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的变迁
阅读文献:秦前红:《论宪法变迁》,《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王锴:《宪法变迁:一个事实与规范之间的概念》,《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贺鉴:《宪法变迁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湘潭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韩大元:《宪法变迁理论评析》,《法学评论》,1997年第4期。
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法学评论》,2001年第1 期。
宪法变迁在概念上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笔者在这里主要想谈论下狭义的宪法变迁,即宪法的条文不发生变化,但是宪法规范的内涵结合现实发生了变化,是一种实质宪法,而非形式宪法。以下宪法的变迁均是指狭义的宪法变迁。宪法变迁实则是主要针对宪法解释,是为了增强宪法的灵活性,使宪法成为“活的宪法”。
一、宪法变迁的原因。
1、宪法需要重新被赋予内涵。法学是一种社会科学,法律是规范社会关系的,所以法律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法律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宪法也是如此。应然的宪法规范如果与实然的社会现状不相适应,宪法规范就不能很好规范现在的社会生活,容易形成紧张关系。随着时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国民对于事务、价值与规范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思考模式,宪法规范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与回应。
应然与实然不是截然二分的对立,而是呈现出一种辩证式的交互作用,即法与实际的相互归属。(王锴:《宪法变迁:一个事实与规范之间的概念》,《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宪法变迁是最及时、最方便的宪法重新被定义的方式。宪法修改是一种有意识的宪法文本的修改,也是能赋予宪法新定义的方式,但是宪法修改对宪法自身的稳定性和政治的连续性都有消极作用。频繁的宪法修改,甚至会破坏宪政治程序和社会秩序。而且宪法修改的程序复杂,历时时间太长,修改难度过大,所以宪法变迁成了主要的方式,既能不损害宪法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宪法的灵活性,很好的达成了宪法稳定性与弹性之间的平衡。王锴教授也提到说“宪法变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成文宪法、刚性宪法,由于修改困难,使宪政运作无法与宪法明文规定相一致,所以才会把宪法变迁的问题引入宪法学的讨论范围。如果没有严格的修宪程序,通过宪法修正案能够经常反映国家宪政的需要,便无宪法变迁的问题。”
二、宪法变迁的属性。
关于宪法变迁的属性,主要有三种学说:
1、肯定说。就是ZXJ同学文中说的习惯法说。将宪法变迁认定
为宪法习惯法,赋予了其完全的规范属性。诚如ZXJ同学所批判的,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宪法变迁是不符合习惯法的要素,比如,客观上,必须是一个长期性的惯行事实;主观上,必须是所涉及的公民对此惯行事实产生法的确信。
2、否定说。即违宪事实说。这种学说完全否定了宪法变迁的规范
属性,认为其只是一个违宪的事实。秦前红教授认为“这种学说是站在宪法权威的角度,完全否定宪法变迁的价值,认为对违反宪法的国家行为不应在事实上给予承认,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相互矛盾的方法只能通过宪法修改程序来完成修宪任务。”(秦前红:《论宪法变迁》,《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这种学说显然是片面的,在逻辑上有事偏颇,不宜采纳。
3、折衷说。这种学说既反对单纯的违宪事实属性,也反对完全的规范属性,认为宪法变迁是介乎两者之间的。王锴教授在他的文章提到,折衷说认为宪法变迁是宪法惯例,宪法惯例不是正式的法源,但可以弥补法秩序的不足,或随时伺机而动,准备一旦原有的法规范衰减,即取而代之。但是他也是部分认同折衷说,他赞同宪法变迁不是单纯的事实属性也不是单纯的规范属性,对宪法变迁是宪法惯例部分提出了质疑。
对于宪法变迁的属性,笔者是赞同第三种折衷说的。不能肯定它完全的规范属性,是为了防止那些违宪的国家行为为了维护自己不正当的利益,以宪法变迁为挡箭牌,继而破坏宪政秩序。另外折衷说认为宪法变迁是介乎事实属性和规范属性之间的宪法惯例,笔者也是不赞同的。因为宪法变迁的途径不是单一的,除了有依宪法惯例的宪法变迁外,还有依宪法解释的宪法变迁。
三、宪法变迁的主要途径——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是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做的一种说明。为了保持先发的相对稳定性,加之宪法修改的程序比较复杂,不可能经常采
取修改的方式改变宪法,宪法惯例又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形成,所以宪法解释就成了宪法变迁的最主要的方式。
秦前红教授提出了宪法解释的四大必要性:
一、宪法的原则性、抽象性要求通过宪法解释对宪法含义进行准确说明。
二、宪法解释是维护法制统一和法律公正的需要。
三、宪法解释是使宪法适应社会关系变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
四、宪法解释是改正宪法缺陷的需要。(秦前红:《论宪法变迁》,《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宪法解释虽然能够为宪法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宪法解释也是要有其界限的。因为宪法有其自身的价值与精神,这是宪政体制下一切权力和制度的基础,其外在的表现为宪法的规范性,也就是宪法规定总要保证一种规范的效力,以此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和至上性。(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那些废弃了立宪原意的宪法解释,是绝对要抛弃的,所以在宪法解释时要牢守宪法解释的原则。
第二篇:宪法修正与国家主席职权的变迁
