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工作(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08:4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心“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心“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工作》。

第一篇:中心“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工作

**中心 “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工作

方案

为巩固我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工程”建设成果,促进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依托区人口计生委开展“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根据中心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推动城市健康发 展、促进居民安居乐业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水平为重点,坚持“以人 为本、优质服务”工作方针,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 机制、强化基层基础,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人口及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家庭能力发展建设”促进工程,整合辖区资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针对性地为家庭提供生育关怀、子女成才、生活改善、权益保障、文明进步等方面的服务和援助,全面提高居民家庭生产、生活、生育能力,进而促 进家庭的幸福美满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开展家庭科技文化知识能力更新活动,家庭科技文化知识能力更新活动

(一)开展家庭科技文化知识能力更新活动,加强家庭生 产能力建设。

开展科技帮扶计生活动,广泛促进人口计生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加强家庭科技文化知识能力更新建设,有针对性搞好专业技能讲座、知识培训,使家庭科技知识能力更 新和文化水平显著提升。促进就业困难家庭实现家庭成员就业。

(二)开展家庭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活动,开展家庭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活动。全力建设全面推行“全面普查、分类随访、跟踪服务”方法,充分利用辖区医疗卫生、科技科普资源,以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面向家庭及其成员,以预防和保健为主要目的,以传播、倡导、教育、咨询为主要手段,检筛查、简单治疗和保健康复指导为 辅助手段的服务,向居民宣传生活常识、慢性病防治、饮食生 活习惯、常见病预防等科普知识,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口健康促进模式,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健康幸福指数。开展家庭优生优育优教活动 家庭优生优育优教活动。

(三)开展家庭优生优育优教活动,加强家庭生育能力建设。各社区以育龄群众家庭为单位建立详尽的家庭档案,中心每年开展二期以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优教知识讲座,大力宣传和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优生优育优教意识。针对育龄群众家

庭不同特点和个体需求,以“优生优育、幸福一生”为主线,全面实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向群众传递 丰富的避孕节育信息和高科技生育、节育、避孕产品,在满足 避孕节育基础上,避免造成身体伤害,提高生活质量,使人口计生的科研成果走进家庭,走进生活。开展国情国策宣传到人、保健知识传递到人、新婚夫妇祝贺到人、孕期保健关怀到人、婴儿出生看望到人、知情选择指导到人、术后对象关心到人、思想工作谈心到人、生产生活帮助到人、排忧解难落实到人等 “十到人”服务。围绕新婚、待孕、生育家庭的恋、婚、孕、产、育、教内容,开展从胚胎到生命发育全过程服务,立足家 庭能力长期培养引导,促进出生人口素质全面提升。

三、主要措施 利用 2011 年—2015 年共五年时间,实施 “家庭发展能力建 设”促进工程。

坚持“政府推动、创新模式、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原则,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逐步推进,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人口计生科技化服务。开展家庭保健服务活动。

(一)开展家庭保健服务活动。

积极开展家庭保健服务活动,利用人口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知识普及,邀请相关专家定期开展生殖健康讲座及科普知识讲座。开展待孕或在孕夫妇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对出生缺陷高危

人群通过遗传咨询进行婚育指导,防止或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 健康水平。推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生殖健康需求。

(二)开展家庭科普宣传活动。利用“5·29 计生协会纪念 开展家庭科普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 日”“7·11 世界人口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等品牌宣传活动,在人员聚集场所开展宣传活动,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以及优生优育优教、生殖保健科普知识, 提供免费避孕药具,为计划生育重点家庭赠送科普书籍,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和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开展未成年人科普宣传活动。

(三)开展未成年人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大手拉小手科 普知识传播行动”,邀请科技专家进校园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为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和举办青春期科普知识讲座,在寒暑假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活动。

(四)开展计生服务企业活动。开展“计生温馨服务”活动,为辖区建筑工地送政策、送健康,为职工解答计生法律法规政策、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知识,发放避孕药具,进行优生优育优教指导、心理健康咨询及“三查一治”服务(查 孕、查环、查病,简单治疗),推进企业计生管理服务工作。

(五)开展“生育关怀 幸福家庭”活动

开展“生育关怀·幸福家庭”活动,设立免费图书室,为学生进行免费课业辅导,满足群众学习、休闲、娱乐需要,体现计划生育 文化特色服务。

(六)设立“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专项基金 方筹措,成立“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专项基金,并每年从计生工作经费中单项补充,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财力保障。

二 0 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第二篇:家庭能力发展建设汇报材料

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建设情况汇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家庭兴旺则国家兴旺。近年来,镇坚持“民呼我应、民需我为”的工作理念,以家庭为基点、以民需为导向,健全完善融奖励、优惠、减免、帮扶、救助、保障于一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着力构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提升计生家庭健康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幸福和谐,走上了计生家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为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镇计划生育家庭基本概况

