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一、前言
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产物。在阶级阶层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任何社会都有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不存在阶级斗争,但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必然也存在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的矛盾。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缺失和市场的无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较大的差异。基于社会资源分配和再分配而产生的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的核心问题。阶层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的重大问题。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试图比较全面地勾画或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具体画面,其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笔者对此社会分层理论作简要的梳理。
二、理论来源
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很多,其中有代表性和影响的,一是马克斯·韦伯的“多元体系观”,认为在一个社会内存在着阶级、身份群体、政党二种“政治仗同休”,其中,阶级与经济秩序相联系,身份群体与社会秩序相联系,政党与政治或法律秩序相联系。二是帕森斯、默顿等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社会分层观”,认为社会差、地位差、收入差、贫富差是社会统一体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即差别是天经地义的。三是马克思的以阶级划分为核心的社会分层观。他认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一定阶段上,也就是在私有制和国家出现之初。此外,马克思还谈到过阶级的进一步分层问题,有过“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表述。“由于现代化过程的加剧,阶层的分野是不可避免的”。陆学艺的理论就基于马克思的理论之上建立的。
三、理论描述
对于阶层,社会学界的一般看法是,“同一个社会阶层的人,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东西,如共同的经济社会地位、共同的利益需求、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取向和共同的消费品味等等”。
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陆学艺根据职业的分化和三种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抽取了深圳、合肥、福清、汉川、镇宁等地的几千个样本,对我国的社会分层进行系统的描述和研究,陆学艺明确指出,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是社会分层的唯一标准,阶级阶层问题研究的目标和思路需要调整,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分化;职业因素对社会阶层的分化主要表现为体力和非体力劳动者之间、管理者和非管理者之间社会经济差异的扩大;划分阶层的标准是,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根据。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从事何种职业和对这三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这个成员属于那个阶层、决定他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和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
根据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寡,将整个社会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并在此基础上将十个阶层划分为五个地位层级,即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不可否认,这种划分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和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十分相似,马克思把是否对于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视作划分阶级的最基本方法。根据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寡情况,马克思将他所处的社会的阶级进行划分。并在《共产党宣言》中宣称,“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不得不特别指出,陆学艺认为,区分的标准有三个: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一般而言,组织资源的说法,在理论上是来自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的。赖特认为组织资源相当于一种权力的东西,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非常重要。组织资源是什么呢?就是干部的级别。谁的控制权力大谁的地位高。在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就好比马克思说经济所有权具有决定性意义,由于组
织资源具有最重要意义,所以在十阶层中,国家干部排的位次最高。因为执政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和最大的资源。
中国的社会分层状况在改革前后是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过程的。陆学艺认为,从50年代中期至1979年,那个时候中国的阶层结构是“刚性”的。我国奉行的是比较严格的户籍制度,将中国人口分为两类: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严格的户籍制度造成了我国城市与农村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差别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分层。那个特定的社会时期产生了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划分的制度体系,而这个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身份制、单位制和行政制。通过身份制把人民分为干部、工人、农民三个阶层,这三个阶层之间的边界相当明显,层级性很强,他们与其相应的收入、声望、权利等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三个阶层之间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社会上缺乏具有流动性的“边缘阶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一系列新变化,所有制结构由国家所有制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多元模式,尤其是产生了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社会组织的分化,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产生了一些新的阶层,干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不可避免的分化组合,原先的“三级”结构被打破,成为有着不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原来的阶层发生分化,新阶层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己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雏形。尽管中国已形成了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但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
陆学艺认为中国现在社会各阶层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敌我关系,作为阶层而存在的各社会集团,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报告指出,现阶段研究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目的,与革命时代不同:已经不是为了斗争的需要去分清敌我友,而是为了实现各阶层共赢。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来说,现在和将来所需要的,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农联盟”,而是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合作和“联盟”。各阶层可以通过广泛妥协和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共赢。
陆学艺对“现代化”的阶层结构理解为:橄榄型,社会中间层为主体。现阶段我国的中间阶层中,中下层比例最大,其次为中中层,最后为中上层,可以概括为: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这直接意味着社会资源的分配较为不平等。全国范围内类似于金字塔结构,其内部成员的贫富和经济地位的差异也还是很大的,城市正向橄榄型结构演变,乡村地区与城乡结合的县级行政区的转变还很“漫长”。
四、理论缺陷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社会分化确实如李强等学者坚持的那样,还没有达到成熟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阶层的稳定,人们原有的经济资源能够对他的社会地位产生持久的影响。因为中国的社会阶层发育随着1949 年的革命而被中断了,它是在一种新的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因为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而导致的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从而引发了涉及社会每个成员利益的社会分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社会分化还没有完成,尤其是国有资产的改革还在进行之中,还没有完成,我们就不能说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其次,陆学艺的研究是静态的或描述性的,是在类型学的意义上,解读中国社会分层的现状,分析影响中国社会分层的各种要素。缺少关系性的社会分层研究。基于职业结构的阶层划分大多只是反映了职业或阶层结构的形态,而不涉及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认为社会阶层是自然的社会秩序。
第三,究竟应该将哪一种资源放在分层标准的最终要的位置上,这在社会分层研究上是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也不是很容易证明的。比如,我国当前的巨富阶层占有财产、经济资源,虽然没有干部那样的职位权力,但是,他们的财产可以合法地传给子女,而组织资源是不能由代际继承的,所以,究竟哪一种资源在分层中最重要,也还是需要争论和探讨的。
五、小结
时代在不断变化,今日我们所处的社会,比100多年前的欧洲要更为复杂。在生产资料上,除了经济资源之外,社会中的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也越来越重要。
而社会阶层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而且趋于稳定,不仅打破了原有的以身份制、单位制和行政制为特征的社会分层制度体系,而且原有的三个阶层内部出现了分化,出现了很多新生阶层,并使阶层分化呈现流动性、多元性和边缘性的特点。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最重大的意义在于提出了十个阶层和五个地位层级的划分,对于当代中国的现状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客观分析与揭示,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现状并力图改善她。
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的国家居然会“忽视”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阶级分析方法在我国何以为不能,又何以为可能?陆学艺试图用他的社会分层理论给以解答。
