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社会工作3
家庭社会工作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舰艇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家庭关系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4、界限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或其他外部社会单位的界限
5、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错误的给出正确说法。
1、摩尔根认为婚姻与家庭形式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血婚制、普那路亚家庭(伙婚制家庭)及对偶婚制。错
2、家庭社会工作只是依靠家庭本身的资源来帮助家庭解决问题。错
3、社会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的问题,家庭中的冲突也只会给家庭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错
4、行为主义倾向的功能家庭治疗认为,表面上的不适应行为也不具有功能上的合理性。错
5、兄弟姐妹之间具有绝对的相互扶养义务。错
三、简答题
1、简述当代中国的主要婚姻家庭问题。
婚姻对性行为的社会控制功能在减弱,婚前和婚外性活动日渐活跃;
婚姻生活质量不高;离婚率逐年升高,婚姻的平均社会寿命缩短;婚姻“创新”引发家庭问题;
2、通常情况下,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哪些方面?家庭生活服务,面对家庭的教育与培训,家庭救助,家庭心理辅导
3、社会交换理论对家庭问题的分析有何作用?
4、结构家庭治疗常用的治疗技巧有哪些?维护,追查,模拟,重构,重演,平衡与打破平衡,现实化,划分界限,运用症状,指定任务,集中焦点,导致强烈的感受,似非而是介入法
5、空巢家庭经常面临哪些问题?在辅导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问题:生活无助,情感空洞,心理灰色,死难善终。
辅导:建立一种以老年人自助互助为原则,以家庭支助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保障的社会支持体系。
第二篇:家庭社会工作
做为家庭社会工作者,分析贫困家庭1医疗2住房3就业4养老的问题,结合社工整合资源的能力,从家庭、个人的角度可以怎样帮助贫困家庭。
1、医疗方面
a.对于贫困家庭存在看病难问题,社工可以联合医院、社会事务局合作,在社会基本医疗
保险和低保基本医疗救助保障基础上,对合作项目保障范围内的患病低保对象实施补充式救助,进一步提高低保对象的医疗保障待遇。
b.社工在社会上可联系爱心企业提供医疗支持,在医疗服务上给贫困家庭予针对性的服务,以及在医疗费用上给予相应的救助,减轻贫困家庭就医负担,从根源上缓解因病致贫、因贫困而无法及时充分就医情况的问题。
c.可开展贫困家庭大型义诊暨健康建档活动,对贫困家庭中个别患病对象免费进行义诊
2、住房方面
a. 社工可以帮助符合“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项目的贫困家庭联系相关的政府部门,以至
于能帮助贫困家庭的“住房差、住房难”的问题
b.向社会筹集灰水等粉刷墙壁的材料和旧家具等物资,并联系爱心企业得到人、财、物三
方面的资助,同时包括装修技术援助,为贫困家庭提供装修服务
3、就业问题
a. 为贫困家庭人员制定适合他们能力的就业辅导计划,指导他们进行与相适应的能力的免
费职业训练,提供与发掘就业机会。尽量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贫困者,即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低收入岗位,对其生活也是有帮助的,如社区的保洁、电梯工等。对于一些下岗工人,也应鼓励他们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培养其自主自助的精神。贫困青年的失业问题,低收入和低技能的工作对他们主要还是过渡性安置,激发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增加技能,为从事更为理想收入水平的职业做准备。b. 社工可以联系政府部门,帮助符合资格的贫困家庭,采用政府和社区分别承担“社会保
险”的缴纳方式,解决贫困家庭再就业的后顾之忧
4、养老问题
a. 帮助贫困家庭联系政府相关部门,采用政府承担“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以至于帮
助贫困家庭管好“保命钱”
b. 社工可以让贫困家庭中的成员知道养老最主要的支持来源就是家庭成员,让他们知道家
庭成员在生活照料上、情感上对老年父母的支持,家庭成员及其子女的支持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的重要保障
第三篇:家庭社会工作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家庭社会工作
简答题
1、简述我国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答:我国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是(1)家庭关系更加注重爱、关心和平等;(2)家庭结构进一步趋丁小型化和多样化;(3)职业女性增加;(4)“家庭网”区位距离的扩大。
2、简述家庭治疗的特点。
答:家庭治疗的特点:(1)家庭治疗是以家庭而不是以个人作为治疗的单位。(2)家庭治疗的目标和焦点是改变家庭内不良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间不良的互动方式。(3)家庭治疗注重家庭此时的境况以及家庭成员间互动的实际过程,并着意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4)家庭治疗以心理学、家庭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为指导。
3、简述家庭治疗过程中,各种学派所持有的一些共同理念。P126
答:家庭治疗过程中,各种学派所持有的一些共同理念:(1)家庭是一个有机系统。(2)家庭成员的不良互动关系和沟通模式是孕育家庭问题的内在结构性因素。(3)现实的家庭问题和个人问题家庭生活过抖中&期积淀的产物。(4)每个家庭都是特殊的情感群体,治疗师需要与家庭结成稳固的治疗联盟。(5)家庭有权利自我决定有关治疗的事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简述家庭治疗师的角色。P124 答:家庭治疗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都是与家庭及家庭其他成员互动的结果。家庭治疗师的角色通常有以下几种:
(1)促进家庭转变的推动者;(2)提供咨询和辅导的教导者;(3)联结求助家庭和有关社会机构的协调者;(4)广泛发动社会资源帮助求助家庭的组织者;(5)对求助家庭表示理解和支持的联盟者。
5、简述家庭治疗结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P129
结案一般要事先告知家庭,取得家庭的同意,并留有一到两周的准备期让家庭适应。
(1)接近结束阶段时要逐渐延长两次会谈之间的间隔时间。(2)缩案时坚决果断。(3)引导家庭有准备地面对将来。(4)结案后,治疗师要及时从这个案例中抽身出来,并在以后对这个家庭的情况严格保密。
6、简述中年夫妻产生婚姻危机的主要原因。P226.司登堡和司里堡提出,如果把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的婚姻满意度连成一条曲线,那么这条曲线是呈“U”字型,即初婚和年老时,夫妻的婚姻满意度都比较高,而中年夫妻的婚姻满意度相对较低。原冈在于:(1)价值观的差异。(2)互信程度偏低。(3)沟通时间不足。(4)外遇机率提高。
7、简述引起我国夫妻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P297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性别歧视。(2)双方性格无法调利。(3)生理障碍。(4)婚外恋,一方情感转移。(5)家庭关系和家庭经济纠纷的压力。(6)社会强制性压力。