镇总人口约为24976人,其中男性共13237人,女性共11739人,全镇家庭总户数为7547户,计划生育家庭户数为7306户,约占96.8%,其中一孩家庭4852户,占66.4%,二孩家庭2034户,占27.8%,多孩家庭84户,占1.1%,流动人口共2347人,其中流出1508人,流入839人。

经济方面,我镇素有“煤炭重镇、林业大镇、香菇名镇”的美誉,得力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群众家庭多以务工矿山企业、种植水稻、栽培香菇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10年,我镇人均年收入达7352元,其中计划生育家庭人均年收入为8245元,全面实现了人人得温饱、家家有手机、户户有家电,约有95%以上的家庭拥有摩托车。

文化方面,我镇共有小学两所、中学一所,其硬件设施和师资能力均能满足学龄儿童的受教育需求,居民平均文化程度为初中,且每年高中入学及大学本科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

思想方面,科学文明的婚育文明观念已在我镇蔚然成风,男到女家落户现象十分普遍,“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生育观念得到广泛认同,未发生“两非”案件,婚检知晓率达100%。

健康方面,我镇居民平均寿命为76岁,80-89岁老人共412人,90岁以上的共23人,无地方性疾病和疫情出现,居民身体素质好。

二、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整合资源凝聚部门协作

镇党委、镇政府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精心调研、科学谋划,将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支持到位、资金投入到位。

在镇领导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妇联、卫生、教育、司法、民政、农业等各个部门都加入到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工作中来,整合多方资源帮扶计划生育家庭,如联合工会、民政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进行帮扶,联合妇联、司法对计划生育家庭纠纷进行调解,联合农业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农业种植、香菇栽培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联合卫生扎实开展叶酸增补工作、预防出生缺陷,联合教育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爱心妈妈关爱女孩及贫困计生户子女帮扶工作,以多方面、全方位的关爱计生家庭户。

(二)实事惠民拓展政策落实

按照“保稳定、惠民生、强服务、促统筹”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计生惠民力度,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坚持送优惠政策进家,进一步健全完善“奖励、减免、优待、扶持、保障、救助”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一是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每人每月10元,2010年共奖励111人,共发放奖励资金51870万元,兑现率达到100%;二是落实农村独生女高考加分政策,累计共有89个家庭户享受了此项政策;三是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救助贫困独生子女大学生

4人,贫困计生家庭35户,共发放救助公益金1.8万元;四是按时发放奖励扶助金,累计共有116人享受每人每年720元的奖励扶助金,4人享受每人每年960---1200元的特别扶助金,奖扶金全部发放到位;五是扎实开展流动人口暖冬行动,为流动人口提供创业就业指导、政策法规咨询、各种办证服务。

2、各类优先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展。综合工商、民政、国土资源、文教卫生、农林牧水等13个部门政策,制定出台了《 镇“关爱女孩”及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涉及优惠项目共23项。2010年全镇共有6198户计划生育家庭享受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涉及土地使用、困难救助、劳动就业、就医入学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帮扶救助活动,通过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不断提高发展能力,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建沼气、改水、改厕、改圈等项目中优先考虑计生家庭,并提高补贴比例,优化计生家庭的人居环境。在低保评审、农村党员创业周转金的发放、公共惠农政策上,均优先向计生家庭倾斜。

3、全面开展农村育龄妇女免费服务。每年开展一次免费的生殖健康检查,2011年共为5669名育龄妇女进行检查服务,查出妇科疾病791人、乳腺疾病345例,治疗689人,免费服务率达到97.8%。对进行上环、结扎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妇女进行手术费减免,同时各村均对主动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妇女进行物资或现金奖励,目前我镇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率达78%。另外,我镇每年均邀请县计生站、县妇幼保健院医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农村妇女讲解女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大力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按照 “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科学、群众满意”要求建设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其建筑面积为389平方米,是我镇直单位中房屋最多、采光最好、交通最便利、外观最漂亮、环境最整洁、氛围最温馨的服务场所,同时配备有显微镜、红外线乳透仪、B超等基本医疗设备,能够为育龄群众开展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各村也均配有医务保健室和服务药箱,能够掌握全村服务对象的计划生育相关信息,并配合县、镇做好生殖健康普查服务工作,形成了“以县站为龙头,镇站为骨干,村室为阵地”的三级技术服务平台,为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深化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不断加强婚育文明和人口文化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发