第二篇: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陆学艺)
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
陆学艺
2012年10月23日 06:25来源:东方早报
如果将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新世纪新阶段的起始,那么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已经十年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陆学艺指出,2010年,中国进入新的历史转折时期。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经济指标超前完成,社会指标不光是没有完成,有几个指标还是倒退的。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得搞社会建设,而要调整社会结构必须通过社会建设来实现。”
陆学艺认为,十六大所提经济指标超前完成 社会指标倒退 “下一步应该像中央2004年提出来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社会管理实践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建设。了解社会建设的总体情况,对推进具体实践是有益的。所以,我给大家宏观地介绍一下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形势。主要讲五个问题。第一,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认识和提法;第二,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第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第四,社会建设的三个阶段;第五,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认识和提法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也就是处在一个转折点,是一个转折时期,可以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来概括。这个转折时期有一些特征,在时间上是2010年前后。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有“新世纪新阶段”的提法,从中央到学者都讲了很多。新阶段主要是什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中央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几种提法
最早提出来是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这些提法,会议文件指出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加强党的建设、队伍的建设。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历史起点上。”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总结得最好,“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关于总的形势,这次会上讲得比较具体。
2007年,十七大主要是讲“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要“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2010年中国进入新的历史转折时期
学界对于新阶段也有一些看法。中国社科院编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总报告(2012年)提到,“中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也有学者提出,今天中国又面临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个人认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历史起点”,在我看就是“新的历史转折点”,也可以称为“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个判断比较具体。2010年这个“点”非常特殊,为什么是这样可以研究,我讲几点看法。
第一,2010年,中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家到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工业化国家的三条重要标准,中国都已实现。什么叫工业化社会?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不讲三次产业,工农业总产值里面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就是工业化社会。现在看,如果按照那个标准,我们1958年就实现了,实际上我们1958年还不是真正的工业化。别说1958年,1978年都不行,1998年也不完整。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家转为工业化国家,至少要有三条标准。第一条标准,三个产业中,二、三产业要超过农业,现在各省市都差不多达到。第二条标准,在就业结构里面,二、三产业就业劳动力要超过农业劳动力,这是1997年实现的,达到50.1%。第三条标准,在城乡结构里面,城市常住人口要超过农村的常住人口,这是2010年年底才实现的。
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人口达到49.7%,2010年人口应该是到12月底统计为准,差的0.3个百分点2010年年底就达到了。所以,真正的工业化,别看北京等发达地区早实现了,但是到中西部去看,如到云南、贵州去看,可能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工业化。但是总体来说,2010年,我们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标准,这三条标准都实现了。
第二,2010年,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世界银行2010年对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做统计分析。它定一个标准,人均GDP1006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1007-3975美元是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3976-12275美元之间,是上中等收入国家,我们2010年人均GDP达到4429美元,所以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12276美元以上叫高收入国家。但是,高收入国家不一定是现代化国家,有些石油国家很落后,但是它的经济收入已经达到这个水平。
第三,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按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来统计,中国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总量连续超过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日本。2000年以前一直是第八、第九位,到2010年后,在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站在新的起点上,2010年就是一个点。为什么以上说的三点都在2010年发生,或者是在2010年前后发生?这是值得研究的。我赞成前面学者讲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新 的起点上,也就是处在一个转折点,是一个转折时期,可以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来概括。光讲“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是相对的,总还有“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具体指什么?我觉得新时期的特点是处于一个历史转折时期,这个转折时期有一些特征,在时间上是2010年前后。转折时期的特征还包括,整个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特别是国内形势,有一些新的变化。所以,我们需要应对这个变化。我们已经实行若干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到了这个阶段,是不是应该按照十二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的,今后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社会建设作为战略重点,突出出来。
(三)新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社会总体形势
关于当前社会的总体形势,中央已经提出“四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北京的社会学界对形势有一些共识,有四句话。
第一句话,经济形势很好。当然今年有一些特殊,同时也存在国际、国内的一些问题,但经济形势还是很好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不像有些经济学家说得那么差,到了什么危机或者拐点了。我说的“转折点”跟这个“拐点”不是一回事。可以预言,今年中国农业肯定大丰收。今年美国干旱少雨,俄罗斯也不好,雨下到中国来了,下到中国最需要雨的地方——东北、西北、华北。北京的密云水库已经旱了13年,1998年把水放了,到今年以前没有涨起来,今年涨起来了。下的这些雨,那都是钱,都是粮食。中国农业丰收是肯定的。我估计,今年的粮食至少增加三百亿斤,就是1500万吨。在国际粮食短缺的时候,中国的粮食至少是丰收的,九连增也是肯定的。增长多少?我估计是三百亿斤,可能还要多。这样的形势,最简单的概括就是“经济保7争8”。现在快到十八大了,快到年底了,农业肯定丰收,经济保7是不会有问题的。
有一个日本学者私下问我中国经济怎么样,在报上他们看到中国要“硬着陆”了,或者是要出现经济危机了。我说,你看到的是一些地区的情况,但是中国太大,光看一点不行。首先,东部一些地区比如广东、浙江、江苏这些地方今年出口压力很大,但是总的经济不是太差。中国百强县第一的昆山,今年还是保持在5%~6%的增长速度,比以往差了。但是这一个县的GDP2400亿元,财政收入接近600亿元,比西部一个省都好,今年只是增长没像以往那么多。前天晚上,晋江的宣传部长来了,我问他怎么样,这是全国的前十名,他说基本上还能稳住,那就不错了。晋江共一百多万人,有一百多个名牌,比如,九牧王、七匹狼、安踏,都不得了,一个县级市上市公司有33个,就可以看到它的实力了,今年它也没有报上说得那么不好,基本上还是稳住了。其次,光看东部不行,现在中部、西部发展还是两位数。前几天成都的人和我说,今年起码能保证13%~14%,中国要看全部的形势,应该这样看。
第二句话,政治基本稳定。今年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世界各地,包括我们周边的国家,都在搞选举。我们下个月也要选。美国现在还不知道,中国的政治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大事,虽然今年发生了一点问题,但大局没有事,基本稳定。
第三句话,文化繁而未荣。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文化“繁”是“繁”了,但是“繁”而未“荣”。
第四句话,社会矛盾凸显。这句话关于社会建设,是中央的原话。我们现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战略机遇期还在;另一方面,社会还处在调整时期,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冲突多发、频发,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
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像全面小康一样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理想。怎么来实现?要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来实现,所以,我认为下一步的战略任务应该是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
(一)关于新时期战略任务有三种主张
新时期,在经济社会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下,我们下一步的战略任务到底是什么?现在有三种主张。
第一种主张,是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抓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了,其他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中西部第一线领导干部大多是这种主张。全国人均GDP已经达到5000多美元了,中西部现在有的地区2000美元都不到,有些县市连工资开支都很难维持,就是这样的情况。这是个别地方,但总体来说,全国应该怎么办?
