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眼中的社会分层现象[最终版]
学院:建测学院大 学 生 眼 中 的 社 会 分 层 现 象专业班级:给排水082
23姓名:戴先水
日期:2009年12月28日学号:
大学生眼中的社会分层现象
【内容提要】
有人说,有富人就会有富学生,有穷人也就会有穷学生。为此这种由社会分层决定的校园分层,正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就业与爱情。本文就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正文】
“我没有钱,我只有花样的年龄,未加修饰的容貌。我每天穿着朴素的衣服,站在花枝招展的她们中间。我每周都要坐4个小时的公交车,去给那个高傲的小女孩做家教。她有钱,可连水都不想给我喝。我的家庭很穷。我的妈妈每天割猪草,双手满是老茧。我的父亲,风烛残年,可还要在建筑工地打工,为了我可怜的学费。我不期待爱情,我没有衣服,我没有化妆品,我的电脑也是二手的。我恨这个世界„„”
一、家庭出身不同,学习目的也不同
贫困生在毕业时,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进入社会工作;而来自富裕阶层的孩子,更多考虑的是进一步深造。课题组发现,“自己不能成为富人的孩子,也要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人的孩子”已成为一些贫困生的名言。
在选择工作的标准上,大部分个体户和自由职业家庭的大学生最关注的是兴趣爱好。来自下岗工人家庭的大学生多数关注职业风险度。教师和科技人员家庭的大学生更多关注专业对口度。大部分来自国家与社会管理人员家庭和自由职业家庭的大学生则更关注社会声望。而农民、私营企业主家庭的大学生关注的主要是收入问题。
在学习的主要目的上,来自农民家庭的大学生看重的是“接济家庭,报答父母”。大部分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则专注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出身国家与社会管理人员家庭的大学生中“报效祖国”的比例最高。
对“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的说法,从家庭背景的影响看,“同意”率最高的是来自私营企业主家庭的被我。“不同意”率最高的是来自教师和科技人员家庭的被我,其次是来自农民和下岗职工等失业人员家庭的被我。
二、社会分层带来大学生不同的生活态度
某学者说,社会分层带来大学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在贫困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大多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己家庭的处境。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消极型。曾有一个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进校后心情郁闷。他还萌发过出家的念头。第二类是激愤不满型。一些大学生说,现实很不公平,农村家庭如果没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整个家庭就绝望了,没有希望。
第三类是积极融入社会型。他们通过努力拼搏改变自己的命运,得到社会阶层提升。有贫困大学生说,自己的愿望就是通过努力读大学,得到好的社会地位,提升家庭阶层。
三、富学生和穷学生互相看不惯主要发生在低年级
调查显示,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大多这样评价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个人生活大方,但自私,高高在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金钱而整天奔波忙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条件优越,穿着鲜艳,流行。”“上网,购物,乱花钱,生活浪费,学习不努力,高傲自
大。”“富裕生追求品牌效应,在吃穿用上较为奢侈,不能对贫困者给以鼓励,反而嘲笑那些为生活奔波打工的同学。”
而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在评价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时,大多使用“自卑”、“孤僻”、“内向”等字眼,认为“他们的终极目的太低,太庸俗化,只是挣钱、报父母恩之类,而没有挖掘自我潜能”。
无论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还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自我评价一般都比较高。如贫困家庭学生大多认为自己“肯学、踏实、勤俭节约”等,而富裕家庭的学生则大多认为自己“乐观开朗”、“活泼向上”等。
我认为,这种贫富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在低年级的本科生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自卑情绪也主要在低年级时表现出来。至于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瞧不起贫困学生的情绪,也主要表现在低年级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加,学生会表现得比较理智,或者不过多表露。
这种变化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差别。来自国家与社会管理人员、教师和科技人员家庭的大学生,往往能受到比较好的家庭教育,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生活问题上能够用比较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但来自工人、农民和失业人员家庭的大学生在排序中均处于最低,则说明经济的因素在指导学生的生活方式上起着基础性作用。
现在,大学校园网的BBS上,经常出现诸如《我的城市女友》、《我放弃了我的农村GG》之类的讨论。很多大学生在交友、择偶问题上,还是喜欢在同阶层寻找,这样造成的家庭阻力会小一些。同时,相似的生活习惯也有利于他们走到一起。我看到过很多因家庭背景差异而分手的大学生情侣。环境造就人,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后天努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四、教育应给每个人公平奋斗的机会
“大学应该做榜样:不盖贵族楼,实行标准化教育,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一视同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教育应强调平等公平,淡化等级观念,维护贫困、弱势群体的自尊心。
他说,社会阶层流动是一个良性的实现社会结构变化、打破固有等级的正常渠道。社会结构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打破、改变,才能使整个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他认为,中国目前社会阶层分化日渐明显,缩小低收入阶层群体,扩大中产阶层比例,限制高收入阶层,非常有必要。当中产阶层成为社会最强大的中坚力量时,整个社会的发展才能算是向前迈了一大步。
他说,社会需要为底层的后代往上流动创造平等机会。教育是实现流动的重要手段,可以解决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问题。我们的社会应该对所有人都敞开怀抱,给每个人公平奋斗的机会,大学教育也是如此。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赖德胜认为,目前社会阶层分化已是客观事实,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紧密相关。大学生就业困难往往和所处阶层背景有关。要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单位招聘要公开、透明,底层背景的大学生才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大学生就业的顺利进行,会使中国的阶层流动进入一个良性轨