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讲解等形式组织开展关爱计划生育家庭、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项目及活动,在做好群众宣传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加强婚育新风内容、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计生部门服务内容的宣传,逐步提高我镇居民对“男到女家落户”和“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认同率,为实施推进计生家庭能力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创新载体提升服务实效

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不断变化的人口计生工作新形势,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以建设新型家庭人口文化为核心,以促进婚育文明新风为重点,以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为目标,实现人口计生机制创新、载体创新,促进了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

1、阵地建设增强辐射力

我镇17个村居均建设有人口理论学习教室,电视、音响、桌椅等配套设施齐全完备、教学制度规范上墙、授课人员专业过硬,通过镇每年四次、村每月一次的授课,宣传优生优育、性别平等、致富信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政策面和信息。此外,每个村委会均建有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及文体活动设施,以丰富农村娱乐生活,全面提高农村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家庭成员全面发展。

2、活动开展增强渗透力

普遍开展送戏下乡、女性健康知识讲座、致富能手、五好家庭及好婆媳评选等活动,用喜闻乐见、贴近群众的方式,开展家庭人口文

化宣传,增强了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编印各类人口计生宣传手册、计划生育明白袋2万余份,免费赠送给广大农民家庭,促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3、打造特色增强影响力

我镇在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上致力于创新思维、探索实践、打造特色。以 镇中学为阵地,我镇加强对青少年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成效显著,成为 县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以镇政府所在地 村为基地,成立阳光家园留守儿童学习班,对 集镇上的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兴趣培养,从身体、心理全方面关爱留守儿童,开班两期以来,影响甚大,广受社会赞誉;以镇计生办为依托,发放流动人口姐妹卡、创建流动人口QQ群、建设亲情视频聊天室、逢年过节电话问候,创新方式与流动人口加强联系、提供服务、有效管理。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和努力,镇计划生育家庭的生存发展能力、学习上进能力、自我保健能力、文明行为能力、奉献社会能力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计生家庭的能力发展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观念大转变。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群众的婚姻观念、生育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到女家落户”、“ 少生优生”等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已深入群众之心,村民正通过优生优育来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和提速发展致富。

2、经济大发展。婚育观念的转变极大的减轻了我镇居民的生育负担,村民将更多精力、更多物资投入到发展生产、生活中去,经济

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家庭建设发展更快,小康建设提速前行。

3、素质大提高。通过倡导叶酸增补、推行健康讲座、普及疾病防治,我镇居民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强健;通过远程教育、人口学校、高等学校入学率的提升,我镇居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通过技术帮扶、现场指导,村民农业技术素质越来越高。

四、存在的不足

我镇在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但由于地域因素、社会发展现状等因素的存在,我镇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计划生育家庭能力发展不均衡。由于受地理位置、基础条件、自然资源、村级经济发展水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镇各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极不平衡,家庭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2、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缺乏后劲。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信息、劳力的匮乏,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致富、创业、就业仍然较为困难,家庭发展缺乏后劲。

3、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扶幼制度急需建立。随着家庭子女的较少、家庭规模的缩小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队伍的壮大,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生活质量和精神慰藉上都亟待改善和提高,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的机制建设迫在眉睫。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镇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

上级领导的要求、社会发展的态势均有较大差距,我们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感指数,将我镇建设成为幸福家庭标杆乡镇。

1、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通过今年的换届选举,一套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好、致富能力高的村领导班子将被群众推选出来。我们将通过组织培训、座谈等方式,提高村领导班子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并通过部门协调在帮助村干部带领致富上提供宽松环境,为计划生育家庭户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倾斜。

2、以经济建设为抓手,推动村居家庭建设平衡发展。

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开展的支点,我镇将继续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大专业技术培训等有利措施,拓宽村民致富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就业问题,进一步提高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特别是对偏远山区、资源匮乏的村居,将通过机制建设、部门协调,给予政策、财力、物力、技术倾斜,以缩短各村差距,推动平衡发展。

3、以以点带面为途径,促进计生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我镇将以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镇中学和阳光家园留守儿童学习班基地---村为中心点,以点带面增强辐射力、扩大影响力,在全镇17个村居中广泛开展关爱女孩和留守儿童项目活动,增强农村女孩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农村独生子女的思想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心

理疏导,为我镇青少年和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党建带计生,广泛发动农村党员与空巢老人进行结对帮扶,在日常生活、心理慰藉、政策咨询与享受等方面提供切实帮助,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同时,通过树立典型,发扬标杆精神,推进我镇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真正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的和谐局面。

第三篇:五里墩街道开展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工程活动实施方案-2011-11-07

