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婚姻家庭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
婚姻家庭论坛征文
婚姻家庭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杜春艳
摘要:家庭是社会构成的最小单元,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家庭建设需要和谐的社会做舞台,也需要广大社会工作者努力工作不断探究婚姻家庭工作的新动向。
关键词:婚姻家庭工作和谐社会和谐家庭试离婚
一、婚姻家庭工作的涵义及其重要内容
(一)、婚姻家庭工作的涵义。婚姻家庭工作是致力于缓解家庭与婚姻问题应运而生的新事物,它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运用到现代家庭婚姻体系中,为家庭提供支持,增强其动力,协助家庭成员处理所遇到的性、结婚和离婚、生育、抚养、赡养、家事管理等问题,增进家庭的福利,使家庭更好地尽责和发挥功能。其内在涵义是政府和社会为改善家庭生活、完善家庭功能所实施的服务。
(二)、婚姻家庭工作的三个核心要素:
一是婚姻家庭工作的服务对象——家庭整体。这也是婚姻家庭工作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婚姻家庭工作是在于处理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而家庭生活上的困难最具代表性的是家庭成员无能力发挥作为一个家庭的一分子应尽的义务,或是在家庭关系上无法达到圆满。也就是说,婚姻家庭工作是以帮助家庭整体协调为目标,它针对的是家庭成员因为其个人的困难而难以担当其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所应扮演的角色,来达到对整个家庭的帮助,促进家庭关系的协作以及社会功能的发挥。并非是帮助家庭中个别成员,具体的解决他们各自的困难,比如贫困能给以金钱补助、残障能给以治疗、失业能给以职业介绍等,而是把家庭中任何一个成员的问题,看成是整个家庭的问题,从家庭整体的社会功能这点出发,来解决家庭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
二是婚姻家庭工作的目标——协助家庭正常运转。人是生活在人群中,生活在社会中的,更确切的说是生活在社会制度中,而家庭就是一种最普遍、最基本、最亲密的社会制度。在所有的社会制度中,家庭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它不仅对个人非常重要,也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温馨甜美的,轻松愉快的,但在复杂变迁的社会中,难免会出现某些障碍。家庭自身具备调整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协调的能量和资源,相信家庭在调整自身系统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家庭潜能,引导家庭自动、自主的解决问题,即助人自助的方式协助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并适时的给家庭以社会性支持,这也是婚姻家庭工作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婚姻家庭工作可提供的社会性支持包括针对家庭开设婚姻、家政、家教等教育与培训,向家庭传授现代生活观念,以推进家庭发展,提高家庭整体素质;开展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法律咨询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等。
三是婚姻家庭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在我国,从事家庭社会工作的人员分散在民政、社区、教育、法律、妇联等组织机构内,他们依据所在机构的要求向家庭提供各类有偿或无偿的服务,在为家庭解困及家庭的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这些工作人员未经过社会工作所要求的较系统的专门培训,不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的知识背景,对专业家庭社会工作的知识知之不多或没有认知,但他们具备长期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具备本行业的知识。家庭社会工作者只是与家庭建立平等的工作关系,协助家庭成员发展良好关系,促进家庭成长,是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启发者、协调者和推动者。他们的工作可以使家庭获得战胜危机化解困扰的支持力量。但他们并非是万能的,也不是对家庭成员的个人需求任意引导,他们在对家庭的援助中,也关注个人需求,而不是因为重视家庭整体的功能就牺牲了家庭成员个人的需求。
(三)、家庭社会工作主要涉及婚姻咨询、家庭生活教育、家事管理服务、心理卫生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
(1)婚姻咨询。婚姻咨询是与家庭互为依存的。现代婚姻咨询是随着德国、奥地利的诊所,尤其是婚前诊所发展而来的,以婚姻卫生辅导与协助、家庭福利、加强婚姻关系为核心。婚姻咨询是由一个专家小组实施的,其成员包括社会工作者、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律师、牧师及其他受过家庭与婚姻咨询训练的人。婚姻咨询的目的是协助减少家庭问题,防止家庭破裂,改进婚姻质量,促进和加强家庭生活。
(2)家庭生活教育。社会工作者为新婚夫妇和处于危机状态的家庭提供咨询和服务,使家庭成员们懂得如何建立正确的家庭生活态度,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如何处理家庭人际关系,如何合理控制家庭消费水平。在消费社会
中,家庭的经济生活成为一个敏感部位,任何冲突都可能导致家庭危机乃至解体。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鼓励家庭成员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激励奋发向上的家庭气氛;另一方面协助家庭成员认清家庭的消费能力,设计理性的消费结构,提高生活满足感。
(3)家事管理服务。由于女性在传统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家事管理服务与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随着妇女的就业率和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妇女与家庭其他成员间因承担家务、照顾儿童而引起的纠纷增加,因此,家事管理服务越来越重要。家事管理服务的目的在于:其一,支持女性就业,减轻现代女性的家务负担。其二,减少家庭冲突,提高生活质量。其三,协助抚养、照顾和教育儿童。
(4)心理卫生服务。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巨大的生活压力要求专业的心理卫生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参与家庭婚姻调适,帮助家庭处理环境的挑战、家庭的责任、夫妻及亲子间的互动,缓解由于性、社会、经济和文化冲突引起的紧张。现代家庭离婚率居高不下,带来许多棘手的社会问题,而离婚是家庭成员未能消解一系列的心理压力的结果。家庭社会工作者以专家的身份协助家庭缓解各种心理压力,减少家庭的解体。离婚的社会结果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的解体;影响子女人格的健全和发展,造成种种心理障碍;离婚双方人格受损;给儿童教育带来不良的后果,容易造成青少年犯罪;不仅在生活上和经济上增加女性的负担,而且在社会舆论和心理上增加她们的负担;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二、和谐社会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着眼于我国的改革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借鉴国外一些执政党在社会整合方面的经验教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应民意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对于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尽管和谐家庭只表现为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程度,但是家庭体现的仍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
目前,我们的婚姻家庭领域仍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其一,离婚率上升。就我县来讲,办理协议离婚的人数从2003年的286对上升到2009年的675对,婚家庭生活的不稳定以及家庭的重组和单亲家庭比例的上升,不仅影响到家庭生活和家庭结构,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由此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二,家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人婚姻道德观失衡,出现“性自由”、“包二奶”、“第三者”等,他们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等。其三,有的家庭成员赌博、酗酒、信奉邪教迷信等。其四,家庭的不稳定,使子女的成长受到伤害。特别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的不断出现,使家庭亲情关系淡化,家庭教育弱化。其五,有的家庭出现吃老、啃老、不养老的现象。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人逐渐增多,养老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县是农业大县,绝大部分都是家庭养老,家庭养老问题负担加重致使家庭矛盾激化。