第二种主张,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政治建设。这种主张在北京的干部里面也比较多。第三种主张,下一步的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应该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这种主张认为抓紧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二)把社会建设作为新时期战略任务的四点理由
我认为,下一步应该像中央2004年提出来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2006年,中央召开专门会议,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后来十七大还专门讲了,要抓紧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且十七大修改党章,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由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改成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国主要是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叫“三位一体”,到十七大修改党章后,加进了社会建设,变成“四位一体”。所以,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像全面小康一样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理想。怎么来实现?要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来实现,所以,我认为下一步的战略任务应该是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将社会建设作为下一步战略任务,至少有四点理由。
第一,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小康是2002年十六大提出来的目标,后来统计局和有关方面制定了六大类23个指标,现在看这六大类指标里面,经济指标实现得最快、最好。2002年提出来目标,2004年、2005年制定出标准,现在每年都有监测指标,每年统计局的课题组都在统计监测各地各部门的建设进展情况。
这六大类里面最好的是经济指标,2011年公布的2010年数据,全面小康已经达到80.1%了,比200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时间过半,任务完成也过半,这是很好的。但是仔细去看一看公布的数字,比如小康监测的蓝皮书里的数据,2020年的目标人均GDP是达到31400元,2011年的GDP从数据上看已经超过33000元,但是扣除物价指数,4 还是以2000年的物价指数测算,我们现在是27600元,每年增加2000元,到2013年就可以实现全面小康,按不变价格计算,达到 31400元都没问题。
但是再往下看关于民生类、文教类的指标就不容乐观了。特别是有几个指标,不光是没有达到,而且有的是倒退的。社会和谐和民主法制类一共七个指标,其中指标是倒退的。2000年的时候城乡差距已经达到了99.8%,就是1:2.6,但是2010年倒退为70.3%,说明这几年城乡差距是扩大了;同时基尼系数也是扩大的,基尼系数2000年已经完成了98.6%,到了2010年倒退为79.8%;社会安全指数2000年当时的标准已经达到了,2010年倒退为95.6%。文教这个大类里面三个指标,2010年实现的程度只有68%。这几大类都可以归为社会指标,经济指标超前完成,社会指标不光是没有完成,有几个指标还是倒退的。如果我们不抓紧搞社会建设,不改善民生等等,全面小康的目标很难达到。第二,加强社会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讲了十几年,原来讲的是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要扩大内需。朱镕基当副总理的时候就讲,1995年、1996年的时候再讲,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内需就是扩大不上去。扩大内需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光经济结构里面调整是调整不了的。现在全国600多种主要产品90%都是过剩的,在这里怎么调都不行。应该调整社会结构。人口统计里面城市人口超过50%了,但是其中有2亿多是农民工,他的身份还是农民。
我们现在说已经现代化了,其实是工业化了,现代化还没有实现,因为真正的农民还有70%,2亿多农民工的身份证还是农民,所以他赚的钱不像我们那样敢花,他回去要造房子,娶媳妇,或者是给儿子造房子,钱是不敢花的,还是农民的消费。现在三个农民的消费还顶不上一个城里人,占70%的农民的消费只占30%的城里人的1/3。你算算这个比例,怎么扩大得了内需。有户口的城市居民家电都有了,手机都有了,房子也买不起。不调整社会结构是行不通的,要调整城乡比例,要调整农业、非农业比例,把人口结构其他的社会结构调整过来。所以,现在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得搞社会建设,而要调整社会结构必须通过社会建设来实现。
第三,加强社会建设是为了化解现在已经产生的众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并从源头上防治和减少社会矛盾。关于社会矛盾,中央文件上讲,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认为,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经济这条腿太长,社会这条腿太短,整个发展是畸形的。经济这条腿太长,这是相比较而言,经济还要发展。社会这条腿太短,我们这几年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不够,包括关于这方面的投入也不够。
现在社会矛盾突出,比如说“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讲了多少年了,就是没解决。这个问题牵扯到千家万户,就是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不够的问题。现在我们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是不从这上面解决,光从经济上投资,越投资压力越大。上次的四万亿投资,你去看看投给民生的有多少,投给社会建设的有多少,投给社会管理的有多少。所以说选择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也是减少社会矛盾,要从源头上化解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
第四,加强社会建设。改革社会体制是为下一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建设,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从历史的经验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是先搞政治体制改革,而是要先搞社会体制改革,先搞社会建设,先搞社会民主化再搞政治民主化。我觉得中国应优先进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把社会民生问题解决好,比如说现在发展社会 5 组织,群众在民间组织中,受到锻炼,先搞社会民主,再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总之,下一步需要把社会建设作为重点。
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社会建设的关键包括社会体制改革,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整套的体制机制。
(一)什么是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根据各国的经验,光靠经济现代化,社会不太平,还不行,一定还要搞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我们课题组讨论出了这么一个定义,社会建设是按照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的行动,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增进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福祉,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
(二)社会建设的内涵和主要任务
社会建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社会建设是中央提出的四大建设之一,它不只是改善民生、社会管理,也不只是办社会事业。我们把社会建设在若干年中的任务分成九类:1.民生事业;2.社会事业;3.社会分配;4.城乡社区;5.社会组织;6.社会规范;7.社会管理;8.社会体制;9.社会结构。具体的内容如下:
第一,着力发展、改善和提高民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里面的说法,民生事业包括就业、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等。
第二,努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事业建设与社会建设不是一回事,社会事业在中国通常包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这些都是公共服务,跟社会民生事业是一样的。国外把这些主要由政府提供的服务都叫公共服务。文化教育也好,医疗卫生等也好,一定要坚持均等配置、公平共享的原则,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现在矛盾之所以产生,不是少了医院或没有学校,主要是优势资源跟一般资源分配不合理,所以,这方面要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
第三,改革完善社会分配体制,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社会分配体制就是通常讲的“分蛋糕”。现在我们把蛋糕做大了,做得比原来1978年改革时设想的还要大。在“文化大革命”前,北京的建设只达到三环,但现在五环、六环都盖满了房子,甚至有人说要建七环,那就要建到河北省了。蛋糕做大了,但是切蛋糕的机制、规矩不合理,再加上有些切蛋糕的人心态不正,手还不干净,就出了大问题,这是现在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国家关于分配体制的改革改了这么多年,文件起草了好几年还出不来,这就是问题。
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分配体制,这是化解目前诸多社会矛盾的关键,也是关系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第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城乡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体,是实现人民群众自治的基层实体,承载着居民的各种权利。城乡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建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将来现代社会建立起来以后,到底城市怎么管,农村怎么管?原来中国80%的人在农村,现在中国50%的人已经进到城里来了。不管有 没有户口,他住到北京,住到上海,住到城市里来了,怎么管,是一系列的问题。中国的老百姓在我看来太老实、太好了,应该是好管的。但现在管成这样,这不是我们的初衷。
目前的重点是要克服农村基层社区空心化、无人管理,城市基层社区人口过度膨胀、难于管理的困境。所以,要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延伸到社会末梢,把更多的人、财、物投向基层,做好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强化社会基础的工作。一方面,中国农村空心化,面临管理难题。中西部很多农村里人很少了,有的地方连支部书记或者村主任都出来打工,家里就剩下一些老头、老太太和小孩儿。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中国城市社区同样面临困境。广东已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仅仅东莞一个市就超过1500万人,但它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仍然没有变化。比如,深圳布吉镇前几年的人口就是110万人,110万人真是天下第一大镇了,110万人的镇怎么管理?但这样的镇并不是一两个。虎门镇旁盖了一个珠江大桥,将深圳和珠海两个大城市联系在一起。虎门的人口也超过了100万,但还叫虎门镇,八九十个人要管100万人。100万人的镇,在国际上都是特大型城市,我们还是一个镇长在管理。一个镇四五万人最好管理,超过十万都难管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也写过文章,提倡“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能“小”得了吗?一百万人只有几十个警察编制,管得了吗?但这样的情况现在很普遍。广州、珠江三角洲流入人口众多,城镇已经具备大城市规模,不改变行政级别,还是科级干部,还是镇长在管理,就面临管不了的困境。
前几天报纸上有消息说,安徽铜陵市要撤掉街道,实行“区直管社区”,铜陵市才70万人,全撤销了街道,几个区管几十个社区,这样的城市规模是可以的。但是朝阳区现在人口已经超过400万,怎么撤销?区级机关怎么管理几百个社区?一个社区原则上四五千人,现在有的社区有四五万人。
因为社区是一个生活共同体,互相能够照应,四五万人怎么照应得了?为什么现在社区管理这么乱,产生这么多问题?该建的行政机构没有建,名义上是精简政府、精简干部、精兵简政。现在财政收入几十亿,“文革”前,居委会是没有脱产干部的,现在实际上有几十个,包括公务员编制、事业单位编制,还有临时工,管理混乱。经常是“农民工当城管、农民工管农民”,这当然容易出大事。
第五,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确保社会组织有效规范运行。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是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搞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进行社会整合的一种有效形式。社会组织的发育和运行,有利于社会自治、应对风险、化解社会矛盾,能够弥补政府不足、降低行政成本。现在社会组织全国已经超过47万个,还有发展的空间。