道。”赖德胜说,当有底层背景的大学生也能拥有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公平的机遇、资源时,他们才会有冲破阶层之间的铁壁,实现自身阶层提升的动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志英建议,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应得到改进,在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等重要命题以外,还要关注人的心灵。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是大学生思想动荡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他们还能保持比较健康的心态,与将来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前景有关。应该让他们相信,通过个人奋斗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进而带动他们家庭生活状况的改善,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分层现象有它的现实意义,应该顺应它的发展,同时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的行为应加以正确的引导。承认贫富不对等的存在,并相互尊重,彼此宽容,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价值取向。
第二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社会调查报告
上课发短信、占座不到、考试作弊、浪费粮食……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与大学校园厚重、高雅、宁静的氛围极不相称。减少校园不文明现象,亟待各方关注---不文明行为,象牙塔不该承受之痛
上课玩手机,发短信,随意接听电话;缺乏节约意识,浪费水电、粮食;买饭买菜、打水时随意插队;公共场所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休息期间,在宿舍打牌、唱歌等,影响他人的正常休息……日前,省会某高校开展了一次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这些现象被师生共认为是高校里普遍存在的问题。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教师翟耀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十分反感。她认为,学生在教室里的任务是学习,当你全神贯注地按动键盘发短信时,当你津津有味地小声通话时,讲台上老师已经讲授了许多内容,而你却没听到,并且影响了周围的同学学习。
“文明素质是评价现代大学生很重要的一个标志,但现在朴素节俭的作风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啦。”河北农业大学大四学生韩飞感叹道。他告诉记者,他经常会在宿舍楼里发现水龙头只开不关,在食堂里见到一些同学将一盘盘只吃一半的饭菜倒入垃圾桶。
文明、高雅、厚重、宁静,人们常用这些美丽的词汇来形容大学校园。然而时下的大学校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不文明现象?被公认为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都相对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应该对此负起应有的责任。
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各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立的、相对完善的校规校纪,特别是规范学生行为方面的规章制度有不少,如“学生食堂文明公约”、“宿舍文明条例”、“教室文明规范”等等。但具体执行起来成效并不很理想。可见,大学德育的相对滞后和缺失。
部分高等教育方面的专家认为,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存在,首先是因为大学生没有把对文明礼貌的认识提高到一定高度,而是当成一种被迫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种文明的理念,认识到一种道德的高度。其次,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现在有的大学生可能从小养成了不文明的习惯,并习以为常,甚至影响到周围人的行为习惯。最后,校园里并没有完善的文明约束机制,导致不文明现象的日趋增多。
社会的文明和谐离不开校园的文明和谐。减少校园不文明现象,许多专家开出了“良方”。他们认为,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究竟什么是“酷”,什么是维护自己的权利,怎样做能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别人。在观念的改变中,大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不妨在水龙头边挂上牌子,告诉大家现在全球的水资源状况;在食堂设置富有人情味的提示语,提醒大家自觉排队……严厉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对有叛逆心理的大学生来说,有时会适得其反。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引导,反而是长远又有效的途径。
河北科技大学宣传部长薛晓萍建议,学生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起学校主人公的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校方可以尝试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现在班内有班组织、团组织、党组织;校内也有各类社团。如果社团能把校园文明建设自觉地渗透到自己的各种活动中,主动开展公益性社会活动,对树立校园文明新风会起到示范作用。河北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宋书通呼吁,文明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如果大家对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无形中将纵容不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讲文明,关心和爱护校园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孤立起来。减少不文明现象,大学生本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多一些对别人的关心,是大学生们要做的。
第三篇:大学生眼中的社会养老1
大学生眼中的社会养老
指导教师:任老师
所在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班级:13无非四班
姓名:聂鹏举
学号:201310210409 联系电话:*** 调查时间:2015.12.1
一、选题意义┄┄┄┄┄┄┄┄┄┄┄┄┄┄┄┄3
二、实施方案┄┄┄┄┄┄┄┄┄┄┄┄┄┄┄┄3
三、实践过程记录┄┄┄┄┄┄┄┄┄┄┄┄┄┄3
四、调查报告正文┄┄┄┄┄┄┄┄┄┄┄┄┄┄4
五、心得体会┄┄┄┄┄┄┄┄┄┄┄┄┄┄┄┄6 选题意义:
父母把我们从小抚养至今,不辞辛苦尽心尽力,而我们作为一个有责任有孝心的当代大学生因该了解养老的必要性以及它的意义。而现如今在社会压力如此之大的中国,家庭养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老人养老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弥补家庭养老不足的养老模式。而社会养老是国家主导多方参与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而人们大多只知道养老保险和养老院,不了解社会养老的其他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这项调查能了解到这以政策在大众里的普及程度,有利于对政策的完善。
实施方案:
设置一系列问题,进行不记名式问卷调查,发布在网上,调查对象分布多地。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践过程记录: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在社会压力日益增长的今天,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负担不断加重,虽说自古以来子女赡养老人无可厚非,并且子女也想老人晚年生活能够安稳。而现实是残酷的,目前我国有大量的空巢老人,甚至发生老人应子女不在身边突然发生意外在家中生病无人照料导致身死家中无人知晓的惨剧。为此国家出行了一系列社会养老政策,如社会养老保险、医养结合、居家养老商业养老保险,并且向社会倡导兴建一些养老院、福利院、社会救济所等不同的养老机构。目的在与和家庭养老相结合互补互助使老人能安稳、体面的度过晚年时光。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但如今不但达不到这一目的,还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这不经令人思考,到底是政策的不完善,还是社会道德出现问题。为此设计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从调查的数据中不难看出一些问题。下面是我对数据分析得出的一些现象和我对这些问题看法即对策:
现象:
1)家庭养老力不从心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是独生子女,而现如今普遍寿命增长,这导致一部分夫妻需要同时赡养照顾四个老人,着无形的增加着子女的压力。过半受调查的人表示想与父母共同生活他们为这样可以更方便照顾父母,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74.5%,而在社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大多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这样一来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势必力不从心。而且农村目前的这批中老年人大多因壮年时期巨大的劳动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疾病,这些疾病往往不致命也不易治疗这导致老人对别人的照顾有强烈的依赖。这一矛盾的现象我们不得不重视。
2)民众对社会养老了解不够全面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过半数的受调查的人只了解社会养老保险和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并且过半的人认为社会养老保险不可靠,我们的调查对象还是年轻有文化的大学生,可见在城乡、农村社会养老除社保和养老机构以外的养老形式普及率是多低。据调查对象表示有三分之一的父母没有购买社会养老保险,其理由是认为保险金过低,即使由政府出面也不信任。可见该政策在民众眼中不如自己存款,更有甚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不知道保险金具体有多少。而我国的社会养老推行早在上个世纪末期就已经开始推广了,虽然在这期间政策不断的发生调整但其宗旨从未改变过。那为何社会养老如今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还是不高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3)社会养老现状不容乐观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人身边都会有孤寡老人,并且这些老人中大部分仅仅只能满足温饱这还是在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可见社会养老保险对于没能力交保险金的老人而言能够起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虽然说社会养老的形式不仅仅只有社会养老保险,还有养老院和福利院社会救济所、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一系列形式。但据调查对象反映大部分福利院等机构中的老人只能满足温饱,而根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养老院等机构的床位不足老人人口的百分之一,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由民营的养老机构往往费用过高子女老人负担不起导致出现大量床位空置的现象,浪费社会资源。而企业年金虽好但并不是每个老人都能拿到的,而商业养老保险的条件往往过于苛刻,且保险投保金额过高,很多人负担不起。及时在发放 的养老金过低的情况下,国家的养老保险金任然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这无疑加重了国家的负担。而对于现在在试点的一些新政策如医养结合、幸福屋、居家养老等政策。由于政策的不完善民众的不了解,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阻力,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普遍的推广。可见社会养老在目前还达不到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目的。还需要不断地修改政策使老人真的达到我们赡养老人的目的。
看法及对策: 1)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
家庭养老”自古以来,甚至在现在,都是我国老人安度晚年的主要形式。尊老敬老,作为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己经内化为我们道德伦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敬父母,养老送终,被认为是儿女理所应当履行的责任,以至于“赡养老人”在我国成为法定的公民义务。社会变迁过程中,旧有的伦理规范被打破,不再具有以往的强制约束力,包括敬老爱老的价值观也受到冲击。家庭养老的道德危机日益显现,单纯的家庭养老已经不合适宜,家庭养老应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单一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都不是最理想的养老模式。养老必须多元化,服务多层次相结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接合有利于积极调动社区的现有资源,在完善养老制度的同时,丰富和发展社区文化。家庭养老现阶段还不能丢,但家庭养老必须走向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改革道路
2)营造良好的养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一个连生养他的父母都不知敬爱的人,很难相信他会真心真意地去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10]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对子女进行养老敬老教育的最重要场所,从小对子女进行一些孝道教育,有助于他们将来接受其他道德规范。在家庭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他们自己要作出表率,对老人关心、体贴和爱护,以自己的言行教育、感染孩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形成养老敬老的道德观念有非常大的影响。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容易造成自私心重,关心他人不够。开展对他们的孝心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从孝敬父母开始,学会尊敬父母,尊重他人,学会助人和奉献,学会做人和处事,增强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在这方面许多学校都进行了探索。从1994年开始,济南一中就设立了“孝敬日”。规定每逢周末、节假日、父母生日等特殊日子,即为学生的“孝敬日”。每个学生在当天都要以实际行动向父母表达孝敬之意。浙江省东阳市第二中学尝试开了“孝敬课”。教育学生尊敬父母长辈,并将每周日、学生父母生日和母亲节列为全校学生的“孝敬日”。要求学生在每个“孝敬日”至少用一个课时时间,承担一些家务和打扫庭院、楼道等公益劳动。“孝敬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体制的各个层面都在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中国社会将如何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从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角度对我国养老问题做了思考和研究,目的在于呼唤当代大学生的真情良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让我们的父母今后的老年生活能够在温暖的家庭里,能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安度晚年。