从这点上看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家庭的和谐。也就是说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家庭是基础。
三、新形势下婚姻家庭工作的发展要求
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家庭。家庭的建设需要广大社会工作者从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入手,在道德方面要强化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弘扬家庭美德;在法律方面,关键要树立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进一步完善现行婚姻法,要不断地发现新情况,面对新挑战,探索新问题,特别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为立法、司法等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近日,笔者从有关新闻媒体中了解到,我国上海出现了“试离婚” 现象。所谓“试离婚”,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在已经准备离婚的前提下,签订有关的个人协议,在生活上先“离”一段时间。它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离婚,而是两人对离婚后的生活与心态所作的一次“演习”。试离婚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为构建和谐家庭所做的努力,也充分反应了其对婚姻家庭工作需求量的增加。但是,其协议内容中的“期间双方不得干预对方任何自由”违背了婚姻法关于夫妻之间权
利与义务的规定,是不可取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的婚姻家庭工作的发展应当以倡导广大群众遵守家庭美德,优化家庭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和谐家庭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为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一)、倡导广大群众遵守家庭美德,优化家庭环境。
要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家庭美德,树立起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还要使全社会形成对婚姻家庭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和价值尺度,自觉抵御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人们明白我国的婚姻制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如何更好地行使权利和义务,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利,保卫婚姻。要认真遵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严格遵守家庭美德。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以及“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谅”的“八互”要求。要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人们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文明生活方式,要整治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贩卖妇女等犯罪活动,激浊扬清,铲除“包二奶”、“一夜情”等社会丑恶现象。严肃党纪政纪,对有婚外情的党员、公务员、干部严肃查处。加大“扫黄打非”工作的力度,彻底净化音像、出版、娱乐、网络、文化、传媒等市场。对宣扬、鼓励色情、暴力、婚外恋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文化产品坚决扼杀,同时对制造者预以打击重罚,以维护婚姻家庭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以家庭和谐,促社会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利于和谐家庭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不断建立健全有利于和谐家庭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依法兴家,依法治家。认真组织家庭成员学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等。司法、行政部门要引导离婚当事人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关系,使他们懂得婚姻自由不是无拘束的随心所欲,对当事人多教育、多说服、多调解。人民法院对离婚案件要重调解、慎裁判,尽量挽救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的婚姻。在普及家庭成员法制意识的同时,积极维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努力追求以人为本、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统一,依法保障和谐家庭建设。
(三)、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和谐家庭建设,把和谐家庭建设纳入本地精神文明创建总体规划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和谐家庭建设工作的领导,积极为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创造条件,提供资源,搭建平台,推动家庭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重视和谐家庭建设。特别是在社区建设中,要把和谐家庭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力开展各种家庭成员能参与、愿意参与的道德实践和文化活动,切实帮助救助困难家庭、问题家庭,为各类家庭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帮助,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第二篇: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
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没有民族之间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体人民的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
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以平等的民族互利和广泛的民族共识为内涵的民族团结,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彼此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逐步形成一种民族团结的社会气氛。对于这个气氛,有的地方做了很好的概括: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民族团结还表现为:努力消除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化、散居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实施《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服务与管理,重点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满足他们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中,中国政府还多次开展全国范围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推动民族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所有这些都是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很显然,这样的民族团结其实就是民族和谐,就是社会和谐在民族关系上的体现,因此构成我国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民族团结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41%,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蕴藏着支撑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文资源。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3000万,形成中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同时,我们现在还面临一种新的形势,即影响民族团结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将长期存在,这使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出现这种新形势的大背景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分化加剧,市场经济下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格局呈现,不能不给民族团结,从而也给社会和谐,带来或积极、正向的影响,或消极、负向的影响。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到这两种因素:
一方面,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享有政治平等和当家作主地位,另一方面,历史上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所遗留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在一定情况下还会表现出来;
一方面,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磨擦;
一方面,各民族相互关爱、情同手足,共同性不断增多,另一方面,由于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地区、城乡、民族之间人员流动加快,误会和纠纷不时出现;
一方面,民族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由于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执行政策片面偏颇等原因,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情时有发生;
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另一方面,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民族问题的特点是,它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一出现就不是小问题。
由此可见,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非常艰巨,不能有丝毫放松。
三、用科学发展来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和突出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民族地区的各种问题,包括差距拉大、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等,都与贫困问题相联系。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
到解决,就很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一是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二是容易引发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可能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利用。
对此,我们必须站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一最高利益、核心利益的高度,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在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中,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位置上来。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他们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他们发展各 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的对口支持工作。切实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充分调动民族聚居地区内外两个积极性,使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要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加快民族聚居地区发展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本,投资于民,造福于民,切实加快少数民族的自身发展。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中,努力缩小民族间发展差距,促进各地区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
总之,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没有民族团结的社会和谐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和谐;不促进民族团结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发展。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是相互促进的。
第三篇:和谐社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双柏镇和谐社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特别是市、县建设和谐社会动员会议以后,双柏镇党委、政府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使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部署、同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章立制,为全面开展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5月24日,镇召开党委、政府班子会议,深入学习各级党政领导有关建设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根据本镇实际,制订了《双柏镇和谐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和《双柏镇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制度》,镇村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和谐社会建设办公室,落实了人员和经费,做到了有阵地、有人员,各类制度版面上墙,“二档三录四薄六表”等资料规范齐全。在工作落实上,实行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明确了任务;在工作督查上,实行重奖重处,作为评先评模和培养提拔的依据,对各阶段工作前3名,给与奖励,对后3名,由镇主要领导进行诫免谈话,并通报全镇,强化了责任,为搞好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一是镇党委、政府5月28日召开镇、村、组干部会议,就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安排,并于6月11日再次召开村支书、综治专干会议,就和谐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开展、措施落实、方式方法、工作步骤等相关内容进行专题培训;二是各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入村入户,组织各村召开群众大会和群众代表及各居民组群众会议,深入学习
1中央、省、市、县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关精神,使广大党员群众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明确了方向,提高了群众主动积极参与的意识,使“三村三户”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达到了100%;三是在公路沿线和镇政府所在地竖起了跨路标语,在辖区交界处设立大型宣传标牌;四是在每村悬挂宣传标语,书写15条固定标语,每周出一期黑板报。截止7月20日,全镇召开和谐社会建设各类会议35次,制作跨路宣传标语4条,悬挂横幅标语20条,在各交通要道和人口聚居区刷写固定标语150条,办黑板报15块,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五是创办“平安家庭”文化长廊,利用三、六、九逢集日展出,受教育群众达3000余人次;同时,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巡回报告团,由评出的30余模范“平安家庭”户在全镇巡回报告26场次,听众达到4000人,有效促进了“三村三户”的创建。