宪法修正与国家主席职权的变迁 ——泉州师院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政府已经颁布实施了四部宪法。它们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和各自的政治环境的迥异,这四部宪法对于新中国国家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规定各不相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四部宪法对中国国家主席制度的不同规定。这四部宪法在国家主席的设置与否、职权大小、任期长短等诸多问题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政治发展及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紧密相关。所以,研究这四部宪法在国家主席制度问题上的变迁,将有益于探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轨迹,管窥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艰难历程。
一、“谁是国家元首?”——国家主席法律地位认定的变迁
在“王朝国家”时代,国家元首一般由国家的君主担任,并拥有绝对权力。在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时代,国家元首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基本上形成了君主制下的君主和共和制下的总统(或主席)两种类型的国家元首。当然,世界各国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结构、民族特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其国家元首的名称、职权、产生方式、任期长短等也不尽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迅速行动,通过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并在中国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制度。此后,经过1953年至1956年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一种最初是参照“苏联模式”但是在其后的“中国化”实践中又逐步摆脱了这种模式并日益凸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那么,在这种全新的制度环境下,中国的国家元首是谁,或者说由哪个机关执行元首职权呢?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获得通过。这就是著名的“五四宪法”。在这部宪法的草拟过程中,就有人提出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问题,并在宪法草案上加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国家之元首”①的字样。但是,在接下来的对宪法草案的讨论中,宪法起草委员会的许多代表特别是毛泽东本人都对这一提法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一提法与中国的国体、政体不和,也与宪法的本意不相符合,不科学,所以还是不写为好。最终,中共中央对于各种修改意见都考虑过,最后认为还是取消比较好。这样,对于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这一部宪法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宪法公布前的9月15日,刘少奇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对国家元首问题进行了说明。他说:“我们的国家元首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选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结合起来行使。我们的国家元首是集体的国家元首。”
按照刘少奇的说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国家元首。实际上,在这部宪法公布之后的政治生活中,由于主席在国家机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又由于主席从事着,特别是在程序上从事着一般应由国家元首从事的活动,而且享有国家元首的礼遇和尊严,因此,国际、国内均把国家主席视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而且,事实表明,自从1954年宪法颁布实施以来,无论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委员或者是委员长、副委员长,都不居于相当于国家元首的位置,都没有从事一般应由国家元首从事的活动,享有国家元首的礼遇和尊严。所以,中国的国家元首在宪法的文字上虽然并没有出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乃是国家元首,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1975年,新中国第二部宪法颁行。在这一部宪法中,国家主席的建制被正式取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节在宪法中也被删去。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则继续拥有“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等系列权力,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元首。不过,“七五宪法”同时也把“五四宪法”所规定的由国家主席行使的另外一些职权,改为由中共中央主席行使,包括:“提议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的组成人员”,“统率全国武装力量”等。这就使中共中央主席同时具有了国家元首的部分职能。“文化大革命”后,在华国锋的主持下,新中国第三部宪法——“七八宪法”于1978年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对于国家主席的态度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坚持不设国家主席。有所改变的是,“七八宪法”对全国人大委员长的职权进行了清晰的规定,并给予这一职位相比“七五宪法”而言更多的权力。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四部宪法——“八二宪法”。