的私人银行市场,几乎被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德银、荷兰银行、花旗等世界顶尖级的大行所垄断。一场金融海啸,压得上述银行喘不过气来,也使得客户选择私人银行投资QDII等产品损失惨重,高净值客户也趋于谨慎。同时,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提供理财业务之外,仅作为代销的一种渠道,更多是与PE、私募、信托等合作,真正有能力开发、创新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的少之又少。
五、措施和建议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是蕴含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技术手段、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在内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事情。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西方私人银行业务成熟的管理模式、吸取其成功的运作经验,并依靠对本土市场的资源、关系优势,我国私人银行将逐渐走向成熟。要加快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笔者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力度,以利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私人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首先,产品范围扩大的需要。我国目前仍是金融分业经营,但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在某些发展比较好的地域允许进行试点和突破,有益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不然仍将受制于投资产品、范围。其次,私人银行规范运作的需要。私人银行面向高端人群,提高高附加值服务,对于人员、管理、专业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专业打造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针对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一方面,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精心挑选具备必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良员工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并通过“传、帮、带”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和开发,加快私人银行产品经理队伍、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
(三)丰富私人银行产品,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服务。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改革,加强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在充分认识到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复杂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应专门为其设定一套快速、方便、高度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并且要有足够的安全性,将其与普通银行客户差别开来。摒弃传统的经营理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打造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全新经营理念,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金融产品品牌。
(四)持续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建立监控框架。私人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应当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国内银行是一项较新的业务,必须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加强风险管控,对于三大风险的管理要以戒备为主,立足于完善且严格履行的定性管理基础。国内银行应当着重建立一个风险监
控环境以此管理操作风险,制定一套辨认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由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内部把持部门负责监测全部流程的履行。对于流程之中的每一个程序及风险易发点,都要制定专门的操作准则加以预防。一个规范的操作风险监控框架可以同时戒备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的产生。
作者:张波 来源:《金融经济》2011年第
第四篇: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思路
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思路
一、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外部条件
1、银行的市场定位:将个人银行业务放在银行发展的什么
位置?
2、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奖勤罚懒、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
3、统一的IT服务平台:
4、二、个人银行业务组织体系
1总行设立个人银行总部,负责个人银行业务系统管理、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工作;
2、个人银行总部下设综合管理部、个人贷款部、网上银行部、信用卡部、私人银行部等二级部(或中心):
综合管理部负责计划制定与下发、系统优质服务标准的制定与推广、网点的规划与建设、公私联动的发起与推进、风险设别与控制、二级部门及辖属分行考核等职能;
个人贷款部负责个人贷款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风险控制、考核等职能;
网上银行部负责电子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风险控制、考核等职能;
信用卡部负责银行卡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风险控制、考核等职能;
私人银行部负责高端客户的个人理财咨询、投资组合配置等财富管理工作。
三、个人银行业务发展若干思路
1、明确银行的市场定位。一般地说,商行应该以零售银行为目标,主要服务中小企业主、青年人、社会高收入群体(富太太)等特定高端客户,体现银行的差别化的中高端服务特色。同时兼顾服务社会大众客户,体现银行的社会责任。
2、明确银行的产品战略。
文化创意产业、演艺明星
3、明确银行的营销策略。
品牌
模仿与创新
网络化
公私联动:产品覆盖略
4、明确队伍建设方略。个人客户经理
第五篇:「谈创新发展」
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02-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03-
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04-
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
05-
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0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07-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08-
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09-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亚太地区应该推动创新发展。
单纯依靠财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增长不可持续,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
我们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
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用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用创新发掘增长动力,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已经走不通。
在一些科技领域,我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
国际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很多科研也许是明天的工作,但今天不开始干,需要时就真的成“远水”了。
我国科技如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
物质构造、意识本质、宇宙演化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信息、生物、能源、材料和海洋、空间等应用科学领域不断发展,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抓紧制定新的科技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这一动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
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
要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招国际上的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要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军事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实现两个体系相互兼容同步发展,使军事创新得到强力支持和持续推动。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中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都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支持军事创新,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作出贡献。
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
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
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
51-
随着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52-
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发展难题的力度,因此必须勇于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53-
创新要实,就是要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54-
要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努力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55-
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56-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57-
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58-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
59-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60-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61-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62-
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63-
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
64-
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65-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把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作为二十国集团新的合作重点,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66-
要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67-
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对创新的激励和创新成果应用,加大对新动力的扶持,培育良好创新环境。
68-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69-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70-
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
71-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72-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3-
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4-
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75-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76-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77-
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78-
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创新主体、产业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布局前沿技术,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创造和把握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发展空间。
79-
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80-
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
81-
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
82-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83-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84-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85-
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86-
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87-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88-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89-
增强八项执政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