五里墩街道实施“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

工程工作方案

为巩固我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工程”建设成果,促进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依托区人口计生局、科技局、科协联合开展“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根据街道实际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促进居民安居乐业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水平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工作方针,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基础,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人口及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整合辖区资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针对性地为家庭提供生育关怀、子女成才、生活改善、风险抵御、权益保障、文明进步等方面的服务和援助,全面提高居民家庭生产、生活、生育能力,进而促进家庭的幸福美满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一)开展家庭科技文化知识能力更新活动,加强家庭生产能力建设。开展科技帮扶计生活动,广泛促进人口计生科研 1

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加强家庭科技文化知识能力更新建设,有针对性搞好专业技能讲座、知识培训,使家庭科技知识能力更新和文化水平显著提升。促进就业困难家庭实现家庭成员就业。

(二)开展家庭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活动,加强家庭生活能

力建设。全面推行“全面普查、分类随访、跟踪服务”方法,充分利用辖区医疗卫生、科技科普资源,以区计生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城市生活e站为依托,开展面向家庭及其成员,以预防和保健为主要目的,以传播、倡导、教育、咨询为主要手段,检筛查、简单治疗和保健康复指导为辅助手段的服务,向居民宣传生活常识、慢性病防治、饮食生活习惯、常见病预防等科普知识,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口健康促进模式,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健康幸福指数。

(三)开展家庭优生优育优教活动,加强家庭生育能力建

设。各社区以育龄群众家庭为单位建立详尽的家庭档案,街道每年开展二期以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优教知识讲座,大力宣传和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优生优育优教意识。针对育龄群众家庭不同特点和个体需求,以“优生优育、幸福一生”为主线,全面实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向群众传递丰富的避孕节育信息和高科技生育、节育、避孕产品,在满足避孕节育基础上,避免造成身体伤害,提高生活质量,使人口计生的科研成果走进家庭,走进生活。开展国情国策宣传到人、保健知识传递到人、新婚夫妇祝贺到人、孕期保健关怀到人、婴儿出生看望到人、知情选择指导到人、术后对象关心到人、思想工作谈心到人、生产生活帮助到人、排忧解难落实到人等“十到人”服务。围绕新婚、待孕、生育家庭的恋、婚、孕、产、育、教内容,开展从胚胎到生命发育全过程服务,立足家庭能力长期培养引导,促进出生人口素质全面提升。

三、主要措施

利用2011年—2015年共五年时间,实施“家庭发展能力建

设”促进工程。坚持“政府推动、创新模式、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原则,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逐步推进,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人口计生科技化服务。

(一)开展家庭保健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家庭保健服务活

动,利用人口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知识普及,邀请相关专家定期开展生殖健康讲座及科普知识讲座。开展待孕或在孕夫妇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对出生缺陷高危人群通过遗传咨询进行婚育指导,防止或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推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生殖健康需求。

(二)开展家庭科普宣传活动。利用“5〃29计生协会纪念

日”、“7〃11世界人口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等品牌宣传活动,在人员聚集场所开展宣传活动,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以及优生优育优教、生殖保健科普知识, 提供免费避孕药具,为计划生育重点家庭赠送科普书籍,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和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三)开展未成年人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大手拉小手科

普知识传播行动”,邀请科技专家进校园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为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和举办青春期科普知识讲座,利用城市生活e站在寒暑假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活动。

(四)开展计生服务企业活动。开展“计生温馨服务”活

动,为辖区民企和建筑工地送政策、送健康,为职工解答计生法律法规政策、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知识,发放避孕药具,进行优生优育优教指导、心理健康咨询及“三查一治”服务(查孕、查环、查病,简单治疗),推进企业计生管理服务工作。

(五)开展“生育关怀〃幸福家庭”活动。利用城市生活

e站开展“生育关怀〃幸福家庭”活动,设立免费图书室,为学生进行免费课业辅导,为音乐、书法等爱好者免费提供乐器、书法等培训,满足群众学习、休闲、娱乐需要,体现计划生育文化特色服务。

(六)设立“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专项基金。多

方筹措,成立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专项基金,并每年

从计生工作经费中单项补充,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财力保障。

五里墩街道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0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四篇:加强党建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团结和带领基层党员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新县现有基层党委33个,党总支30个,基层党支部724个,党员14100人