第六,要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完善社会规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社会。社会规范是社会的价值性整合方式。这是文明社会一定要有的,有社会规范,才能互相信任。因为现在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社会规范缺失,造成诸多社会问题,要将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和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现代文明素养,政府率先、干部垂范,法治为准、强化他律,德治为本、完善自律,建立诚信社会。
第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手段之一,现代社会管理本质上以维护公共秩序为核心、人本化服务为先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十七大报告中有一段话专门论述社会管理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社会问题突出,2011年中央召开专门会议,政法部门开展化解社会矛盾等三大工作,非常不错。但是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要通过社会建设来建起来,社会管理是它的一部分,光靠社会管理是管不了的。所以,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里讲了社会管理的八个方面后,紧接着说,要搞好社会管理,必须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关系要弄清楚,现在可以把工作链条延伸到教育、医疗两个大事业。要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格局,这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原则。
第八,要进行社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社会体制是社会建设的宏观架构,是资源和机会配置的体系化规制,社会体制渗透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关于权利平等、社会公正的顶层设计。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社会建设的关键,要像当年抓经济体制改革那样,抓好社会体制改革。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社会体制改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最近林毅夫在杂志上说,我们保证7%~8%的增长速度20年到30年没有问题,我们社科院也是这么估计的。经济改革方面我们已经有经验了,体制很好,成绩很大,但是一个国家是两个体制,两个结构,不管是什么主义,一定是好的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好的社会结构,社会体制,这个社会才能运行起来。现在我们的问题是,经济体制好了,但是社会体制还不行。
上世纪50年代是仿照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当时的学校、医院、办公系统都是从苏联学习而来,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现在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已经垮掉,中国也进行了市场经济改革。但是如人口体制、户籍体制,就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这一套经济体制不在了,社会体制基本上没有变,说难听一点,还是“吃大锅饭”的体制,忙的忙死,闲的闲死。我们到现在不肯改。医院现在新出来一个词“医闹”,“闹”成这样,再投入也没有用。社会建设的关键包括社会体制改革,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整套的体制机制。
第九,以培育和壮大中产阶层为目标,构建现代社会“中间大、两头小”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优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建设最关键的核心任务。社会建设的最后目标是建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工人少了,农民也少了。一个现代社会一定是中产阶层占40%以上的社会,我们现在大概还不到30%。改变目前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的状况,使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平衡协调,需要优化社会结构。
四、社会建设的三个阶段
2040年前后,中国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现代型的经济结构。可以说,这几乎没有问题,只要不倒退,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接着往前走就可以实现。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情况,社会建设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两件大事: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社会事业;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这是“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将为社会建设开局打好基础。第一件事是从目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要求解决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社会事业做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办好社会事业,也就是把公共服务、社会建设做好。
第二件事是要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入手,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并加强源头管理,标本兼治,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两件大事,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补课、还债,若干年前我们压缩了社会建设的投入,比如说教育和医疗的投入,现在需要还债。前几天新闻报道了一件事,一方面讲义务教育,另一方面还要搬桌子板凳去上学,所以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在还债。第一阶段已经开始,有些地方快一点,有些地方慢一点。把这件大事办好了,就为社会建设开了一个好局。
第二阶段是十八大以后应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推进新型的城镇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建设的第二阶段,应是社会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是决定社会建设成败的关键阶段。时间约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如果这个阶段做好了,中国的问题就好解决了。跟经济改革不一样,社会体制的改革,牵扯到很多利益集团。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学校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就是改不好,不是没有能人,而是没有人下决心。实际上并不难,香港的医院、交通都办得不错。一些现代化国家也有通行的规则,我们学过来就行,不是我们学不了,主要是不学。现代化建设,有些方面如公共服务等是有现成的经验的,我们是应该学的。第二阶段的突破口和关键是社会体制改革,如果说分配体制等这些社会体制不能改革,就不好办。第三阶段是到了本世纪中叶,2040年前后,中国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现代型的经济结构。可以说,这几乎没有问题,只要不倒退,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接着往前走就可以实现。社会建设要经过第二阶段的改革,改革后可以不断前进,社会体制逐步完善,社会组织广为发展,社会管理井然有序,社会结构不断优化,那时候的中国就可以实现社会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现代化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中国也就步入现代化的社会,社会建设的三个阶段,实质也就是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
当然,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同前面讲到的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发展一样,并没有一个截然分开的界限,而是互有交叉地进行。这是学术上的阶段性划分。前一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主,这个转折点就是要转到以经济建设,以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建设为主。所以有人说经济建设跟社会建设并重,也有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建设为重心,社会建设要提高。但社会建设只能说是重要,不能说是第一,经济建设永远是第一,这个没问题。但是也不要把经济建设当成唯一,只拼GDP。GDP越高的地方社会矛盾越多,全世界如此。现在全国各地正在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探索,创造了很多新的经验和新的模式。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化,出现了一批经济建设模式,现在是创造社会管理、社会建设模式的时代。经过一段实践之后,经过各种经验、各种模式的交流和比较,一定会涌现出适合中国特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规律的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五、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回顾总结起来,造成目前的经济社会不协调,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对社会建设的投入,在社会事业、民生事业等方面欠了账。
第一,首先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对于是不是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不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把社会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是不是应该认识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应该进一步统一思想。要开展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研讨,在理论上弄清楚中国在现阶段进行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要深刻认识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以及怎样进行社会建设等基本问题,在全党、全国的干部群众中取得共识。
第二,要总结八年来,特别是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来,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各地区各部门已经做出了很多好的成绩,涌现了一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典型。要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也要发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现在要像当年推进经济建设那样,找到像“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和“抓大放小”、“国企改革”这样能推动大局的突破口。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已经有不少关于社会建设的说法,但是具体实践的突破口在基层。一个县、一个市,一个乡镇或者一个学校,一个机关,如何能够按现代化的要求进行建设,这才是突破,这才是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这都是需要实践第一线的同志和学者研究的问题。
第三,组建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推进社会建设工作。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一定要有一个相应的组织机构,凡是涉及中央决策的战略性大事,没有这样一个机构的支撑都是空话。大事决定了,机构建立了,有人真抓实干才可以。比如,计划生育是天大的难事,但是从中央一直到乡镇,一直到村都有计生委,都有计生干部办这件事。而很多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没有机构的支撑。比如,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五年了,很多地方就刷刷墙,喊几个口号,不少地方甚至连这个词都忘了。这方面江西做得好,他们建了一个农工部,而且江西省委规定,凡是县、市、省的农工部长一定是常委,这就不一样,他们的新农村建设还在继续。十七大以来,包括北京在内,各地相继成立了社会建设工委、社会工作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等,主抓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也有由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或民政部门主管的。在各地的党政机构中,主管社会事业、社会事务、公共服务的部门很多,但缺少一个综合统筹的机构。应该建立一个类似发改委这样的统抓社会建设的机构,赋予相应的职责,从组织上落实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