尽管目前我国在家庭养老方面面临诸多困难,社会化助老和养老事业的发展又步履维艰,但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们仍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养老最初的目的,也是我们为人子女的心愿,老人的念想。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实践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国养老现状的问题,并且认识到社会养老在目前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本次调查也反映出如今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不关心,值得我们沉思的是我们即将步入社会,即将面临赡养老人的责任,面对社会的种种困境,我们该如何去做,如何在工作与照顾老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不让父母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担忧。也让我认识到问卷调查能够在一定的情况下真实且明确的反映出社会现状。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恋爱现象
关于大学生恋爱现象
“大一按兵不动,大二蠢蠢欲动,大三全面出动,大四个个反动,”近期,这句调侃恋爱现象的俏皮话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原来,临近毕业的校园悄然出现了一对对大四“拖友”。不少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四学生基于填补大学生活空白、满足虚荣心等种种原因,在最后的大学时光里匆匆开始了恋爱生活。
在随机调查的10位单身男生和10位单身女生中,有7位男生和5位女生希望能在毕业前找个对象。其中4位男生和3位女生表示会为此降低择偶标准。对此,高校学生处的老师们认为,大学生活应以学业为重点,对一些不太健康的恋爱观,学校会对此加强引导。至于为了排遣寂寞而谈恋爱的做法,那就更加不可取。
一、对女大学生应及早进行恋爱观方面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1.在校期间应不应该谈恋爱
首先,肯定大学生谈恋爱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女大学生在校的年龄一般都在18~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上的青年正处在青春期后期,性发育已完全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与异性交朋友。
其次,正确看待大学校园里存在的形形色色的恋爱现象。一般都认为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最超脱功利因素的、最纯洁的感情,现实是这样吗?据对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三、四年级本科生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女生中出于爱情而恋爱的比例为52%,而男生这一相应的比例仅为24%,相当比例的恋爱是出于非爱情因素。
第三,恋爱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吗?也许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因人而异,随缘随份。爱情不同于其他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遇不可求的。真正的爱情是值得珍惜,应该好好把握的,但不是在求学期间一定可以遇到的。有些同学在校期间谈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找不到爱的感觉,这是因为爱情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普遍现象。相反如果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恐怕会被当作圣人或是怪物。(如今这个社会中圣人和怪物也没有什么区别。)可是我记得最多也就是十年前,大学的恋爱现象还处在半地下状态。在校园里搂搂抱抱现象还极为少见。而如今很多大学已经成为了恋爱园地,一到夜晚人头镩动,莺呢燕语之声不绝于耳。感觉是公园下了班,恋爱的人们都跑学校来了,不仅环境良好,而且还剩了门票钱。学校附近的旅馆,民房更成了学生们学习之余的休闲之天堂。
按道理来说大学生谈恋爱是合情合理的事,可如今合理变成了真理。人人都趋之若骛。如某君落后于人必为耻笑的之对象;“大学四年没谈恋爱,你都干嘛去了”。仿若谈恋爱是大学必修的课程,不通过就不算是合格毕业生。(当然还要学习蛮夷之文字,谓之考四级)这就有违大学教育的本意。
本人以为大学生恋爱现象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下面就逐一对此现象进行剖析。
一:很多高校已经逐渐向产业化进发,无暇顾再及学风和学生的道德教育。
想必大家都清楚,如今的大学不过是学几门和实际没太大关系的课程,再把夷文的四级通过,就能轻松拿到文凭。既然文凭可以轻松拿到就没有必要认真学。既然课程无用教授们也就懒的教。于是学生就把时间用在恋爱上,教授就把精力花在赚钱上。
记得有一位知名教授给我们补课(MBA)此老头也真厉害,从早上到晚上一讲就是一天,最后连嗓子都哑了。据说此君今早才从北京赶来,上完课还要连夜坐飞机赶往另外一个城市,明天还要再一天的课。由此可以想见他有多少时间放在自己学生身上。
上梁不正下梁歪,连专家都如此那普通教授就更不把教书育人当回事了。现在不都在提倡自我约束,自我修养的提高么?所以“教育”也就成了“自育”。最后衍变成“自娱”。没有导师约束,经过十年寒窗的学子当然高兴。只要给文凭也乐得自娱自乐。恋爱也就成了最好的消遣方法。大学既有公园的气息,又透着文化的内涵。真可谓“地利”。
二:很多大学的学生素质普遍下降
以前的大学较为封闭。学生大多也是经过十年寒窗而被提拔起来的“苦行僧”偶有几个聪慧之人也不敢兴风作浪。如今很多院校为了增加收入,大办各类成人教育和辅导班。加之大学不断扩招,各色人等充斥校园。少数的几个“苦行僧”也都想做“hua和尚”了。
现在不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么?那么老乡会,联谊寝室自然成了很好的实践项目。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大家有正值少年,意气风,加之周围灼热之气氛,必然会擦出火花。星星之活尚且可以燎原,更何况是干柴烈火。况且如今有众多好事之人煽风点火,喜为别人牵线搭桥。更有好事之人继承了前辈的优良作风:“传,帮,带”把自己毕生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传给未经开化之同道。传道之人滔滔不绝,口沫四溅,颇有大师风采。听颂之人目瞪口呆,深感自己认识之浅薄。于是立即将理论付诸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时不时还要和同样追求真理之人探讨一番。不仅要摸着石头过河,更要少走弯路。学校有这么多好事之人,谓之“人和”。
三:一些低级趣味文化逐渐占据大学校园
上面已经提到学校和教授只想着赚钱。这就导致在学校硬件,特别是书籍和仪器方面投入甚少。一些好学之士无书可读,无实验可做,加之素质不高的学生大量涌入,导师又不加以灌输正确的审美情趣,这一切都促使了校园文化逐渐走向低级趣味。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张求爱海报堂而皇之的挂在食堂门口。围观者不以为耻,反而津津乐道,赞此君果敢。某日回到母校看到海报张贴栏里大多是一些电影,录象的宣传画。大块裸露的鲜肉血淋淋的占据着人们的视野。曾几何时这里是学术论坛,和报告会的天下(大家也许都已经不记得了)更可笑的是一些专家提出要把性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他们也太小看如今的大学生了,他们无论是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要比那些专家深厚的多)
本来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也无可厚非,可是正经的课没什么内容,反到在性方面大谈特谈都不正常了。更有甚者,某大学还大费周折的弄来和某器官般粗细的钢管,用来教学生们如何使用避孕套。这就好像是在给同学们一个暗示:大胆实践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