。近年来,中共新县县委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新县、魅力新县大局,突出特色,注重创新,提升水平,以党建促和谐,以和谐固党建,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和谐魅力新县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2007年被**省委表彰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一、在能力建设上求创新,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注重在培训中增强能力。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采取“外派锻炼、上挂学习、出国研修”的办法,每年选派一批35岁以下的乡镇副科级实职干部赴**、**、**等地民营企业挂职锻炼;四年先后选调了四批66名30岁以下的乡镇年轻干部到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和群团组织上挂学习,尤其是今年又将新提拔的60名副科级干部分期分批抽调到县委群工部(信访局)锻炼,有效增强了干部实践能力;多批次选送35岁以下优秀青年干部,到国外从事劳务、研修工作,已有115名干部出国研修,另有120余名干部完成了前期培训。新县创新干部培训教育方式的做法,得到了市委组织部和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注重在选拔中激活能力。不断创新干部选任方式,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极大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2006年,实行候选人提名三次“海推”、县处级领导民主测评、县委常委会集体决定的方式,对县高中和职业高中校长进行了“公推直选”;2007年,采取百分制“量化考核”的方式,在全县公开选拔了2名30岁以下的乡镇长;今年,又进一步采取创新举措,以“全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试点为契机,实行“自荐票决”和“双议双推双考”两种形式,公开选拔了县人才办主任等8名正科级职位和60名乡镇副科级干部。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干部”选聘计划,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2008年面向全县成功选聘首批24名“大学生村干部”,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几年来,新县在干部选任方面大胆探索和创新,其做法经验得到省、市委组织部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广,其中自荐票决八名正科级干部的典型做法被《**日报》头版予以转发。

注重在管理中优化能力。把实施《公务员法》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做好公务员的登记、职务和级别确定、非领导职务设置、工资套改和参照管理等入轨运行工作。认真研究实施《公务员法》对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肃干部管理工作纪律的意见》。完善试用期制度,全面实行了新提拔干部一年试用期制。

注重在监督中规范能力。对党员领导干部实施了“三化”监督方式。重点岗位监督经常化。把监督党政“一把手”作为重点,聘请了10名德高望重、党性强的老同志担任监督员,定期不定期的到各局委和乡镇,对“一把手”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团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进展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巡视和监督。重要时期监督制度化。明确领导干部工作调动、职务升迁、家庭婚丧寿病、营建住房、因私出国等为“重要时期”,要求按《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如实向组织、纪检部门申报,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监督。重大事项监督专门化。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都坚持做到广泛征求意见,并由组织部与执法执纪部门联合开展审查,确保阳光操作,保证了监督工作效果。推行“三化”监督的做法,被省、市组工信息和有关党报党刊全文刊发。

二、在党建抓手上求创新,激发基层组织建设活力

抓整合,实施“金种子”培训新计划。针对目前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低、致富能力不强的实际,县委决定把加强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训工作作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2005年开始,在全县大力实施“金种子计划”,努力把青年农民培养成新型党员的金种子,把农民党员培养成带头致富的金种子,把基层干部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金种子。为了确保培训效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对现有的培训资源在设施、资金、师资等方面进行了整合,使培训工作有固定场所,有资金保障,有师资力量。活动开展以来,每年培训农民党员1500人次、中青年农民8500人次;累计发展40岁以下中青年农民党员48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55名;为参训人员办理职业资格证书4000多份,每年实现劳动力定向转移5000人以上。吴陈河镇马鞍村入党积极分子孔令严在培训中掌握了大棚蔬菜种植技

术,投资60万元兴办了5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成为县城和周边几个乡镇的主要“菜篮子”之一。**羚锐公司在陈店等六个乡镇累计推广种植中草药颠茄草300亩,填补了**省种植中草药颠茄草的历史空白。“金种子”计划得到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先后4次以市委组织部文件、组工信息、交流材料等形式专题印发新县“金种子”计划的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中

组部《党建研究》、**《党的生活》、重庆《党员文摘》分别刊发了新县实施“金种子”计划的经验。

抓“双创”,延伸“双强”工程新触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在全县开展了创建富裕村、和谐村活动,创新了“双强”工程载体,延伸了“双强”工程触角,赋予了“双强”工程新内涵。县委专门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大力开展创富裕村、创和谐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双创”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标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双创”工作初显成效,目前已培育出浒湾乡游围孜村、千斤乡大吴湾村等22个富裕村,吴陈河镇朱洼村、箭厂河乡詹湾村等47个和谐村,这些富裕村、和谐村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亮点村,成为广大农村党员脱贫致富的核心。浒湾乡游围孜村党支部在党员中率先推广香菇种植技术,现在已辐射到全乡及周边乡镇600余农户,种植面积达10万余袋,年产值180余万元,群众增收150余万元。箭厂河乡詹湾村原是信访多发村,在创建活动中,村党支部完善了村民理事理财制度,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重点解决了一大批遗留问题,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全村风气有了明显的转变,成为和谐村创建的典范。