“八二宪法”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开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节,恢复了国家主席建制。这部宪法对国家主席的规定基本上沿袭了1954年“五四宪法”中的相关规定,并对主席职权进行了部分更改。根据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拥有根据全国人大和其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发布特赦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授予国家勋章;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等重要职权。但与此同时,该部宪法取消了“五四宪法”中原本属于国家主席的两项职权,包括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和统率武装力量。这实际就使国家主席从原来的实权元首成为虚位元首。此后,“八二宪法”虽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和2004年3月经过四次修正,但每次都继续维持国家主席的建制,最终使国家主席制度得到了真正的确立。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四部宪法分别对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国家主席的建制也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出现了长期的反复。经过上述反复与变迁,国家主席的重要性终于得到确认,国家主席的国家元首地位也最终得以确立下来。
二、“设不设国家主席?”——关于国家主席设立与否的争论
国家主席一职在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国家主席这一职位对中国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这应该是一个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在中国被人们所广泛认同却经历了多次的历史反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并没有设置国家主席一职,而是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由毛泽东任主席一职。1954年,在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中共中央决定更改国家的机构设置,设立国家主席一职。对此,毛泽东认为,“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叠床架屋地设个主席,目的是为着使国家更加安全。„„设国家主席,在国务院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之间有个缓冲作用。”在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设立主席一职后,毛泽东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但是,到了1957年,毛泽东却提出准备退居二线,不当国家主席,并且为此发表了声明。因此,1959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再选举毛泽东,而是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此后,毛泽东没有再担任国家主席一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自那时起,国家主席一职便长期空缺。这在政治上是不正常的状态,不可长此下去。但对毛泽东来说,他既不便再去担任这一职务,也不愿再看到第二个刘少奇式的人物担任国家主席的情形出现。因此,为了解决种种矛盾,最好的办法只能改变体制,不设国家主席。这也许是毛泽东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做出的决断。
1970年3月,经过长期考虑后,毛泽东向中央提出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并建议不设国家主席。但是,在毛泽东已明确表示不设国家主席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内部多数人仍希望设立国家主席一职,并由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对于中共中央关于国家主席问题上的上述态度,毛泽东多次提出了反对意见。即便如此,中央内部关于这一问题的意见仍然没有达成统一。就在九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前一天——1970年8月22日,当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时,除毛泽东外,其他四位常委仍然一致同意设立国家主席。对于这一意见,毛泽东再次表示了反对。他指出:设国家主席,那是个形式,我提议修改宪法就是考虑到不要国家主席。如果你们愿意要国家主席,你们要好了,反正我不做这个主席。在这一次讨论中,支持设立国家主席的意见明显处于压倒性的多数。但是在当时那种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盛行的年代,毛泽东的话无疑具有最后的决定权。所以中共中央高层就只能服从毛泽东的决定,不再提议设立国家主席。但是,在第二天会议开始后,林彪却突然行动,在没有与其他常委打招呼的情况下抢先发言,主张设立国家主席,并得到了许多与会者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对支持设立国家主席的林彪等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指出:“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不要再提了„„如果再继续这样搞下去,我就下山,让你们闹;再不然,就辞去党中央主席职务。”由于毛泽东的坚决态度,会议决定停止关于设立国家主席的讨论,恢复原定议程,并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没有设国家主席。而且,以这一事件为导火线,最终导致了毛泽东与林彪的分道扬镳。
“文化大革命”后,华国锋选择了“两个凡是”,选择了继承,而不是批判、扬弃毛泽东的思想中的错误。1978年宪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制订,并颁行全国的。在这一部宪法中,原“七五宪法”中与毛泽东的设想有关的内容,在此都得到了保留,没有进行任何改动。