此外,缺乏两性相片的技巧与方法,不懂得如何满足对方的需求,彼此感受不到对方的爱,也会使夫妻双方误认为感情已经破裂而导致离婚。
论述题
l、评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社会工作意义。P96-100
家庭生命周划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目前学术界被广泛传播和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山的。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重视家庭发展中的阶段性、家庭生活中的转折事件对家庭生活的影影响、不同时期的家庭任务和家庭规范、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的认知及其适戍性调整的重要性等。在该理论看来,对于整个家庭发展而言,家庭生活各阶段是前后延续的,其间有一种转折和衔接:后面阶段将受到前面阶段的影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别的发展任务,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将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家庭生活;阶段之间的转折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导致家庭芙系紧张、家庭成员焦虑的时期,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
对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家庭社会工作者进行家庭评估,以便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确诊个案家庭在哪种发展阶中发展阶段所可能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非传统的家庭(如单亲家庭)而言,这种作用尤其明显外,此外,一些有残障成员的家庭而言,家里如果有生活不能自理的子女,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始终处在养育期,父母扮演照顾子女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对这种家庭的介入,必须根据其特殊性的发展需求,寻求社会福利系统的介入,协助其满足家庭发展阶段的需要。
2、评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点。P164
1、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这是正本清源之道。
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处理的是家庭中的沟通“过程”,而又不限定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家庭自己去寻求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式,所以适用性广。
3、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是“经验式”的。
4、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法中,改变涉及多个层面,是完整的改变。
5、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基本信念是对人的信任和尊重,而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注重滋润和关注,因此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治疗的过程就是正面的经验,所以较少遭遇家庭的抗拒和不配合。
另外,萨提亚家庭治疗法还有注重情绪疏导、注重经验和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师的导演作用和经验等特征,萨提亚家庭治疗法被有些学者归为“经验一人本主义”取向的一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特点及局限性,P176 特点:
1、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重视增强家庭改变对的自由和能力,不强迫家庭改变,又重视治疗师的干预主义;
2、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反对对家庭的强迫和建议,尊重家庭充分的选择自由和治疗师的灵活、不拘一格,又发展出一系列程序化的技巧;
.
3、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既要求治疗师与家庭共情,又要求治疗师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警惕涉入太深;
4、既要求建立治疗假定,又要求治疗师去诊断;
5、系统式家庭治疗采取资源取向,既类似义不同于精神分析的自我分析技术、存住主义哲学倾向以及高度尊重个体选择的自由与权利的人本主义倾向等。
局限性:
1、往往没有确定的方案和建议,可能使救助者产生失望情绪;
2、主要采取通过问问题引发来访者的思考,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有些来访者可能难以理解治疗师的意图,双方无法互动,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另外内省性的问题可能带来复杂的局面,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
4、谈谈我国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P284(一定要适当展开论述,并要联系实际)
1、传统的不平等的性别意识惯性是导致我国家庭暴力的深层原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关系是家庭暴力冲突的重要原因。
3、家庭成员背景的著差异而产生的对立情绪是家庭渖突发生的重要媒介。
4、家庭成员对家庭现状合理性的认识分歧是家庭冲突最常见的现实原因。
5、社会干预和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家庭暴力的外部原因。
5、谈谈如何构建良性的亲子关系。P252(一定要适当展开论述,并要联系实际)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维护整个家庭的稳定和谐、对于子女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虑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父母的自身行为的控制:
①提高白身素质。改变对子女的认识和态度。③树立榜样效应。
二、加强亲子沟通:①定时沟通。
2、情感发泄。
三、角色互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四篇: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
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假设以及具体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家庭社会工作。
教学重点:家庭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家庭社会工作。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引导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假设,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自学内容:
课外作业:
1、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有什么样的关系?