第四,推进社会建设,要有相应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回顾总结起来,造成目前的经济社会不协调,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对社会建设的投入,在社会事业、民生事业等方面欠了账。目前医疗的投入已经超过GDP的5%了,在这一点上,中央改善民生的决心很大,财政已经在改革。但是要搞好社会建设,应该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不仅要增加财力的投入,更要重视人力、人才的投入。按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让主要领导来抓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现在有的地方是省委副书记主管社会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就要好一点。
第五,推进社会建设,既要做好顶层设计,也要重视基层治理。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大建设,关系到各个方面,是一项大工程。推进社会建设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同时也要做好基层治理,从基层做起。中西部不少农村,中青年劳力走空了,村长、支书也打工经商去了。不少大中城市涌进了数以万计的人,一个社区几万人、一个街道几十万人,都要有新的治理方案和措施。学校、医院等社会公 共服务单位,也应通过改革,建立新的体制机制。现在各地正在探索和实验,社会建设可能会像经济建设一样,会从基层社区、基层单位的改革和治理中取得突破。■(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本文根据作者9月15日在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国际城市论坛2012年形势分析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有删减,经作者审订。吴英燕编辑,工作邮箱:wuyingyan@wxjt.com.cn。)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十项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4.恩格尔系数低于40%
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6.城镇化率达到50% 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8.大学入学率20% 9.每千人医生数2.8人
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第三篇:分层教学理论
一、分层教学的背景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在“困进”的怪圈中愈陷愈深,无力自拔,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而感到课堂是那么的乏味,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习,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混乱、课堂效率差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常常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忽视意志的锤炼,忽视价值观的形成,即便是成绩很好的“优生”,也不过是“家长叫我学好”“老师要我学好”使然,毋庸置疑,这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十分的不利。那么,课堂教学是不是就钻进了死胡同,无路可走了呢?不是!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班级授课仍将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人人都学到必需的知识”。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何弥补一位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很好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按照差异施教,达到人人进步,人人提高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分层教学更为可贵的一点是,它克服了饱受指责的“快慢班”教学弊病,为程度差的学生开拓了一个积极的世界。与“快慢班”里程度差的学生备受打击受人冷落的情形截然不同,分层教学让这群学生备受鼓舞、重建自信,激励他们张扬个性、超越自我。对他们来说,情感的交流、自信心的获取,以及自主性的增强、创造品格的培养等等,远比考试成绩的提高更重要,也更可贵。后者让他们眼前高兴,前者却让他们受益终生。
学生的学习差异,既表现在认知方面,也体现在情感方面。就认知而言,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所以对教学的理解也不一样;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小学和学前阶段,显然也有差异;数理逻辑、音乐表现等特殊能力倾向也不一样;学习习惯差异更明显,许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掉队。就情感而言,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态度、自信心等集中表现为学习的持久力,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强弱都会影响这种持久力的长短。
三、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1、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分层教学就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分层教学改变了过去的“齐步走”模式,分层实施,因人施教,允许学生上下流动,鼓励学生勇攀“高枝”。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吃适合自己的、吃得了、吃得好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长期教学中我发现造成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个别学生之因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
2、全班导学是指教师对整个班级的学习进行整体引领。
A层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好,就着重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例如在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每个单元的生词都由学生自己处理,教师只起引导作用。A层学生没有抄抄写写的作业,作业大都以开放性为主。
B层学生大多肯学,但反应一般,光会背不会用,阅读能力较差。以往,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抢不着发言机会,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味死记硬背、不善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授课上,就一个句型,变换不同方式地反复操练,练透练够。
C层学生基础较差,多学一点,就有些力不从心,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很差。所以,对于C层学生,首先从树立自信心着手,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对话做得好,课文背得流利,小考有进步,老师就给他们适当奖励。虽然奖品很小,但学生极兴奋。
3、小组分层学习
小组议学是指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式学习。课堂上的小组构成,我们由于两种基本的分组形式,一是固定的学习小组。是各学科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小学习小组。在这种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中,小组成员实行编号,分工明确,小组学习和讨论往往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一种是临时的学习小组。即教师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在提出某些话题之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情感因素临时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在小组议学中,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听讲、自主练习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这种方式,可使小组成员之间或者全体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启发。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的练习、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则要对各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
个别辅导是指在班级内进行的分层辅导。分层教学之初,学校曾尝试分班分层辅导,但是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利于班级管理,效果不明显,于是改成在班内分层辅导。教师们在处理练习时虽然是在同一个教学班,但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检测也分为三个梯次出题,这样使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为辅导课一周只能安排一节,这远远解决不了C层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教师们就利用午间、课后时间,对一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分层评价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评价,要认识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因此,我们要注意他们的闪光点。有一次在语文课上,我有意请一位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他一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心头一颤,一下子脸都红了。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他才不得不走上了讲台。他不是复述课文,而是断断续续地把课文读了一遍。当他读完后,同学们似乎都用冷漠的目光看着他。这时我立即举起了双手鼓起掌来,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我很真诚地说:“××同学从来没上过讲台,今天他能够勇敢地走上讲台为同学们朗读课文,虽然有点慌张,但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我们相信他下一次一定会很从容的。“就这么几句话说得他瞪着眼睛望着直点头。他竟然站起来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再经过几次的练习,如今他能较为自如地为同学们演讲了。又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面,也要分层次。有的同学写作能力比较强要鼓励他们更加开拓视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指出他们努力的方向;而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更不应该批评指责,要引导他们多观察周边的事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在评语写上“某某句写得非常好”,“这次作文比上次进步多了”;当然对有不足之处也要指出来,但一定注意学生的层次差别,要用恰如其分婉转的口气给予指出,以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总之,我们对不同层面学的评价绝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正如毛主席说的:“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贺拉斯·曼说:“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社会,不应过分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少数人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而应在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我们面对的学生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把分层教育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
第四篇: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 百科名片
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
目录