邓小平复出以后,对华国锋等人的上述做法进行了针锋相对地批评,并逐渐扭转了局势,使国家政治生活开始向正常的方向迈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部宪法的起草、制订工作也在这种形势下展开了。1980年8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提出《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建议》,正式提出了宪法修改的任务。在此次宪法修改和意见征询过程中,与会代表、专家学者、各界群众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对宪法修改工作的看法。其中,对于国家主席设置与否的问题,大致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设立国家主席;
二、不设国家主席,由人大委员长或国务院总理改称主席,并行使元首职权;
三、建议人大常委会改称为“常务主席团”,委员长即是该主席团主席,实行集体领导。在上述三种意见中,第一种意见居于压倒性的多数,并得到了邓小平的明确支持。但是,由于邓小平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他不会担任国家主席,因此,当时有许多人说:如果要设国家主席,只能由邓小平同志担任,但是小平同志又不愿意担任,所以只好不设国家主席。在此之后,国家主席的设置与否又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一时之间无法决断,并引起了国际、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一些媒体对我们关于国家主席的争论认定为中共内部的“权力之争”,并认为“问题的症结不只是在是否重设国家主席一点上,而是重设国家主席该由何人出任的一点关键上”。在这一关键时刻,邓小平指出:“除了我,别人也可以担任。”同时,他进一步强调指出:“如果国家需要就设立,不能从对某一个人的考虑来确立我们国家的体制”。最终,在邓小平的坚持下,恢复设立国家主席的决定没有再出现反复,并于1982年12月4日随着宪法的通过而得到正式确认。而且,再未出现任何改动。
自1954年宪法规定设立国家主席到1982年宪法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国家主席的设立与否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伴随着这个话题的消逝,新中国实现了从“因人设事”到“因事设职”的巨大转变,中国的政治文明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终身还是限期?”——国家主席任期时限的变迁
1954年公布的“五四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四年”。但是对于主席在任期四年之后是否可以连任,可以连任几届,是否可以终身任职,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只要国家主席身体健康,愿意继续担任主席职务,那他(她)就有可能一直当下去,成为事实上的终身制元首。实际上,在对宪法草案初稿征求意见时就有人对这一问题提出意见,并建议“应规定‘连选得连任’和可连任几次”。但是这条意见在此后的讨论中并没有被提及,也没有写入宪法。那么,为什么宪法起草委员会没有重视这条意见,为什么“五四宪法”会出现今天看来如此之大的制度漏洞呢?笔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当时作为“五四宪法”重要参考的宪法大多没有连任限制。1954年1月15日,毛泽东在关于宪法起草小组的工作计划给刘少奇并中共中央的电报中指出,此次宪法制订主要参考的文件包括:1918年苏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在上述10部供参考的宪法中,除法国1946年宪法明确规定“大总统„„连选得连任但以一次为限”外,其它宪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连任限制问题。因此,可能是借鉴上述宪法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缘故,中国的宪法制订者们没有将限制任期的问题加入到宪法条文中去。第二,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和当时党内、国内的大众心理而言,限制任期的提议并不现实。在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之后,党内和国内很多人对毛泽东有着极大的感激和崇拜之情,并对他寄托着无限的期望。因此,他们希望毛泽东可以长期甚至是终身担任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而不愿意看到他从领导岗位上走下来。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在第一部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陈叔通和黄炎培于1957年5月听闻毛泽东决意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后,当即给刘少奇和周恩来写了一封信,指出:“台湾尚未解放,国际两大阵营尚在剧烈斗争的时候。在此期间,最高领导人还是不更动为好。诚然要强调集体领导,但在短期过程中全国人民还认识不清楚,集体领导中突出的个人威信,仍是维系全国人民的重要一环。似应再连一任,而于宪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任期四年’下加一句‘连选不得过两任’,则以后依法办事,可以解除全国人民的种种惶惑。”上述二老的话应该代表了当时很多人的心声。因此,在1954年宪法制订的时候,限制国家主席限期的建议不可能获得通过。第三种可能在于,当时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都十分清楚,根据宪法产生的未来的国家主席确定无疑会是毛泽东。因而,在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在作用和宪法草案初稿执笔人复杂心理的双重作用下,他们有可能对限制任期问题持谨慎,甚至是忌讳的态度。这也就是毛泽东后来所讲的“因人设事”。在毛泽东决定辞去国家主席后,他曾经提出修改宪法,限制国家主席任期的考虑,但后来没有成行。在此后的时间里,由于担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与担任党中央主席的毛泽东之间的矛盾逐步升级,毛泽东改变了对国家主席一职的态度,坚决不再设立国家主席。国家主席的建制不复存在,而其任期长短与连任与否更是无从谈起。1982年,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得以通过。