3、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4、试述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法。
5、简述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6、简述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与步骤。、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方法实务,邓恩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社会工作实务》,201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
家庭社会工作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使其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在这个定义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2)家庭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3)家庭社会工作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
因此,家庭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家庭作为帮助对象的各种服务活动的总称。细分则主要包括三部分:以家庭作为背景的专业服务活动、以家庭作为对象的专业服务活动以及以家庭作为活动单位的专业服务活动。不同类型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共同特征是:
(1)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增强家庭的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做好改变的准备;(2)结合家庭的治疗和支持,保证家庭维持有效的家庭功能;(3)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维护家庭成员满意的日常生活方式。(二)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区别
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起源不同
家庭社会工作的产生要比家庭治疗早。社会工作者的创始人玛丽•里士满就是家庭社会工作的先驱,她首先要求社会工作者同时对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考察。而家庭治疗则是系统理论产生后把心理治疗从个人延伸到家庭的尝试和实践。2.关注焦点不同
与家庭治疗相比,家庭社会工作关注的焦点更为广泛,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包括家庭成员在不同层面的互动交流,而家庭治疗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家庭本身的结构和互动关系。3.工作理念不同
家庭社会工作更为强调“人在情境中”的服务理念,注重在受助家庭的自然生活场境中开展专业服务。而家庭治疗更为注重家庭系统的服务理念,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结构。3.专业关系不同 在家庭的自然生活场境中开展专业服务,这要求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包含很多情感方面的交流。如果缺乏这些情感方面的交流,社会工作者就无法深人到受助家庭的自然生活场境中。而这一要求在家庭治疗中并不突出。
(三)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是社会成员获得基本需要并且学习社会行为的重要场所,孩子在家庭中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识,并且为家庭之外的生活做好准备,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就能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根据家庭的结构特征,现代生活中的家庭可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领养家庭、寄养家庭和单亲家庭六种类型。一个家庭可以同时属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类型的家庭。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有:
(一)提供以家庭为基础的支持;
(二)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三)采取危机介入的策略;(四)运用生态视角。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一)家庭系统理论
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最受欢迎的理论,为家庭社会工作者提供了评估和干预家庭功能的基本框架。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的观点:(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
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系统,家庭系统的核心要素包括:(1)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3)家庭系统中一位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原则;
(5)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次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6)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强调家庭成员的互动交流关系以及需要会随着家庭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每一个家庭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让家庭成员感受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根据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面临的任务,可以把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家庭组成阶段、学前子女家庭阶段、学龄子女家庭阶段、青少年家庭阶段、子女独立家庭阶段、家庭调整阶段、中年夫妇家庭阶段以及老年家庭阶段八个阶段。(三)生态系统理论
把家庭放在关系复杂的多重系统中来考察。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环环相扣形成影响家庭以及家庭成员发展的完整的系统。
1.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体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构成个体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就是这样的微观系统,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活场所。
2.中观系统 是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3.外部系统是指对个体有影响但个体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
4.宏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它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微观、中观和外部系统影响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反映社会的道德标准。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包括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两类基本内容。改善亲子关系服务的重点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纵向关系,而改善夫妻关系服务的重点则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横向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家庭纵向关系的改善和横向关系的改善常常交错在一起,相互影响。