写到这我想起了山东大学为了向丁肇中先生献媚,竟然在文化长廊里展出丁肇中父亲的生平事迹。真佩服他们竟有办法搜集到如此稀有之物,一定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在老夫子的故里,中国的一流大学都有此等风气,更何况一般的大学。大学校园有如此之风气可谓给恋爱创造了“天时”
四:上大学已经成为了一项投资,大学已经不再是学术和研究者的天堂了。
六十年前上大学是为了中国不被奴役
五十年前上大学是为了中国的独立
四十年前上大学是为了中国的强大
二十年前上大学是为了中国能够富有
十年前上大学是为了出人头地
如今大学的收费逐年提高,一些热门专业的一年学费已经突破五位数,大学教育已经从学习知识转变成了一项投资。既然是投资当然就要有回报。所以文学,历史,物理,数学这些基础学科已经成了冷们专业。不是迫不得已没有愿意上的。可是如今所谓热门的经济学,计算机专业又大多和实际脱节,上了也白上。加之如今大学生就业困难,这就使很多学生有了受骗上当的感觉。潜心钻研的人少了,拜金的人自然就多了。有些学生就提前开始社会实践,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收回投资。细心的人会注意到如今每逢周末,一些大学门口就会停上一排豪华房车。上车之人各个如同选美回来的佳丽,且不说那一套学
生无法拥有的名牌服饰,单看那趾高气昂的气势就足以让普通学生汗颜。我的一位生意朋友曾和我说:现在只有低等商人才跑酒吧歌厅,有些层次的都在大学里找,完事了还和你聊聊哲学什么的,甭儿有情调。学生还会相互介绍,想认识我们的还真不少。如今一些大学生竟沦落到如此地步,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为了钱。当然教授可以出卖知识赚钱,学生进入社交场合也不足为怪。反正投资就是为了回报。
一、应尽早对女大学生进行恋爱观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由于现在谈恋爱的大学生越来越趋于低年级化,所以学校最好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就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以便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开始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在校期间应不应该谈恋爱
新入学的女大学生,除了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之外,对爱情也充满了向往。这时,首先应该让她们对“我应不应该谈恋爱”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通过实践,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引导的:
首先,应肯定大学生谈恋爱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女大学生在校的年龄一般都在18-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上的青年正处在青春期后期,性发育已完全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与异性交友。据20世纪90年代的几次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每次大学生都把“身心成熟的需要”作为在校期间谈恋爱的首要原因;而大学校园特有的宽松、自由的环境,也给男女同学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氛围;再加上大学生远离父母,没有直接的约束以及受到同伴和高年级同学谈恋爱的影响等,这都为大学生谈恋爱提供了外部条件。这些因素使得,爱情成为许多大学生情感生活的重要部分。
其次,正确看待大学校园里存在的形形色色的恋爱现象。一般人都认为,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最超脱功利因素的、最纯洁的感情。现实真是这样吗?据对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三、四年级本科生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女生中出于爱情而恋爱的比例为52%,而男生这一相应的比例仅为24%,有相当比例的恋爱是出于非爱情因素,包括孤独、寂寞、好奇、获得经验、证明自己魅力、追赶潮流等。[1]不正确的动机必然导致不健康的爱情,是注定不会有圆满的结局的,有时还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所以,在思考“我应不应该谈恋爱”之前,应该首先判断谈恋爱的动机,不是出于爱情的恋爱自然是不提倡的。
第三,恋爱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吗?也许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因人而异,随缘随份。爱情不同于其他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真正的爱情是值得珍惜,应该好好把握的,但不是在求学期间就一定可以遇到的。有些同学在校期间谈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找不到爱的感觉,这是因为爱情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轻易地去谈恋爱,反而会损伤自己爱的能力。
(二)爱情的内涵
爱情是什么?有些女同学认为,爱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是“糊
里糊涂的爱”。爱情虽然具有盲目性的特征,但女大学生应该尽量理智地把握它,而不能只是“跟着感觉走”。“真正的爱情,是指男女双方建立在共同理想基础上,由相互倾慕到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强烈的专一的感情现象。”[2]
首先,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爱情,必须弄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对象。当自己爱上一个人时,也必须明确自己爱上了对方的哪些东西。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对对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的价值观有什么特点,他值不值得信赖,两个人在生活上能不能合作,遇到困难时能不能同甘共苦,发生矛盾时能不能互相谅解等,这些其实都是建立在有无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恋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加深了解、相互磨合的过程,是一个从友谊到爱情转变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打几个电话”、“看几场电影”就能搞掂的。只有在恋爱中保持一定的理智,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才能保证在恋爱中少走弯路。相反,盲目地谈恋爱,或者只图对方“举止潇洒”,就一见钟情的恋爱,往往会遇到挫折。
第二,爱情不是被爱,而是互爱。即使男女双方遭遇了爱情,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爱的能力。弗洛姆在谈论爱情时,特意区分了童稚之爱和成熟的爱。他指出,童稚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被爱,所以我爱。”成熟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被爱。”[3](p20)但是,一些女大学生恰恰把爱的问题看成是“被爱”的问题,于是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变得可爱,想通过改善自己的外表形象,增加自己的女性气
质,来吸引异性的目光,使别人来追求自己、爱自己。真正的爱情,应首先培养自己爱的能力。
第三,爱情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恋爱双方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曾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是贪淫好色之徒,是堕落者。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 [4] 有些女同学被别人追求时,只愿意享受被人捧着的感觉,从不会真心地去关心对方。例如有些同学在回答“为什么谈恋爱”时,说“有人在逛街时给自己提包”、“下雨时给自己打伞”等;也有的同学随意更换对象,不考虑对方的感受等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情所应有的态度。