在这一部宪法中,除恢复了原“五四宪法”中关于国家主席的建制以外,还更改了国家主席的任期时间,将主席的任期时间由原来的四年改为五年,且“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以保证权力的正常过渡与衔接。而且,该宪法还增加了对国家主席连任的限制,明文规定国家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在经历了多次的反复后,中国的国家主席制度得以确立,其职权范围亦最终固定下来。根据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发布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在拥有上述权力的同时,根据“八二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不再拥有原 “五四宪法”赋予国家主席的两项权力:即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和统率武装力量的权力。这就在实际上使国家主席从原来的“实权”元首变为“虚位”元首,国家主席只在形式上代表国家,象征国家。
纵观这四部宪法关于国家主席任期时限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经过历史的反复,新中国宪法对国家主席的任期长短的规定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宪法对于国家主席作出了连任限制,以防止事实上的终身制。这无疑再次从制度上体现了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完善和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要求的提高。
四、余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各项生活不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式的巨大变化,而历次宪法中关于国家主席制度的变迁亦是这种巨大变化与发展的缩影之一。纵观这四部宪法,我们不难发现,从“五四宪法”到“七五宪法”,再到“七八宪法”,直到现今仍在实行的“八二宪法”,当代中国在关于国家主席制度上的认识逐步明确,逐步深化,逐步发展。首先,经过多次的历史反复,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最终基本结束了国内关于国家主席法律地位的争论,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国际国内的重要地位,确立了国家主席在国际国内各项事务中实际上的元首地位。第二,在对于设不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上,新中国从原来的“因人设事”到今天的“因事设职”,经历了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艰难过程。第三,在国家主席的任期时限问题上,新中国经历了从事实上的终身制到现今明确规定任期与连任时限的巨大变化,更大程度地体现了新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第三篇:感悟变迁
感悟变迁
议论文
-----李岱蔚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是个变化的世界。城市在变,乡村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在诸多的变化中,人们有欢喜,有惊叹,还有更多的深思……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这个世界中,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那么,在我们经历的众多变化中,应该如何坚守不变的东西,以应付世界的变幻不定呢?这个世界,真理是不变的,不论你信还是不信,它都不会有丝毫的改变。那么,什么又是真理呢?世界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经研究决定,21世纪人类的行为准则应该是孔子思想。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一个人终生应该坚守不变的。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遵守。
一提到孔子,让人联想到我国近代的倒孔运动。把孔子的思想当成垃圾抛弃了。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两千多年,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宋朝宰相赵普,曾辅佐北宋两代开国皇帝,平时喜读《论语》,早晚手不释卷。一生感言: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孔子的思想是多么博大精深。孔子首创儒家思想,从我国汉武帝时期开始,被定为国策,全国上下,依教奉行。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也出自四书五经。孔子的思想也影响到我们的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它们中的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传统中国的习俗。孔子提出三纲五常,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做人的根本法则,人人都应该遵守。可是如今被相当一些人之在脑后。由此引发许多家庭和社会恶性事件。
当前,世界各地出现的台风、海啸、地震、环境污染等灾害,人们往往认为是自然产生的。其实不然,究其其原因,就是人们把不该改变改变了。放弃了正确思想的指导,任性而为,才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实践证明,做为人,必须在心中坚守不可变的东西,顺应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能抵御纷繁世界的各种诱惑,才正确对待无常给我们带来不幸,风调雨顺给我们都来的幸福。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现实社会,我们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价值观,才能做一个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人。只要人人都这样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只有这样,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目标才会最日实现,让我们为了这一共同目标,努力吧!