抓带建,丰富“金桥”工程新内涵。几年来,新县采取属地建、乡镇党委自建、挂职锻炼干部领建、依托当地党组织挂靠建等方式,先后外建党支部26个、党小组14个。同时,新县还以外建党支部为阵地,大力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活动,组建工会组织39个,外建团支部18个,外建妇女小组31个。新县驻大连农民工工会在新县驻大连党支部的指导配合下,在大连市西岗区为新县农民工联系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积极开展农民工服务和维权工作,其事迹引起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关注,总书记批示:“大连农民工工会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因带建活动成绩突出,驻大连党支部书记、信阳(新县)大连工会联合会主席袁继斌今年获得了**省五一劳动奖章。吴陈河镇驻北京党支部书记陈复耀在北京创建了京豫陈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效益显著,影响很大。省委书记徐光春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前北京市市长王歧山先后到吴陈河镇驻北京党支部视察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肯定。外建党组织在带建中积极开展“回归”工程,引导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共兴办厂矿企业22家,先后投资达8000余万元,为新县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抓联动,培育“联帮促”活动新载体。围绕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新要求,针对当前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今年,县委适时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帮促”活动的意见》,进一步培育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载体。即通过城乡基层党组织上下互联、党员群众结对互帮,整合“1+1”扶贫助残济困、温暖工程、千名党团员结对救助千名留守儿童、驻村帮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党建工作载体,依托农业、林业、科技、畜牧等县直单位在项目、资金、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结对走访、科技培训、扶贫解困、发展致富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开辟县直单位党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渠道,拓展党员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探索党内互帮互助和激励关怀帮扶新机制,努力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互联促发展、互帮促提高,开创以城带乡、城乡互助、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活动开展以来,县直210个基层党组织、2386名党员与205个村级(社区)党组织、783个贫困户、1566名困难党员、820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累计培训农村困难党员600余人,救助贫困学生、留守儿童1200余人,捐款捐物40余万元;县直单位共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帮扶项目30余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600余万元。该项活动的实施,受到省、市委组织部的积极评价,并被市委组织部列为“2008年组织工作创新计划”。

三、在机制构建上求创新,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成果

加强组织设置建设。以社区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为突破口,完善了基层组织设置,实现了全覆盖。社区联合建。积极整合社区资源,联合社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新社区、新服务”集中创建活动。结合城市建设,在县城新建了长潭、叶林、潢河、金水等6个社区党支部;结合中心集镇建设,在吴陈河镇新建了吴陈河社区党总支。非公依托建。依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先后建立起1个工商联党组、1个非公党委、14个非公党支部,并充分发挥其在非公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先后选派了58名熟悉党务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青年党员干部到非公经济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帮助开展党建工作。协会延伸建。在农村,以行业协会为载体,调整组织隶属,在行业内部或行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延伸党组织的组织、引导和管理职能。目前,全县农村共建立个体经济协会、淮南猪养殖协会、银杏协会、板栗协会等协会党支部7个、党小组11个。

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近年来,新县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投入,相继新建、改建了一批村活动场所和社区阵地,有效改善了村级组织的办公活动条件。特别是2006年,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县委强化组织领导、灵活资金筹措、狠抓规划建设,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上级规划两年建设的35个场所建设任务。市委组织部在新县召开了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现场会,对新县场所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借此东风,2007年,县委常委会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再投入4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其余157个村场所全面进行改造扩建和配套提升。目前,共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56个,新县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走在了省、市的前列。

落实基层组织活动经费。实行三个倾斜,即:财政向基层倾斜、党费向培训倾斜、政策向村级倾斜。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基层党委每年保证有6至10万元的党建办公经费。近几年,累计筹措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更新县、乡党校教育培训设备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建设;每年从留存党费中拿出30%,用于农村党支部电教设备、片库、示范基地等党员干部培训设施建设和农民党员专项集中免费培训活动。扎实推进中组部解决村级干部待遇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离职补偿制度,落实好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确保村干部报酬待遇不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充分调动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县委围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管理、活动三个主要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对县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三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统一的制度规范。完善了党委中心学习组制度、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制度等,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完善了县、乡镇党委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服务基层制度、村党支部工作记录调阅制度等,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发了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汇编,并为各农村党支部统一制作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和工作制度版面。建立完善了党员服务承诺制、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开展活动中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创新党建考核机制。对农村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机关学校党组织等不同类型党组织分别制定了量化考评细则。每年“七一”前夕均组织专门力量,根据考评细则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实施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七一”党建工作表彰的主要依据。2008年表彰“五好基层党组织”123个、“优秀共产党员”10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60名,“双强村支书”10名。通过考评,加强了对全县党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强化了各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紧迫感,带动了全县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形成了党建工作学先进、比贡献的良好机制,使全县各单位党建工作有据可依,同时也使干部任用有绩可查,促进了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