(一)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是以父母亲和子女关系的改善为服务焦点,并且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家庭社会功能为目标开展的各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常见的有家庭行为学习、家庭照顾技巧训练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等。1.家庭行为学习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女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2.家庭照顾技巧训练
也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设计的,不过它不是针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而是针对家庭中的父母亲,尤其那些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感到困难的家长。3.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是将家庭教育、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综合为一体的服务活动,它最初运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后来扩展到涉及其他健康问题的家庭,如肺结核疾病患者的家庭、学习情绪控制与管理的家庭等。(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包括婚姻辅导、家庭暴力的干预等服务活动。
1.婚姻辅导
是针对夫妻的婚姻状况而开展的服务活动,涉及夫妻角色的界定、扮演以及相互之间沟通交流方式的改善等。
2.家庭暴力的干预
是针对家庭中的暴力现象而开展的服务活动,通常涉及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还包括对家庭施暴者的心理辅导等内容。
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家庭处境化原则
假设家庭是家庭成员生活的自然场境,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要时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状况,关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二)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
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有效帮助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方式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力和独立能力。(三)家庭个别化原则 认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沟通交流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只有从受助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和方式着手,才有可能把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受助家庭成员要求的服务。家庭个别化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避免通过裁减受助家庭成员的需要以适合预先安排的服务模式,而要求直接从受助家庭的日常生活处境出发,准确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要求,并且根据受助家庭的实际需要设计服务介入计划。(四)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
指社会工作者既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目前需要,也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需要,并且随着受助家庭成员需要的变化将问题的解决和预防以及发展结合起来。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一)接触阶段
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初次见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需要,并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初步的信任合作关系的阶段。其主要任务包括: 1.与受助家庭约定初次会谈时间和安排; 2.为初次会谈做准备以及安排第一次会谈等。(二)开始阶段
是社会工作者正式开始与受助家庭开展服务介入活动的阶段,除了与受助家庭建立稳定、信任的合作关系之外,同时还需要与受助家庭成员一起制订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安排。在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包括: 1.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以及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一般而言,一份完整的家庭成员需要评估报告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家庭成员的问题;(2)家庭成员的能力;(3)家庭系统的互动方式;(4)家庭与外部环境的交流;(5)家庭的生命周期等。(三)介入阶段
是社会工作者制订服务介入计划并且运用专业服务方法和技巧直接影响受助家庭成员的过程。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制订服务介入计划明确自己的专业角色,并且运用专业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协助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问题。
与受助家庭成员一起制订服务介入计划是介入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问题;(2)总目标;(3)阶段目标;(4)介入方案。
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介入阶段主要承担着支持者、教育者、咨询者、使能者和资源的调动者等不同角色。(四)结束阶段
是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活动的最后阶段,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活动结束的相关事项,并且结束、退出服务活动的阶段。该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与受助家庭成员协商服务结束事项以及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成果。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如何准确评估受助家庭的需要以及如何有效干预受助家庭是家庭社会工作中最基本的两个问题。(一)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在家庭评估中,社会工作者经常运用家庭结构图作为评估的工具。家庭结构图是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它帮助社会工作者迅速、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结构、成员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家庭情况。家庭结构图的绘制遵循三项基本的原则:(1)长辈在上,晚辈在下;
(2)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3)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二)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有观察、聚焦、例子使用和再标签等。