第四,爱情的发展必然会渴望能够和对方终身相伴。现在,在大学生中流行着“不求天长地久,但求一朝拥有”的顺口溜,这一方面反映了由于大学生未来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许多校园恋爱是无结果的;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观点的流行,也容易造成一些同学只为追求一时的感情寄托而游戏人生、滥施情感。更有些同学知道大学恋爱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于是就抱着获取经验的态度来谈恋爱,但是为了获取经验而去谈的恋爱,要么不是真正的爱情,要么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三)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首先,爱情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部分。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应该是学习,而不是谈情说爱。随着近年来大学不断地扩招,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现实就业中对女性的歧视,这些都对女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大学生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开发智力、提高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以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而有些同学谈了恋爱后,不思茶饭,更不思学习,这就是本末倒置了。理智的爱情应该能够摆正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健康的爱情应该能够促进双方学业的进步。
其次,爱情也不是人生的全部。有些女同学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谈恋爱后,迅速从集体生活中脱离出来,陷入狭小的“两人世界”中,对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而一旦失恋,便一蹶不振,甚至轻生。例如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发生的自杀事件中,许多就是因为恋爱受挫而丧失了对人生的兴趣。这不仅反映了现在的大学生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也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包括对己、对人、对父母的责任感。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追求爱情,人生中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值得珍惜的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第三,爱情和事业的关系。爱情不是永远浪漫的,终究要回归现实。爱情和婚姻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到底是“干得好”重要,还是“嫁得好”重要?事业有助于增强一个人的自尊、自信,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没有事业的爱情是苍白的、空洞的;而有事业作奠基的爱情是坚实的、牢固的。相爱的双方,不能
只管眼前的欢乐,要放眼未来,早作计划,互相支持,给爱情打造一个可能的“归宿”,这样才不至于因为毕业而面临“劳燕分飞”的无奈结局。
(四)培养良好的恋爱道德意识
恋爱虽然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必然要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舆论的约束。
首先,恋爱双方一定要彼此真诚。不能因为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故意隐瞒,或者欺骗对方。这样换来的爱情是先天不足的,是自私的,也是不道德的。作为女大学生,一方面要真诚对人,以真心换真心;另一方面在与不熟悉、不了解的人相处时,一定要谨慎,不能被表面迷惑、受骗上当。现在,上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据贵州大学对500名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网上交友和网上恋爱是大学生在网上最感兴趣的两个主题。[5]而有些不良用心的人就是利用网络来欺骗大学生的感情,达到各种目的的,所以,作为女大学生,在和网友接触、交往时,更要小心,对于网恋不要有太多的幻想。
第二,严肃对待爱情,不能朝秦暮楚、玩弄别人的感情。当自己确实接受不了对方的感情时,一定要及早向对方讲明,不能含糊其词,使别人心存幻想。有些女同学,为了扩大选择,“脚踩几条船”,在感情问题上游移不定,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而应当尽快作出选择。而一旦和对方确定了恋爱关系,就应该认真对待,不能轻易见异思迁。
第三,不充当“第三者”。有些女大学生喜欢成熟的男性,不仅爱上不该爱的人,而且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行为后果,结果成为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害人又害己。
第四,讲究恋爱行为的健康与文明。热恋中的情人,行为亲昵无可非议,但关键是要注意场合。在有些大学饭堂里贴出了“不准相互喂饭”的标语后,又有大学生向学校建议设立“情侣教室”,以避免其他同学学习时,受一些大学生情侣的“情不自禁”行为影响的尴尬。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原本美好的爱情却成了让他人反感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谈到:“一个人把应当藏在内心深处的、隐秘的、不可侵犯的感情拿出来示众,是一种愚蠢的和下流的行为。”[4]作为女大学生,应该注意在公共场合要自尊自爱、自我克制,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别人。此外,对婚前性行为,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怎样正确对待婚前性行为。在讨论中,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正是通过争论,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地思考、分析婚前性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因为作为女性,通常是一些不良后果的直接承担者,所以,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都应该注意保护好自身不受伤害。
第五,正确处理恋爱挫折,尤其是失恋。每个谈恋爱的人都应该有一定的心理成熟度,因为任何恋爱都包含着失恋的可能性。随着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比例的升高,经历失恋痛苦的学生也必然越来越多。
失恋后不管是伤害自己还是伤害别人,都是极端愚蠢的做法。失恋同时也是培养一个人成熟性的难得的机会,要从失恋中走出来,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对自己、对他人的强烈的责任心来支持,更需要有远大的目标来引导。