第五篇:加强师资能力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师资能力建设,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推进长安经济社会双转型,保证长安今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基础。加快长安教育的发展,实现创建教育品牌的目标,教师是关键。”这充分表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镇各中小学从实际出发,从2004年开始,就有针对性地实施一系列的提高师资能力建设工程。

一、创新思路,策略鲜明,方向明确

自2004年制定《长安镇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我镇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教师本科化的预期目标。为了继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锻炼、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为教育发展增创人才资源的新优势,我镇科教办领导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结合长安实际,创造性地提出阶段性新目标、新思路,确定了2007年的教育思路和主题: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建设和实施“一校一品牌,一园一特色”。今年制订了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打造名师工程、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工作规划。教办领导的这一创新工作思路,为我镇各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开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领导重视,制度保障,措施到位

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引下,我镇各中小学校的领导把努力塑造名师、加速培养学科带头人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师资能力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校制定了校本培训的管理、学习、考核、奖惩制度等。

如锦厦小学制订了名师评比条例,从“职业道德要求、教育观念、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识水平”五个方面评选出学校名师。

上沙中山小学将师资能力建设工作纳入教师考核,并实行了“四挂钩”制,即:每位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情况与教研组考核挂钩、与教师评聘职称挂钩、与教师业务考核挂钩、与教育教学评优挂钩。

新安小学、厦岗小学、中心小学等也制订了《开展教师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教师能力建设。将教师的参培情况和教师奖金挂钩,并作为教师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师资能力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校制定了校本培训的管理、学习、考核、奖惩制度等。

如锦厦小学制订了名师评比条例,从“职业道德要求、教育观念、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识水平”五个方面评选出学校名师。

上沙中山小学将师资能力建设工作纳入教师考核,并实行了“四挂钩”制,即:每位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情况与教研组考核挂钩、与教师评聘职称挂钩、与教师业务考核挂钩、与教育教学评优挂钩。

新安小学、厦岗小学、中心小学等也制订了《开展教师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教师能力建设。将教师的参培情况和教师奖金挂钩,并作为教师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搭建平台,加强培训,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这一载体,引领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训练,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二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了“五六八”工程,走内涵发展之路。“五六八”工程即:“五项基本功”口语表达、三笔字、简笔画、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组织教育活动能力。“六项课堂教学技能”:导课、讲解、提问、演示、板书、练习设计。“八种教学能力”①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②思路清晰,准确的板书能力③熟悉的动手操作能力④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⑤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⑥灵活的思维应变能力⑦坚实的教研科研能力⑧一定功底的写作能力。培训内容与形式:①通用基本功:重点抓好普通话、规范字的培训。②学科基本功:重点抓好上课、说课、评课、“电脑备课”,课堂教学研讨。③综合能力训练,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突破口,课堂教学培训为重点,抓好“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采取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的办法。④信息网络技术的培训。

第一小学校本培训课程设置是采用“菜单式”培训,培训专题有:教育理论学习、师德教育、学科教学、课题研究与教育科研、班主任工作、教学基本功与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学历层次提高、现代科技与人文科学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新教师上岗、教育教学评价等;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有:集中学习式、教师自学式、案例分析式、小组研讨、参与、反思式、组织观摩式、个别指导式、举办讲座、资源共享式、课题研究式等,这些都给广大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习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为了在校本培训中更好体现“以人为本”,充分的发挥菜单式培训的实际作用,学期初,学校向全体教师发放校本培训调查问卷,教师们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发展中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选择菜单内或菜单外的培训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培训方式;学校依据教师的培训需求,梳理出不同年龄、学历、专业水平、学科教师对自身的需求,对教师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确定培训专题,制定学校培训计划,并加强组织指导,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教师的培训对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解决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

四、骨干导向,提高能力,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发挥骨干教师在师资能力建设上的作用,各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措施,以此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如:实验中学构建了《长安实验中学教师专业成长阶梯系统》,确立了“教师—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的专业成长阶梯,改变过去按所教班级学生成绩的高低决定教师考评结果的做法,建立每个教师的“发展记录袋”,将教师每学期的校本研究成果,包括案例分析、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录像等纳入工作考核范畴,结合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业绩等,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通过每年一次的“教学能手”评比活动认定“课堂教学能手”;通过对“课堂教学能手”三年的业绩考评认定“教学骨干”;通过对“教学骨干”综合素质的评议认定“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带头人”中推荐有区域影响力的教师参评市、镇“名师”。通过建立上述头衔的职责、待遇和管理制度,强化规章的约束,并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长安职中也根据该校的特点,注重骨干教师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选派一些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家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国内外大学进修和培训。