介绍 独特意义 产生及其实质 互动要素 主要理论 互动情境 互动的维度 互动的类型 基本类型 互动过程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展开 编辑本段 介绍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
社会互动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
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5.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编辑本段 独特意义
社会互动是研究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之一,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课题。它是个体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甚至更大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产生及其实质
(符号互动论的角度)
乔治.H.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
社会互动的起点,是在人类心智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自我互动”。“自我互动”即“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作为一种社会过程,“自我互动”反映的是从“主我”到“客我”的反思过程,有无这种反思是区分人类的行为和动物行为的主要标志。从总体上看,“自我”不仅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且是“主我”与“客我”在互动中不断展开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没有群体互动,就不会有自我互动。对行动者个人来说,群体互动既是互动的前提,也是互动的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情境。互动的实质在于: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依靠包括暗示和语言在内的“符号”。因此“符号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互动要素
(符号互动论的角度)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主要理论
社会互动没有一个统一的互动理论。社会互动
在欧洲,德国的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
社会互动对象应是与互动内容相对应的 互动形式,并对社交、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等具体互动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他的研究也影响了美国社会学家。
在美国,作为早期人类互动的研究者和代表人物,乔治.H.米德的研究重点是行动——某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全部反应。按照米德的观点,人类反应与动物反应不同,我们在作出反应之前要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而且人类拥有自我——一个我们与之交流的内在的“人”,就像我们与别人说话一样。米德把与我们自己交流的行动看做人类意识的最重要的特征。他强调人类互动是以为文化所定义的符号的意义为中介的。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符号互动论
是指强调符号和意义在人类互动中之重要性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米德创始。H.布鲁默,米德的学生,总结了互动论的三个原则:(1)根据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我们对之采取行动(2)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3)在任何情境下,这一解释过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说的角色借用,即假定承担别人的角色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在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w 许多活动是常规性的,并涉及我们无意识中获得的且想当然的许多定义。我们的共享定义指导着人类活动,甚至当这些定义与客观现实不一样时也是如此。
w 有时,社会情境的定义并不很清楚,通过互动,一个人可以领会期待和被期待。
w 有时,习惯性行为发生变动,人们对某种情境的定义也有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在实质性问题上为社会价值观的未来重大转换奠定了基础。
w 批评者认为,该理论仅仅关注个体互动方式,造成一种个人拥有无限自由的错误印象,忽视了社会结构、社会历史、社会经济对我们的约束。
w 后来布鲁默、库恩等人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分别建立了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1)芝加哥学派:人文科学方法,人的行为无法预测、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进行个案研究、非结构访问。(2)衣阿华学派:实证主义方法,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本土方法论(又称常人方法学、民族方法论)
是分析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的一种社会学方法。按照本土方法论者的观点,所有日常社会互动都遵循着某些背景假定或“规则”,这些假定或规则形成了有序沟通的基础。违规试验已经表明了各种背景假定在人类互动中的重要性。在这种实验中,实验者假装并不明白谈话背后没有明说的一些假定。
w 许多主流社会学家认为,对于社会学的一些主要(宏观)问题——如社会设置的特性以及社会中的权利运用等——而言,本土方法论差很远。但本土方法论正是把揭示社会交往的各种规则作为其中心目标的。角色理论
w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互动双方都需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进行交往,一方角色失调,就可能中断或改变互动的方向。互动还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使人们能够辨别和理解他人,预知他人的反应。另一方面,没有另一方来互动,角色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
w 实际上,角色理论和符号互动论的联系非常紧密。拟剧论
艾文.戈夫曼关于人类互动的研究被称为拟剧论,这种理论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它宣称人们是在按照社会剧本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并且人们的表演要接受观众的评判,观众对于可能解释演员真实性格的某些过失
社会互动
非常警惕。这种角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社会互动即向别
人表现我们自己,以便他们能够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我们,诱导他们做出我们期望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既包括“前台”行为,又包括“后台”行为。前台行为针对的是他们并不熟悉的一般观众,后台行为则是针对亲密朋友的。在有些情况下,人们组成剧班以表现某种印象。当印象或形象遭遇别人挑战时,通常会导致尴尬,表演者的尴尬也伴随着观众的尴尬,观众通常“有意忽视”表演中的过失,为表演者保全脸面。
w 批评者认为,1)该理论过于静态地考察自我,有时,和不同的他人在一起的自我也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在所有互动中尽可能制造出最好印象,2)人们并不总在操纵社会,演戏,有时人们也努力诚实、真实地表白自己。对此戈夫曼也乐意承认印象管理只是社会现实的一方面。参照群体理论
w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一个人的参照群体与他在行政上、组织上或地位上所从属的群体可以使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w 该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应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对个体来说,参照群体一是规范-对内化价值标准,形成社会态度有重要影响(和某群体认同-熟悉该群体规范-强化或削弱与其他群体的认同),二是比较-群体是个体对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比较性标准。
w 该理论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工具。社会交换轮
w 着眼于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代价和报酬。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交换行为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中。涉及内容非常丰富,介绍几个有关命题:
(1)成功命题:一个人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越愿意从事。
(2)刺激命题:若某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同,越可能采取此类似行动。
(3)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随后同样的酬赏对他越没价值。
(5)侵犯-赞同命题:A.当某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得到未估计的惩罚时,他将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所预期的酬赏变得更有价值。B.当某人的行为获得了预期的酬赏甚或大于预期的酬赏,或未获预期的惩罚时,他会很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该行为的结果变的更有价值。
酬赏: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价值依次增高。
w 该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尽量避免痛苦和增进快乐。忽略了人类行为社会的前提,带有浓厚的心理还原主义色彩。编辑本段 互动情境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齐美尔深入分析过人数对互动形式的影响。
1)2人,充分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有着其他形式下不可能达到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产生排他的特征。也可能使两人冲突更加强烈。
2)3人,每一方都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如果其中两人冲突,第三者可能选择成为(1)中间者,从局外、公平客观地调解(2)仲裁者,经双方认可,公平解决争端(3)渔利者,以支持一方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长双方矛盾以得利
3)多人,会组成社会网络。其中,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
根据互动目的来分
(1)工作情境:双方有特定目标,明确分工,有一点行为限制,较少感情交流。
如交易、谈判、会议、上课等
(2)社交环境:为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目的。一些没实际意义的话题,轻松展示自己的个性,产生愉悦,有一些感情投入,起到重要的沟通了解的作用,促进关系发展。
如宴会、舞会、郊游等
(3)熟悉情境: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没特定目的,行为较随便,按社会习俗行事即可。如家庭、亲戚、邻居、下班后同事等。
以上划分不绝对,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情境和行为方式也可以由互动者协商决定。如casual Friday时可以着便装上班,如Google的工作环境以支持大家的思维为主,制约为辅。也有时,请客“办事”,公事、私事都在饭桌上解决,让人很难铁面无私、公事公办。针对这种我国特有的饭桌文化造成的情景混淆现象,可以提倡自我(亲友)的道德约束,加强法律制约,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需要,是中国人社会互动方式变革的一个方向。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 社会互动--沟通于语言之外的社会互动
根据互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来分
社会互动--沟通于语言之外的社会互动(1)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初 级群体,满足个人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需要。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规则,当一人有需要时,其他人会尽力补足。
(2)工具关系:为达成某种目的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关系是达成目的的工具,不预期有长期交往和情感关系。遵循公平法则,如买卖双方的等价交换。
(3)混合性关系:介于前两者之间,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的关系,有情感和工具的成分。遵循人情法则,交情的深浅和面子的大小对互动的方式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关系可以转化,中国人常说人情和面子,有时为达目的,有人常想把工具关系变混合性关系,在人情的压力之下,使对方不得不给个面子。编辑本段 互动的维度
(1)向度:情感是亲疏爱憎,地位是尊卑平等,利益是一致冲突?