第五篇:家庭社会工作笔记
第一讲 家庭社会工作导论
家庭社会工作导论
一、婚姻
(一)婚姻的含义。
婚姻乃是经过某种仪式之男女结合,为社会所许可者,此种制度必以社会之许可为其特征,到处皆然
(二)婚姻的形式
群婚制 血婚制 外婚制 对偶婚制 一夫一妻
(三)婚姻的的社会意义
仪式化和法律化的双重认可 社会继替的制度安排。
二、家庭——家庭社会工作的学科基础
(一)家庭的含义
经济性——社会性 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收养、或感情等作为纽带构成的、以比较持久的共同体生活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共有、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社会生活单位。
(二)家庭的特征
1.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角色多面,家庭情感亲密、面对面的日常生活
2.家庭是一个依靠某种纽带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如血缘、婚姻、收养、法律关系, 3.家庭成员间有着比较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上具有的某处共有、共享。 4.家庭有足够的韧性和稳定性 5.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三)家庭功能
1.生产和消费功能 2.生育功能
3.抚养和赡养功能 4.教育功能 5.情感支持功能 6.闲暇生活保障功能
(四)家庭的变迁 1.家庭结构变迁
家庭结构的分类标准:
(1)家庭人口组成结构维度
丁克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其他家庭形式
(2)维持家庭运转和稳定的机制 权威系统、家庭生活主轴,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核心家庭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形式,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轴由纵向的父—子主轴向横向的夫妻关系主轴转变。家庭日常权威系统也正在渐变。2.家庭伦理变迁
孝道文化日渐没落,代际关系呈现出理性化色彩 3.家庭功能变迁
生产功能弱化,消费功能强化 4.家庭日常生活的私密化
(三)家庭问题
1.代际关系问题—代际失衡严重
代际关系呈现出单向度倾向
2.家庭结构变迁与家庭的稳定性问题
家庭倒三角形结构导致家庭重心下移,家庭稳定性下降 3.家庭日常生活的空间与时间的区隔化 4.过度政治化的家庭肢解
家庭具有政治的、神圣的意义 的日常渐进。家庭边缘化
家庭经济理性的侵入
第二讲 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一、家庭社会工作定义
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中心而进行的社会工作介入及所提供的家庭服务;其目的是在与协助家庭解决问题,改善日常家庭生活,提升家庭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及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家庭社会工作内容(一)一般性内容
1.治疗性的服务:家庭治疗、婚姻 辅导 2.发展性服务:家庭服务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 1.婚姻咨询 2.家庭生活教育 3.家事管理服务 4.心理卫生服务
美国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婚姻与家庭咨询 —— 咨询性质 家庭生活教育——预防性措施 一般性服务 —— 家庭主妇 家务服务 ——老弱病残
家庭社会环境的改善 —— 宏观层面的改善 港台地区家庭社会工作内容 香港:
婚姻与家庭咨询 ——主要内容 家政服务——有偿服务
家庭生活教育——认清家庭角色 儿童照顾服务——照看 台湾
经济协助——辅助困难家庭获取经济资源 心理治疗——角色认知混乱
社会的服务——寻求资源,加强社会适应 制度配合——社区服务网格化 大陆内地家庭社会工作内容 传统家庭服务
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与培训,家庭救助,家庭心理辅导 专业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救助——经济
家庭咨询与治疗——问题
亲职辅导——家长
家庭服务——综合性、多方面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进程
(一)欧美家庭社会工作
由慈善作为源头——专业的机构
法国1663年 慈善女儿社,英国1869年 慈善会社 美国于 1877年慈善组织会社
(二)香港
1951年的妇孺保障法例,成立社会福利办事处,1965年办事处的成立,家庭服务部的成立,推进了家庭服务的发展。
(三)大陆社会工作发展
正式机构:妇联、民政、社区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离婚高潮 单位制时代 思想工作为主
计划生育政策 独生子女 政策 ——家庭结构变迁 1990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
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政策的发展为家庭社会工作的孕育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高校 1988年,在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专业 民间 春雷行动 总结
欧美国家:
1869年英国成立慈善会社;1877年美国成立慈善会社。1919年德国成立婚姻与性问题咨询中心;1930年美国家庭关系协会等;1950年系统性组织性服务机构出现发展,专业家庭治疗职业化。我国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开设有家政课程 50年代取消
政府机构主导家庭工作
今年家庭治疗形成家庭心理辅导潮流
四、家庭社会工作特征
(一)由个人问题而引出家庭问题
(二)从家庭的整体角度去观察个人、理解个人
(三)家庭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建立的关系是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五、家庭社会工作的原则和理念
(一)关注家庭需求原则
(二)家庭介入的情景化原则
(三)优势与增能原则
(四)家庭介入个别化原则
六、家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一)支持者
(二)教育者
(三)能者
(四)咨询者
(五)协调者
(六)动员者
(七)倡导者
七、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视角
(一)家庭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
(二)专业性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第三讲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介绍
一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 20世纪30年代 萌芽 希尔和汉森建构基础 20世纪50年代 运用到家庭社会工作研究中 20世纪60——70年代 兴盛 代表人物:
希尔,杜瓦尔,埃多斯,格里克,罗杰斯等,(二)理论假设
人是行动者,也是反应者
家庭成员的增加和减少是互动的重要表现
家人在同一场景中的互动与家人在不同场景的中互动 家庭急速的变动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八阶段分析(杜瓦尔Evelyn M.Duvall,1957)1.未有小孩的已婚夫妇阶段,大约2年左右;
2.养育幼儿阶段(第一个小孩未满30个月),约2年半
3.有学龄前儿童的阶段(第一个小孩子年龄在2.5至5岁之间),大约3年半左右; 4.有学龄儿童的阶段(第一个孩子年龄在6--12岁之间),大约7年左右;
5.有青少年子女在家阶段(第一个孩子年龄在13岁至20岁之间),大约也是7年左右; 6.子女离家的阶段(第一个孩子离家到幼儿离家),大约8年左右; 7.中年父母阶段(空巢到退休),大约15年左右;
8.老年阶段或鳏寡阶段(自退休到死亡),大约10至15年左右。
(二)五阶段划分法
第一阶段:新婚期(2年左右),从结婚到生育第一个孩子
第二阶段:育儿期(5至6年),从生第一个孩子至最后一个孩子上小学 第三阶段:教育期(15年左右),从孩子入小学至孩子独立 第四阶段:向老期(20年左右),子女相继离家
第五阶段:孤老期(10至15年),夫妻中只剩一人,直至该家庭生命终结