注: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36400吉林省双辽市政务大厅16号窗口
第四篇:变迁现代诗歌
变迁现代诗歌
我知道你看得到
树林深处牵着小鹿奔跑的女人
镶着花边的裙摆和你的红房子
门口堆满了不知什么时候寄来的信
有些已经泛黄有些甚至被虫蚁咬噬
上面布满纽扣大小的洞
像丛林一样
可是你看也没看过它们吧
你在想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
你在想那个与你格格不入的长满胡子的猎人
那只曾经被你救过的兔子就是他所打伤的 我不记得对你说过什么
藤蔓攀爬,清晨的露珠空明透彻
紫藤花蔓延至窗口
光彩不同于往昔
马戏团早已解散
厚厚的尘埃与蛛网
至少你不会在意这样细微的变化
或许悲或许卑或许酸涩或许迷惘
阳光透过树隙,投下斑驳的树影
飞虫振翅,鸟儿轰鸣
水光潋滟分明鱼儿跳跃欢快如孩童
水草如鱼尾,摇曳生姿
这一切无论如何显得太过沉重
以至于我们追求远方的步履迟疑了起来
我们所期许的所贪恋的那些未来
以及吹弹可灭的耐心
还没看到就消声匿迹了
曾一同宣誓过的话语
你会笑着帮我实现吗
我幻想着有一天
我们能够在秋风中踱步
然后你笑着告诉我那个留胡渣的男人和他的木屋
那条淙淙流过的小溪
你讲吧,我会认真的听着
可是希冀落空远方不再
[变迁现代诗歌]
第五篇:演讲稿变迁
身边的变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我来自哈密市五堡乡四堡中学的一名教师,名字叫祖里皮亚。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身边的变化”
我是土生土长的四堡人,生活的地方物产丰富、瓜果飘香、历史悠久,我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我的父母虽然都是普通的农民,我小的时候,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地里的收入。由于种植的都是一些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所以虽然父母一年到头,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辛勤耕作,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拥有良好学习条件更是一种奢望,我上学时还曾经用过,将水泥袋里的那一层牛皮纸拆下来定成的本子。也曾穿过的都是哥哥,姐姐打着补丁的旧衣服,脚下的球鞋也基本上都是补了又补,补丁摞补丁。
我们村的小学,1937年就有了,但是二十年前的条件,简直没法子提,每天上学下学走在那条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路,晴天一身土,如果赶上下雨,就是一身泥。学校里的桌椅板凳,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而且就连这样的桌子都不够,有时候四五个同学要挤在一张桌子上写字,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我什么时候可以有个结实的课桌,不用再和别的同学挤在一起学习,妈妈常给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离开这个地方。
到我上初中了,学校的面积变了,学校的桌子,椅子也换成 1 了比较新的木头桌椅,我终于不用再和别的同学紧紧的挤在一张桌子上学习了我们还有了篮球场和篮球架。
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已经是1998年了,学校的变化更大了,有了水泥地面的运动场,学校的桌子,椅子已经都是全新的了。同时,同学们都穿着各色鲜艳的衣服,在没有人穿带补丁的衣服了,那一年我头一回穿上了漂亮的校服,我格外高兴,格外激动。由于几年前政府号召我们发展红枣、葡萄种植,我家也响应号召在地里种红枣、栽葡萄,几年下来,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爸爸张罗着和邻居们一样开始了装修房子,把以前低矮的土平房翻建成结实漂亮的砖房,黑白电视换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开始进入寻常农民家庭。村委会也把我家门前的那条土路建成了水泥路。
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大学,每次回家时都感觉村里发生了或少或多的改变,哪家盖了新房了,哪家装修了,村里有了超市,服装店也多了。。
大学毕业前,妈妈说孩子你回来吧,现在咱们这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当农民的也好得很,修房子有补助,看病能报销、上学不要钱,干啥都有补贴,现在的政策真是没的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村民的辛勤劳动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村里人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感觉到家乡的变化真是大,宽阔的马路,崭新的民居,漂亮的室内装修。用煤气燃具,电磁炉做饭早已不是什么 新鲜的事情了。有些家庭把已经用上了液晶平板电视,甚至还有液晶3D电视,家家都有电视有线、电话进入了家庭,电话购物,家庭就医,一卡通,电子商务等好多名词跃然在我们面前,通过因特网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周游世界。
好多家庭又有了私人车,超市也比以前多了几家,人们可以更方便的购物,商店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服装店的理念也相当的提高了,人们穿上了名牌衣服,年轻人已经开始流行用手机上网。
我终于选择了留在家乡,留在我的母校当一名教师。当我再次踏进母校的时候我简直都认不出来。以前的平方教师和办公室楼,已经变成了高大的教学楼。处处绿树成荫、处处鸟语花香,所有能够硬化的地方都变成了水泥路,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读书。学校的领导告诉我,现在的家长不再仅仅只关心孩子是否吃的饱,穿得暖,而且也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这个情况我已经感觉到了我肩上的义务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伟大!
看了这一个又一个的变化,我真为我能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而骄傲,我也将加倍努力,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多学习,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