锦厦小学采取师徒结对,培养教学新秀。他们的做法是(1)开放师傅的课堂。开放师傅的课堂,由徒弟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年青教师在与师傅共同分析、评价的过程中,提高把握、挖掘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法、学法的能力,组织课堂的能力有了比较快的提高。(2)走进徒弟的课堂。方法一:共同备课,带着期待走进徒弟的课堂。方法二:不定时走进徒弟的课堂,真实地把握徒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3)给徒弟压担子,师傅背后扶一把。“公开课或比赛课”是对青年教师最好的锻炼和磨砺,凡是公开课或比赛课师徒一块研究教材,收集资料,设计教案、课件脚本,制作简单课件,甚至亲自示范,然后让徒弟走上课堂。徒弟在不断经历一个个这样的磨砺过程中,课堂教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4)师徒同上“精彩一课”。开展徒弟上课,师傅评课的“精彩一课”比赛。这是师徒共同展示个人风采,体现合作效果,突出徒弟拜师学艺成果的一大举措,其效果非常明显。

五、课题带动,立足课改,内涵发展

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课题研究能充分调动和挖掘教师潜能。

上沙中山小学始终做到优化教育科研环境,使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努力做专家型的教师。学校坚持教育科研从教学中来、服务于教学”的工作精神,纠正教师对教科研的理解偏差,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坚持“教什么研究什么”“需要什么研究什么”“怀疑什么研究什么”的选题原则,把课题实验研究真正建立在教学实践上。此外学校不断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课题实验,促使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通过写实验日志、札记、论文等活动促使教师不断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名师人人主持一个科研课题,在锦厦小学已成为责任与习惯。他们通过课题的研究带领科组全体教师立足课堂、扎实研究,既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促进了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长安中学实施了以课题牵动,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方案,他们认为教育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

六、素质提高,成效显著,品牌初成

几年来,我镇不断加大师资能力建设工作力度的,教师整体素质显著提升,极大的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办学效益快速提高,确保了持续高效、和谐的发展。

1、教师师德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通过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师德培训活动,目前,我镇教师的师德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2、教师教学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狠抓课堂教学技能和水平的培训,教师实现了教学观念能转变、教学模式善提炼、教学结构会构建,几年来,教师上的优质课在市以上级教学竞赛等各种活动奖共奖励达35节。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现场作文、演讲、讲故事、青少年创新大赛、电脑制作活动、书画竞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中共有2235人次获奖。

3、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通过开展科研培训,目前,我镇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了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由“普通型教师向特长型教师转变”。几年来,我镇共有143项科研课题在全国、省、市立项,有47项科研成果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有77项科研成果获东莞市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教师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306篇,获市级以上奖励论文986篇。

4、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我镇目前拥有镇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0人。他们在专业领域上迈上了更高层次,成为各学科的尖端力量;这些骨干教师积极推动我镇的教育教学改革,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教学技能对学校的其他教师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5、几年来,各学校围绕创建教育品牌,结合自身实际,争创办学特色,如实验中学的英语教育,长安职中的德育管理,长安一小的经典诵读,涌头小学的综合实践,锦厦小学的心理教育,乌沙小学、霄边小学的家庭教育,中心幼儿园的体艺特色、新安幼儿园的幼儿英语、乌沙幼儿园的少儿体操等,都初步成为了学校品牌。

材料在2007年12月28日凤岗镇召开的全市小学教学工作专题会议上交流(撰稿刘台芳)

下载中心“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工作(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心“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促进工程工作(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工作总结

    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工作总结 《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工作总结 **年,在新区党工委管委......

    开展五大工程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开展五大工程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团风县实验小学开展义务教育“五大工程”工作汇报 团风县实验小学是1998年新建的一所县直学校。建校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

    狠抓能力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自市委开展“双争”活动以来,澧县把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作为县级班子建设的切入点,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双争”活动的落脚点,班子的战斗力明显增强,经济建设的步子明显加快。......

    狠抓能力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自市委开展“双争”活动以来,澧县把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作为县级班子建设的切入点,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双争”活动的落脚点,班子的战斗力明显增强,经济建设的步子明显加快。......

    浅谈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浅谈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投稿栏目:资讯类分析评论 第一,家政研究,集体攻关提供关键支撑。日益发展的社会科学领域,让更多跨学科的学者们集中注意力来有体系地整理、阐释、......

    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姓名:韦洁班别:大二08(4)学号:164号 摘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自由、宽......

    融入中心 服务大局 促进发展(讲话)

    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 ——在公司庆祝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6月**日) **** 同志们: 正当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实现公司全年各项生产经......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中心城区发展5篇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维护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中心城区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