(2)深度:互动,相互依赖的程度。利益关联、情感投入、延续时间、规范复杂之深浅?是深度还是表层互动?
(3)广度:范围领域大小。专业领域内往往互动比较单一,而如朋友、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大都是全面的互动。
(4)频度:次数多寡。频度影响人际关系深浅好坏。编辑本段 互动的类型
互动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根据互动情境、互动维度、互动方式等标准,如
按情感关系,友好互动/敌意互动/情感无涉互动
按利益关系,合作互动/竞争互动/冲突互动
按地位关系,强制互动/服从互动/平等协商互动
按互动广度,单一角色互动/多重角色互动
按互动媒介,言语性互动/非言语性互动
按互动单位,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按互动途径,直接互动/间接互动
其他还有,正式互动/有组织互动/非正式互动/无组织互动
传统互动/习惯方式互动/现代、创新方式互动。传统的互动基本上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初级群体的互动,现代社会的互动已日益超越时空界限,形成以大规模的现代化传输手段为媒介的间接互动。
从“过程”与“结构”的角度来划分互动方式,是互动论者取得的主要成果,也是他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他们力图从日常司空见惯的交往活动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建立并完善一种互动理论。早期的互动论者,着眼于互动是一个过程。在他们看来,“社会互动”和“社会过程”是一个意思。美国芝加哥学派的R.E.帕克和E.W.伯吉斯主张把“互动过程”分为 4个阶段:竞争、冲突、顺应、同化。它们也适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两种文化体系之间交流、冲突、认同和融合的过程,与上述互动过程是基本吻合的。帕克的“互动过程”论,带有明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色彩,它基本上是属于西方社会学早期的理论。虽然在帕克之后,还出现过许多类似的更详细更繁琐的互动方式的分类标准,但意义和影响甚微。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互动理论,正在从过程理论向结构理论转化。帕克和克鲁默是这一转化的倡导者。“过程理论”强调的是“自我”,是“主客互动”,而“结构理论”强调的则是“角色”,是“角色互动”。所谓“角色互动”,就是由复杂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角色之间和角色之内的互动。原来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解”概念,已被社会学意义上的“期望”概念所代替。角色关系所带来的互动,是一种更固定化、更社会化的互动。主体的地位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受到了更多、更大的限制,从而有可能导致丧失主体性的“过分社会化”现象的出现。以角色互动为中心的结构性互动研究,主要是在人际关系,特别是在非正式群体或小群体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进展。(庞树奇)编辑本段 基本类型 非语言沟通/互动
即通过符号而不是语言所进行的沟通,是人类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是体态语言和个人空间。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动态体语和静态体语。人际距离是个人空间的一个方面。按照爱德华.T.霍尔的观点,美国人之间的交往有四种距离:亲密距离(44厘米以下)、个人距离(44~120厘米)、社会距离(120~360厘米)、公众距离(360~760厘米)。合作
是指人们或群体为了满足共同利益或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行动,这些利益或目标单靠一方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广义上说,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群体或社会可言。
成功的合作应具备:(1)目标一致,追求自身利益的人、竞争对手、甚至对抗关系的人有时也可以合作(2)对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若志趣相近、能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更有助于顺利合作(3)行为配合(4)讲信用。
个性特征和人际技能也会影响团队合作。学会合作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人才的一种基本要求。
合作可以是(1)自发合作和互相援助,直接产生于某种情境下的实际需要和可能(2)传统合作,逐步稳定被制度化了的习惯(3)现代社会更多依赖指导合作,在第三方,即雇主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协调合作(4)也可以是契约合作,即正式同意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作,并对彼此职责进行清楚的界定。冲突
是合作的对立面,指的是针对有价值的珍惜物品或价值观的斗争;这里,冲突与竞争的区别(1)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在冲突中打败对手被认为重要的(2)冲突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是直接的反对关系(3)冲突双方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如都是争政权,要建立的新体制却可以不同(4)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往往突破规章、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
齐美尔划分的冲突类型有:(1)群体间的战争(2)群体内的冲突(3)打官司(4)理念之间的对立,这往往是最残忍和最具破坏性的。如当今世界上许多最严重的冲突背后,都可以看到宗教观念的差异。其他划分类型(1)个人或群体间(2)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种族/民族/阶级冲突(3)诉讼/辩论/口角/决斗/械斗/战争等
但冲突也可以有正面效果,它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双方内部紧密团结的力量;也可以强迫双方直面问题,加深了解;还可以导致必要的社会变迁。尽管社会能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消除冲突,但一个没有冲突的社会将是毫无生机、沉闷乏味的社会。竞争
是一种合作性的冲突,它受一些“规则”约束,达到目标比打败对手更重要,互不相识的竞争者也可以竞争,竞争规则防止竞争的间接反对关系演变为冲突的直接反对关系。竞争在西方社会中尤为普遍,它就是美国式个人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个人、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见下社会变迁与互动】。在竞争中,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还缺乏完善的法规制度,我国还存在不少恶性竞争现象,如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回扣等。
w 传统观念中,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反义词,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整合合作竞争的新商业战略,有可能实现双赢。这种理念可以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强制
是指某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给别人的一种倾向。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尽管它最终依赖于使用物质力量,如暴力或体罚的威胁(武器、军队、法庭、监狱),和精神力量(处分、批判、社会压力)的压力,但是它通常所采取的是一些更为微妙的约制手段,如爱国主义、爱情、信仰或恐惧等。尽管强制像冲突一样,也被看作一种负面的互动形式,但强制也有正面的社会功能。比如运用于教育的规则中,常隐含着的惩罚以规范。顺从和顺应
是与强制相反的互动形式,但意义上还是有区别,不像强制中一方被迫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在顺从中,一方自愿或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顺应比顺从的范围更广,除顺从外,它还指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顺应的种类包括:和解(友好),妥协(暂时平息),容忍(克制)。大多数成员对于群体的要求是顺从的,没有顺从,任何群体、社会都将无法运行。其他
还有诸如:
1)暗示与模仿。是互相对应的互动方式,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社会方式。
2)调适。指人们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3)同化。是调适的进一步发展。全部改变原来的思想方法和习惯,完全变成另一个文化单位或其成员。编辑本段 互动过程
w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小群体面对面互动研究,要面对取向、评价、控制、决定、紧张、整合等问题。社会互动
(1)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问题:如是社交还是工作还是熟悉情境
社会互动
(2)评价、评估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如是主动投入还是旁边
(3)控制阶段: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如具体行为
三个阶段不一定直线发展,可能重复;各阶段往往伴随情绪的因素,涉及到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多人互动中,与谁、进行哪方面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该理论广泛应用在集体问题解决、角色发展、上下级交往等问题。
w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1)竞争
(2)冲突,可能出现
(3)顺应,少数情况下,也会一方消灭另一方,大部分情况下,双方或一方会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来适应对方
(4)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
并非所有互动都要经历这种过程,只有双方利益上或认知上不一致时才有可能性,例如不同文化的互动。编辑本段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社会变迁,尤其是根本性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转型期不免引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冲突和顺应,引起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只有通过长期的有效的社会互动,才有可能理顺各种关系,实现新旧交替。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改革过程中,城市人际关系的格局来举例。国有企业的职工
以前的单位像一个大家庭,单位中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合作关系,利益矛盾不突出。在工作中,提倡的是“比学赶帮超”,有竞赛,但很少利益直接竞争;在情感上,领导如同家长,同事亲如兄弟姐妹;在收入上,虽然很低,但吃大锅饭,大家差不多,所以人际关系较为简单,人情味很浓,有矛盾也是大家庭内部矛盾。