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气氛(一)丰富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把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道德、法制等蕴涵其中,起到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开启学生智慧的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热情,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既不会在课余时间觉得寂寞、无聊和苦闷,又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充实了他们的生活。笔者相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构建出生机勃勃、稳步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无疑将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学校各级部门,特别是各系领导、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格管理制度,定期考勤,对学生中出现的无故夜不归宿、留宿异性、旷课等不同程度的违纪违规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外部约束学生,避免发生不恰当的恋爱行为。
(三)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和引导
当学生在恋爱问题上遇到困惑和挫折时,要能够及时地给予她们帮助,这是非常重要的。咨询员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谈,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问题,摆正爱情的位置,帮助学生疏导不良的情绪,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总之,积极的、健康的爱情有助于丰富女大学生的情感,有助于促进女大学生对自我各方面的提高和完善,反之,消极的、不健康的爱情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而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学会协调处理恋爱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不仅是恋爱成功、婚姻幸福的必要保证,也是女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于女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同时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加以正确引导,这是应对结婚禁令解除的根本途径。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宅现象(范文)
关于大学生宅现象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常常听到宅这个词语,宅又不仅仅只是一个词,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在宅文化的影响下,宅男宅女成了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群体。他们大多都喜欢呆在寝室很少出门活动,与外界的沟通很少,经常活在自己固定的圈子中,宅文化从心理和生理上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消极的影响,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引起极大重视。
关键字:宅男宅女;大学生;大学寝室;网络
随着网络的普及,“宅男”、“宅女”已经成了早已流行的词语,也成就了一种新的特殊的生活方式。所谓“宅”,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日本出现一个名词,叫“御宅男”,御宅男专指过分沉迷于网络、漫画、游戏的人,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每月拿着丰厚的薪水,对昂贵的动漫游戏及周边产品有着强大的购买力,并有收藏癖好。而如今网络上俗称的宅男宅女,大多指那些痴迷于某事物,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厌恶上班或上学的新新人类,多为80 后,甚至 90 后。
在网络上,一个自称“六星级宅女”的小李这样描述自己的每一天:起床,穿着睡衣开电脑,然后打游戏、看电影、看漫画,吃饭在老妈的再三催促下胡乱吃几口„„[1]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宅男宅女”现象主要集中在两类人群:大学生和白领。这两类人群在“宅”的行为特征、社会生活背景及个人背景等方面都有较高的相似性。[2]面对宅这个社会现象,我们要首先弄清楚什么叫“宅”。“宅”字,我国古已有之,《说文解字》中说“宅,所托也”为住所、住处。从本义引申出名词“家”之意,同时,可用作动词,表示“居住”,“居于、处于某种境地”。显然,宅无法用传统词义来解释。现在,它们日益活跃在新闻中、网络中和口语中,而意义却和传统不相传承,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些“宅”词呢?[3] “宅”一词源自 20 世纪80 年代日本出现的名词“御宅族”,由日本漫画家中森明夫1983 年在漫画杂志上提出,主要是指那些对动漫着迷到几乎不顾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 的人。而后由我国台湾地区、香港逐渐进入大陆,“宅”就逐渐演变成对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青年的形容。[4] 大学生的“宅”主要表现为课余时间均居于室内,足不出户,渐成一种习惯性行为。调查大学生身边“宅”的程度时,14.3%的人认为很严重,51.09%的人认为较严重,认为不严重的为 26.09%,另外 8.70%的人表示不知道。有宅行为的学生已经超过了 73%,可见“宅”现象较为普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问题[5]。
一、大学生宅居现状
现阶段中国大学校园里流行一种宿舍新文化:男生打游戏,女生看电影。无数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不再与精神良伴为伍,也不再热心于精彩的或刺激的娱乐活动,而是天天窝在宿舍,守着电脑、漫画,甚至只是发呆。[6] 在大学生宅男宅女的生活中,电脑网络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能达到10小时,主要是游戏、论坛、聊天、电影、网购等。网络的强大功能和丰富性,使其能够满足宅男宅女们的各个层次的需要[7]。“御宅族”的饮食睡眠极不规律,经常吃零食、泡面,叫外卖,或让舍友带饭,他们玩累了就睡会,醒了继续玩,经常昼夜颠倒。
高校“御宅族”经常自己想听的课就听,不想听的就不去,他们经常逃课,只有在点名、交作业或最后一次课才去,一般不喜欢本专业[8]。在御宅现象中,大学女生御宅程度略高于男生;高年级和低年级在“收藏癖”和“爱独处”这两个方面差异显著,前者御宅程度高于后者。[9]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大学生宅人与非宅人群体的差异性所在:
1、大学生宅人群体更擅长伪装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真实动机;
2、大学生宅人群体单位闲暇时间做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更多;
3、大学生宅人群体在网络环境中交际广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较缺乏社交活动[10]。
二、大学生“宅”的成因
大学里相对轻松的排课及寝室这个稳定的居所给大学生提供了“宅”的基础。事实上,“充足的课余时间、丰富的校园生活、美好朦胧的校园爱情”这样的大学生活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实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活只用“宅宿舍”这三个字就能完全概括。[11]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韩鹏副教授分析认为,长时间沉迷网络,导致与人交往能力下降,使得他们对人际交往恐惧、刻意回避人群,以及部分学生自身性格内向,加重了社交障碍,这是他院学生新生群体“宅一族”出现的两种可能原因。[12] 总的说来原因有三点,1.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影响。2.部分大学生角色转化过程中的迷失。3.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定位偏差,对社会认识不足。[13]