三、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和各级人大代表组成的督导小组,根据方案和工作制度逐村督导落实,特别是将“三村三户”创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等工作作为重点检查督导,全面落实“三村三户”创建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包村、包组、包户、包案责任制,要求包片领导、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务必按照工作方案、工作纪律全力完成任务;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工作开展不力和因包案工作落实不到位引发的重访或新的纠纷的,坚决实行责任追究,有效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深入开展评选活动,以组、村为单位召开群众会议,严格按照“三户”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对各户进行半年初步评选,共评出镇级“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村民”6
名,村级20名,“平安家庭”1483户,占全镇农户的46.1%,“小康家庭”1295户,占全镇农户的40.2%,“和谐家庭”1161户,占全镇农户的36.1%,并进行了公示。
四、重视调处,营造全镇和谐社会建设工作新局面
为有效化解基层矛盾,以“大和谐”工作机制和网络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建立镇、村、组三级矛盾排查调处专业机构,实行包村、包组、包户、包案调解负责制,镇村26名调解员经常活动在辖区的每个角落,及时掌握潜在的矛盾纠纷及发展动向,同时整治综治、信访、土地、林业、计生、公安、矿管等有关部门力量,成立了双柏镇群众工作站,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构成的“大调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方法,采取大联动、大排查、大调处形式,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至7月20日,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2起,已调处106期,移交6期,成功率达到97%。如村尹志军与樊青振土地、宅基纠纷,村余生与双槐树村孙小占交通事故赔偿,村张建锋与董宁土地道路纠纷,村僧植与僧明德家庭纠纷,村王红与双槐树村莫争春婚姻纠纷等,均在“大调解”中得到妥善处理。全镇“大调解”机制,使群众工作站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体现政府形象的“窗口门面”和反映镇情民意的“快速通道”,促进了官民和谐、政民和谐、经济发展。
在全面开展“大调解”促进“大和谐”的同时,积极开展“领导接待日”和领导包案制度。“三、六、九”逢集日,镇党政班子领导成员轮流坐班接待来访群众。5—7月领导参与接待日接待工作,共接待群众来访64期123人,消除不安定因素29个;受理群众来信16件,结案16
件,办结率达100%。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1、部分干部群众忙于生产,该项工作开展不够平衡。
2、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涉法涉诉问题涉及部门多,镇党委、政府有全部彻底协调处理矛盾纠纷的决心和信心,但实际工作中存在有一定的困难,例如庆家沟村锑矿采矿边界纠纷和石门村王金成伤残赔偿案,由于某些方面超出了我们的职权范围,而得不到根本解决。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县关于平安建设和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以和谐社会建设工作新成效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抓信访稳定,继续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上下功夫;二是抓打击防范,在提高人民群众安全上下工夫,抓好“ 两抢一盗”专项斗争,抓好专项治理活动,抓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督查制度、工作通报制度、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
中共双柏镇委员会
二ОО七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是国家不可缺的,也是人民不可缺的。社会组成国家,家庭组成社会,人口组成家庭。所以,一个和谐的、让人民有幸福安全感的社会是要每一个人去努力构建和维护的。
在我的眼里,社会是很不错的。经常能看到有热心人帮助卖纸板的人推车;高年级的学生扶老奶奶过马路;有爱心的一些企业送残疾人轮椅;资助贫困的学生上学„„;然而,社会现在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随地吐痰、破坏绿化、乱丢垃圾等现象常常见到。尽管如此,社会步向文明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留,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正变得越来越和谐、民主、公正。
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乐观积极、讲文明、讲礼貌、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人人都有环保意识,不破坏小区绿化,还要多植树多种花草美化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而且一方有难,有八方支援;象去年的“
5、12”汶川大地震中,有成千上万我们的同胞兄弟姐妹们失去了他们的家园与亲人,在如此危难的关头,国家和社会各方乃至全世界都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这就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一个让所有人感动的社会,一个携起手来能战胜自然灾害的社会,一个让世界都感到温馨、幸福的社会。
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追求。从原始社会,到数码航天的现代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许,你
不禁要问:建设和谐社会,难道是我们
一、两个人就能建造的吗?不,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能做到,但是,我要倡议,建设一个
美好和谐的社会,请从你我自己做起。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
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使
每一个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可以感染更多的人,每一个都能常怀
感恩的心善待自己、关爱他人,和谐社会何愁不能实现!人应该尊重
彼此之间的互相帮助,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而别人也同样渴望我们的帮助。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关爱和互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
福、更美满,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欣欣向荣。
和谐,如春风拂面,使人倍感亲切;和谐,如久旱甘霖,使人心
田滋润。我们要共享阳光,共创文明,牵手你我,与爱同行,点燃
梦想,秩序社会,有道通行,热爱家园,热爱世界,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安定有序,还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播下一颗种子,收获
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为,收获人生的精彩。让和谐的影子跟随我们真诚的步伐,如影随形,让我们携手同行,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
杭州现代实验小学
三年级(2)班谢奕晴
指导老师 楼老师
第五篇: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短短的12个耀眼的大字,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代表党中央的全国任命发出的庄严号召!
这十二个耀眼的大字,奏着和谐的旋律,飞翔在祖国各地,飞翔在每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的心里!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调动。
同时,这种法制要与法治相结合,是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制的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高于人情,法律高于权利,依法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
作为一名中学生,从现在在开始,就要认真学习民主与法制的知识,建立起民主法治观念,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只有每一个人都维护公平,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只有每个人都坚持正义,我们的生活才能和睦温馨。
作为一名中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增添追求公平正义的勇气,去培养维护公平正义的智慧,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更需要我们青少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