三、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
(一)八阶段的任务
新婚期(没有孩子)发展相互满足的婚姻生活;怀孕及即将成为父母的适应;适应彼此的亲戚网络
育儿期(从第一个子女出生到该子女两岁半)适应新生子女的诞生、成长;发展一个可以满足的双亲、新生儿的家
学龄前期(从第一个子女两岁半到该子女六岁)以激发性、成长方式适应学龄前期子女的重要需求;充沛的精力适应及因对子女需求,父母因此缺乏隐私 学龄期(从第一个子女六岁到该子女十三岁)有学龄子女的家庭以建设性方法适应社区的生活;鼓励子女教育上的成就
青少年时期(从第一个子女十三岁到该子女二十岁):青少年在自由及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发展中年父母(子女已成年)的兴趣和工作
空巢期(从第一个子女到最后一个子女陆续离家):成年子女离家就业、服兵役、上大学、另组新家庭等;维护支持性家庭关系
中年父母期(空巢到退休):新的婚姻关系重建;维护老的及年幼的亲属关系
老年家庭成员(退休到双亲死亡):因对丧偶及独处;亲近家人或适应老年生活;适应退休生活
(二)五阶段的任务
新婚期:婚姻系统的形成及整合,夫妻角色的认定,姻亲关系
育儿期:父母角色的认定,家庭财政、家务劳动等分工或协作,职业与家庭之间的精力分配 教育期:亲子关系的调整,夫妻情感的深化发展
向老期:接受子女已独立、离家的现实,婚姻关系的再调整
孤老期:面对自己及配偶的衰老与死亡,安排晚年充实的生活,体味人生的意义
四、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解析的局限
(一)时序结构
(二)关系结构
(三)功能结构
(一)理想化的道德性
(二)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三)区域的特定性
五、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一)评估 ——发展阶段
(二)介入——特殊化原则
(三)处理——资源的针对性
二、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基本假设 1 .整体与部分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聚合性趋势
二者是动态的的稳定与平衡
整体与部分既有脉络特质也有各自特性、二者是互相影响互为条件 .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的界限——刚性 缺乏弹性
开放系统的界限弹性与柔性可以形成一个回馈圈
(二)家庭系统
1 .家庭系统的构成
家庭由系统组成 配偶、亲子、手足
家庭由个人组成 2 .家庭系统的两种基本机制
改变机制
平衡机制
3 .家庭系统的运作秩序
(三)社会环境与家庭系统 1.家庭生态系统 社会环境 物质环境
2.制度与政策对家庭的影响 3 .社会网络
(四)系统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边界
家庭与其他家庭或其他外部社会单位的界线 2.沟通方式 3.家庭结构
三、功能主义理论
(一)家庭的功能 1.成员的社会化 家庭是首属群体, 先赋性地位的获得
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场所
2.情感功能的满足 3.性规则的制度化
后代延续的合法性
子代社会身份的合法来源
(二)功能主义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启示 1.家庭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关系 2.家庭大系统与家庭子系统的关系 3.家庭与人格的关系 功能论视野中的家庭
1.家庭是平静的、被动的,是社会平衡的一部分
2.家庭是永恒的生活场所,成员的财富、身份都是代代相传的
第四讲 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下
四、社会冲突理论
(一)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1.家庭中的冲突是自然、不可避免的
2.家庭是作为社会组织蕴含着潜在的和事实上的冲突 3.人们的观念不是教养的,而是差异性的冲突中形成的
(二)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家庭内部不平等与冲突 1 .冲突论关于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观点 2 .女性主义关于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观点 3 .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观点
(三)社会冲突理论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启示 1.冲突的安全阀 刘易斯▪科赛
释放紧张能量
加快适应过程
修正不合理的家庭关系
2.控制家庭冲突的强度和冲突烈度
夫妻暴力——家庭解体
血缘暴力——消解家庭对社会的正向功能
家庭暴力后果——人格扭曲
五、家庭危机理论
(一)家庭危机的概念
指作为家庭的基本组织形态,家庭现象引起家庭构成组织 的不调和、和家庭功能障碍的现象。固有的功能、家庭成员 责任义务的实行、家庭成员的共同生活目标、家庭内部正常 人际关系的维持衰退,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冲突、对立分化, 人性梳理,异常等
(二)家庭危机的原因 1.外在因素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2.内在因素
家庭成员的身体、生理 家庭成员的人格条件 家庭的经济条件 家庭的社会条件 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条件
(三)家庭危机理论对于家庭社会工作的启示 1.充分认识家庭内外因素的出现,辩证看待
2.充分考虑引致家庭危机的因素之间的复合连锁作用 3.重点关注家庭内部因素的变迁 讨论:
婚姻危机的应对 婚前如何预防危机
第五讲 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一)一、家庭治疗发展历程:
(一)创始人及其相关理论基础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人类学家贝特森教授
儿童精神病学家阿克曼教授,奠定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1)精神分析治疗范围的扩展,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扩展到处理全面性的情绪困扰问题,包括家庭问题;
(2)一般系统理论的引入,强调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交互影响的整体;(3)家庭动力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的探索;鲍恩的共生母子关系 (4)儿童辅导运动的发展;(5)婚姻辅导的发展;
(6)团体治疗技术的发展。
(二)家庭治疗理论的发展历程
1.家庭治疗的探索期 20世纪50年至60年代初 杰克逊——心智治疗中心
贝尔(John Bell)将家庭治疗分解成一系列阶段 阿克曼——家庭研究所 鲍恩——母子间的共生关系
1957年,美国精神卫生学家联合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召开家庭治疗议。 1961年,哈利(JayHaley)与阿克曼共同创办了《家庭过程》
2.家庭治疗发展的黄金期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 三个经典流派
1960年代以帕罗▪阿尔托小组创立的沟通模式为代表,代表性书籍是 《人类沟通的语言学》、《联合家庭治疗》 1970年代属于米纽钦他所创建的结构式家庭治疗 《家庭与家庭治疗》Family and Family Therapy)1980年代的家庭治疗发展则以策略式家庭治疗的发展为代表《改变《问题解决治疗》(《矛盾与反矛盾》)3.后现代家庭治疗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 强调心理现象的建构性和心理学知识的相对性。 其次是女性主义对家庭治疗的质疑
二、家庭治疗的概念 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的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 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 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 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特点: 1.是以家庭而非个人作为治疗单位的。