三、宅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我们在看到互联网发展在缩小我们的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拉伸了我们的认知空间。大学生若能利用网络平台搜寻信息、扩展视野、开展调查研究、学习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适度的“宅”生活能实现个人更全面的发展。[14](一)积极影响
1、释放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在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的压力下,宅反而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内心的压力,释放了精神。
2、带动新的消费市场,推动力社会的变革。
3、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认知空间。[15](二)消极影响
“宅”,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够使大学生自由自在地生活,抛弃压力,简化了生活方式。但是,“宅”的坏处远远要大于它的好处。[16]
1、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期不规律和不充足的睡眠会引起睡眠周期紊乱和神经衰弱;长期饮食不规律,造成营养不均衡。[17]
2、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学业荒废,成绩下降,学习态度很悲观 [18]
3、对人际交往的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下降,也使得部分同学疏远现实人际沟通,冷淡处理现实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而疏离了亲情,冷漠了友情。[19]
四、大学生“宅一族”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个人自觉自律
心理咨询学有一句经典的话:助人自助。作为大学生本身,真正要克服御宅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要从个人角度出发加以努力。[20]大学生需加强自觉性,积极与外界沟通,逐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21]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生力军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积极的人生观,并脚踏实地的向着目标去努力。[22](二)营造温馨氛围,增进情感交流 家庭是个体成长最重要的微观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23]
(三)改变生活习惯,树立积极人生观
“御宅族”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逃避现实中的挫折和压力。要弱化其过“宅”的行为,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尤为重要。要经常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及其平时的习惯。[24]
(四)社会层面的措施。
大学生“宅居”问题因其特殊性,应该受到特别关注。公众与媒体要给以客观的评价,深入了解原因,给予积极引导,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同时,社会也应该尽量多包容大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使大学生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会观,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25]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受到很大冲击,加上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等,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很多高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不断上升,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必修、选修课程以及专题讲座、报告等,在学生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有意识地皮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帮助的意识。从而使大学生“宅”现象得以好转,让大学生们都充分利用时间做一些对未来有益的事。
参考文献:
[1] 黄春芳.当代大学生的假期“宅男宅女”症.[J].才智.2009(19)[2]杨敏.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01)[3] 李 伟.“宅”词新解.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36卷第3期
[4] 柳长兴,秦 琴.大学生寝室宅居与自我期望调查———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 年第25 卷第11 期
[5] 于 游 李 勍.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7.[6] 薛海鸣.“宅”生活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探讨.山 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12期)001934 [7] 檀娟.大学生‘宅居”现象探究.商界论坛前沿探索.[8] 李 智.顾正虎.“御宅族”心理探析及“出宅之道”.[J].当代传播研究,2010(10).[9] 孙 洁.方双虎.大学生御宅族的人格特质研究.教育心理
[10] 刘青 李燕雯.大学生宅人群体消费心理行为特征分析与网络营销理念初探.中国外资 2013年5 [11] 李 叶 余卫宁.关于高校“宅”生活的思考.社会观察 月下 总第289期
[12] 卜雪章.浅谈我院学生新生群体“宅一族”.职校论坛.2010 年 第 19 期.[13] [18]邓 倩, 刘林沙.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宅”现象成因分析及健康引导.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成都.611756 [14] 王裙.邱洋松.关于大学生寒假“宅”现象的冷思考.高教研究.2013年2月刊
[15] 于 洋.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心理解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6] 刘梅.大学生“御宅族”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索.职业教育 [17] 郑碧强,张叶云.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9] 张皓.“宅”时代下大学生沟通能力研究.教育与职业交流平台.第18期(总第 766 期)
[20] 张 洁.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社会心理科学 第26卷2011年第5-6期·应用研究·
[21] 郭秀荣, 韦迎春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宅”现象解析.青年现象.[22] 林春。积极选择还是消极逃避——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御宅族”现象解读.《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ul.2010 第 29 卷第五期 总第 67 期
[23] 刘元元,王媛媛.浅析大学生“宅一族”的几个相关问题.网络财富,2008,(11).[24] 邹华.探析当下大学生“宅”现象.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25]郭少东,柴书剑.大学生“宅居”现象的调查研究———基于河南某大学新校区的问卷调查.高校辅导员学刊.第4卷第3期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