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单位中实行了就业、分配、福利等方面的改革,“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劳动合同制”、“企业兼并与破产”等措施的实施,使单位中人际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竞争性明显增强,利益矛盾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较为复杂。而且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纠纷也时有发生。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协调好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规则来保障两性的人际互动,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农村人际互动行为的变化,以礼物交换为例
阎云翔在北方一个乡村的调查表明,49年以来,村民一直保持礼物交换的传统习惯。但是,送礼的目的、缘由和方式显著变化,从传统的仪式性馈赠向现在的工具性馈赠。过去,村里有礼仪专家指导一门送礼的一些深奥精细的规矩,物质性比较淡,象征性比较强,重视正确的方式和表达美好感情。50年代,传统礼仪被当封建迷信加以批判,送礼的行为也变得粗糙很多,庆典时的演说和祝词被取消了。80年代,礼仪专家重新活跃起来,但是礼物交换中的精致礼节没恢复,内容越发重交换价值而非象征价值,村民为了获得保护和恩惠而给干部送礼越发普遍,礼物交换的工具性越发强。
第五篇:第二章社会性别理论
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 推进关爱女孩行动
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10-06-0
3全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会议在安徽召开 李斌讲话 http://.cn/renkou/2010-06/03/content_20181778.htm
6月3日~4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全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分析形势、交流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工作,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推进关爱女孩行动,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持续有效遏制,并促其逐渐趋于自然平衡。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崔丽主持会议,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致辞,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出席会议并作经验交流发言。
李斌在讲话中指出,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积极进展。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行动计划》精神,不断探索标本兼治、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运行机制,取得了重要进展。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度进一步加大。关爱女孩成长和女性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有利于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建立。落实孕产期全程服务取得新成效。查处“两非”行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李斌强调,总结这些年来的工作实践,有几条基本经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长期坚持并大力推广。一是坚持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形成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重点管理、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标本兼治,形成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全程服务、严查“两非”、统计监测等五措并举的工作机制;四是坚持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摸实情、查实数、求实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考核的科学性;五是坚持常抓不懈,勇于攻坚克难,不放弃、不懈怠,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会议强调,要抓住重点环节,切实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力度。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国办59号文件精神,按照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全程服务、严查‘两非’、统计监测”工作措施,以200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作为新的起点,力争2010年进一步下降,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巩固和保持整体上持续下降的态势,逐步达到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
一是要以家庭文化建设为重点,提升宣传倡导的实效性。要把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规划中,作为建设“平等、健康、文明、和谐”家庭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宣传,提高宣传倡导的有效性。积极组建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返乡调研、实地培训等活动,扩大宣传倡导的影响力。
二是要以增强女儿户发展能力为重点,突出利益引导的针对性。在城乡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普惠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坚持同等优先原则,力争向计划生育女儿户有所倾斜。在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相关权益。制定落实激励政策和促进措施,想方设法为女孩家庭营造良好社会经济环境,切实转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三是要以落实“村为主”为重点,提高全程服务的有效性。要将有效预防性别选择行为的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与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结合,关注重点人群,认真做好孕前咨询、孕情监测、产后随访,把孕产期全程服务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流动人口计
划生育工作条例》,加强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服务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流动人口“两非”行为。
四是要以多部门综合施治和区域协作为重点,增强查处“两非”的威慑性。要加强与公安、卫生、药监、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机制,依法严格查处“两非”行为。要进一步规范对新型计划生育药物和技术的管理,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强化责任,有效防止“两非”行为。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纳入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协议,召开区域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五是要以信息共享为重点,确保统计监测的准确性。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等资源,准确掌握出生人口性别比真实情况。要将B超检查、计生手术等都纳入实名登记制度,实行网络化管理,力求全员覆盖,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
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领导,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有力保障。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当好参谋助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推进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与制定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有效整合力量,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
二是要加强科学规划,推进重点管理。各地要根据本地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策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创新治理经验。要继续坚持分类指导,推进重点管理,着力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加大指导
督查力度。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做法,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
三是要加强督查考核,完善保障措施。各地要坚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完善指标体系,注重工作过程,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地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争取设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所需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经费保证。要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会议期间,部分地区交流了工作经验,与会代表进行了现场考察。国家人口计生委相关司(厅、局)及部分直属联系单位代表,民政部、人保部、卫生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代表,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代表以及相关专家出席了会议。(记者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