2.家庭治疗的目标和焦点在于改变家庭内部不良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间不了的互动方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个人以及家庭问题。
3.家庭治疗注重家庭此时的情景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互动的实际过程,并刻意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
家庭成员间的座位的远近、答话的先后,话题的主导权问题
4.家庭治疗以心理学、家庭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为指导
三、家庭治疗的原则 1.中立原则 2.循环提问原则 3.积极赋议原则
四、家庭治疗师的角色和价值规范 1.促进家庭转变的推动者 2.提供咨询和辅导的教导者
3.链接求助家庭和有关社会机构的协调者 4.广泛发动社会资源求助家庭的组织者 5.对求助家庭表示理解和和支持的联盟者
五、家庭治疗的一般过程
(一)结案
是指治疗师初次与求助家庭接触。
与家庭建立的专业的信赖关系,达成工作协议;了解家庭及 其问题的全貌,以决定是否属于家庭治疗的适应范围;进行 初步的介入治疗。
(二)治疗 探索, 诊断, 介入改变。注意事项:
治疗师的角色转变 注意家庭的领悟能力和家庭的承受力 目标导向
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结案 任务:
一是对整体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给家庭和治疗师一个交代; 二是要消除家庭对于治疗师的热心理依赖,推动家庭进入自我该、自我支持阶段。注意事项:
其一,要逐渐延长两次会谈之间的间隔时间, 其二,结案时候要坚决果断, 其三,引导家庭有准备的面对将来
其四,治疗师要及时从这个家庭中饭抽身出来 最后要随访评定
第六讲 结构式家庭治疗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基本假设
假设个人问题与家庭的动力个组织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家庭动力和家人之间的交往结构,可以使个别成员的症状好转或者消失,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家庭认清并解除阻挠家庭功能发挥的不良结构,代之以健全的结构。(二)核心概念
家庭结构、家庭次系统、界线
家庭结构是指一组无形的功能性需求,家庭成员借此建立他们的互动模式,家庭是一个借由互动模式运作的系统。这些重复出现的互动模式建立了如何、什么时候以及和跟谁相互连接。
家庭次系统是家庭大系统中根据性别,功能、角色和代际不同而分成的比整体小的次级系统,兄弟姐妹系统。
界线是指家庭与外界、家庭各个此系统之间以及个别成员之间存在着的边界。次系统的界线指的是谁能加入以及如何加入的规则。
二、常见的家庭图
三、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家庭问题
(一)纠缠与疏离
(二)联合对抗
(三)三角缠
(四)倒三角
(五)越俎代庖 祖孙三代的家庭中
(六)混沌一片
四、结构式家庭的治疗基本过程
(一)加入
是治疗师用来建立治疗系统和定位自己为领导者的过程和方法,结构式家庭治疗师的两大任务是:适应和领导 自我调适
技巧:维护、追查、模仿等。
(二)诊断
目标是收集足够的资料去了解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地方和原因。家庭的基本情况,整个家庭的结构,家庭系统改变的弹性和能力,家庭生活环境,家庭发展的历史和生命周期,家人的表征问题和家庭系统惯用的交往方式的关系。 注意的问题: 结构的互补性, 结构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结构与过程的关系
(三)介入 重构家庭 工作目标:
改变家庭对问题的定义 挑战家庭的结构 挑战家庭的世界观
五、常用的家庭治疗技巧 (一)维护 顺应技巧
(二)追查
(三)模拟
(四)重构
(五)重演
(六)平衡与打破平衡
(七)现实化
(八)划分界线
(九)运用症状
(十)指定任务
(十一)集中焦点
(十二)导致强烈的感受
(十三)似是而非的介入
六、治疗师的角色 近距离的密切参与 中距离的适度参与 远距离的抽离 结论
结构式治疗是一种行动治疗,而非解释性或者分 析治疗,它注重家庭成员的互动之中的家庭结构的重构。
第八讲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一、基本理念 人性本善论 以人为本 沟通过程
二、家庭沟通的影响因素 1.自尊
人对自己的评价、界定和认同 较高的自尊——较高的内在安全感 自尊低——依赖性强 丢自尊具有传染性 2.家庭沟通模式
良性沟通方式——表里一致
能同时顾及自己、其他人和所处情境的沟通方式 三个方面:
我们自己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 要友善对待别人的感受
区别不同的情境及其适合的做法
不良沟通方法——表里不一 讨好型 忽略自己,欠缺安全感
我的生存取决于别人对我的照顾和保护,我必须取得别人的欢心才能换取这些照顾和保护 指责型 忽略别人 内心缺乏安全感
攻击是最好的防御,我要先攻击被人,免得他们看见我的弱点
超理性型 强调理性和客观分析 忽视感情
我的生存取决于别人佩服我理性分析的能力,情感是多余和危险的我必须用理性来克制自己和别人的感觉。
打岔型 逃避责任 缺乏安全感
3.家庭规则 家庭规则的具体性与原则性 家庭规则的弹性与矛盾性 家庭规则的人性化与非人性化
三、治疗方法与技巧 1.治疗策略
注重家人的成长而非解决问题
治疗师的角色:妥协的协调员与成长的导引者 注重过程而非内容
即不是家庭发生了什么,而是家庭互动如何助长问题 治疗师需要打破恶性循环
注重让家庭获得新经验而非消除旧经验 注重滋润而非强迫 治疗就是教育 2.治疗过程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接触期 获得当事人信任
观察当事人家庭互动方式 对当事人家庭的回馈
第一人称叙述,描述经验,示范沟通,鼓励不同观点表达 第二阶段——蜕变期
醒觉——接受——经验(改变)醒觉对现状的认识
接受承认现状,不再逃避 连接—重建家庭感情上的联系 引导-说出正面动机 澄清——沟通 对质——反省 沟通游戏
模拟家庭会谈 家庭塑像
家庭压力芭蕾舞 自我循环 家庭重塑等 1.治疗师角色 连接者角色 中介者角色 支持者角色
注重个人由内而外的改变
注重家庭中的沟通过程,不限定解决问题的方式 改变设计多个层面,是完整的改变 基本信念是对人的尊重和信任
注重情绪的疏导,注重经验和人文关怀。
第九讲 家庭治疗的其他理论流派介绍 3.治疗中的有效模式
四、治疗师与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色 2.特色
一、德国家庭系统式的家庭治疗
(一)概述
系统论和控制论为理论基础,将人际互动视为与精神疾病相关。着眼于人际间的信息交流来建构有建设性的心理和人际现实。家庭是一个可以调节的自稳系统,家庭具有内在解释,即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务的模式。家庭部分元素发生变化会引致其他部分发生变化。
围绕症状找出家庭规则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加以扰动促成症状消失
(二)系统式家庭治疗技术 1.扰动式提问技术 循环提问 差异性提问 假设式提问 2.家庭作业技术 悖论
单双日作业 计秘密红帐 角色互换 水枪射击
(三)系统家庭式治疗特色 1.建立假设 2.循环提问
3.重视患者及其家庭对病症的及行为的赋义以及治疗师的积极赋义和改释 4.保持中立 5.共情取向
6.资源取向的立场
二、其他模式介绍
(一)鲍温家庭系统理论 八个核心概念 自我分化 家庭投射过程 数代相传 兄弟姐妹位置 三角关系
核心家庭情绪系统 情绪割裂 社会倒退
(二)行为主义家庭治疗
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表现,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和促进进度。充分运用学习原则,通过给与适当奖赏或者惩罚,促进家庭成员的改变。 行为矫正技术——实证疗法 认知带来行为改变——行为疗法
(三)功能性家庭治疗法 Functional Family Therapy 从家庭功能方面的满足或者缺失及行为所满足的家庭功能方面来理解和解释家庭成员的问题行为,并依此来选择治疗策略。
(四)策略性家庭治疗 Strategic Approach 强调有计划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变化。其着眼点在于准确评估问题的症结所在,订立清晰的工作目标策划有层次有次序的有效策略,对症下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步骤性与策略性 策略包括: 重构问题 重贴标签 直截了当 似是而非
第十讲 家庭过程
一、择偶
选择谁做配偶? 温琦—需要互补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柯尔科霍夫、戴维斯—过滤理论 墨斯登—第三种序列解释 刺激——价值——角色 择偶的基本原则 一是同类性原则 二是对等性原则 三是互补性原则
二、现代人的择偶标准? 眼缘? 利益? 政治?
三、择偶与约会 1.如何在初次约会中约会对方 2.约会的内容如何设计
3.怎样达到对对方的完全了解 4.如何认识性在约会中的作用 1.爱情的萌动 2.试探和表述 3.热恋
4.平和恋爱期
5.进入婚姻或者分手
(一)家庭过程 1.新婚期 2.育儿期
3.有学龄儿童期 4.有青少年子女期 5.空巢期 6.孤老期
(一)老年家庭婚姻 1.老年婚姻
2.老年人婚姻满意度高 3.老年人离婚和再婚率低
(二)老年家庭结构 1.主干家庭 2.核心家庭
分而不离:经济,生活、情感
四、恋爱
五、家庭
六、老年及空巢家庭的辅导
(三)空巢家庭 1.空巢家庭概念
杜瓦尔提出1977年提出 2.空巢期提前到来 3.空巢家庭问题(1)生活无助(2)情感空洞(3)心理灰色(4)死难善终 1.老年人的自我照料 老年人的自助互助 2.家庭支持是基础 3.社区服务是现实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
第十讲 家庭危机及其应对
(四)空巢家庭的辅导
一、婚姻问题及其预防 婚姻问题:
广义:所有影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问题。狭义:仅指影响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问题。
1.不同生命周期的婚姻家庭压力源
2.婚姻冲突与危机 婚姻冲突的因素:
内在:夫妻双方自身因素
外在:夫妻双发之外的社会环境因素 城乡婚姻冲突的异同点:
共同点:家务、子女教养、经济,婆媳关系,一方的不良习性 差异:
城市夫妻感情的调试问题。婚姻质量成为婚姻冲突的重点
农村:婚姻基础不牢,感情淡漠,道德品质问题;恶习不改,凑合维持型家庭。妇女的社会地位不高,缺乏财产支配,如土地等、,房屋等 1.审视双方的性格 2.促进有效沟通 3.学习处理冲突 4.了解婚姻的期望 5.认识夫妻角色及分工 6.性和生育计划安排 7.家庭财务预算安排 8.重视双方的姻亲关系
1.重视磨合期的调整与适应
2.呵护感情----保持长久的感情生活 3.互敬互谅---构建良性的婚姻沟通模式 4.调整预期值----让婚姻维持生命 5.护诚互信---构建诚实的夫妻关系
三、预防危机-婚前准备
四、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调试
六、家庭暴力 1.家庭暴力的界定及特征
家庭内的暴力表现为人身虐待,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并与精神折磨,忽视基本需要和性骚扰等行为相互相关,暴行一般发生在有抚养关系的最亲近的家庭单位内,使受害者遭受严重的伤害,一再发生的暴行应于偶尔发生的暴行相区分,偶然发生的暴行如果不紧急干预,这种行为往往会一再重复发生并趋于严重。————联合国的界定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一切形式的不法侵害行为————我国新婚姻法规定
家庭暴力的类型: 身体暴力 性的暴力 精神暴力
家庭暴力的特征 隐蔽性高
私人事务的屏蔽性造就了家暴的隐蔽性 再发率高 危害严重
受害者身体心理的直接伤害 侵犯了人权 家庭破裂
影响到未成年子女的成长 影响社会稳定
(1)传统的性别不平等意识惯性是家暴的深层次原因(2)家庭内部的不平等资源分配关系是家暴重要原因
(3)家庭成员的背景差异产生的对立情绪是家暴的重要媒介(4)家庭成员对于家庭现状合理性的认识分歧是家暴现实起因(5)社会干预和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家暴外部因素。(1)应当与当事人建立合作性的伙伴关系(2)充当受害者和社会支持网络之间的链接者(3)进行心理辅导
(4)教导个人权利的观念,应对家暴的技巧
(5)协助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根除家暴产生的源泉 2.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3.家社会工作对于庭暴力介入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